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暂行)

合集下载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目录一、背景介绍 (1)1.1项目背景 (1)1.2工地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1.3建设依据 (2)二、建设方案 (2)2.1系统概况 (2)2.2功能特点 (3)2.3产品信息 (4)三、数据管理平台 (5)四、平台软件主要功能 (5)4.1电子地图位置呈现功能 (5)4.2监测因子图形展示 (6)4.3历史数据查询 (6)4.4站点管理 (7)4.5设备监控 (7)4.6短信配置 (8)4.7污染物浓度预警 (8)4.8用户管理 (9)五、系统优势 (10)六、项目效益 (10)一、ZWIN—YC06光散射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 (11)二、ZWIN-BYC06β射线颗粒物(PM10)自动监测仪 (18)一、背景介绍1.1项目背景根据国家环保部监测数据,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雾霾天气较为严重,尤其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最为严重。

监测表明,这些地区每年出现霾的天数在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

空气污染严重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环境问题的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污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主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等多种原因。

其中,因建筑施工产生的扬尘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排放的无组织颗粒物污染,既包括施工工地内部各种施工环节造成的一次扬尘,也包括因施工运输车辆粘带泥土以及建筑材料逸散在工地外部道路上所造成的二次交通扬尘。

长期以来,对于建设工地扬尘带来的空气质量监管方面,由于不能得到实时的监测数据,或者收到举报无法得到与事实相对应的直接数据,一直是令政府监管部门十分困扰的事情。

根据北京市环保部门的监测和分析,扬尘污染约占PM2.5来源的15.8%。

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

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
4.1 道路交通监测的目的
反映道路交通噪声源的噪声强度;分析道路交通噪声声级与车流量、路况等关系 及变化规律;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年度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 4.2 道路交通监测的点位设置
选点原则: (1)能反映城市建成区内各类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等)交通噪声排 放特征。 (2)能反映不同道路特点(考虑交通类型、交通流量、机动车行驶速度、路面 结构、道路宽度、敏感建筑物分布等)交通噪声排放特征。 (3)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数量:特大城市≥100 个;大城市≥80 个;中等城 市≥50 个;小城市≥20 个。一个测点可代表一条或多条相近的道路。 测点选在路段两路口之间,距任一路口的距离大于 50m,路段不足 100m 的选路段 中点,测点位于人行道上距路面(含慢车道)20cm 处,监测点位高度距地面为 1.2— 6.0m。测点应避开非道路交通源的干扰。 监测点位基础信息见附表 2 规定的内容。 4.3 道路交通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量
昼间监测每年 1 次,监测应在昼间正常工作时段内测量,测量时段应覆盖整个正 常工作时段。
4
夜间监测每五年 1 次,在每个五年计划的第三年监测,监测从夜间起始时间开始, 测量时段应覆盖整个夜间时段。
监测工作应安排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每个城市监测时间应固定,监测应避开节 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
每个测点测量 20min等效声级Leq,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Lmax、Lmin和标准偏 差(SD),分类(轻型汽车、重型汽车)记录车流量(辆/20min)。 4.4 道路交通监测的结果与评价
昼间监测每年 1 次,监测应在昼间正常工作时段内测量,测量时段应覆盖整个正 常工作时段。
夜间监测每五年 1 次,在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三年监测,监测从夜间起始时间开始, 测量时段应覆盖整个夜间时段。

环境噪声监测站技术方案(一级)

环境噪声监测站技术方案(一级)

TECHNICAL SCHEME OF ENVIRONMENTAL NOISE MONITORING STATION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我们常规的环境监测提出了新的要求。

噪声污染是受居民投诉最多的环境监测项目。

开展噪声自动监测的意义主要有:(1) 噪声数据实时发布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可以连接显示屏,在噪声敏感地点实时发布噪声信息,居民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区域噪声的水平。

