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手工制作万圣节的面具教案反思.doc

合集下载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自制面具》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自制面具》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自制面具》【教学目标】•通过绘制自制面具的活动,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艺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表达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教学准备】•颜料、画笔、色彩笔。

•A4纸张和彩色卡纸。

•剪刀、胶水、颜料盘、水杯。

•教学PPT幻灯片。

•教师备课材料。

【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老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穿着一个有趣的面具,谈论面具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过程1.观看教学PPT,学生了解面具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2.向学生演示使用颜料、画笔和色彩笔的技巧,以及如何创造细节和纹理。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教师的指示制作自制面具。

4.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分享和交流自己的面具作品。

三、总结归纳1.教师和学生在总结中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面具。

2.引导学生谈论他们的创造过程中的困难和成就感,以及面具的意义。

3.给予学生正面评价和建议,鼓励他们继续发掘和发展他们的艺术天赋。

【教学反思】疏通思路,自由创作在本节课中,我想要鼓励学生尽可能自由地创造自己的面具。

我没有严格规定学生的颜色、形状、细节。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但是可能会有一些学生会遇到困难,没有思路。

我发现我需要给这些学生更多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思路,并向他们介绍更多的创作技巧。

加强外部拓展在本次课程中,我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创造。

但是我同样意识到我们还需要将这些艺术形式和理念融入到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中去。

例如,在绘制面具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探索一些人文和社会领域的问题,例如文化多样性和现代科技。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广泛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自制面具》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自制面具》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自制面具》【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教具:纸板、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2.材料:颜色鲜艳的纸板、色彩丰富的颜料等。

3.背景音乐:快节奏、活泼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创设情境,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今天我们要继续做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猜猜是什么?3.导入背景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舞动身体,为活动做好准备。

二、示范与讲解(10分钟)1.介绍制作面具的步骤和材料:首先,我们要用剪刀剪出面具的形状,在纸板上画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再用剪刀小心地剪出来;然后,可以用颜料给面具上色,也可以用彩纸剪出各种图案贴在面具上;最后,可以用胶水粘上橡皮筋或者棍子,就可以戴在脸上或手上了。

2.向幼儿展示制作面具的过程,并解释注意事项,如:小心使用剪刀,避免剪伤手指;面具需要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晾干等。

三、实践操作(35分钟)1.分发材料,让幼儿准备制作面具所需的纸板、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用剪刀在纸板上剪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3.鼓励幼儿使用颜料和画笔给面具上色,并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可以在面具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用彩纸剪出各种图案贴在面具上等。

4.引导幼儿使用胶水将橡皮筋或棍子粘在面具上,以便戴在脸上或手上。

5.监督指导幼儿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和问题。

四、展示交流(10分钟)1.邀请幼儿逐个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并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

2.鼓励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和赞赏,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导回忆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自制面具》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自制面具》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自制面具》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绘制、剪裁、装饰等手工制作技巧,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面具形态。

2.学生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面具图片或实物,获取面具的形态、品种等特点,启发自己的面具创意思考能力。

3.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不断尝试、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及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1.对面具形态、品种、功能等方面进行简述,并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多样性资料搜集。

2.在美术课堂,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作能力,创制自己喜爱的面具作品。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环节1.教师在课堂前,展示多种不同类型的面具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面具品种、形态、功能等问答互动活动,了解学生此前对面具知识层次的认识。

3.2 制作环节1.给学生分发面具制作所需的材料,包括:纸张、剪刀、彩笔、胶水等。

2.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教学生们如何制作面具。

有需要的话,可以同时准备视频教程和制作步骤演示文档。

3.为了满足差异化的学习需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程度进行小组差异化教学,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不同制作方式的书籍,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适合的制作方式。

3.3 创作环节1.教师让学生完成面具的基本建构和装饰后,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意发挥,可以加入个人的喜好元素,或者结合学过的其他课目进行创意设计。

