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

胸痹
胸痹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规范

【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常发生于劳累和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制制剂后消失。

【诊断标准】

一、中医

(一)诊断标准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可缓解,严重者可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4.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

(二)胸痹轻重分级标准

1.轻度:有较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每周疼痛至少发作2-3次,或每日发作1-2次,疼痛不重,有时需口含硝酸甘油。

2.中度:每天有数次较典型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到10分钟,绞痛较重,一般都需要口含硝酸甘油。

3.较重度:每天有多次典型心绞痛发作,因而影响日常生活活动(例如大便、穿衣等),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需多次口含硝酸甘油。

4.重度:疼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均比较重度为重。

二、西医

(一)诊断标准

1.劳累性心绞痛:疼痛由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或其它足以增加心肌耗氧量的情况所诱发、休息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后迅速消失。

1)稳定型心绞痛:指劳累性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在1-3个月内并无改变,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因素、疼痛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均无改变,用硝酸甘油同样发生疗效。

2)初发型心绞痛: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间未到1个月;有过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已数月不发生疼痛,现再次发生时间未到1个月,也列入其中。

3)恶化型心绞痛:原为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率、程度、时间、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可发展为心肌梗死或猝死,亦可逐渐恢复为稳定型心绞痛。

2.自发性心绞痛:疼痛发作与冠状动脉血液储备量减少有关,而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疼痛程度较重,时限较长,不易为含服硝酸甘油所缓解。

1)卧位型心绞痛:休息时或睡眠时发生,常在半夜偶在午睡或休息时发作,不易被硝酸甘油所缓解。

2)变异型心绞痛:临床表现与卧位型心绞痛相似,但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ST段抬高,为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所致。

3)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中间综合征):常为心肌梗死的先兆,疼痛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可达30分钟到1小时或以上。

4)心梗后心绞痛:为急性心梗后1个月内出现的心绞痛。

3.混合型心绞痛:即在心肌需氧量增加时,也可在不增加时发生心绞痛。

4.不稳定性心绞痛:属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中间状态,包括除稳定型心绞痛以外的各种类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不稳定板块存在,还包括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术后心绞痛。

(二)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诊断

根据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分为四级:

Ⅰ级: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或登楼)不受限,仅在强、快或长时间劳力时发生心绞痛。

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寒冷、情绪激动或醒后数小时内步行或登楼及步行两个街区以上、登楼一层以上和爬山均可引起心绞痛。

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步行1-2个街区、登楼一层引起心绞痛。

Ⅳ级:一般体力活动均引起不适,静息时可发生心绞痛。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常规心电图:

静息时心电图约半数患者在正常范围,也可能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改变或非特异性ST段和T波异常,有时出现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或室性、房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95%以上患者可有特征性的缺血型图形,即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呈水平型下移和/或T波倒臵,在平时有T波持续倒臵的患者,发作时可变为直立(假性正常化),T波改变虽然对反映心肌缺血的特异性不如ST段,但如与平时心电图比较有明显差别,也有助于诊断,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上见有关导联ST段抬高。

2.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常用的方法有次级量踏车运动试验、平板运动试验。平均敏感性为68%,特异性为77%,阳性标准为:R波为主飞导联中,ST段水平或下垂型压低大于0.1Mv,并持续2分钟或伴有胸痛发作,或收缩压大于10mmHg。

3.心电图连续监测:如在静息状态中未见心肌缺血的表现时还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可从中发现心电图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还可将出现时间与患者的活动和症状相对照。心电图ST-T改变而当时并无心绞痛时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

4.超声心动图:无心肌梗死的患者,心室壁出现节段运动不正常,表明心肌缺血,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即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现阳性改变,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5.还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放射性核素心腔造影,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冠状动脉CT检查。

【鉴别诊断】

一、中医鉴别诊断

1.胃脘痛:疼痛部位在上腹部,局部有压痛,以阵痛为主,持续时间较长,合并纳呆、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配合B超、胃肠造影、胃镜、淀粉酶检查,可以鉴别,心肌梗死初期有时亦表现为胃痛,应予警惕。

2.胁痛:疼痛部位以右胁部为主,肋缘下有压痛点,可合并厌油、黄斑、发热等症,胃肠、胆囊造影,胃镜,肝功能,淀粉酶检查有助于鉴别。

3.真心痛: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进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急症。

二、西医鉴别诊断

1.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剧烈,持续时间多超过30分钟,可长达数小时,常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含用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缓解。

心电图中面向梗死部位的导联ST段抬高,并有异常Q波,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或CK-MB)等增高。

2.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包括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性冠状炎、梅毒性主动脉瓣炎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或闭塞、肥厚型心肌病、X综合征等病均可引起心绞痛,要根据其临床表现来进行鉴别。

3.肋间神经痛及肋软骨炎:本病疼痛常累及1-2个肋间,但并不一定局限在胸前,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肋软骨处或延神经行经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故与心绞痛不同。

4.心脏神经症:本病患者常诉胸痛,但为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持久(几小时)的隐痛,患者常喜欢不时地吸一大口气或作叹息式呼吸,胸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心尖部附近,或经常变动,症状多在疲劳之后出现,而不在疲劳的当时,做轻度体力活动反觉舒适,有时可耐受轻度的体力活动而不发生胸痛或胸闷,含用硝酸甘油无效或在10多分钟后才“见效”,常伴有心悸、疲乏及其他神经衰弱的症状。

