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合集下载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共2套)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共2套)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一、想一想,填一填。

(27分)1. 盐 溶解于水,沙 溶解于水。

2. 将盐水放置于阳光下,使水 ,,盐就会析出来。

用这个方法还可以将糖从糖水中 出来。

3. 通过实验发现,食盐、白砂糖、小苏打三种物质中, 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强。

4. 同样多的白糖放入装有同样水的杯子, 的杯子中的糖溶解得快。

5. 将轻的麦壳和重的麦粒分开可以利用 ;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物体分开可以利用 。

6. 利用海水晒盐的时候,盐中经常会混有一些沙子,需要将沙子从盐中 出来。

二、正确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6分) 1. 混合是不可逆的,不可以再次分离。

( ) 2. 所有混合的物质都可以分离。

( )3. 我们在设计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的溶解能力强弱时,应使用同一杯水。

( )4. 在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应加入100毫升不同温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度的水。

()5. 水里面溶解的矿物质,有些对人体是有益的。

()6. 冰糖放入开水中不停地搅拌、能加快溶解。

()7. 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相同的。

()8. 三个烧杯中的水一样多是为了控制变量,更好地观察实验。

()三、准确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1. 下列没有用到溶解的快慢的实例是()。

A. 医生将药剂做成粉末B. 使用搅拌机加快溶解C. 妈妈把冰糖放在水中2. 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溶解能力()。

A. 更强B. 更弱C. 不变3. 做水的冷热与溶解快慢的对比实验,相同的条件不包括()。

A. 水量B. 水温C. 溶质的大小D. 放入水中的时间海出小各开正计4. 在水中溶解物体时,正确的搅拌方法是()。

A. 用手快速搅动B. 用玻璃棒轻轻搅动C. 用小棒或筷子快速搅动5. 如果烧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来溶解在水中的盐就会()。

2019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19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1.(判断)有几瓶不知名的液体,我们可用尝的方法判断哪瓶是水。

答案解析:错不能用尝的方法来判断不知名的物质,万一它有毒呢。

2.(判断)液体都会流动,沙子也能流动,所以它是一种液体。

答案解析:错液体可以流动,但能流动的不一定是液体。

3.(判断)用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

答案解析:对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4.(判断)(如下图)先在横梁两端挂上气球(里面装着压缩空气),保持着平衡。

然后将左边的气球放气,左边翘起来了。

说明空气有重量。

正确。

放气的气球翘上去,说明左边轻右边重。

左边减轻的重量就是跑出来的空气的重量,也就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

5.(单选)准备两支相同的蜡烛并点燃,将大小不同的两个杯子分别罩在蜡烛上,哪个杯子的蜡烛先熄灭A.大杯子B.小杯子C.同时熄灭答案解析:B小杯里的空气少先熄灭,大杯里的空气多熄灭的慢。

6.(单选)下列选项中,()能让我们感知空气的存在。

A.看一看B.扇一扇C.闻一闻7.(单选)下列关于食用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食用油和水都是一样,都是液体B.食用油和水都是一样,没有气味C.滴一滴食用油在玻璃上,会散开来D.食用油能浮在水面上答案解析:BB错误的原因是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但是食用油是有气味的。

8.(单选)下列液体中,()流动得最快。

A.水B.食用油C.洗洁精答案解析:A影响液体流动速度快慢的因素是黏度,这3种液体,水的黏度最小,所以流速最快。

9.(单选)在比较水、食用油和洗洁精的流动快慢时,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下列应该做到的是()。

A.三种液体的颜色相同B.三种液体一样多C.从不同的高度开始流动D.以相同的速度流下来答案解析:B比较水、食用油和洗洁精的流动快慢的实验,这是一个对比实验,A中三种液体的颜色不一样的,C中要让液体从同一个高度流下来,这样才公平,D中3种液体的流速是不一样的10.(单选)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的实验时,能观察到空气()。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的形态》练习题2(附参考答案)(2022秋)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的形态》练习题2(附参考答案)(2022秋)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题1.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__________瞬间释放时有一定的破坏性。

2.气体__________固定的体积,__________确定的质量。

3.乌鸦喝水的故事里,乌鸦是利用了__________的科学道理。

4.固体、液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____________,它们都有确定的____________,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____________。

5.像水、牛奶、醋这样的物体是__________,像空气这样的物体是__________。

二、判断题1.有些压力容器中装有易燃易爆气体,使用不当容易引发事故。

( )2.伽利略发现放出空气后容器质量减少了。

( )3.玻璃杯杯口向下竖直按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杯子会充满水。

( )4.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 )5.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有确定的体积。

