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与疾病概论

合集下载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栓。

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发生于微循环血管内,由纤维蛋白构成的半透明状、微小血栓称为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

栓塞embolus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栓子embolus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由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脱落成为栓子,引起的血管栓塞称为血栓栓塞。

空气栓塞air embolism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称为空气栓塞。

脂肪栓塞fat embolism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阻塞小血管,称为脂肪栓塞。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embolism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造成的栓塞称为羊水栓塞。

梗死infaction由于血管腔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引起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一般由动脉阻塞引起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发生于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梗死灶贫血、苍白,故称为贫血性梗死。

也称白色梗死(white infarct)。

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infarct 发生于有双重血液供应或侧支循环丰富和组织结构疏松的器官,往往在淤血的基础上发生梗死,梗死处有明显的出血、呈暗红色,故称为出血性梗死。

也称红色梗死(red jinfarct)。

第四章炎症中文名英文名释义炎症inflammation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炎症介质inflammatorymediator炎症介质指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体液产生的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

变质alteration炎症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

渗出transudation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的过程叫渗出。

机制: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组织渗透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升高渗出液exudate炎症时渗出到血管外的液体叫渗出液。

第一章绪论和疾病概论

第一章绪论和疾病概论

一单选题1、判断死亡的新标志是()A、脑死亡B、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消失C、血压下降、呼吸不规则D、无尿E、膝跳反射消失2、采用手术切取、钳取细针穿刺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做出病理诊断的检查称为()A、活体组织检B、尸检C、脱落细胞学检查D、超声检查E、影像检查3、胃镜粘膜活检属于()A、活体组织检B、尸检C、脱落细胞学检查D、超声检查E、影像检查4、宫颈涂片属于()A、活体组织检B、尸检C、脱落细胞学检查D、超声检查E、影像检查5、采用刮取或抽取粘膜、浆膜表面脱落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做出诊断称为()A、活体组织检B、尸检C、脱落细胞学检查D、超声检查E、影像检查6、确定疾病性质最好的检查方法是()A、活体组织检查B、尸检C、脱落细胞学检查D、超声检查E、影像检查7、健康是指()A、没有疾病和病痛B、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C、吃得好、睡得香D、能正常生活E、医院检查没有病变8、最觉的致病因素是()A、生物性因素B、物理性因素C、化学性因素D、遗传因素E、免疫因素9、有机鳞浓药中毒属于()A、生物性因素B、物理性因素C、化学性因素D、遗传因素E、免疫因素10、微量元素缺乏属于()A、生物性因素B、物理性因素C、化学性因素D、遗传因素E、免疫因素11、电离辐射致病属于()A 、生物性因素B、物理性因素C、化学性因素D、遗传因素E、免疫因素12、AIDS属于()A、生物性因素B、物理性因素C、化学性因素D、遗传因素E、免疫因素13、临床死亡期表现为()A、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消失B、出现尸冷C、全脑功能永久消失D、体温下降、心跳减弱E、高热、说糊话14、生物学死亡期出现()A、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消失B、出现尸冷C、全脑功能永久消失D、体温下降、心跳减弱E、高热、说糊话15、濒死期表现为()A、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消失B、出现尸冷C、全脑功能永久消失D、体温下降、心跳减弱E、高热、说糊话二、不定项选择题(一个或多个答案)1、通常反疾病的发展过程分为()A、潜伏期B、前驱期C、症状明显期D、转归期E、生物学死亡期2、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是()A、潜伏期B、前驱期C、症状明显期D、转归期E、生物学死亡期3、健康是指()A、躯体上的良好状态B、精神上的良好状态C、社会上的良好状态D、机体在致病因素的损伤与抗损伤的相互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E、没疾病和病痛4、疾病则指()A、躯体上的良好状态B、精神上的良好状态C、社会上的良好状态D、机体在致病因素的损伤与抗损伤的相互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E、没疾病和病痛5、病理学是()A、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B、可分为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C、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D、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学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E、是一门形态学6、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尸体解剖B、活体组织检查C、细胞学检查D、动物实验E、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