5.不典型疼痛还需与反流性食管炎等食管疾病、膈疝、消化性溃疡、肠道疾病、颈椎病等相鉴别。

【治疗方案】

一、中医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治疗

1.心血瘀阻: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5g,赤芍15g,桃仁15g,红花15g,瓜蒌15g,葛根15g,柴胡15g,牛膝15g,佛手15g。

2气虚血瘀证

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神倦乏力,面色紫暗,舌淡紫,脉弱而涩,病机:正气不足

治法:治宜益气活血,方如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方药:白芍15g,当归10g,陈皮10g, 黄芪10g, 党参20g, 白术10g,炙甘草10g,熟地20g,五味子6g,茯苓10g,远志8g,桃仁6g,红花6g

3气阴两虚:

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党参20g,寸冬20g,五味子10g,丹参15g,当归15g,赤芍15g,桃仁15g,红花15g,瓜蒌15g,茯苓15g。

4.痰浊壅塞:

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兼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舌苔浊腻,脉滑。

治法:通阳泻浊,豁痰开结。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瓜蒌15g,薤白15g,半夏15g,丹参15g,当归15g,赤芍15g,桃仁15g,红花15g,茯苓15g,白术15g。

(二)直接中药静脉滴注活血化瘀

根据病情选择银杏叶提取物,灯盏花素,丹参川芎嗪,生脉等中药注射液静脉给药。

二、西医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去除冠心病危险因素,如戒烟,控制高血压,降血脂和治疗糖尿病,减肥并保持理想体重,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二)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静点或舌下含服。

2、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或波立维75mg,每日一次。

3、稳定斑块:他汀类降脂药——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等。

4、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心肌耗氧量,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

5、控制血压: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转换酶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疗效判定标准】

一、胸痹症状疗效标准

轻度:

1)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2)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

3)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4)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或达到“中度”、“较重度”的标准)。

中度:

1)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2)有效:症状减轻到“轻度”的标准。

3)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4)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或达到“较重度”的标准)。

较重度:

1)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到“轻度”的标准。

2)有效:症状减轻到“中度”的标准。

3)无效:症状与治疗前相同

4)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或达到“重度”的标准)。

重度:

1)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到“中度”的标准。

2)有效:症状减轻到“较重度”的标准以下。

3)无效:症状与治疗前相同。

二、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或达到“正常心电图”。

2.有效:ST段的降低,以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臵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

3.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4.加重:ST段较治疗前减低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臵T波加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臵,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三、治疗胸痹速效药物评价标准

1.显效:用药后3分钟内(含3分钟)疼痛消失。

2.有效:用药后3-5分钟内(含5分钟)疼痛消失。

3.无效:用药后5分钟以上疼痛才消失。

4.加重:用药后疼痛加重。

【疗效评价】

按西医标准进行判定。

临床疗效评定分级标准。

针灸治疗痹症跟师病案

针灸治疗痹症跟师病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痹证4 张某,男,42岁 就诊时间:2009年9月12日8时30分 主诉:腰痛间作7年,加重伴左下肢放射痛1月余。 现病史:患者由于职业关系,长期久坐久立,于2002年搬重物后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休息后症状可减轻,患者未予重视。此后患者腰痛 反复发作,曾于他院查腰椎CT示:腰椎间盘突出(具体不详),经针灸、推拿、理疗等治疗后症状均可缓解。 2009年7月21日患者不慎扭伤腰部,致腰痛加重、活动受限,伴左下肢放射痛,以臀部及小腿外侧为主,久坐久立后疼痛明显。遂于当 时就诊于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医院,查腰椎CT示:腰4/5椎后纵韧带钙化,腰5/骶1椎间盘突出,左侧隐窝狭窄。行针灸、推拿、理疗等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遂于今日来我科就诊。症见:神清,精神可,腰 部酸痛,左下肢放射痛,以臀部及小腿外侧为主,久坐久立后疼痛明显,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2007年胃镜检查发现浅表性胃炎。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中毒、输血史、外伤、手术史。未发现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查:腰曲直,活动受限,腰4/5棘间压痛,左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右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双4字征(-)。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2009年8月13日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医院查腰椎CT示:腰4/5椎后纵韧带钙化,腰5/骶1椎间盘突出,左侧隐窝狭窄。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痹证(肾虚痰瘀阻络)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胸痹中医诊疗方案

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4)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可辅助诊断。根据病情可做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动态观察。 (5)必要时行冠脉CT、心肌核素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公布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3.心绞痛分级标准:参照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二)证候诊断 1.心绞痛发作期 (1)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 (2)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滑。 2.心绞痛缓解期 (1)气虚血瘀证:胸痛、胸闷,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乏力气短,心悸汗出,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 (2)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3)痰阻血瘀证: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纳呆恶心,舌暗苔浊腻,脉弦滑。 (4)气滞血瘀证: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多与情绪因素有关,伴有协胀,喜叹息,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 (5)热毒血瘀证:胸痛发作频繁、加重,口干口苦,口气浊臭,烦热,大便秘结,舌紫暗或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心绞痛发作期治疗 (1)寒凝血瘀证 治法:芳香温通 推荐方药:苏合香丸。荜茇、细辛、檀香、良姜、元胡、冰片等、 此类药物多属芳香温通类药物,辛香走窜,可耗伤气阴,且冠心病患者多素体亏虚,故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2)气滞血瘀证 治法:辛散温通、行气活血。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2010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灸的历史起源和沿革发展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因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

