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水稻种植操作规程

绿色水稻种植操作规程绿色水稻是指以无公害、低毒、高效、节能为目标的水稻种植方式。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操作,可以实现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本篇文章将介绍绿色水稻的种植操作规程,以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进行绿色水稻种植。
一、土地准备1. 选择合适的土壤种植绿色水稻,首先需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水田作为种植基地。
2. 清除杂草和秸秆,确保田地整洁无杂质,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3. 对土壤进行化验,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微量元素,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量。
二、品种选择1.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绿色水稻品种,如早稻、中稻或晚稻。
2. 优选高产稳产的绿色水稻品种,确保农民朋友能够获得丰收的回报。
3. 可以选择传统稻种和优良杂交稻种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水稻的适应力和抗逆性。
三、育苗管理1. 选择高质量的水稻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促进发芽。
2. 使用适当的育苗床或育苗盘,将种子均匀撒播,保证每株的生长环境和养分供应一致。
3. 控制育苗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保证幼苗健康茁壮地生长。
4. 定期追肥和喷洒生长调节剂,促进幼苗生长。
四、田间管理1. 在水稻生长期间,定期松土、除草,保持田间整洁,防止杂草对水稻生长的竞争。
2.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严格按照推荐剂量进行施用,防止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
3. 控制田间灌溉的水量和灌溉时间,保证水稻的水分需求,避免水浸过深或水浇不足对生长的影响。
4. 防治水稻病虫害,定期喷洒农药,采取防治一体化的综合措施,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五、收获和储存1. 在水稻成熟后,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利用机械收割机或手工收割将稻谷割下。
2. 将收获的稻谷进行晾晒,并对稻谷进行加工、储存,确保稻谷的质量和口感。
3. 在储存过程中,定期检查稻谷的质量,防止虫害或霉变。
通过遵循以上绿色水稻种植操作规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绿色水稻种植操作规程

绿色水稻种植操作规程
绿色水稻种植操作规程是指在种植绿色水稻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与步骤。
一、选地和施肥
1.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的地块,避免水域、工厂等有污染的区域。
2. 进行土壤测试,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调整施肥计划。
3. 施肥时选择有机肥,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二、水稻品种选择
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水稻品种。
2. 选择抗病虫害和适应性强的品种,减少使用农药的需求。
三、田间管理
1. 严格控制田间灌水量,避免浪费水资源。
2. 定期除草,避免杂草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3. 防治病虫害时,选择无毒性或低毒性的生物农药,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率使用。
四、收割与贮存
1. 在米粒成熟但还未落粒时收割,避免因太晚收割而导致米粒流失。
2. 收割后立即进行晾晒,避免霉变和变质。
3. 选择干燥通风的仓库进行贮存,避免潮湿和受潮。
五、卫生处理
1. 处理剩余秸秆和其他农废物,减少环境污染。
2. 定期清洁种植工具和设备,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六、宣传教育
1.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绿色水稻种植的认识和技术水平。