2.在创作环节中,教师可以给予多种艺术手段的引导,如线条表达、颜色运用、造型塑造等等。

3.4 展示分享环节1.老师给予每个学生一个展示展示自己创作的机会,可以分享制作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教师通过点评和互动环节,帮助学生互相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3.5 总结环节1.教师可要求学生再次展示自己的面具作品,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向班级同学展示一遍。

2.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发表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1.学生制作面具的完成度和创意度。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万圣节的面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万圣节的面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万圣节的面具》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了解万圣节的来历和习俗,激发幼儿对万圣节文化的兴趣。

2.培养幼儿动手制作面具的技能,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万圣节面具图片、面具模板、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2.环境准备:布置好活动场地,确保安全。

三、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万圣节吗?万圣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呢?生:美国!师:对了,万圣节是美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10月31日举行。

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之一就是戴面具。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款属于自己的万圣节面具,好不好?2.制作部分(1)教师展示面具模板,引导幼儿观察面具的形状、颜色和装饰。

师:这个面具是什么形状的?上面的颜色和装饰有哪些特点?生:圆形,黑色,有蝙蝠、蜘蛛网等装饰。

(2)教师示范制作面具的步骤。

(3)幼儿分组制作面具,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模板,开始制作自己的万圣节面具吧!在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请教旁边的小伙伴或者老师。

3.展示部分(1)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制作的面具?分享一下制作过程中的快乐时光?(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

师:你们的作品都非常棒!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4.反思部分师: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会了制作万圣节面具,还了解了万圣节的文化。

你们觉得这次活动有趣吗?有什么收获?(2)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

师:在这次活动中,我发现你们都很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很强。

但是,在制作过程中,有些小朋友没有很好地遵守纪律,下次我们要注意这个问题。

希望大家在的活动中,能够更好地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四、活动延伸2.家长参与活动,与孩子共同制作万圣节面具,增进亲子关系。

通过本次美术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制作万圣节面具,还了解了万圣节的文化。

大班美术活动手工制作教案及教学反思《万圣节的面具》

大班美术活动手工制作教案及教学反思《万圣节的面具》

大班美术活动手工制作教案及教学反思《万圣节的面具》教案:课时数:1课时年级:大班(3-4岁)主题:万圣节的面具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并认识万圣节。

2. 能够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万圣节面具。

3. 能够通过手工制作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具准备:1. 白色纸板或卡纸2. 彩色纸或彩色绒布3. 剪刀4. 胶水5. 颜色笔或彩色油画棒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和回答关于万圣节的问题,如“你知道万圣节吗?你知道发生在什么时候吗?你知道人们在万圣节上为什么戴面具吗?”2. 讲解(5分钟):向学生简单介绍万圣节的起源和意义。

解释为什么人们在万圣节上会戴面具和化妆。

3. 制作面具(20分钟):将事先准备好的白色纸板或卡纸分发给每位学生。

引导学生用剪刀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剪出自己喜欢的面具形状。

然后,让学生使用彩色纸或彩色绒布,剪出各种图案,如眼睛、鼻子、嘴巴等,然后用胶水把它们粘贴在面具上。

最后,学生可以使用颜色笔或彩色油画棒给面具上色,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添加一些装饰。

4. 总结(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创意。

通过对学生的面具进行夸奖和鼓励,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学反思:在这堂手工制作课中,学生通过制作万圣节的面具,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对万圣节的了解和认识。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了自己独特的面具设计。

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成果,还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作品,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尝试。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使用工具。

在学生面具制作完成后的总结环节,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们的分享和意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总而言之,这堂手工制作课促使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创造的乐趣,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万圣节这一文化活动。

