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教案材料
万圣节教案万圣节的社区参与与公益活动

万圣节教案万圣节的社区参与与公益活动万圣节教案万圣节的社区参与与公益活动一、介绍万圣节(100字)万圣节,又称为Halloween,是每年的10月31日庆祝的节日。
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后来逐渐与基督教的万圣节合并,并成为一个集欢庆、游行和互赠糖果于一体的节日。
如今,万圣节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欢迎的节日之一。
二、万圣节的社区参与(400字)1. 举办社区游行活动在万圣节当晚,社区可以组织一场盛大的游行活动。
居民可以穿上各种奇装异服,戴上别致的面具,在街头巷尾热烈地庆祝这个节日。
游行活动不仅能够增加社区居民的凝聚力,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造力的机会。
2. 举办万圣节主题派对社区可以组织一场以万圣节为主题的派对。
居民们可以共同策划派对内容,比如布置场地、准备美味食物、推出有趣的游戏和活动等。
这样的派对不仅能够让居民感受到节日的快乐,还能增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 设立社区万圣节小品展览社区可以在公共场所设立一个小型的万圣节小品展览。
居民们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各种万圣节装饰品,将其展示出来。
这样的展览既能够装点社区环境,也能够展示居民的创造力和才艺。
4. 组织万圣节糖果收集活动万圣节的一个重要传统就是孩子们穿着各种服装挨家挨户要糖果。
社区可以组织一场万圣节糖果收集活动,鼓励居民们在这一天慷慨地分发糖果给孩子们。
这不仅能够增加社区居民的亲近感,还能为社区孩子们带来欢乐。
三、万圣节的公益活动(800字)1. 组织义卖活动在万圣节期间,社区可以组织一场义卖活动,将所筹集的资金用于支持一些公益项目。
居民们可以捐赠一些物品或者自己制作一些手工艺品来参与义卖。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社区的有需要的人们,还能让居民们感受到奉献与帮助他人带来的满足感。
2. 参与社区清洁行动万圣节是一个庆祝的日子,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对环境的保护。
社区可以组织一场清洁行动,居民们一起清理社区的垃圾,维护社区的环境卫生。
这样的活动既能够让居民们培养环保意识,又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
万圣节 教案

万圣节教案活动目标:通过参与万圣节主题的活动,了解该节日的起源和传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时间:约60分钟准备材料:1. 万圣节相关的图片和道具(如南瓜灯,鬼魂面具等)2. 万圣节相关的故事书籍3. 彩色纸、颜料、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4. 活动小奖品活动步骤:1. 热身游戏(5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南瓜灯速度制作比赛。
给每位代表一块彩色纸和一把剪刀,并要求他们将纸折叠并剪成南瓜灯的形状。
时间到后,评选最快制作完成的代表,并给予奖励。
2. 介绍万圣节(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万圣节的起源和传统,比如万圣节最初是庆祝亡灵归来的节日,人们会穿上各种鬼魂面具来吓唬恶魔。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讲述故事的形式进行。
3. 装扮比赛(15分钟)学生们分组,每组准备一套万圣节主题的服装和化妆。
给学生们一定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最后由全班投票选出最佳装扮的小组。
4. 制作南瓜灯(15分钟)学生们再次分组,每组分发一个南瓜和手工制作材料。
引导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给南瓜制作面具,可以使用颜料、剪纸等多种材料。
最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完成的南瓜灯,并由全班投票选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5. 欢乐竞猜(10分钟)老师准备一些与万圣节相关的谜题,学生们通过回答问题来竞猜答案。
每个问题之后,给学生一定时间想出答案,并宣布正确答案。
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
6.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并鼓励学生们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庆祝万圣节,体验节日的乐趣。
注意事项:1. 活动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制作南瓜灯时要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2. 为了增加竞争的激烈度,可以为比赛设置奖品,如小糖果或小礼物。
3. 活动前要对所需材料进行充分准备,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
万圣节活动教案(精选6篇)

