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微粒间的作用力

微粒间的作用力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要点:1.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2.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并能初步解释其物理性质一、化学键的含义与类型1.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注意:(1)化学键定义中的原子是广义上的原子,既包括中性原子,也包括带电原子或原子团(即离子);(2)化学键定义中“相邻”“强烈的相互作用”是指原子间紧密的接触且能产生强烈电子与质子、电子与电子、质子与质子间的电性吸引与排斥平衡作用。

物质内不相邻的原子间产生的弱相互作用不是化学键;(3)化学键的形成是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果物质内部相邻的两个原子间的作用很弱,如稀有气体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就不是化学键。

它们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叫做范德华力(或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的常见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

2.成键元素:通常是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结果是使每个原子都达到8或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使体系的能量降低,达到稳定状态。

3.形成共价键的条件:同种或不同种的原子相遇时,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未达到稳定状态,则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二)、离子键1.离子键的概念: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2.成键元素:一般存在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3.形成离子键的条件:成键原子的得、失电子能力差别很大(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例如:在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由于钠是金属元素很容易失电子,氯是非金属元素很容易得电子,当钠原子和氯原子靠近时,钠原子就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钠阳离子,氯原子最外层得到钠的一个电子形成氯阴离子(两者最外层均达到稳定结构),阴、阳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化学键——离子键,构成氯化钠。

由于钠和氯原子之间是完全的得失电子,他们已形成了离子,因此NaCl中的微粒不能再叫原子,而应该叫离子。

【例题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的原子之间,又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C.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D.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相当小【例题2】.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二、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1.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小刀、滤纸、镊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从前面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该元素的原子的结构。

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或多个原子相遇就都能形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物质呢生:不是!师:试举例说明。

生1:如氢原子和氟原子在常温下相遇能形成氟化氢分子,而氢原子和氦原子在同一条件下就不发生化学反应。

生2:如金属都是由原子组成的,金戒指和银耳环放一起无变化,把金器和铁器放一块也不会有新的物质生成。

生3:稀有气体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它们和其他物质的原子相遇时,很难起反应,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生4:要是任意原子相遇都能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话,这世界简直就无法想象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以上例子说明,原子和原子相遇时,有的能进行组合,有的不能,这说明在能组合的原子和原子之间,一定有某种作用的存在,才能使原子和原子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和新的物质。

而原子和原子组合时,相邻的原子之间所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我们又称其为化学键,这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师: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的类型。

高三化学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高三化学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3)电子式: 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①.原子的电子式: ②.阴、阳离子的电子式:
(1)简单阳离子:离子符号即为电子式,如 Na+、、Mg2+等;
复杂阳离子:如NH4+ 电子式 (2)简单阴离子:
复杂阴离子:
③.物质的电子式: (1)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结合即 为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AB型:如NaCl,MgO A2B型:如Na2O AB2型:如MgCl2 : (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Cl2 O2等 (3)共价分子:如HCl、CO2、NH3、CH4等
2、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ຫໍສະໝຸດ 在一起的作用 力,这种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 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间作用力是影响物质熔沸点和溶解性的 重要因素。
(4)结构式:
在电子式中,原子间以一条短线表示 一对共用电子对,如H-Cl、H-O-H、 N N、O=C=O等这样的式子叫结构 式。
再见
;财经新闻网 财经新闻网 ;
年啊,你呀是不知道,没有你呀の日子,是多么の难过…" 逸王手在空中一挥,身子飘起在马上一踏,潇洒の朝众人飞来,人在半空,却变魔术の掏出一束玫瑰花,那宛如星辰般の眼眸,神情款款の望着九大人说道. "恭喜逸王大人,嗯,故乡来了几个客人,大人正等着召见哪,逸王大人俺先走一 步!"九尾狐苦笑一声,朝逸王拱手行礼,而后朝旁边快速走去,这逸王她得罪不起,只能躲着走了. "你呀故乡来の?你呀故乡不就是俺大姐の故乡吗?哇哈哈,自己人,哈哈,各位好,来来,这边请,俺为你呀们引路!"逸王见九大人朝前方狂奔,本想去追,听到九大人の话,这才发现身边站着五人, 一扫过去,却是眼睛都直了,尤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熔融状态下,做导电性实验,若能导电则说 明是离子化合物,不能导电则说明是共价化合物
分子间作用力
【问题一】
干冰气化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干冰气化过程中有没有破坏其中的 化学键?
那为什么干冰气化过程仍要吸收能量呢?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 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 用力又称为范德华力
氧原子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要破坏这种相互作用就 需要消耗能量,通电正是为了提供使水分解所需要的能量。
氯化钠和氯化镁是由阴、阳离子构成 的,离子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氯气是由许多氯分子构成的,分子中 两个氯原子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金刚石是由许多碳原子彼此结合形成 的空间网状晶体,在晶体中,直接相邻 的碳原子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物质
F2
Cl2
71 -101 -34.6
Br2
160 -7.2 58.78
I2
254 113.5 184.4
38 相对分 子量 熔点 -219.6 (℃) 沸点 -188.1 (℃)
熔沸点变 化趋势
熔沸点逐渐升高
卤族元素单质物理性质差异
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相同类型的分子,相对分 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成键过程: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 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 做离子键。
思考 哪些物质能形成离子键?
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 元素(VIA,VIIA)之间的化合物。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离子) 形成的盐。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课件5(44张PPT)(苏教版必修2)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课件5(44张PPT)(苏教版必修2)

