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补偿柜加装放电器的必要性
电容柜的作用

电容柜的作用电容柜是一种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能的电气设备。
它由一系列连接并排列的电容器组成,可以存储电荷并在需要时释放给电路供电。
电容柜主要的作用是满足电路对瞬态电能的需求。
在许多电器设备中,需要瞬间获取大量的电能,如电动机和电磁阀等设备。
而电网供电是有限的,无法在一瞬间提供如此大的电能。
这就需要电容柜作为储能设备,将电网的电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快速释放给电器设备使用。
具体来说,电容柜的作用如下:1. 提供瞬间功率:电容柜具有储能和释能的能力,当电器设备需要瞬间大量的电能时,电容柜可以迅速释放储存的电荷,为电器设备提供所需的短暂功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补偿电力负载:在电网负载波动较大时,电容柜可以通过储存和释放电荷来平衡电网负载。
当电网负载过重时,电容柜会释放储存的电荷以补充电网供电,从而减轻电网的负载压力。
而当电网负载较轻时,电容柜则会储存电荷,以便在电网负载增加时快速释放。
3. 提高电能质量:电容柜可以提高电能质量,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电容柜可以增加电能的稳定性,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输出。
其次,电容柜可以减少电网的电压波动和电流谐波,提高电能的纯度和稳定性。
4. 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电容柜可以补偿电路的无功功率,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在电网中,有一部分电能是无功功率,它对电路的实际功率没有直接作用,但却会增大电路的电流,降低电网的效率。
而电容柜可以通过储存和释放电荷来补偿无功功率,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降低电网负荷。
总而言之,电容柜作为一种储能和释能设备,具有满足瞬态电能需求、补偿电力负载、提高电能质量和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作用。
它不仅为电器设备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也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浅析电容补偿在配电系统的应用

浅析电容补偿在配电系统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民用建筑不断崛起、城市用电量迅速增加。
但是因为这些民用建筑场所内部多采用单相电感性负荷且伴随着本身功率因数较低等问题,致使电网中滞后无功功率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所以一般低压供配电系统都会安装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以保证电网无功功率的有效减少和有功功率的充分利用。
以及使得功率因数得到提升,最终使供电系统供电效率与电压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继而达到降低配电线路成本、降低线路损耗、节约电能等效果。
本文对无功管理的意义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无功功率的补偿方式,提出了以下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容补偿;配电系统;应用前言: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最近几年用电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使用电负荷越来越大。
致使以往的供电容量已不能满足加大负荷以后的现实需要,因此需要对供电容量进行增容处理。
但是在对电力柜进行增容处理时需要降低配电网中无功功率以及促进对应功率因数的提高,为了确保用电设备正常运行和避免用电线路损耗过大必须要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设置无功电容补偿装置。
一、强化无功管理意义第一、可以减少电费成本。
