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试验答案--植物保护

合集下载

植物保护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复习题及答案病理部分一、名词解释1.类病毒:只有核酸(小分子RNA)而无蛋白衣壳的植物感染因子,称为类病毒。

2.病状:是植物全身或局部受侵染后外表出现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腐烂与畸形等。

3.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4.垂直抗性:是由单个或者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控制,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它决定了品种的定性反应,抗病或者感病取决于所遇到的病原物小种。

5.病害三角关系:由感病的寄主植物,有毒力的病原物以及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这三者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植物病害的观点。

6.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7.活体营养生物:指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相当于过去所提的专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

8.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9.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10.毒素:指病原物产生的浓度很低便能毒害寄主细胞的代谢产物。

11.鉴别寄主:用于鉴别生理小种的寄主品种叫做鉴别寄主。

12.潜育期:指病原物从侵入完成到症状显露为止的一段时间。

13.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果。

14.质粒:指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的遗传因子,呈环状结构,由双链的DNA分子组成。

二简答题1.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学特点是什么?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的发生程度无大的变化,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初侵染的菌量和初侵染的发病程度。

多为土传或者种传病害。

多循环病害有多次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就可以有轻到重达到流行的程度,一般引起地上部的局部性病害。

2. 真菌的有性与无性生殖分别产生那几类孢子?真菌的有性生殖产生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五种有性孢子;无性繁殖产生的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植物保护考试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考试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保护的主要目的?A. 促进植物生长B. 预防和控制病虫害C. 减少农药使用D. 提高作物产量答案:A2. 植物病害的病原主要包括哪些?A. 真菌、细菌、病毒B. 真菌、细菌、线虫C. 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农药残留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哪些影响?A. 无影响B. 可能引起慢性中毒C. 增强人体免疫力D. 促进生长发育答案:B4. 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A. 引入天敌B. 使用性信息素C. 喷洒化学农药D. 培养抗性品种答案:C5. 植物保护中,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的使用?A. 轮作B. 深翻土地C. 单一作物种植D. 频繁灌溉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植物保护中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A. 捕食性天敌的引入B. 黄板诱杀C. 灯光诱杀D. 机械捕捉答案:A7. 农药的合理使用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正确选择农药种类B. 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使用C. 随意增加用药量D. 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答案:C8. 哪种病害是由线虫引起的?A. 锈病B. 根腐病C. 霜霉病D. 叶斑病答案:B9. 下列哪种病害属于病毒性病害?A. 烟草花叶病B. 马铃薯晚疫病C. 棉花枯萎病D. 小麦赤霉病答案:A10. 植物保护中,哪种措施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A. 过量施肥B. 适时灌溉C. 密植D. 适当修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植物保护中的综合管理策略包括哪些方面?A. 农业措施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物理机械防治E. 以上都是答案:E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农药的药效?A. 农药的浓度B. 使用方法C. 环境温度D. 作物种类E. 以上都是答案:E13. 植物保护中,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A. 合理轮作B. 清除病残体C. 过量灌溉D. 适时播种E. 以上都是答案:A B D14. 以下哪些是植物保护中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A. 引入天敌B. 使用生物农药C. 喷洒化学农药D. 利用性信息素E. 以上都是答案:A B D15. 植物保护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农药残留?A. 农药种类B. 使用剂量C. 使用时间D. 施药方法E. 以上都是答案: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所有农药都应在使用前进行稀释。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与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与答案
6、农业防治法包括哪些抗病虫栽培技术? 答:⑴建立无病虫种苗基地、⑵改革耕作制度、⑶深耕改土、⑷调整
播种期、⑸合理密植、⑹科学施肥和灌溉、⑺加强田间管理。 作业题五
1、什么是农药? 答: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
生物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 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生物或几种生物的混合物及其他制剂。
⑴形态上:蝶类触角球杆状,休息时翅竖立在体背;蛾类触角多型,
但没有球杆状,休息时翅多平展或背覆
⑵生活习性:蝶类多在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趋向夜间 开放、颜色浅淡而香味浓郁的花朵,有趋光性。
5、比较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螨类成虫足4对,无触角,昆虫成虫足3对,有触角。
6、如何区别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幼虫
2、农药标签应包括哪些内容?“农药三证”是指什么?
答:农药标签: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剂型、 “三证”、企业名称 及联系方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重量、性能、用途、使 用技术方法、毒性及标识、注意事项、中毒急救措施、贮存及运输方 式、农药类别、标签色带。
农药三证:⑵农药登记证、⑶农药生产许可证、⑷产品标准证
何不同?
真菌途径:
伤口、自然孔口、植物表皮直接侵入寄主;
细菌途径:
伤口、自然孔口,但不能从植物表皮直接侵入寄主;
病毒途径:
只能是新鲜的微细伤口;
7、植物病原物越冬、越夏场所主要有哪些?
答:包括田间病株、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病株残体、土壤、粪肥、 昆虫。
8、植物病原物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自然动力传播、主动传播和人为传播三大类。
真记载数据;⑸准确的统计分析;
3、病虫害调查常用哪些取样方法?

