第三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PPT

合集下载

绪论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ppt课件

绪论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ppt课件
• 2.博物馆实务: • (5)博物馆的实现方法; • (6)博物馆的组织管理。
第三节 博物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 一、哲学方法
• 马克思主义的 辩证唯物主义 与历史唯物主 义方法
• 研究对象
• 1.微观的博物馆系统: • 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
与人类文化遗存, • 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 2.宏观的博物馆事业: • 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
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 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
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 研究内容
• 1.基础理论: • (1)博物馆的性质; • (2)博物馆的特征; • (3)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 (4)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
博物馆学是研究具有遗产、见证物、信息价值的 有形和无形资料的机构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科学。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博物馆学 第二节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 博物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 博物馆学的学科体系
• 二、博物馆学的学科分支

《博物馆学概论》PPT课件

《博物馆学概论》PPT课件
第三 周
第四章 什么是博物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的职能 博物馆的特征 博物馆的类型
唐• 玉飞天
第一节 博物馆的定义
一、博物馆(MUSEUM)的词义及其演变
1、中国古代对博物的理解
“博物”:《左传·昭公元年》:“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 《博物志》:旧题晋张华撰。仿山海经体,多记神仙方术故事。
一、 博物馆(MUSEUM)的词义及其演变
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建立,正式使用 MUSEUM。
这是第一所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往往被博物馆学家视为 近代博物馆诞生的标志。
埃利亚斯•阿什莫尔——业余科学家、收藏家、律师,1659 特拉德斯干及其第二任妻子赫斯特,1662,1678,1683
当时在诉讼中,MUSEUM已用来专指那些“储存和收藏各种自然、科学与 文学珍品或趣物或艺术品的场所”,古典时代那种庞大、高度综合性的博 物馆概念已经被分解了。UNIVERSITY(大学),LIBRARY(图书馆), LABORATORY(实验室)
阿什莫林博物馆
阿什莫林 博物馆
3、中译“博物馆”始末
“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的见证物进行收集、保 护、研究、传播和展览。”
有组织的常设性非盈利机构,主要基于教 育或美学的目的,具备专业馆员,拥有、 利用、妥善照管有形物件,并且定期向大 众展示这些物件。
美国博物馆协会(AAM)为博物馆鉴定认证方案制 定的定义。
二、 博物馆的定义
1、为博物馆定义的困难 形态的多样化 职能的多重性 区域性文化特征与意识形态的差异 内涵与外延的历史性变化
二、 博物馆的定义
2、博物馆定义的变迁

10第十章《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ppt

10第十章《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ppt

• 二、博物馆经营战略
• (一)博物馆的产品 • (二)突出博物馆特色 • (三)围绕展览综合开发产品
• 三、博物馆市场营销
• (一)市场调查 • (二)培育观众市场 • (三)博物馆产品包装 • (四)营销公关 • (五)网上营销
思考题
• 1.何谓博物馆机构的 “三部制”和 “一条龙”制设置?两者在 博物馆业务活动中各有什么特点?
• 《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
• (二)博物馆安防系统
➢ 1.制定博物馆安全制度 ➢ 2.建立博物馆安全防范技术系统
• (三)博物馆安保的核心
➢ “人防” ➢ “物防” ➢ “技防”
• (四)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案
第五节 博物馆经营
•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 (一)文化产业 • (二)文化事业 • (三)博物馆的 “非营利性” • (四)博物馆经营的内容
第十章 博物馆经营管理
第十章 博物馆经营管理
第一节 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 第二节 博物馆人事管理
第三节 博物馆的科研工作管理 第四节 博物馆财务与安全管理
第五节 博物馆经营
第一节 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
• 一、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
• (一)发达国家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
➢ 集中管理型(法国) ➢ 非集中管理型(美国) ➢ 半集中管理型(英国)
• (一)博物馆章程 • (二)人事管理规章 • (三)行政管理规章 • (四)业务活动管理规章
• 二、博物馆馆长
• (一)一馆之长的重要性 • (二)馆长的任职条件
• 2001年,《博物馆馆长专业资格条件 (试行)》
• 三、博物馆职员
• (一)博物馆员工分类 • (二)博物馆员工的考核 • (三)员工的激励机制 • (四)员工培训

03第三章《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ppt

03第三章《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ppt
3.其他地区:乡土博物馆,殖民 势力控制,国家博物馆。
(一)兴起
(二)发展
第二节 当代外国博物馆
• 一、发达国家的博物馆
美国
服务理念 和方法创 新,“移 动博物馆 ”,社会 文化综合