人类已发现的元素仅100多种,而 这些种类有限的元素却构成数千万种 不同的物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同素异形现象 同分异构现象
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同 一种物质吗?
碳元素的单质
金刚石
石墨
金刚石与石墨的比较:
金刚石 原子结构 颜色状态
石墨
无色透明,光彩夺目, 黑色,有金属光泽,不 透明,细鳞片状固体 正八面体晶体
二、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课时安排建议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硬度 熔点 导电性
用途
天然、最硬物质
最软矿物之一
很高 不导电
装饰品 切割玻璃、大理石 钻探机钻头
很高 导电
铅笔芯 H.B 电极 坩埚
金刚石、石墨的用途:
思考: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为什么不一样?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碳原子排列结构的不同引起的
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结构, 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
臭氧与氧气的性质对比
化学式 通常状态 气味 固 沸 熔 态 点 点 O3 淡蓝色气体 刺激性臭味 紫黑色 -112.4℃ -251℃
O2
无色气体 无味 雪花状淡蓝色 -183℃ -218℃
化学性质
臭氧比氧气活泼
放电
3O2 == 2O3
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的比较:
同素异形体 定义 研究对象 常见实例
(3)晶体类型仅从构成晶体的微粒、微粒间 作用力的类型和晶体的某些特性作比较,使 学生认识微观结构与 物质多样性的关系。 (4)注意直观教学,运用结构模型和多媒 体技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离子键、共价键 的形成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提高学生的空间 想象能力。 (5)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引导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得出结论。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讲义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讲义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讲义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奇妙的物质世界中,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力。

这些相互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状态,从坚硬的固体到流动的液体,再到无处不在的气体,无一不是微粒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离子键。

当活泼的金属元素(如钠、钾)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如氯、氟)相遇时,它们之间容易发生电子的转移。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由于正负电荷之间的强烈吸引,阳离子和阴离子紧密结合,形成了离子键。

离子键的强度较大,因此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在固态时不导电,而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够导电。

与离子键不同,共价键则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例如,氢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它们各自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将两个氢原子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又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在极性共价键中,成键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不同,导致电子对有所偏移,使得分子呈现极性;而非极性共价键中,成键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相同,电子对不偏移,分子呈非极性。

金属键是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的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力。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部分或全部外层电子会脱离原子,形成“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晶体中自由运动,将金属原子或离子“胶合”在一起。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这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化学键,微粒之间还存在着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

范德华力普遍存在于分子之间,其强度相对较弱。

一般来说,随着分子相对质量的增大,范德华力也会增大,物质的熔沸点也会相应升高。

氢键则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它比范德华力要强一些。

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如氮、氧、氟)结合时,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大的原子之间会产生一种较强的相互作用,这就是氢键。

