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中气体样品的保存方法.
环境监测中气体采样与分析技术考核试卷

A.流量计
B.调节阀
C.气动泵
D.电子流量控制器
(答题括号:__________)
13.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气体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A.冷藏
B.避光
C.使用吸附剂
D.加压
(答题括号:__________)
14.在气体分析中,以下哪些检测器不需要辅助气体?
A.热导检测器
2.气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通常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答题括号: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采样中,被动扩散采样是基于______原理进行的。
(答题括号:__________)
4.在气相色谱分析中,______检测器适用于检测非极性气体。
(答题括号:__________)
(答题括号:__________)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气体采样时,采样时间越长,采样结果越准确。
(答题括号:__________)
2.气相色谱分析中,柱温越高,分离效果越好。
(答题括号:__________)
3.被动扩散采样不需要外部能源驱动。
A.采样速度快
B.适用于采样点远离分析设备的情况
C.对环境干扰小
D.需要外部能源驱动
(答题括号:__________)
4.在气体分析中,以下哪些检测器可用于检测有机化合物?
A.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电子捕获检测器
C.热导检测器
D.质谱检测器
(答题括号:__________)
5.以下哪些是气相色谱法的优点?
5.气体采样时,为了防止样品污染,采样前后应对采样设备进行______处理。
环境监测 第3章(2)——空气和废气监测

低温冷凝采样器
5、自然积集法
① 原理:利用物质的自然重力、空气动力和浓差扩散作用采 集大气中的被测物质。 ②影响因素: 概念:大气中自然降落于地面的颗粒物
降 尘 干法:不加水,用标准集尘器,利于尘自然降落其中 试 样 采 集
湿法:在圆筒形玻璃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标准集尘器示意图
干法采样集尘器示意图
吸收液的吸收原理:
气体分子溶解于溶液中的物理作用; 气体分子和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吸收液的选择原则? 与被采集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
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 吸收管的类型 :
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 气泡吸收管:适宜采集气态、蒸气态物质
冲击式吸收管:适宜采集气溶胶态物质 多孔筛板吸收管(瓶):多元化
1.采集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效率的评价方法
绝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
c1 K 100% c0
c1 K 100% c1 c2 c3
2.采集颗粒物效率的评价方法 用另一个已知采样效率高的方法同时采样,或串联在后面
进行比较得知。
五、采样记录
被测污染物的名称及编号;
采样地点和采样时间;
Hale Waihona Puke 多孔筛板吸收管4. 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
①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空气中的SO2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 硫酸盐络合物,该络合物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 成紫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与SO2含量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
法比色定量。 ②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燃料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机理 ① 燃料中的含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氧化生成 NOx,即 含氮化合物+O2→NOx。 ② 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 N2 在高温( >2100℃ )条件下氧化 生成NOx。其机理为链反应机制: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固体废物监测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四章固体废物监测一、选择题1.固体废物制样后一般保存期为()月。
A.1B.2C.3D.4【答案】C【解析】固体废物样品的保存方法为:制备好的样品密封于容器中保存,贴上标签备用。
标签上应注明编号、废物名称、采样地点、批量、采样人、制样人、时间。
对于特殊样品,可采取冷冻或充入惰性气体等方法保存。
制备好的样品,一般有效保存期为三个月,易变质的样品不受此限制。
最后,填好采样记录表,一式三份,分别存于有关部门。
2.下列不属于垃圾渗滤液特点的是()。
A.影响的深远性B.成分的不稳定性C.浓度的可变性D.组成的特殊性【答案】A【解析】渗滤液的特性取决于它的组成和浓度。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生活垃圾组分变化很大,并且随着填埋时间的不同,渗滤液组分和浓度也会变化。
