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秋》
大班中秋教案范文(精选6篇)

大班中秋教案范文(精选6篇)大班中秋教案1活动目标: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祥和的欢乐。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月饼,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1、环境创设。
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
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团团圆圆过中秋"。
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4、请幼儿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
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
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
幼儿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
制作道具,进行表演。
其余幼儿当观众。
互相轮换。
教学反思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大班中秋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阅读图书和童话剧表演,理解故事的内容。
2、根据教师所给的阅读线索,仔细进行阅读并讲述。
3、感受好朋友之间诚挚而深厚的情意。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活动准备:"字宝宝乐园"教学挂图(字词:月亮)。
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感受小田鼠毛毛的情绪变化。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一幅图片):这是一只小田鼠,它的名字叫毛毛,你们看毛毛的心情怎么样?它为什么不开心呢?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二幅图片):毛毛看到了谁?(介绍小灰鼠托托。
)这时候他的心情怎样?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三幅图片):毛毛和托托在做什么?看了这幅图,你觉得毛毛这时候的心情怎么样?4、教师:到底发生里什么事情,让毛毛会有这些不同的心情呢?我们来看看,在书中找一找答案。
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8篇

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范文8篇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愿意积极参加教学,感受节日的快乐。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教学。
教学准备:教学形式:全园集体教学教学流程:介绍节日—园长致辞—欣赏故事—制作月饼—师生节目表演(分享石榴)—亲子分享月饼。
教学过程:(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园长致辞(三)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饼1、中秋节吃什么?2、老师示范做月饼。
3、幼儿动手做月饼。
师生表演学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亲子分享人员安排:根据情况自行拟定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篇2一、主要涉及领域:综合。
二、教学目标:1、在观看做月饼的过程中,知道制作月饼的材料、工具、用途及方法。
2、积极参与教学,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3、体验和嘉宾一起参与教学及品尝的快乐。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二、教学准备:邀请制作月饼的嘉宾来园(携带材料和工具)和幼儿共同做月饼。
三、教学过程:1、向做月饼的嘉宾问好,激发参与教学的兴趣。
2、认识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了解其用途。
3、根据材料和工具,猜测制作月饼的方法。
指导语:刚才嘉宾给我们介绍了制作月饼的工具和材料,它们在制作月饼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用处。
谁来猜一猜月饼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4、观看嘉宾制作月饼,了解制作的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请部分幼儿尝试参与制作,获得亲身感受。
)5、烘烤和品尝月饼,体验快乐。
四、教学反思:教师可将制作月饼的过程拍成照片资料布置在环境中,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和熟悉。
大班中秋教案教案7篇

大班中秋教案教案7篇教案的制定是为了让老师的课堂更丰富,只有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阅历才能写出优质的教案,以下是范文社我细心为您推举的大班中秋教案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中秋教案教案篇1活动目标: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尝试在面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活动预备:面粉、月饼模具、帽子,桌布口罩音乐活动过程:一、中秋到,道中秋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敬老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奇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吃月饼、赏月中秋节的习俗许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予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喜爱和对美妙生活的憧憬。
二、看月饼,说月饼说说月饼的不同外形不同——一般多见是圆形,还有方形,心形等等花纹不同——月饼上都有花纹,有的是图案,有的还有文字馅儿不同——豆沙、玫瑰、鲜肉??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冰激凌、冰皮、广式、苏式? 三、做月饼争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老师示范:先取适量的面团,在手中搓圆,用模具轻轻一压,保持月饼表面光滑。
取出塑料小刀,在月饼上刻上花纹。
四、自由结伴选择材料制作观看幼儿制作状况,适时、相宜赐予提示、示范等关心。
(播放音乐)五、介绍、展现自制的月饼。
六、活动延长:把做好的月饼拿到食堂蒸熟,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自制作的月饼。
大班中秋教案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观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活动说明:九月的老师节刚过,孩子们便告知我:“老师立刻要过中秋节了”。
孩子们乐观的谈论让我们敏感的意识到幼儿对中秋节的爱好和关注。
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爱好,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才智结晶的喜爱之情,就此,开展了“欢乐的中秋”主题活动。
大班中秋节的教案5篇

