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西厢记》中的红娘
论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

论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情传奇剧本,也是中国戏曲界的经典之一。
在这部戏剧中,红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不仅是柳湘莲和张生之间的媒妁,更是整个故事的推动者和矛盾的产生者。
红娘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聪明和慧心,她的机智和善良,都使她成为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角色。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
红娘在《西厢记》中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媒妁。
她是一个有经验、有智慧的女人,对婚姻和爱情有着深刻的理解。
她善于察言观色,能够准确地判断人的性情和喜好,从而为柳湘莲和张生的爱情提供了宝贵的帮助。
她在剧中扮演了促成柳湘莲和张生相识相爱的关键角色,是他们之间的媒妁。
红娘的形象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她对柳湘莲和张生的爱情持着积极的态度,不仅助他们相遇相爱,还帮助他们化解了许多困难和矛盾。
她善于化解矛盾,使得柳湘莲和张生之间的爱情得以顺利发展。
在她的帮助下,他们跨越了种种障碍,最终成功地走到了一起。
在红娘的形象中,还体现了中国传统媒妁的聪明和机智。
她能够居中调和,化解矛盾,让柳湘莲和张生能够顺利相聚,而不至于陷入无法挽回的困境。
她的聪明才智和机智能够使她成为这部戏剧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她不仅仅是一名媒妁,更是一名智者,她的智慧和机智为剧中的矛盾冲突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红娘的形象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良和仁爱。
她对柳湘莲和张生的爱情始终抱持着积极的态度,尽心尽力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她的善良和仁爱为这部戏剧注入了一种温暖的力量,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有人情味,更加动人心弦。
她善良的心灵和仁爱的态度,最终也得到了柳湘莲和张生的敬重与感激。
论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

论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深受读者喜爱和关注。
红娘是话剧中的女性角色,她不仅是贴身侍女,更是悬线牵连起情感纠葛的重要人物。
她聪明伶俐、机智过人,深得主人公张生与朝廷高官的赏识。
在戏剧性的故事中,她被描绘为一个热心肠、单纯善良、机智灵活的女性形象,深刻表现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种种不易。
首先,红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她始终保持着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状态,用心关怀着主人公张生和崔莺莺。
在戏剧中,红娘经常扮演一个第三方的角色,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协助主角们排忧解难,使得主角们能够成功追求自己的幸福。
红娘的承诺和信守,使得崔莺莺在心灰意冷之时重新点燃了爱情的火焰。
她的母爱与关怀,不仅体现了女性的温柔和柔情,也表现出女性智慧与勇气。
其次,红娘是一个单纯善良、真诚可爱的女性形象。
她在戏剧中不仅充满了欢乐与幽默,更充满了纯真和可爱。
她的单纯与纯真,使得她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了一个没有任何污点的形象。
她对崔莺莺和张生始终保持着诚挚的关心和关注,更因为她的单纯善良,成为崔莺莺和张生的知己、好友。
最后,红娘是一个机智灵活的女性形象。
她的机智和灵活能力在戏剧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深谙人情世故以及对崔莺莺、张生两人关系的了解,为两位主角的结合架起了桥梁。
她的机智和灵活,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与喜悦。
到了今天,红娘的形象不仅只被赞美和喜欢,更展示了女性在古代从她们自身角度来说以及在整个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她勇敢、聪明地在恶劣的环境中帮助主人公,无愧于其勇气与智慧。
她的纯真、善良和真诚使她得到了周围人的尊重和赞誉。
在整个传统社会的历史中,女性是被家庭限制在狭窄的角色中,但红娘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限制,在赢得尊重和荣誉的同时展现出了女性的力量和智慧。
总之,《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生动而真实地展现出古代女性的不易处境,同时也表现了古代女性自身机智、才智和勇气。
她的形象成为当代读者认识中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的缩影和代表。