万圣节活动教案(精选6篇)万圣节活动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万圣节活动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万圣节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 知道南瓜灯是万圣节的象征物,了解南瓜灯的由来。
2. 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倾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成熟的南瓜4个,电脑1台(能连接上网),画好的南瓜轮廓若干张,剪好的南瓜眼睛若干对、南瓜鼻子若干个、南瓜嘴巴若干张,水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1. 教师出示南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朋友回答。
万圣节的活动教案师:对了,这是一个成熟了的南瓜。
别看它样子普普通通,其实呀,它可神奇了,可以做成很可爱的南瓜灯哦!2. 详细讲述南瓜灯的来历。
师:小朋友想知道南瓜灯的由来吗?小朋友回答。
师:既然小朋友们都想知道南瓜灯的来历,老师就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吧。
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你们一定要竖起耳朵、睁大眼睛仔细地听。
用南瓜制作南瓜灯是万圣节的一个传统,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爱尔兰。
传说爱尔兰有一个名叫杰克的人非常非常吝啬,死了以后不能进入天堂,又因为他取笑了魔鬼,魔鬼也不让他进入地狱。
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实在没办法,只能提着灯笼四处游荡。
于是,杰克和南瓜灯便成了被诅咒的游魂的象征。
人们为了在万圣节的前夜吓走这些游魂,便用芜菁、甜菜或马铃薯雕刻成可怕的面孔来代表提着灯笼的杰克。
爱尔兰人迁到美国后,便开始用南瓜来雕刻,因为在美国的秋天,南瓜比芜菁更充足。
现在,如果在万圣节的晚上人们把南瓜灯挂在窗户上,就表明那些穿着万圣节服装的人可以来敲门捣鬼要糖果,还要说“trick or treat”。
3. 幼儿分组活动,动手制作南瓜灯。
师:小朋友们知道了南瓜灯的来历了,肯定都想试试亲手做一个南瓜灯,是不是?现在老师手里有很多制作南瓜灯的材料,你可以在南瓜上画南瓜灯,可以自己动手在纸上画南瓜灯,也可以粘贴一个南瓜灯,另外,你们也可以在网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南瓜灯。
万圣节教案5篇

万圣节教案5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个性化地开展教学,制定灵活的教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进行调整,下面是网作者为您分享的万圣节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万圣节教案篇1教学内容:学习万圣节的相关单词及短语,能够简述万圣节。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相关词汇及其短语,能够运用简要语言陈述万圣节,并且可以进行熟练的问答练习。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2、了解西方文化,深刻理解万圣节的节日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和表演力,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学习过程中,熟练运用“when, 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教学难点:1、能够有效结合词汇、短语、短文,从而有效的进行练习;2、在练习过程中,有效结合万圣节相关知识。
教学道具:1、万圣节黑色斗篷;2、纸制黑色帽子;3、面具;4、各种词汇纸卡;5、糖果;6、多媒体设备教学方法:1、讲授法——知识点的深入2、练习法——游戏、竞赛3、演示法——运用交际句型,熟练进行对话练习4、展示法——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教学步骤:step 1: warm up1、greetings: good morning.2、listen to music and do it with the students.伴随着美妙的万圣节歌曲,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跳、一起唱,从而更好的'要孩子们融入课堂。
st ep 2: spell the word about “halloween”教师引导孩子对打乱顺序的各个字母进行排序,引出单词“halloween,带出主题,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step 3: find and talk about it.教师把提前准备好的黑色箱子展示给孩子们,要孩子们自己来发现箱子里的东西,逐个亮出箱子里的东西,并引导孩子们说出关于万圣节的单词,此环节不仅带有神秘感,孩子们也很有成就感。
万圣节幼儿园教案

万圣节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万圣节的由来和意义。
2.帮助幼儿认识万圣节的一些传统习俗。
3.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与万圣节相关的道具或装饰品,如南瓜灯、鬼魂面具等。
