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
历史成语故事及主要对应人物

(30)呕心沥血:李贺 (33)咏絮之才:谢道韫 (36)目不窥园:董仲舒
一.历史成语故事及主要对应人物 历史成语故事及主要对应人物 战国: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 顾炎武)金屋藏娇(刘彻)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 顾炎武)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 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三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出自历史的成语故事

出自历史的成语故事出自历史的成语故事1目不窥园主人公—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
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
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目不窥园的故事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
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目不窥园的意思窥:瞥看。
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
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出自历史的成语故事2汉字的成语有很多,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来历,那么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退避三舍、洛阳纸贵、草木皆兵、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歨、如火如荼、望梅止渴、探骊得珠、望洋兴叹、掩耳盗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请君入瓮、高山流水、胸有成竹、望梅止渴、闻鸡起舞、指鹿为马、四面楚歌、三顾茅庐、完璧归赵、如卧薪尝胆、投笔从戎、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篝火狐鸣、高山流水、指鹿为马、鸡鸣狗盗、凿壁偷光、图穷匕见、破釜沉舟、请君入翁、江郎才尽乐不思蜀、煮豆燃萁、纸上谈兵、再衰三竭、木牛流马、世外桃源、投笔从戎、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投鞭断流、退避三舍、望梅止渴、草木皆兵、暗渡陈仓、拔山扛鼎、悬梁刺股、罄竹难书、怒发冲冠、毛遂自荐相关扩展:描写人物动作: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描写人间情谊:恩重如山、深情厚谊、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血浓于水、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生死相依说明知事晓理方面: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描写事物的气势、气氛:无懈可击、锐不可当、雷厉风行、震耳欲聋、惊心动魄、铺天盖地、势如破竹、气贯长虹、万马奔腾、如履平地形容四季特点:春寒料峭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满园春色、春华秋实、春风化雨、骄阳似火、暑气蒸人、烈日炎炎、秋风送爽、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形容繁荣兴盛景象:济济一堂、热火朝天、门庭若市、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高朋满座、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川流不息描写美的.景和物:美不胜收、蔚为壮观、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玉宇琼楼、美妙绝伦、巧夺天工、锦上添花、粉妆玉砌、别有洞天描写山水美景:锦绣河山、高耸入云、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湖光山色重峦叠嶂、山明水秀、高山流水、白练腾空出自历史的成语故事3完璧归赵战国时期,美玉“和氏璧”由于质地优良,因此扬名天下,成为人人都想一睹的至宝。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三国)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三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顾茅庐(刘备):【成语故事】官渡大战后,刘备败投刘表。
徐庶被骗去许都。
走时推荐诸葛亮刘、关、张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历经三次才得见。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北曹操占天时,南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
煮豆燃萁(曹植):【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很妒忌兄弟曹植的才华,想找一个借口把他杀死,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处死。
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只好贬他去镇守边疆。
刮目相看(吕蒙):【成语故事】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
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
吕蒙就对蜀防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
吕蒙说道:“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看。
”初出茅庐(诸葛亮):【成语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
而关、张不以为然。
不久,曹派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打新野,诸葛亮借刘备印剑点将。
埋伏在豫山博望坡,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大获全胜。