低压进相电容器可以对感应电力设备的负载进行补偿,使功率因数达到最佳。
为保证功率因素达到相应值,应根据负载情况合理布置配套电容器。
装完之后如果对功率因素进行优化的话就可以显著降低电费成本。
二是减少设备成本。
低压进相电容器在功率因素增加后可减少电流量,选用强电流装置装设该电容器可有效避免电流增加的问题,因此可减少加装配电设备成本。
三是可以促使生产量增加。
在对功率因素进行优化后,电压下降或者改变波动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低压进相电容器接入发动机后因电压升高、转矩增大而使电压波动的问题得到了控制,保证了电动机平稳、连续地运行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最后可以提高配电系统的容量。
选用低压进相电容器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和减少电线内部电容量,因此可以对配电设备进行负荷控制。
选用低压进相电容器可以使原配电设备不超负荷而使配电系统新增负荷。
电容补偿柜基本介绍

电容补偿柜基本介绍新柜调试前应将所有电容器断开,并在不通电情况下测试主回路相间通断,和对“N”通断,手动投切检查一切正常后再将电容接上,无涌流投切器及动补调节器没接N线,会使其直接损坏及炸毁。
一.无功补偿电容柜用途TSC数字全自动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是一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功能高度集成化的无功补偿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矿山、铁道、轻工、化工、建材、油田、港口、高层建筑、城镇小区等低压配电网,对电力系统降损节能有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为国家重点推荐的节约电能的高新技术项目。
二、无功补偿电容柜的作用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子供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
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
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
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所以功率因数是供电局非常在意的一个系数,用户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的功率因数,相对地就是在消耗供电局的资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功率因数是一个法规的限制。
目前就国内而言功率因数规定是必须介于电感性的0.9,1之间,低于0.9,或高于1.0都需要接受处罚。
三、投切方式分类:1. 延时投切方式延时投切方式即人们熟称的"静态"补偿方式。
这种投切依靠于传统的接触器的动作,当然用于投切电容的接触器专用的,它具有抑制电容的涌流作用,延时投切的目的在于防止接触器过于频繁的动作时,造成电容器损坏,更重要的是防备电容不停的投切导致供电系统振荡,这是很危险的。
当电网的负荷呈感性时,如电动机、电焊机等负载,这时电网的电流滞带后电压一个角度,当负荷呈容性时,如过量的补偿装置的控制器,这是时电网的电流超前于电压的一个角度,即功率因数超前或滞后是指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
通过补偿装置的控制器检测供电系统的物理量,来决定电容器的投切量,这个物理量可以是功率因数或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
技术纵横:安装电容柜的作用 [1]
![技术纵横:安装电容柜的作用 [1]](https://img.taocdn.com/s3/m/6a2c731dcc7931b765ce1564.png)
安装电容柜的作用电容柜也叫无功补偿柜,它在电力运行中对节能降耗、改善功率因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翻阅有关资料,现将电容柜对节能降耗,提高电能质量所发挥的作用简要介绍一下:(1)提高功率因数,提高输变电设备的利用率。