英国
工业遗 产博物 馆,文 化创意 产业园

法国
蓬皮杜国 家艺术和 文化中心 ,奥赛美 术馆,生 态博物馆
德国
博物馆 群,鲁 尔区工 业遗址 博物馆
• 二、现代博物馆在中国的出现
(一)中国人在国外看到了现代博物馆
(二)外国人在中国的早期博物馆实践
1868年,徐家汇博物院;1874年,上海博物院
(三)中国人最初的博物馆实践
1905年,张謇创建南通博物苑
• 三、现代博物馆在中国的初步发展
(一)民国建立至20年代末的博物馆
公共力量介入促成不同层次公立博物馆形成。私人博物馆发展。
第五节 当代博物馆的新发展
一、博物馆的社会使命感上升 二、新型博物馆的出现
(一)生态博物馆; (二)社区博物馆; (三)近现代工业遗产博物馆
三、博物馆走向市场 四、新兴科技在博物馆广泛应用
思考题
• 1.如何理解古代收藏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 • 2.试述博物馆去殖民化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 • 3.应当怎样评价发展中国家向文物占有国追索的要求? • 4.试述现代博物馆观念的传播及其路径。 • 5.试述现代博物馆在中国的引入及其影响。 • 6.结合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对博物馆 “三性二
(二)20年代末至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的博物馆
我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期。现代博物馆格局初步形成。
(三)全面抗战爆发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博物馆
整体停滞状态下的局部发展

06第六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06第六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博物馆展览是指在特定空间内以实物展品和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艺术或技术的辅助展品为辅助以展示设备为平台依据特定传播或教育目的使用特殊的诠释方法和学习次序按照一定的展览主题结构内容和艺术形式组成的进行观点和思想知识和信息价值和情感传播的直观生动的陈列艺术形象序列
第六章 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 与施工管理
第一节 展览内容策划
的配合和控制?
• (三)展览内容文本文字的编写
• 1.各级看板说明文字 • 2.辅助展品创作描述和依据文字 • 3.数字媒体隐性信息文字
第二节 展览形式设计
• 一、形式设计的空间与造型理论
• (一)空间的概念
• 一般是指由可度量的长、宽、高限定的有限空间,即展览所赖 以呈现的博览性建筑空间。展览空间又可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 空间。
• (二)博物馆展览工程的委托方式
• 1.公开招标 • 2.邀标议标 • 3.直接委托
• (三)展览设计与制作宜一体化 • (四)博物馆展览工程的质量要求
• 1.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 2.对展览工程设备和技术的要求
• 三、博物馆展览工程对形式设计的要求
• (一)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依据 • (二)博物馆展览概念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 (三)博物馆展览深化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 (四)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方案的考核
• 四、展览设备设计
• (一)展览设备的作用
➢ 围护作用 ➢ 展示作用 ➢ 组织空间的作用
• (二)常用展览设备设计
➢ 展柜 ➢ 展墙、展架与展板 ➢ 台座 ➢ 标牌
• 五、采光照明设计
• (一)博物馆建筑的采光方式与照明设计 • (二)文物及其照度要求 • (三)照明的需求设计原则 • (四)照明的艺术设计原则

(完整)3-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_第三章 - (2019.3.20.修改版)