2.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颜料、面具、南瓜、装饰品等。
3.PPT:制作有关万圣节的图片或视频,以便向幼儿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讲解万圣节的由来和意义,引导幼儿进入万圣节的主题氛围。
2.向幼儿展示一些万圣节的图片或视频,让他们感受节日的氛围。
二、学习万圣节的传统习俗(15分钟)1.介绍万圣节的传统习俗,如化妆、做南瓜灯、玩“不给糖就捣蛋”等。
2.向幼儿展示如何制作南瓜灯,并让他们尝试动手制作南瓜灯。
三、制作万圣节装饰品(30分钟)1.分发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制作万圣节装饰品,如鬼魂面具、幽灵玩偶等。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装饰品的制作。
四、合作游戏(15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如“南瓜接力赛”、“捣蛋者追逐”等。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总结(5分钟)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2.鼓励幼儿在家里继续制作万圣节装饰品,享受节日的快乐。
【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家长来参加幼儿园的万圣节活动,共同度过一个有趣的节日。
2.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万圣节化妆比赛,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3.可以安排幼儿观看一些与万圣节相关的卡通片或电影,增加他们对节日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反思】1.在节日活动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和习惯,不强迫他们参与一些活动。
2.要注重幼儿的安全和卫生,避免使用一些刺激性的道具或材料。
3.要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节日习惯和行为。
万圣节英语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万圣节英语主题班会教案五篇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非常期待每年的万圣节,因为这是一个有趣且充满创意的节日。
为了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我特别设计了五篇主题班会教案,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练习英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以下是我为五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准备的教案:1. 小学一年级-魔法礼品盒目标:学习与万圣节相关的词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活动:1) 谈论万圣节的传统,向学生展示一些万圣节的图片并复习相关的词汇,如“南瓜”(pumpkin)、“鬼魂”(ghost)、“巫婆”(witch)等。
2) 引导学生利用积木或纸板制作一个魔法礼品盒。
鼓励他们在盒子上涂画、贴上万圣节的元素,并用英语描述自己设计的魔法礼品盒。
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英语表达能力,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
2. 小学三年级-鬼屋之旅目标:扩展学生的词汇,鼓励他们分享趣闻和吓人故事。
活动:1) 介绍英语中关于万圣节的词汇,如“幽灵”(spirit)、“吸血鬼”(vampire)、“墓地”(graveyard)等。
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2) 分组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听过或经历过的趣闻和吓人故事。
鼓励学生用英语描述故事情节和感受,同学们在听完后可以互相提问和评论。
评价:评估学生们对万圣节词汇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用英语分享故事的流利程度。
3. 初中一年级-万圣节化妆秀目标:培养学生用英语描述服装和容貌,并鼓励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1) 学习并复习万圣节相关词汇,如“魔女帽子”(witch hat)、“僵尸”(zombie)、“面具”(mask)等。
2) 邀请学生准备一个酷炫的万圣节化妆造型。
每个学生都要依次上台,用英语描述自己的服装和在万圣节派对上的角色。
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展示的创意和细节。
4. 初中二年级-“苦恼的万圣节”目标:让学生了解他人的文化差异,并培养他们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态度。
活动:1) 分享不同国家的万圣节习俗和庆祝方式,比如美国的“不给糖就捣蛋”(trick-or-treating)和墨西哥的“亡灵节”(Day of the Dead)。
精选万圣节主题教案(通用5篇)