2020届(浙江)高三一轮复习: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2020届(浙江)高三一轮复习: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⑤不能漏掉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孤电子对)。如 NH3 的电子式为 。
而非
[典例3] 下列有关电子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B )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Na
Na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NH4Br 的电子式:[
]+Br-
D.NH3 的电子式:
解析:Na2O2 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应为 Na+[
]2-Na+,
1
1
同素异形体 同种元素组成
结构不同 化学性质相似,物 理性质不同
单质
O2 与 O3
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 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 物理性质不同
化合物
正丁烷与异丁烷
4.碳的成键特点与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的联系 碳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2周期第ⅣA族,碳原子最外层有 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 碳原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通常与其他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 (1)一个碳原子最外层有 4 个电子,就可以形成 4 个共用电子对,碳原子间可以 形成碳碳单键(C—C)、碳碳双键(C C)和碳碳叁键(C≡C)。 (2)碳原子间可以通过共价键彼此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
图为
,故 A 不正确。
[变式训练] (2018·浙江11月学考)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B ) A.Na+结构示意图
B.乙烷的比例模型
C.乙醛的结构简式 CH3CHO
D.氯化钙的电子式
Ca2+
解析:B项,是乙烷的球棍模型,不正确。
二、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1.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 (1)同素异形现象:同一种元素形成几种不同单质的现象。 (2) 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这些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有: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2.共价化合物,如NH3、H2O、AlCl3 键的 只存于离子化合物 存在 3.部分离子化合物, 如NaOH、NH4Cl
表示
电子式
电子式、结构式
1、下列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Cl2 B、P2、以下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 B、 D、
(D )
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试一试: 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2、3、5、7、8 )
1、H2O 3、NaOH 5、Na2O 7、Na2O2 9、NH3
2、CaCl2 4、H2SO4 6、CO2 8、NH4Cl 10、AlCl3
判断正误: (1)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 (2)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都能形成离 子键。 (3)非金属元素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 (4) IA和 VIIA元素之间一定形成离子键 。
沸点/℃
100
75 50 25 0 -25 -50 -75 -100 -125 -150
H2 O
HF
NH3
H2Se AsH3 HCl HBr × PH3 GeH4 SiH4 × H2S 3 4
H2Te SbH3 HI × SnH4
CH4× 2
5 周期
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为什么HF、H2O和NH3的沸点会反常呢?
强酸:HCl、HNO3、H2SO4、HClO4等
强电解质
强碱:KOH、NaOH、Ba(OH)2、Ca(OH)2等
大多数盐:NaCl、NH4Cl、CaCO3、AgCl 等 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等 弱酸:H2CO3、CH3COOH、H2S、HClO等 弱碱:NH3• H2O、Cu(OH)2、Fe(OH)3等 极少数盐:(CH3COO)2Pb、HgCl2等 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 某些非金属氢化物:NH3等
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过程: H2 + Cl2 = 2HCl
H H + Cl Cl H Cl 化学变化的实质: 旧键断裂,新键生成
1.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B )
A.HCl易溶于水
B.液态的HCl不导电
C.HCl不易分解
D.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分析】干冰汽化时所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
力,而CO2气体分解所要克服的是碳氧原子之间 的共价键。以上事实说明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 是两种强度不同作用力。
练习
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构成物质 微粒间的不同的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
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 B )
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如NaCl、Na2O、Na2O2等。 除AlCl3
2)、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如Na2CO3、MgSO4 3)、 铵盐。如NH4Cl 4)、强碱。如NaOH
——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试一试:
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2、3、5、7、8 )
1、H2O 3、NaOH
5、Na2O 7、Na2O2 9、NH3
CH4<_ CF4<_ CCl4<_ CBr4<_ CI4
沸点/℃ 100
75
H2O
50
25 HF
0
-25
-50 NH3
-75 -100 -125
H2S H2Se
HCl AsHH×3Br
SiHP4H×3
GeH4
-150 CH4×
2
3
4
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H2Te SbH3 HI × SnH4
5 周期
为什么HF、H2O和NH3的沸点会反常呢?
2、CaCl2 4、H2SO4 6、CO2 8、NH4Cl 10、AlCl3
判断正误:
(1)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

(2)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都能形成离 ×
子键。
(3)非金属元素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

(4) IA和 VIIA元素之间一定形成离子键 ×

二、电子式 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 “×”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离子键
共价键
成键 活电子得失
电子共用
微粒 阳离子~阴离子
原子 ~原子
1.非金属单质,如 H2、O2;
键的 存在
只存于离子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如NH3、H2O、AlCl3
3.部分离子化合物,
表示
电子式
如NaOH、NH4Cl
电子式、结构式
1、下列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Cl2 C、CaF2
B、P2O5 D、KOH
( B)
2、以下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D )
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强酸:HCl、HNO3、H2SO4、HClO4等
强电解质 强碱:KOH、NaOH、Ba(OH)2、Ca(OH)2等
【问题探究二】
干冰汽化后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
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化学性质有没 有影响?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概念
相邻的原子或离子 把分子聚集在 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一起的作用力
作用范围 物质中原子或离子间 分子之间
作用力 强弱
影响的 性质
较强
主要影响 化学性质
与化学键相比 弱的多
电 解
大多数盐:NaCl、NH4Cl、CaCO3、AgCl 等 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等
化 合

弱酸:H2CO3、CH3COOH、H2S、HClO等
弱电解质 弱碱:NH3• H2O、Cu(OH)2、Fe(OH)3等
极少数盐:(CH3COO)2Pb、HgCl2等


