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曹禺与现代话剧地位的确立

合集下载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章节题库(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圣才出品】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章节题库(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圣才出品】

第5章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一、填空题曹禺的成名作是______。

【答案】《雷雨》【解析】曹禺一生创作甚多,在他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一剧是他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一部《雷雨》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戏剧史上的地位。

二、论述题1.结合性别理论分析曹禺话剧《雷雨》中的周朴园、周萍、周冲等男性形象。

答:性别即社会性别,主要是指自身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包括家人、朋友、周围人群、社会机构和法律机关的认定等,是人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

社会性别理论从分析两性关系入手可以发现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根源和本质,从而将社会性别理论变成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分析工具。

社会性别理论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结合性别理论来分析曹禺话剧《雷雨》中周朴园、周萍、周聪等的男性形象,具体内容如下:(1)周朴园:父权文化的代言人周朴园早年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在经历婚姻失败后又转向封建专制思想,成为父权文化的代言人。

他的这种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①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展现了周朴园的男性权威形象的复杂性周朴园和侍萍的结合,最初是建立在对侍萍侍女身份的理解和尊重上的,他冲破了家庭的阻力,并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回忆。

在面临家庭和商业利益双重压力的时候,周朴园抛弃侍萍,并与蘩漪结婚。

多年之后,周朴园在与侍萍的相遇时,又迅速显示出封建大家长的嘴脸。

②通过周朴园与蘩漪的关系,集中展示了周朴园的专制残暴周朴园有“存天理灭人欲”的宗教天条武装着头脑,他坚信自己的家庭是“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自己教养出来的子弟是“健全的子弟”。

也正是为了维护自己心中“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他才会不顾妻子蘩漪的情感,极为残忍冷酷地实施“存天理灭人欲”的诛心之术。

从“喝药”这一幕中,就能体现出专制暴君的形象。

具有“雷雨”性格的蘩漪不愿吃药,周朴园的体贴和关心完全是为了使蘩漪成为周冲的榜样、受命的奴隶。

曹禺话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曹禺话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曹禺话剧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曹禺是我国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话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对我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禺的话剧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思想、突出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著称,被誉为我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

其代表作品《雷雨》,刻画了我国20世纪20年代上海社会的众生相,揭示了封建礼教、资本家的剥削和妇女的悲惨命运,被誉为我国现代话剧的代表作之一。

曹禺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丰富的人物塑造能力,成为我国现代话剧创作的重要人物,其作品对我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曹禺话剧的影响1. 社会影响曹禺的话剧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呼吁社会正义和人道主义精神。

他对封建礼教、封建礼教下妇女的悲惨命运、资本家的剥削等问题深刻的揭示,引起了我国社会的深刻反思。

曹禺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和广泛的社会关注,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文学影响曹禺的话剧作品对我国文学史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被誉为我国现代话剧的经典之一。

他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我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国戏剧史上的重要一笔。

3. 戏剧创作影响曹禺的话剧作品在我国戏剧创作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的作品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准的社会批判,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戏剧创作家。

曹禺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对我国戏剧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结语曹禺的话剧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对我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在我国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和广泛的关注,为我国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国戏剧史上的重要一笔。

期待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曹禺的话剧作品,探索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深远影响。

曹禺的作品《雷雨》被誉为我国现代话剧的代表作之一,其深刻的社会批判思想和生动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以其独特的艺术天赋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和资本主义的残酷现实。