植物保护考试题+答案

植物保护考试题+答案

植物保护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在农药标签下部的标志带为杀虫剂或者杀螨剂的颜色是A、白色B、蓝色C、黑色D、红色正确答案:D2.易于污染环境的防治方法是()A、化学防治B、物理防治C、农业防治D、综合防治正确答案:A3.下列哪个农药不是国家禁用农药A、甲基1605B、丁草胺C、1605D、除草醚正确答案:B4.蓟马的翅为()A、半鞘翅B、缨翅C、鞘翅D、膜翅正确答案:B5.下列昆虫中具有多型现象的是()A、蜜蜂B、介壳虫C、红蜘蛛D、蚜虫正确答案:A6.常用有机氮杀虫剂不包含以下哪种?A、抗蚜威B、辛硫磷C、仲丁威D、杀虫双正确答案:B7.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A、2.4-滴B、百菌清C、大隆D、乐果正确答案:D8.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和()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

A、内部器官B、内部发育C、内部构造D、内部解剖正确答案:C9.下列哪种农药不属于杀线虫剂?A、克线丹B、克线磷C、威百亩D、波尔多液正确答案:D10.昆虫不完全变态的类型有A、表变态、增节变态、渐变态B、渐变态、半变态、过渐变态C、表变态、渐变态、半变态D、增节变态、渐变态、半变态正确答案:B11.从云南空运鲜切花到我省某地必须进行()A、生物防治B、化学防治C、对外检疫D、对内检疫正确答案:D12.下列症状中属于细菌性病害特有特征的是()A、霉状物B、粉状物C、线状物D、浓状物正确答案:D13.用一些设备或器材来消灭害虫的方法叫A、综合防治B、化学方法C、物理方法D、农业防治正确答案:C14.下列动物中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是?A、蜜蜂B、蜻蜓C、螳螂D、蝼蛄正确答案:A15.蝇类特有的触角类型是()A、锯齿状B、羽状C、具芒状D、环毛状正确答案:C16.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A、大B、乐果C、2.4-滴D、百菌清正确答案:B17.下列选项中,()的特性对植物和作物有双重作用。

植保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植保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植保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是()。

A. 植物检疫B. 病虫害防治C. 农药管理D. 植物检疫和病虫害防治答案:D解析: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包括植物检疫和病虫害防治,以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2. 农药使用不当会导致()。

A. 环境污染B. 农作物减产C. 农药残留超标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农药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农作物减产以及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3. 植物病害的三大因素是()。

A. 病原物、感病植物和环境条件B. 病原物、感病植物和气候条件C. 病原物、感病植物和土壤条件D. 病原物、感病植物和人为因素答案:A解析:植物病害的发生需要病原物、感病植物和环境条件三大因素共同作用。

4. 害虫的防治方法不包括()。

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环境防治答案:D解析: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环境防治不是害虫防治的直接方法。

5. 农药的合理使用原则不包括()。

A. 对症下药B. 适时施药C. 过量施药D. 交替使用答案:C解析:农药的合理使用原则包括对症下药、适时施药和交替使用,过量施药会导致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6. 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病虫害的传播B. 提高农作物产量C. 增加农民收入D. 改善农作物品质答案:A解析: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病虫害的传播,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7. 农药残留是指()。

