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工作教案蒙氏五大领域工作展示页(120个)

合集下载

蒙氏五大领域的内容及目的教案资料

蒙氏五大领域的内容及目的教案资料

蒙氏五大领域的内容及目的教案资料蒙氏五大领域的内容及目的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一、感官教育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

视觉训练帮助幼儿提高度量的视知觉,鉴别大小、高低、粗细、长短、形状、颜色及不同的几何形体。

例如:插座圆柱体培养视觉对粗细、高低、大小的辨别能力;色板来认识颜色及辨别颜色的明暗差异;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组等认识各种几何形体。

触觉练习则是帮助幼儿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大小、厚薄。

例如:触觉板、温觉板重量板。

听觉训练是要使幼儿习惯于区分声音的差别,使他们在听声的训练中不仅能够分辨音色、音高,还能培养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例如:音筒、音感钟等。

嗅觉和味觉的训练则是注重提高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

例如:嗅觉瓶和味觉瓶。

蒙台梭利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感官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促进和发展他们一般感受的能力,并且使他们的各种感受处于更令人满意的准备状态,以完成诸如阅读、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也为将来进行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数学教育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方法是提供幼儿如何学数、练习思考、归纳结果的极佳途径。

蒙台梭利为了构建幼儿在数学教育的秩序与精确性。

她将数学思考模式的内容分为:一、数学前准备。

二、1—10的认识。

三、十进制的计算与记忆。

四、连续数。

五、四则运算。

六、分数。

蒙台梭利主张数学教育应从感官教育训练着手,养成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专心和秩序的习性后,再借着数学教具和教学活动并运用GPS (序列、配对、分类)的教学方法,自然循序的将抽象的符号,透过教具重复操作,让幼儿获得数和量的概念,再进入四则运算中,培养其逻辑思维的意识。

蒙氏数学教育从连续量的认识开始(借助数棒进行,它可以让孩子直观的比较数量的大小,感知每一个量都代表一个集合),然后才进行分离量的认识。

蒙氏数学教育的内容有所扩展,涉及到0的概念,进位系统练习。

借助砂数字板、纺锤棒与箱、零的游戏等充分了解1-10或0-10的数量、数字与数词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塞根板、100板、100和1000串珠链等认识连续的数;借助乘除板进行100以内的乘除计算;借助加龙减龙游戏进行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计算;借助金色串珠系统和邮票系统;进行万以内加减乘除及进位、退位练习,引入了分数、平方、立方的概念等。

蒙氏五大领域教学指导 ppt

蒙氏五大领域教学指导 ppt

1)培养数学概念的条件; 2)数的三元素关系(字、词、量); 3)关于计数法与阿拉伯数字的知识; 4)关于“0”与“十进位法”的知识; 5)基本数学演算的知识。
-
20
二、数学教育的教学指导原则
3.数学教育的特点:
1)由数量计算入手;
2)重视数字、数词、数量三者之间的关联性; 3)采用塞根的三段式练习; 4)使用阿拉伯数字与统一字体; 5)重视“0”的概念与“十进位”的演算法; 6)将合成、分解的操作基础确定为10; 7)数字与数量的识别,运用颜色归位法则来表示定位 或进行数量的心算;
-பைடு நூலகம்
18
二、数学教育的教学指导原则
1.数学演示时除基本的操作要领外,应注意几点:
1)演示诗应进行适当的说明; 2)使用正确的词语解说要点; 3)演示动作应慢而确实; 4)注意孩子在演示进行中的表情; 5)演示后一定要提出引导性问题。
-
19
二、数学教育的教学指导原则
2.进行数学教学的老师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
3. 使用感觉教育的最后一步就是将教具的抽象概念与语 言结合
4. 感觉教育区的提示(入园之初--团体提示)
-
14
二、感觉教育的教学指导要领
5.教具演示注意事项
1)配合儿童的发展程度; 2)用吸引儿童的方式避免强迫式指导; 3)儿童拒绝时,需改为以后在指导; 4)允许孩子自由选择; 5)个别演示时,老师在孩子的右侧; 6)演示时注意动作的分解,节奏和趣味点的诱导; 7)演示后需给孩子操作的机会; 8)注意错误的自我订正的提示; 9)提示后的整理与归位。
3.
4.
日常生活练习是 日常生活练习的
蒙氏教学的根本, 直接目的在于有
透过日常生活的 具体的学习过程

蒙氏工作教案蒙氏五大领域工作展示页(120个)

蒙氏工作教案蒙氏五大领域工作展示页(120个)

蒙氏工作教案蒙氏五大领域工作展示页(120个)区域日常生活区
1.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
日常生活区
1.学习坐椅子及起立的正确方法。