(完整)3-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_第三章 - (2019.3.20.修改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艺术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章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
主体
特点
过程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主体
一、社会角色 二、人文修养 三、心理机制 四、创作个性
艺术创作的主体,泛指艺术作品的创造者、生产者。从理论上说, 任何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只要他开展了艺术创作活动,他就是 艺术创作的主体。因此,艺术创作的主体,是个极其庞杂的存在。
(一) 艺术创作
(二) 艺术制作
(一)艺术创作
1. 原创性 2. 基础性 3. 纯粹性
1. 原创性
所谓“原创”,指世间本 无这件精神产品,甚至连 这件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如人物、形象、题旨、 故事等)也都是全新的。 一般说来,在综合性较强 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团队中, 编剧、作曲、设计的工作 更具原创性,因为他们从 事的工作,大多是无中生 有、从无到有的。
一、艺术创作与艺术制作
在传统的、经典的艺术创作论中,理论家只谈创作不讨论制作 问题。因为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等古老的艺术品种的创作, 一般都是艺术家独自构思、一气呵成完成的,通常不需要后期 制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新的艺术门类出现了,如电影、电视剧、 多媒体艺术等,这些现代艺术门类的创作,需要众人参与,需 要多个部门合作,需要程序复杂的后期制作。于是,便有了艺 术创作与艺术制作的分工与区别。
小说《林海雪原》和京剧《智取威虎山》
2.再创性
演员或演奏员的呈现, 虽然是依据剧本、曲谱 进行的。但人们之所以 把这一行为称为“二度 创作”,是因为其中蕴 含着丰富的创造性,或 者说,个中预留了开阔 的创造空间。
曹禺剧本《原野》以及话剧演员的再创作
3.多样性
依据同一个剧本、同一 首曲谱,不同的演员、 演奏员、歌唱家的处理 往往是不一样的,甚至 会出现很大的差别。高 水平的艺术表演,一定 会体现艺术家对于文本 的独特理解,一定会融 入艺术家自身鲜明的艺 术个性。因此,二度创 作的又一个特点就是多 样性。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 新闻传播活动在形式上不断更新和发展 • 新闻传播的工具和手段,更是不断演进 • 石器、兽骨、棍棒 • 手势语言、形体语言或符号语言 • 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以及电子技术广
泛应用于传播领域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 事实在前,新闻(报道)在后; • 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
事实的整体和相互联系上也应客观全面、符合实际。
“2008年十大假新闻”之一: “高速列车3秒钟可跨越长江大桥”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文学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 , • 新闻必须实有其事,不折
运用集中概括、虚构想象
不扣地忠于事实,排除一
等艺术手法 。
• 新闻源于客观事实,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 所派生;
• 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是由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决定的 • 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兴趣
的重点领域 • 报道者在从事新闻报道时,一定要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力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事实说” • “报道说” • “功能说” • “信息说” • 在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对新闻定义所规定的新闻内涵的更具体 的描述,是新闻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规定性。
《没有地址的信》 巴西一条鱼
西班牙拉文特崖壁画:狩猎
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 新闻传播活动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和拓宽 • 早期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渔猎、农牧、占卜、祭祀到现

最新09第九章-《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

最新09第九章-《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
09第九章-《博物馆学概 论》-马工程
第九章 博物馆观众
第一节 博物馆观众定义 第二节 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 第三节 博物馆观众研究内容
第一节 博物馆观众定义
• 观众是博物馆环境的直接体验行为人的集合体。
第二节 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
• 一、观众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 博物馆观众定性研究方法是根据观众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的一种 方法或角度。
• (一)年龄结构 • (二)性别构成 • (三)居住地 • (四)职业结构 • (五)受教育程度 • (六)参观次数 • (七)观众流量
• 二、观众心理学
• 观众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对观众心理现象、精神领域进行 的研究。个体观众心理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印象、满意度、 记忆等,群体观众心理主要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和群体与 群体的关系,诸如独立与依赖、顺从与叛逆等。
• (一)观众动机 • (二)观众需要 • (三)观众兴趣 • (四)观众印象 • (五)观众满意度 • (六)观众记忆
• 三、观众行为学
• (一)方位判断行为 • (二)驻足行为 • (三)互动行为 • (四)蹭听行为 • (五)拍照行为 • (六)休息行为 • (七)购物行为 • (八)赞扬行为 • (九)批评行为
思考题
• 1.试论博物馆观众和博物馆公众的区别与联系。 • 2.一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博物馆观众研究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 3.试述观众人口学、观众心理学和观众行为学的基本内容。 • 4.观众可以从哪些角度分类?
➢ 两个层次 ➢ 博物馆观众定量研究是以若干数据为基础,对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并得出描述性解释。 ➢ 两者的区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二、文献法研究 • 三、观察法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都较小,以专题陈列为主,展示内容以反映本地历史文化为主。
(三)台湾地区博物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新建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大馆。
七八十年代,博物馆建设走向高潮。
21世纪,博物馆承担着促进地方文化生活繁荣发展的角色。
大家好
14
第五节 当代博物馆的新发展
一、博物馆的社会使命感上升
二、新型博物馆的出现
大家好
12
•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博物馆
(一)博物馆数量增长
(二)博物馆发展多样化 (三)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 (四)博物馆管理日益规范化 (五)博物馆协会活动积极展开
大家好
13
• 三、港澳台地区的博物馆
(一)香港的博物馆
在服务社会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馆藏珍品大多来自社会捐赠。
(二)澳门的博物馆
第三章 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大家好
1
第三章 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外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当代外国博物馆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当代中国博物馆
第五节 当代博物馆的新发展
大家好
2
第一节 外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 一、古代世界普遍的收藏现象
古代世界的收藏现象
亚洲地区 图书寮 佛殿 珍宝阁
大家好
11
第四节 当代中国博物馆
• 一、新中国博物馆的初步发展
(一)改造与整顿时期的博物馆
设立文物事业管理局;严禁文物非法出口;全国范围的抢救性文 物征集运动;建立地志性博物馆。
(二)初步发展时期的博物馆
1956年,“三性二务”;1958年,“三大馆”建设
(三)挫折与停滞时期的博物馆
整体停滞状态下的局部发展
(三)其他地区
1814年,印度博物馆;1778年,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
大家好
5
• 四、现代博物馆的兴起与发展
1.欧洲地区:出现一批现代博物 馆;专门博物馆进一步发展。 2.北美地区:发展与变革 3.其他地区:开始兴起
1.欧洲地区:新类型,新理念, 新方法,地方博物馆,社会主义 博物馆。
2.北美地区:现代博物馆框架。
了教育观念。 ➢ 较早地发展起较为完备的收藏的管理、著录制度、
保护方法与技术,并融入了中国现代博物馆的运营 中。
大家好
9
• 二、现代博物馆在中国的出现
(一)中国人在国外看到了现代博物馆
(二)外国人在中国的早期博物馆实践
1868年,徐家汇博物院;1874年,上海博物院
(三)中国人最初的博物馆实践
1905年,张謇创建南通博物苑
(一)生态博物馆; (二)社区博物馆; (三)近现代工业遗产博物馆
三、博物馆走向市场
四、新兴科技在博物馆广泛应用
大家好
15
思考题
• 1.如何理解古代收藏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 • 2.试述博物馆去殖民化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 • 3.应当怎样评价发展中国家向文物占有国追索的要求? • 4.试述现代博物馆观念的传播及其路径。 • 5.试述现代博物馆在中国的引入及其影响。 • 6.结合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对博物馆 “三性二
“绘马殿”
非洲地区 缪斯神庙
神庙 圣所 宫殿
欧洲地区 神庙 学园
私人宅第 世俗王室和 教会收藏
美洲地区
收藏对象有 非实用品、 活体生物收