第一讲之曹禺与中国话剧

第一讲之曹禺与中国话剧

依次为:熊佛西、田汉、欧阳予倩、丁西林、陈大悲、洪深 依次为:熊佛西、田汉、欧阳予倩、丁西林、陈大悲、
小剧场运动对剧本创作的重视, 小剧场运动对剧本创作的重视,不仅产生了 陈大悲的《幽兰女士》 洪深的《赵阎王》 陈大悲的《幽兰女士》、洪深的《赵阎王》、熊 佛西的《青春的悲哀》 欧阳予倩的《泼妇》 佛西的《青春的悲哀》、欧阳予倩的《泼妇》等 现实题材的尝试之作,而且还培养了郭沫若、 现实题材的尝试之作,而且还培养了郭沫若、田 丁西林等一批著名的剧作家。 汉、丁西林等一批著名的剧作家。
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的影响, 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的影响,主要 表现在蘩漪形象的塑造上。 表现在蘩漪形象的塑造上。
蘩漪是周朴园的续弦,如果算上侍萍, 蘩漪是周朴园的续弦,如果算上侍萍,她实际 上是周朴园的第三个妻子。她来到周家18年 上是周朴园的第三个妻子。她来到周家 年,不但 没有得到丈夫平等的爱, 没有得到丈夫平等的爱,反而在精神上受到长期的 摧残。这种压抑的家庭环境和不平等的待遇, 摧残。这种压抑的家庭环境和不平等的待遇,使她 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心理。 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心理。
古希腊戏剧“命运悲剧”的影响, 古希腊戏剧“命运悲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侍萍形象的塑造上。 侍萍形象的塑造上。
侍萍是无锡周公馆女佣梅妈的女儿, 侍萍是无锡周公馆女佣梅妈的女儿,被周家大少爷周 朴园诱骗,与他生了两个儿子——周萍和鲁大海。30年 周萍和鲁大海。 年 朴园诱骗,与他生了两个儿子 周萍和鲁大海 前的一个除夕,她生下第二个儿子才三天, 前的一个除夕,她生下第二个儿子才三天,周朴园为了娶 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姐,赶走了侍萍。那天晚上, 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姐,赶走了侍萍。那天晚上,侍萍带着 刚出生的儿子跳了河,人们都有以为她死了, 刚出生的儿子跳了河,人们都有以为她死了,但她被人救 起,并且又嫁了两次人,还生了个女儿,就是现在的鲁四 并且又嫁了两次人,还生了个女儿, 这个性格刚强而受尽侮辱和迫害的女人, 凤。这个性格刚强而受尽侮辱和迫害的女人,一直在努力 摆脱命运的安排,由于她自己的母亲是佣人, 摆脱命运的安排,由于她自己的母亲是佣人,自己才如此 命苦,被人玩弄又被人抛弃。 命苦,被人玩弄又被人抛弃。

从曹禺的《雷雨》到莫言的《鳄鱼》——中国现当代作家对命运的根本思考

从曹禺的《雷雨》到莫言的《鳄鱼》——中国现当代作家对命运的根本思考

从曹禺的《雷雨》到莫言的《鳄鱼》——中国现当代作家对
命运的根本思考
刘勇;李昊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年(卷),期】2024()2
【摘要】1930年代,曹禺的《雷雨》一举确立了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意义和文学史地位,尤其是《雷雨》《日出》《原野》等剧作以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使现代话剧获得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相当程度的认同。

将近一个世纪以后,莫言《鳄鱼》的出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话剧艺术的思考,人们清楚地看到,从曹禺的《雷雨》到莫言的《鳄鱼》,有一种一以贯之的追求,那就是剧作的根本冲突不仅在于剧情本身,更在于人的命运、人的欲望及其局限的永恒冲突。

这里的“人”,是剧中人,也是剧外人,是作家,也是读者和观众。

从《雷雨》到《鳄鱼》,不仅仅是话剧写作,不仅仅是舞台表演,也不仅仅是社会批判,而是在更深层次上的人性批判。

【总页数】9页(P13-21)
【作者】刘勇;李昊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区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研究再思考——以齐文化与张炜、莫言等作家的研究为例
2.从鲁迅和莫言的创作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化路径
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以莫言作品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雷雨的传播和接受看其经典地位的确立

从雷雨的传播和接受看其经典地位的确立

PART 4
《雷雨》的经典地位
文学史上的地位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开端,奠定了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础 《雷雨》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雷雨》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雷雨》被选入多个版本的中学和大学教材,成为经典必读作品之一
家庭矛盾:作者曹禺受到家庭内部复杂矛盾的启发,将亲身经历的痛苦和悔恨转化为戏剧情境。
社会问题:曹禺关注当时社会上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等现实问题,试图通过《雷雨》探讨社会 变革与人性的关系。
艺术追求:曹禺希望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话剧,借鉴西方戏剧的同时融入中国元素,《雷 雨》正是其艺术追求的体现。
影视改编在不同 程度上呈现了 《雷雨》的戏剧 精髓。
对后世的影响
《雷雨》被誉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对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雷雨》所展现的家庭伦理纠葛主题,对后世影视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 《雷雨》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启示作用。 《雷雨》在国内外学术界都备受关注,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品。
海外传播
1935年,《雷雨》 首次被译为英文 在日本出版
1958年,英文版 《雷雨》在美国 出版,成为畅销 书
1988年,《雷雨 》被列入“世界 文学名著”之一
2000年,《雷雨 》被改编为话剧 在英国伦敦上演
PART 3
《雷雨》的接受与影响
读者接受
《雷雨》的读者群体不断扩大,成为经典之作。 《雷雨》的传播方式多样化,包括书籍、舞台剧、电影等。 《雷雨》的影响力深远,对后来的文学、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雷雨》的读者反馈积极,被誉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学术研究