(2) 搜集城市噪声污染的真实数据城市噪声污染是由不同噪声源所发出的声能量瞬间叠加引起的,具有时间上的瞬时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增加噪声监测点位和区域噪声监测的持续时间可以反应一个城市区域噪声的真实状况。

(3) 节约人力、物力手工监测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关要求,区域噪声环境监测每个点位需要测量10min;功能区噪声是昼夜24h连续监测;交通噪声需要测1h。

要求现场监测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个别点位需要带三脚架、延伸杆、延伸线等全部配件,操作过程繁琐。

测得数据还要经过录入、打印、填报后进行相关计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数据的整理和计算上,无暇对城市噪声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在满足高度和距离等测试要求下,连续24h不停止运行,自动保存和计算环境监测所需的所有数据,数据采集率明显提高。

建设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对提高城市形象,体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城市区域噪声污染的实时了解与管理;节约人力和物力;构建和谐美好的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定(HJ906-2017)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HJ907-2017)JJG1095-2014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检定规程JJG188-2002声级计检定规程JJG778-2005噪声统计分析仪检定规程JJG449-2001倍频程和1/3倍频程滤波器检定规程GBT3785.1-2010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产品介绍OSEN-Z01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给予噪声监测设备、数据通讯技术及计算机应用软件,实现噪声自动监测并实时进行环境噪声数据统计分析的系统,一般由一台或多台噪声监测子站及噪声监控系统组成。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别对应评价为“好”、“较好”、“一
般”、“较差”和“差”。
3.2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建立及运行自动连续声环境监测系统的注意事项
• 建设过程注意与水、气等现有自动监测系 统的整合规划,监测数据纳入环境自动监 测系统综合管理。
• 现场监测设备选用时特别注意必须满足全 天候使用要求
• 防止重建设,轻运行,轻维护。
3.3 自动连续声环境监测中的常用技术
——数据库技术
• 数据库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管理数据的 方法,是研究、管理和应用数据库的一门 软件科学,它研究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 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
3.3 自动连续声环境监测中的常用技术
—— GPRS无线传输技术
• GPRS技术有助于实现自动连续声环境监 测系统的自动数据传输功能。
3.2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城市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结构与功能
• 城市环境噪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包括三个 部分:前端智能仪表、噪声数据管理中心、 噪声数据处理中心。
3.2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监测项目和监测点位的确定
• 城市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项目按 其性质和特点可分长期监测和短期监测两 类。
3.3 自动连续声环境监测中的常用技术
——GI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
• GIS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 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提供多 种动态信息,是一种为可为远程自动连续 声环境监测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基 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显 示,然后用户可对显示结果进行浏览,操 作和分析。
3.3 自动连续声环境监测中的常用技术
——虚拟仪器技术
• 虚拟仪器技术就是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 件,结合高效灵活的软件来完成各种测试、 测量和自动化的应用。目前虚拟仪器技术 已经普遍被应用于测试行业,甚至自动化、 石油钻探和提炼、生产中的机器控制等领 域。当然也可应用于自动连续声环境监测 领域。

环境监测中的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环境监测中的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D.气候变化
16.关于噪声的个人防护,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A.在高噪声环境下佩戴耳塞
B.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C.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
D.使用防噪声头盔
17.以下哪种监测方式适用于长期噪声监测()
A.手持式噪声监测器
B.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站
C.移动监测车
D.无人机携带监测设备
18.对于居民区噪声监测,以下哪个时间段不是常规监测时间()
1.环境噪声监测中常用的声学参数包括()
A.声压级
B.声强级
C.声功率级
D.声品质
2.以下哪些是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
A.交通
B.工业
C.建筑施工
D.自然界
3.声级计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
A.微音器
B.放大器
C.频率分析仪
D.显示屏
4.环境噪声监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误差来源有()
A.仪器误差
B.环境因素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C
4. A
5. D
6. C
7. B
8. A
9. D
10. C
11. C
12. C
13. D
14. C
15. D
16. C
17. B
18. D
19. D
20. D
二、多选题
1. ABCD
2. ABC
3. ABC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
B.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C.对噪声源进行控制和治理
D.确保监测过程符合规范
12.关于环境噪声监测设备,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

