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科(室)准入标准

合集下载

高压氧质量与安全管理

高压氧质量与安全管理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长:杨蕊质控员:赵振升王爱华李鲁静李淑兴小组工作职责一、经常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教育,不断增强质量与安全意识和职业责任感,自觉遵守各项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二、医师接诊或会诊病人后,向病人或其家属讲解治疗目的和治疗方案,告知高压氧治疗注意事项,根据病情适时安排病人做高压氧治疗。

三、每次治疗前,操舱人员必须对每个进舱病人进行认真检查,不得易燃易爆品带入舱内。

四、操舱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未经医生同意,不得随便更改治疗方案。

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操舱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看书报、不做私事、不扯闲谈。

六、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断督促检查,促进措施落实。

七、技术人员应定期检查、定期保养和维修各种设备,使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不得让机器和设备带病工作。

八、未经本室工作人员同意,不得随意进入治疗厅和机房,严禁任何人在治疗厅和机房内吸烟。

九、如设备发生故障,禁止在设备工作状态下检修,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十、定期更换灭火器,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小组工作要点一、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并做好安全工作教育。

二、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

三、带领医、护、技人员完成各项安全工作任务,解决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质量与安全责任意识。

四、经常督促落实本科室医、护、技各项安全工作制度,检查各项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严防差错事故发生,以保证高压氧治疗安全进行。

五、定期进行氧舱维修、检验和安全检查工作,制定氧舱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一、不断加强医疗服务过程各个环节的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

二、科室不断优化诊疗程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使病人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三、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合格标准为80分)四、科室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

高压氧三甲标准要求内容

高压氧三甲标准要求内容

定期开展高 压氧治疗质 量评价。 职能部门对问题与缺陷的改进情况进行追踪,质量改进有成效 。
对照自查情况汇总表(高压氧)和方 案,并定期 演练。 【A】符合“B”,并 有定期演练。 4.24.6 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 理团队,能用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质量安全指 4.24.6.1 【C】 1.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 的人员组成。 2.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等规范性文 件。 有科室质量 3.有质量安全指标,对高压氧治疗诊疗服务的全程监控管 与安全管理 理,定期评价质量。 小组并履行 【B】符合“C”,并 1.有完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职责。 2.有主管部门定期检查、总结反馈。 【A】符合“B”,并 对问题与缺陷改进情况,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持续改进有成 效。 4.24.6.2 【C】 制定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其中包括质量 改进和患者安全知识的培训。 【B】符合“C”,并 有质量与安 1.培训率≥90%。 全管理培训 计划并实施 2.对质量安全制度、诊疗规范、安全操作常规等进行定期再 培训、再考核。 。 【A】符合“B”,并 员工能知晓、掌握并自觉执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人员 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技术操作常规。 4.24.6.3 【C】 1.定期开展高压氧治疗质量评价。 2.有适宜的评价方式与质量管理工具。 定期开展高 【B】符合“C”,并 压氧治疗质 有主管部门的监管记录。 量评价。 【A】符合“B”,并
证,执行医 嘱,有完整 的工作流程 及记录。
【A】符合“B”,并 每一例患者均有完整规范的治疗记录,整个治疗过程安全。 4.24.4医用氧舱由经培训并具备相应资格的医师负责,操作人员、维护 人员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4.24.4.1 【C】 1.有对医用氧舱各类执业人员资质的要求。 2.诊疗活动执行医护人员三级负责制。 由经培训并 3.医用氧舱的操作人员必须经卫生部指定的机构进行培训和 具备相应资 考核,取得相应专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格的医师负 4.氧舱的维护和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通过国家特种设备局 责,操作人 认证合格,并持有有效期内的上岗证。 员、维护人 【B】符合“C”,并 员取得相应 资格证书。 主管部门有监管记录。 【A】符合“B”,并 人员资格能力符合临床需求。 4.24.5按规定定期检验医用氧舱,制定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措施和方案, 并定期演练。 4.24.5.1 【C】 1.按照规定安排医用氧舱定期检验。 2.一年期定期检验,可由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取得医用氧舱检 验资格的人员进行,也可由认可检验单位进行。 按照规定定 3.三年期定期检验必须由认可检验单位进行。 期检验医用 【B】符合“C”,并 氧舱。 有主管部门监管。 【A】符合“B”,并 各项定期检验资料完整,符合要求。 4.24.5.2 【C】 1.医院对医用氧舱内发生“紧急意外情况”有明确的定义。 制定紧急情 况时的处理 措施和方 案,并定期 演练。 2.制定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措施和方案,明确各相关人员职 责,有协调机制。 3.相关人员知晓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有主管部门监管。

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9年版)

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9年版)

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9年版)目录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2)二、人员基本要求 (3)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5)四、培训管理要求 (9)为规范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颁发的《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我省高压氧治疗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广东省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高压氧治疗技术是指在医用高压氧舱内通过吸入高分压氧以治疗有关疾病的技术。

医用高压氧舱包括医用空气加压舱及氧气加压舱。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水平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医用氧舱的购置、安装、使用、管理、维修、改造以及检验等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以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三)医用氧舱场地设置以及配套设备。