3.海绵一块。

1.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区域日常生活区
3、一个托盘。

1.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1.学会正确的搬运桌子.
1.练习手眼的协调动作。

2、一个大汤匙,横放在托盘里。

1、学习使用勺子。

1个小篮子。

1. 加强手腕的运动。

区域 日常生活区 型线
1. 发展叠毛巾的能力。

2.纸片三张。

1.学习使用剪刀。

1.练习手指的动作。

区域日常生活区
1.学会穿带纽扣的衣服。

区域日常生活区
1.学会拉拉链。

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

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

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6{u001AHu0016D"y5`9uP1001u001E`!_0n8v2m1001一、感官教育6I#^*j ^v8b&Z Vu0014v2pu0008x1001 许泡泡幼儿教育网8qu001Ff [/ou0013u @+t$L1、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Pu0008E2Nu001Ewu0018Cu0016ha1001 许泡泡幼儿教育网u001E]@8Pu001Ds6B5Fu000FMu000Fe2、训练幼儿辨别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许泡泡幼儿教育网u001Cu vu0006:Tu0007V(xu0018n#Fu0015hu0002b3Bu0002lu0002`u001Bou001Fn w、训练幼儿观察、分类能力,培养注意力。

许泡泡幼儿教育网u001C,`u0019W-pu0010A ~)uu001Ag-Jdu0019Xu001E[_%f ]、建立几何图形意识,自由拼组。

许泡泡幼儿教育网9m#?u0014bu0007~u001Beu0006JEu0004a许泡泡幼儿教育网"zu0008y3V0g5W"d5、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许泡泡幼儿教育网u0007b/Pu001FI$X+zfu0006w许泡泡幼儿教育网u0015o1qu0016j w+eu0007S/Nu0002m6、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

许泡泡幼儿教育网u0007fu0014~u0011Lu0010fu001Ffu0019Du0019m+W许泡泡幼儿教育网2]3Pu0005j&E-zu001CV二、数学教育通过操作活动,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理解。

-G-V9~/Su0004Iu0005D1001 许泡泡幼儿教育网Hu000E|u0013p)@5s!Pu0002~三、语言教育许泡泡幼儿教育网u0014g%ZY5Z:n+H `3zu0010Eu0018Cu0019u0012^u0007h8C;U、培养幼儿认读能力。

蒙氏工作教案5篇

蒙氏工作教案5篇

蒙氏工作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蒙氏工作教案5篇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蒙氏工作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蒙氏工作教案范文

蒙氏工作教案范文

蒙氏工作教案范文一、教案概述蒙氏工作(Montessori Work)是著名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氏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

本教案以3-6岁的幼儿为目标群体,通过蒙氏工作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社交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蒙氏工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社交目标:通过蒙氏工作,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3.自主学习目标:通过蒙氏工作,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感官教育:利用蒙氏感官教具,如触觉盒、嗅觉瓶、听觉材料等,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闻和听来感受世界。

方法:教师给幼儿展示感官教具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幼儿亲自操作,通过感官体验来提高对感官的认知能力。

2.语言教育:通过蒙氏语言教具,如语音桶、三段式卡片等,让幼儿学习字母、听音辨字、构建单词等。

方法:教师利用语音桶给幼儿展示字母的发音,然后让幼儿用三段式卡片来组成单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数学教育:通过蒙氏数学教具,如珠算架、数数杯等,让幼儿学习数的概念、数量关系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方法:教师给幼儿展示蒙氏数学教具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4.实践生活教育:通过蒙氏实践生活教具,如搭扣衣、鞋带板等,让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

方法:教师给幼儿展示实践生活教具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幼儿自己尝试操作,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教学流程1.感官教育步骤1:教师展示触觉盒,让幼儿用手触摸、感受盒内物体的质地。

步骤2:幼儿自己操作触觉盒,尝试猜测盒内物体。

2.语言教育步骤1:教师展示语音桶并模仿发音,让幼儿猜测发音的字母。

步骤2:教师给幼儿展示三段式卡片,让幼儿组成一个单词。

步骤3:幼儿自己操作三段式卡片,组成单词并阅读。

3.数学教育步骤1:教师展示珠算架,让幼儿用珠算架来表示一个数字。

蒙氏教学展示页

蒙氏教学展示页

蒙氏教学展示页(日常生活领域)工作名称:走线活动工作准备:蒙氏线直接目的:1、发展幼儿肢体与大脑控制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

2、学习正确的走线姿势。

间接目的: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与独立性。

适合年龄:4岁操作过程:1、教师介绍活动。

2、幼儿脚踩在线上,身体直立,眼睛直视前方。

3、慢慢的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方,后脚脚尖接着前脚脚跟,顺着线走,两脚交替前进。

