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长寿,这10个动作天天练分析

合集下载

练长寿功注意事项及禁忌

练长寿功注意事项及禁忌

练长寿功注意事项及禁忌练长寿功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通过练习长寿功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延缓衰老,提高寿命。

但是,在练习长寿功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需要注意。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练长寿功必须要慎重选择练习地点。

建议选择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室外练功场所,如公园、湖边等地方。

避免选择在嘈杂的环境中练功,以免影响练功效果。

其次,练习长寿功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

一般来说,清晨和傍晚是练习长寿功的最佳时间,这个时候空气清新,气候适宜,有利于身体的锻炼和放松。

避免在饭后立即练习长寿功,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另外,练长寿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服装。

建议穿着宽松舒适的运动服装,便于身体的伸展和活动。

同时,还要注意选择透气性好的运动鞋,以免出现运动伤害。

在练长寿功时,需要保持专心和认真。

练长寿功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重复,更重要的是要全身心地投入练习,专心致志,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长寿功的效果。

此外,练习长寿功时还需要遵循适度的原则。

不要贪多嚼不烂,一开始不要过于猛烈地练习,要逐渐增加练习的强度和时长,避免出现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身体不适的情况。

在练习长寿功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调整呼吸。

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心,增加氧气供应,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因此,在练习长寿功时要注意呼吸的节奏和深度,从而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另外,练习长寿功时还需要重视饮食和作息的调整。

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过量的油腻食物和熬夜等不良习惯。

只有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营养,才能更好地发挥练长寿功的效果。

在练习长寿功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禁忌。

首先,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孕妇、产褥期妇女以及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练习长寿功。

其次,慢性疲劳、急性感冒、发热、腹泻、咳嗽等身体不适时也不宜练习长寿功。

另外,每天饮酒、吸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削弱身体的抵抗力,影响练功效果。

练习长寿功是一种有益健康的运动方式,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服装、状态下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耄耋级国宝老中医 自述长寿之术

耄耋级国宝老中医 自述长寿之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耄耋级国宝老中医自述长寿之术
导语:想长寿,别整太多事,直接跟着老中医学就成了~不相信,你去各大中医院看看,那么老中医们个个精神抖擞,70、80岁的人看着都像50、60岁的人
想长寿,别整太多事,直接跟着老中医学就成了~不相信,你去各大中医院看看,那么老中医们个个精神抖擞,70、80岁的人看着都像50、60岁的人!想知道中医养生是咋做的吗?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国老级老中医长寿的方法吧!
秘诀1:运动
要想活得好,天天练“慢跑”
朱良春: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见了我,都喜欢问如何才能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我则以“动可延年,乐则长寿”八字赠之。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则可延年。

要活就要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流畅,增进体力,加强抗病防御机能,从而达到延年的目的。

但动要适度,不可超量。

我每天生活节奏较紧凑,以前都坚持上下班骑自行车,外出活动也骑车,这是一种不占时间的锻炼方法。

现在每天早晨或晚上做5~10分钟四肢活动的自由操,即左右摆动四肢,用手指梳头发,然后两手擦面部、摸耳翼,左右缓慢转动头颈,这样能使头目清爽,两腿轻健,减少面部皱纹,控制颈椎病。

散步、慢跑都属于“慢运动”,可以让全身的经络、气血、骨骼、肌肉动起来,有助于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但是,运动要注意适量,不要超过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青壮年运动量可大一些,老年人适合散步、慢跑、太极拳、自我按摩等慢运动。

我还利用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的时间,一边看电视,一边做简单的运动。

我的四肢都会动:手臂来回摆动,有点像是打太极拳;腿下。

张真人长寿功教学(附金刚功视频)

张真人长寿功教学(附金刚功视频)

张真人长寿功教学(附金刚功视频)长寿功简介《长寿功》,主要练人的先天阴阳二气,为乾阳与坤阴之真气而设,引导真气由动而致虚静。

道家处处讲阴阳。

有阴就有阳,有阳必有阴。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外八部金刚功属阳,内八部长寿功属阴。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之中,又有阴阳。