因此它的特点是:①成分的不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垃圾组成;②浓度的可变性,主要取决于填埋时间;③组成的特殊性,垃圾中存在的物质在渗滤液中不一定存在;一般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在渗滤液中不一定有。
3.环境监测中的毒理分析属于监测手段中的()。
A.物理技术B.化学技术C.生物技术D.容易监测技术【答案】C【解析】环境毒理学是指通过用实验动物对污染物进行毒性试验,确定污染物的毒性和剂量的关系,找出毒性作用的阈剂量(或阈浓度),为制定该物质在环境中的最高允许浓度提供资料,为防治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是判断环境质量一种方法,属于生物技术手段。
二、填空题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焚烧(包括热解、气化);卫生填埋;堆肥【解析】生活垃圾是指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固体垃圾。
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法大致有:①焚烧。
垃圾的热值是决定性参数。
②堆肥。
需测定生物降解度、堆肥的腐熟程度。
③填埋。
渗滤液分析和堆场周围的蝇类滋生密度等成为主要项目。
三、判断题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答案】错误【解析】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环境监测之大气污染物采样方法

PM10、PM2.5
1、测日均浓度时,每天采样不少于4次,累积采样时间不小于18h;环境条件:风速小于可等于8m/s,避开污染物及障碍物;
2、滤膜放恒温恒湿箱平衡24小时(15-30℃中任何一点,湿度45-55%);
HJ618-2011
油烟
1、截面积小于0.5m3时取中间一点,否则多点采样。
。
氰化氢
1、有组织:采样管有加热装置;串联两支20mlNaOH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气10-30min(测小时均值时应等间隔采样4次或采样1小时)
2、无组织:0.5L/min流量采气30-60min
HJ28
铬酸雾
1、有组织:玻璃纤维滤筒采样。
2、无组织:25mlU型玻板吸收管装入5ml蒸馏水,0.5L/min流量采气30-60min
空气中铅
用中流量采样器以100L/ min流量采集滤膜样品10 m3,当铅浓度过低,可适当增加采样体积。.
HJ539-2009石墨炉法
中流量采样器,以50-150L/ min流量采集滤膜样品30-60 m3。注意滤膜毛面朝上。
GB/T15264-199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
环境空气和废气中砷
用玻璃纤维滤筒或石英滤筒采集有组织废气,用过氯乙烯滤膜采集环境空气(中流量采样器,以100L/ min流量采集1小时)。
HJ482-2009
现场空白,采样、运输中应避免阳光照射。
空气中NOX
短时间采样(1h以内):取两支内装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5-1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高度不低于80mm),用尽量短的硅橡胶管将氧化瓶串联在二支吸收瓶之间,以0.4L/min流量采气4-24L。
环境监测样品保存时间及方法表

气
5、
尽快分析。 2~5C 冲击式或 多
GB/T14668- 93
20-30L 低温保 存可贮存 孔玻板 吸收
/
《空气质 量気
氨气
-•周
瓶
的测定》
废
0.5-
纳氏试剂比色法 废气:50ml 吸收液
气
l.OL/min
项目
采样方法
采气流量 采气量/采样时间 样品保存时间 吸收瓶
其他特殊要求
标准号
环境空气:滤膜-氣离了选择电 极
样时间
样品保存时间 吸收瓶
其他特殊要求
标准号
3、NOX
空气方法一:Saltzman 法
◊短吋间釆样(lh 以内):取二 支 10ml
吸收液和一支内装 5~10ml 酸性高
钮;酸钾溶液的氧 化瓶(液柱不
低于 80mm),用 尽量短的硅橡胶管
0.4L/min
将氧化瓶串联 在二支吸收瓶之间。
大气综合釆样器
7
盐酸蔡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引起管
空气
、
(内装玻璃纤维滤料)20ml 或 50ml 0.5~l.0L/
和废
苯胺
吸收液 (0.01mol/L 硫酸溶液) 大 min
气
类
气综合釆样器
5-20min
•选择棕色吸收管。
避光保存,两天 内
•采样、运输时避光。
多孔玻 板
完成分析。
•引气管用聚四氣乙烯 管,
吸收 瓶
•将已编号并称重滤膜绒而向上, 放 在滤膜支持网匕放上滤膜 夹,
GB/T15432-95
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环境空气总 悬
/ • 样品采完后,打开釆样头,用 镊 浮物颗粒物的 测
环境监测空气、废气现场采样技术要求(采样流量等)

空气
空气:富集柱
大气综合采样器
2~3L/min
100~200L
19、乙醛
废气
气相色谱法:
废气:烟气采样装置
5ml吸收液
大气综合采样器
采样管(头部塞适量玻璃棉)
0.3~0.5L/min
视情况定
但不得低于5L
尽快分析。否则,在常温下避光保存至少可保存6天。
7、苯胺类
空气和废气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引起管(内装玻璃纤维滤料)20ml或50ml吸收液(0.01mol/L硫酸溶液)
大气综合采样器
0.5~1.0L/min
5~20min
避光保存,两天内完成分析。2~5℃可存放一周。
多孔玻板吸收瓶
选择棕色吸收管。
采样、运输时避光。
引气管用聚四氟乙烯管,引气管前端带有玻璃纤维滤料
5、
氨气
空气
纳氏试剂比色法
空气:10ml吸收液
1.0L/min
20~30L
尽快分析。
2~5℃低温保存可贮存一周
冲击式或多孔玻板吸收瓶
/
GB/T14668-93《空气质量氨的测定》
废气
纳氏试剂比色法
废气:50ml吸收液
0.5-1.0L/min
项目
采样方法
采气流量
采气量/采样时间
样品保存时间
吸收瓶
其他特殊要求
GB/T15263-94《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10、甲醛
空气
便携式甲醛测定仪器法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5ml吸收液(酚试剂)
大气综合采样器
0.5L/min