论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

论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活生动。
其中红娘作为女主角之一,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少女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从红娘的性格特点、形象描写、行为举止等方面来剖析《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形象。
我们来看红娘的性格特点。
红娘是一个聪明智慧的少女,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见识。
她不仅善解人意,机智灵活,更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冷静应对,处处表现出超凡的智慧。
在与张生私奔的过程中,她经历了许多危险,但她始终沉着冷静,善于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胆识。
红娘还是一个善良、仁慈的人。
她对待周围的人都以善良的心态,对待张生更是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
她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张生可以不顾一切,展现出了她的高尚情操和仁爱之心。
红娘的性格特点是聪明、善良、勇敢。
我们来看红娘的形象描写。
在《西厢记》中,红娘的形象被塑造得非常立体。
她的容貌端庄美丽,有着一双聪颖的眼睛和一张甜美的嘴唇,给人一种温柔和善良的感觉。
她的举止优雅,言谈举止得体,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
在描写红娘的服饰时,更是有着精心的刻画,她的服饰是典雅大方的,给人一种端庄华贵的印象。
红娘的形象描写的是美丽、高贵、善良。
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女性形象。
她的形象描写非常立体,既有美丽高贵的外表,又有善良聪明的内在品质。
她的行为举止展现出了她的善良、聪明和勇敢。
这样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了《西厢记》中不可或缺的精彩角色。
通过对红娘形象的剖析,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一形象,也更好地感受了《西厢记》这部经典之作。
西厢记中红娘形象分析

西厢记中红娘形象分析红娘是《西厢记》中一个社会地位卑贱,却光彩四射的人物,她冷眼旁观,很清楚老夫人为维护“相国家谱”,决不允许张生和莺莺的结合,所以她最初并不想帮助张、崔二人。
但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她逐渐为崔张之间真挚的感情打动,也不满于老夫人的背信弃义,于是转而积极地为他们传递书信、出谋划策。
她批评张生是“银样蜡枪头”,居然揣摸不透莺莺的心事;她也批评莺莺的心口不一,明明思念张生,在人前却一点也不流露;对老夫人,她更加勇敢机智地进行反击,为崔、张二人辩护,使老夫人理屈辞穷,不得不答应了二人婚事。
最巧妙的是,她反击老夫人的,恰恰是老夫人要维护的封建纲常和家族利益。
如《拷红》中,她先把张生和莺莺的私情告诉了老夫人,然后对老夫人说:“目下老夫人若不惜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日后张生名垂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老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
”这几句话,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老夫人也只好默认了张生和莺莺的婚事。
“有二十分才,二十红娘是一个侠肝义胆,机智聪明的形象,汤显祖说王实甫的红娘:分胆。
有此军师,何战不克?”(汤海若先生批评《西厢记》),红娘在《西厢记》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西厢记》是元代杂剧的璀璨奇葩,王实甫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崔、张的故事,使《西厢记》在情节、人物塑造上得到精致的加工、再创造。
红娘是这部作品中一个"喧宾夺主"的角色,作为"才子佳人"故事的次角,她的形象却较崔莺莺与张生更加生动逼真。
红娘不仅具备了小丫头的乖觉、能说会道、性格爽朗、讨人喜欢的特征,且她有坚定的立场、爱憎分明、富正义感、敢于斗争、智勇双全。
在这场自由观念左右的婚姻中,红娘自始至终是主导斗争进行的重要人物。
红娘:《西厢记》喜剧性的主要承担者

红娘:《西厢记》喜剧性的主要承担者【摘要】《西厢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爱情戏剧,其中红娘扮演着重要角色。
红娘是一位善良、聪明、机智的女性,她通过各种手段帮助男女主角克服困难,促成他们的爱情。
红娘的喜剧性表现主要体现在她的幽默风趣、机智灵活的表现,以及在剧情中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作为喜剧性的主要承担者,红娘不仅在故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调解者的角色,同时也承担着让观众发笑的责任。
