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PPT课件(43页)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概论

1. 人多资源少 2.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3. 不合理的工业企业布局 4. 经济落后及资金短缺 5. 文化科技落后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保护概论
1.1.5 当代世界十大环境问题
1. 全球变暖 2. 臭氧层破坏 3. 生物多样性减少 4. 酸雨蔓延 5. 森林锐减
PPT文档演模板
6. 土地荒漠化 7. 大气污染 8. 水体污染 9. 海洋污染 10.危险性废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2000环境千年 - 行动起来吧!
2001年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2002年使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课后作业(不交) 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中国-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2006年莫使旱地变荒漠(中国: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保护概论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生态是指生物的状态、动态和势态。
生态环境就是强调影响生物三态的 所有环境条件的综合。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保护概论
2.2 生态系统的功能
地球上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完全依 賴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動、物质循环 和信息交換,三者不可分割,紧密结 合为一个整体,成为生态系统的動力 中心。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換是一 切生命活动的齿轮,也是生态系统的 三大基本功能。
环境保护概论 PPT课件

酸雨对人类的影响
眼角膜和呼吸道粘膜对酸类却十分敏感,受酸雨刺 激,导致红眼症和支气管炎! 对人类而言,酸雨的一个间接影响就是溶解在水中 的有毒金属被水果,蔬菜和动物的组织吸收。吃 下这些动物对人类的产生严重影响。例如,累积在 动物器官和组织中的汞与脑损伤和神经混乱有关联 的。同样地,在动物器官中的另一种金属(铝)与 肾脏的问题有关,近来也被怀疑与老年 痴呆症的疾 病有关。
放不少该种气体。
(2)氮氧化物(NOx)
➢高温燃烧下的产物,来源也跟二氧化硫相似,在燃
烧燃料时被排出,另外,交通工具如汽车的废气中
也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
(3)氯化氢(HCl) 源自盐酸工厂、焚化炉等的废气、汽油车的排气等。
2.3.3.3 酸雨危害
❖酸雨对人类的影响 ❖酸雨对建筑物的影响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 ❖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 ❖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②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损害植 物叶片,使农作物减产。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小型 鱼虾和单细胞藻类减少、死亡,食物链被破坏,还可能导 致某些生物物种的突变。 ③引起新的环境问题。如加剧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增强大 气温室效应,加速材料的老化、分解、破坏,例如塑料老 化、涂料变色、钢铁材料加速腐蚀等等。
如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物泄漏事件。
因博帕尔农药厂毒气 泄漏而毙命的牲畜
被博帕尔农药厂毒气夺去生 命的孩子
2.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 然源所造成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 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主要有十大环境问 题。
2.3.1 全球气候变暖
指全球温度升高。 主因:人类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 气体。 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 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 有高度的吸收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环境保护概论(新)PPT课件