功率因数表明的是负载对供电设备及线路的利用率,提高功率因数是采用补偿无功的方式来提高的,补偿电网的无功就是降低电网内的无功,电网内的无功降低了,电网内的无功消耗的电流就降低了,因此电网的视在功率电流就降低了,电容柜投入后,我们看到的降低的电流就是降低的无功电流,因为电气设备做功在负荷和电压一定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有功是一定的,所需要的有功电流也是一定的。
电网内的功率(也叫视在功率S)有两部分即有功功率P 和无功功率Q。
因此说当电网的无功减少的情况下,电网内的可转换的有功就增加,对一台变压器来说,就相当于增加了变压器的容量,或者说是变压器转换为有功的效率提高了,对一台单体设备来说,它所吸收的无功就有电容柜来提供,不再因提供无功而增加变压器的负荷,对该单体设备来说,所消耗的电能转变成机械能所需要的有功是不变的,我们计量所算出的电量就是这部分有功电量。
由于功率因数提高后,同样的变压器容量和输电线路就可以向用户输送更多的有功功率。
也就是说提高功率因数后,节约的是所投入电容柜前一级供电设备的电功率,或者说,在输送同样容量的有功功率P时,当cosφ 提高后,变压器容量就可以相应减小,输电线路可以相应减小导线截面,降低了设备投资和投运后的运行费用,并不意味着用户少用电。
根据P=UI3cosφ可知,当cosφ提高后,对一台变压器来说,它的运行电流降低了,就可以再增加它的负荷,以增加它的供电能力。
总而言之,提高功率因数就是提高输变电设备的利用率,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变压器的有功功率的输出,有利于增加设备的负荷需求。
(2)降低电压损失,提高末端电压水平输送功率的过程中,线路产生的电压损失为ΔU,可用下式计算式中:P———输送的有功功率,kW;Q———输送的无功功率,kV;R———线路导线、变压器绕组电阻,Ω;X———线路导线、变压器绕组电抗,Ω;———线路额定线电压,V。
电容赔偿柜在配电体系中的效果

电容赔偿柜在配电体系中的效果一.电容赔偿柜之效果:用于赔偿发电机无功电流、减轻发电机作业负荷,添加发电机可运用容量,可削减工厂必定的用电量、节省工业电力,行进发供电设备的供电质量和供电才干。
二.电容柜作业原理用电设备除电阻性负载外,大有些用电设备均属理性用电负载(如日光灯、变压器、马达等用电设备)这些感应负载,使供电电源电压相位发作改动(即电流滞后于电压),因而电压不坚决大,无功功率增大,糟蹋很多电能。
当功率因数过低时,致使供电电源输出电流过大而呈现超负载景象。
电容赔偿柜内的电脑电容操控体系可处理以上害处,它可依据用电负荷的改动,而主动设置。
电容组数的投入,进行电流赔偿,然后减低很多无功电流,使线路电能损耗降到最低程度,供给一个高实质的电力源。
三.电容赔偿技术:在工业出产中广泛运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电焊机、电磁铁工频加热器导用点设备都是理性负载。
这些理性负载在进行能量改换进程中,使加在其上的电压超前电流一个视点。
这个视点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这个电流(既有电阻又有电感的线圈中流过的电流)可分化为与电压相同相位的有功重量和落后于电压90度的无功重量。
这个无功重量叫做电感无功电流。
与电感无功电流相应的功率叫做电感无功功率。
当功率因数很低时,也便是无功功率很大时会有以下损害:bull;添加线路电流使线路损耗增大,糟蹋电能。
bull;因线路电流增大,可使电压下降影响设备运用。
bull;对变压器而言,无功功率越大,则供电局所收的每度电电费越贵,当功率因数低于0.7时,供电局可回绝供电。
bull;对发电机而言,以3十KW发电机为例。
3十KW发电机的额外功率为280KW,额外电流为530A,当负载功率因数0.6时功率=380x530x1.732x0.6=2十KW从上可看出,在负载为530A时,机组的柴油机有些很轻松,而电球以不胜重负,如负荷再添加则需再开一台发电机。
加接入电容赔偿柜,让功率因数抵达0.96,相同2十KW的负荷。
为什么电容补偿柜都没有装空气开关 而靠熔断器提供短路保护

为什么电容补偿柜都没有装空气开关而靠熔断器提供短路保护
熔断器主要为短路保护应选用快速熔断器,微断与熔断器特性曲线不同,微断的分断能力太低( <=6000A ),遇到事故响应时间没有熔断器快,当遇到高次谐波时,微断分断不了负荷电流会造成开关炸开损坏,因为故障电流过大,结果微断触点烧死了,断不了扩大故障范围,严重时发生短路引起全厂停电事故。
所
以电容柜不能用微断代替熔断器。
熔断器的工作原理:熔体与被保护的电路串联。
正常时,熔体允许通过一定的电流;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熔体中流过很大的故障电流,当电流产生的热量达到熔体的熔点时,熔体熔断,切断电路,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电容柜工作异常如何解决此问题!