内八部长寿功的前四部属阴中之阳,后四部属阳中之阴。

其功法顺序是:前四部由阴转阳,后四部由阳转阴。

笫一部“窃吃昆仑长生酒”,外表上好像没有动作,实际内里在活动:吞咽津液,炼阴(津液)化阳。

这时,阳气萌动,带动万物生长。

体内气体开始发动,为少阳。

第二部,形体开始有了动作,阳气上升。

意想一个火球经任、督二脉上、下循环转动。

任、,皆二脉是一阴一阳。

这时,体内阴阳相接,阴阳交换,阴向阳转化,为纯阳(太阳)。

第三部,由阴阳生化出四象、八卦。

形体动作的幅度加大,经过的经络穴位也多,主要是把人体内的元气,从根源上加以深化,由内向外渗发,把人体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作整体的调整运动,使人的心神,体内阴阳二气,与宇宙天体之真气相沟通,相交换。

第四部,形体动作幅度更大,内气活动完全包拢到整个世界,与天地融为一体。

所以,这部功法的名目称“大转逍遥”。

第四部,阳气旺盛到了极点,阳光照耀世界,实现了由阴到阳的转化,为老阳(阳明)。

前四部由阴转阳。

由阳的萌动、生长变化到爆发;由人体内,向宇宙间引发,效法宇宙的宏观之理;后四部由阳转阴。

效法自然,模仿生物,从宇宙回归于人体本身。

第五部,仿大雁俯空;第六部,仿安稳行舟;第七部,仿白鹤定神;第八部,仿鱼沉海底。

形体由较大的动作,到小幅度的动,到更小的动。

体内的元气也逐步由收敛,到聚拢,到存定合成。

这就是由少阴向纯阴(太阴)、老阴(厥阴)的转化,由动入静的境界。

这个静,对修炼大道来说,不过是初静,是静功之基础。

静极生动。

长寿功练好了,会出现初动。

进一步修炼,能达到真静,大动,阳神出窍。

所以,《长寿功》修炼大道的基础,它和静功极为密切;尤其是后四部,与静功实难截然划分。

老年养生保健操

老年养生保健操

老年养生保健操13招第一招、屈伸趾。

平躺于床上,呈仰卧位,退步自然平伸,双足一起做屈趾、伸趾交替运动30次,五趾分离、并拢30次,然后屈髋、屈膝、伸屈旋转踝关节30次,这样做的目的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下肢血液循环。

第二招、高抬腿。

平卧在床上或坐在凳子上,一腿自然伸直,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抬起下肢,保持3~10分钟。

休息5分钟后再次重复。

每天保持10~20次。

第三招、蹬滚子。

寻一根把长约40厘米,直径10~20厘米的圆木或石滚子,放在地板上,人坐在床边,双足蹬在滚子上前后滚动100次,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

第四招、甩小腿。

一手扶墙或扶树,先向前甩小腿,使脚尖向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一次甩80~100次为宜。

此法可预防下肢萎缩、软弱无力或麻木、小腿抽筋等症。

第五招、踮脚走。

踮脚走路,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这不但可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

足跟走路练伸肌,即把足尖翘起来,用足跟走路,这样是练小腿前侧的伸肌,行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阳经。

第六招、倒退走。

倒退走对老年人的腰背腿痛有明显的疗效,同时这种运动方式有利于静脉血由末梢向近心方向回流,更有效地发挥双足“第二心脏”的作用,有利于循环。

另外,倒退时,改变了脑神经支配运动的定式,强化了脑的功能活动,可防因废用而脑萎缩,每次倒退百步为宜。

第七招、侧身走。

侧身走可使前庭的平衡功能得以强化,有预防共济失调的作用。

先向右移动50步,再向左移动50步。

第八招、爬行走。

爬行走有利于缓和高血压。

这是因为当躯体变成水平位时,减轻了下肢血管所承受的重力作用,血管变得舒张松弛,心脏排血的外周阻力下降,从而起到缓和高血压的效果。

第九招、按摩腿。

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稍用力从大腿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从踝部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0~20遍。

这样可使关节灵活、腿肌与步行能力增强,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及肌肉萎缩等。

第十招、揉双膝。

老人十大训练方式

老人十大训练方式

老人十大训练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活动能力减弱。

然而,通过适当的训练,老年人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

本文将介绍老人十大训练方式,帮助老年人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一、散步散步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训练方式之一。

不仅可以增加老年人的运动量,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每天早晚散步半小时,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体态和心情。

二、瑜伽瑜伽是一种适合老年人的低强度运动。

通过瑜伽练习,可以增强老年人的柔韧性、平衡力和肌肉力量。

瑜伽还有助于老年人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三、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以平和缓慢的动作为主的传统功夫。