环境空气采样规范标准
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1.采样工作流程1.1监测项目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人员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设备的运行检查。
1.2.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制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1.2.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1.3现场采样前准备1.3.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1.3.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
1.3.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1.4.气态污染物1.4.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
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1.5颗粒物采样1.5.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
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
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1.5.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由破损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
环境监测中气体样品的保存方法
3、固体吸附剂阻留法
采样时,让气样以一定的流速通过填充柱,则欲测组分因吸
附、溶解或化学反应而被阻留在填充剂上,达到浓缩采样的目的。
采样后,经过加热解析、吹气或溶剂洗脱使被测组分从填充剂上 释放出来。 eg. 吸附型填充柱,填充剂是固体颗粒状吸附剂如 活性炭、硅胶、分子筛、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多孔性物质,
氯乙烯滤膜采集,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滤膜袋中
大气固定污染源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63.1-2001 镍《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3.2.13 铁《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2.11.2 铁《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3.2.13
采样袋采集,应尽快分析, 室温下保存,最长不超过36h 注射器或内壁硅烷化的采样袋采集, 密封,避光保存12h内测定 采样结束后,密闭采样袋,避光带回实验室。 避光保存并尽快分析,放置时间不超过12h
非甲烷总烃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国家环保总局 2003年 气相色谱法 6.1.5.1和6.1.5.2
氯乙烯滤膜采集,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滤膜袋中
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2.12
氯乙烯滤膜采集,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滤膜袋中
固定污染源废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38-2009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法 GB/T15264-1994 铅《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法3.2.13 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64.1-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64.2-2001 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2.12 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3.2.13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手工监测采样技术及质控要点--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手工监测采样技术及质控要点王琴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2018年3月22日汇报内容1234环境空气VOCs 采样要求PAMS及TO15采样方法及质控要点醛酮类采样方法及质控要点总结与建议55环境空气VOCs 手工采样要求1 建设依据一、环境空气VOCs 采样要求p 原则:Ø空间代表性,反映监测区域浓度高、中、低及传输转化通道上VOCs 的浓度水平;Ø综合考虑功能区划、人口密度、环境敏感程度及经费等。
p 方案要求:每个城市至少在人口密集去布设1个手工监测点,具备条件的城市建议选择增设上风向或者背景点、VOCs 高浓度点、O3高浓度点与下风向点位。
1、点位布设及采样环境要求1 建设依据二、 PAMS及TO15采样1、点位布设及采样环境要求监测点位周围环境与采样口设置的具体要求(一)监测点周围至少50米范围内无明显固定污染源,避开各种排气口、通风口、植被等;(二)开阔:采样口周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
从采样口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为该障碍物与采样口高度差的两倍以上。