2. 宣传水稻的绿色种植理念和效益,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水稻的接受度。
以上是绿色水稻种植操作规程的一些建议,根据具体的种植条件和实践经验,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2011年第0l期(总第251期)吉林农业JILINAGRICULTURALNO.01.20l1(CumulativetyNO.251)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辛红,(公主岭市植检植保站,张颖慧吉林公主岭136100)摘要:随着国民膳食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人们渴望食用无污染,无残害的安全绿色食品,因此,发展绿色优质稻米生产,用优质名牌占领市场,通过提高品质增加效益,是发展我省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水稻产业化生产, 解决稻谷大量积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绿色水稻;种植;规程中图分类号:$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一01—0061一l 1选择适宜本地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经过两年实验示范,共选出吉粳88,丰优307,吉粳93,富裕一号,五优A,吉优3号等优质品种.根据订单农业的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优质米品种种植.2适时翻耙2.1土壤类型的选择不同土壤类型有机质等各种养分含量不同,对稻米的外观品质及食味影响很大.在优质绿色稻米生产中应选择有机质含量中上等,速效养分含量较低的土壤最为理想,黑土和黑壤土最利于优质米生产.2.2秋翻地秋翻地深度在15cm以上,经过冬春两季的冻融交替,可以促进土壤内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透性,使之形成一个有利于优质绿色稻米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2.3春季整地施农肥春季化冻后可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lO-12cm.在旋耕前要增施农家肥2t/亩,农肥要施均匀,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进土壤理化性状.2.4耙地春季耙地以旱耙为主,泡田后水耙找平为辅.水耙地以寸水不露泥为准.3合理密植.稀播育壮秧3.1种子处理卜3日室外晒种2—3天,增加种子活力. 3.1.1晒种4月3.1.2浸种与消毒浸种与消毒可以同时进行.4月5—10口用咪酰胺3g/亩,在室内常温下浸种消毒5—7天.3.1.3催茅4月8一l5曰,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放入5O一6O?温水中预热后立即捞出,将种子装入袋中,放在铺有30cm厚的稻草炕上,用塑料布或麻袋盖好,插入温度计在30—32?下催芽48h左右,待种子80%露白时,将种子袋拿到室内地上摊开降温,催芽时注意每天播动2—3次,防止高温烧芽.3.2扣棚作床选择背风向阳园田地,高燥平坦,土壤肥沃,水电方便的地块作苗床,浅翻10cm,每平方米施草碳土10kg,作好置床,按大,中,小棚条件确定苗床的长宽度,洼地采用深沟高床,有利于排水.提前扣膜升温2—3天,在播种前一天将置床浇透底木.3.3营养床土配制根据当地条件选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偏酸,无草籽的腐殖土或旱田土,风干过筛,最好加15—20%草碳土,按照每平方米苗床需要20kg原土,(每钵盘需要4kg),加入适量75%浓硫酸使PH值达到4.5-5.0,制成营养土.3.4稀播育壮苗4月8—15日播种.首先在浇透水的置床上铺有孔地膜或软盘, 然后铺撒3cm厚的营养土,刮平,浇透水,早育苗按每亩播催芽湿种子150—200g:盘育苗每盘播70g 左右:钵盘育苗每钵播2,3粒 (用播种器播种),播种后均匀覆土0.8-lcm,并及时铺上地膜保湿保温.3.5秧田管理3.5.1温度管理出苗前密封保温,棚温控制在3O?左右,苗出齐后及时撤去地膜.2叶1,b时,温度控制在25?左右,2.5叶后棚温控制在20~C左右,低温大床苗,严防高温烧苗和徒长.降温主要靠通风大小来调节.3.5.2水分管理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根据水分状况适量浇水,一般一天浇一次,水分少时稻苗易卷叶,水分过多易造成秧苗徒长,根系发育不良.4适期早插,合理稀植5月lO日后,当气温稳定在13?时就可开始插秧,插前2—3天整好地耙细耙平,寸水不露泥,沉淀适宜时,就可以插秧,插秧时要保证插秧质量,浅插,不灌苗,钵盘可采用摆缺或抛秧,插秧密度,应根据当地地力,品种特征,进行合理稀植,插秧密度以30cm*17—20cm为宜,每穴2—3苗,有利于早生快发. 