问题
影响生态阈值的因素…?
2020/7/18
38
二、生态演替及其规律
生态演替: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 能随时间作有规律变化的现象,也是地球环境自然 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演替规律:生态系统总是自动地向着生物种类
多样化、生态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方向发展。
生态演替特点:具有可预测和可控制性,这对生态工 程建设、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具有指导意义。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
2020/7/18
28
三、生态系统的分类
森林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按
荒漠生态系统
地 理
冻原生态系统
条
件
海洋生态系统:滨海、浅海、深海、泻湖
水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流水生态系统(河、江、溪)
静水生态系统(湿地、湖泊、
水库、池塘)
2020/7/18
2020/7/18
39
三、生态破坏及其表现形式
1. 定义
2. 生态系统内部出现结构缺损或功能紊乱的现象,即称之 为生态失衡或生态破坏。
2. 条件
当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干扰超过生态系统最大 自我调节能力(即生态阈值)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将随之 降低甚至消失,而出现结构缺损或功能紊乱现象,即生态系 统失衡。
2. 特点:
① 边界有限性 ② 整体统一性 ③ 动态稳定性
2020/7/18
27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
生物成分
自养生物
消费者:草食、肉食、杂食、寄生及腐食动物
分解者:各种微生物、腐食动物
介质:水、空气、土壤
环保概论绪论PPT课件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环境问题 二、环境保护
一、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
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 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根据环境问题的来源,可分为两类。
1、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 环境问题,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捞、干旱、滑 坡等自然灾害问题;
2、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 二环境问题,它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 坏两类。
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 两个不同的概念
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
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客观存在的问题都属环境问题.由自然 力引起的称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称第二环境问题.不仅包括环境污染,还包括生 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3.“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转移;全球环境问题
八大公害事件 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 2.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3. 1955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4.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5.1944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6.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7.1955年富山骨痛病事件 8.1953年水俣病事件
(1)环境污染
污染物
•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
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环境干扰
• 人类活动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人
类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由能量产生,是物理问题
一、环境问题 二、环境保护
一、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
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 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根据环境问题的来源,可分为两类。
1、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 环境问题,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捞、干旱、滑 坡等自然灾害问题;
2、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 二环境问题,它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 坏两类。
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 两个不同的概念
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
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客观存在的问题都属环境问题.由自然 力引起的称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称第二环境问题.不仅包括环境污染,还包括生 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3.“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转移;全球环境问题
八大公害事件 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 2.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3. 1955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4.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5.1944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6.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7.1955年富山骨痛病事件 8.1953年水俣病事件
(1)环境污染
污染物
•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
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环境干扰
• 人类活动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人
类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由能量产生,是物理问题
《环境保护》PPT

国内环保案例分享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01
浙江省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通过改善农村人
居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深圳市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02
深圳市建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
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维护生态平衡。
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计划
03
北京市通过实施空气质量改善计划,加强空气污染治理,成功
实践
绿色发展的实践包括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消费、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等 方面。同时,绿色发展也需要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如制定绿色税收政策、 推广清洁能源等。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模式,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 制度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的脱钩。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教育与宣传
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生态环 境状况,为采取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意 识,促进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04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人类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 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企业环保责任与行动
企业环保责任
企业作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应当承担起环保责任,采 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企业环保行动
企业应当采取一系列的环保行动,包括提高环保意识、加强 环保管理、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等,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 益的双赢。
06
环保案例与启示
国际环保案例分享
《环境保护概论》课件

垃圾焚烧
通过高温焚烧垃圾,将其中的有害物 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同时产生电能 或热能。
垃圾填埋
将无法处理或无法资源化的垃圾进行 安全填埋,需要注意防止对环境和地 下水资源的污染。
生态修复技术
土壤修复
水体修复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对受到污 染或破坏的土壤进行修复和改良。
通过生态工程、生物技术等手段,对受到 污染或破坏的水体进行修复和净化。
通过风力发电,降低对环境的 破坏和污染。
核能利用
核能发电是一种高效、清洁的 能源,但需要注意核废料的处 理和安全问题。
地热能利用
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发电等 ,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污水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法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 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
无害的物质。
生物膜法
利用生物膜的吸附作用 ,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
02
环境污染及其影响
大气污染
总结词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 物,导致大气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和环境造 成危害的现象。
详细描述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和 消费等。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 氢化合物等,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气候变化和生态环 境造成严重影响。
总结词
土壤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土壤中排放的污染物,导致土壤质量恶 化,对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详细描述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弃物、农业化学品、城市垃圾等。污染物主要包 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这些污染物会对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和 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噪音污染
“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ppt课件