A. 农药在农作物上的残留B.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C. 农药在水体中的残留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农药残留包括农药在农作物、土壤和水体中的残留。

8.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不包括()。

A. 农业防治B. 物理防治C. 化学防治D. 环境防治答案:B解析: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环境防治不是植物病害防治的直接方法。

9. 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不包括()。

A. 利用天敌B. 利用病原微生物C. 利用植物源农药D. 利用化学农药答案:D解析: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天敌、利用病原微生物和利用植物源农药,化学农药不属于生物防治方法。

植物保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

植物保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

植物保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植物保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章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症状1.什么叫植物病害?植物病害:是指当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扰时,其正常的⽣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从⽽导致⼀系列⽣理、组织和形态病变,引起植株局部或整体⽣长发育出现异常,甚⾄死亡的现象。

2.什么叫病状和病征?各举⼏个病例说明。

病状是指在植物病部可看到的异常状态,如变⾊,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等。

马铃薯⼲腐病和⽢薯软腐病。

病征是指寄主在发病部位出现的病原物的⼦实体。

由于病原物不同,植物病害病征常表现出不同的形状、颜⾊和特征。

其中常见的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脓状物等。

如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霜霉病,病部可见⼤量霜霉状物。

多种植物的⽩粉病和⿊粉病等。

3.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者有何不同?侵染性病害:由⾮⽣物因素(如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等)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或⽣理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由于没有病原⽣物的参与,因⽽不能在植株个体间互相传染。

⾮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

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病原线⾍和寄⽣性植物等,因此,按其病原⽣物的类型⼜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病害和寄⽣植物病害等。

侵染性病害在植株间能够相互传染。

第⼆章植物病害的病原1.寄⽣性和致病性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何联系?病原物的两个重要属性:致病性:是指⼀种⽣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这种⽣物称为病原物。

强调病原物从寄主体内获取养分的能⼒。

寄⽣性:⼀种⽣物从其他活的⽣物中获取养分和⽔分的能⼒称为寄⽣性。

强调病原物破坏寄主的能⼒。

联系:①绝⼤多数病原物都是寄⽣物,但不是所有的寄⽣物都是病原物;②寄⽣性的强弱与致病性强弱没有⼀定的相关性2.简述植物病原真菌的⽆性繁殖和有性⽣殖的特点及其在病害发⽣和流⾏中的作⽤。

真菌的繁殖形式:有性繁殖和⽆性繁殖。

⽆性繁殖:是指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过程⽽直接由菌丝分化形成孢⼦的繁殖形式。

田间试验答案--植物保护 判断题

田间试验答案--植物保护 判断题

二、是非题,请在下列正确的题目后面打“√”,错误的打“×”。

(1×10)1、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统计数。

( 2 )2、若否定无效假设0H则必犯 错误。

( 2)3、调和平均数是变量对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反对数。

( 2 )4、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统计数。

( 2 )5、u分布的累积频率分布图是左右对称的。

( 2 )6、一个显著的相关或回归并不一定具有实践上的预测意义。

( 1 )7、随机区组试验只应用了随机和局部控制两个原则。

( 2 )7、关于方差的假设测验均可以用F测验。

( 2 )8、成对比较分析时不需要考虑两者的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 1)*9、连续性校正常数为0.05。

( 2 )10、对立事件是指两个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必发生其一的事件。

(1 )11、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参数。

( 2 )12、假设测验结果或犯α错误或犯β错误。

( 2 )13、几何平均数是变量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反倒数。

(2 )14、t分布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等。

( 1)15、一个显著的相关或回归不一定说明X和Y的关系必为线性。

( 1 )16、试验因素的任一水平就是一个处理。

( 2 )17、对多个样本平均数仍可采用t测验进行两两独立比较。

( 2 )18、两个方差的假设测验可以采用F测验。

( 1)19、连续性校正常数为0.05。

(2 )20、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

( 1 )21、利用PLSD法可知道任两个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 1 )22、对于连续性变数,通常只能通过次数表求众数。

