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当代影响研究

浅谈当代中国道德现状

浅谈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关键时期,这些需求都为中国社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期望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迫切期望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由此可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然而近几年来,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爆出各种令人发指的噩耗,不同渠道都揭露了各种黑心实践。从“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黑心棉”、“毒大米”等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到“天价药费”、“假医假药”等医疗事件;到“小悦悦”事件、老人倒地无人敢扶、车祸现场无人敢帮等道德问题;到网络上各种自我炒作“多重门”、“潜规则”、“凤姐们”等拜金主义的炒作;再到最近贪污腐败程度令人对国家深感失望,各地高官落马,情妇举报,“枪打黑老虎”等各种政治腐败事件。一件又一件,当前一事件的余温还未来得及散去,更大更令人惊悚的事件又曝光。 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一不表明中国当代社会正处于道德滑坡的态势。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政策的决定上将文化强国重点提出,可是为什么这些道德问题还是屡见不鲜呢? 今早看网易新闻,新闻上又曝光了某一工厂简单过滤地下水,摇身一变变成了一瓶瓶名牌矿泉水,虽然这个窝点被端了,可是这肯定只是很多非法窝点中的一个,只是再次从侧面反映出了道德的沦丧。拜金主义,假冒伪劣,全然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近几个月来,网络上女大学生失踪、被强奸遭奸杀,亦或是被关起来当性奴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当某一女大学生失踪一月还未音讯时,又一女大学生遭奸杀,事件此起彼伏,为何这些行凶者残忍的将矛头对准了还是校园里的花朵?为何这样的事件此起彼伏?为何人性已经沦丧至此? 这些惨绝人寰的事件的发生让我们越来越渴望回到毛泽东时代,那个民风淳朴的时代,渴望回到过去那个人性美好,互帮互助,邻里和谐的时代。可是这些也只是渴望和幻想,社会是发展着的,不可能越过越回去,历史的选择是让我们直面现实的道德滑坡,找到原因。 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愈来愈趋商业化,为了各种名声利益,人民不择手段,似乎除了利益,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只停留在利益层面上,很难诚心诚意地相待。科技、经济迅猛发展,使道德教育相对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原则与道德原则出现价值矛盾。而社会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又使得人们心里的不平衡被放大,虽然人们生活普遍有所改善,但对社会的不满足情绪还是存在的,一些人难以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很容易就做出了一些超越道德底线的事情。同时,虚拟网络高科技的应用减少了人们亲密接触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淡漠,对人性的理解以及个人思想品德的健全发展都有不良影响。 除了经济发展与教育的不匹配以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之外,国民素质普遍不高也是一个原因。对于道德觉悟不高的群众来说,社会舆论是一个道德风向标,他们很容易跟随舆论的方向走。社会舆论可以领导主旋律文化,但是一些消极舆论氛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一些对社会良知好人好事的无端质疑,经过一些媒体的聚焦放大后,客观上对社会舆论起着不利于道德善良普及消极作用。那些盲目跟随舆论的民众就容易走向错误的方向。 多元文化的冲击也是其中一原因之一。开放的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外来文化与已有的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性。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容易就使得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迷失在文化多元的社会里,找不到道德边界。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复习资料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被通过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C ) 2.国务院组成人员中,除总理外,其他人员的提名权属于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总理 D.国家主席(C ) 3.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其派出机关的是 A.县、自治县人民政府 B.市辖区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D.乡、民族乡人民政府( A ) 4.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可以制定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地方性法规(B ) 5.我国各省设置的人民法院称为 A.最高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B )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二年(C ) 7.邓小手指出我国实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符合 A.马克思主义观点 B.精兵简政原则 C.市场经济要求 D.中国实际(D ) 8.1953年2月通过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的是 A.中共中央委员会 B.政务院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 ) 9.乡镇每届政府任期是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二年( A ) 10.我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主要标志是(C ) A.多党合作 B.政治协商 C.民族区域自治 D.基层民主 11.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书记处(B ) 12.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法规的前提是 A.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B.本行政区人民代表大会10名代表提议 C.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D.本行政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0名代表联名提议(C ) 13.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渊源于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科院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前言 关于阶级、阶层结构的分析与研究,向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制定路线、方针与政策的重要依据。《毛泽东选集》的第一篇文章,就就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在这篇纲领性的文献中,毛泽东同志通过对当时中国阶级阶层形势分析,指出了在进行民主革命时期要"依靠谁,团结谁,打倒谁"这一革命的首要问题,为我们党进行革命并取得胜利奠定了阶级路线基础。经过20多年的革命斗争,我们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践证明,这条阶级路线就是完全正确的。 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以后,经过土地改革,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经过国家工业化建设,我们国家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大变化,逐步形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这就是同前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类似的,并没有形成现代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些阶层分化了,有些阶层新生了,有些阶层的社会地位提高了,有些阶层的社会地位下降了。整个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分化与流动的机制变化了,社会流动普遍加快。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正在向与现代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方向转变。 正确认识目前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变化,正确认识各个社会阶层的地位特点以及她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趋向,正确认识各个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从中得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阶层结构的科学结论,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当代基本国情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实事求就是地认识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我们党与政府实行的政策与管理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并据以形成新的理论与新的经济社会政策,用以协调好党与政府同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应当指出,现阶段我们研究社会阶层结构的目的与革命时期不同,已经不再就是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去分清敌我友,而就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目标,安排好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的地位与关系,以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保证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 199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同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性考核作业123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答案 作业1 一、填空题 1、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 2、1954/《选举法》 3、形式上/实质上 4、宪法/保障人权 5、五/互选 二、选择 1C 2D 3 A 4D 5A 6C 7D 8B 9B 10C 三、名词解释 1、制度: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 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 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一般包括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约束两个部分。非正式约束 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 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正式约束也称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 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包括社会规则、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等。狭义的制度指 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 2、中共的组织原则:指人们在指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利制约 原则和法治原则。