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的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常规...docx

精品文档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心痛发作期 1.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 2.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滑。 (二)心痛缓解期 1.气虚血瘀证:胸闷、胸痛,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乏力气短,心悸汗出,舌体胖有齿痕,舌 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 2.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 遇劳则甚,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3.痰阻血瘀证: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纳呆恶心, 舌暗苔浊腻,脉弦滑。 4.气滞血瘀证: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多与情绪因素有关,伴有胁胀,喜叹息, 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 5.热毒血瘀证:胸痛发作频繁、加重,口苦口干,口气浊臭,烦热,大便秘结,舌紫暗或暗红, 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 (一)胸闷、胸痛 1.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遵医嘱监测心率、心律、脉搏、 血压等变化。出现异常或胸痛加剧,汗出肢冷时,立即汇报医师。 2.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氧气。 3.遵医嘱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或速效救心丸,必要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观察疗效。 4.遵医嘱穴位贴敷:选取心俞、膈俞、脾俞、肾俞等穴位。 5.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取穴心、神门、交感、内分泌、肾等穴位。 6.遵医嘱中药泡洗:常选用当归、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 7.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内关、神门、心俞等穴位。 8.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选择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等穴位。 9.寒凝血瘀、气虚血瘀者取穴隔姜灸,选取心俞、隔俞、膻中、气海等穴位,每日交替施灸,也 可取穴选用艾条灸,取穴足三里、内关等穴位。 (二)心悸、气短 1.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节律,面唇色泽及有无头晕、黑蒙等伴随症状。 2.遵医嘱穴位贴敷:选取关元、气海、膻中、足三里、太溪、复溜等穴位。 3.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选取心、肺、肾、神门、皮质下等穴位,伴失眠者配伍交感、内 分泌等穴位。 4.遵医嘱穴位按摩:选取神门、心俞、肾俞、三阴交、内关等穴位,伴汗出者加合谷、复溜穴。 5.遵医嘱中药泡洗:选用红花、当归、川芎、薄荷、艾叶等药物,伴失眠者配合按摩涌泉穴。 (三)便秘 1. 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 分钟,每日2~3 次; 2.遵医嘱穴位贴敷:可用醋调大黄粉、吴茱萸粉或一捻金贴敷神阙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虚寒性便秘,取穴天枢、上巨虚等穴位;实热性便秘取穴足三里、支沟、上 髎、次髎等穴位; 4.晨起饮温水一杯约 200~300ml (消渴患者除外), 15 分钟内分次频饮; 5.虚秘者服用苁蓉通便口服液;热秘者口服黄连上清丸或麻仁丸;热毒血瘀者遵医嘱大黄煎剂 200ml 灌肠。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内服中药 1.中药汤剂一般饭后温服。寒凝血瘀者偏热服;热毒血瘀者偏凉服。 2.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丹参滴丸舌下含服或口服。须密闭保存,置于阴凉干燥处。 3.三七粉用少量温水调服,或装胶囊服用。 4.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宜饭后服用,如冠心丹参胶囊、通心络胶囊、血栓通胶囊、银杏叶片、 血府逐瘀口服液等。 5.宁心安神类药睡前半小时服用,如枣仁宁心胶囊、琥珀粉等。 6.补益类药饭前服用,如滋心阴口服液、补心气口服液等。 .

针灸治疗痹症跟师病案修订稿

针灸治疗痹症跟师病案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痹证11 李某,女 45岁 就诊时间:2009-11-09 主诉:四肢关节酸痛2月余,游走不定,膝关节、腕关节屈伸不利; 伴眩晕神疲,胸闷心悸,小溲短赤,舌淡胖边有少许齿横苔薄白,脉弦数。 诊断:痹证(风寒湿邪,侵袭经络) 治则:疏风祛寒,健脾祛湿,通络止痛。 处方:(1)百会风池肾俞脾俞肝俞 (2)犊鼻足三里阴陵泉中渚合谷侠溪太溪太冲 操作:补虚泻实,提插捻转手法,加TDP照射局部;每次选择2组电针,用连续波,留针30分钟,1次/天,每日一组,12次为1个疗程。 再以背部督脉、夹脊穴、膀胱经第一侧线、第二侧线为选择点,采取离穴不离经的原则,一般拔10个左右火罐,每次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结果:连续治疗2个疗程,上诉症状基本好转,但仍有腕关节屈伸欠佳。 按: 痹之名,出自《灵枢·寿天刚柔》篇,痹指闭阻不通的一种病理现象。外邪侵经络,气血闭阻不能畅行,引起肢体、关节等痛、麻木、着重、及曲伸不利等症状,名痹症。 本症的发病原因,多由卫气不固,腠理空疏,又因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或涉水冒寒,坐卧湿地等,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入,发为风寒湿痹。《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偏胜者为行痹。 本例患者,外感风寒湿三气之邪,内因水亏木旺,肝风燥动,内外之风相兼,故四肢关节游走作痛,发为行痹之症,心悸胸闷者,痹邪有入心之势。故泻百会、风池、肝俞以祛风潜阳;泻合谷、太冲开四关以镇摄燥动之风阳;补太溪、肾俞滋肾水以涵肝木;泻神门、郄门、内关以疏内邪心君之邪,而宁心