( 1 )23、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总变异的平方和可以细分成六项。

( 2 )24、一个显著的相关或回归不一定都具有实践上的预测意义。

( 1 )25、完全随机化试验只应用了随机和局部控制两个原则。

( 2 )26、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参数。

( 2 )27、假设测验中或犯a错误或犯b错误。

( 2 )28、几何平均数是变量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反倒数。

( 2 )29、2c分布和F分布均是左偏的。

植物保护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植物保护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植物保护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植物检疫分为A、产品检疫B、对内和对外检疫C、对外检疫D、对内检疫正确答案:B2、下列常用杀线虫剂中可以用作拌种使用的是A、丙线磷B、益舒宝C、线虫清D、威百亩正确答案:C3、下列哪些虫的口器着生位置是属于后口式( )A、小地老虎B、蝗虫C、虎甲D、蚜虫正确答案:D4、许多昆虫随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的现象为( )。

A、伪装B、趋性C、拟态D、假死正确答案:C5、敌敌畏不具有哪种作用?A、触杀B、胃毒C、熏蒸D、内吸正确答案:D6、下列天敌昆虫中属于寄生性的是( )A、瓢虫B、草蛉C、赤眼蜂D、猎蝽正确答案:C7、苹毛金龟甲以成虫为害果树的( )A、叶B、果C、茎D、花正确答案:D8、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害虫称为()A、A以菌治菌。

B、B以菌治虫。

C、C以菌治病。

D、D以虫治虫。

正确答案:D9、引起植物病害最多的是( )A、真菌B、线虫C、病毒D、细菌正确答案:A10、下列昆虫属于下口式的是( )A、步行虫B、椿象C、蝗虫D、蝉正确答案:C11、从云南空运鲜切花到我省某地必须进行( )A、对外检疫B、生物防治C、化学防治D、对内检疫正确答案:D12、叶锈病在降雨少但田间湿度高的情况下病害发生( )A、较轻B、较重C、不发生D、不影响正确答案:A13、昆虫的翅呈()形A、三角形B、菱形C、四边形D、圆形正确答案:A14、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和机械设备防治有害生物的植保措施是A、农业防治B、生物防治C、化学防治D、物理防治正确答案:D15、在用拌种法施用农药的过程中一般粉剂的附着量为种子量的( )A、1-2%B、0.5-5%C、10%D、0.2-0.5%正确答案:D16、下列选项中,()的特性对植物和作物有双重作用。