3、人大代表视察权:视察权是人大代表的会外职权,是指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 有权参加本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种专题调查和视察活动,了解同级政府、法院、 检察院的工作情况,收集选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四、简答题 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那些基本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 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答:(1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2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 (3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4组织和动员社会。(5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谓根本政治制度意味着: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包括运用和行使国家政权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 源地位,其他的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其权力、合法性均来自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宪法和法律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制度和机构相比,是本源性的、根本性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修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就政体而言,属于同一类型(理解) 国体: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大制度由于特定的国情所致,具有以下特点,即中国特色(问答) 1民主的基础更为广泛 2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力 3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制度的实际运作呈现出一定的特色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人大制度紧密相连 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 (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民主集中制 (四)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回忆在北京隆重召开,通过了第一部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广义上讲,它不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会议,而且还包括由它产生的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 狭义上讲,仅指它的全体会议,而不包括它的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书上狭义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代表总额不超过3000人(1986年修改为不超过3000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一)最高立法权

(二)最高任免权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细节) (三)最高决定权 (四)最高监督权 (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会议开幕需达到法定人数,全国人大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始得举行。 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提出议案。 我国人大的立法程序包括四个阶段: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和法律的公布 法律草案什么情况下可以通过? (1)全国人大对宪法修正案的表决必须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对其他法律草案的表决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2)表决方式采用的是法律草案一次性表决,而非逐条表决。 全国人大常委会地位: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从属于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全国大人有权罢免常委会组成人员。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在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在全国人大补选之前,由委员长暂时代理国家主席职位。 现行宪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第一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上述职务,必须向常委会辞去常委会的职务。 人大常委会有哪些职权? (一)国家立法权 (二)法律解释权 (三)监督权 (四)决定权 (五)任免权 (六)参与全国人大的组织工作 (七)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有权提出议案。 中国的行政区域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一般的行政区域,即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镇等; 二、民族自治地方,即省一级的自治区,省级与县级之间的(地级)自治州、县一级的自治县; 三、特别行政区

兰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作业c

1. 以代表团名义提出的议案,须由全国人大代表的多少通过。 1/5 1/2 2/3 3/4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1/2 2. 专门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谁提名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主席团 国务院 全国人大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全国人大主席团 3.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普选发生在 1950 1951 1952 1953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1953 4.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的党组成员由()