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定

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定

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定声环境质量的掌控对于城市的环境保护、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在我国,特别是城市建设中开展声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控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更好地实现声环境质量的自动监测和控制,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技术规定。

1. 监测对象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城市道路交通噪声2.城市社区环境噪声3.城市工业生产环境噪声4.城市建筑施工环境噪声2. 自动监测设备自动监测设备是实现自动声环境质量监测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将信号放大、滤波、采样和数字化,然后将数字化后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中心。

自动监测设备应包含以下要素:1.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必须对获取的声信号进行强化,并去除噪声,得到准确且可靠的声音信号。

2.安装位置:自动监测设备应在声环境质量监测点附近进行固定安装,以便更好地监控环境噪声变化,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避免设备被损坏。

3.数据采集+传输能力:数据采集必须准确而及时,并能够通过有效方式快速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

4.可视化控制面板:可视化控制面板应包括了解该站点当前状况的必要信息,如图像、数据和历史趋势,以帮助用户监测和维护设备。

3. 数据处理和分析自动监测设备收集到的声环境数据需要进行快速、可靠的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时进行的一个预处理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数据校准、质量控制和误差校正。

2.历史趋势分析:历史趋势分析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来确定声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并预测未来的趋势。

预测是利用统计分析和计算机模型来完成的。

3.声环境质量指标评估:声环境质量指标评估包括对环境噪声水平、频谱分布、时间特征以及噪声污染指数等进行分析评估,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有关部门。

此外,也可将评估结果与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声环境质量是否达标。

4. 监测报告监测报告是自动声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重要产物之一。

DB44T 975-2011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验收、运行与维护技术规范

DB44T 975-2011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验收、运行与维护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automatic environmental noise monitoring system 利用传感、通讯、计算机、机电、信息等技术,对声环境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及数据处理的综合性 网络。系统一般由噪声监测单元(监测子站)、通讯网络、数据管理软件、中心控制室等部分组成。
系统各子站时间误差小于 2s.
子站供电状态 AC220V±10% , 蓄电池供电时间大于 24h, 仪表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仪获取率>95%/h。 频率计权(A,C,Z)设置与切换; 时间计权(快、慢挡)设置与切换。 服务器数据保护时间大于 15min,服务器恢复时间小于 5min;子站数据 保护时间大于 5min,恢复时间小于 2min。 系统断电、通讯中断、子站开门、数据异常、设备故障等现象发生时能 识别与报警。 瞬时数据、图谱显示、传输、检索、查询、下载、备份等,参照标准 HJ/T 419 附录。数据异常、设备故障等现象发生时,数据应能完整自动保存。 阈值范围 30dB~130dB, 录音时间 10s~30s/次 , 录音时间不小于 2h 。
佛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对林、张远东、李美敏、钟丽琼、刘永定、黄云生、方洪波、胡荣光、 张国婓、万 开、陈丽华、张 娟、郭键峰、郑丽琴、张明棣、刘 伟、夏 昊、梁家权、蔡瑜瑄、 何海敬、吕伟超、谢宏琴、郑郁明。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和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1年12月3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2年04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解释。
II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验收、运行与维护技术规范