4、幼儿前后两人距离适中,不要太近以免相互影响。

5、行走时速度缓慢,沉着稳定的走。

活动延伸:头顶小沙袋、手拿托盘进行行走吸引力:脚跟脚尖挨着交替行走。

错误控制:双手自然下垂,脚尖先正前方迈出,不能向内或向外迈步。

注意事项:教师注意幼儿行走时的间距与速度。

工作名称:五指抓工作准备:托盘、装珠子(或芸豆等)的碗1只,空碗1只直接目的:练习五指的灵活性,发展手眼协调能力间接目的: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独立性适合年龄:4-5岁操作过程:1、交代工作名称;取教具;双手拿托盘,放在工作毯中间。

2、双手从盘中拿碗,(双碗上下叠放)先取放物体的碗放在左侧,空碗放在右侧(两碗应挨上)。

3、教师示范:伸开右手五指,慢慢地移向左碗抓起珠子平移到右碗上方,手指张开,将珠子放入右侧碗中。

4、教师反复做直至作侧碗中没有珠子,再从右侧抓回左侧。

5、工作结束。

送教具活动延伸:练习抓乒乓球、芸豆等吸引力:抓、放的过程中的声音。

错误控制:手握紧,珠子为洒落。

注意事项:根据幼儿的情况加深住的难度工作准备:托盘、弹力球、装弹力球的碗直接目的:学会用拇指、食指、中指协调持物,控制小肌肉的力量,夹往物品。

间接目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独立性与认真做事的态度。

适合年龄:4-5岁操作过程:1、教师介绍工作。

取教具。

2、双手从盘中拿碗,(双碗上下叠放)先取放物体的碗放在左侧,空碗放在右侧(两碗应挨上)。

3、教师示范:张开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合力抓住一个弹力球,平移到右侧的碗上方,轻轻放入,反复做直至全部移入右侧碗中。

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

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

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
一、感官教育
1、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2、训练幼儿辨别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3、训练幼儿观察、分类能力,培养注意力。

4、建立几何图形意识,自由拼组。

5、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6、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

二、数学教育通过操作活动,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理解。

三、语言教育
1、培养幼儿认读能力。

2、培养幼儿书写能力。

3、培养幼儿听、说能力。

4、欣赏文学能力。

5、培养幼儿早期阅读。

6、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科学文化教育
1、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2、培养幼儿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4、引导幼儿接触周围世界,增强环保意识,获得科学经验。

5、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五、日常生活教育
1、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幼儿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自信心。

3、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4、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的灵活性。

5、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控能力。

6、培养幼儿交往、合作意识。

7、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

8、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9、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日常生活区
1.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
日常生活区
1.学习坐椅子及起立的正确方法。

3.海绵一块。

1.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区域日常生活区
3、一个托盘。

1.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1.学会正确的搬运桌子.
1.练习手眼的协调动作。

2、一个大汤匙,横放在托盘里。

1、学习使用勺子。

区域日常生活区
1个小篮子。

1.加强手腕的运动。

区域日常生活区
型线
1.发展叠毛巾的能力。

2.纸片三张。

1.学习使用剪刀。

1.练习手指的动作。

区域日常生活区
1.学会穿带纽扣的衣服。

1.学会拉拉链
1.学会使用别针
区域日常生活区
1.学会系蝴蝶结
1.学会穿带纽扣的衣服。

1.练习手眼的协调动作
2.两个鸡蛋
1.学会使用打蛋器
1.培养孩子对粗细的认识和理解。

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异有正确的了解;锻炼幼儿手部肌
1.进一步锻炼幼儿对不同尺寸和大小等概念的识别能力。

2.加强幼儿比较
1.利用肌肉触觉和视觉一起认识平面几何图形。

区域感官区域
为 6 厘米,高约 10 厘米。

全部盛放在托盘或篮子里。

1、刺激幼儿的立体感。

区域感官区域
活动名称几何学立体组和投影板
教具构成几何学立体组、十一枚几何图形投影板。

投影板与立体的侧面相等。

教具描述
直接目的1、通过视觉和触觉对各种几何形状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建立概念。

2、学习与几何形状相关的词汇(棱柱、棱锥等)。

间接目的为以后更复杂、抽象的几何学习做准备。

适用年龄 3 岁半以上(有几何学立体组操作经验)。

活动展示基本操作:
操作一:立体之间的配对组合
立体之间的配对组合,对幼儿来说,是无需教师示范或介入的。

幼儿已有丰富的教具操作经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高于此操作。

因此,建议教师给幼儿自发学习的机会。

以下操作建议教师掌握,作为观察幼儿操作的评价标准。

第一种:立体上下重叠
长方体+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正方体+四棱锥;长方体+四棱锥
长方体+正方体+四棱锥;圆柱+圆锥
第二种:立体侧面组合
长方体+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
第三种:第一个立体的一面与其他两种或三种等立体的数面相合
长方体+三棱柱+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正方体+四棱锥
操作二:几何学立体组合投影板的配合
1、将几何学立体组和投影板放在工作毯上,介绍名称。