大班中秋节的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的“中秋节”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学习相关的诗词、歌曲和手指游戏,制作中秋节主题的手工作品,品尝中秋节特色食品——月饼。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中秋节来历和习俗的理解,诗词、歌曲和手指游戏的掌握。
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中秋节主题课件、视频、图片、诗词、歌曲、手工材料等。
学具:手工材料、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出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播放中秋节主题课件,讲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相关诗词、歌曲。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进行中秋节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灯笼、月饼等。
4. 例题讲解:教授一首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和一首歌曲,引导幼儿跟读、学唱。
5.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手指游戏,巩固所学诗词和歌曲。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2. 中秋节相关诗词、歌曲3. 手工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中秋节的故事,分享所学诗词和歌曲。
答案:参照课堂上讲述的故事、诗词和歌曲。
2. 作业题目:与家人一起制作一份中秋节主题的手工作品。
答案:根据课堂上学习的制作方法,自由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中秋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中秋节主题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让幼儿在家庭中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同时,鼓励幼儿收集更多关于中秋节的资料,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中秋节来历和习俗的理解,诗词、歌曲和手指游戏的掌握。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优秀9篇】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优秀9篇】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2、能画出不同颜色花纹的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1、《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2、不同款式的月饼图片;3、彩笔、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想想你记忆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半圆形弯弯的)二、播放《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
三、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
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颜色、味道,说说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小结: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古人又称团圆节,是欢庆丰收/家人团聚/赏月、品月饼的传统节日,月饼圆圆就像月亮一样人们都要吃月饼来欢庆中秋节。
月饼也象征团圆,一般人们把一个月饼分开来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开。
四、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月饼”,从月饼的颜色,形状,图案等方面进行引导。
五、鼓励幼儿大胆的绘画月饼。
在指导过程中,提醒幼儿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饼,如红色——草莓味、黄色——橙子味、绿色——青草味等等让幼儿缠身作画的热情。
六、作品欣赏并展示。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篇二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
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一、出示:月饼。
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交流讨论。
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重要节日之一。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能通过手工制作、歌唱、舞蹈等形式表达中秋节的美好情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自豪感,体验中秋节团圆、和谐的氛围。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2. 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3. 中秋节手工活动:制作月饼、灯笼4. 中秋节歌唱活动:学唱《月亮代表我的心》5. 中秋节舞蹈活动:学习中秋节舞蹈三、教学准备:1. 教具:月饼、灯笼、嫦娥奔月故事课件、音乐、舞蹈视频等。
2.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中秋节的意义和习俗。
2. 讲述:教师讲解中秋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3. 手工活动:教师示范制作月饼和灯笼,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歌唱活动:教师教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让幼儿学会表达中秋节的美好情感。
5. 舞蹈活动:教师播放中秋节舞蹈视频,引导幼儿学习舞蹈,感受节日的氛围。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手工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动手能力,给予个别指导。
3. 在歌唱和舞蹈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4.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教师要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使每位幼儿都能在中秋节主题活动中得到成长和收获。
5.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加强对传统节日的教学,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六、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中秋节的美食,如月饼、柚子等,增进亲子关系。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的中秋节庆祝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节日的氛围。
3. 主题展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关于中秋节的手工作品,进行班级展览,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
幼儿园大班中秋教案

幼儿园大班中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传统习俗;2.学习中秋节的主要食品“月饼”制作;3.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制作中秋装饰品;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享精神。
教学内容一、中秋节的由来及传统习俗1.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传统习俗;2.引导幼儿讨论中秋节的意义,让幼儿了解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
二、月饼制作1.向幼儿介绍月饼的由来和制作方法;2.准备好月饼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向幼儿展示月饼制作的步骤;3.让幼儿动手制作月饼,并辅导幼儿完成。
三、中秋装饰品制作1.搜集中秋装饰品制作的相关资料和图片;2.向幼儿展示中秋装饰品的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3.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自己的中秋装饰品。
四、中秋联欢会1.以班级为单位,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月饼和装饰品展示出来;2.在班级内开展中秋文化活动,如猜谜、唱歌、跳舞等;3.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体会。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向幼儿展示中秋节的由来、传统习俗和各种中秋人物;2.讲解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制作月饼的过程和方法;3.演示法:在幼儿面前进行月饼制作的实际操作演示,引导幼儿模仿;4.自由发挥法: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自己的中秋装饰品;5.互动体验法: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互动体验,增强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制作月饼和装饰品的过程,评估其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耐心程度;2.针对中秋联欢会的表现,评估幼儿在团队协作、分享和表达方面的能力;3.通过教学反思和集体评估,总结、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延伸1.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2.探究中秋节在各个地区的习俗和特色,拓展幼儿的视野;3.借此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积极的课外活动中得到更多锻炼和提高。
大班中秋教案(通用7篇)