老年人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改善身体的协调性和柔软度,增强肌肉力量,并且可以帮助老年人放松身心,增加内心的平静感。

四、健身操健身操是一种综合性的有氧运动,适合老年人进行。

通过跳健身操,可以增加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同时,跳健身操还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社交活动,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五、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加肌肉质量和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老年人可以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每周进行2-3次,每次15-20分钟。

六、跳舞跳舞是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心情的运动方式。

老年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舞蹈类型,如民族舞、广场舞等,跳舞可以增加老年人的协调性和柔软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七、游泳游泳是一种对老年人关节负担较小的有氧运动。

通过游泳,老年人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游泳还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关节疼痛和僵硬感。

八、拼图拼图是一种锻炼老年人认知能力的训练方式。

通过拼图游戏,老年人可以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脑力活动水平。

同时,拼图还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社交活动,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九、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一种锻炼老年人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的训练方式。

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20个简单神奇长寿诀窍

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20个简单神奇长寿诀窍

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20个简单神奇长寿诀窍人人都想长寿,但长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在细节上多用心,才有可能更长寿。

最新总结了一些令人惊奇的长寿诀窍。

1.喝茶前进行充分搅拌。

茶中富含的抗氧化剂(多酚)有助于人体抵御心脏病、癌症和过早老化。

以色列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适量饮茶的人比不经常饮茶的人要活得长。

需要记住的是:喝茶之前要充分搅拌茶水,研究显示这种方法能让茶水多释放出15%的抗衰老成分。

2.每天早上单腿轮换站立。

这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每天早上穿衣服的时候单腿轮换站立会迫使身体保持平衡,增强支撑脊柱的核心肌肉群(后背、骨盆和腹部)力量。

理疗医师认为:对于保持身体活跃、预防跌倒和上了年纪后避免骨折来说,这个简单的动作具有显著的长期功效。

3.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性生活。

研究者对威尔士人群进行的大规模长寿调查项目显示:与每周进行两次性生活的人相比,每个月性生活不到一次的人过早死亡的风险会增倍。

英国皇家爱丁堡医院进行的研究发现:拥有健康性生活的夫妇看起来会年轻7岁,这或许是因为性生活能减轻压力、满足感更强和睡眠质量更好。

4.每天吃3个核桃。

美国斯克兰顿大学近期的研究显示:核桃是最健康的坚果,因为它含有效力最强的能抗疾病和抗衰老的抗氧化剂。

每天吃3个就能充分受益。

5.结交6个可以信赖的好友。

澳大利亚学者近期对百岁老人进行的研究发现: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和家庭纽带是长寿健康的秘诀。

朋友能够提供情感支持,有助于人们应对压力;感受到被关爱能促进大脑生成多巴胺和后叶催产素,从而有利于大脑生长和延缓衰老。

研究者确认每个人结交的最优朋友数量是6个。

6.每天晒太阳。

调查数据显示,英国有50%的人缺乏维生素D(这种营养元素是由阳光对人体皮肤照射后形成的),缺乏维生素D会增加人们患上许多潜在致命性疾病的风险。

英国肿瘤研究基金会建议,人们应在每天中午前后晒太阳15-30分钟,同时确保自己不会被晒伤,否则健康功效就会前功尽弃。

长寿的十种锻炼方法

长寿的十种锻炼方法

长寿的十种锻炼方法
1.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量,如散步、慢跑或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

2. 坚持做瑜伽、太极拳等柔性运动,可舒缓身心压力,延缓身体衰老。

3. 练习高温瑜伽、桑拿等可以排毒养颜,延长寿命。

4. 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耐力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可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5. 练习跳绳、蹦床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率,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减少体脂肪。

6. 坚持做熟能生巧的运动,如武术、游泳等,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度。

7. 练习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和心肺功能,有助于延缓衰老。

8. 练习空手道、跆拳道等格斗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防御能力和反应速度。

9. 坚持做拉伸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减少受伤风险。

10. 练习冥想、静心等心理锻炼方法,有助于平衡身心,减少压力,延缓身体衰老。

- 1 -。

每天做7个小动作 让你想不长寿都难

每天做7个小动作 让你想不长寿都难

每天做7个小动作让你想不长寿都难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每天忙碌着工作学习,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做运动,没有时间去关心自己的身体,而对于身上的一些不适症状也都总是得不到缓解,因此久而久之,就可能积聚成大病,所以在平常即使我们没有时间去锻炼,那也应该适量的活动一些,做一些小动作来缓解,下面七个简单的小动作,每天做一做就能为你换来大健康。