1.安装医用氧舱的场地应通风良好,远离高压配电房、易燃易爆物源(氧舱配套的供氧、储氧装置除外)、火源、热源以及各种空气污染源。

2.高压氧科(室)不应过分远离急诊科(室)和住院病区,应建有方便患者治疗的运送通道。

3.高压氧治疗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

根据氧舱类型和用房条件,设置相应的高压氧治疗室、设备间、候诊室、工作人员办公室、更衣室、吸氧用具清洁存放区域以及卫生间等。

4.高压氧治疗区应配备急救车,备好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

抢救药品参照临床科室急救药柜配置,器材至少应包括舱外吸氧装置、负压吸引器、呼吸器、血压计以及听诊器等。

有条件者宜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包括心电、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等)、气管插管箱、气动呼吸机以及除颤器等设备。

5.医用氧舱应配备必要的氧舱消毒设备及用品。

须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好氧舱清洁消毒,吸氧用具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7年)》规定执行,严防氧舱内交叉感染。

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确保高压氧科(室)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能够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高压氧科(室),包括设备、工作人员、有关卫生保健机构、管理人员和患者。

2、设备质量控制2.1 设备维护检查2.1.1 严格按照生产商提供的维护手册进行设备维护。

2.1.2 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1.3 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外观、电源线、气体管道、压力表等。

2.2 设备安全性测试2.2.1 每年对设备进行一次安全性测试,包括电气安全性、气体泄露等。

2.2.2 所有测试结果记录并保存至少两年。

3、工作人员质量控制3.1 员工资质要求3.1.1 所有高压氧科(室)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科室培训资格证书。

3.1.2 医生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职称和执业资格证书。

3.2 岗位职责3.2.1 医生负责制定高压氧治疗方案,监督治疗过程。

3.2.2 护士负责患者入组、治疗操作、观察护理等工作。

3.3 培训和考核3.3.1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

3.3.2 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4、医疗质量控制4.1 患者管理4.1.1 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患者进行入组评估。

4.1.2 患者治疗期间保持完整、准确的病历记录。

4.1.3 定期进行患者随访,记录治疗效果。

4.2 治疗过程4.2.1 治疗过程中,严格按照高压氧治疗操作规程操作。

4.2.2 注意氧气浓度、气压控制等参数的准确调整。

4.3 不良事件管理4.3.1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分析。

4.3.2 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的不良事件再次发生。

附件:1、设备维护手册2、员工培训记录3、不良事件报告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压氧治疗:使用纯氧进行治疗,提高组织含氧量的一种医疗手段。

江苏省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江苏省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江苏省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为加强对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建立高压氧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氧舱设备使用安全。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高压氧治疗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规范。

本管理规范所称的医用高压氧舱(以下简称医用氧舱)指“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医用氧气加压舱”,是医疗机构主要用于临床治疗缺血缺氧性疾病的一种医疗设备,也是载人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之一。

一、医疗机构基本条件及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或者设置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核定床位总数在 30 张以上的医机构。

(三)医用氧舱用房基本条件及要求1、医用氧舱用房面积大型多人氧舱(每台) 中型多人氧舱(每台) 小型多人氧舱(每台)300 平方米以上; 200 平方米以上;150 平方米以上;单人氧舱(每台)婴儿氧舱(每台)15 平方米以上; 10 平方米以上。

注:按氧舱内径和同舱治疗人数,多人氧舱分:大型氧舱(内径 ≥3.0 米,同舱治疗人数≥16 人);中型氧舱(内径≤2.8 米,同舱治疗 人数≤14 人);小型氧舱(内径≤2.0 米,同舱治疗人数≤6 人)。

2、医用氧舱应设置在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建造内首层,不宜设 置在地下室或者其他层面,并使用防火墙与其他部位分开。

氧气间宜设 置在主体建造靠外墙的房间,室内电电器等应符合防爆要求,通风良 好,冬季有保温设施。

氧气瓶有固定设施,并远离热源、火源和易燃、 易爆源。

医用氧舱场所应配备消防器材,留有专用通道。

3、根据氧舱类型和医疗用房条件,设置的高压氧治疗区须封闭式 管理。

相应设置:候诊室、诊疗室、医护办公室、更衣室、洗手间等。

医用氧舱各类执业人员资质的要求

医用氧舱各类执业人员资质的要求

医用氧舱各类执业人员资质的要求
(一)氧舱应配备医师、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

高压氧(治疗)科(室)的医师、护士、工程技术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二)对于大型氧舱及舱群,专职医师不少于2名、护士不少于2名、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工勤人员1名;对于小型氧舱,专职医师不少于2名(其中1名可以兼职)、护士不少于2名、工程技术人员1名。

(三)从事氧舱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取得卫生部颁发的《医用高压氧上岗证》,工程技术人员应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脱离本专业3年及以上者,上岗前应重新培训。