( )三、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压力容器?()A.保温杯B.液化气罐C.水杯D.暖瓶2.如下图,在木棒两边各挂一个同样大小的气球,在木棒中间系一根绳,此时木棒平衡。

如果将右边的气球刺破后,会发生什么状况?()。

A.向右倾斜B.向左倾斜C.保持平衡不变D.以上都不对3.下面器材中,能验证气体的体积可以被改变的是()。

A.玻璃杯B.气球C.注射器D.可乐瓶4.量取40ml的酒精,应选用的仪器()。

A.10ml的量筒B.100ml的量筒C.50ml的量筒和滴管D.100ml的量筒和滴管5.把矿泉水倒到水槽中,矿泉水的()A.形状和体积都变了B.形状变了,体积没变C.形状和体积都没变D.以上都不对四、把物体和它的分类连线。

水液体橡皮气体醋固体石头氧气五、实验题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实验名称:_______2).实验材料:烧杯、_______、锥形瓶、橡胶塞、水等。

3).水难以流进瓶内,是_______阻碍了水的流动。

4).要使水很快的流进瓶里,应该怎么做?5).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2.如图一,准备两个杯子,一个装满水,一个装一块石头。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文具盒里的空间除了被文具占据,也被______占据了一部分。

2.冷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____,所以热空气会______,孔明灯就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3.在杯子底部紧塞一团纸,然后将杯子垂直倒扣着压入水底,杯子里的纸团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湿,这是因为空气占据着一定的_______。

4.在“转动的纸蛇”实验中,一般要把纸蛇剪成______状,悬挂在蜡烛______。

5.在用装置模拟一间房子探究空气流动的实验中,蜡烛相当于房间里的________。

6.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会______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______。

7.炉子下方的______开得大一些,流进炉子里的冷空气就________,炉子里的火也就会________。

8.春天,杨树飞絮,____________能把飞絮吹到很远的地方。

9.大自然里的空气会流动主要和大自然中不同地方的空气__________有关。

10.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________的能源之一。

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海岛、草原、山区和高原地带,尤其适合利用_________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因为热空气向上升,所以暖气片要安装在房间的高处。

( )2.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人们也感觉不到空气的流动。

( )3.篮球充气后,空气占据了篮球内部的空间。

( )4.“转动的纸蛇”实验说明了热空气会上升。

( )5.空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空气不占据空间。

( )6.将底部紧塞纸团的杯子倾斜倒扣着压入水底,杯子里的纸团会湿。

( )7.在没有风的时候,烟囱里冒出的烟会向四面八方飘。

( )8.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形成了风。

( )9.水和石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 )10.风带给人们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四单元测试卷大象版(部分解析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四单元测试卷大象版(部分解析版)

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班级____姓名______分数____一、填空:1、人们把蚂蚁、蝴蝶、蜻蜓那样,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三对足(有的还长有两对翅膀)的动物,归为一类,称作(昆虫)。

能够分辨哪些动物是昆虫,哪些不是!如:(蚊子、蜜蜂、瓢虫、蝗虫、蟑螂、白蚁、蛐蛐、蝴蝶、蜻蜓)都是昆虫;(蜘蛛、蜈蚣、蚯蚓、鱼、青蛙)这些不是昆虫。

2、世界的动物约有(150)万种,其中昆虫有(100)万种,它们是自然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3、蚂蚁是群居生活的昆虫,它们喜欢甜味,用(触觉)进行交流。

4、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南飞)、(换毛)等方法。

比如蛇、青蛙、蝙蝠、熊、刺猬等(冬眠),蚂蚁、松鼠、野兔(备粮),燕子、杜鹃、黄鹂、大雁(南飞),老虎、猫、狐狸等(换毛)方式过冬。

(注意:喜鹊过冬只把窝垫暖和,不是去南方的!)5、常见夜里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刺猬)、(蛇)、(蟾蜍)、(蝙蝠)、(黄鼠狼)等。

6、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为)。

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有:(环境温度)的降低;(食物)的缺乏。

7、蚂蚁怕樟脑的气味,它们喜欢吃(甜食)。

8、蚂蚁能够沿原路找到路线是因为(蚂蚁能够从肛门排泄出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引导蚂蚁找到原路线)。