远眺登高远眺,可调节眼肌和晶状体,减轻眼睛的疲劳,改善视力。

具体方法是:每天早晨、傍晚或大脑疲劳时,在自家的阳台或登上山峰,有规律地转动眼球和平视远处的山峰、楼顶、塔尖等景物。

长年坚持,必有好处。

张嘴在学习、做家务或看电视的间隙,将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张一合,带动面部全部肌肉,进行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延缓局部各组织器官的老化,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

方法如下:坐在椅子上或床上,嘴巴轻松地、有节奏地一张一合,每次张合持续50次,约1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坚持各做一次。

转颈茶余饭后的休闲时间,经常做做转颈运动,既能收到提神的效果,又能防止颈椎疾病的发生。

具体方法是:坐在椅上,先抬头,尽量后仰,再把下颏俯至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并向左右两旁侧倾10~15次,再将腰背贴靠椅背,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

握拳每天进行握拳锻炼,能增强体内脏器功能,使人的体力倍增,并保持旺盛的精力。

方法如下:将双手紧握成拳,全身同时稍稍用力,然后放开,重复进行5 0~8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平时感到注意力不集中及精力不足者,可采用此法。

摩鼻鼻子是人体呼吸的一道门户,它外与自然界相通,内与很多重要器官相连。

经常按摩鼻子,有增强局部气血流通、润肺、防感冒之功效。

具体方法是:用两手大拇指的指背中间一节,相互擦热后摩擦鼻尖24次,用两手手指摩擦鼻旁各12次,用手指刮鼻梁,从上向下10次。

上述3个动作可同时做。

咽唾液唾液与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认为,唾液充盈,常含而缓缓咽之,能润五脏,养肌肤,使人长寿。

具体方法是:先平心静气,轻轻吐气3口,再将舌伸出齿外唇内,上下左右搅动;当津液满口时,鼓漱5~10次,分3次把唾液徐徐送入丹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10个动作天天练,可能帮你省下一大笔医药费你的一天是否也是这样度过:久坐不动、浑身酸痛、没空锻炼……长此以往,不仅全身气血频繁拉响警报,甚至还会招来病痛。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的经络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联系着各大脏腑、沟通气血。

《生命时报》特邀专家推荐10个保健小动作,帮你从头到脚抵御疾病入侵。

梳常梳头发不白神仙洗头法,就是常说的干梳头,能提升一身阳气,有“千过梳头头不白”的美誉。

•十指自然弯曲,用指尖从前额发迹开始梳捋,经头顶,一直到脑后。

再从前额发迹移向耳侧发迹,梳捋的方向始终是从前向后,速度要慢,梳100次。

•用手掌在脖子后面,横向来回搓摩,两手可交替进行,用力稍大,这样来回搓摩几十次后,颈部便发热发红。

•干梳头和搓脖颈都是通过外力方法促进气血运行,温热的手掌同时起到了热疗作用,经常坚持这些小方法,有祛症除根的效果。

操作时要闭目养神,以一种愉悦的心境来做,这样紧绷的心弦就慢慢松开,压力也会随之舒缓。

熨熨双眼,能明目超负荷的工作下,眼部容易老化,出现眼干、眼涩、眼疲劳等症状,甚至诱发眼疾。

•熨目,两手搓热后,用两掌心轻捂眼睛,掌心自然的凹陷正好覆盖在微突的眼睛上,不要按压;•两眼在掌心内自然闭合,眼球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转动数周,再反方向转动数周,稍停片刻后,再从上转到下,从左转到右;•熨目10分钟后,可用拇指或食指关节,沿眉毛边际,由内向外,依次按揉眉头、眉腰及眉梢;然后以食指或中指指腹,由内向外,轻轻按压眼下部位。

熨目转睛法不但可以缓解眼疲劳,还能促进眼部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眼皮松弛、眼袋隆起、黑眼圈等症状。

揉揉腹侧肝气舒人体的肝脏主疏泄气机,气机不畅时,邪气就容易滞留在腹部两侧,导致两胁胀痛,出现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等症状,即中医讲的肝气不舒。