原因是谐波问题先观察电容器有无漏油、鼓肚现象,再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观察电容器额定电压是多少的如果以上都正常,那只能说设备的谐波严重。
如果是晚上出现的概率大应该是电容额定电压选低了。
保护电容大部分都是采用熔断器来保护电容的,用断路器保护的很少,几乎没有。
用熔断器保护电容时熔断器的选择是:熔体的额定电流不小于电容额定电流的1.43倍,不大于电容额定电流的1.55倍来选择,看看你的断路器是不是选小了。
电容在切投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涌流,所以断路器、熔断器要选择大一点。
补偿柜在投入/切除电容器运行时会产生很大的浪涌电流,造成空开触点熔融或误动作,所以应当选用合适的熔断器做保护,熔体额定电流的选择必须与所保护的电容器相配合,熔断特性不仅要满足安装地点短路容量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电容器内部保护的要求,即能够保证熔断器在电容器爆破之前就熔断。
电容补偿柜补偿电容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电容补偿柜补偿电容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一、电容补偿柜的作用:1.提高功率因数:电容补偿柜通过向电力系统注入无功功率,降低系统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力系统效率的重要指标,当功率因数低于0.9时,系统容易产生无功功率的浪费和能源的损失。
电容补偿柜的作用就是通过引入电容器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2.减少线路电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电容器的视在功率大于电感负载的视在功率,因此在电容补偿柜的作用下,无功功率流向电容器,使得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减少,从而减小了线路的额定电流。
这样可以减轻线路输电设备的负荷,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降低线路损耗:由于电容补偿柜可以减小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当无功功率减少时,线路的传输损耗也会相应减少。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降低运行成本,还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质量。
4.改善电压质量:电容补偿柜通过调节无功功率的流动,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中的电压质量。
当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过大或过小时,会导致电压波动、电压降低、电压不平衡等问题。
通过引入电容补偿柜,可以调节系统中的无功功率,稳定电压,减少电压质量问题的发生。
二、电容补偿柜的工作原理:1.接入控制:当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较低时,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开关将电容器连接到系统中,使其开始补偿无功功率。
开关可以通过控制信号或根据系统中各种传感器的信号来实现。
2.断开控制:当系统的功率因数达到预设值或达到系统要求时,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将电容器与系统断开连接。
也可以根据系统的负荷变化和电压波动的情况,自动调节电容补偿的连接和断开。
3.保护装置:电容补偿柜中还需要设置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常见的保护装置有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等。
当电容器的参数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保护装置会自动切断电容器的连接,以避免电容器因过载、短路等故障而受损。
总之,电容补偿柜通过控制电容器的接入和断开,调节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线路电流,降低线路损耗,并改善电压质量。
电容补偿柜是什么作用-什么叫无功补偿的超前与滞后-

电容补偿柜是什么作用?什么叫无功补偿的超前与滞后?电容补偿柜的作用是提高感性负载线路的功率因数。
在沟通电路中(我们用的电绝大多数是沟通电),负载向电网吸取的电力有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分。