西安噪声标准

西安噪声标准

西安噪声标准【导语】西安噪声标准是什么?今天小编就针对西安噪声标准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介绍,那么小编就针对西安噪声标准为各位整理了一些行业相关知识和咨询,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安噪声标准类别1. 环境西安噪声标准(功能区域,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社会生活噪声)2. 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劳动保护西安噪声标准(车间、作业场、听力危害)3. 设备西安噪声标准(风机,水泵、电机,电梯、发动机,喇叭、电动工具等)4. 电力西安噪声标准(电力变压器、高压直流换流站、固定电阻器、风电埸)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西安噪声标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6. 机动车西安噪声标准(汽车、摩托车等车辆)7. 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测量方法、测量技术规定等标准8. 建筑噪声测量标准汇编(隔声等)混响室吸声测量评价标准1、环境西安噪声标准(功能区,交通、建筑、社会生活噪声)n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n GB3096-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n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n 电梯噪声测量方法及限值n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暂行)n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n GB12524-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n GBT3050-2002铁路沿线环境噪声测量技术规定n GB9660-19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n HJ 552-2010建设项目竣工(公路声环境)环境保护验收标准n 噪声(功能区)自动监测技术规定(暂行)n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暂行)n 《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的通知n GB/T 20243.1-2006声学道路表面对交通噪声影响的测量第1部分:统计通过法2、工业企业作业场所西安噪声标准(车间、职业卫生、疾控中心、劳保部门)n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n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作业场所噪声测量方法n WS/T 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n GB/T 21230-2007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n GB/T21232-2007声学办公室和车间内声屏障控制噪声的指n GBJ118-19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室内安静程度的要求n GB/T 14366-1993 声学职业噪声测量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评价n GB 7182-1987 铁路内燃机车动力室噪声测量;n GB/T 27693-2011 工业车辆安全噪声辐射的测量方法;3、噪声源(风机,水泵、电机、电动工具等)等西安噪声标准安思锐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的全资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暂行)1 适用范围本内容规定了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环境噪声监测及噪声源监测的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2 术语和定义2.1 噪声监测终端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设置于监测现场的噪声监测仪器。

2.2 全天候户外传声器单元噪声监测终端使用的可全天候工作的声传感器。

2.3 固定站在噪声监测现场设置的长期使用、不可移动的,用于安装和容纳传声器、噪声监测终端及其附属装置的设施。

2.4 宽带噪声测量(计权声级测量)在可听声(20Hz~20kHz)范围内进行的全频带(A计权等)声压级测量。

2.5 噪声频谱测量在可听声符合标准规定的范围(如:1级仪器:1/1倍频程 16Hz~16kHz,1/3倍频程 16Hz~20kHZ……)内进行的1/1、1/3倍频带声压级测量。

2.6 原始数据以系统设定的最小测量时段测得的数据,是其它各时段统计和分析的基础数据。

(该数据根据使用仪器功能的不同,可以是瞬时声级或等效声级、频谱、气象数据等。

)2.7 有效数据仪器性能及工作正常(必要时满足气象条件)所采集的监测数据。

2.8 有效采集率原始有效采集率(Activity,简称Act)是在监测时段内实际采集有效数据的次数与理论上应采集数据的次数之比的百分数:%100⨯=NnAct 式中:n —在监测时段内实际采集有效数据的次数;N —在监测时段内理论上应采集数据的次数。

统计有效采集率是在统计时段内参与统计的各分量有效采集率之和与理论上应参与统计分量的个数之比:NAct Acti∑=式中:Act i —在统计时段内各分量的有效采集率;N —在统计时段内理论上应参与统计分量的个数。

2.9 等效声级等效连续声级的简称,指在规定测量时间T 内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当采用A 声级测量时,用L Aeq,T 表示(简写为L eq ),单位dB (A )。

2.9.1 连续积分等效声级当采用连续积分方法测量时,等效声级表示为:⎪⎭⎫⎝⎛=⎰Teq dt L TL i 01.0101lg 10式中:L i —t 时刻的瞬时声级,单位:dB ,(下同);T —规定的测量时间,单位:秒,(下同)。

2.9.2 等间隔采样时的等效声级大部分仪器均采用等间隔采样的方法进行噪声测量,此时可用下式表示等效声级:⎪⎭⎫⎝⎛=∑=N i L eq i N L 110/101lg 10 式中:N —规定的测量时间T 内的采样次数; L i —单次采样的瞬时声级或等效声级。

