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ppt
合集下载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第一课时-土地资源的特点 课件-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商务星球版

建岩设溶用地地貌广布,难以利用的石质荒漠较多;西藏气候寒
冷,冰川、冻土广布。目前西部地区难利用土地面积达
2亿多公顷。
城乡建设
难利用土地
干旱荒漠
戈壁、石山
土地利用类型特点—
人们在土地上可以种植庄稼、栽培 树木、放牧牛羊、修建房屋……
根据_利___用__方__式__的不同,我们可 以把土地分为__耕__地____、__林___地___、 _草___地____和__建__设__用___地___等不同类型。
评价:耕地质量水平总体偏低
土地资源分布特点四 分布:
400毫米
北方旱地800毫米
秦岭 淮河
东南水田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_不__均__。
1.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季__风___区的 _平__原___及低缓的_丘__陵___地区,其中 秦__岭__—__淮__河__一线以北地区以_旱__地___ 为主,以南地区以__水__田___为主; 2.林地主要分布在_东__北___、_西__南___ 和__东__南___部的山区;
土地利用类型
草地
耕 地 农业用地
林地
建设用地
非农业用地
联系气候、地形等知识,把下列地形区和主要的
土地利用类型连起来。
东北平原
林地
珠江三角洲
旱地
内蒙古高原东部
水田
塔里木盆地
草地
横断山区
难利用土地
土地资源数量特点二
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土地资 源利用类型_齐__全___,其中 _草__地___、__林__地__和难利用土地 比重较大,_耕__地___比重较小。
总量丰富,但各类土地人均占有量
小,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很少。目
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0公顷,
冷,冰川、冻土广布。目前西部地区难利用土地面积达
2亿多公顷。
城乡建设
难利用土地
干旱荒漠
戈壁、石山
土地利用类型特点—
人们在土地上可以种植庄稼、栽培 树木、放牧牛羊、修建房屋……
根据_利___用__方__式__的不同,我们可 以把土地分为__耕__地____、__林___地___、 _草___地____和__建__设__用___地___等不同类型。
评价:耕地质量水平总体偏低
土地资源分布特点四 分布:
400毫米
北方旱地800毫米
秦岭 淮河
东南水田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_不__均__。
1.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季__风___区的 _平__原___及低缓的_丘__陵___地区,其中 秦__岭__—__淮__河__一线以北地区以_旱__地___ 为主,以南地区以__水__田___为主; 2.林地主要分布在_东__北___、_西__南___ 和__东__南___部的山区;
土地利用类型
草地
耕 地 农业用地
林地
建设用地
非农业用地
联系气候、地形等知识,把下列地形区和主要的
土地利用类型连起来。
东北平原
林地
珠江三角洲
旱地
内蒙古高原东部
水田
塔里木盆地
草地
横断山区
难利用土地
土地资源数量特点二
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土地资 源利用类型_齐__全___,其中 _草__地___、__林__地__和难利用土地 比重较大,_耕__地___比重较小。
总量丰富,但各类土地人均占有量
小,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很少。目
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0公顷,
第二节土地资源第3课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课件)新

起土地荒漠化的是( B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
板书设计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耕地减少 过度放牧,草 森林的乱砍
地退化
滥伐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放牧的羊越来越多, 草场退化严重,土地荒漠 化。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
乱砍滥伐,加剧了水 土流失。
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 污染。
展示:
讨论:
面对我国土地资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 国制定了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 实保护耕地。
观察图 中我国对加 强土地资源 管理和保护 做了哪些具 体措施。
角色扮演:
1.禁止乱占耕地 2.退耕还林 3.建防护林 4.禁止乱倒垃圾
1.圈养,禁止过度放牧 2.禁止乱开垦草地 3.植树种草 4.退耕还草
1.禁止滥砍滥伐 2.退耕还林 3.植树造林
1.规划建设用地 2.加强管理
1.种植耐旱的草皮植被 2.防止沙漠的扩大 3.开发旅游资源,合理利用
1.保护现有的雪山 2.开发旅游资源
导入新课
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 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 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 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今天我们一起 来学地利用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
城市用地快速扩 张,占用了大量的耕 地,耕地面积减少。
作业: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大物博,耕地、林地资源十分丰富
B.目前我国大量开垦荒地,土地资源越来越多
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挖掘土地资源 的潜力无限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
板书设计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耕地减少 过度放牧,草 森林的乱砍
地退化
滥伐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放牧的羊越来越多, 草场退化严重,土地荒漠 化。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
乱砍滥伐,加剧了水 土流失。
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 污染。
展示:
讨论:
面对我国土地资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 国制定了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 实保护耕地。
观察图 中我国对加 强土地资源 管理和保护 做了哪些具 体措施。
角色扮演:
1.禁止乱占耕地 2.退耕还林 3.建防护林 4.禁止乱倒垃圾
1.圈养,禁止过度放牧 2.禁止乱开垦草地 3.植树种草 4.退耕还草
1.禁止滥砍滥伐 2.退耕还林 3.植树造林
1.规划建设用地 2.加强管理
1.种植耐旱的草皮植被 2.防止沙漠的扩大 3.开发旅游资源,合理利用
1.保护现有的雪山 2.开发旅游资源
导入新课
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 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 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 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今天我们一起 来学地利用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
城市用地快速扩 张,占用了大量的耕 地,耕地面积减少。
作业: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大物博,耕地、林地资源十分丰富
B.目前我国大量开垦荒地,土地资源越来越多
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挖掘土地资源 的潜力无限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共30张PPT)