所在单位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的委员会指定 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的委员会选举产生 批准成立党组的党委组织部任命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的委员会指定 5. 省级人大需()代表书面联名可提出本级国家领导人人选。 10 20 30 40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30 6. 间接选举由谁主持 选委会 秘书处 主席团 常委会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常委会 7.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不少于全体议员的() 二分之一

三分之一 三分之二 四分之三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二分之一 8. 我国的国体是: 工人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一党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人民民主专政 9. 专门委员会全体会议若仅讨论问题不作决定的会议,必须多少人参加. 1/5 1/2 1/3 2/3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1/3 10.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中城乡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为 1:2 1:3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历年题目(有整理过的)

2012年 41.简述政治制度的特点。 42.简述全国人大立法权的内容。 43.简述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本内容。 44.简述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 45.简述我国审判制度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6.试述我国《代表法》对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主要保障措施。 47.试述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具有的双重性质。 48.联系实际,具体论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 36.简述人民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 37.简述我国审判制度的基本内容。 38.简述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39.简述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主要职权。 40.简述国务院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析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42.试述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工作制度方面的体现。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10分) 43.2010年底,M县人大常委会将对县政府工作进行例行评议,要求县政府领导成员向人大常委会述职并接受评议。消息披露后,社会上对此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人大应切实履行其监督政府的职能,这样才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有的认为,人大“管头管脚”,不利于发挥行政首长的积极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有何法律依据? (2)结合案例,分析人大常委会加强对本级政府监督的重要意 36.简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P27-29) 37.简述国家主席对外方面的职权。(P124) 38.简述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P151) 39.简述军队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P293) 40.简析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因。(P54)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浦兴祖

SAQ 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P4 ①民主的基础更为广泛 ②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力 ③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的实际运作呈现出一定的特色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人大制度紧密相连 综上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P18 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任免权③最高决定权④最高监督权⑤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Ⅲ我们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P98 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秘密投票原则差额选举原则 Ⅳ我国行政监督的途径有哪些。P142 外部监督(包括权利司法政党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包括上级审计监察监督)Ⅴ国务院的组成人员包括哪些?P146 按照1982年制定的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组成。 Ⅵ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特点和优点。P271 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 优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Ⅶ香港行政长官在哪些情况下必须辞职。P325 ①因严重疾病或其他原因无力履行职务;②因两次拒绝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仍以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所争议的原案,而行政长官仍拒绝签署; ③因立法会拒绝通过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继续拒绝通过所争议的原案。④行政长官短期不能履行职务时,由政务司长、财政司长、律政司长依次临时代理其职务。 Ⅷ什么是党组。P37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包括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和党组四个组成部分。 现行党章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可以成立党组。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团结非党干部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工作。 Ⅸ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哪些决议。P392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各方代表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旧政协"。这个会议通过了五项决议。①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②和平建国纲领。③关于国民大会的问题的协议。④关于宪法草案的协议。⑤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这些协议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1答案[1]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性作业一参考答案 三、辨析题 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政治制度。 答:错。阶级社会才有。 2.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宪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答:错。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我们常说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指政治制度改革。 答:错。我们常说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制度改革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答:对。我国宪法虽突出了中国特色,但也是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5.全国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因此没有任何特权。 答:错。代表在执行代表职责时,有一定特权。 四、简答题 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答: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组织和动员社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说明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在宪法中予以确认,并且规定了人民行使主权的方式。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和直接表现,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各种权利和自由。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应当地在宪法中确认了人权保障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约束、互相监督,以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行并进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也主张国家机关的职能分工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首先,社会主义国家设立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此基础上一般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其中立法权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其次,作为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再次,各级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执行国家法律的时候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治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是民主制度,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不允许有任何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侵犯公民权利的专制权力。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些都是法治原则的具体体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1任务0017