她所承担的角色不仅使剧情更加生动有趣,也为整部戏剧增添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红娘在《西厢记》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她的作用是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她对喜剧性的完美承担也为戏剧增色不少。
【关键词】《西厢记》、红娘、喜剧性、主要承担者、人物特点、喜剧性表现、促成爱情、喜剧性角色、地位与作用、完美承担1. 引言1.1 介绍《西厢记》《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经典之作,由元稹创作于唐代,后被关汉卿改编成元曲。
这部戏剧以唐代诗人元稹《故事新编》中的一个爱情故事为蓝本,讲述了一个贫寒书生张生和富家少女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
张生和莺莺相爱却又受到阻挠,最终在红娘的帮助下才得以成眷属。
《西厢记》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人物性格塑造而闻名,其中红娘作为喜剧性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推动情节发展和化解矛盾的重要任务。
她善于挖掘人物的弱点,运用巧妙的手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又保持着幽默风趣的形象,为整部戏剧增添了许多笑料。
在《西厢记》中,红娘以其独特的人物特点和喜剧性表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成为了整部戏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所承担的喜剧性角色不仅为故事增添了活力,同时也向观众传达了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过对红娘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厢记》这部经典之作,以及红娘在其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1.2 红娘的重要性《西厢记》是一部中国古典剧目,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爱情喜剧之一。
而其中的红娘则是该剧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承担着喜剧性的主要责任。
论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

论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该剧以唐明皇时期,有一位卖艺女子(即红娘)万大金为原型而创作。
而在这部杰作中,红娘这一形象被描绘得深邃而富有人情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娘在剧中的形象既是一个普通的卖艺女子,也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机智的女子,她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为主角让来主角和女主角排除万难得以相聚,她无惧权势,更是为了爱情和友情无所畏惧。
下面将对《西厢记》中红娘的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红娘是一个普通的卖艺女子。
在《西厢记》中,红娘是一个出身卖艺家庭的女子。
她的家庭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她并不因此而气馁,相反,在险恶的环境中,她以其坚韧的性格和敏锐的智慧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质。
她出身卖艺家庭,遭遇到了不少的压力和挑战,但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克服了生活中的困难,不断摆脱贫困的环境,并最终成为了一个有着高尚品质的女子。
她的一生是充满了坚毅与韧性,是一个典型的自力更生,勇敢坚定的女性形象。
红娘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机智的女子。
在《西厢记》中,红娘展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机智。
在主角王熙凤和女主角莫如芬的爱情面临重重困难的时候,红娘不仅没有因此而退缩,相反,她愈发振奋精神,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智慧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她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能够迅速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而且她的办法总是能够事半功倍,取得很好的效果。
她在帮助主角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智慧。
她的智慧正是在主角遇到问题的时候,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红娘是一个无惧权势,敢于追求爱情和友情的女性。
在《西厢记》中,红娘展现出了超越封建礼教和权势的价值观念,她无惧于封建礼教和权势,不畏惧权威势力带来的威胁和压力,坚定地追求爱情和友情。