胸痹病症的分析

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胸痹心痛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本病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古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对本病的病因、一般症状及真心痛的表现均有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认为心痛是胸痹的表现,“胸痹缓急”,即心痛时发时缓为其特点,其病机以阳微阴弦为主,以辛温通阳或温补阳气为治疗大法.,代表方剂如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及人参汤等。后世医家丰富了本病的治法,如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用苏合香丸芳香温通治卒暴心痛。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JC/痛胃脘痛》明确指出心痛、胸痛、胃脘痛之别,对胸痹心痛的诊断是一大突破,在诸痛门中用失笑散及大剂量红花、桃仁、降香、失笑散活血理气止痛治死血心痛。 清代陈念祖《时方歌括》用丹参饮活血行气治疗心腹诸痛。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通络治胸痹心痛等,对本病均有较好疗效。 胸痹心痛病相当于西医的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胸痹心痛重症即真心痛相当于西医学的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西医学其他疾病表现为膻中及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症时也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I.年老体虚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阳之温煦、气之鼓动,则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发为心痛;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阴亏则火旺,灼津为痰,痰热上犯于心,心脉痹阻,则为心痛。 2.饮食不当恣食肥甘厚味或经常饱餐过度,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酿湿生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遂成本病;、或痰郁化火,火热又可炼液为痰,灼血为瘀,痰瘀交阻,痹阻心脉而成心痛。 3.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不行输布,聚而为痰,痰阻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或郁怒伤肝,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痹阻心脉,而成胸痹心痛。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认为七情除“喜之气能散外,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由于肝气通于心气,肝气滞则心气涩,所以七情太过,是引发本病的常见原因。 4.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人,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而发本病。飞素问·举痛论》:“寒气人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

针灸学发展历史精编

针灸学发展历史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针灸学发展历史 针灸学,是中国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抗争中创造出来的极为神奇合理的医疗手段。它的发展是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影响力的变化。它发源于中国,现在正向国外流传,当前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作用成部分。 针与灸的起源 针灸术,是由“针”和“灸”两种治法组成的。它是通过针刺和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针灸这门科学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 据史书记载,针灸学最早见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原文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技术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广为流传,并逐渐传向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上溯至远古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偶然间被某些坚硬的物体,如石头、荆棘等触碰了身体的某些部位,会不经意间出现些意想不到的疼痛减轻的现象。古人由此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那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挖刺、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器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山海经》中记载:“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有关针石的最早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至秦汉时期,针石已由石针、骨针、竹针逐渐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以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针具的改革,扩大了针刺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针灸术的发展。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使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和解除,继而学会使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熟的石块、沙石进行局部地热熨,逐步发展至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且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草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草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芬芳、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成为了最重要的灸治原料。

中国和韩国针灸简史对照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国和韩国针灸简史对照 作者:李炯镇, 赵建国, LI Jiong-zhen, ZHAO Jian-guo 作者单位:李炯镇,LI Jiong-zhen(天津中医药大学), 赵建国,ZHAO Jian-guo(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刊名: 天津中医药 英文刊名: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10,27(5) 参考文献(5条) 1.郭世余中国针灸史 1989 2.黄龙祥中国针灸史图鉴 2003 3.韩国医学史 1990 4.外针灸学 1993 5.医药历史 1992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梁凤霞《针灸逢源》中针灸学说特点探析[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2007,23(2) 2.竹剑平.江凌圳浙江针灸发展史特色考略[会议论文]-2003 3.张仁针灸医学的困惑、挑战与对策[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2002,21(5) 4.胡世云.冼绍祥.赵立诚.于泽.伍耀衡.齐玉焕天麻钩藤钦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期刊论文]-天津中医药2008,25(6) 5.费宇彤.FEI Yu-tong定性研究在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2) 6.徐立.王卫谈腧穴定位法的分类[期刊论文]-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2001,8(2) 7.叶青合.朱江伟.吴家祥.朱伟南.YE Qing-he.ZHU Jiang-wei.WU Jia-xiang.ZHU Wei-nan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比[期刊论文]-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 8.章曦浅谈《针灸甲乙经》的学术价值[期刊论文]-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5) 9.刘蓉.唐方浅谈西医院校留学生针灸教学体会[期刊论文]-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6)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13068089.html,/Periodical_tjzy201005035.aspx