01任务_0017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80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15 分。) 1. 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的民主党派是() A. 中国民主建国会 B. 中国民主促进会 C. 九三学社 D. 中国致公党 2. 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单一制 B. 复合制 C. 联邦制 D. 邦联制 3. 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是()。 A. 县级以上代表 B. 省级以上代表 C. 全国代表 D. 所有代表 4.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A. 党管干部 B. 民主集中制 C. 首长负责制 D. 个人服从组织 5.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 A. 17岁以上 B. 18岁以上 C. 19岁以上 D. 19岁以上 7. 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 市的() A. 党委 B. 政府 C. 人大及其常委会 D. 政协 8.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 《日本国宪法》 B. 《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C.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D. 《挪威王国宪法》 9.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 A. 二年 B. 三年 C. 四年 D. 五年 10. 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

A. 宪法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 D. 政党制度 11. 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大量的法律的制 定者是() A. A. 中国共产党 B. B. 国务院 C.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 D. 司法部 12.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 A. 中央委员会 B. 中央政治局 C.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 中央书记处 13.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具备党龄()。 A. 5年以上 B. 6年以上 C. 7年以上 D. 8年以上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 A. 两部宪法 B. 三部宪法 C. 四部宪法 D. 五部宪法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平时作业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作业答案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简述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 答:普通原则、平等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相结合的原则、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的原则、差额选举原则。 2、简述1978-1991年我国政治制度的特征。 答:一、在党政关系方面,20世纪80年代强调党政分开,90年代强调党如何执政。二、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加强中央的权威,服从中央统一的经济政策。三、在经济走向上,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经济走向并不明确,因而经济制度在激烈的意识形态争论中改革和前进。四、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的紧张与冲突转变为90年代的相对缓和与和谐。五、在意识形态方面,朝向更加理性和合理化的方向推进。 3. 简述宪法主要哪些方面体现了它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法律性渊源。 答:一、宪法规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宏观架构;二、宪法规定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宏观法权关系;三、宪法确立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与原则;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五、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4. 简述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含义 答: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实际上就是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实现形式,是为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建构的各种具体的政治形式、制度和运作机制的总和。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

政治制度 革命 统治秩序 制度建设 法律建构 宪法 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民主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国家主权。我国现行宪法把人民主权作为政治制度的首要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是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重要理论来源,与之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为中国政治合法性提供了制度来源与保证。 依法治国原则作为党和国家执行方略与原则的“依法治国”原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良法之治、宪法至上”;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政治中应侧重于限制与规范国家和政府的权力与保障人权;依法治国还要求司法独立,以保障法律所体现的正义与公正得以实施。 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在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主权原则在中国政治中的具体形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不可动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含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作为中国政治制度基本原则的民主集中制,在实践中有三个层面的表现: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它是中国政治制度运作的基本原则、它是一种具体的决策机制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原则公民的权利是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所应该享受的权利,也是国家政府及其法律应该保障的权利。公民的义务是法律所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中国公民的权利是人民主权这一政治原则的具体表现;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是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实践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实际上就是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实现形式,是为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建构的各种具体的政治形式、制度和运作机制的综合。狭义上的“党的领导体制”就是党组织自身的组织制度,包括体现中央、地方和基层各级党组织权限和地位的中央集权制的领导体制,以及体现党组织实施决策的集体领导制度。 归口管理制度归口管理是一种管理方式,一般是按照行业、系统分工管理,防止重复管理、多头管理。归口管理实际上就是指按国家赋予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各司其职,按特

2019年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和作业(4次)汇编附答案【电大备考】

2019年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和作业(4次)汇编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5题共1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 A.宪法制度 B. 国家元首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C) A.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工农联盟 D.统一战线 3.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D)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D. 《选举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A. 柔性宪法 B. 协定宪法 C. 语义性宪法 D. 成文宪法 5.我国的制宪机关是(A)。 A. 全国人大 B.司法部 C.国务院 D.中共中央 6.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 D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A)。 A. 中央委员会 B. 中央政治局 C.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 中央书记处 8.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C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全国人大常委会 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A.17岁以上 B. 18岁以上 C. 19岁以上 D. 19岁以上 11.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B )。 A.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乡(镇)三级制 B. 单一制 C. 联邦制 D. 邦联制 12.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D)。 A.4700万 B.5700万 C.6700万 D.7100万 13.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C )。 A. 公共权力 B. 选举制度 C. 主权在民 D. 公民权利 14.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社会主义制度15.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 A.国体 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 D.政治体制 16.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C)。 A.宪法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 D.政党制度 17.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 A.《日本国宪法》 B.《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D.《挪威王国宪法》