5本田管理5.1节水灌溉按照绿色优质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采用浅——湿(干) ——浅间歇灌溉方法.插秧后深水护苗2—3天,水层为苗高2/3, 返青期和分蘖期,潜水(2-3厘米),7月初大考田7—10天,中期潜水间歇灌溉,抽穗期水深3—5厘米,齐穗后干千湿湿,有利于灌浆成熟,9月15日黄熟期撤水.采用上述节水灌溉方法,每公顷只需6000—7000立方水,每公顷可节水3000立方水.5.2测土施肥按照绿色食品优质米要求,在耙地时施用有机复合Hgo.5t/ 亩,一次性深施,这样不仅节省施肥次数,而且有利于提高有效分蘖率和有效穗数及穗大粒饱,减少垩白率,提高稻米品质.? 般超级稻亩施肥量为N14kg,P206kg,K2014kg. 5.3及时防控病虫草害在病虫草害防治上,采用化控和生物防治,按绿色食品安全使用标准(GB285--89,GB8321,2—87,GB832l一89和国家有关规定)施用农药,减少环境污染和残留.5.3.1灭草插秧后5—7天,每卣用10%农得时粉剂1O克+60%q一草胺乳油60g,加砂子或细土300kg混合施肥,保持3cm水层5—7天. 5.3.2消灭病虫为害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稻瘟病流行年份, 除选用抗病品种,壮苗稀插外,在6月3O曰左右控制用水,防止水稻过于徒长,从而引发稻瘟病.防治叶瘟:叶瘟刚发生时或预测即要发生时,用40%富士一号乳油,1125—1500m]/hm.对水i000倍均匀喷雾在水稻茎叶上.防治穗瘟:在水稻孕穗后期,最好是约 5%穗抽出时和齐穗期各喷一次40%富士一号,1125—1500ml/hm. 在7月5曰左右,用杀虫双撤滴~U2OOg/亩防治水稻二化螟. 作者简介:辛红(1972一),女,大专,公主岭市植检植保站农艺ifi,研究方向:捉业技术推广;张颖慧(1971一),女,大专,公主岭市植检植保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JILINAGR[CULTURAL61。
如何种植绿色水稻

如何种植绿色水稻绿色水稻是健康的水稻,带着营养的成分。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绿色水稻的种植方法。
绿色水稻的种植:选用良种,突出优字突出优质品种特点,选用抗逆性好、分蘖力强、偏大穗,适宜大棚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模式的中、晚熟品种,种子质量在二级以上,发芽率95%以上,纯度98%以上,播前进行发芽试验,达不到标准的不能做种子。
绿色水稻的种植:抢前抓早,争夺积温事事项项都要突出一个早字,主要是早育苗、早插秧。
大棚早育苗。
一、二积温带4月初播种育苗,三、四积温带4月10—15日开始育苗,不育5月苗,千方百计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
插秧也要突出一个早字,插在丰产期,不插6月秧,插秧要做到边起秧、边插秧、浅插秧,提高标准,提高地温和水温,增加有效分蘖率,促进水稻根系良好发育。
绿色水稻的种植:洁水灌溉,科学用水绿色食品水稻必须采取洁水灌溉,绝对不能用生活污水、工业用水灌田,在水层管理上总的原则是以浅为主,以水增温,以水促控,以气养根,以根保叶,达到活秆成熟。
具体灌水方法:移栽期花达水,返青后2—3厘米水层,有效分蘖终止期以前以浅水灌溉为主,实行间歇灌溉,提高有效分蘖,有效分蘖结束时,生长繁茂地块,立即排水晒田7—10天,控制无效分蘖,之后采取湿润灌溉,养根保叶,活秆成熟。
抽穗前排水晒一次田确保抽穗集中,提前抽穗。
如遇到障碍性冷害,在抽穗前10—15天,采取深水灌溉,保持水层15厘米,使水温高于气温,穗分化部分免受低温危害,安全度过低温期,这是防御障碍性冷害的有效措施。
绿色水稻的种植:合理施肥,促进发育做到农肥、生物肥结合,氮、磷、钾结合,底肥、追肥结合,底肥最好施鸡粪,但鸡粪要腐熟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亩施1000公斤为宜,施入均匀。
A级绿色食品水稻可以限量施些化肥,但AA级的不能施化肥,只能施入有机肥和生物肥。
追肥的原则少吃多餐,即追返青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施穗肥目的是增加颖花数,防止退化,提高结实率;施粒肥目的是提高光合作用,防止稻株老化,提高千粒重。
绿色水稻种植规程

绿色水稻种植规程本种植规程只针对绿色基地生产,种植生产标准以《绿色食品稻谷 NY/T 2978》、《绿色食品稻米 NY/T 419》、《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规则》(NY/T 1055)等相关绿色执行标准为原则。
一、产地选择选择空气清新、有良好种植被的优良生态环境,外界隔离条件好,水源充足、水质纯净,沟系配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无污染,历年来病虫害发生少,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化生产的水田。
