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
快乐中秋节大班活动教案

快乐中秋节大班活动教案作为一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快乐中秋节大班活动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快乐中秋节大班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视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节日与月亮的关系,引发幼儿对天文现象的爱好。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幼儿晚上视察月亮的变化活动进程:1、从阴历的八月初一开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长一起视察记录月亮,孩子用绘画的情势记录,讲述自己的发觉,家长用文字记录下来。
第二天早上来园后,相互讲述自己的视察发觉。
2、十五过后,将自己的记录带到幼儿园,挂到指定的地方,相互看,寻觅月亮变化的规律。
3、从十六开始,晚上视察后,早上来园后将自己的视察记录下来,相互讲述。
4、坚持记录一个月后,引导幼儿总结、表述月亮的变化规律,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爱好。
活动反思:家长的配合意识有待提高,只有唐沁等几个孩子记录的很完全,很仔细,其他孩子的记录有些只有大人的文字,孩子只是讲述,参与的感官太少;还有一部分家长可能觉得这件事对孩子的发展无关紧要,所以孩子要求后,并不主动配合,没有和孩子一起视察月亮,所以当老师让他讲述发觉的时候,孩子无可奈何。
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待改变。
快乐中秋节大班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参与节日游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点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活动难点画月饼活动准备白纸、彩笔若干,关于中秋节的音乐。
活动进程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节的风俗1、观赏图片了解中秋节。
幼儿园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教案(精选7篇)幼儿园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教案(精选7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参加过一些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自始至终贯穿,渗透着极强的教育性。
你知道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才是好的主题班会吗?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幼儿自带月饼,PPT活动过程:一、儿歌引出中秋节1、《小小的船》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2、理解儿歌里的内容(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不是)(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3)出示图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都看见过它吗?(夜晚,看见过)那月儿是什么样子的呢?当月亮变圆又是什么时候呢?二、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
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三、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月亮姑娘做衣裳》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
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幼儿园中秋节的教案(11篇)

幼儿园中秋节的教案(通用11篇)幼儿园中秋节的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欢乐。
2、喜爱民族节日,了解简洁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奇。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共享的开心。
4、体验人们相互关怀的美妙情感。
5、乐于参加节日的活动。
[活动预备]1、每一个孩子预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知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活动过程]1、通过争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聚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
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爱过中秋节吗?为什么?4、观看月饼,通过共享月饼体验节日的欢乐。
A、月饼有许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外形、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C、教师小结。
D、共享月饼。
教学反思:“熟悉中秋节”这堂课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有肯定的难度,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小朋友也根本上听不太明白,但是大局部都知道要过节该吃月饼了,代表家人的团聚。
幼儿园中秋节的教案2教育目标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简洁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喧闹气氛。
3.通过学习,培育幼儿的观看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及思维力量。
学习目标1、简洁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接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并对之感兴趣。
2、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表现的情趣,知道月亮在任何有水的地方和透亮的玻璃上都会消失映像。
3、通过观看、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月亮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时圆时缺,培育幼儿爱科学、爱探究的的情感。
4、稳固幼儿对图形的熟悉,知道3、4、5表示的数量,培育幼儿手口全都点数的力量。
5、观赏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感受作品的好玩和奇异。
6、发动幼儿、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中秋节风俗习惯的资料,培育幼儿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力量。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中秋节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中秋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知道中秋节的起源和相关民俗习惯;2.能够了解中秋节和传统节日的关系;3.能够制作中秋节传统食品和手工制品;4.能锻炼社会性与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中秋节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典故及相关民俗;2.中秋节和传统节日的联系;3.制作月饼和手工制品。
三、教学过程1. 中秋节介绍•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家庭过中秋节的普遍做法;•给幼儿呈现民俗活动。
2. 中秋节和传统节日的联系•设计小游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中秋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进行情境体验,感受传统节日的快乐与特色。
3. 制作月饼和手工制品•老师讲授制作月饼和手工制品的方法;•小组合作,制作月饼和手工制品;•展示幼儿的作品并点评。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程中的表现及得出的反馈,可以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包括以下方面:•幼儿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和相关民俗习惯;•幼儿理解了中秋节和传统节日的关系;•幼儿动手制作和合作;•整个活动的氛围和学习时光的质量。
五、教学反思在这次大班社会活动中,我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参与到一次具有传统文化涵义的社会活动中去,锻炼他们的合作和社会性。
我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不足之处:1.活动内容可以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2.小组合作设计得不够有针对性,需要更好地引导幼儿彼此交流、协作;3.有些幼儿在制作月饼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需要更好地安排老师和家长协助。