(三)氧舱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图。

(完整版)山东高压氧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完整版)山东高压氧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附录5. 山东省高压氧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评分表)
为加强我省高压氧医疗质量及其安全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根据GB/T12130-2005《医用高压氧舱》,卫生部、劳动部1996年颁发《医用高压氧舱临床使用安全技术要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1999年颁发的《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和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检测研究中心发布的《医用氧舱临床使用安全技术要求》,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2004版《医用高压氧舱管理与规范》,2014年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法》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估办法。

高压氧科室准入标准

高压氧科室准入标准

长沙明州康复医院高压氧科(室)准入标准一、人员准入1.高压氧从业人员和其他临床专业工作人员同样,规定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身体健康,能适应高气压环境下工作。

2.按规定配置好医、护、技工作人员。

3.高压氧科(室)从业医师规定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护士规定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技师规定机电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4.高压氧科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到省卫计委医政处指定的山东省高压氧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的培训中心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高压氧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工作(见2023年11月卫生部文献)。

5.高压氧舱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可的机构培训、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从业人员证》,方可上岗工作,并按期复审。

(见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第77条>)。

无持证人员的医用高压氧舱使用单位不得使用氧舱。

二、设备及设施准入1、医用高压氧舱必须经本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查验收,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方可开舱收治患者。

氧舱使用单位应按规定将氧舱使用情况上报省、市高压氧医学质控中心。

2、高压氧科(室)应严格按下列规定进行房屋配置:(1)空气加压舱:①治疗厅(有足够的操舱区)、机房(含贮气、配电、氧气房等),(舱底维修保养层高度≥2023mm)②办公区有独立的医、护、技办公室、值班室、洗漱间、卫生间、仓库;诊疗区设候诊厅、诊断室、抢救室、男女更衣室、消毒间、卫生间。

有条件的科室应设动物实验室等科研场地。

科室内空间和途径布局合理,便于危重病人抢救和特殊感染需隔离的病人出入氧舱。

③候诊区有应急通道,周边有防火通道,距离氧气供应站、污水解决站、太平间、垃圾场等100米以上。

3.高压氧舱内外应严格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并有醒目的消防标记。

4.高压氧舱开业前必须具有医用氧舱合格证、压力容器使用证、医用氧舱使用证。

三、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1.各项管理制度:涉及高压氧科(室)安全管理制度、进舱人员管理制度、氧舱消毒隔离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供氧间管理制度、储气罐管理制度、配电屏和配电箱管理制度、氧舱设备保养与维修制度从业人员卫生保障制度等(见附录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氧科(室)准入标准
(一)人员准入
1.高压氧从业人员和其他临床专业工作人员一样,要求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身体健康,能适应高气压环境下工作。

2.高压氧科(室)应严格按表1要求进行人员配置
表1 高压氧科(室)工作人员配备表
注: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医用高压氧舱管理与应用规范》3.各地市拥有12人以上的高压氧舱的医院要成立建制的高压氧科,并按本要求配置好医、护、技工作人员。

4.高压氧科(室)从业医师要求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护士要求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技师要求机电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5.高压氧科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到省卫计委医政处指定的山东省高压氧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的培训中心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高压氧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工作(见2007年11月卫生部文件)。

6.高压氧舱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可的机构培训、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从业人员证》,方可上岗工作,并按期复审。

(见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第77条>)。

无持证人员的医用高压氧舱使用单位不得使用氧舱。

(二)设备及设施准入
1、医用高压氧舱必须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查验收,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方可开舱收治患者。

氧舱使用单位应按要求将氧舱使用情况上报省、市高压氧医学质控中心。

2、高压氧科(室)应严格按下列要求进行房屋配置:
(1)空气加压舱:
①治疗厅(有足够的操舱区)、机房(含贮气、配电、氧气房等),(舱底维修保养层高度≥2000mm)
②办公区有独立的医、护、技办公室、值班室、洗漱间、卫生间、仓库;诊疗区设候诊厅、诊断室、抢救室、男女更衣室、消毒间、卫生间。

有条件的科室应设动物实验室等科研场地。

科室内空间和路径布局合理,便于危重病人抢救和特殊感染需隔离的病人出入氧舱。

③候诊区有应急通道,周围有防火通道,距离氧气供应站、污水处理站、太平间、垃圾场等100米以上。

(2)氧气加压舱:①包括氧舱治疗室及氧气房。

②成人氧舱应有共用的医护办公室,
单独的更衣室、卫生间。

③婴幼儿氧舱可参照成人氧舱实施,也可只设氧舱治疗室、氧气房。

3.高压氧舱内外应严格按要求配备消防设施并有醒目的消防标识。

4.高压氧舱开业前必须具备医用氧舱合格证、压力容器使用证、医用氧舱使用证。

(三)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
1.各项管理制度:包括高压氧科(室)安全管理制度、高压氧科(室)工作制度、进舱人员管理制度、氧舱消毒隔离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供氧间管理制度、储气罐管理制度、配电屏和配电箱管理制度、氧舱设备保养与维修制度、婴儿氧舱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卫生保障制度等(见附录1)。

2.各级岗位职责:包括科主任、医护技人员、操舱人员、陪舱人员等岗位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