有功功率就是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其他能量的功率,如热能、机械能、光能等等。
一般说来无功功率则用来产生用电设备所需要的磁场的,特殊是电动机等电感性设备。
无功功率是不消耗电能的,所以称之为无功。
但它要在电路中产生电流。
这种电流称之为电感电流。
电感电流同样会增加电气线路和变压设备的负担,降低电气线路和变压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电气线路的发热量。
但没有它,用电设备(特殊是电动机等电感性设备)又不能正常工作。
怎么办?那就找一种在同一电源下,所产生的电流与电感电流方向相反的电器接在线路上,用来抵消电感电流。
这样,既不影响电动机产生磁场,又能消退或削减线路上的电感电流,这种电器就是电容器。
这种电容器就叫补偿电容器,也叫电力电容器。
它在线路上的电流正好与电感电流相反。
只要在线路上接的电容数量与负载的电感重量相匹配,它产生的电容电流就能特别有效地消退或削减线路上的电感电流,也就是消退或削减负载向电网吸取无功功率。
这样就能削减电气线路和变压设备的负担,提高电气线路和变压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电气线路的发热量。
那么,在电气线路上安装补偿电容器就称为无功补偿,也叫对线路进行无功优化。
沟通电通过电感线圈时,电流要滞后电压九十度相位角,通过电容时,电流要超前电压九十度相位角。
电容补偿柜的作用就是用电容的超前电流抵消因感性负载而产生的滞后电流,假如计算得当,功率因数可提高至1。
有功就是电阻消耗的,人们常常所说的;无功就是感应原件,电感,电容等,之间转换的那些能量;提高功率因数就是要提有功,削减无功,这样可利用的就多;以前电路是感性的,并联电容器后,容性感性抵消一部分,从而使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夹角减小,即提高了功率因数。
无功在电容与电感之间流淌,来回转换,削减了线路损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补偿柜加装放电器的必要性
早期电容补偿柜都装有白炽灯放电,或用白炽信号灯放电。
现在电容补偿柜另加装放电器的已不多,是不是当前技术发展了再装放电器已没有必要?本刊2008年11期有作者对电容补偿柜中配置放电灯作了论述。
类似文章在其他刊物也有作者提出对电容器要进行放电的问题及具体设置办法的文章。
但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电容器柜中可以不另装放电器,其理由是:现在无功补偿控制器绝大部分都具有先投先切,后投后切,循环投切的功能,电容器切除后已有足够放电时间;现在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都已装有放电电阻。
1.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靠内装放电电阻放电,电容器电压降到允许再投入电
压,放电时间约按200s考虑。
国标G B∕T 12747.1-2004《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流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要求:“电容器从电源上断开后应在3min内将√2 U N峰值电压降到75V或更低”。
电容器内所装放电电阻就是依据这一要求设计的。
该标准对电容器再投入允许剩余电压为:“电容器剩余电压降至10%额定电压才允许再投入”。
靠电容内所装放电电阻放电,电压降到允许再投入电压的放电时间,经计算:0.4kV电容器所需时间为236s,0.48kV电容器所需时间为217s,0.525kV电容器所需时间为208s。
又由于各制造厂考虑留有安全裕度,一般放电电阻采用值都比设计值要降低些,所以实际放电时间要比规定小一些。
综合以上情况这个时间折衷粗略取值可按200s考虑。
认为电容器切除后待放电200s后才允许再投入。
2.具有先投先切,后投后切,循环投切功能无功补偿控制器,并不能充分保证
电容器切除后已有足够的放电时间。
在实际运用中,电容器补偿装置安装容量比实际需要容量比较宽裕情况时,负荷又处在轻负荷时,无功补偿控制器才能发挥先投先切,后投后切,循环投切得理想功能,投切延时时间又设置确当,电容器切除后能够达到200s放电后再投入的安全要求。
如果电容器补偿装置安装容量比实际需要容量较接近或欠补情况时,电容器就不能保证有200s后再投入的情况发生。
举例说明:某台补偿柜共有12路电容器,电容器设置容量又不是太宽裕,在重负荷时12路电容器全部投入,当负荷减小,该切除的应是第一路电容器,其他11路电容器仍在运行中,过后负荷增加,控制器指令投电容器也仅有第一路电容器可以投入,就会发生这第一路电容器不足200s放电又投入。
在这种情况时先投先切,后投后切,循环投切是不起作用的。
有的控制器带有切除后強迫200s延时后才投入的功能,对这种控制器而言以上所述就不存在了。
但这种控制器会带来补偿效果欠缺的问题。
有好多高压计量的用户反映,功率因数经常补偿到0﹒96左右了,无功还欠补,每月还罚款。
这虽然主要是变压器本身无功没有补偿的缘故,但是负荷侧补偿不及时更是扩大了无功欠补量,这就是为什么強调补偿效果的原因。