•用两手掌侧面沿乳根来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约3次/秒,感觉该区域微微发热为好;•用手掌在两侧腹部顺时针按揉,速度要柔缓,约做30次;•从两胁肋部的上方,斜向下推摩到肚脐下方,30次左右;•两臂伸直头上交叉,分别向左右倾腰,充分拉开胁肋部,配合呼吸,侧身倾腰时呼气,转正时吸气,左右牵拉6~8次。

绕绕臂肩避酸痛肩只有经常转动,节才不会僵硬。

这里给大家介绍两个养护肩关节的小动作,建议常习。

•自然盘坐,两手握拳放在腰后,左拳屈腕提至肩前。

•左拳向左前下方绕动,同时腰向右转,让腰身和左肩臂形成一个对拉的劲儿,手臂仿佛握住辘轳把一样上下摇转。

叩常叩齿健牙齿"叩齿”是延续数千年的耳朵保健法,正所谓:朝暮叩齿三十六,七老八十牙不脱。

叩齿两种做法:•一种是咬叩,上下牙要有咬东西的劲儿,叩齿速度比较慢;•另一种是轻叩,上下牙轻轻碰撞,叩齿速度比较快。

练习时两种方法可以结合,但不能太过使劲,以免损伤牙齿。

旋旋手腕防僵硬“旋腕握固”是健身气功八段锦中的一个分解动作,可谓手部保健“快餐”,随时随地都能做。

•拇指在内,其余四指握拢,放在腰间,先将左拳慢慢向前冲出,拳要握紧,向前怒目而视。

•手指慢慢松开,由拳变掌,拇指向下。

随后,左手向上、向左、向下旋绕,手腕几乎旋转一周。

•转到手指向下时,拇指内扣,其余四指握拢,收回腰间。

然后换右手重复同样的动作,两手交替练习。

做上述练习时,能刺激按摩井穴、原穴,畅通经脉气血,经常做不仅可以防治鼠标手,还可以保健脏腑,延年益寿。

抬抬脖颈血流畅脖子僵硬、酸痛在人群中非常普遍,原因是长时间固定姿势面对电脑、低头玩手机,气血容易瘀滞,肌肉、筋膜逐渐失去弹性,慢慢粘连在一起,变得僵硬、疼痛。

古代养生功法演变的“仙鹤饮水”招式,可以帮助人们牵拉粘连的筋结,舒经活络,减轻疼痛。

•拔伸颈部,挺胸抬头,同时柔和缓慢地吸气;•下颌向前下探出,低头含胸,配以细匀深长的呼气。

这一招相当于下颌向上、向前、向下绕了个圈,带动颈椎的拔伸、前屈。

除此以外还有两个动作。

踮踮脚跟练平衡人到中年,走路时常感觉脚后跟有刺痛感。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足跟下面起到缓冲作用的脂肪垫逐渐退变而失去弹性,慢慢就会形成骨刺,产生疼痛。

介绍一招“背后七颠百病消”,可以缓解足跟痛。

•抬起后脚跟再落下,如此反复颠足,让后脚跟有节奏地轻震地面;•抬脚跟时,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微微并拢,将两脚跟提起,保持平衡,动作略停两秒;•落脚时,两脚跟先微微下落,保持身体平衡,然后再颠足轻震地面。

•颠足对脚跟是一种恰当的按摩和刺激,对男女来讲都非常重要,是生殖反射区,颠足产生的抻拉和震动可保健相应脏器。

颠足还能发展小腿后部肌群力量,拉长足底肌肉、韧带,提高平衡能力。

扩扩胸膛调肺功伏案一族平时经常弓腰塌肩,整个胸廓是收缩的,肺叶得不到正常舒展,最容易胸闷憋气,严重的还会头晕眼花。

教您一招,排浊纳新,调理肺功能。

•两手从小腹前抬起,掌心向上,约与两乳同高。

然后两臂外旋,两肘下垂,立掌于肩前,两掌心相对。

•展肩扩胸,缓缓吸气,两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仿佛后背能夹支笔;同时脖子后缩,稍稍抬头,小腹紧收。