她的一生中,对于友情和爱情的态度一直是坚定而明确的,她不仅不怕权势,还敢于挑战权威,成为了一个为了爱情和友情不惧任何困难的女性形象。
她的不畏权势、敢爱敢恨的品格,也给予了和她有关的人以莫大的启示。
论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

论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红娘形象更是广为人知,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典型的丫鬟形象之一。
红娘在戏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的聪明、机智和善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对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她所具有的特点和魅力。
红娘是一位聪明伶俐的丫鬟。
在《西厢记》中,红娘一开始就展现出她的聪明才智。
她在曹文轩来访时,以巧妙的方式把掌柜的带到了曹文轩的面前,使两人有了初次见面的机会。
红娘的机智和周到的安排为之后的故事情节奠定了基础。
她还在后来的剧情中多次出谋划策,为主角们排忧解难。
红娘的聪明和伶俐使她成为了整个故事的推动者,她的智慧为故事增添了无限魅力。
红娘是一位善良体贴的女子。
在《西厢记》中,红娘不仅懂得机智处事,更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子。
她对于崔莺莺的死感到十分悲痛,并迅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张生和莺莺重逢。
在书院中,她对待张生也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他巧妙地解决了语文考试中的难题。
红娘的善良体贴使得她深受观众喜爱,她所展现出的美德也是《西厢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娘是一位具有坚强意志的女性形象。
在中国古代传统中,丫鬟通常是被动的角色,受主人摆布,无法自主。
然而在《西厢记》中,红娘展现出了坚强的一面。
她不愿意沦为权贵们的玩物,而是积极地为自己的幸福奋斗。
她与门子宋朝宗积极地合作,策划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相会,最终帮助他们圆满了美好的爱情。
红娘的坚强意志给了很多观众以力量和鼓舞,她成为了一个具有榜样意义的女性形象。
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红娘的形象是一个智慧、善良和坚强的女性形象。
她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丫鬟的另一面,不再是被动服侍主人,而是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观。
红娘的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独一无二的,她的出现让戏剧故事更加生动、丰富,也使得《西厢记》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红娘形象的深度分析,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她的特点和魅力,也更加深入地欣赏了王实甫的经典之作。
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

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文章一:《红娘,爱的推动者》咱们来说说《西厢记》里的红娘。
红娘这姑娘,那可真是热心肠!就说张生和崔莺莺这一对吧,要不是红娘在中间牵线搭桥,这两人指不定得多坎坷呢。
比如那次张生相思成疾,红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帮着莺莺给张生传信儿。
她一点儿也不怕被发现受罚,就想着能让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红娘的胆子可大了,面对老夫人的威严,她也不退缩。
她聪明机灵,能想出各种法子让张生和莺莺见面。
她就像那春风,吹开了爱情的花朵。
文章二:《可爱的红娘》提起《西厢记》里的红娘,我就忍不住笑起来。
她呀,就像咱们身边那种特别爱帮忙的朋友。
比如说,莺莺心里明明喜欢张生,可又不敢表现出来,这时候红娘就看出了莺莺的心思。
有一回,张生眼巴巴地等着莺莺的消息,急得不行,红娘赶紧跑去安慰张生,给他出主意。
她还会巧妙地应对老夫人的盘问,那机灵劲儿,真让人佩服。
红娘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觉得亲切又可爱的角色,因为她,这段爱情故事才更加精彩。
文章三:《红娘,勇敢的爱情使者》《西厢记》里的红娘,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你看,张生和莺莺明明相爱,却碍于各种规矩不敢表白,红娘可不怕。
就像那次,老夫人发现了张生和莺莺的事儿,大发雷霆,这时候红娘勇敢地站出来,为两人说话。
她还常常帮着张生传递情书,一点儿也不担心被抓住。
比如有一次,她趁着夜色,把张生的信偷偷塞给莺莺,那小心翼翼的样子,真像是在完成一项重大的使命。
红娘的勇敢,让这段爱情得以继续。
文章四:《说说红娘这个人》《西厢记》里的红娘,大家都知道吧?她可真是个热心肠的姑娘。
张生为了见莺莺,急得团团转,红娘就想法子帮他。
有一次,张生在花园里等着莺莺,红娘悄悄带着莺莺过去,还帮着他们打掩护。
她不仅聪明,还特别善良。
哪怕知道会惹麻烦,也愿意为了爱情冒险。