精选-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常规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心痛发作期 1.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 2.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滑。 (二)心痛缓解期 1.气虚血瘀证:胸闷、胸痛,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乏力气短,心悸汗出,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 2.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3.痰阻血瘀证: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纳呆恶心,舌暗苔浊腻,脉弦滑。 4.气滞血瘀证: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多与情绪因素有关,伴有胁胀,喜叹息,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 5.热毒血瘀证:胸痛发作频繁、加重,口苦口干,口气浊臭,烦热,大便秘结,舌紫暗或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胸闷、胸痛 1.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遵医嘱监测心率、心律、脉搏、血压等变化。出现异常或胸痛加剧,汗出肢冷时,立即汇报医师。 2.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氧气。 3.遵医嘱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或速效救心丸,必要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观察疗效。 4.遵医嘱穴位贴敷:选取心俞、膈俞、脾俞、肾俞等穴位。 5.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取穴心、神门、交感、内分泌、肾等穴位。 6.遵医嘱中药泡洗:常选用当归、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 7.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内关、神门、心俞等穴位。 8.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选择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等穴位。 9.寒凝血瘀、气虚血瘀者取穴隔姜灸,选取心俞、隔俞、膻中、气海等穴位,每日交替施灸,也可取穴选用艾条灸,取穴足三里、内关等穴位。 (二)心悸、气短 1.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节律,面唇色泽及有无头晕、黑蒙等伴随症状。 2.遵医嘱穴位贴敷:选取关元、气海、膻中、足三里、太溪、复溜等穴位。 3.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选取心、肺、肾、神门、皮质下等穴位,伴失眠者配伍交感、内分泌等穴位。 4.遵医嘱穴位按摩:选取神门、心俞、肾俞、三阴交、内关等穴位,伴汗出者加合谷、复溜穴。 5.遵医嘱中药泡洗:选用红花、当归、川芎、薄荷、艾叶等药物,伴失眠者配合按摩涌泉穴。 (三)便秘 1.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2.遵医嘱穴位贴敷:可用醋调大黄粉、吴茱萸粉或一捻金贴敷神阙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虚寒性便秘,取穴天枢、上巨虚等穴位;实热性便秘取穴足三里、支沟、上髎、次髎等穴位; 4.晨起饮温水一杯约200~300ml(消渴患者除外),15分钟内分次频饮; 5.虚秘者服用苁蓉通便口服液;热秘者口服黄连上清丸或麻仁丸;热毒血瘀者遵医嘱大黄煎剂200ml灌肠。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内服中药 1.中药汤剂一般饭后温服。寒凝血瘀者偏热服;热毒血瘀者偏凉服。 2.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丹参滴丸舌下含服或口服。须密闭保存,置于阴凉干燥处。 3.三七粉用少量温水调服,或装胶囊服用。 4.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宜饭后服用,如冠心丹参胶囊、通心络胶囊、血栓通胶囊、银杏叶片、 血府逐瘀口服液等。 5.宁心安神类药睡前半小时服用,如枣仁宁心胶囊、琥珀粉等。

胸痹中医诊疗方案

胸痹中医诊疗方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胸痹心痛(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死。 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可辅助诊断。根据病情可作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动态观察。 必要时行冠脉CT、心肌核素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公布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3.心绞痛分级标准参照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二)证候诊断

1.心痛发作期 (1)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沉涩。 (2)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涩。 2.心痛缓解期 (1)气虚血瘀证:胸痛、胸闷,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乏力气短,心悸汗出,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 (2)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3)气滞血瘀证: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多与情绪因素有关,伴有胁胀,喜叹息,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 (4)热毒血瘀证:胸痛发作频繁、加重,口干口苦,口气浊臭,烦热,大便秘结,舌紫暗或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5)痰阻血瘀证: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纳呆恶心,舌暗苔浊腻,脉弦滑。

胸痹 真心痛

第二节胸痹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胸痹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脏气法时论》亦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素问·缪刺论》又有“卒心痛”、“厥心痛”之称。《灵枢·厥病》把心痛严重,并迅速造成死亡者,称为“真心痛”,谓:“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并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候,制定了栝蒌薤白白酒汤等方剂,以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之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点。宋金元时代有关胸痹的论述更多,治疗方法也十分丰富。如《圣济总录·胸痹门》有“胸痹者,胸痹痛之类也,……胸脊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或彻背膂”的症状记载。《太平圣惠方》将心痛、胸痹并列。在“治卒心痛诸方”、“治久心痛诸方”、“治胸痹诸方”等篇中,收集治疗本病的方剂甚丰,观其制方,芳香、温通、辛散之品,每与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之品相互为用,标本兼顾,丰富了胸痹的治疗内容。 迨明清时期,对胸痹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如《玉机微义·心痛》对心痛与胃脘痛进行了明确的鉴别。后世医家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如《证治准绳·诸痛门》提出用大剂桃仁、红花、降香、失笑散等治疗死血心痛,《时方歌括》以丹参饮治心腹诸痛,《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等,至今沿用不衰,为治疗胸痹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根据本证的临床特点,主要与西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关系密切,其他如心包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胃炎等,出现胸闷、心痛彻背、短气、喘不得卧等症状者,亦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病因病机】 本病证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气虚、阴伤、阳衰,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在本病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多因实致虚,亦有因虚致实者。 一、病因 1.寒邪内侵 寒主收引,既可抑遏阳气,所谓暴寒折阳,又可使血行瘀滞,发为本病。《素问·调经论》曰:“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医学正传·胃脘痛》:“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素体阳衰,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而成胸痹。诚如《医门法律·中寒门》所说:“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类证治裁·胸痹》也说:“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2.饮食失调 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厚味,或嗜烟酒而成癖,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生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阻遏心阳,胸阳失展,气机不畅,心脉闭阻,而成胸痹。如痰浊留恋日久,痰阻血瘀,亦成本病证。 3.情志失节 忧思伤脾,脾运失健,津液不布,遂聚为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无论气滞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胸痹。《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七情失调可致气血耗逆,心脉失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痛。”