9、动物冬眠各有特色,蜗牛用自身的(粘液)把壳密封起来,而绝大多数昆虫在冬季到来时是以(蛹或卵)的形式进行冬眠的。

10、搜集资料的途径有(查阅书籍)、(请教大人)、(上网搜索)、(观察)和(实验)等。

11、猫在夜晚可以发现老鼠是因为猫眼可以随(光线强弱)变化,照相机也利用了这个原理。

12、猫走路没有声音是因为猫爪上有厚厚的(肉垫)。

13、有的小动物可能会蜇人,我们要(小心)二、判断题:1、蚂蚁喜欢吃饼干屑。

(√)2、蜘蛛也是昆虫。

(×)3、蚂蚁能够沿原路找到路线是因为蚂蚁能从肛门排泄出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引导蚂蚁找到原路线。

三年级科学上册(1--4)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科学上册(1--4)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科学观察是有(目的)的。

(眼看)、(耳听)、(手摸)、(鼻闻)、(舌尝)、(工具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3、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4、植物的共同特点: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5、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6、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7、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8、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9、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0、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1、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2、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3、植物的叶一般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4、写出你见过的叶子的颜色有(淡绿色、深绿色、红色、黄色等)。

(至少3种)15、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是: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16、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17、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18、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

19、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二、我来连一连:眼、耳、鼻、舌、手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你知道它们的分工吗?眼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耳物体的气味鼻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舌食物的味道手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三、单项选择题1、观察就是(C)。

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水和空气测试卷教科版含解析

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水和空气测试卷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题;共 30 分)1.用量筒丈量液体读数据时,视野要与()水平。

A. 液面B. 刻度C.量筒2.有三种液体, 1 号黏稠度最大, 2 号最重, 3 号颜色最深,则流动最慢的是()。

A. 1 号液体B. 2号液体C. 3号液体3.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此刻抽出半瓶空气后,瓶中节余空气将()。

A. 占有半瓶的空间B. 占有半瓶更小的空间C. 占有整个玻璃瓶4.影响液体流动快慢的要素是()A. 颜色B.黏稠度C.形状5.以下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A.水是透明的,食用油是不透明的B.食用油摸起来比水黏C.水拥有各样形状,食用油不拥有各样形状6.空气是一种()。

A. 单调的气体B. 由三种气体构成C. 混淆气体7.下边哪一种物体不是液体?()A. 水B.食用油C.沙8.以下各图中,杯子里装的是水,静止后不行能出现的是()。

A.B.C.9.以下是液体的物体是()。

A. 石头B. 牛奶C.筷子10.流得最快的液体是()。

A. 水B.食用油C.洗洁精11.()是一种有刻度的玻璃筒,特意用来丈量液体的多少。

A. 烧杯B.量筒C.滴管12.液体的体积单位是()。

A. 千克B. 公斤C.毫升13.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使劲压活塞会()。

A. 一点都推不动B. 推究竟C. 推到必定程度就推不动了14.把一些食用油倒入半瓶水中,过一会儿这些油会()。

A. 沉到瓶底B.浮在水上C.和水混在一同15.一个物体被包进黑布里,哪一项不是对这个物体察看的结果()。

A. 它没有气味B.它是固体C.它是红色的二、判断题(共14 题;共 28 分)16.当油锅起火时,我们能够用水去息灭。

()17.空气和水对比,没有同样之处,只有不一样之处。

()18.水里面是没有空气的。

()19.同一杯水,用不一样粗细的量筒丈量出来的体积是同样的。

()20.察看某种不熟习的物体时,我们都能够用看、听、摸、闻、尝的方法。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共2套)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共2套)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一、想一想,填一填。

(27分)1. 盐 溶解于水,沙 溶解于水。

2. 将盐水放置于阳光下,使水 ,,盐就会析出来。

用这个方法还可以将糖从糖水中 出来。

3. 通过实验发现,食盐、白砂糖、小苏打三种物质中, 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强。

4. 同样多的白糖放入装有同样水的杯子, 的杯子中的糖溶解得快。

5. 将轻的麦壳和重的麦粒分开可以利用 ;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物体分开可以利用 。

6. 利用海水晒盐的时候,盐中经常会混有一些沙子,需要将沙子从盐中 出来。

二、正确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6分) 1. 混合是不可逆的,不可以再次分离。

( ) 2. 所有混合的物质都可以分离。

( )3. 我们在设计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的溶解能力强弱时,应使用同一杯水。

( )4. 在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应加入100毫升不同温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度的水。