2.9.3 考虑有效采集率的等效声级在噪声自动监测时,因仪器、通信故障和气象环境等影响有效数据采集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应考虑数据的有效采集率来计算等效声级:()⎪⎪⎭⎫ ⎝⎛⋅=∑∑Act Act L i i eq L i101.0lg 10NAct Acti∑=式中:L eq 为总时段的等效声级; L i 为分时段的等效声级; Act 为总时段的有效数据采集率; Act i 为分时段的有效数据采集率;N 为分时段的的个数,即理想情况下应参与计算的L i 的个数。

2.10 小时等效声级1小时内由原始数据统计计算的噪声能量平均值。

⎪⎭⎫⎝⎛=∑=n i L i n L 110/101lg 10小时%100n⨯=NAct 小时 式中:n —1小时内有效原始数据个数; N —1小时内理论应采集原始数据个数;L i —1小时内第i 个有效原始数据的等效声级(或瞬时声级);Act 小时—1小时的有效数据采集率。

如果小时均值不是由原始数据产生,其定义式请参看2.9.3。

2.11 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在昼间时段内测得的等效连续A 声级称为昼间等效声级,用L d 表示,单位dB (A )。

在夜间时段内测得的等效连续A 声级称为夜间等效声级,用L n 表示,单位dB (A )。

⎪⎭⎫⎝⎛=∑=N i L n d i N L L 110/101lg 10)(或式中:N —昼间(夜间)小时数;L i —昼间(夜间)第i 个小时的等效声级。

昼夜划分:一般情况每日(0:00~24:00,不跨日期)内,昼间 为6:00~22:00;夜间为 0:00~6:00和22:00~24:00。

对于昼夜时段划分与上述时段划分不同的地区按当地政府规定执行。

在考虑有效采样率的情况下:()⎪⎪⎭⎫ ⎝⎛⋅=∑∑Act Act L L i i d L i101.0n lg 10或()NAct Act Act ind∑=或式中:N —昼间(夜间)小时数;L i —昼间(夜间)第i 个小时的等效声级; Act i —昼间(夜间)第i 个小时的有效采集率; Act (d 或n )—昼间(夜间)的总有效采集率。

2.12 气象监测单元气象监测单元是各类噪声监测终端的选配部件,可只测量风速、降雨量2个参数,也可测量全部参数(风速、降雨量、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等),用于对各种气象指标的实时测量,以对监测数据有效性进行分析。

2.13 车流量监测单元车流量监测单元是道路交通或4类功能区的噪声监测子站的选配部件,可以采用视频监测系统、微波监测系统等,监测选定路段各车道的车流量、车型分类、车速等交通数据,用于道路交通噪声的综合分析。

2.14 音频、视频监控单元音频、视频监控单元是各类噪声监测终端的选配部件,可以采集声音、视频、图片信息,用于判断高噪声事件的来源。

2.15 B/S 架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2.16 C/S 架构即Client/Server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2.17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

3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是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噪声(声环境功能区噪声、交通噪声、固定污染源噪声等)进行连续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的仪器系统。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由噪声自动监测子站、管理控制中心及数据传输系统组成。

自动监测子站由噪声监测终端、全天候户外传声器单元、各种选配部件、不间断电源(UPS)、数据传输设备、固定站设施等构成,管理控制中心主要由数据通信服务器、数据存储服务器、噪声计算工作站、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构成。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4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硬件技术要求4.1 全天候户外传声器4.1.1 符合标准符合GB/T 20441.4 测量传声器第4部分: 工作标准传声器规范。

4.1.2 灵敏度及本底噪声、最大测量声压级(1)在250Hz或1000Hz的灵敏度在30mV/Pa以上;(2)麦克风内部噪声 < 20dB(A) SPL;(3)最大测量声压级>130dB。

4.1.3 指向性可满足监测地面环境噪声监测的要求(90°)。

4.1.4 环境特性(1)工作温度-30°C 到+50°C;(2)温度影响系数 0.01dB/K;(3)工作湿度 0到100%RH(不凝结情况下);(4)湿度影响:<0.1dB。