中医对胸痹的认识

中医对胸痹的认识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古代医疗圣典之一,也是我国最早记录胸痹症状表现的文献。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主要表述心脏患病分为虚实两种情况,实证疼痛表现为胸中、胁下、胸部两侧和背部的肩胛之间以及两臂内侧;虚证则为胁下与腰部牵引作痛。在宋、金、元三个接邻朝代,出现大量典籍有关于胸痹的论述。《太平圣惠方》将心痛、胸痹并列。在明清时期,医者对胸痹有了更好的认知。明朝的徐彦纯基于前人理论和典籍也提出胸痹方面的认知,他在《玉机微义·心痛》一书中提出胸痹也有虚证,这样的陈述弥补以前古人在中医理论在相关认识方面的空白;张介 宾提出应该对胸痹虚实寒热按照表现进行辨证分型。现代中医对胸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提出了胸痹与年老体弱、寒邪入侵、饮食失节等因素有关;主要病理机制表现为心脉痹阻,病灶位于心,肝、脾、肾等并使脏器受累。 1.2中医对郁证的认识 《内经》中记载了五气之郁。古代《素问》一文中记载“郁之甚者,……,水郁折之。”《金匮要略》我国古汉医经典代表作之一,作者为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这片医学经典的记录了属于郁症的梅核气和脏躁这两种疾病,虽然年代相去久远(3世纪初),但他所提出的治疗方案仍然被后世人所沿用。元代朱丹溪第一个创新性的提出“六郁”理论,朱丹溪认为人体如果气不行那么及导致血行不畅病血瘀,并且与之类似的,气郁同样会导致人体水液代谢失常,进而进一步产生湿郁,伴随痰郁以及食郁的一些现象,证明了气血郁结他郁证并发出现,六郁之间影响错杂。明代中期医学家虞抟作为“三溪”之一,在《医官·郁证》中第一个创新性使用郁症,这一从未出现过的名称。自明朝开始对于郁症研究以来,情志之郁一般情况之下都是郁证的主要探讨研究的内容。通常来说广义层面的预症人们认为是有关个人情志。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向前,人们更加关注发病机理与致病的原因方面去深入了解,因此现代中医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个体之间体质差异与个人情致方面的差异是郁证致病病的两个重要因素。虽然表现为情志方面的损伤,但会波及到人体肝脾,心脏,以及气血等。

倪海厦针灸篇演讲稿

校勘序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的许多典籍目前在流传上仍有许多问题:或已出版而校对欠佳,或印量稀少而极难购得,甚或已经绝版。 本书基于网络流传的倪海厦先生人纪授课实录的《人纪系列针灸篇》扫描版电子书籍,经由诸多民间的中医爱好者,参阅古籍文献,共同校勘而成。我们在校勘的过程中对某些明显的错误给予了修改,对于无法确定之处,都保持了原样。同时完善了目录,并将竖版改为横版。我们力图提供正确无误的电子版,但限于精力与能力,错误在所难免。此外,校对过程增加部分脚注,脚注不代表本书作者原意,仅供初学者了解来龙去脉。 第一章针灸的使用时机 各位同学!今天是人纪班第一天开始上课,以后你们会慢慢学到很多中医的知识。我把你们统统当作完全没有中医的根基,完全不懂,所以我们从头开始讲。 有关针灸的起源、发源及历史,坊间的书上写了很多,我们不浪费时间讲,我们要讲书上没有的。针灸的使用时机、针灸的禁忌。针灸的使用比中药早了约一千年。从古到今,中医的针灸在施治上有几个大原则。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遇到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不下针。另外,刚做完爱,行完房事后,也不针。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汗后也不针。喝酒后,不针。体力不够,不下针。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针灸及中药都是可以独立成为中医的一个部门的。所以,此时我们不谈中药,只谈针灸来治病。而日后我在教各位《伤寒》《金匮》时,大家也一样把针灸忘掉,全用中药来治病。 灸呢?我们叫JIU,就是“久”下加一个“火”字。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为什么要用这个艾草,在古代,部队里没有西医,只有中医,那个时候都是中医。那部队沿路开拔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除了食物以外,最重要的是水,没有水的话部队就不能行动。中医如何去找这个水呢?艾草它的生命力很强,再艰难的环境下都可以找得到它。艾有一个特性,就是向下,艾会自己去找水,找到水以后烟就往上升。如果部队要找水,就叫阿兵哥将艾草摊在土里烧,这时叫人到各处去看看,看到地上有烟冒出来的地方,那个地方下面就有水。为什么要灸?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隔姜灸 我们有几种灸法,最普遍的就是“隔姜灸”。 我们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五十元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我示范给诸位看。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不要灸五壮,就换五片生姜,烧到温热,不用烧到很烫。感觉温热,不用很烫时就换一壮,在旁边放一个水盆,未烧完的艾就丢到水里熄灭掉。若不放水在里面,碗就会烧破。

胸痹护理常规 (2)