A、盐酸吗啉胍B、83增抗剂C、宁南霉素D、菇类蛋白多糖正确答案:B17、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按照( )来分类A、用途B、机理C、原料的来源正确答案:A18、下列不属于诱杀法的是A、糖醋液B、黄板C、性诱剂D、白僵菌正确答案:D19、波尔多液属于( )A、无机杀菌剂B、微生物杀菌剂C、有机杀菌剂D、植物性杀菌剂正确答案:A20、菜粉蝶的触角为( )A、锯齿状B、球杆状C、念珠状D、鳃叶状正确答案:B21、蝽象的前翅是:( )A、半鞘翅B、鞘翅C、鳞翅D、膜翅正确答案:A22、甲虫的前翅为( )A、膜翅B、鳞翅C、半鞘翅D、鞘翅正确答案:D23、下列具有缓慢释放农药的有效成分的功能的效型是A、浓乳剂C、缓释剂D、烟剂正确答案:C24、下列哪个农药不是国家禁用农药A、甲基1605B、丁草胺C、1605D、除草醚正确答案:B25、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为( )A、硫磺粉、生石灰和水B、硫酸铜、石膏和水C、硫酸锌、生石灰和水D、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正确答案:D26、蝶类的触角是( )A、丝状B、羽毛状C、棍棒状D、肘状正确答案:C27、昆虫中的学名应采用( )A、希腊文B、英文C、拉丁文D、中文正确答案:C28、蝶类的翅为()A、鞘翅B、膜翅C、缨翅D、鳞翅正确答案:D29、草蛉的卵属于( )A、球形B、半球形C、椭圆形D、具柄形正确答案:D30、哪种植物不具有杀虫的作用A、烟草B、鱼藤C、茼蒿素D、绿萝正确答案:D31、下列哪种是利用自然界中各种有益生物或有益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A、AB、BC、CD、D正确答案:A32、菟丝子是( )A、真菌B、寄生性种子植物C、病毒D、细菌正确答案:B33、胃毒剂适合于防治哪种口器的昆虫A、舐吸式B、虹吸式C、咀嚼式D、刺吸式正确答案:C34、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菌剂A、呋喃丹B、功夫C、敌敌畏D、代森锰锌正确答案:D35、以下哪些侵染性病原一定无病症 ?A、细菌B、线虫C、真菌D、寄生性种子植物正确答案:B36、设置物理障碍,阻止昆虫活动、蔓延的方法属于A、汰选法B、人工捕杀C、阻隔法D、毒杀正确答案:C37、下列哪个是通过抑制幼虫表皮几丁质合成的杀虫剂?A、呋虫胺B、苯甲酰脲C、吡虫啉D、阿维菌素正确答案:B38、蝶和蛾的前后翅都是( )A、半鞘翅B、鞘翅C、膜翅D、鳞翅正确答案:D39、植物发病的原因叫作( )A、病原B、再侵染C、病害D、病害流行正确答案:A40、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及顺序是( )A、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和侵入前期B、潜育期、侵入期和发病期C、侵入期、侵入前期、潜育期和发病期D、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正确答案:D41、螨是属于哪个纲( )A、有爪纲B、蛛形纲C、昆虫纲D、唇足纲正确答案:B42、对内检疫是对外检疫的A、关键B、保障C、辅助D、基础正确答案:D43、下列选项属于有机磷杀虫剂的是?A、敌敌畏B、抗蚜威C、仲丁威D、杀虫双正确答案:A44、常用有机氮杀虫剂不包含以下哪种?A、仲丁威B、辛硫磷C、杀虫双D、抗蚜威正确答案:B45、农药毒性大小的表示符号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4.46、单尾测验:否定区位于分布在一尾的测验。

7.*29.47、接受区:接受无效假设0H 的区间。

9.45.60、相关系数; 反映变数间相关密切程度及其性质的统计数,r =。

19.*30.49、乘积和: X 的离均差与Y 的离均差乘积之和,()()S P X x Y y=--∑。

13.33、置信度:若使总体参数θ在区间[]12,L L 中的概率为1α-,即:{}121P L L θα≤≤=-,则称1α-为参数θ在区间[]12,L L 的置信概率和置信度。

14.23、试验误差:在试验中由于非处理因素的影响,使实际观察值与处理真值之间发生了差异,这种差异称为试验误差。

15.35、回归系数:X 每增加1个单位,Y 平均地将要增加(0b >)或减小(0b <)的单位数。

XS P b S S =3.43、置信区间:若使参数θ在[]12,L L 中的概率为1α-,即:{}121P L L θα≤≤=-,则区间[]12,L L 叫做参数θ的1α-的置信区间。

28.41、决定系数:变数X 或Y 的总变异中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所占的比率,22X Y S P r S S S S = 。

(在依变数Y 的变异中,因自变数X 的改变而引起Y 线性改变的平方和在Y 变异中所占的比例。

定义为2/Y XY U r S S =。

)*20.*40、多元相关:在1M m =+个变数中,m 个变数的综合和1个变数的相关,叫做多元相关或复相关。

4.44、唯一差异原则:除了处理因素具有的不同水平外,其余的各种环境因素均应保持在特定的水平上。

8.48、无偏估值:参数估计的期望值与参数的真值相等,称为无偏估计值。

1、标准差:变数变异程度的度量,总体标准差:()N Y ∑-=2μσ,样本标准差:()12--=∑n y Y s 。

(变数的平均变异量。

42、小概率事件原理:统计学上,把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看成是实际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称为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亦称为小概率原理。

51.随机误差:由于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试验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的误差。