大班美术活动手工制作万圣节的面具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手工制作万圣节的面具教案反思
三、制作万圣节面具 1、 教师:你想象中的鬼会是什么样的? 2、 万圣节里人们都来画鬼脸驱邪,今天我们都给自己话了个鬼脸,我知道大家都很能干,那么帮客人们也画个鬼脸,好 吗? 3、 幼儿操作画鬼脸。
四、游戏:勇敢者的游戏。 附:万圣节的来历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 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叫“鬼节”,又称万圣节。 如今万圣节的意义逐渐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氛围成了主流,西方人喜欢以古灵精怪的造型组织狂欢,而象征万圣节 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被描绘成可爱和滑稽的面具。大班的孩子们和老师就开展了这次万圣节活动,很多戴着 面具的幼儿正在玩乐,传统意义上的万圣节,孩子们要去人家的家门口按门铃,然后问大人要糖,装在自己的口袋满载而归。 但我们今天的活动中,让孩子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把自己讨来的糖果去分给弟弟妹妹们,和他们一起过节。这些孩子大都打 扮成各种各样的造型,一个男孩穿着黑色的长袍,顶着尖尖的高帽子,面部被一个黑色的面具覆盖,正随着音乐起劲地蹦跳 着。一旁的小女孩则一身白纱,脸上戴着一个蝴蝶形状的面具,手里拿着一把纸糊的扫把,还有打扮成花仙子、奥特曼、小公 主等等造型,都是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准备的。
活动反思 1. 幼儿对面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制作出漂亮的面具,少部分幼儿不能理解到挖洞的方法,需要经常练习。 2. 孩子对面具非常感兴趣,、 通过扮演,进一步感受万圣节的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 2、 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辨别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 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幼儿园手工制作万圣节面具教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万圣节面具教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万圣节面具教案一、教案背景在万圣节来临之际,为激发幼儿对节日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进行手工制作万圣节面具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1.认识并了解万圣节的由来和习俗。

2.学习制作简单的面具。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4.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准备1.万圣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多种颜色的彩纸、剪刀、胶水、颜色笔等材料。

3.准备一些万圣节相关的装饰品,如彩色羽毛、亮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幼儿介绍万圣节的由来和习俗,激发他们对节日的兴趣,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认知(15分钟)•给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万圣节面具,并与幼儿一起讨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引导幼儿观察面具的形状、颜色、装饰等,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 制作(30分钟)•给每个幼儿发放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面具所需的材料。

•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面具形状,并用剪刀将彩纸剪成相应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等。

•鼓励幼儿运用想象力,用颜色笔为面具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提供一些装饰品供幼儿选择,如彩色羽毛、亮片等。

引导幼儿将装饰品粘贴在面具上,使其更加生动和有趣。

4. 展示与分享(20分钟)•让每个幼儿向全班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并分享他们制作的心路历程。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夸奖,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5. 游戏与表演(1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面具游戏,引导他们用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强他们的表演能力和想象力。

•鼓励幼儿进行小品表演,展示自己的面具和表演技巧。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给予积极的口头评价。

2.对幼儿的面具及其口头表演进行集体评价,鼓励幼儿互相赞扬和欣赏。

六、教学延伸1.借助小说、绘本等,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万圣节的故事和传统。

2.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商场或社区,在万圣节期间观赏其他人制作的面具和装饰品,增加他们对节日的体验和了解。

大班美术活动手工制作教案及教学反思《万圣节的面具》

大班美术活动手工制作教案及教学反思《万圣节的面具》

大班美术活动手工制作教案及教学反思《万圣节的面具》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学习万圣节文化并了解其背后的含义•得到一次丰富多彩的手工制作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学会用简单的材料制作面具,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美学水平2. 教学准备2.1 教学材料•班级所需面具材料清单(厚纸板、绸布、彩色纸、颜料、色带、胶水、剪刀、铅笔)•万圣节相关教材资料2.2 教室准备•绘画区域(准备好油漆架、颜料、画板等绘画工具)•制作区域(准备好材料的储存地方和工具放置区域)3. 教学步骤3.1 导入活动首先提出本次活动的主题:万圣节的面具,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万圣节,以及为什么会有制作各种各样面具的传统。