六、总结本次大班社会活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传统节日的元素来设计教学内容,暴露出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以及锻炼幼儿的社会性和合作精神的目的。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多加改进,提高活动的实际效果。
幼儿园大班节日教案:快乐的中秋节

幼儿园大班节日教案:快乐的中秋节第一章:中秋节来历的认识1.1 教师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故事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了解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1.2 引导幼儿讨论中秋节的意义,如团圆、家庭和睦等。
1.3 活动小结: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代表着团圆和幸福。
第二章:制作月饼2.2 指导幼儿亲手制作月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3 活动小结:制作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让幼儿体验到节日的乐趣。
第三章:猜灯谜3.1 教师出一些简单的灯谜,让幼儿猜谜底。
3.2 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谜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3 活动小结: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
第四章:赏月4.1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赏月亮,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月亮的美丽。
4.2 引导幼儿讨论赏月的意义,如团圆、感恩等。
4.3 活动小结: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让幼儿体验到节日的温馨和团圆。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中秋节的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5.2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中秋节的知识和趣事,增进家庭感情。
5.3 活动小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更加了解中秋节,体验到节日的快乐和团圆。
第六章:学习中秋节诗词6.1 教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如《静夜思》、《水调歌头》等。
6.2 引导幼儿朗读并简单解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6.3 活动小结:通过学习中秋节诗词,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七章:中秋故事分享7.1 教师讲述中秋节相关的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7.2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
7.3 活动小结:通过分享中秋故事,让幼儿学到勇敢、善良等品质。
第八章:手工制作灯笼8.2 指导幼儿亲手制作灯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8.3 活动小结:制作灯笼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让幼儿体验到节日的乐趣。
第九章:中秋主题歌唱活动9.1 教师教唱中秋节相关的歌曲,如《月亮代表我的心》、《但愿人长久》等。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优秀9篇】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优秀9篇】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2、能画出不同颜色花纹的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1、《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2、不同款式的月饼图片;3、彩笔、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想想你记忆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半圆形弯弯的)二、播放《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
三、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
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颜色、味道,说说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小结: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古人又称团圆节,是欢庆丰收/家人团聚/赏月、品月饼的传统节日,月饼圆圆就像月亮一样人们都要吃月饼来欢庆中秋节。
月饼也象征团圆,一般人们把一个月饼分开来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开。
四、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月饼”,从月饼的颜色,形状,图案等方面进行引导。
五、鼓励幼儿大胆的绘画月饼。
在指导过程中,提醒幼儿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饼,如红色——草莓味、黄色——橙子味、绿色——青草味等等让幼儿缠身作画的热情。
六、作品欣赏并展示。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篇二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
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一、出示:月饼。
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交流讨论。
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重要节日之一。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能通过手工制作、歌唱、舞蹈等形式表达中秋节的美好情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自豪感,体验中秋节团圆、和谐的氛围。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2. 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3. 中秋节手工活动:制作月饼、灯笼4. 中秋节歌唱活动:学唱《月亮代表我的心》5. 中秋节舞蹈活动:学习中秋节舞蹈三、教学准备:1. 教具:月饼、灯笼、嫦娥奔月故事课件、音乐、舞蹈视频等。
2.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中秋节的意义和习俗。
2. 讲述:教师讲解中秋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3. 手工活动:教师示范制作月饼和灯笼,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歌唱活动:教师教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让幼儿学会表达中秋节的美好情感。
5. 舞蹈活动:教师播放中秋节舞蹈视频,引导幼儿学习舞蹈,感受节日的氛围。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手工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动手能力,给予个别指导。
3. 在歌唱和舞蹈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4.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教师要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使每位幼儿都能在中秋节主题活动中得到成长和收获。
5.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加强对传统节日的教学,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六、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中秋节的美食,如月饼、柚子等,增进亲子关系。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的中秋节庆祝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节日的氛围。
3. 主题展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关于中秋节的手工作品,进行班级展览,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秋节》

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秋节》第一章:中秋节的由来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