大家好
3
• 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收藏实践
• 发达的私家收藏:世俗收藏,珍奇之物,偶然允许观赏和利 用,利用者多是旅行者、 外交人员、王公贵族、学者和学生 等。
大家好
10
• 三、现代博物馆在中国的初步发展
(一)民国建立至20年代末的博物馆
公共力量介入促成不同层次公立博物馆形成。私人博物馆发展。
(二)20年代末至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的博物馆
我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期。现代博物馆格局初步形成。
(三)全面抗战爆发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博物馆
整体停滞状态下的局部发展
德国
博物馆 群,鲁 尔区工 业遗址 博物馆
发达 国家
苏联-
俄罗斯
及东欧 地区
日本 澳大利亚
馆校教 育合作
澳大利亚 国家博物

大家好
7
• 二、发展中国家的博物馆
➢ 一是突出宣传革命或民族的精神,重视建立反映民 族独立历史的博物馆;
➢ 二是博物馆的内容注重本国传统文化,展现本国历 史和艺术以及民族与民俗;
• 中世纪延续下来的教堂、修道院的收藏。
• 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收藏实践孕育和生成了诸多博物馆因 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成为现代博物馆酝酿和生成的重要时 期。
• 三、早期公共博物馆
(一)欧洲地区
1683年,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1764年,艾尔米塔什博物;1786年,皮尔博物馆
➢ 三是不仅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也注重对本民族活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大家好
8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古代的收藏实践
➢ 至晚在商周时期,就开始了对珍贵遗产的收藏、保 护和利用的实践活动, 并建立相应的保存设施。
➢ 蕴含了一些博物馆性质的因素。 ➢ 有些收藏实践贯穿了娱乐的功能,有些可能还孕育
务”的基本性质进行评价。 • 7.试述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8.辨析生态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的共性与个性。 • 9.古根海姆博物馆联盟的运营模式是否具有推广意义?
大家好
16
Bye Bye
大家好
17
3.其他地区:乡土博物馆,殖民 势力控制,国家博物馆。
(一)兴起
(二)发展
大家好
6
第二节 当代外国博物馆
• 一、发达国家的博物馆
美国
服务理念 和方法创 新,“移 动博物馆 ”,社会 文化综合

英国
工业遗 产博物 馆,文 化创意 产业园

法国
蓬皮杜国 家艺术和 文化中心 ,奥赛美 术馆,生 态博物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