就像莺莺犹豫不决的时候,红娘总是鼓励她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样的红娘,谁能不喜欢呢?文章五:《红娘,爱情的助力者》咱来讲讲《西厢记》里的红娘。
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张生和莺莺的爱情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厢记》中的红娘王实甫的《西厢记》向世人展示了张君瑞和崔莺莺相思相爱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令后世痴情男女动容、仿效,而玉成此事的配角红娘更是功不可没,在剧中虽然不是A角,其形象性格光彩照人,胜似主角,给观众(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一)、红娘的形象1、漂亮乖巧,善解人意红娘自幼来到相府扶侍小姐,她出身农家,具有农民身上的所有优点,勤劳质朴,下人的所有活计都要她做,且随叫随到,很响快,老夫人安排她联系给相国做道场,红娘前前后后跑来跑去,安排的很周全,还要给小姐和夫人一一回报,可见她会办事。
第一本第一折,“末云:世间有这等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可以看出小姐的国色天姿,那陪伴在小姐左右的小姐丫鬟又长得怎么样呢?第一本第二折“末背云:好个女子也呵!”“脱布衫:大人家举止端详,全没那半点轻狂。
大师行深深拜了,启朱唇语言得当。
”“小梁州:可喜的庞儿浅浅妆,穿一套缟素衣裳······”“幺篇:若共他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我将小姐央,夫人央,他不令许放,我亲自写与从良。
”这些句子可以看出红娘的漂亮乖巧,令张生顿生怜爱之心。
红娘很小就来到崔家与小姐同吃同住,陪伴小姐学习,虽不太识字,但在小姐学习《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也跟着学了不少,她知道“男女授受不亲”、“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说话也文绉绉的:“先生习先王之道,尊周公之礼,不干己事,何故用心?”这些均表明红娘内在的文化素质不俗。
作为小姐的身边人,也自认为是崔家的人,替小姐办事是分内事,责无旁贷,当张生对小姐有那个意思时,红娘觉得这是对小姐的大不敬,且有冒犯之嫌,在不明张生身份的情况下,只见了一面就起下不良意的男子能是个好人吗?所以红娘予以斥责这也合情合理,就是小姐本人也不会贸然应允的,这是何等的善解人意呀!也正是红娘的此举,“末云:这相思索是害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一切都是那么地合情合理。
2、有主见,会办事。
红娘不仅跟着小姐学了不少知识,且能活用这些知识,真是不简单,由于她的好学,办起事来也很有主见。
张生“跪求红科:就小娘子前解下腰间之带,寻个自尽。
红云:街上好贱柴,烧你个傻角。
你休慌,妾当与君谋之。
”可见她是能想出主意的。
“红云:妾见先生有囊琴一张,必善于此。
俺小姐深慕于琴,今夕妾与小姐同至花园内烧夜香,但听咳嗽为令,先生动操;看小姐听得时说甚么言语,却将先生之言达知。
若有话说,明日妾来回报,这早晚怕夫人寻我,回去也。
”红娘让张生弹琴吸引小姐,强化小姐对张生的思慕之情,也是投石问路。
看小姐对张生的态度。
这是何等妙计!(红娘为何要帮一个外人来算计小姐呢?后文再说)“红云:小姐烧香去来,好明月也呵!”红娘已将主意付诸实施。
将小姐引到了西厢墙边去烧香,就可以听到张生弹琴了。
张生弹的第一首曲子就让小姐听得入了迷。
“红云: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会便来。
”其实红娘是去望风的,怕夫人知道小姐来听张生弹琴,一是坏了张生与小姐的好事,二来自己也要被老夫人责罚的。
张生知道小姐在听琴,立即改弦弹起了《凤求凰》。
“旦云:是弹得好也呵!其词哀,其意切,凄凄如鹤唳天;故使妾闻之,不觉泪下。
络丝娘:······张生呵,越教人知重。
(东原乐):这的是俺娘的机变,非干是妾身脱空;若由得我呀,乞求得效鸾凤。
俺娘无夜无明并女工;我若得些儿闲空,张生呵,怎教你无人处把妾身做诵。
(绵搭絮):······怎得个人来信息通?······听琴的小姐来了一大段的内心独白,吐露了对张生的真情。
如果没有红娘设计的听琴情节,又怎能加深莺莺对张生的相思?这样才将他们两人拴在了一起。
把他们的婚姻往前推进了一步,红娘功不可没,红娘是个多会办事的人呀。
虽是个局外人,却能设身处地的去替别人着想,一个聪明能干,有主见,会办事的形象跃然纸上。
3、成人之美,讲求信用,知恩图报。
剧的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何尝不是小姐在害呢?莺莺对红娘说:“这般身子不快呵,你也不来看我?”明明是害相思害的,却说身子不快,又怕红娘看破,其实红娘心知肚明,“红上云:奉小姐言语,着我看张生,须索走一遭。
我想咱们一家,若非张生,怎存俺一家儿性命也?”可以看出红娘是念念不忘张生的救命之恩。
红娘受小姐之托,去探望病中的张生(害相思),红娘“却早来到书院,我把唾津儿润破窗纸,看他在书房里做甚么。
”这是红娘的俏皮,孩子气。
“张生呵,你若不闷死多应是害死”。
红娘的同情心很强。
这为下文玉成张生与小姐的婚事做了铺垫。
红唱:“我是个散相思的五瘟使。
”说明红娘要管他们的事,“末云:小姐既有见怜之心,小生有一简,敢烦小娘子达知肺腑咱。
”红娘故意逗张生:“只恐他翻了面皮。
”“上马娇:他若是见了这诗,看了这词,他敢颠倒费神思。
他拽起面皮来:查得谁的言语你将来,这妮子怎敢胡行事?他可敢嗤、嗤的扯做纸条儿。
”“末云:小生久后多以金帛拜酬小娘子。
”“胜葫芦:哎,你个馋穷酸俫没意儿,卖弄你有家私,莫不图谋你的东西来到此?先生的钱物,与红娘做赏赐,是我爱你的金资?”“幺篇:······我虽是个婆娘有志气。