(三)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1.5 ~15米范围内;(四)在建筑物上安装监测仪器时,监测仪器的采样口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应大于1米。
采样器采样口一般设在距离空气自动监测站顶部1.5-2m 高度,与其他采样设备的采样口距离>2m.(五)采样口设有防雨遮挡。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 664—2013)环境空气臭氧前体有机物 手工监测技术要求(试行)ØVOCs种类多,能检测到的有200种以上;Ø活性差异大,对O3、SOA生成具有不同潜势;Ø不同VOCs组分具有不同毒性、致癌性等;O3贡献高毒性强SOA贡献高Ø浓度水平低、差异大。
Ø环境空气中单组分浓度范围ppt级至几十个ppb级;99种VOCs组分浓度90分位值的分布均值为1ppb 99种VOCs组分浓度中位值的分布均值为0.35ppb编号物质名称种类数目1挥发性有机物(原PAMS物质)572部分TO15物质473醛、酮类物质(OVOCs)13p VOCs目标化合物ü光化学活性:l 光化学评价监测网(PAMS ), 57种碳氢化合物和3个醛酮化合物;TO-14A, TO-11Al PAMS重新规划(2018年正式运行):增加7种组分,并将原来的57种VOCs分为28个重点化合物和29种可选化合物ü有毒 VOCs:l 空气毒物趋势监测网(NATTS ), 包含12种VOCs ;TO-15, TO-11, TO-13A美国NATTS 包含的VOCs 组分p VOCs目标化合物ü光化学活性:l没有明确规定, 部分举例l31种VOCs组分欧洲日本ü光化学活性:l同美国PAMS网中所列57种化合物外,还增加了α/β蒎烯,共计58种化合物p依据臭氧浓度的月变化、重污染过程进行选择。
环境检测培训试题及答案
环境检测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检测中常用的水质检测指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pH值B. 溶解氧C. 悬浮颗粒物D. 放射性物质答案:D2. 以下哪个设备常用于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A. 紫外线光谱仪B. 红外光谱仪C. 原子吸收光谱仪D. 质谱仪答案:B3. 土壤检测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规的检测项目?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质含量C. 微生物数量D. 土壤颜色答案:D4. 噪声监测中,通常使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度?A. 分贝(dB)B. 赫兹(Hz)C. 瓦特(W)D. 牛顿(N)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环境检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A. 随机采样B. 分层采样C. 系统采样D. 体积采样答案:D6. 环境检测中,对于水样的采集,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采集的水样应立即进行分析B. 采集的水样可以在室温下保存一周C. 采集的水样必须在采集后立即加入防腐剂D. 采集的水样可以在任何容器中保存答案:A7. 以下哪个指标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A. 二氧化碳浓度B. 一氧化碳浓度C. 二氧化氮浓度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环境检测中,对于固体废物的检测,以下哪项不是常规的检测项目?A. 腐蚀性B. 易燃性C. 颜色D. 反应性答案:C9. 环境检测中,以下哪个设备不适用于测定空气中的颗粒物?A. 微量振荡天平B. β射线衰减法颗粒物监测仪C. 光散射法颗粒物监测仪D. 重量法颗粒物监测仪答案:A10. 环境检测中,以下哪个指标不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A. 总磷(TP)B. 总氮(TN)C. 化学需氧量(COD)D. 悬浮固体(SS)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环境检测中,________是用来衡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指标。
答案:生化需氧量(BOD)12. 环境检测中,大气中的颗粒物通常分为________和细颗粒物(PM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器或内壁硅烷化的采样袋采集, 密封,12h内测定
真空苏玛罐直接采样
TVOC《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 2003年 采样罐采样 气相色谱-质谱法 6.1.1.2
贮存在常温干净环境中,2d内测定
保存要点:防止收集容器器壁的吸附和解吸现象,应
选用聚四氟乙烯塑料收集器采集这些性质活泼的气态检测物。因 此,用直接采样法采集的空气样品应该尽快测定,减少收集器内 壁的吸附、解吸作用。
有组织排放中颗粒用滤筒采集,无组织排放用滤膜采集。 滤筒样品采集后放入具塞磨口锥形瓶中, 滤膜样品采集后对折放入干净纸袋中保存
滤膜采集,对折放入塑料袋内,密封, 贮存在实验室干燥器内,40d内完成分析 石灰滤纸采样,有专用采样盒,采样结束后, 采样盒加盖密封带回实验室。采集后的样品 贮存在实验室干燥器内,40d内分析 使用滤筒采集尘氟。 采样结束后滤筒放入干燥洁净的器皿中, 样品常温下可保持一周 滤膜或滤筒,样品采集后对折放入干净纸袋中保存待测。 滤筒样品采集后将封口向内折叠,竖直放回原采样盒中,待测 氯乙烯滤膜采集,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 放入滤膜袋中,可在室温下长期保存
常用吸收液有水、水溶液和有机溶剂。
பைடு நூலகம்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 副玫瑰苯胺 分光光度法 HJ 482-2009