环保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机遇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策的推 动,环保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 遇,包括市场需求增长、政策支持、 技术创新等。
挑战
同时,环保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行业标准不统一、技术更新换代快、 市场竞争激烈等,需要企业不断提高 自身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推广
绿色生产
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
噪声来源
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 噪声等。
噪声影响
影响人类生活和工作、危害人体健 康、破坏生态环境。
防治措施
加强噪声源控制、推广低噪声设备 和技术、加强噪声监管和执法等。
PART 03
生态保护与恢复
REPORTING
生态系统基本概念及功能
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由 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
PART 02
环境污染与防治
REPORTING
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01
02
03
水污染源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 业污水等。
水污染影响
影响人类健康、破坏生态 平衡、造成经济损失。
防治措施
加强污水处理、推广节水 技术、加强监管和执法等。
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源
工业废气、交通尾气、生 活污染等。
大气污染影响
企业环境管理实践与案例
介绍一些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其他企业提供 借鉴和参考。
PART 05
环保科技与产业发展
REPORTING
环保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现状
当前,环保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包括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固废处理、 大气治理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取得显著进展。
环境保护概论(PPT33张)

综合防治
(3)规划管理阶(20世纪80年代以
后)
• 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 与发展大会,这标志着世界环境保护工作又迈 上了新的征途:探求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
的协调方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和平、发展与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
和不可分割的”。至此,环境保护工作已从单 纯治理污染扩展到人类发展、社会进步这个更 广阔的范围,“环境与发展”成为世界环境 保护工作的主题。
硝基芳香酚
硝基芳香化合物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有毒 性,对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在哺乳动物体内易被 转化为致癌性更强的亚硝基和羟氨基化合物。 因此,国际上将所有硝基芳香化合物都定为3 级(其中3级表示危害性/毒性最大的级别)
室内空气环境的关注
室内环境污染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在室内的活动产生的,包括 呼吸、吸烟、烹调使用家用电器等;二是建筑材料、 装修材料和室内家具中所含的挥发性和放射性污染物 向室内不同程度释放。
(3)低剂量常暴露污染物的污染机理 (4)污染物的形态与其产生的生物 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 (5)污染界面动力学。新世纪环境 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 。
目前和将来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对水循环变化规律,污水资源化,及水污染控制技术的 进行深入保护概论
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assessment
2009.8
Contents
1
概
述
2 环境保护的发展 3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 4
热点与前景
一 概述 环境保护 1.1 环境保护的意义 • 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多;“CAB”登 记的化学物质已经达到600多万种 • 各种化学物质,物理废弃物向环境当中 • 对生物体的严重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处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 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主要方法有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 生物处理等。
• 处置——因技术原因或其他原因还无法利用或处理的终态固体废物,采用末 端环节控制,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处置的目的和技术要求是使固体 废物在环境中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避免或减少其中的污染组成对环境 的污染与危害。
• 生物法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弃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以便无 害化或综合利用的过程。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复杂有机物分 解为简单物质,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 热处理: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废弃物组成和结构,达到减量化、 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的目的。