52.二项总体:由非此即彼事件组成的总体,常用B (n ,p )来表示。

由对立事件构成的总体,称为二项总体53.试验因素:将作为试验研究对象的因素称试验因素。

54.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是指由于仪器未校正、测量者感官的某种偏差、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使观察值不是分散在真值的两侧,而是有方向性、系统性或周期性地偏离真值。

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完善技术措施来消除或使之减少。

55.无偏估计值:在统计上,若所有可能样本的某一统计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的相应参数,则称该统计数为总体相应参数的无偏估值。

56.第一类(α)错误:如果无效假设是正确的,但是通过假设测验否定了无效假设,这样犯的错误叫做第一类错误。

57.试验效应: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起的增加或减少的作用。

5、回归截距:线性回归中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a y bx =- 2、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若干个样本的集合。

58 离回归平方和:59 回归平方和:SS 回即 ( ) å -2ˆ Y Y ,它反映由于X 与 Y 的直线关系而使Y 的总变异所减小的部分,也就是在总平方和中可以用X 解释的部分。

回归平方和越大,说明回归效果越好。

10、偏回归系数:11、方差:变数变异程度的度量,对于总体()22i Y N μσ-=∑,对于样本22()1Y y s n -=-∑ 12、总体:指在同一组条件下所有成员的某种状态变量的集合;或者说是某一变数的全部可能值的集合;或性质相同的个体组成的整个集团。

16、两尾测验:有两个否定区,分别位于分布的两尾的测验。

17、否定区:否定无效假设0H 的区间。

18、随机抽样: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体,在每一次抽样中都有同等的概率被取为样本。

21、统计数:由样本获得的代表样本的特征数。

(描述样本的特征数。

)22、间断性变数:间断性变数:只能取整数的一类变数。

25、对立事件:如果事件A 和事件A 1必发生其一,但不能同时发生,则称A 1为A 的对立事件。

(如果事件A 1和A 2必发生其一,但不能同时发生。

)26、标准误: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差,。

27、统计推断:根据抽样分布律和概率理论,由样本结果(统计数)来推论总体特征(参数)。

31、变异系数:变数的相对变异量。

100s C V y =⨯32、总体: 指在同一组条件下所有成员的某种状态变量的集合;或者说是某一变数的全部可能值的集合;或性质相同的个体组成的整个集团。

34、误差: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36、统计假设测验:根据某种实际需要,对未知或不完全知道的统计总体提出一些假设,然后由样本的实际结果,经过一定的计算,作出在概率的意义上应当接受或否定哪种假设的测验。

37、次数分布:由不同区间内变量出现的次数组成的分布。

*38、调和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称倒数平均数。

39、平方和:为离均差平方和的简称,2()2Y y y =-∑∑1.有一样本其观察值分别9、6、10、8、12、11、8、8、9, 则其算术平均数为_____9______,中位数为_____9____,众数为___8__,极差为____6___。

2. 已知金鱼的体色鱼与体长没有关系,在一个金鱼群体中,已知体色为金色的概率为0.35,体长超过10cm 的概率为0.20。

从该群体中任意选出一条鱼,它既是金色,体长又超过10cm 的概率是 0.07 ,它是非金色,体长小于10cm 的概率是 0.52 。

3. 两个独立的正态总体N 1(μ1=4, σ12=9)和N 2(μ2=3, σ22=4),分别以样本容量n 1=3,n 2=4进行抽样,其样本平均数差数的分布应遵从 正态 分布,且具有μx1-x2= 1 ,221x x -σ= 4 。

4. 随机抽取百农3217小麦品种100株测定株高,得样本平均数x =80cm ,样本标准差S=10cm ,用99%的可靠度估计该品种的平均株高为 77.42 至______82.58____。