()5. 水里面溶解的矿物质,有些对人体是有益的。

()6. 冰糖放入开水中不停地搅拌、能加快溶解。

()7. 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相同的。

()8. 三个烧杯中的水一样多是为了控制变量,更好地观察实验。

()三、准确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1. 下列没有用到溶解的快慢的实例是()。

A. 医生将药剂做成粉末B. 使用搅拌机加快溶解C. 妈妈把冰糖放在水中2. 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溶解能力()。

A. 更强B. 更弱C. 不变3. 做水的冷热与溶解快慢的对比实验,相同的条件不包括()。

A. 水量B. 水温C. 溶质的大小D. 放入水中的时间海出小各开正计4. 在水中溶解物体时,正确的搅拌方法是()。

A. 用手快速搅动B. 用玻璃棒轻轻搅动C. 用小棒或筷子快速搅动5. 如果烧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来溶解在水中的盐就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关于空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像水一样能流动B、空气没有气味
C、空气没有颜色D、空气有一定的体积
三.问答:
简述空气和水的相同与不同点。
四.实验:
1.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写出五种方法)
2.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辨别空气和水谁轻谁重?(写出两种方法)
参考答案:一、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一.判断:
1.可以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2.读取液体的体积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5毫升的水大约有一小勺。()
二.选择:
1.量筒是一个()的玻璃筒。
Hale Waihona Puke A、有刻度B、没刻度2.可以用来表示水的多少的计量单位是()。
A水B食用油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科学概念:
水和水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判断
1、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2、把水和食用油混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水会浮在食用油上。()
3、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比较,水比食用油要轻。()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1、水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一、判断:
(1)水是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
(2)桌子、黑板是固体,饮料是液体。()
(3)植物、动物的生存却离不开水。()
(4)冰、雪都是水的存在方式。()
(5)水可以用来发电。
9.把塑料袋装满空气,手用力按塑料袋能变形,是因为塑料袋是软的,与空气没有关系。()
10.生活在水里的鱼是不需要呼吸空气的。()
11.空气流动得快就会刮起大风,流动得慢就会形成微风。()
二.选择:
1.一瓶香水放在讲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前面的同学可以闻到B、全班同学都可以闻到
C、全班同学都闻不到
4、水能流动而食用油不能流动。()
5、我们可以用秤来称重量的方法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重量。()
二、选择
1、水和食用油的共同点是()
A都是固体B都是液体C都是气体
2、下面哪种物质会浮在水上()
A铁块B石头C食用油
3、谁流得更快些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一、判断
1、可以用比较流完时间的快慢来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谁流得更快些。()
2、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谁流得更快些选用液体的多少很重要。()
3、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中食用油流得最快。()
4、液体流动得快慢与液体的重量有关。()
二、选择
1、以下三种液体谁流得更快些。()
A食用油B水C洗洁精
2、水是一种什么样的液体。()
A有味B好闻C透明
4、比较水的多少
科学概念:
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二、1、B 2、B 3、A 4、D 5、A 6、B 7、D
三、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一种物质,生物都离不开。
不同点: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水重,空气轻;水可以摸到,空气摸不到。
四、1、吹肥皂泡;观察树枝摇动;用扇子扇风;观察烟的流动;观察旗子的飘动。
2、用塑料袋装满空气,放入水中,撕烂一角,有气泡冒出并上升;
A、厘米B、小时C、毫升
3.液体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A、镊子B、放大镜C、量筒
参考答案:一、1、× 2、√ 3、√
二、1、A 2、C 3、C
5、我们周围的空气
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一.判断:
1.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
2.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也没有质量。()
3.当杯子里充满空气后,再也打不进去空气了。()
4.风只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不能带来好处。()
5.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
6.实验是科学课研究的重要方法。()
7.臭氧层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太阳光中强烈紫外线的伤害。()
8.与平静时相比,人们活动得越剧烈,呼吸的次数越多,说明需要的空气越少。()
2.潜水员叔叔背氧气瓶下水是为了()
A、下沉B、呼吸C、上浮
3.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
A、一瓶空气B、半瓶空气C、大半瓶空气
4.下列物质不能流动的是()
A、空气B、水C、食用油D、石头
5.下列物质中没有气味的是()
A、空气B、白酒C、白醋D、石油
6.流动的空气就是()
A、雨B、风C、云
(6)液体能够流动,所以能够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
(7)我们可以用感官判断出固体、液体、气体。
二、选择:
(1)下面哪种物体是液体( )
A、木头B、食用油C、石块D、空气
(2)我们用鼻子可以判断出水是()
A、无色B透明C无味
(3)下面哪种物质是固体( )
A醋B牛奶C氧气D树叶
(4)同样容量的水和食用油哪个重()
如果将空气装入气球或塑料袋中,会浮在水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