则说道:可怜见小子,只身独自!”“红云:······你写来,咱与你将去。
”由此可见,红娘并不是图张生的钱财,而是看重张生对感情的珍重,这是成人之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与老夫人赖婚形成鲜明对比。
“这简帖儿我与你将去,先生当以功名为念,休堕了志气者!”“寄生草:你将那偷香手,准备着折桂枝。
休教那淫词儿污了龙蛇字,藕丝儿缚定鲲鹏翅,黄莺儿夺了鸿鹄志;休为这悴帏锦帐一佳人,误了你金堂玉马三学士。
”红娘劝导张生,要想开,不要太儿女情长,堕落了志气。
要有鸿鹄之志。
好一个小女子,竟然有大丈夫之气,不简单。
不愧是在相府呆过的人!红娘从张生处拿来了信,“我待便将简帖儿与他,恐俺小姐有许多假处哩。
我则将这简帖儿放在妆盒儿上,看他见了说甚么。
”红娘是个多有心计的人儿呀。
小姐看了红娘带来的信后,假意儿发怒。
红云:“小姐使将我去,他着我将来。
我不识字,知他写着甚么?”推的一干二净,我也给你来个不认帐!红娘可真会逗小姐呀。
一个乖巧的人儿又站在了你的面前。
“旦怒叫:红娘!旦云:小贱人,不来怎么。
旦云: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我是相国的小姐······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
”“快活三:······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说呵,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
旦做揪住科:我逗你耍来。
红云:放手,看打下下截来。
旦云:张生近日如何?红云:我则不说。
旦云:好姐姐,你说与我听咱!”小姐虚虚实实,红娘则吊足小姐味口,看她对张生的感情到底有多深,有多重,以便成全小姐与张生的好事,红娘是个会看火侯有心计的姑娘!小姐急切知道张生近况,红娘将张生骨瘦如柴的情况如实相告。
小姐要请太医为张生看病,“红云:他症候吃药不济。
病患、要安,则除是出几点风流汗。
旦云:将描笔儿过来,我写将去回他,着他下次休是这般。
”红娘为张生送去了著名的“待月西厢下”的约会诗,可真到了月下西厢时,小姐又变了卦!是女人的矜持,还是女人的无常。
这下可将张生害惨了!红娘却在抱怨张生:“张生背在里嘴那里去了?向前搂住丢翻,告到官司,怕羞了你!”张秀才此时竟不如一个丫鬟有主意!这一折腾,张生是又气又恨,病入膏肓了。
小姐差红娘给张生送药方,约张生成就好事——“今宵端的云雨来”。
“红上云:姐姐着我传简帖儿与张生,约他今宵赴约。
俺那小姐,我怕又有说慌,送了他性命,不是耍处。
我见小姐去看他说甚么。
红云:不争分要睡呵,那里发付那生?旦云:甚么那生?红云:姐姐,你又来也!送了人性命不是耍处。
你若又翻悔,我出首与夫人,你着我将简帖儿约下他来。
旦云:这小贱人倒会放刁,羞人答答的,怎生去!红云:有甚的羞,到那里只合着眼者。
红催莺云:去来去来,老夫人睡了也。
”此次约会,张崔二人的婚姻有了实质性进展。
也是红娘凭三寸不烂之舌,从中说合,使他们鱼水得欢。
一个诚心诚意为张生办事,讲求信用、成人之美、知恩图报的女性形象展现在读者(观众)面前。
令人难忘。
4、红娘的自私之处。
红娘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想有一个好的归宿。
将来能随小姐嫁到一个像样的人家,一生就有着落了。
“姐姐不祝这一柱香,我替姐姐祝告,原俺姐姐早寻一个姐夫,拖带红娘咱。
”我认为红娘是看上了张生!小姐看了张生后都心猿意马,何况红娘!按唐朝的习俗,陪侍丫头,随主人出嫁后,将要被男主人收房做妾。
这样红娘将来的生活就有了保障了。
这其实是红娘朴素的想法,瑕不掩玉的。
红娘长期生活在相府,身上不免沾染了一些等级观念。
她随时拿家长——老夫人压人,罚张生跪小姐,自侍小姐身边人高高在上。
(二)、红娘的性格1、爱憎分明,是非清楚。
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扬言要虏莺莺为妻,灾难瞬间降临,张生一封书信退了贱兵,老夫人一家安全了,此时夫人却让本该成为夫妻的张生和莺莺兄妹相称。
拷红一节,红娘对老夫人先允婚后赖婚给予强烈指责:“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当日军围普救,夫人所许退军者,以女妻之。
张生非慕小姐颜色,岂肯区区建退军之策?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得不为失信乎?既然不肯成就其事,只合酬之以金帛,令张生舍此而去。
却不当留请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此一端。
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老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
官司若推其详,亦知老夫人背义而忘恩,岂得为贤哉?红娘不敢自专,乞望夫人台鉴;莫若恕其小过,成就大事,撋之以去其污,岂不为长便乎?······到底干连着自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夫人云:这小贱人也道得是······罢罢,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与了这厮罢。
”红娘终于搬动了老夫人,常言道:宁折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可见红娘爱憎分明,敢做敢说,在大是大非面前,是非分明,有做人底线,冒着被老夫人打死的风险,该说当说,如果不说(小姐是不敢说的!),张生和莺莺的婚事就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