义。
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01
02
03
04
土地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土 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尤其在城
市地区。
土地污染
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产生的污 染物对土地造成严重污染,影
响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
土地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导致土地退化,如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等。
土地权属问题
土地权属不明确或产权纠纷等 问题,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
城市化进程加速,导 致城市用地需求增加 ,土地资源紧张。
城市更新和改造,提 高土地利用效率,实 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 置。
城市扩张和建设对生 态环境造成破坏,需 要保护和恢复土地生 态。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建设 用地总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实现土 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土地节约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提高建筑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下空 间,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推广节地技术和模式
推广节地技术和模式,如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等,提高土地利用效 率和产出效益。
鼓励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鼓励农民通过流转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 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成功案例一:某城市的土地资源整合
总结词:多方共赢
详细描述:某城市的土地资源整合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还实现了多方共赢。政府、企业和农民都从土地资 源整合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政府获得了更好的土地管理和税收收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投资 和发展机会,农民则获得了更好的就业和收入机会。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和 谐,减少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 突。
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01
02
03
04
土地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土 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尤其在城
市地区。
土地污染
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产生的污 染物对土地造成严重污染,影
响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
土地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导致土地退化,如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等。
土地权属问题
土地权属不明确或产权纠纷等 问题,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
城市化进程加速,导 致城市用地需求增加 ,土地资源紧张。
城市更新和改造,提 高土地利用效率,实 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 置。
城市扩张和建设对生 态环境造成破坏,需 要保护和恢复土地生 态。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建设 用地总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实现土 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土地节约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提高建筑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下空 间,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推广节地技术和模式
推广节地技术和模式,如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等,提高土地利用效 率和产出效益。
鼓励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鼓励农民通过流转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 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成功案例一:某城市的土地资源整合
总结词:多方共赢
详细描述:某城市的土地资源整合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还实现了多方共赢。政府、企业和农民都从土地资 源整合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政府获得了更好的土地管理和税收收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投资 和发展机会,农民则获得了更好的就业和收入机会。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和 谐,减少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 突。
土地资源保护规划PPT(18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宏观控制性的,不涉及农业、工业、交通 等用地内部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为特定目的而制定的,如基本农田保护规 划、土地复垦规划、开发区用地规划、城镇土 地利用规划、自然区保护规划等等。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下,具体进行各 种用地的内部组织,又称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按规划时间期限分
<15
高肥力土种
中肥力土 种
有较重限 制的中、低
肥力土种
有严重限制的低 肥力土种
>40.0
40.0-27.5 27.5-15.0
<15.0
第二步:把各单位土地适宜性等级综合得到所
评价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总适宜性等级。
算术法:首先综合每个单项适宜性等级规定
一个分值,得分相乘,根据大小确定总的适 宜程度。
时的适宜程度.(定性分类,社会经济分析)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承载力研究 土地资源经济评价
“两步法” 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一步:将评价单元的有关土地性质的数据与参
评因子分级表相比较,采用对号入座的 办法,得出各参评因子单项适宜性等级。
参评 因子
海拔 (米) 坡度 (度) 耕层厚 度(厘 米)
土地类 型
(二)分析预测和规划编制阶段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资源评价、土 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分析、土地需求量 预测、规划编制方案。
(三)成果总结与检查验收阶段
成果图、规划报告编写、数据汇总、检 查验收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地资源调查
准备工作、外业工作、内业工作、检查验收
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评定土地用于某种用途
第六章 土地利用规划
第一节 概述
宏观控制性的,不涉及农业、工业、交通 等用地内部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为特定目的而制定的,如基本农田保护规 划、土地复垦规划、开发区用地规划、城镇土 地利用规划、自然区保护规划等等。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下,具体进行各 种用地的内部组织,又称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按规划时间期限分
<15
高肥力土种
中肥力土 种
有较重限 制的中、低
肥力土种
有严重限制的低 肥力土种
>40.0
40.0-27.5 27.5-15.0
<15.0
第二步:把各单位土地适宜性等级综合得到所
评价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总适宜性等级。
算术法:首先综合每个单项适宜性等级规定
一个分值,得分相乘,根据大小确定总的适 宜程度。
时的适宜程度.(定性分类,社会经济分析)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承载力研究 土地资源经济评价
“两步法” 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一步:将评价单元的有关土地性质的数据与参
评因子分级表相比较,采用对号入座的 办法,得出各参评因子单项适宜性等级。
参评 因子
海拔 (米) 坡度 (度) 耕层厚 度(厘 米)
土地类 型
(二)分析预测和规划编制阶段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资源评价、土 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分析、土地需求量 预测、规划编制方案。
(三)成果总结与检查验收阶段
成果图、规划报告编写、数据汇总、检 查验收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地资源调查
准备工作、外业工作、内业工作、检查验收
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评定土地用于某种用途
第六章 土地利用规划
第一节 概述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课件