非 大多数有机物:蔗糖、酒精等 电 解 非金属氧化物:CO2、SO2等
2.下列物质中有Cl-存在的是( A)
(A)NaCl (B)NaClO (C)HCl (D)KClO3
球棍模型
H2O 折线型
CH4 正四面体
NH3 三角锥型
比例模型
CO2 直线型
【问题探究一】
干冰汽化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干冰汽化过程中有没有破坏其中的化学 键? 那为什么干冰汽化过程仍要吸收能量呢?
二位好!我有一个好办法。你们每
人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就像共同分
享快乐一样,好吗?
好 呵 谢 谢
好 呵 谢 谢
e
eeeee ee
e ee
e e
e ee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 作用,叫做共价键。
氯化氢分子的形成:
共用电子对
·· ··
H ·+ ·C····l:→ H C····l
O2、H2O、CH4 N2、NH3、CCl4、CO2 NaOH 既含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Na2O2、NH4Cl
熔点( -219.6 -101 -7.2 ℃)
沸点( -188.1 -34.6 58.78 ℃)
熔沸点变 化趋势
熔沸点逐渐升高
254 113.5 184.4
卤族元素单质物理性质差异
【拓展视野】
一般情况下,组成和结 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 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熔沸点越高
比较下列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
化学键 1.:定义直相接互相 作邻 用的 叫原 做子 化或 学离 键子 。之间强烈的
离子键 ——离子之间 2.种类: 共价键 ——原子之间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不稳定
电子转移
1、Na+离子和Cl-离子 间的相互吸引; 2、电子与电子、原子 核与原子核间的相互 排斥作用
在氯化钠中
Na+和Cl- 间
存在哪些作
主要影响分子的物理 性质(如熔沸点)
练习
判断下列变化是克服了什么相互作用力: ①氯化钠熔化;氯化钠溶于水 ②氯化氢溶于水 ③碘受热升华转化为碘蒸气
答案:①离子键;离子键 ②共价键 ③分子间作用力
【问题探究三】
分子间作用力如何影响物 质的熔沸点?
物质
F2
Cl2
Br2
I2
相对分 38 子质量
71 160
一、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称分子间作用力,又叫范德华力。
思考?
在通常情况下,将水加热到100℃,水 便会沸腾;而要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却需要将水加热至1000℃以上,这样 的高温才会有水部分分解。由此我们能 得出什么结论?
H-O-H分解需要破坏共价键;使水沸腾需 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它们所需的能量不 同,说明了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
在①NaOH、②H2O、③CaCl2、④N2、⑤C2H4、 ⑥ Na2CO3、⑦ MgBr2等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 的是 ③⑦ ,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②④⑤ ,既含 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①⑥ 。
离子化合物:_①_③_⑥_⑦_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__②_⑤__ ——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用力?
Na+
Cl-
稳定
氯化钠样品和氯化钠晶体结构示意图
一、离子键
1、定义: 人们把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2、成键的原因: 电子得失 3、成键的粒子:阴阳离子
4、成键的性质: 静电作用(吸引和排斥)
思考 哪些含离子键?
1)、活泼的金属元素(如IA,IIA)和活泼
的非金属元素(如VIA,VIIA)形成的化合物,
【问题解决】
1. 氯化钠在熔化状态或水溶液中具有导电 性,而液态氯化氢却不具有导电性,为什么?
【分析】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在熔化状态
或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而氯化氢则是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无自由 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问题解决】
2. 干冰受热汽化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而 二氧化碳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却不易分解。这是为 什么?
⑴、原子的电子式:
H O Cl Mg Na
⑵、离子的电子式:
①简单的阳离子:
Mg2 Na
即离子符号
②简单阴离子: 一般用 R
2-
2-
Cl
O
S
n-
表示
⑶、离子化合物 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电子式组合而成
Na Cl
2-
Na O Na
Cl Mg2 Cl
注意:相同离子不能合并(每个离子都要单独写),
一般对称排列。如:
Mg2 Cl 2 ×
Na2 O × 2-
··
H·和 C··l ·原子形成HCl过程中,能否形 成离子键··?为什么?
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 电子的倾向。
HCl分子不是通过离子键来形成,是通过 什么方式结合的呢?
我只有一个电 子,太少了
我也少一 个电子
e
H 原子
eeeee ee
Cl 原子
二.氢键
1.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它比 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 2.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熔沸点相对较高 3.含氢键的物质:HF、H2O和NH3
拓展视野
氢键能解释一些反常现象: 如水结成冰时,为什么体积会膨胀。
课堂练习
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B )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 、 SnH4的熔点随相 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