绪论与疾病概论课件

绪论与疾病概论课件
总论:阐述疾病发生、发展
的共同规律
各论:阐述各个系统疾病 的特殊规律
三、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一)教学方面
基础
1. 2.
医学 学科
病理学
桥梁作用
临床 医学 学科
• (二)医疗方面:病理诊断的意义,病 理知识和病理诊断是临床疾病诊断治 疗的根本与依据。(国内、外状况) *国家级病理医师培训基地
(三)科研方面 *国家级重点学科
病理学主要研究
病因学----疾病发生的原因 发病学---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
展的具体环节、机制和过程 病理变化---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
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以及转归和结局等
二、病理学的内容
病理解剖学:从形态变化的角 度研究疾病.
病理生理学:从功能和代谢变 化的角度研究疾病.
病理学的内容
(二)条件
❖是指在病因作用下能够影响疾病发 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性因素。
❖例:结核杆菌(病因) 营养不良 (条件) 结核病
❖诱因:即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某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 属于条件范围。
第三节 发 病学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损伤与抗损伤 (二)因果转化 (三)局部与整体
损伤与抗损伤
2.体液机制:如严重腹泻 体液量 休克。 激素分泌异常 内分泌疾病。
3.细胞分子机制: ①细胞机制:如严重缺血 缺氧 细胞坏死、 凋亡 器官功能障碍; ②分子机制:如蚕豆病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 常 溶血。
第四节 疾 病 转 归
一、康复 1、完全康复
2、不完全康复
二、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
的功能永久性停止,并以脑死 亡(brain death)作为死亡的 标志。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3.脑死亡的首要指征是 。
单选
1.死亡的标志是( ) A.心电图呈直线 B.呼吸停止 C.脑死亡 D.瞳孔散大 E.脑干反射消失 2.脑死亡发生后标志病人已进入( ) A.濒死期 B.濒死前期 C.临终期 D.临床死亡
期 E.生物学死亡期 3.全脑机能永久性的停止称为( ) A.临床死亡 B.生物学死亡 C.濒死状态 D.脑
3.化学性因素
无机毒物:强酸、强碱、一氧化

碳、汞、砷、苯、氰

化物
有机毒物:有机磷农药
生物性毒物:蛇毒、毒蕈
致病特点: 1、化学性因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 有一定的选择性损伤作用。 2、化学性因素在整个发病过程中都 起一定作用。 3、除慢性中毒外,致病作用潜伏期 较短。
(五)电子显微镜观察— 观察病变 组织的(超微结构)亚细胞结构。
(六)图象分析技术 (定量法分析诊断疾病)
定量病理学, 利 用计算机技术对病变 组织和细胞进行客观 的精确的定量,以弥 补形态学观察(定性) 的不足。
学好病理学要做到 几个有机联系:
总论
各论
理论 形态

实践 功能、 代谢
局部
整体
静态

动态
基础
临床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一、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 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 处于完好的状态。
稳态:
机体在神经、体液等机制的作用 下,通过自我调节各器官功能代谢活 动和内部结构,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和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并保持 躯体、精神和对社会的良好状态。
优点:
方法简单,操作简单,病人痛苦 少、费用低而易被人们接受。但确 定恶性肿瘤时须进一步活检证实。

病理学基础全书习题

病理学基础全书习题

病理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与疾病概论一、填空:1. 疾病转归期有三种结局即、、。

2. 死亡传统上分、、三期3. 疾病的经过分、、和四个阶段。

4. 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

5.判断脑死亡的依据有、、、、。

二、单项选择:1. 下面有关病理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现代病理学可分为病理学(又叫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

B 病理学(病理解剖学)偏重于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则侧重疾病的形态变化。

C 病理学以基础医学各学科为基础,为临床医学各学科提供重要的背景知识,在两者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D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均很强的学科,是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最后确诊手段。

2. 宫颈涂片诊断早期子宫颈癌属于哪种病理学研究方法:A.活检B.脱落细胞学检查C.组织培养D.动物实验3. 下列哪项不是病理学的研究方法A.尸检B.活检C.动物实验D.X线检查4. 下列哪项不宜做为脑死亡的判断指标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C.脑神经反射消失D.瞳孔散大或固定第二章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一、名词解释:1. 萎缩2. 化生3. 增生4. 肥大5. 坏疽6. 机化7. 坏死二、填空题:1. 机体的适应性改变有、、、四种类型。

2. 病理性萎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五种类型。

3. 实质细胞常见的变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4. 肉芽组织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

5. 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____。

6. 形态学上可将坏死分为、、、四种类型。

7.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是______的改变,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坏死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2)注意两者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糖尿病 疖、痈
尿毒症
肾性骨病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内环境恒定
神经机制 效应器
感受器
体液机制
传出神经 细胞分子机制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一)神经机制 - 直接损害神经系统
◆乙型脑炎病毒破坏CNS 乙型脑炎
◆狂犬病病毒
疫苗
无脑儿
(六)免疫因素
变态反应(支气管哮喘、荨麻疹)
自身免疫反应(全身性红斑狼疮、类 风湿 ) 体液或细胞免疫缺陷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七)精神、心里、社会因素
应激性疾病、变态人格、身心疾病Leabharlann 情紧张的工作绪