认识我国耕地的基本特点
活动
图3-1-3 中国耕地面积、人均 耕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
(2011年)
图3-1-4 中国、美国、印 度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 重比较(2011年)
活动
1.比较中国、美国、俄罗斯人均耕地面积的差 异。
2.比较中国、美国、印度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 比重的差异。
3.说说我国耕地的基本特点。
针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 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 《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 理和保护,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 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科学规划用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实行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 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 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 田是高产稳产的耕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 保障。
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特点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导入
在乡村,我们经常能看到基本农田保护牌。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 护,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为什么 要设立基本 农田保护区?
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摇篮,我们的衣食住行 都离不开土地。在土地上,人们可以种植庄稼、 栽培树木、放牧牛羊、修建房屋……根据利用 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土地分为耕地、林地、 草地和建设用地等不同类型。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土地是立国之本,国民经济各行业的 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 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商业、交通、 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迅 猛增长,进一步加剧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同时,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我国土地资源 利用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PPT(第1课时)

中国人均最少。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
2 土地资源的特点
比较中国、美国、印度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的差异。
图3-1-3 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 (2010年)
图3-1-4 中国、美国、印度耕地面积占 国土面积比重比较(2010年)
答案提示: 印度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最大,中国最小。
总量居世 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
界位次
均占有量的对比
耕地
4
2/5
森林
6
1/5
草地
2
1/2
水
6
1/4
矿产
3
3/5
图3-1-3 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部分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在世界的位次及人均占有量对比
国家的比较(2010年)
(2010年)
答案提示:
美国、俄罗斯人均耕地面积大,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小。其中俄罗斯人均耕地最多,
湿润、半湿润 湿润 半干旱
半干旱、干旱区
平原、丘陵、盆地 山地、丘陵 高原、山地 高原、山地、丘陵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是( D)
A. 林地
B. 草地
C.工矿、交通和城乡建设用地 D.永久积雪和冰川
2.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B)
B
A.①水田 ②林地 ③旱地 ④荒地 B.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
我国难利用土地面积广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新疆、青海、 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等省(区),地势较为平坦,但多处于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石山广布;云南、 贵州、广西等省(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但地形崎岖,岩溶地 貌广布,难以利用的石质荒漠较多;西藏气候寒冷,冰川、动土广布。 目前西部地区难以利用土地面积达2亿多公顷。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ppt

– 自然的原生盐渍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而蒸发强烈,土壤地下水中的盐分随 水蒸发逐渐富集于地表而形成的。 – 人为的次生盐渍化: 由于大面积土地利用中灌溉制度与方式等的失误而造成。 据有关数据,全世界灌溉耕地约有近2亿公顷,而每年平均有12万 公顷由于次生盐渍化而丧失其生产能力。 灌溉农业的发展和集约化引起一系列的负面的环境效应,其中沼 泽化和盐碱化这两项所谓的“双重威胁”,对作物生产的危害最为严 重。在天然排水能力有限的地区过量灌水造成土地的沼泽化,由于植 物自土壤中吸收淡水,并自土壤表层蒸散,将土壤剖面上、灌溉水和 地下水中的可溶盐分留在土壤中,随之而来的即是土壤的盐碱化。根 据报告(FAO,1990 )这一“双重威胁”使世界上24%的灌溉面积丧失 了生产能力,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世界粮农组织估计约有 2000-3000 万公顷的灌溉土地受到盐碱的严重危害,还有6000-8000 万公顷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表1 中数据指出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一些 灌溉发展迅速的国家都广泛存在土壤盐碱问题。
5.6
4.5
24.2 7.6 3.3 1.8 3.8 2.4
10.1 6.8
38.3 25.7 19.2 12.9
热带
副赤道带
17.0
3.4
8.7 8.5
5.8
20.0
26.2 17.6
28.7 19.2 8.5 5.7
赤道带
面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比例%
49.4
33.1
5.6
3.8
4.5
3.0
52.4
35.2
5.1
3.4
第三节 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
一、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 二、土地资源与环境保护 三、生态农业和土地资源保护
土地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介绍课件PPT