胸痹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胸痹 二临床表现:心胸部位呈现发作性憋闷、疼痛、甚至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 三临证护理: 1.寒凝心脉型宜温热调护,忌生冷,有时可予生姜、葱白煎水热饮。也可服核桃仁、紫河车等温阳补肾之品。心痛发作时可采用温针或灸法。也可至阳穴按压。 2心血瘀阻型加强精神护理,防止因情绪因素加重气滞血瘀,使患者气机条达,促使血液运行。发作时可针刺膻中、内关、神门等穴止痛。也可服三七粉。进食宜使用行气活血的当归、核桃粥、木耳汤,多食萝卜、杏仁橘子等蔬菜瓜果。 四饮食护理宜清淡,细软,多食水果,蔬菜。不宜过饱或过咸,忌食生冷、油腻、烟酒之品。 五用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温服,寒凝心脉、心血虚弱、心肾阳虚者中药汤剂宜热服。注意服药禁忌,如服用人参、黄芪等补气药时应禁食萝卜、绿豆等凉性食物,以免降低药物的温补作用。要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擅自减药、换药、停药,需调整药物时应与主管医生协商后发可更改。 六情志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不安等心理,保持心情平静,安心治疗。 七并发症护理疼痛时,遵医嘱给予及时有效、解除疼痛的药物。喘

1.重视精神调摄,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于激动或喜怒忧思。 2.推荐适宜饮食,掌握饮食合理搭配与禁忌。 3.要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擅自减药、换药、停药。需调整药时应与主管医生协商后发可更改。 4.劳逸结合,可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走路、打太极拳。以活动后不感到疲劳或不出现头晕心悸为宜。 5.疼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拨打急救电话前往医院救治。 症状体征护理: 一症状体征胸部疼痛,气短喘息 二临床表现心胸部位呈现发作性憋闷、疼痛、甚至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 三症状体征护理 1.寒凝心脉型宜温热调护,忌生冷,有时可予生姜、葱白煎水热饮。也可服核桃仁、紫河车等温阳补肾之品。心痛发作时可采用温针或灸法。也可至阳穴按压。 2心血瘀阻型加强精神护理,防止因情绪因素加重气滞血瘀,使患者气机条达,促使血液运行。发作时可针刺膻中、内关、神门等穴止痛。也可服三七粉。进食宜使用行气活血的当归、核桃粥、木耳汤,多食萝卜、杏仁橘子等蔬菜瓜果。 四专科用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温服,寒凝心脉、心血虚弱、心肾阳虚者中药汤

古代针灸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13068089.html, 古代针灸 作者:李功发 来源:《少林与太极》2010年第02期 针灸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妇孺皆知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也吸引着国外的患者与医生,成为中国医学的象征之一。 针灸学由理论与治疗手段两大部分组成。远古时代,人们就在用火的过程中发明了用烧热 的石块等物品对局部加热以治疗疼痛的办法,这就是原始的热熨法。据古书记载,人们曾用松、柏、竹、榆、桑、枣等八种不同的树木的枝点燃后熏烤身体的一定部位来治疗不同的疾病,称 为“八木之灸”,后来用艾叶代替,这种方法一直流传下来,就是我们熟知的灸法。 针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的放血疗法。这种治疗方法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都曾广泛地运用过。但是为什么原始的针刺放血疗法唯独在中国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医疗技术?这就必须归功于经络体系的发现与临床运用。 经络学说的出现,现知最早的记载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虽然当时的记载简单而粗略,但在其后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由于有了系统的经络学说,针灸疗法便脱离了原始低级的经验医学,向着理论医学的高度大踏步前进。 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尚只见灸法的运用,可见针法的出现要晚于灸法。没有冶金技术的 高度发展,是不可能造出符合医用的细硬针具的。 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中记述了古代针具——九针的具体形态。1.圆针,针身如圆柱状,头部呈卵圆形,主要用于按摩穴位;2.锋针,针身圆,针尖三棱形,有锋刃,用于放血; 3.圆利针,针身稍粗,针尖圆而利,用于急刺;4.■针,针的头部膨大而尖端锋利,形如箭矢,适于浅刺;5.毫针,针身细,像毫发,应用广泛;6.缇针,针身较为粗大,针尖稍钝,用于按压;7.铍针,针身像剑,两面有刃,用于切开排脓;8.大针,针身较粗,针尖略圆,有时用于刺治关节疾患;9.长针,是九针中最长的,长约20厘米,用于针刺肌肉肥厚处。从这些针具即可看出,我国早期的针灸医生与外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西晋初年,文坛知名的皇甫谧因中年患病而致一腿偏短,所以多次谢绝朝廷出仕为官的邀请,而是潜心读书著述。除《帝王世纪》等多种文史作品外,皇甫谧将当时可见的几种医学典籍进 行加工,从中选出与针灸有关的理论,编成《针灸甲乙经》一书,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的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作为针灸学的经典著作,不但在我国历代习授,而且传播海外,至今仍为国内外针灸教学科研与临床必不可少的宝贵参考书。 两晋南北朝的针灸著作大多失传。唐代名家王焘著《外台秘要》时,只存灸法,不存针法,对后世影响很大。至宋代林亿等人校正医书时始指出王焘“取灸而不取针,亦医家之弊”,针法才重现于世。为了重振此术,宋仁宗天圣年间命殿中省尚药奉御王惟一考订针灸经络,著成《铜人腧