3.电容器来不及放电到允许投入电压就投入的情况还可以在以下情况下发生
a)短时停电又送电
短时停电又送电发生在:初次启用、或检修后试投电源;夏天雷雨季节时的网路自动重合闸(沿海南方地区夏季经常发生);带电手动调试电容柜,隋意反复投、切电容器。
为防止以上情况电容器来不及放电又投入,要用快速放电器才能适用。
b)采用分相补偿
无功补偿控制器大部分只具备12路控制,最多的也不过16路,补偿装置设计一般按共补为主,这样留给分补进行控制的一般仅有6~9路,分配到每相也只有2~3路,2~3路电容器设置就很难保证做到切除后延时200s再投入,否则分补效果就不理想。
c)在采用优化投切,一步到位补偿方式时
一步到位补偿方式即需要补偿多少千乏,立即一步到位投入多少千乏电容器,切除时只留需要千乏的电容器,一步切除多余的电容器,反复不规则间隔投切,在这种情况下经常有才切除不久的电容器又要再投入。
举例说明:假设某电容柜一共6路,电容器补偿总容量为155kvar,各路电容器容量按8:4:2:1方式设置,各路电容器容量为:(1路)5kvar、(2路)10、(3路)20、(4路)40、(5路)40、(6路)40。
某时网路需要补偿127kvar,于是控制器优化运算后指令投入(1),(2),(3),(4),(5)路电容器共投电容器125kvar。
过后如果只需补偿52kvar了,于是切除多余的(1),(3),(4)路电容器,仅保留(2)(5)路50kvar电容器。
过后又要补偿75kvar时,于是指令(1),(3)路刚刚切除不久的电容器再次服役达到补偿容量75kvar 的需要。
(1),(3)路电容器很难保证放电到安全再投入电压的要求。
要采用快速放电才是安全的。
d)采用过零投入方案的复合开关或可控硅开关
采用过零投入的复合开关或可控硅电容器投切开关,如果电容器切除不久剩余电压仍很高时,网路电压虽为零投入,可控硅导通,电容器上较高剩余电压向网路放电,这样的放电电流对网路,对电容器都是有害的,并可能烧毁可控硅开关。
如果能保证做到电容器上确实剩余电压已在安全投入电压下去投入就不会发生以上问题。
事实上这种过零投入方式
的开关是无法保证的。
说明:目前已有二种采用非过零投入方案的可控硅电容器投切开关,电容器可以不需要放电就投入。
但对其装置的放电还必须满足本文4所述要求。
4.不另装放电器满足不了电容器装置国标所提出的放电要求
GB/T 22582—2008《电力电容器低压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对放电要求:“可以通过每一电容器内部的(一体化的)放电电阻,或通过整个装置的外部放电器件,使电容器上的剩余电压在3min内从1.15√2 U N降至50V或更低”。
但G B /T 12747.1—2004《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对放电要求:“每一电容器单元和(或)组应备有使每一单元在3min内从√2 U N 的初始峰值电压放电到75V或更低……”。
前一标准把电压√2 U N增大到1.15√2 U N,放电终至电压从75V降低到50V,这无疑对放电要求更严了。
为此就会发生电容器按电容器标准制造是符合要求了,但该电容器装在装置上使用,按装置标准必须另装放电器才能满足。
除非所采用的电容器放电电阻已按1.15√2 U N放电到50V的特殊设计。
5. 新款FDL型、FDR型低压并联电容器放电器是二种性能较优越的放电器
目前低压并联电容器外加放电器有:发光二极管式电容器专用放电指示灯,(功耗大,降压电阻发烫,不宜于长期并联接入方式使用);电容器专用接触器附带一对常闭触点接通放电电阻;FDL(电感型),FDR(电阻型)系列放电器,(ZL 200920308408.X专利,杭州中琼电子有限公司生产)。
FD系列低压并联电容器专用放电器比其他型放电器有明显的特色,为放电器家族中增加了一种更合适的放电产品。
该产品具有:安装灵活方便,用接触器标准导轨卡装或4个螺钉固定安装;电阻型无功耗,电感型微功耗(仅4mA感性电流),温升仅几度;放电速度快,电容器从√2 U N初始峰值电压降到10%U N仅2s以下。
尤其L型跟电容器并联使用中间无过渡接触点,这是电容器产品国标J B/T 12747.1对放电器连接可靠性所提示的:“放电器应直接且永久性地与电容器相连接”。
6.结论
6.1本文分析了种种要装电容器放电器的必要性。
文章所提示的要点也未必已
尽然,运行工况有时较复什,难免不测。
不装放电器时要仔细推敲,但决不能抱侥幸或为了省事不负责任的不予顾及。
6.2有种说法:只在快速投切场合才应该加装快速放电器。
这种说法已顾及到
切电容器后注意放电的问题,快速投切必须要尽快放电,是认识上的进步。
但过于一概而论,不够全面。
有时还避免不了本文所叙述到的相关或其他问题,还是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更全面的去考虑对待。
6.3新款FDL,FDR型低压并联电容器放电器(注:本刊2010年第4期已有介
绍),是电容器放电器家族中性能较优越,值得推荐的新品种。
6.4有了合适的放电器,有些人曾建议电容补偿装置国家标准,把安全放电时
间降到1min或以下,使装置更有安全保证,已是非常方便可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