二、品种选择绿色基地品种布局以选用优质高产杂交水稻为主,早中迟搭配、丰抗优相结合,主要品种以凯香优1号、野香优丝苗、野香优莉丝、中浙优系列、宜香优系列、隆两优系列等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为主。
三、培育壮秧(一)确定最佳播期:根据我县水稻生产基地的气候特点,最佳播种期为4月初至中旬,原则上做到迟熟品种早播,早熟品种迟播,可适期早播,确保水稻安全齐穗期在七月底八月初的最佳温光条件范围内。
(二)推广无纺布生态旱育秧技术无纺布生态旱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秧田、省水、节资、抗灾的优点,针对水稻育秧期间早春气温不稳定,常出现低温寒潮,容易出现烂秧、死苗情况,水稻育秧上主要推广旱育秧和塑盘育秧技术,培育状秧,确保大田用秧和满栽满插。
无纺布生态旱育秧技术,移栽后返青存活快,实现穗多、穗大、粒多,后期不早衰,籽粒充实度好,产量高。
旱育秧秧龄弹性大,尤其迟栽落尾水地区,不因迟栽而造成减产,塑盘育秧由于秧苗密度较大,因此秧、龄不能太长,秧龄应控制在30-40天以内为宜,其具体措施:1、床准备(1)苗床地选择: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或菜园旱地均可。
按每亩大田25-30平方米准备。
(2)培肥:播种前7-10天将苗床地进行耕翻整理,按每分苗床泼施腐熟猪粪水5-7担,结合施用高效复合肥15kg/亩,培肥地力。
(3)作厢:播种前1-2天按1.7米左右分厢起垄,厢面宽1.2-1.5米,厢沟深20-30厘米,厢长8-10米,整理好厢面,利用厢沟泥土过筛备足盖种土。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A 级绿色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育苗技术、插秧技术、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3-2000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3.2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4、技术要求4.1 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T391-2000 绿色食品生产环境质量标准。
4.2育苗技术4.2.1 壮苗标准秧令28-30 天;叶令3.1-3.5 ;苗高12-14 厘米;根数9-10 条;百株苗风干重3 克以上。
4.2.2育苗前准备4.2.2.1秧田选择。
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北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的中性旱田地做秧田,秧田长期固定,连年培肥、消灭杂草。
纯水田可采用高台苗床。
4.2.2.2备好苗床土。
采用夏天备苗床土,伏天高温造肥法,消灭病源菌、虫卵、杂草籽。
发好倒细,用编织袋装好,放在避雨处存放,待在第二年育苗前施在10 厘米厚的床面上。
4.2.3 整地作床4.2.3.1 苗床规格。
大棚育苗,床宽5 米,床长15 米,大棚高1.8 米,苗床高20-30 厘米。
4.2.3.2 秧、本田比例。
1:60-70,每公顷本田需育秧150-180 平方米。
绿色食品水稻种植管理技术规程

河南农业2022年第13期绿色食品水稻种植管理技术规程息县农业农村局 胡国富LIANGZHONG LIANGFA良种良法一、范围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的基本环境条件、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原则、品种利用和栽培控制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的种植。
二、产地环境条件产地周围3 km 以内,主导风向5 km 以内没有工矿污染源;农田土壤、灌溉用水、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2021的规定;产地内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早涝保收;稻田耕作层深厚肥沃,通气性好,土壤中性偏酸,有机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三、生产技术(一)茬口安排前茬油菜(小麦)收获后,移栽中稻,即油(麦)—稻1年2熟制,轮作换茬采用水稻前茬油菜与小麦轮作。
(二)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的迟熟珍珠糯。
(三)规程要求1.苗床要求。
根据现有的条件选择机械插秧塑盘育秧,播种量常规稻为每盘90~110 g。
2.秧田耕整与施肥。
依据茬口类型,空闲田适当提早翻耕或旋耕,以耕作灭茬除草为主;前茬为油菜、小麦、双季早稻茬的田块,在机械收获时同步秸秆粉碎还田,并添加秸秆腐熟剂及时耕旋,适当施用少量速效氮肥调节碳氮比。
提倡一年深翻耕、二年旋耕,旋翻结合、加深耕层。
实行旱耕旱整,适时泡田耙平,田面高度差≤3 cm,结合整地每667 m 2苗床施800~1 000 kg 腐熟的农家肥做底肥。