• 固化处理:采用惰性材料包容或固定固体废弃物形成固化体,以填埋。 主要针对有毒、有害、放射性的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 价值而被丢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Biosolid or Solid Waste)
• 分类——
– 按组成:有机固体废弃物、无机固体废弃物 – 按形态:固态固体废弃物、半固态固体废弃物 – 按来源: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 – 按危害性:一般固体废弃物(常规固体废弃物)、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危险固体废弃物)
• (二)城市固体废弃物: 居民生活、商业活动、 市政建设与维护、机关办公等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 (三)农业固体废弃物: 农业生产、畜禽饲养、 农副产品加工、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的特点
国外固体废弃物:
• 量的增加:年增长2.5% • 质量日趋复杂
– 燃料中无机成分减少; – 消费类型由节约型向消费型转变
• 危害
– 侵占土地 – 污染水体 – 污染大气:TSP、H2S…… – 污染土壤与农作物:如砖块使土壤渣化;病原菌通过土壤进入食物链…… – 影响城乡环境卫生 – 有碍市容观瞻 – 易引起其他危害:如大火、爆炸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 侵占土地 • 污染水体 • 污染大气:TSP、H2S…… • 污染土壤与农作物:如砖块使土壤渣化;重金属、难分解
有机物、病原菌通过土壤进入食物链…… • 影响城乡环境卫生 • 有碍市容观瞻 • 易引起其他危害:如大火、爆炸
控制固体废弃物的原则
固体废弃物与废水废气的区别与联系:
– 前者呆滞性大、扩散性小,后者移动性大; – 前者通过污染水、土、气对环境产生危害,而后者既是污染源又是接受污
染物的环境; – 前者既是终态污染物又可成为污染源; – 前者易于收集、运输、处理。 •
环境保护概论
上官铁梁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 院
2014 .5.
第十章 固体废物及其处置处理
生产活动产生废渣
• 固体废弃物产生的必然性:
– 人类在索取、利用自然资源时,限于实际需要和技术条件,必然丢弃一部分材料。 – 产品有使用寿命。
概述
• 固体废物(solid waste)——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 染环境的固态、半固废弃物:
• 增长速度快:年增长10% • 经济成分的含量低,可资源化部分: • 成分变化快:
– 燃料结构变化 – 消费结构变化
• 成分季节性波动大
• 固体废弃物中的污染物
– 有害微生物:病毒、致病菌、寄生虫卵…… – 无机污染物:重金属…… – 有机污染物:致癌物…… – 其他污染物:氮、磷、放射性物质、具有恶臭的物质
• 根据物料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包括粒度、密 度、重力、磁性、电性、弹性等),分别采用不 同的分选方法,包括筛分、重力分选、磁选、电 选、电分选、摩擦与弹性分选、浮选以及最简单 有效的人工分选等。
• 破碎处理:常用的预处理工艺,处理处置的重要环节,目的排气减隙、 均化紧实、减小粒径、压缩体积,适合后续处理工序的规格要求。
• 破碎技术:机械破碎方,破碎作用分为挤压、摩擦、剪切、冲击、劈 裂、弯曲等。破碎方式可分为干式、湿式、半湿式。
分选技术
• 分选是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单元操作),其目 的是将废物中可回收利用的或利于后续处理、处 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
(一).工业固体废弃物
定义: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所产生的废渣、碎屑、污泥。
• 分类:
– 常规工业固体废弃物
– 有毒有害工业固体废弃物
• 含有毒性物质:如Cd、Hg、As、Pb • 含有传染性物质:如病毒、害虫 • 含有易燃物 • 含有腐蚀性强的物质: • 含有易爆物: • 放射性强的有毒有害工业固体废弃物:标准一:含人工放射性元素;标准二:含天然放射性元素
• 资源化——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生产一消费一废物一生 产)。关于再循环的含义,指的是从原料制成成品,经过市场直到最后消费 变成废物又引入新的生产一消费的循环系统。
固体废弃物与处理
处理:(部分解决问题) • 将固体废弃物经化学、物理、生物等途径达到减量化、无害化、或部分资源化,
以便于利用、储存、运输或最终处置的过程。 处理分类 •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在对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理之前,往往需要实
行预处哩,以便于进行下一步处理。预处理主要包括破碎、筛分、粉磨、,压 缩等工序。 • 物理法处理: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弃物的结构,使它便于运输,利用, 或最终处置的形态。包括: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弹道 分选、磨擦分选和浮选等分选方法。
• 化学法处理: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弃物中有害成分,达到无害化 或将其转变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形态。属于化学处理方法有煅烧、 焙烧、毙结、溶剂浸出、热分解、焚烧、电力辐射等。
• 控制原则
– 尽量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途径有改进工艺、使用精料、提高产品使 用寿命
–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 采用少或无排放的生产工艺(生态工艺); – 开征绿色税收,用经济手段控制产生量: – 绿色税收:根据固体废弃物产量、种类、性质,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者或
部门征收的环境税。 – 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要符合环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