【2018年自考真题】全国2018年4月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真题00315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 课程代码:0031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82年《宪法》规定,各种国家最高领导职务的每届任期为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2、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其全体组成人员的 A.1/3以上 B.过半数 C. 2/3以上 D. 3/4以上 3、我国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 A.行政机关 B.执行机关 C.监督机关 D.执法机关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设罝始于 A. 1979 年 B. 1982 年 C. 1986 年 D. 1992 年 5、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李济深 6、现行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人选的提名权属于 A.国家主席 B.委员长会议

C.全国人大主席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7、我国设立审计机关的最低层级政府是 A.乡级政府 B.县级政府 C.地级市政府 D.省级政府 8、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制度规定,设立政治教导员的是 A.排级单位 B.连级单位 C.营级单位 D.团级单位 9、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成员的提名权属于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0、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衔级制度的职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11、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建立自治地方的有 A. 24 个 B. 34 个 C. 44 个 D. 54 个 12、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办法的决定权属于党的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书记处 13、下列国家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的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14、县级人大换届选举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提名、酝酿候选人的时间不得少于 A. 2天 B. 3天 C. 4天 D. 5天 15、有权将特别行政区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的是 A.行政长官 B.立法会 C.立法会主席 D.财政司 16、《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员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复习资料(超全)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复习资料(超全) 一、制度:规范、法度的意思。 二、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从狭义的角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三、政治制度的几个显著特点:历史性、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四、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社会领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不一致就要产生矛盾和冲突。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这种相互关系,告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意识形态以及传统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与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以起到巩固和发展政治制度的作用,在我国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当代中国行政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一般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也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六、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不仅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而且被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事实和人民民主政治生活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实际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我们必须坚持当代中国的各项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2、当代中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五大弊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七、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区别: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性质、组织、分配、运作等方面的规范法度,主要是指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政治体制是关于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的具体制度,可理解为局部的微观的政治制度,是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过程中的具体化,它受政治制度制约,也影响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实施和巩固。 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以来的主要成果: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实现我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实施公务员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按照依法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以上这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都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九、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3标准答案[1]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3答案[1]

————————————————————————————————作者:————————————————————————————————日期: 2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性作业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目前已识别的少数民族有(C ) A.53个 B。54个 C。55个 D。56 2.目前全国大约有少数民族干部(A )。 A.270多万人 B。280多万人 C。290多万人 D。300多万人 3.中国少数民族中,有文字的民族有(B)。 A.20个 B.21个 C.22个 D.23个 4.一国两制方针最早提出针对的是(C )。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香港和澳门问题 5.特区行政长官由(B)任命。 A.选举委员会 B.中央政府 C.全国人大 D. 全国人大常委会 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是审判(C)人员犯罪的法院。 A.正团职以上 B.副师职以上 C.正师职以上 D.副军职以上 7.目前检察机关实行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案标准是数额在(B ) A. 5万元以上的 B. 10万元以上的 C. 15万元以上的 D. 20万元以上的8.我国法官必须具备的年龄条件是(D)。 A.年满20周岁 B. 年满22周岁 C. 年满22周岁 D. 年满23周岁 9.军区按照所辖军事区域的大小,最基层的是(D) A.卫戍区 B.警备区 C. 军分区 D. 人民武装部 10.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委员可(D - ) A.任一届 B.连任两届 C. 连任三届 D. 连选连任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下列少数民族中,目前已没有本民族语言的是(B E) A.壮族B.满族C.羌族D.苗族E.回族F.黎族 2.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形式有(ABCDF) A.以一个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B.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C.以一个较大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其中包括级别不同的若干较小规模的其它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D.一个民族在多处有聚居区的,建立多个自治地方 E.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混居其中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F.因地域太小、人口太少,不宜建立自治地方和设立自治机关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则设立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