不良人际关系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指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 生发展体内外因素(促进或抑制)。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机械 暴力
损伤
组织破坏 血管破裂 出血 血压 组织缺氧
交感神经兴奋 失血 组织缺氧
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血管收缩 凝血功能启动
血压 止血 心功能加强
抗损伤反应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2.因果交替
1)原始因素作用于机体后,机体产生一定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引起另一些变化。
2)原因不存在,因果交替仍能推动疾病过程继续发 展。
(三)机体必须物质缺乏或过多
营养不良
营养过剩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四)遗传因素
◆基因突变—>分子病 例如:血友病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病 例如:两性畸形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和疾病概论选择题1.脑死亡时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持续深昏迷B.长期维持自主心跳、呼吸,但各种神经反射消失C.瞳孔散大D.脑电波消失E.对外界刺激无反映2.判定死亡的最好标志是()A.自主呼吸永久性停止B.心脏功能永久性停止C.呼吸、心脏功能永久性停止D.全脑功能的不可逆性停止E.大脑功能的停止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选择题1.高渗性脱水患者血浆渗透压为()A.>250mOsm/LB.>270mOsm/LC.>290mOsm/LD.>310mOsm/LE.>330mOsm/L2.下述哪种类型的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钾血症3.盛夏行军时只大量饮水可发生()A.等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4. 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是()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凝血酶原E.珠蛋白5.等渗性脱水如未经处理可转变为()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低钠血症D.低钾血症E.水中毒6.高渗性脱水病人常有哪一种表现()A.脱水热、口渴、少尿、脑细胞脱水B.脱水体征、休克、细胞水肿C.脱水热、脱水体症、休克D.口渴、脑细胞脱水、脱水体症、休克E.口渴、少尿、休克7.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无明显丢失E.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皆丢失8. 下列哪项在高渗性脱水时最明显()A.血浆B.组织间液C.细胞内液D.细胞外液E.淋巴液9.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低渗性脱水()A.主要是细胞内脱水B.口渴明显C.失水大于失钠D.囟门、眼窝凹陷,易发生休克E.早期尿量减少10.下列哪种因素不可能引起水肿()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B.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高C.钠水潴留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淋巴回流受阻11. 有关水肿,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过多B.可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C.体腔内有液体积聚称为积液D.可分为心性水肿、脑水肿等E. 不是病理过程,而是疾病12. 全身水肿时水、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淋巴回流受阻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球-管平衡失调13.“水肿”是指()A.细胞内液体过多B.淋巴管内液体过多C.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液体过多D.血管内液过多E.细胞外液体过多B型选择题A.水肿一般先出现于面部和眼睑B.水肿一般先出现于身体的低垂部位C.常见腹水而全身水肿不明显D.皮肤压之不凹陷但体重可突然增加E.水肿几乎只见于妇女,以中年女多见1.心性水肿()2.肾性水肿()3.肝性水肿()名词解释1. 低渗性脱水2. 高渗性脱水3. 等渗性脱水4. 水肿问答题水肿的发病机制。