使关羽、张飞等佩服得五体投地。
乐不思蜀(刘禅):【成语故事】三国时,蜀国刘备驾崩后,刘禅继位,请诸葛亮辅佐。
阿斗每天吃喝玩乐,诸葛亮去世后,魏国攻打蜀国,蜀国阿斗自愿投降,带旧大臣到魏国去当“安乐公”,继续吃喝玩乐的日子,并说“此间乐,不思蜀。
”七步成诗(曹植):【成语故事】三国时,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欢。
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言过其实(马谡):【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马谡喜欢谈论军事理论,诸葛亮比较欣赏他。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典故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典故历史就是⼴义的故事。
其实在⼈类早期,缺乏⽂字的时代,本民族的历史多以史诗的形式⽤⼝头代代相传,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炙⼿可热】故事的主⼈公: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代伟⼤的现实主义诗⼈,与李⽩合称“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常深远,被后⼈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杨贵妃(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姿质丰艳,善歌舞,通⾳律,为唐代宫廷⾳乐家、舞蹈家。
其⾳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美⼥之⼀。
杨钊,唐中期权⾂,奸⾂。
专权误国,排挤忠良,起⽤奸佞,败坏朝纲。
杨贵妃同曾祖兄,张易之之甥。
【炙⼿可热】是什么意思?⼿摸上去感到热得烫⼈。
⽐喻权势⼤,⽓焰盛,使⼈不敢接近。
【炙⼿可热】出⾃哪⾥?唐·杜甫《丽⼈⾏》:“炙⼿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炙⼿可热】词语辨析:【炙⼿可热读⾳】:zhì shǒu kě rè【炙⼿可热的近义词】:烜赫⼀时、望⽽⽣畏、敬⽽远之【炙⼿可热的反义词】:平易近⼈、和蔼可亲【炙⼿可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炙⼿可热】如何造句:1.吸引猎婚族在⽇本也已成为⼀个炙⼿可热的⾏当,这与近年来⽇本不婚族⼤增的趋势密切相关。
2.这是个炙⼿可热的⼈物,攀附他的⼈不知有多少。
3.随着电⼦商务的蓬勃发展,域名的商业价值炙⼿可热,成为众多商家关注的焦点和诱发域名纠纷的重要因素。
4.美联社纽约电现在轮到中国成了⽓候问题炙⼿可热的焦点了。
5.专业知识加上流利的英语,⾜以让你成为社会上炙⼿可热的⼈才!6.在⾯对炙⼿可热的⾦州勇⼠时,湖⼈集体发威,轻松拿下⽐赛。
7.分析师们说,投资者对炙⼿可热的新兴市场股的狂热近来也有所降温,部分原因在于远离风险。
8.爱滋病护理是常今炙⼿可热的议题,亦是发展中的⼀门专业。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怒发冲冠(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学富五车(惠施)逼上梁山(林冲)囊萤映雪(车胤,孙康)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一箭双雕(长孙晟)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一毛不拔(杨朱)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凿壁偷光(匡衡)老马识途(管仲)一饭千金(韩信)背水一战(韩信)暗渡陈仓(韩信)多多益善(韩信)胯下之辱(韩信)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三顾茅庐(刘备)初出茅庐(诸葛亮)鞠躬尽瘁(诸葛亮)七擒七纵(诸葛亮)如鱼得水(诸葛亮)墨守成规(墨翟)程门立雪(杨时)双管齐下(张燥)引锥刺股(苏秦)口蜜腹剑(李林甫)鸡鸣狗盗(孟尝君)高山流水(俞伯牙)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十面埋伏(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衣锦夜行(项羽)洛阳纸贵(左思)杀彘教子(曾参)覆水难收(姜子牙)割席绝交(管宁)投鞭断流(苻坚)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孺子可教(张良)一身是胆(赵云)不求甚解(陶潜)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老当益壮(马援)宝刀不老(黄忠)呕心沥血(李贺)七步成诗(曹植)煮豆燃萁(曹植)才高八斗(曹植)一鸣惊人(齐威王)望梅止渴(曹操)将计就计(曹操)借箸代寿(张良)运筹帷幄(张良)韦编三绝(孔子)不耻下问(孔子)断齑画粥(范仲淹)言过其实(马谡)约法三章(刘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暗度陈仓(刘邦)刮目相看(吕蒙)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将功折罪(关羽)乐不思蜀(刘禅)精忠报国(岳飞)痛饮黄龙(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百步穿杨(养由基)南柯一梦(淳于棼)起死回生(扁鹊)对症下药(华佗)病入膏肓(晋景公)小时了了(孔融)才疏意广(孔融)让枣推梨(王泰/孔融)两袖清风(于谦)东施效颦(东施)请君入瓮(来俊臣)对牛弹琴(公明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扑朔迷离(花木兰)举案齐眉(梁鸿)入木三分(王羲之)东床坦腹(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不拘小节(虞延)前度刘郎(刘禹锡)抛砖引玉(常建)滥竽充数(南郭先生)铁柱成针(李白)生花妙笔(李白)斗酒百篇(李白)大器晚成(崔林)鹤立鸡群(嵇绍)网开一面(商汤)言过其实(马谡)口若悬河(郭象)临渴掘井(鲁绍公)一字之师(郑谷)目不窥园(董仲舒)泰山北斗(韩愈)草木皆兵(苻坚)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萧规曹随(萧何,曹参)家徒四壁(司马相如)咏絮之才(谢道韫)风声鹤唳(苻坚)1、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相互争战,形成多雄争霸的局面。
在这个战国时期,不仅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成语,还有一些重要的人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让读者更加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