精选万圣节主题教案(通用5篇)精选万圣节主题篇1一、万圣节的由来在西方国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个halloween,那就是万圣节。
大家都知道,在万圣节期间,许多公共场所乃至居家院落,都会布置上很多装饰物,孩子们会穿上每年不一样的万圣节服装,拎着南瓜灯的提篓去挨家挨户地讨糖,说是“trick or treat”.现在的万圣节流传到今天已经没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已经成了一个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年轻人开化妆舞会的节日。
二、化装舞会的意义1、增强学校和孩子家长之间的纽带关系,增进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
2、增强孩子对西方节日的认知,增强对学习英语的兴趣3、给孩子一个难忘的万圣节三、万圣节“化装舞会”:1、活动时间:20xx年10月31日晚6点——9点。
2、活动地点:马承英语**学校多媒体教室3、活动对象:全校学生及家长4、活动流程:(1) 亲子diy制作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各种材料,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一个与万圣节相关的道具,例如:南瓜灯、南瓜面具、巫婆帽、黑蜘蛛等,可以在化妆舞会上使用。
(2) 亲子化妆秀请家长事先给孩子准备各种万圣节的打扮,可以扮作小天使、小巫婆、小魔术师以及各种小卡通形象。
现场家长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穿好服装,然后给孩子简单化妆,同时幼儿要学着给妈妈化妆。
(3) 亲子万圣节化妆舞会a:小主持人主持活动开始b:进场(全体学生和家长统一手牵手跟着音乐进场、就座)c: 全体演唱万圣节歌曲d:家庭化妆模特秀(每个家庭精彩亮相)(4)万圣节游戏A、“眼球”接力赛 (Eyeball Relay)游戏准备:每队一个乒乓球(画成一只眼球)和一个汤匙。
游戏规则:将学生和家长分成人数相同的几队,每队孩子一组、家长一组,每队的第一个孩子一只手用汤匙装着“眼球”到达终点,交给在终点等候的家长,家长用一只手拿着汤匙和“眼球”快速回来,递给下一个学生,以此反复,优先完成的那一队为赢。
注意途中“眼球”不能掉在地上,如果掉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放到汤匙里再继续游戏。
万圣节教案进行小组合作的游戏与竞赛

万圣节教案进行小组合作的游戏与竞赛在万圣节教案中,小组合作的游戏与竞赛可以是一种有趣且充满创意的活动方式。
通过参与游戏和竞赛,学生们不仅可以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适合进行小组合作的万圣节游戏与竞赛。
一、吸血鬼传球人数:至少6人以上,可适当增加材料:一块南瓜,几个塑料球(或者其他类似的小球)规则:1.参与者分成两个或多个小组,站成一排,按顺序编号。
2.每个小组成员手持一只勺子,并将勺子中的南瓜种子放在勺子上。
3.比赛开始时,编号为1的小组成员将其勺中的南瓜种子放在塑料球上,然后用勺子传给编号为2的成员。
4.每位小组成员都必须用勺子传球,直到最后一名成员将南瓜种子放在塑料球上后,小组完成一轮。
5.每个小组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游戏,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二、僵尸追逐人数:至少4人以上,可适当增加材料:一块纸板、铅笔规则:1.参与者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置一个起点和终点。
2.游戏开始,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成员为“僵尸”,其他成员为“幸存者”。
3.“幸存者”在纸板上画一个小人形,做好准备。
4.比赛开始时,“僵尸”开始追逐“幸存者”,“幸存者”的任务是尽可能迅速地逃离“僵尸”。
5.如果“僵尸”碰到了“幸存者”,该“幸存者”变成“僵尸”,并加入原来的僵尸队伍。
6.游戏结束后,每个小组计算“幸存者”逃离时间最多的组员,该小组获胜。
三、灵魂供奉人数:至少6人以上,可适当增加材料:一些标有数字的小纸片,一只帽子规则:1.参与者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排,面对面。
2.每个小组中的两名成员戴上帽子,成为“自由灵魂”。
3.每个小组成员都获得一张标有数字的小纸片。
4.游戏开始后,两个“自由灵魂”开始在两队之间穿梭,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交换标有数字的小纸片。
5.交换时必须遵循一定规则:只能在相邻的两个成员之间交换,并且只能将较大的数字交给较小的数字。
6.当“自由灵魂”停下来时,他们将手中的小纸片相加,该小组获得相应的积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词
1.像刚过去的万圣节,南瓜灯(Jack-O-Lantern)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根据传说,一个
个呲牙瞪目的南瓜灯会保护四出串门讨糖果的小孩子们不受邪恶侵扰。
从字面上翻译是pumpkin lamp
2.万圣夜英语:Halloween为..All Hallows' Eve的缩写。
3.万圣节All Hallows' Day = Hallowma
s4. candy 糖果
5. “咬苹果”bobbing for apples
6. 太妃糖苹果toffee apples
二、句子
1.万圣节快乐!Happy Halloween !Happy Hallowmas !