3.播种期。
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最迟不迟于5月15日。
4.肥水管理。
一是水分管理。
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下雨天平沟水,3叶期后半寸水。
二是肥料管 理。
大田深耕2遍时每667 m 2施有机无机混合肥料(17-17-17),用量20 kg。
(四)大田准备前茬油菜(小麦)收获后,应及时耕整,达到田平、草净。
(五)移栽1.移栽期。
5月上中旬移栽机插、秧龄不超过35 d。
2.移栽密度。
实行宽行窄株栽培,一般株行距13.3 cm×30 cm 或13.3 cm×26.7 cm,每667 m 2大田移栽1.67万~1.88万穴,基本苗(茎、蘖苗)5万~7万。
绿色旱作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水肥一体化绿色旱作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一、水肥一体化旱作水稻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旱作水稻栽培技术是将旱田整地、精量播种、侧深施肥、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全新水稻栽培模式。
该模式是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采取旱田直播,田间不保持水层,由滴灌来满足水稻全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并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对营养的需求实施精准施肥,突破了水稻“水作”种植的传统方式,为水源匮乏、丘陵漫岗地区发展水稻生产,优化种植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全新的突破。
1.品种选择:选择比当地常规水稻生长期短7-10天左右的品种,选用米质优良、熟期适宜、抗逆性强的高产优质品种。
2.种子及种子处理:种子包衣:抗寒抗旱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
3.选地:忌选择前茬打过莠去津、烟嘧磺隆等除草剂残留较大的地块。
4.整地:在秋翻秋耙的基础上,播前平整土地,达到地面平坦、表土松软细碎,地表无坷垃杂物的标准,播前镇压。
5播种:选用特定播种机进行机械化作业,播种时一次性完成铺设滴灌带、施基肥等复式作业。
5.1播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12℃时即可播种,从4月25日至5月5日开始播种,5月10日前播种结束。
5.2播种量:采用特制的旱作水稻穴播机,在播种同时进行滴灌带铺设和侧深施肥。
膜下滴管需完成覆膜。
5.3播种深度:在2厘米左右,做到浅不能露籽,深不能捂苗。
4.5滴灌带铺设:滴灌带深度在1-3公分之间,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
播种机每个播幅1.6米宽,播种8行,铺设2根滴灌带,每个滴灌带为4行水稻植株供水。
5.6基肥:基肥采用侧深施肥方式进行,肥带在苗带侧3厘米,深度在5-7公分之间,公顷施腐殖酸螯和复合肥(16-16-16)400公斤,保证种、肥隔离。
注:播种后立即给水,同时喷封闭除草剂。
保证给水时田地中间和边缘保持一致。
要保证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75%,特别是孕穗期和出穗期要保持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85%。
6.化学除草播后立即用机动喷雾机进行封闭化学灭草,药剂选用美国陶氏益农2.5%稻杰除草剂,每亩80-100ml 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土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A 级绿色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育苗技术、插秧技术、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3-2000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3.2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4、技术要求4.1 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T391-2000 绿色食品生产环境质量标准。
4.2育苗技术4.2.1 壮苗标准秧令28-30 天;叶令3.1-3.5 ;苗高12-14 厘米;根数9-10 条;百株苗风干重3 克以上。
4.2.2育苗前准备4.2.2.1秧田选择。