4.1.5 可靠性可稳定使用最少2年(2年内不需更换)。

4.1.6 风罩抗风能力(1)风速30米/秒不损坏;(2)对风噪声的衰减大于18dBA(风向与膜片平行),推荐使用风噪声衰减大于25 dBA的风罩。

4.1.7 其他(1)能实现自检(电校准或其他方式远程校准);(2)有驱动长距离电缆的设计;(3)能方便地安装和拆卸。

4.2 噪声监测终端4.2.1 符合标准(1)符合JJG188 中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声级计》2级(以上);(2)符合EN/IEC 61672 电声学.声级计 2级(以上);(3)符合GB/T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2级(以上)。

4.2.2 常规测试功能(1)宽带噪声(计权声级)测量参数Leq, L(n)(5,10,50,90,95….), Lmax, Lmin等;(2)动态分析范围≥100dB(不换档);(3)测量下限:≤30dB(A);(4)测量上限:≥130dB;(5)频率计权:A计权;(5)时间计权:快挡;(6)不大于1秒钟产生一组原始数据(宽带噪声参数,频谱(可选),气象数据(可选),……)。

4.2.3 校准(1)具备自动及手动远程检测系统,每日至少1次自我校准检查;(2)有声级显示,可在阳光直射下目视读取,方便现场声校准及维护;(3) 进行外部声校准操作时应能自动暂停正常测试,防止校准产生的数值进入正常测试数值序列。

4.2.4 数据存储、传输与下载(1)终端(或固定站附加设施)内可存储大于10天的原始数据,建议可存储90天以上的原始数据(可选项);(2)可实时传输数据(0.5或1秒Leq,可选项);(3)可自动定时远程下载数据(时间:1分钟-24小时可设定,内容:原始数据或Leq……可设定);(4)可手动远程下载数据;(5)可通过USB口或其它方式下载数据。

4.2.5 电源要求(1)外接交流电220V 50Hz;(2)太阳能供电(可选);(3)整机功率<=20W;(4)储备电源:可充电电池,可保证监测终端和其他附属设施连续正常工作24小时以上。

4.2.6 数据通信具备固定和移动2种通信能力,优先选择基于互联网的ADSL和GPRS/CDMA/3G 通信方式。

4.2.7 机箱(1)使用全天候机箱,应具有轻质、安全设计,以适合永久、半永久(可选)和移动(可选)监测的要求;(2)机箱密封级别达到IP55标准(不含外接电缆情况下);(3)方便安装,支持墙体固定或桅杆固定方式;(4)所有设备(含充电电池)置于带有防雨锁的机箱内妥善保护;(5)机箱门带有防盗报警装置;(6)机箱内提供电源插座,可以为其他设备,如笔记本电脑供电以方便维护。

4.2.8 授时(1)系统每天应授时1次,保证系统中任何时钟的不一致性小于2秒,每天最大偏差小于2秒;(2)建议采用GPS或网络授时(可选项)。

4.2.9 可靠性(1)电力和通讯出现的临时故障不影响数据采集,通讯恢复后可自动下载延误传输的数据;(2)永久断电不丢失已采集数据;(3)终端死机后有自动唤醒功能;(4)数据年总采集率不低于95%(主要指系统本身的影响)。

4.2.10 环境性能相对湿度0~100%,环境温度-23℃~49℃可正常工作。

4.3 固定站4.3.1 架设方式(1)传声器可设计为地面架杆式、墙面支架式或其它形式;(2)传声器架设高度应符合相应规定(一般为4~6米);(3)传声器距离反射面大于3.5米,最小不得小于1米。

4.3.2 材质架杆和支架为防腐防锈全金属材质。

4.3.3 地面校准设计架杆和支架有方便检修和校准的设计,可单人在地面方便地进行声校准和对传声器、气象仪器及其它设施进行维护检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