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
2. 中秋节的习俗和活动。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中秋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2. 图片展示:展示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四、教学活动:1. 讲述中秋节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
2. 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3. 进行中秋节习俗的游戏,如猜灯谜、品尝月饼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中秋节故事的理解和参与游戏的表现。
2. 收集幼儿对中秋节习俗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中秋节的习俗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活动。
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中秋节习俗。
2. 中秋节的活动和庆祝方式。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中秋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2. 图片展示:展示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四、教学活动:1. 讲述中秋节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2. 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3. 进行中秋节习俗的游戏,如猜灯谜、品尝月饼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中秋节故事的理解和参与游戏的表现。
2. 收集幼儿对中秋节习俗的提问和回答。
第三章:中秋节的手工活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增强幼儿对中秋节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相关的手工活动。
2. 制作中秋节的手工作品。
三、教学方法:1. 示范讲解:通过示范讲解,让幼儿了解手工活动的步骤和技巧。
2. 自主创作:让幼儿自主进行手工活动,发挥创造力。
四、教学活动:1. 讲解中秋节的手工活动步骤和技巧。
2. 让幼儿进行自主创作,制作中秋节的手工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
关于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能画出不同颜色花纹的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篇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2、能画出不同颜色花纹的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
2、不同款式的月饼图片;
3、彩笔、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想想你记忆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半圆形弯弯的)
二、播放《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
三、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
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颜色、味道,
说说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小结: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古人又称团圆节,是欢庆丰收/家人团聚/赏月、品月饼的传统节日,月饼圆圆就像月亮一样人们都要吃月饼来欢庆中秋节。
月饼也象征团圆,一般人们把一个月饼分开来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开。
四、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月饼”,从月饼的颜色,形状,图案等方面进行引导。
五、鼓励幼儿大胆的绘画月饼。
在指导过程中,提醒幼儿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饼,如红色——草莓味、黄色——橙子味、绿色——青草味等等让幼儿缠身作画的热情。
六、作品欣赏并展示。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篇二【活动目标与准备】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体验节日的快乐;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开展前,进行墙饰布置,墙饰的主要内容包括花灯、嫦娥奔月图等;给幼儿讲述关于月亮的故事、中秋节与月饼的传说;美工课上,幼儿学会了用橡皮泥捏月饼,会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图形纸撕月亮(提供用缝纫机扎出小孔的月亮图形纸;制作投影片或挂图:一幅
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投影片或图片;录像带:中秋赏月;音乐磁带《飞月夜》、《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墙饰的变化,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
3、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
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4、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
或《月夜》二胡曲)。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6、操作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用缝纫机扎出小孔,变成月亮的形状,让幼儿撕下来。
)
【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
1、组织幼儿参观大班的游戏“乐乐月饼超市”;观看大班小朋友的幻想画《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区,提供月饼盒子、橡皮泥、吹塑纸、蜡光纸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月亮和月饼。
3、在图书区提供嫦娥奔月,吴刚砍伐桂花树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
在语言区幼儿看月亮图片说月亮的诗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或儿歌讲给同伴听。
5、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与家长沟通计划:
1、活动前,请家长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月饼的歌曲或诗歌。
2、请家长在八月初三至八月十五晚上带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月亮画在纸上,装订成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簿。
3、请家长带幼儿到食品超市,观看各式各样的月饼。
4、活动在中秋节前一天进行,中秋节晚上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赏月活动,创编幻想故事——《到月亮上去做客》。
附故事一【嫦娥奔月】
羿是神话传说中远古时最著名的射手,曾经为人间除了许多凶禽猛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射神。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晚上,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羿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长生不老药。
嫦娥吃下药以后,身子突然轻飘飘地飞了起来。
她身不由己地飞出了窗口,越飞越高,升上了夜空。
飞啊飞啊,一直向月亮飞去。
到了月宫,嫦娥又日夜思念人间。
她叫玉兔为她捣药,想吃些能降落人间的灵药,回到羿的身边。
可是玉兔没有捣成灵药,于是嫦娥便成了月宫中的主人——月中仙子。
这个故事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补充,嫦娥成了月神和古时候人们中秋拜月的对象。
故事二【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
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
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
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只小船。
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
”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上合身的衣裳。
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