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北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的中性旱田地做秧田,秧田长期固定,连年培肥、消灭杂草。
纯水田可采用高台苗床。
4.2.2.2备好苗床土。
采用夏天备苗床土,伏天高温造肥法,消灭病源菌、虫卵、杂草籽。
发好倒细,用编织袋装好,放在避雨处存放,待在第二年育苗前施在10 厘米厚的床面上。
4.2.3 整地作床4.2.3.1 苗床规格。
大棚育苗,床宽5 米,床长15 米,大棚高1.8 米,苗床高20-30 厘米。
4.2.3.2 秧、本田比例。
1:60-70,每公顷本田需育秧150-180 平方米。
4.2.3.3打床施肥。
秋整地秋打床,秋施农肥。
春打床的要早春浅耕10-15 厘米,清除茬根,打碎坷垃,平方米大于3 厘米的土块不超过3 个4.2.3.4 苗床土配制:每平方米用沃必达0.375 公斤,腐熟猪粪10 公斤,与10 厘米厚备好的床土混拌均匀后,一起施在床面上。
4.2.3.5浇足苗床底水。
做到人工喷灌,要求水流缓慢,达到饱和状态,切忌大水急流,冲刷苗床。
4.2.4 种子及种子处理4.2.4.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积温等生态条件和绿色食品水稻对品种的要求,选用优质、安全成熟、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
4.2.4.2 种子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即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
种子每三年更新一次。
4.2.4.3筛选筛出草籽和杂质,提高种子净度。
4.2.4.4选种用波美比重1:1 的黄泥水或盐水选种(可用鲜蛋测定比重,鸡蛋在溶液中露出二分硬币大小即可)。
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种子。
4.2.4.5 浸种消毒把选好的种子用10%施保克(使百克)5000 倍液浸种,种子与药液比例为1:1.25 ,水温保持在15-16,浸种6-7 天,每天搅拌1-2 次,防治水稻恶苗病害。
4.2.4.6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在温度30-32 C条件下破胸,当破胸种子达到80%左右时,将温度降低到25C催芽,经常翻动,当芽长1-2 毫米时,降温15-20C练芽。
4.2.5播种4.2.5.1播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6C时即可播种,从3月10日至3月17 日开始播种,3 月25 日播种结束,面积大的农户,可以分期播种。
4.2.5.2播量要坚持稀播种。
发芽率在90%以上的芽种,每平方米播250-270 克,播种要均匀。
4.2.5.3复土播后压一遍,使种子三面入地,然后复土0.5-1 厘米,再进行苗床封闭,扣棚覆膜。
4.2.5.4封闭灭草播种复土后,床面上均匀撒上一层毒土,即每20平方米苗床用40%丁扑合剂乳油6-8 毫升加过筛细土600克混拌均匀后撒在床面上,防治杂草生长。
4.2.6秧田管理4.2.6.1 温度管理播种到出苗期,要密封保温,防止冻害,晚上可用防寒帘复盖。
出苗到1.5 叶期,揭去地膜。
注意开始通风、练苗、棚内温度不超过25C,严防烧苗和秧苗徒长。
秧苗2.5-3.0叶期,做到昼揭夜盖,棚内温度控制在20C。
移栽前可昼夜揭膜,练好苗。
遇到低温冷害可覆膜或加防寒帘。
4.2.6.2 水分管理秧田2 叶前,原则上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如床面干裂及时补水。
床面有积水可晾床。
秧苗2 叶后,床土干旱要早、晚浇水,一次浇足浇透,揭膜后,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不能灌水上床。
4.2.6.3苗床灭草在苗床封闭灭草基础上,进行人工灭草,封闭灭草效果不好的,可在稗草1.5 叶期用“敌稗”灭草,每平方米用“敌稗”乳油1.5 毫升,加水30倍,苗叶露水干后叶喷,喷后苗床正常管理。
4.2.6.4预防立枯病秧苗1.5 叶期,每平方米用3 . 2 %克枯星15 克,兑水2.5-3 公斤叶喷。
如果苗床土PH值高于5.5时,可浇75%硫酸500倍的水溶液进行补酸,达到要求标准。
4.2.6.5苗床追肥秧苗2.5 叶期每100平方米苗床用液体生物钾5000毫升,加尿素3 两兑水20 公斤,待尿素溶解后,均匀喷在苗床上,并用清水洗苗。
起苗前一天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铵150 克,带肥下地,做为送嫁肥,随秧苗一起栽到本田里。
4.2.6.6防治潜叶蝇五月下旬,起秧前1-2 天,每亩苗床用40%乐果75毫升800 倍药液叶喷。
4.2.6.7起秧提倡用平板锹起秧,秧苗带土厚度2 厘米。
4.3插秧技术4.3.1 本田整地4.3.1.1 整地前清理好排灌水渠4.3.1.2 建好方条田。
池子面积在700-1 000 平方米。
4.3.1.3 秋翻地。
实行秋翻地,翻深15-18 厘米,还可进行旋耕,翻旋结合,翻两年旋一年。
4.3.1.4旱耕地。
秋翻地块,三月中下旬,开始进行旱耙地,整平耙细,平好堑沟,打好池埂,旋耕地块,只进行水整地。