甲醛缓冲液吸收,样品采集、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 甲醛缓冲液吸收,样品的采集、运输和贮存过程应避光。当气温高于30℃时, 2003年 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 采样后如不能当天测定,可将样品溶液贮于冰箱 分光光度法5.4.1.5 环境空气和废气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暂行) HJ 549-2009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HJ 504-2009 空气质量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15516-1995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479-2009 硫化氢《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 2003年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3.1.11.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HJ/T30-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 分光光度法 HJ/T32-1999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3-2009 空气质量 苯胺类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GB/T15502-1995 甲醇《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保总局 2003年 气相色谱法 6.1.6.1 用碱性吸收液吸收,样品采集后密封,应尽快分析,若不能当天测定, 应将样品密封后于0~4℃冷藏保存,保存期不超过48h 磷酸盐缓冲溶液吸收,采样管避光保存,于室温暗处存放至少可稳定7d 样品采集在蒸馏水吸收管中,于2-5℃保存,2d内分析完毕,以防甲醛被氧化 吸收液采集。样品采集、运输及存放过程中避光保存,样品采集后尽快 分析。若不能及时测定,将样品于低温暗处存放,样品在 30℃暗处存放, 可稳定8h;在 20℃暗处存放,可稳定24h;于 0-4℃冷藏,至少可稳定3天 氢氧化镉-聚乙烯醇磷酸铵吸收液,避光采样, 8h内测定,采样后现场加显色剂 甲基橙吸收液采集,该样品显色完成后溶液颜色稳定,常温下至少可保存15d NaOH吸收液采集,最好当天分析完毕,在室温不超过25℃, 干扰物影响不大时,可存放3d 稀硫酸溶液吸收,采样管采集完毕应尽快分析,以防吸收空气中的氨, 若不能立即分析,2-5℃可保存7天 硫酸吸收液采集,采好的样品应避光保存,2d内分析完毕,2-5℃可保存7d 蒸馏水吸收,天热时吸收管应浸在冰盐水浴中采样
浸渍试剂滤料法 泡沫塑料采样法 多层滤料法 环形扩散管和滤料组合采样法
一、直接采样法
当空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所用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较高时, 采用直接采样法采取少量空气样品就可满足分析需要。
注射器采样
塑料袋采样
不可久存,当天测定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HJ/T44-1999 环境空气 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604-2011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 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38-1999
保存要点:
避免 高温 光照 碰撞 防止 挥发 氧化 分解 保持 低温 密封 避光
二、浓缩采样法
当空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低,需浓缩后方能满足 分析方法的要求时应用此法。
溶液吸收法
滤筒和滤膜阻留法
固体吸附剂阻留法
2、滤筒和滤膜阻留法
将过滤料放在采样夹上,用抽气装置抽气,则 空气中的颗粒物(尘粒状气溶胶)被阻留在过滤材
气体样品的保存方法
林冬 2013.11
采样后
即时保存
大气采样方法
直接采样法 气态污染物采样
注射器采样 塑料袋采样 真空采气瓶采样 溶液吸收法 填充柱采样法 低温冷凝浓缩
有动力采样法
大 气 采 样 综合采样方法 气溶胶采样方法
被动式采样法
沉降法 滤料法
被动式个体采样器
自然沉降法 静电沉降法 滤筒法 滤膜法
采样袋采集,应尽快分析, 室温下保存,最长不超过36h 注射器或内壁硅烷化的采样袋采集, 密封,避光保存12h内测定 采样结束后,密闭采样袋,避光带回实验室。 避光保存并尽快分析,放置时间不超过12h
非甲烷总烃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国家环保总局 2003年 气相色谱法 6.1.5.1和6.1.5.2
二、浓缩采样法
当空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低,需浓缩后方能满足 分析方法的要求时应用此法。
溶液吸收法
滤筒和滤膜阻留法
固体吸附剂阻留法
1、溶液吸收法
*被测物质在吸收液中溶解度大,反应速度快;
*被测组分在吸收液中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 *还要考虑到下一步化学反应,应与以后的分析步骤衔接起来;
*吸收液要价廉易得。
料上,根据采样体积,即可计算出空气中颗粒物的
浓度。常用的滤料有:玻璃纤维滤料、有机合成纤 维滤料、微孔滤膜和浸渍试剂滤料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硫酸雾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暂行)HJ 544-2009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HJ 480-2009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HJ 481-2009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67-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