病理学绪论与疾病概论

病理学绪论与疾病概论

病理学绪论与疾病概论
第33页
★疾病与病理过程区分
原因 范围
疾病 特定原因引发
全身性
相互关系 包含各种病理过程
病理过程
各种原因造成 能够是局部 也能够是全身性 是疾病组成成份
病理学绪论与疾病概论
第34页
二、疾病原因 病因学(Etiology)
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科学。
任何疾病都有原因。
病理学绪论与疾病概论
第3页
解剖所见:
身体极度消瘦,体重30kg。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2500ml,橙红、 半透明状。
胃:胃小弯近幽门处有一椭圆形肿瘤,中央有一4cm×3cm之溃疡,溃疡 边缘不规整隆起,切面呈灰白色、质硬,溃疡底凸凹不平,有处见出血坏 死。镜下见大量腺样细胞巢侵入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细胞异型性显 著,核分裂像多见。
第35页
(一)疾病发生原因(病因)
病因(cause): 指导起疾病必不可少、决定疾 病特异性原因(如结核杆菌、乙肝病毒等)。
1. 生物性原因
(biological factors)
2. 理化原因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3. 营养原因
(nutritional factors)
第21页
伴随社会进步,人类学习、工作、 生活方式和环境有了改变,疾病发生 原因、种类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所以, 在学习病理课时,要以“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医学模式去认识疾病, 去指导咱们学习这一课程。
病理学绪论与疾病概论
第22页
第二节 疾病概论
疾病概念、疾病发生、 发展和转归普遍规律。
健康与疾病是一组对应概念,至今尚无 完整定义,二者间缺乏明确判断界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尸体剖验的最主要作用是 尸体剖验的最主要作用是: 尸体剖验的最主要作用是 A.提高诊疗水平 B.查明死 提高诊疗水平 查明死 因 C.解决医纠 D.提供教学 解决医纠 提供教学 标本 E.总结教训 总结教训
第一章 疾病概论 introduction to the disease
目的与要求: 目的与要求:
现代病理学
超微病理学 ultrastructure pathology 免疫病理学( 免疫病理学( immuno ~) ) 分子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 ) 遗传病理学( 遗传病理学( genetic ~ ) 定量病理学(quantitative ~) 定量病理学( ) 法医病理学( 法医病理学(forensic ~) )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
6、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运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的 结合原理,来检测组织细胞中 未知的抗体或抗原。 该方法目前已广泛运用于 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7、分子生物学技术:
包括多聚酶链反应(PCR)、 原位杂交(ISH)、实现对DNA、 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定性、 定位和定量检查(Southern blot、 Western blot、Northern blot)。
------张孝骞 张孝骞-----张孝骞
• 张孝骞(1897-1987),男,内科专家、 张孝骞( 内科专家、 - ),
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 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 生致力于临床医学、 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 教育工作。对人体血容量、胃分泌功能、 教育工作。对人体血容量、胃分泌功能、 消化系溃疡、腹腔结核、 消化系溃疡、腹腔结核、阿米巴痢疾和溃 疡性结膜炎等有较深入的研究。 疡性结膜炎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医学教 育方面有他独到的见解,培养了骨干人才。 育方面有他独到的见解,培养了骨干人才。
将人体或动物某种组织或细 胞分离出来, 胞分离出来,在适宜条件下进行 体外培养, 体外培养,研究不同病因作用下 病变发生发展的过程。 病变发生发展的过程。
组织和细胞培养
五、病理学的观察方法
1、大体观察 、 运用肉眼观察所检标本的大小
、形态、重量、色泽、质地、表面 形态、重量、色泽、质地、 及切面状况、 及切面状况、病灶特征
存在于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 存在于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 第三状态) 又称为次健康。 之间的状 态(第三状态),又称为次健康。它 至少包含3个相区别而延续的过程: 至少包含3个相区别而延续的过程: 心身轻度失调状态 潜临床状态 前临床状态
第二节 病


病因学(etiology) 病因学(etiology) 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和条 件的科学。 件的科学。
红蓝铅笔) (工具: 放大镜、尺、秤、红蓝铅笔) 工具: 放大镜、
肝脂肪变性
2、组织学观察
取病变组织制成切片,经不同 取病变组织制成切片, 染色后用光镜观察。 染色后用光镜观察。 是病理学的研究和诊断最基本方法 是病理学的研究和诊断最基本方法 最基本 。
组织学观察——切片观察 切片观察 组织学观察 • (1)肉眼观察切片 ) • (2)低倍镜观察 ) • (3)高倍镜观察 )
同学们:新年好! 同学们:新年好!
欢迎你们学习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教研室全体老师
病 理 学 与 病理生理学
基础部病理教研室
许建斌
本次课内容
• 绪论 • 疾病概论