举例引导,让学生猜测一下自己的同学今天要扮演谁。

3.2 正片3.2.1 制作面具1.学生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2.老师介绍给学生主题,并提供相关的优秀作品案例供学生参考。

3.学生根据案例自主设计面具,并在铅笔稿上进行画画。

4.学生在厚纸板上制作出他们设计好的面具图样(这一步每个学生完成后请老师检查一遍)5.学生剪下图样,并粘上绸布。

6.学生涂上喜欢的颜色和图画。

7.学生将镶有花边的面具穿上脸部每个角落。

3.2.2 创意发散利用万圣节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创作出有趣有灵魂的面具,并鼓励他们和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进行的。

3.3 结束活动老师指导运用各种拾遗材料,让学生们再次评估他们这周的创意,并提出评价方案。

4. 教学反思这次课堂教学超出了我原先的预期。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这些同学在完成课程后变得更加乐观和生动,更加自信地分享自己的成果。

同时,整个教室充满了美丽和神秘感,大家都在为着个共同的主题而努力。

最后,我发现制作面具是一种极富创意性的活动,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发散性思维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设计。

我认为本次教学的启示是:尽量少地干预学生的创意,多放开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可以让他们达到最大的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美术活动手工制作万圣节的面具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每年的10月31日是外国的万圣节,这是国外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也是充满神秘的节日,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感受这一独特的节日气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除了让孩子感受以外,我还和孩子一起讨论有争议的鬼这个话题,让孩子正视它,培养孩子的胆量和分辨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扮演,进一步感受万圣节的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

2、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辨别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创设一个鬼屋
2、幼儿打扮成各自想象的鬼
3、水粉颜料、毛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进入鬼屋,和客人们玩猜糖果的游戏
二、互相介绍万圣节,玩万圣节的游戏
1、教师: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2、教师:万圣节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请个别幼儿来讲述)
3、教师小结:万圣节是外国的一个庆祝秋天丰收的节日,传说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死神会把鬼召集来吓唬人,胆小的人会非常害怕,而胆大的人就会扮演鬼,讲鬼故事,点上南瓜灯来做游戏,玩的可开心了。

4、教师:真的有鬼吗?
(幼儿讨论)
5、游戏:魔鬼、魔鬼在哪里?
三、制作万圣节面具
1、教师:你想象中的鬼会是什么样的?
2、万圣节里人们都来画鬼脸驱邪,今天我们都给自己话了个鬼脸,我知道大家都很能干,那么帮客人们也画个鬼脸,好吗?
3、幼儿操作画鬼脸。

四、游戏:勇敢者的游戏。

附:万圣节的来历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

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

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叫鬼节,又称万圣节。

如今万圣节的意义逐渐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氛围成了主流,西方人喜欢以古灵精怪的造型组织狂欢,而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
如巫婆、黑猫等,大都被描绘成可爱和滑稽的面具。

大班的孩子们和老师就开展了这次万圣节活动,很多戴着面具的幼儿正在玩乐,传统意义上的万圣节,孩子们要去人家的家门口按门铃,然后问大人要糖,装在自己的口袋满载而归。

但我们今天的活动中,让孩子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把自己讨来的糖果去分给弟弟妹妹们,和他们一起过节。

这些孩子大都打扮成各种各样的造型,一个男孩穿着黑色的长袍,顶着尖尖的高帽子,面部被一个黑色的面具覆盖,正随着音乐起劲地蹦跳着。

一旁的小女孩则一身白纱,脸上戴着一个蝴蝶形状的面具,手里拿着一把纸糊的扫把,还有打扮成花仙子、奥特曼、小公主等等造型,都是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准备的。

活动反思
1. 幼儿对面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制作出漂亮的面具,少部分幼儿不能理解到挖洞的方法,需要经常练习。

2. 孩子对面具非常感兴趣,能体验到制作面具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