曹禺与中国现代戏剧

曹禺与中国现代戏剧

5、《家》
既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又有独特的创造性。以觉新、瑞 珏、梅小姐三个人物的关系作为剧本的主要线索。以扣 人心弦的沉挚的控诉见长。 剧本着力塑造了觉新的形象以及瑞珏、梅、鸣凤这些 优美的女性形象。而瑞珏是最富魅力的主角。 抒情风格情思凄婉、缠绵悱恻,又潜动着一脉春温。
曹禺悲剧的艺术风格
3、《原野》
1)、《原野》是曹禺在戏剧创作上的一次 新开拓。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手法, 表现了这个传奇故事。 2)、一部悲剧却写得像散文诗般凄美、悲壮、 浪漫。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仇虎的形象中有一股“原始的力”,剧本通过内外两种冲突 来塑造仇虎的形象。在他身上交织成两种戏剧冲突:一是 复仇杀人,一是杀人后的自责负罪感。 花金子是一个满怀着狂热的青春激情,而又风流、泼野的女 性,她的性格是在与仇虎的激情的呼应中得以展示的
《日出》的主题: 对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的揭露。
陈白露:
全剧的主人公,但她只是 一个贯串人物。作为一个处 于舞台中心的贯穿人物,她 的悲剧形象展示了剧本的灵 魂。一方面,她清醒,有正 义感,仍保留着对生活的一 丝热情;另一方面,她沉沦、 堕落,无力摆脱资产阶级腐 朽的享乐生活和对金钱的依 赖。
第十一章 曹禺与中国现代戏剧源自第一节、20、30年代戏剧概述
一、戏剧大众化
1、国统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提出: 1929年,上海艺术剧社的成立,提出无产阶级戏剧
的主张。中国的现代戏剧运动由五四开始的个性解放 潮流转而走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强调中国戏剧运动 要以唯物论的立场、无产阶级的意识。
1930年8月,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后改为中国左 翼戏剧家联盟,实践“演剧大众化”口号,强调演剧 是“一种政治的辅助工作,所以是武器底艺术,斗争 艺术”。推动了戏剧的大众普及。