2、将投影板散放在地毯上,分类、点数,确认图形。

3、取正方体,根据平面图形找出相对应的投影板,比较后放在一起。

4、取长方体,根据不同的平面图形找出相对应的投影板(正方体、长方体)。

分别比较后放在一起。

5、以此类推,找出其余立体的投影板,比较后放在一起。

6、此操作多为幼儿进行自主练习。

提示:球体、椭圆体、卵体没有投影板。

错误控制立体的某一平面图形与投影板不吻合。

拓展练习
兴趣点立体的不同形态
注意事项1、此练习应当在幼儿完成几何图形嵌板、卡片及触觉教具之后进行。

2、几何学立体使用的词汇:球体、椭圆体、卵体、立方体、长方体、三棱柱、圆柱、圆锥、四棱锥、三棱锥。

在练习时,可以将对比的立体两个两个排在一起。

例如:球体和立方体、圆柱和长方体等等。

3、搬运教具时不必一个一个拿,可以把全部立体放在篮子里一起搬运,但要注意避免碰撞或损坏立体的角或侧面。

4、练习时,没用到的立体也要一起搬运到工作毯上,让幼儿尽早熟悉它们。

5、当幼儿熟悉了练习之后,可以让幼儿闭上眼睛找出指定的立体。

6、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与几何学立体形状相似的具体事物,或以黏土、纸张做成各种立体,也可以请幼儿辨别在纸上画出的立体形状。

区域感官区域
边三角形 1 个;红色钝角等腰三角形 1 个。

1、学习认知各种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区域
角等腰三角形 1 个。

全部为蓝色,没有引导线。

1、学习认知各种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角形 3 个;红色正三角形 4 个。

除灰色三角形以外都有引导线。

1、学习认知各种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名称大六边形盒子
教具构成木质大六边形盒子,含有:黄色正三角形1个;钝角等腰三角形10个(黄色6个,红色2个,灰色2个
教具描述
直接目的1、学习认知各种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加强其对形状的判断能力。

3、了解三角形与四边形、六边形的关系,探索不同的几何形状之间的相互组合方式。

4、建立等量关系,为学习更复杂、更抽象的几何做准备。

间接目的为幼儿学习几何做准备。

适用年龄4岁以上
活动展示1.邀请幼儿和教师一起进行工作,并介绍工作名称:大六边形盒子。

2.取出三角形散放在工作毯上,收好盒子放在工作毯右上角
3.分类摆好,观察发现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形状完全相同注意引导线的不同。

4.以下操作分不同主题进行,既有内在的递进关系,又可单独练习,视幼儿情况逐步完成。

(1)复习四边形:取黄、红、灰三角形各两个,按引导线摆好,成四边形。

通过旋转,变成完全相同的四边形(菱形)重叠比较,确认等量关系(此操作为复习长方形盒子、I内容)
(2)复习三角形:取三块含有两条引导线的黄色三角形,按引导线摆成正三角形,取完整的正三角形与之重叠,确认等量关系(此操作为复习三角形盒子内容)
(3)六边形:取完整正三角形,触摸引导线,根据边长寻找相对应的三角形(有一条引导线的黄色三角形),按引导线摆成六边形。

请幼儿观察形状,点数边数,引出名称:六边形。

(4)置换:将六边形里完整的正三角形拿走,用三块含有两条引导线的黄色三角形拼合成的正三角形代替,形成新的六边形。

反复操作,发现六边形组合特点。

(5)六边形与正三角形的关系:将外侧三个三角形向内翻转重叠,变成上下两个完全相等的正三角形,反复操作,感知六边形与正三角形的等量关系。

(6)六边形与四边形(菱形)的关系:将红色、灰色摆成的四边形(菱形),放在六边形上重叠,与黄色形成鲜明的三组,反复操作,感知六边形与四边形(菱形)的等量关系
5.操作结束后,整理教具并放回原处。

错误控制1、引导线2、教师示范3、前期操作经验拓展练习
区域感官区域
色正三角形6个;绿色正三角形3个;红色正三角形2个。

1、学习认知各种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盒盖有指示性图案
1、通过操作让幼儿学习分类,锻炼其操作能力、控制肌肉和动手协调的
装有铰链可以打开,盒盖有指示性图案。

1.加强幼儿分类练习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