目的与要求: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病理学的概念和内容; 掌握病理学的概念和内容; 熟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观察方法; 2、熟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观察方法; 熟悉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3、熟悉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4、了解病理学的发展史和学习病理学 的指导思想。 的指导思想。
二、病理学的内容 病理解剖学:从形态变化的角 病理解剖学 从形态变化的角 度研究疾病. 度研究疾病 病理生理学:从功能和代谢变 病理生理学 从功能和代谢变 化的角度研究疾病. 化的角度研究疾病
病理学的内容
总论:阐述疾病发生、 总论:阐述疾病发生、发展
的共同规律
各论: 各论:阐述各个系统疾病 的特殊规律
1、熟悉健康的定义; 、熟悉健康的定义; 2、掌握疾病、死亡及脑死亡的概念; 、掌握疾病、死亡及脑死亡的概念; 3、了解疾病发生的病因及条件; 、了解疾病发生的病因及条件; 4、熟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熟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5、了解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了解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6、熟悉疾病的转归。 、熟悉疾病的转归。
(二)基本机制
1.神经机制:如惊恐、 1.神经机制:如惊恐、紧张 神经机制 交感神经兴奋 心率加快、 高血压病。 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高血压病。 2.体液机制 体液机制: 休克。 2.体液机制:如严重腹泻 体液量 休克。 内分泌疾病。 激素分泌异常 内分泌疾病。 3.细胞分子机制 细胞分子机制: 3.细胞分子机制: 细胞机制: 细胞坏死、 ①细胞机制:如严重缺血 缺氧 细胞坏死、 器官功能障碍; 凋亡 器官功能障碍; 分子机制: ②分子机制:如蚕豆病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 溶血。 异常 溶血。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损伤与抗损伤 (二)因果转化 (三)局部与整体
损伤与抗损伤
病因 外伤 损伤 组织破坏 血管破裂 出血 抗损伤反应(代偿反应) 抗损伤反应(代偿反应) 交感神经兴奋 血管收缩 心功能加强 血液凝固止血
过 强
组织缺氧
凝血功能启动
严重失血 缺氧 重失血 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损伤与抗损伤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四、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活体组织检查(biopsy) 活体组织检查( ) (1)概念:简称活检 )概念:简称活检 (2)方法 : ) (3)意义: )意义:
1)从患者病变部位取下组织进行 病理检查,确立诊断 2)采用局部切除、钳取、针吸、 搔刮等方法, 3)目的意义:在活体情况下对疾 病及时准确地作出病理诊断;以指 导治疗和判断预后以及协助选择手 术方式和确定手术范围。
(二)条件
是指在病因作用下能够影响疾病发 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性因素。 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性因素。 结核杆菌(病因) 例:结核杆菌(病因) 营养不良 条件) (条件) 结核病 诱因: 诱因:即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某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属于条件范围。 属于条件范围。
第三节 发 病
(一)原因 引起某种疾病不可缺少的特 引起某种疾病不可缺少的特 异性、决定疾病特征的因素 的因素。 异性、决定疾病特征的因素。 结核病——结核杆菌 例:结核病 结核杆菌 伤寒——伤寒杆菌 伤寒 伤寒杆菌
种类
生物性因素 理化性因素 营养性因素 遗传性因素 神经-内分泌因素 神经 内分泌因素 先天性因素 年龄因素 免疫性因素 性别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
• 因果交替
病因 损伤性反应 外伤 血管破裂 CO 大出血 BP 抗损伤反应 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 结果 小血管收缩 BP
恶性循环
组织 缺氧
血管麻痹扩张 血容量 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液外渗
组织进一步缺氧 酸中毒 原因
结果
局部和整体
局部
(咳嗽、咯血) 肺部病灶: 缩小痊愈 扩大扩散
整体
(发热、盗汗、乏力、消 瘦、血沉加快) 机体抵抗力↑ 机体抵抗力↓
小 结
一、病理学的概念及内容 二、病理学的地位 三、病理学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习题
•1.病理解剖学主要是从什么 1.病理解剖学主要是从什么 1. 改变的角度阐明疾病的本质 A.病因 B.发病机制 A.病因 B.发病机制 C.功能 D.代谢 C.功能 D.代谢 E.形态 E.形态
•2.病理学研究方法临床上被 2.病理学研究方法临床上被 2. 广泛采用的是: 广泛采用的是: A.尸检 B.动物实验 A.尸检 B.动物实验 C.组织培养 D.活检 C.组织培养 D.活检 E.脱落细胞检查 E.脱落细胞检查
一、 病理学及其任务
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 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 病病因、发生机制和转归的一门 医学基础学科。从而揭示疾病本 质,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主要研究 病理学主要研究 病因学----疾病发生的原因 病因学 疾病发生的原因 发病学---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 发病学 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 展的具体环节、 展的具体环节、机制和过程 病理变化---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 病理变化 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 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以及转归和结局等
• ④ 大量积累教学、科研资料 大量积累教学、
尸检
(三)动物实验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某些 疾病的模型,进行观察研究, 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 转归以及治疗疾病的药物疗效 。
※优点、缺点:弥补人体观察 弥补人体观察 的局限和不足, 的局限和不足 , 但动物和人毕竟 存在很大差异

动物实验
(四)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
3、细胞学观察 、
采集病变部位自然分泌液、 渗出物、排泄物或人工获取的 各种脱落细胞经涂片、染色后 进行显微镜观察。
细 胞 学 检 查
4、超微结构观察
用透射和扫描电镜对细胞 内部或表面亚细胞水平超微结 构进行观察。
5、组织和细胞化学 利用某种显色剂能与不同 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显示和辨别细胞结构中蛋 白质、酶类、核酸、糖类、 脂类等细胞化学成分。
加拿大著名医学家威廉-奥斯勒尔 ( William Osler )
As is our pathology,so is our , medicine(病理学为医学之本)。 (病理学为医学之本) doctor’s doctor(医师的医师 ) 。 ( 医师的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