曹禺——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与成熟标志

曹禺——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与成熟标志

第6 页
第一节
LOGO
生平及创作
第7 页
内容框架
LOGO 正文 . 第二章
曹禺(1910-1996),有一个很俗 的名字,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 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 “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今 宵酒醒何处》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
第8 页
1、早年的家庭生活 2、南开中学时代
目录页
后来的香港学者司马长风在他的《中国新文学史》 中面对《雷雨》的问世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称《雷雨》一经面世,话剧界前辈和诸位大家如欧 阳予倩、洪深、熊佛西、田汉等的著作,便立刻黯然无 光了。这些老大家都不禁瞠目而视这个年方26岁的后进 小子。
LOGO 正文 . 第一章
第 28 页
总结
著名京派戏剧家兼评论家刘西渭(李健吾) 发表《〈雷雨〉》一文称:这是“一出动人的戏 ,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1930年夏天,曹禺免试升入南开 大学政治系学习,但他对政治经济 学课程不感兴趣。
1930年暑假专程去北京报考清华 大学,9月,曹禺与八位同学一起转 入清华大学,插入西洋文学系二年 级就读。
LOGO 正文 . 第一章
1933年,又入该校研究院深造,专攻戏 剧。期间,研读奥尼尔等戏剧大师的创作中汲 取了丰富的文化艺术修养,系统地了解了西 方戏剧艺术的发展历程。
LOGO 正文 . 第二章
第3 页
内容框架
现代文学经历了“第一个十年”的发展,小说、散文、诗歌 都产生了经典之作。相形之下,中国现代话剧发展较为缓慢。 尽管郭沫若、田汉、欧阳予倩、丁西林、熊佛西等老一辈戏剧 艺术家筚路蓝缕开辟道路,并在其初期尝试阶段也留下了许多 探索者艰辛的脚印,但客观地说,整个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甚至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出现了田汉的《名优之死》、洪深的 《农村三部曲》等一批较为出色的现实主义剧作为止,话剧艺 术并没有在中国的读者和观众的心中真正产生具有震撼力的影 响。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曹禺总是带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和理想 的情绪去观察和描写生活。 “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 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叶圣陶《其实也是诗》:《日出》能 将这种诗意的内涵隐藏在文字形象之 后,让读者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感悟出 来,具有这样效果的,他的体裁虽是 戏剧,其实也是诗。
三、曹禺话剧艺术的其他特征 1、浓郁的情感色彩 《雷雨》表现的是那种“不是恨便是爱, 不是爱便是恨”的极端感情。繁漪身上集中 了“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蘩猗:“你父亲对不起我,他用同样的 手段把我骗到你们家来,我逃不开,生了冲 儿。十几年来像刚才一样凶横,把我渐渐地 磨成了石头样的死人。你突然从家乡出来, 是你,是你把我引到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 妇不像情妇的路上去。是你引诱了我。”
(3)繁漪的悲剧是没有爱情的婚姻 悲剧,是封建制度自身矛盾造成的。 (4)繁漪具有封建贵族意识、等级 观念
“她始终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下等人” “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
2、象征性意象 (1)一种以场景,道具的方式呈现的象 征性意象 《雷雨》的死气沉沉满压抑感的周公馆; 《原野》中黑林子和向远方延伸的铁轨; 《日出》陈白露居住的饭店;《北京人》中 曾浩的棺材。 (2)二是以人物性格的方式呈现的象征 性意象,最“雷雨”性格的繁漪。 (3)三是由作品命名构成的想象的意象。 如:“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濮阳广播电视大学 任百丽
什么是戏剧
戏剧由演员扮演角色, 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 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 常专指话剧,是一种综 和艺术。
曹禺戏剧在中国现代 戏剧史上的地位
曹禺的《雷雨》广泛地吸收了西方戏 剧的特点,成功的表现了20年代中国封建 性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种人物的生活、思 想和性格,成为中国现代第一出真正的悲 剧。从而使话剧这种外来的形式中国化 , 成为我国新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 《雷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 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欧阳予倩1907年加入青柳社,演出话剧《黑奴吁 天录》和《热泪》。1910年回国以后,先后组织 新剧同志会、改良《黛玉葬花》等戏,创造了独特 的舞台表演风格。1919年创办南通伶工学社,热 心倡导话剧运动。1926年加入南国社。主要创作 剧本有《潘金莲》等。1929年创办了广东戏剧研 究所,培养了不少戏剧人才。 欧阳予倩是早期话剧的推动者,集编导演于一身 。他的作品与时代脉搏相通,且话剧中含有戏曲精 华,戏曲中蕴有话剧特色,为中国的民族演剧艺术 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为中国培养了大批 戏剧艺术人才。
丁西林是五四以后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 的剧作家之一。发表作品有《一只马蜂》、 《压迫》、《三块钱国币》等。他认为喜剧 是一种理性的感受,必须经过思考,必须有 味,他的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主张。他写 喜剧使用的是一种细腻的分析笔法,情节单 纯,人物不多,但能把握住剧中的喜剧性 丁西林 (1893~1974) “种子”,语言幽默俏皮,结尾尤为艺术。