4.3.1.5放水泡田。
要用好头茬水,早放水,早泡田,除春涝年份,每年四月二十日开始放水泡田。
4.3.1.6 水整地。
在插秧前4-5 天,搞好水整地,一个池子内,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做到肥水不排出,达到单排单灌的要求。
4.3.2本田施肥。
增施农家肥,少施化肥,每亩生产500 公斤稻谷需施用发好倒细农家肥1000 公斤,结合旱耕一次施入,结合水整地,每亩施入磷酸二铵5 公斤。
4.3.3 插秧4.3.3.1插秧时期。
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13 时开始插秧第二积温区4月15日开始插秧。
第三、四积温区4月17 日开始插秧,4月30日前结束,不插5 月秧。
433.2 插秧规格。
高肥力地块,行穴距为30厘米X 13.3厘米(9寸X4寸);中等地块,行穴距为30厘米X 10厘米(9 寸X3寸);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40厘米+ 20厘米)X 13.3 厘米的宽窄行,每穴3-4 株基本苗,并要拉线插秧,做到行直,穴匀,棵准。
插秧深度不超过2 厘米,插后查田补苗。
4.4本田管理4.4.1科学灌水。
严禁工厂排放的污水及未处理的生活用水进入稻田。
采用浅水灌溉技术,提高地温促进生育。
因此,水稻插秧时灌花达水,插后灌4-5 厘米深水。
返青到5 月25 日左右灌寸水,5月30 日左右排水晒田3-5 天,控制无效分蘖,再灌3-5 厘米。
6月1 5日左右加深水层到10-15 厘米,抽穗后20天灌寸水然后进行间歇灌水。
6月30 日左右(黄熟初期),开始排水,洼地适当早排水。
4.4.2追肥插秧后到分蘖前,每亩追返青分蘖肥尿素5公斤。
7月15日左右,每公顷追穗肥尿素2 公斤。
4.5有害生物控治技术4.5.1 选用抗性强的品种。
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4.5.2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稻鸭、稻鱼、稻蟹等)结合、健身栽培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4.5.3 生物防治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持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4.5.4 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
4.6药剂防治4.6.1 主要病害的防治4.6.1.1 稻瘟病依据GB/T 15790的规定,当稻瘟病的中心病团出现时,每667 m2 用三环唑20 g〜25 g或稻瘟灵28 g〜40 g喷雾防治。
4.6.1.2 稻纹枯病据GB/T 15791 的规定,在水稻分蘖至孕穗期、抽穗期,当分蘖期丛发病率在15%〜20%孕穗期30%以上时,每667 m2用井岗霉素10 g〜12.5 g 加水50 kg 喷雾1〜2次,低于此指标可以不施农药4.6.1.3 白叶枯病在白叶枯病常发区,于发病初期每667 m2用叶枯唑30 g〜40 g 加水50 kg 喷雾防治;尤其在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之后,水稻叶片受到损伤,应及时喷施上述药剂,防止病情暴发。
4.6.1.4恶苗病采用抗二硫氰基甲烷或咪鲜胺溶液浸种。
4.6.1.5稻曲病在孕穗中、后期每667 m 2用井岗霉素10 g〜12.5 g 兑水50 kg 对穗部进行喷雾。
4.6.2 主要虫害的防治4.6.2.1二化螟依据GB/T 15792及NY/T 59的规定,在稻苗枯鞘高峰期,每667m2用杀虫双36 g〜45g或三唑磷20 g兑水50 kg喷雾4.6.2.2三化螟根据虫情预报,掌握在螟卵孵化初盛期,每667 m2卵块发生量在50块以上的田块进行药剂防治,药剂种类同二化螟。
4.6.2.3 稻飞虱依据GB/T 15794的规定,当百丛虫量达1 500头〜2 000头,每667 m2用噻嗪酮7 g〜10 g或吡虫啉1.5 g〜2 g兑水50 kg , 针对稻株中下部喷雾。
4.6.2.4稻纵卷叶螟依据GB/T15793的规定,掌握在主害代1、2龄幼虫盛发期(稻叶初卷期)。
当分蘖期百丛幼虫65头〜85头、孕穗期40头〜60 头以上时,进行药剂防治,药剂杀虫双;此外,也可用毒死蜱32g〜40 g 兑水50 kg 喷雾稻株中、上部。
4.6.2.5稻蓟马在苗期出现叶尖卷曲率在10%以上、百株虫量300头〜500头以上时,用杀虫双27 g〜36 g 或丁硫克百威或吡虫啉1.5 g 〜2 g 兑水50 kg 喷雾。
4.6.3 杂草防治4.6.3.1 秧田杂草防治于播种后0〜10 d,每667 m2用杀草丹乳油100 g〜125 g、禾草敌乳油96 g〜140 g 或丁草胺30 g 或苄嘧磺隆1.5 g 〜2 g 兑水30 kg 喷雾。
4.6.3.2移栽前杂草防治可在移栽前2 d〜10 d,每667 m2百草枯20 g〜40 g兑水50 kg 细喷雾,杀灭田间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