三大类
建 设 用 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一级类
二级类
类别编 类别名称 类别编
码
码
类别名称
101 铁路用地
102 公路用地
10
交通运输用 地
103 街巷用地 105 机场用地
106 港口码头用地
107 管道运输用地
11
水域及水利 设施用地
113 水库水面
118
水工建筑物用 地
12 其他用地
121 空闲地
源的这一特性要求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和农业 生产必须考虑水的可供性)
二、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水资源状况 中国境内年均水总量61.889亿立方米,
平均年降水深度为648毫米,按2000年 资料计算人均水量却只有2142立方米。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时空差异较大。此外, 水资源分布与土地、耕地的分布也很不协 调。
三、农村土地利用特性
农村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可逆性性 农村土地利用的粗放性(农业生产用地比较
粗放表现为投入少;农村居住用地也是粗放 (表现为单位土地面积上能居住的人口较少) 农村土地利用单元规模较小(单个农户所能 支配、特别是所能联片支配的农业用地面积 很小,且用于居住的宅基地一般规模较小) 农业生产用地构成农村土地的主体
依照法律和规划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严格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规定 严格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对耕地的破坏 以土地整理为重点,建立耕地补充制度 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挖潜利用存量土地
第五节 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一、水资源的概念与经济特性 (一)水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通常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
第三节 土地集约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一 比
耕地
林地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草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建设用地
干旱、半 干旱区 湿润、半 湿区
耕地 林地
400毫米
非季风区
800毫米
季风区
秦岭 淮河
林
地
草原和草地
400毫米 干旱、半 干旱区
湿润、半 湿区
非季风区 季风区
耕地类 温度带 干湿地 型 区
秦岭-淮河
旱地 水田
暖热带 半湿润区 亚热带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 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80 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 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每年流失表土在50亿吨 以上,流失的土壤养分 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 产量。
水土流失
据资料统计,从1952年 至1985年我国的森林实际 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 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 已采伐了一遍。建国初期, 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 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 前已减少2/3,有些地区已 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
土地荒漠化
“非农业用地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 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 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保护耕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水土保持林
农田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
我国国土保护主要措施
从我做起
每年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石角中学
朱晋娴
什么是土地?
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 也是将来的全部!
1、利用资料,了解土地的不同利用类型;结合实例, 了解我国主要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读图,理解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 有量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等特点。 3、理解“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 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资源观。
存在问题
对策
请自由选择一个角色,就如何合理利用和保 护土地,谈谈想法。(假如我是...我应该…) 假如我是土地专家…… 假如我是房地产商……
比一 比
我校周围往日碧绿的田野,今天变成了高楼 大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湿润区
土地资源的类 型和名称 耕地 林地 草地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季风区 季风区 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平原、低缓 湿润、半湿润地区 的丘陵 湿润地区 山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 高原、山地
17 043
15865
12173 12157
0.86
0.56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耕地人均量(公顷)
0.14
0.09
美国
印度
中国
俄罗斯
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部分国家的比较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1、主要有四种利用类型 2、草地比重最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 土地比重大。 3、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 4、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秦岭、淮河一线 地形、气候影响
乱砍滥伐
•
据我国北方和青 藏高原等10个牧业 省区统计,建国后, 牧场放养牧畜头数 增加了2~3倍,而 草场面积却在减少。 严重地过度放牧, 使我国的草场退化 问题十分严重。
草场退化
我国的土地荒漠 化以每年1000-2000 平方千米的速度蔓 延。因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引起的草 原退化、土地沙化 面积有160多万平方 千米。风沙蔓延导 致许多地方的牧场、 良田和村庄被毁坏、 埋没。
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乱砍滥伐,森林 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过度放牧,引起 草场退化
人口增长,占用耕 地耕地减少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耕地逐年减少, 耕地流失严重。据 调查统计,19801999年的20年间, 我国挤占挪用及损 毁的耕地超过600万 公顷,平均每年流 失耕地超过30万公 顷。
建筑乱占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