欧阳予倩 (1889 ~ 1962)
洪 深 (1894~1955)
洪深一生创作、编译了38部话剧剧本,作 品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 ,时代特色鲜明 。 如《赵阎王》、《五奎桥》、《香稻米》、 《包得行》、《鸡鸣早看天》等。 他还著有大量理论批评著作,介绍西方话剧 知识。理论著作有《电影戏剧表演术》、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戏剧导演的初 步知识》等。 洪深的主要成就在舞台艺术方面。他30年 间先后导演了《少奶奶的扇子》、《 李秀 成之死 》、《法西斯细菌》、《草莽英 雄》、《鸡鸣早看天》、《丽人行》等大小 剧目约40个。 他重视戏剧的社会效果,并能对不同的剧本 采用不同的创作方法。他是个深谙表演艺术 的导演,善于用多种方法启发诱导演员。导 演手法多样,且富于创造性,为中国的话剧 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雷雨》演出场景
3、曹禺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作品是最中国 的,也是最外国的;他将传统的京剧艺术 魅力和现代的话剧舞台表演完美地融合为 一体。 •吴祖光说,曹禺要是没有丰厚的传统戏剧特 别是京剧的底蕴,怎么能消化话剧这种洋玩 意儿!
《曹禺评说七十年》收录了曹禺研究七十年 以来重要的学术论文。
封 面
曹禺赠送给本书作者的 签名本《蜕变》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 潜江人。1910年9月24日出生于天津。 曹禺的早年生活对其话剧成就的影响有几 个关键因素:
一是家庭。曹禺曾经跟随后母观看过大量 古今中外的戏剧,从小就具备了对戏剧浓 厚的兴趣;同时,他亲身感受到没落大家 庭“乱七八糟”的人和事,这成为曹禺后 来创作中重要的生活素材。
李健吾1923年开始发表剧本《出走之前》, 先后共创作、改编近50部剧作。他的剧本 贯串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爱国、民 主思想,注意反映劳苦大众生活感情,情节 紧凑,布局严谨,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 被称为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剧作家。代表作 有 《这不过是春天》、《以身作则》、
《金小玉》(又名《不夜天》)等。
田汉毕生从事文艺事业,一生创作话剧、 歌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 本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 其中《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定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话剧代表作《获 虎之夜》、《名优之死》、《乱钟》、 《回春之曲》、《丽人行》、《关汉 卿》、《文成公主》及改编戏曲剧本 田 汉 (1898~1968) 《白蛇传》、《谢瑶环》等。
《日出》海报
《北京人》剧照
曹禺1938年在重庆
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1961 年与梅阡、于是之合作)、《王昭君》(1978年)等。
《王昭君》剧照
作家巴金(左)是曹禺的挚友
1956 年7 月30 日,印度总统普拉沙德会见曹禺
1946年6月,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左起: 牛满江、陈士襄与夫人、汉斯、曹禺、老舍
1979年1月20日,在北京的文艺界著名人士 70 多人举行迎春茶话会上,和臧克家在一起
二、曹禺经典作品的文学史意义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 (改编)
《雷雨》
北京人艺在文革后的剧照
李小龙演的《雷雨》
北京人艺1954年版,苏民饰周 萍,狄辛饰繁漪
2007年王延松导演全新解读版《雷雨》
对宇宙间神秘事物的 无可言喻的憧憬
曹 禺
• 一、中国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 • 二、曹禺经典作品的文学史意义
——《雷雨》、《日出》、《原野》、 《北京人》、《家》(改编)
• 三、曹禺创作的文学史地位与影响
一、中国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
1、中国现代话剧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柳社的 话剧表演。话剧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 的本土化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困难。 在话剧发展的初期,胡适、欧阳予倩、 洪深、田汉、丁西林、熊佛西等人进行了 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但话剧在相当长的时 间中未能确立在中国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夏衍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
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 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
大影响。还改编创作了《祝福》、《林家铺
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 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 夏衍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剧作家、电影理 论家、报告文学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一 生为中国的文化事业,特别是电影事业做出 夏 衍 (1900 ~ 1995) 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之 一。
1933年,23岁的曹禺创作了《雷雨》,1934年《雷雨》在
郑振铎、巴金等编辑的《文学季刊》上发表,随后公演大获 成功,曹禺成为中国剧坛上升起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新星。
之后,曹禺又先后创作了《日出》(1935年)、《原野》
(1936年)、《北京人》(1940年)等剧本,并改编了 巴金的《家》(1942年)。
• 曹禺创作确立了中国话剧的地位和风范,但是其 风格是很难继承的。
• 当代导演林兆华曾说,田汉不行,夏衍不行,中 国话剧两个人,一是曹禺,一是老舍,曹禺在现 代,老舍在当代。就其二人来说,曹禺更体现了 话剧的本源和经典价值,而老舍是从小说切入话 剧的。 • 你怎么理解林兆华的这番话?
其他重要剧作家
二是南开。1922年,曹禺考入南开中学,1928 年被保送至南开大学学习。南开是中国话剧 的摇篮,当时学校里话剧活动非常频繁。曹 禺集编、导、演为一身,南开为他提供了展 示戏剧才华的舞台。
曹禺在南开中学毕业时
• 三是清华。曹禺在清华大学研究生学习期 间,专攻西洋戏剧理论,对古希腊悲剧的 研究颇有心得,这对他日后创作风格,特 别是悲剧风格基调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 影响。
此外,自30年代中期起,李健吾以刘西渭
李健吾 (1906 ~ 1982)
的笔名发表文学评论和戏剧评论,收在《咀
华集》和《咀华二集》等中,不以判断作品
优劣为己任,而是铸进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 发现,旁征博引,展开联想,时有独到的见 解。
春柳社《黑奴吁天录》海报
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四友(自左至右为欧 阳予倩、吴我尊、马降士、 陆镜若)
1907年,春柳社在日本演出《黑奴吁天录》
2、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中期,随着《雷雨》、 《日出》等剧目的出现,话剧才在中国显示 出了它的独特魅力,中国观众由此真正领略 到话剧艺术的精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曹 禺才是中国话剧真正的奠基人。
2005年明星版《雷雨》
《日出》
• 曹禺话剧风格的形成 • (1)戏剧冲突的构造:最擅于将日常生活构造成 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即生活的戏剧化; • (2)人物形象的塑造:最擅于将人物性格化与命 运化; • (3)特有的语言和舞台设置:最擅于凸显戏剧语
言的表演性,将舞台设置与剧本一体化。
三、曹禺创作的文学史地位与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