一、历史故事成语
1、杞人忧天
杞国是战国时期一个小国,有一位杞人整天忧心忡忡,形容人无端端地自找烦恼。
2、掩耳盗铃
战国时期,齐国一个官员想偷走钟乳石,但怕被发现。
他用手掩住耳朵,认为自己藏起来就不会有人发现。
这个故事比喻自欺欺人的行为。
3、指鹿为马
赵国的一个官员想要欺骗国王,他故意说一只明明是鹿的动物是一匹马,引诱国王相信他。
这个成语形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4、背水一战
楚国的大将项羽在与秦军作战时,被困在了蓝田一带。
他决定背水一战,用迎头痛击的方式,战胜了秦军。
这个成语形容在绝境中奋起反击。
5、囊中羞涩
吴国的一个富商,夜里突然听到一阵打雷声,他吓得把手中的金银财宝装在一个口袋里,不敢露出来。
形容人即使有财物也过分警惕。
二、主要人物
1、孙子
孙子是吴国人,他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被尊称为\。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出处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出处历史故事主要反映了历史上所发生过的事情,对学生学习成语很有大的帮助!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一)超群绝伦关羽,字云长,是刘备的重要将领。
刘备当平原国相后,关羽和张飞分头率领他的队伍。
他们三人同睡一张床,情如兄弟;在大庭广众之下,关羽和张飞总是侍立在刘备身旁。
刘备跟随刘表后,关羽跟着依附。
后来,刘备率部南下,准备渡过长江。
另外派关羽率领几百战船,与他在江陵会合。
曹操急追刘备,到达当阳(地名,位于兮湖北省中部),刘备向东北直奔,正好遇上关羽的船队。
不久,孙权派军兵帮助刘备抗击曹操,曹操率军退去。
刘备南下收复了东南四个郡,于是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守长江北岸。
后来,关羽听说马超前来归降刘备,因他过去不认识马超,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人品和才能可以同谁相比。
诸葛亮对关羽了解,知道他护短,不服气居于别人之下,便写信回答说:"马超文武双全,勇猛过人,是一代豪杰,如汉初大将鲸市、彭城一类人物,可与张飞并驾齐驱。
但是,不能与你这个超出众人、独一无二的美髯公相比。
"这个故事史料记载如下:"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这便是成语"超群绝伦"的由来。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二)1:买椟还珠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能畅销起来,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2:孟母三迁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草木皆兵(苻坚入木三分(王羲之按图索骥(孙阳退避三舍(晋文公梁上君子(陈寔投笔从戎(班超 . 悬梁刺股(孙敬打草惊蛇(王鲁东施效颦(东施高山流水(伯牙、钟子期老马识途(管仲乐不思蜀(刘禅卧薪尝胆(勾践班门弄斧(鲁班破釜沉舟 (项羽纸上谈兵 (赵括完璧归赵(蔺相如望梅止渴(曹操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一字千金(吕不韦 . 铁杵成针(李白熟能生巧(陈康肃江郎才尽(江淹洛阳纸贵(左思胸有成竹(文与可一举两得(卞庄子毛遂自荐(毛遂请君入瓮(周兴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初出茅庐(诸葛亮舌战群雄(诸葛亮锦囊妙计 (诸葛亮、赵云羽扇纶巾(诸葛亮、司马懿乐不思蜀(刘禅三顾茅庐(刘备七步成诗(曹植偃旗息鼓(赵云草船借箭(诸葛亮赤壁之战(诸葛亮,探囊取物(张飞鼎足三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虚张声势、割须弃袍、无事生非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步步为营桃园结义与《三国演义》有关的俗语:万事俱备 , 只欠东风 .身在曹营心在汉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曹操下江南 --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作事 --干干净净曹操杀华佗 --讳疾忌医曹操用计 --又奸又滑张飞穿针 --粗中有细张飞绣花 --粗中有细张飞扔鸡毛 --有劲难使张飞使计谋 --粗中有细张飞卖肉 --光说不割张飞战关公 --忘了旧情张飞吃豆芽 --一盘小莱张飞妈妈姓吴 --无事 (吴氏生非张飞抓耪子 --大眼瞪小眼张飞穿针 --大眼瞪小眼诸葛亮征孟获 --收收放放诸葛亮三气周瑜 --略施小技诸葛亮借箭 --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顾全大局诸葛亮用兵 --神出鬼没诸葛亮的锦羹 --神机妙算诸葛亮隆中对策 --有先见之明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阿斗当皇帝 --软弱无能晁盖的军师——无(误用曹操下江南 --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作事 --干干净净曹操杀华佗 --讳疾忌医曹操用计 --又奸又滑诸葛亮征孟获 --收收放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
草木皆兵(苻坚)入木三分(王羲之)按图索骥(孙阳)退避三舍(晋文公)
梁上君子(陈寔)投笔从戎(班超).悬梁刺股(孙敬)打草惊蛇(王鲁)
东施效颦(东施)高山流水(伯牙、钟子期)老马识途(管仲)
乐不思蜀(刘禅)卧薪尝胆(勾践)班门弄斧(鲁班)破釜沉舟(项羽)
纸上谈兵(赵括)完璧归赵(蔺相如)望梅止渴(曹操)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一字千金(吕不韦).铁杵成针(李白)
熟能生巧(陈康肃)江郎才尽(江淹)洛阳纸贵(左思)胸有成竹(文与可)
一举两得(卞庄子)毛遂自荐(毛遂)请君入瓮(周兴)
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初出茅庐(诸葛亮)
舌战群雄(诸葛亮)
锦囊妙计(诸葛亮、赵云)
羽扇纶巾(诸葛亮、司马懿)
乐不思蜀(刘禅)三顾茅庐(刘备)七步成诗(曹植)偃旗息鼓(赵云)
草船借箭(诸葛亮)
赤壁之战(诸葛亮),
探囊取物(张飞)
鼎足三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虚张声势、割须弃袍、无事生非
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步步为营
桃园结义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俗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