胸痹护理常规

胸痹护理常规 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以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包心炎、心肌病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疼痛发作时间、部位、性质,是否有辐射,伴随症状及缓解的方法。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情况。 4、辨证:心血瘀阻证、寒凝心脉证、痰浊闭阻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气滞心胸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床边监护,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 (3)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5)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放射痛的部位。 ②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及有无颈静脉怒张。 ③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波形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④观察患者24小时出入量,发现尿量减少,报告医师。 2、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温服。寒凝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阳虚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3、饮食护理 (1)少量多餐,宜进食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饮食过饱及服用刺激性的酸、辣食物。 (2)心衰者宜低盐、低脂饮食。 4、情志护理避免情绪紧张及不良刺激。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5、临证(症)施护 (1)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者,注意防寒保暖,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可予热敷、热熨。

(2)心血瘀阻者,遵医嘱给予中药泡茶饮。 (3)疼痛时,遵医嘱给予有效解除疼痛的药物。 (4)喘促不得卧者,遵医嘱给予吸氧,并取半卧位。 (5)心跳骤停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即刻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6、并发症护理潜在并发症:心阳暴脱 ①密切观察病情,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皮肤温度、颜色,尿量,意识状况等,以评估组织灌流量。 ②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③遵医嘱尽早给予药物治疗,维持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并观察药效。 ④保持休克体位,床头抬高20-30度,下肢抬高15-20度,以利静脉回流,防止脑缺血。 ⑤保暖,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吵闹等刺激,并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三、辨证施护 1、心血瘀阻证 (1)饮食易清淡、少油腻。 (2)若患者出现剧烈胸痛、脉结代或细微欲绝,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2、痰浊闭阻证 (1)饮食宜素食为主,忌肥甘厚味之品,戒烟酒,以免助湿生痰。 (2)肥胖患者应限制饮食,控制体重,减轻脾胃负担,宜进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 (3)胸痛发作时可用宽胸气雾剂或速效救心丹。 3、寒凝心脉证 (1)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居室应向阳,随气候变化调整衣被厚薄。 (2)胸痛时可喷吸宽胸气雾剂,或口服冠心苏合丸,或予沉香、肉桂粉调服。 (3)中药汤剂宜温热服。 (4)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和寒凉食物。 4、气阴两虚证 (1)以休息为主,体力允许适当运动,活动量以不引起心痛发作为度。 (2)饮食宜进补益气阴之品,如红枣、桂圆、赤豆等。 (3)心痛发作时可喷吸宽胸气雾剂或口含速效救心丹。 5、心肾阴虚证 (1)饮食宜滋润之品,如木耳、香菇等。可常食银耳羹、百合绿豆汤等。

胸痹的护理查房

胸痹的护理查房 查房时间:2013年3月29日 主持人:唐旭丽 责任护士:朱文慧 参加人员:唐旭丽、朱文慧、陈海兰、李怡君、董丽香、何文静、曾诗萍 查房形式:高干科护理查房 查房内容:胸痹的护理 查房地点: 护士长办公室 记录人:朱文慧 病例资料: 科别:干部病区住院号:00303845 床号:+29 姓名:王振华性别:男年龄:82岁 诊断:中医诊断:胸痛(痰瘀阻络症) 西医诊断:胸闷查因(冠心病?) 简要病史:患者述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偶感胸痛、心肌,气短,伴汗出,多在生气时及饥饿时发作,每次持续数小时不等,服用“稳心颗粒”及休息后症状缓解,现为求中西医系统治疗,遂到我院门 诊就诊,拟“胸闷查因”收住我科,入院症见:胸闷,偶感胸痛、心肌,气短,伴汗出,每次持续 数小时不等,偶有头晕,嗳气,双足底麻木,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肩背放射痛,无夜间 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头晕视朦,纳可,夜寐欠佳,夜尿频,每次量多,大便干结、难解。 护理查体:腹部外形正常,脐部正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动,全腹未触及包块。入院时生命 体征:T 36.2 ℃ , P 74次/分 ,R 21次/分 ,BP 124/76 mmHg,体重74kg。 中医辨证:四诊合参,本病当属“胸痹”的范畴,缘由患者年老体弱,脏腑功能减退,脾胃虚弱,水湿运化失施,聚湿生痰,痰为阴邪,重浊枯滞,阻于心脉,胸阻失展,气机不畅,故发生胸闷痛,久痛入络,久 病必淤,痰瘀互结阻于心脉,脉络不通,不通则痛,发为本病。本病位于心胸,病性属虚实夹杂, 证属“痰瘀阻络证”。 辅助检查:心脏彩超: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颈部血管彩超:双侧颈总动脉、颅外段颈内动脉及左侧椎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心电图:窦性心律,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糖化血红蛋白测定8.8%。尿 常规:尿糖4+。 治疗原则:1.遵医嘱予二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2.西医治疗:口服予阿托伐他调节血脂、稳定斑块,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冠,曲美他嗪胶囊改善心 肌缺血,阿卡波糖片及赖脯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雷贝拉挫肠溶片抑酸护胃。静脉注射用门冬 氨酸钾镁稳定心肌细胞能量代谢。3.中医治疗予稳心颗粒养心复脉,丹红注射液静滴活血化瘀。 二、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