大班中秋教案(通用7篇)大班中秋教案1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并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情感目标:体验节日的快乐与同伴交流、合作和分享的快乐,感受中国的文化习俗。
3、技能目标:能自信的在同伴面前大胆的讲述和表现。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点、难点幼儿对中秋节的来历的理解和引导幼儿大胆的讲述和表现自己活动准备有关月亮变化图、过中秋节热闹快乐场景的短片以及每个家庭准备带来一块月饼活动过程1、猜谜:“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多,有生两只角。
”请你猜猜这是什么?2、出示月亮变化图: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然后结合观察讲讲月亮的变化。
(小组合作)3、教师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团圆欢聚在一起吃果实赏月,所以这天也叫“团圆节”。
4、鼓励小朋友大胆走上讲台讲讲他们已经知道的有关中秋节的美丽的故事和传说,然后老师再做补充。
5、请小朋友讲讲在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然后让幼儿看过中秋节热闹快乐场景的短片,体会中秋节的快乐和中国的文化习俗。
6、小朋友爱吃月饼,请小朋友介绍带过来的月饼,并和大家一起品尝,一起分享。
教师做小结。
7、活动延伸:请小朋友用橡皮泥做自己最喜欢的月饼或用彩笔画出自己最爱的月饼教学反思1、在课堂中会脱离备课的预设问题,出现一些新问题,觉得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在课堂中老师一定要正确的引导新生问题,不用压制孩子们的想象力。
2、对孩子们的心里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还没有完全了解,孩子们对月亮变化图理解的不够透彻。
老师应该合理引导再简化成卡通版的更好。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多了解孩子,多了解他们的年龄和心理变化特点,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恰当的设计合理的问题,正确的引导孩子,让他们快乐健康发展。
大班中秋教案2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也是水果丰收的节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秋》
大班教案《中秋》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自己说出自己的中秋节怎么过的,能够听小朋友说中秋怎么过的,体会讲述自己的快乐的乐趣,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中秋》教案吧。
活动目的:
1、能够听小朋友说中秋怎么过的。
2、能够自己说出自己的中秋节怎么过的。
3、体会讲述自己的快乐的乐趣。
4、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5、知道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刚过的中秋节。
活动重难点:
认真听其他小朋友讲话,以及流畅清楚的说出自己的中秋节。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自己的中秋节。
小朋友们这个中秋节过的开不开心呀?老师这个中秋节过得可开心了。
小朋友们小嘴巴闭闭好,听一听老师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阳历九月15日这一天,早上起来之后然后最后
二、提问小朋友听到的老师中秋节怎么过的。
好啦,老师的中秋节就过完啦,小朋友们还记得老师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吗?来,花花你说说。
恩,记得真好。
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要请小朋友们来讲一讲自己是怎么过
的中秋节啦。
同样的,小朋友讲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我们要闭上我们的小嘴巴,竖起我们的小耳朵,认认真真的听,之后老师还会问问题的哟。
三、小朋友讲述自己好玩的中秋节。
那么,老师倒数321,最先举起小手的小朋友,就最先来说一说自己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三!二!一!
四、总结,结束课程。
哎呀,小朋友们的中秋节过得可真丰富呀。
那么,中秋过完啦,现在,我们要把心收回幼儿园来啦。
让我们一起出去玩滑梯吧!
小百科:中秋,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等。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是上古秋收祭月的遗俗。
中秋习俗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
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年节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