•然后,两臂向前推掌,肩膀要松,手腕要紧;•吐气结束时,两臂顺势下落垂于体侧,自然呼吸,重复上述动作30次左右。

练习时,应注意保持气息均匀柔和,不憋气,不喘息,也不要故意用力鼓胀或收缩腹部,中间可穿插自然呼吸加以调整。

击击命门固肾气命门穴位于后腰中点与肚脐相对应的位置,为养生要穴。

中医认为,一个人肾精充足,则健康长寿,老而不衰;反之,则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头发花白、手足不温。

•全身放松,两膝微屈;两手握空拳,转腰的同时带动两臂,一只手臂砸在腹部肚脐附近,另一只手臂砸在背部命门处。

•此动作以腰为轴,利用腰部转动的惯力带动两臂交替叩打,忌动作僵硬。

对体质要求也比较高,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须量力而行。

对内脏器官的震动较大,初练时次数要少,力度要轻,以锻炼后感到身体轻松、微微出汗为度。

▲十大屡试不爽的养生法叩齿法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

有助于牙齿坚固中医有个健齿功法叫作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

民间有谚语形容叩齿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每天早晨上下牙齿相互咬叩60~360次,不仅能强健牙齿,对身体其他器官也是很好的锻炼。

经常叩齿,能使经络畅通、强肾固精,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减少皱纹,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闭口调息法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均匀、和缓。

在中医养生中,养气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保养元气,二是调畅气机。

调畅气机则多以调息为主。

《类经·摄生类》指出:“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

”呼吸吐纳,可调理气息,促使气血流通,经脉通畅。

咽津法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

有助于消化。

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这里所说的“玉泉”就是指唾液。

现代医学发现,唾液中还有一种唾液腺激素,能刺激人体的造血机能,延缓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衰老,预防老年性疾病。

搓面法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分开,经颊而下,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

可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搓面疗法是一种民间疗法,可防治一些身体疾患。

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说:“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

”此法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治疗面部色素沉着、黄褐斑、面部神经痛等病症,长期坚持可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产生。

梳发双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

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这套养生功法中医叫作拿五经,用五指分别点按人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和胆经,共5条经脉。

每天梳头3~5次,每次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梳一次。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

运目法转动眼球,然后再闭目休息片刻。

可以清肝明目。

这个方法有助于预防眼翳。

眼翳又称翳状赘肉,中老年人和户外工作者较常见。

运睛除眼翳的具体做法是,闭目转睛,左右各七次,然后忽然睁大眼睛快速查看物体,自觉眼内有热气。

转动眼睛时口鼻短暂闭气,睁眼时尽力用口呵出浊气,吸入清气,每日可做4~5次。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运睛除眼翳的本质是眼睛的自我主动按摩,通过眼睛的主动运动,对眼部神经进行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初期翳状赘肉的目的。

凝耳法两手掩耳,低头、仰头。

可使头脑清净,驱除杂念。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以耳养生”的记载,其中“凝耳法”是常用方法之一,指双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

耳朵周围穴位众多,掩耳的同时可按摩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反复低头仰头,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让人深度放松。

提气法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再缓缓呼气放下。

有利于气的运行。

肛门处于人体经络的督脉处,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气的作用。

经常进行提肛运动,不但可以使中气升提,脏腑强壮,还有助于肛肠保健。

提肛运动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法简便,要领是:吸气时收缩肛门,如忍大便状;呼气时缓慢放松肛门,如尿小便状,一提一松即为一次提肛运动。

若每日坚持做2~3遍,每次持续5~10分钟,长久必获良效。

摩腹法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30次。

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每天下午1~3点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消化的效果最好。

因为此时段小肠经经气最旺,按揉肚子可以加速小肠吸收,促进消化。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经常按摩肚腹,能协调脾胃,调和五脏六腑气血运行,促进肚腹血液循环,有提神、补气、添精等作用。

具体操作方法是: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稍用力缓缓推摩腹部,至左下腹(结肠部)可稍稍加力。

摩腹保健宜在晨起空腹或睡前操作,每次36圈,每天2次,以腹部温热、舒适感为佳;如治疗食积、腹胀、便秘等,则不拘时间、次数,力量可适当加重,以腹部肠鸣、排气排便为佳。

足心按摩法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

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脚心的涌泉穴,经常按摩有补益肾脏、振奋精神、益寿延年的功效。

中医学说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

所以经常按摩耳朵可起到健肾养身的作用。

按摩耳朵的具体方法:1、拉耳屏: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拉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扫外耳: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

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3、拔双耳:两食指伸直,分别插入两耳孔,旋转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