2. 在苏格兰,小孩要糖果时会说:“The sky is blue, the grass is green, may we have our Halloween.”(天是蓝色,草是绿色,齐来庆祝万圣节前夜),然后以唱歌跳舞等表演来博得糖果。
3.
三、万圣夜及来源
1.万圣节,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撒克逊人后裔云集的美国、不列颠群岛、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西方国家。
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
2. 起源
万圣节与圣诞节和复活节一样都是来自于天主教对其它宗教的节日的吸收、改造和重新诠释。
万圣夜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们相信这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标志,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被称为“死人之日”,或者“鬼节”。
这一天各种恶鬼出没,死去人们的灵魂也会离开身体,在世间游走,这一天的晚上也就格外危险。
为了吓走邪恶的鬼魂,凯尔特人会戴上面具
外在基督宗教方面,早期的大公教会受到罗马政府的强烈逼迫,有很多基督徒殉道,以后,常有基督徒到这些殉道者致命的地方举行追思活动。
后来,因为殉道者众多,故此就有教会设立了专门的日子来纪念。
按历史文献,最早如此纪念的是安提约基雅(Antioch)教会,当时纪念的日子是每年圣神降临后的第一个主日。
后来教宗格里高利三世(Pope Gregory III,690-741)在罗马圣伯多禄大殿中,把一座小堂奉献给诸圣,并把纪念诸圣的日期改为每年的11月1日。
在这个圣日中,教会纪念所有的圣徒,用以表彰他们的圣德,并使教会视他们为效法的楷模。
诸圣日的第二天,为诸灵日(All Souls Day),是主后998年,法国克隆尼(Cluny)隐修院的院长圣奥迪罗(St. Odilo)推广的,用以纪念凡在基督里去世的信徒。
此日也可以是基督徒扫墓的日子。
万圣节和鬼节的习俗,主要是在英伦三岛和北美的前英属殖民地,也就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其中美国的万圣夜传统,最初由来自爱尔兰和苏格兰的移民于19世纪传入,而其他发达国家则于20世纪末受美国流行文化影响而开始庆祝万圣夜。
四、万圣节的意义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
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
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
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
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
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
五、Trick or treat (万圣节的活动)/u74/v_NjQyMjgxODM.html 歌曲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
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
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
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
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
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
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
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
“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
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
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
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
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
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
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六、假面舞会(万圣节的活动)
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
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
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开着假面舞会,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
时间流逝,万圣节已经淡化了它的神秘色彩,它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
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假面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形象。
万圣节成为一个孩
子们期待的重大节日,也是年轻人一场盛装的假面舞会,为个性张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秀场。
七、欧美国家的特色节目(万圣节的活动)
美国海波万圣节舞会在美国,最古怪的万圣节宴会,大概就是海波万圣节舞会。
服装设计师的时尚设计以舞会的形式展现,每年有超过40000人前来参加。
舞会于10月24日到25日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中心举行,是一场具有节日特色的舞会,盛装游行会让你感受到美丽与奇异的完美融合。
八、电影片段
九、讨论万圣节,你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西方的万圣节的区别?
十、手工
制作南瓜灯、女巫帽等
十一、讲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