5.如果无效假设H 0正确,通过假设测验却被否定,会犯 第一类α 错误,如果无效假设H 0错误,通过假设测验却被接受,会犯 第二类 β 错误。

6. 在对比法或间比法试验结果分析中,判断某处理确实优于对照,要求相对生产力一般至少应超过对照___10%________以上。

7.直线回归分析中用自变量x 的变化去预测依变量y 的变化时,一般要求相关系数∣r ∣≥ 0.7 ,且达显著水平。

14、测得某条田棉花单株结铃数的 4.5s =,若在95%的置信度保证下,使得样本的平均结铃数y 与整条田的平均结铃数μ的相差不超过1±个,需要调查 78 株。

15、已知2~(,)Y N m s ,则Y 在区间[ 2.58, 2.58m s m s -+]的概率 99% 。

16、方差分析的三个假定是 可加性。

同质性。

正态性 。

17、以7月5日为0,二代三化螟蛾日发生量遵循N (5, 16),则该螟蛾发生从始盛到盛末的时间区间为 7月6-14 。

18、 已知某一棉花品种的纤维长度(毫米)为一N (28.8,2.25)的总体。

若以n =4抽样,要在a =0.05水平上否定若H 0:μ£28.8,则其否定区为 28.8+-1.96*0.75 。

19、一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p =0.7,若希望有0.95的概率保证每穴至少出一苗,每穴至少应播 3 粒。

20、已知2~(,)Y N m s ,则Y 在区间[ 1.96, 1.96m s m s -+]的概率 95% 。

21、田间试验设计的三大原则是 重复 随机 局部控制 。

22、以7月5日为0,二代三化螟蛾日发生量遵循N (9, 25),则该螟蛾发生从始盛到盛末的时间区间为 7月9-19 。

23、 已知某一棉花品种的纤维长度(毫米)为一N (28.8,2.25)的总体。

若以n =4抽样,要在a =0.05水平上否定若0H :μ≥28.8,则其否定区为( u ≤27.57 )。

24、一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p =0.7,若希望有0.99的概率保证每穴至少出一苗,每穴至少应播 4 粒。

1、根据所学内容简述统计方法的主要功用。

答:⑴提供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科学的方法;⑵提供了由样本推论总体的科学的方法;⑶提供了通过误差分析鉴定处理效应的科学的方法;⑷提供了进行科学试验设计的一些重要的原则;⑸提供了分析多个变数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科学的方法。

2、结合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的不同,试区分处理和水平这两个概念。

答:水平:某一因素不同的质量或数量等级;处理:各因素水平与水平的组合。

单因素试验中只有一个试验因素,所有处理都仅是这一个因素的不同数量或质量水平;多因素试验是考察反应量在各因素不同水平和不同水平组合上的变化规律,找出水平的最佳组合(固定模型)或估计总体变异度(随机模型),处理是各因素的不同水平与水平的组合。

3、根据所学内容简述统计方法的主要功用?4、设立无效假设的原则是什么?答:(1)通过统计检验决定接受或拒绝H0后,可对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2)要能根据H0建立统计量的理论分布。

5、有一N 、P 肥的二因素试验,N 肥设N1、N2两个水平,P 肥设P1、P2、P3 3个水平,每处理重复2次。

试按(1)完全随机化设计和裂区设计(N 为主区因素)画出田间试验的可能设计图。

6什么是成对比较?简述其基本步骤。

7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答: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重复、随机、局部控制。

其作用是(1)降低实验误差;(2)获得无偏的、最小的实验误差估计;(3)准确地估计实验处理效应;(4)对各个处理间的比较能作出可靠的结论。

8、何谓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答;根据“局部控制”的原则,将试验地按肥力程度划分为等于重复次数的区组,一区组即以重复,区组内各处理都独立地随机排列。

9、用样本直线回归方程,由X 预测Y 时,为什么不能任意外推?答:因为在试验范围外,X 、Y 两个变数间是否存在回归关系和什么样的回归关系,并不知道。

10、什么是试验误差?试验误差与试验的准确度、精确度有什么关系?答:试验误差指观察值与其理论值或真值的差异。

系统误差使数据偏离了其理论真值,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偶然误差使数据相互分散,影响了数据的精确性。

11 分析田间试验误差的来源,如何控制?答:田间试验误差的来源有:(1)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2)试验时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差异;(3)进行试验时外界条件的差异。

控制田间试验误差的途径:(1)选择同质一致的材料;(2)改进操作和管理技术,使之标准化;(3)控制引起差异的外界主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