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案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案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案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1课时)

姓名: 班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并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2.了解离子键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为学生对物质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3.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回顾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下图为NaCl 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解释】钠原子失去 个电子,变成 电子稳定结构的 ,氯原子得到 个电子,变成 电子稳定结构的 ,钠离子与氯离子在静电作用下形成NaCl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2完成下列知识 知识点1 离子键 一、化学键

1.概念: 常见的化学键有 、 二、离子键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叫做离子键

2.成键微粒

3.成键本质:

4.成键元素:

5.存在

关于离子键概念的注意事项: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既不单指相互吸引也不单指相互排斥,而是合力的作用

三、离子化合物

1.概念:

2.存在

(1)活泼金属( 第ⅠA 、ⅡA 族 )与活泼非金属( 第 ⅥA 、ⅦA 族)之间形成化合物。如NaCl Na 2O 2等 (2)活泼金属氧化物

(3)强碱、大多数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 4Cl 、NaHCO 3 、Ba(OH)2、NaOH 等

+11 8 2 +11 8 2 1 失 e - +17 8 2 7 +17 8 2 8 得 e -

离子键 离子

化合物 NaCl

【注意说明】①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 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 3

③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NH 4Cl NH 4NO 3 例题1 下列哪些物质中存在离子键?

Na 2O MgCl 2 H 2SO 4 HCl Na 2O 2 NaOH NH 4Cl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ⅠA 族和ⅦA 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C .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D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知识点2 电子式的书写 一、电子式

1、定义:在 周围用 或 来表示 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2、电子式的书写:

(1)原子的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标出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要求电子最大范围分布在元素符号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 如:

(2)简单阳离子电子式:简单阳离子电子式为阳离子本身

如:Na 最外层有1个电子,失去后变成了Na+,使得第三层(最外层)没电子,所以Na+的电子式就是

Na+

本身。镁离子电子式为Mg 2+ 钾离子电子式为K

+

【讲解】非金属原子变成阴离子,最外层要得到电子变成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书写阴离子的电子式的时候8个电子均匀分布在离子周围,并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例如:

(4)

常见复杂离子的电子式:

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书写技巧:离子化合物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的,只要把阴离子电子式和阳离子电子式间隔排列,注意相同离子不能合并写,一般是多的围少的

例3

【练习】写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NaF : CaO:

NaOH: MgF2 :

Mg3N2: Ca(OH)2 :

2.下列电子式是否正确,不正确加以改正

Mg :O: :S:2-

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二、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用“”连接,箭头左边为构成化合物的原子的电子式,箭头右边为化合物的电子式。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通式:

原子的电子式+原子的电子式(相同原子可以合并)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例3: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Na2O的形成过程:

【练习】请你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请你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硫化钠的形成过程

四、课堂练习

1、写出Ca、O、Ca2+、F-的电子式

2、写出MgBr2、Na2S、KBr、NaCl、K2O的形成过程

MgBr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硫原子_______ 溴原子 ______ 硫离子_______ 溴离子________ 铝离子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微粒的形成过程:

① NaBr ② CaCl2

③ KF ④ Na2O

⑤MgS⑥KCl

⑦KBr ⑧MgO

⑨CaBr2 ⑩Na2S:

五、课后练习

1.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NaOH

B、H2O

C、AlCl3

D、NH4Cl

E、HCl

F、H2SO4

2.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的 B.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C.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元素周期表ⅠA族内的元素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3.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 )

原子a b c d e f g

M层电子数1234567

A a和c

B a和b

C d和g

D b和g

4.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6和8

B. 11和13

C. 11和16

D. 12和17

5.X和Y两种元素的单质能化合生成XY型离子化合物,则X、Y可能位于()

A、ⅠA和ⅥA

B、ⅡA和ⅥA

C、ⅡA和ⅦA

D、ⅥA和ⅦA

6.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9 B.6与16 C. 11与17 D.14与8

7.下列电子式有误的是()

8.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9.具有下列价电子数(即最外层电子数)的原子,最难形成离子的是()

A、L层6个

B、L层4个

C、M层2个

D、M层7个

10.下列各组元素化合时,最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A、H 和S

B、S 和 O

C、Na和 F

D、C和O

11.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5,A、C同主族,B+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

⑴A、B、C三种元素分别是、、。

⑵A、B、C两两之间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⑶用电子表示B和C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12.A B C D 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元素,A与D能组成AD2型化合物,AD2中核外电子总数为30,D-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l3+相同,B与C可以形成BC型化合物,BC分子中质子总数是18,BC水溶液时一种强酸。

(1)请推测上述四种元素:A________B___ ____C________D___ __

(2)请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AD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

(4)

(5)

2014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相互作用

2014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相互作用 14.[2014·广东卷] 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14.A[解析] 支持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所以M处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地面垂直,即竖直向上,N处支持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即垂直MN向上,故选项A正确,选项B 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平行,与支持力垂直,故选项C、D错误.14.[2014·山东卷] 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不变,F2变大 A.F B.F1不变,F2变小 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小,F2变小 14.A[解析]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在轻绳被剪短前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木板所受的合力都为零,即F1=0 N.因两根轻绳等长,且悬挂点等高,故两根轻绳对木板的拉力相等,均为F2.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竖直方向平衡方程:2F2cos θ=Gθ减小,故F2变大.选项A正确. 14.[2014·浙江卷] ) A.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无关 B.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C.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D.动摩擦因数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无关 14.B[解析] 本题考查机械波、静摩擦力、动摩擦因数等知识.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有关,选项A错误;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选项B正确;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也可以互成一定的夹角,选项C错误;动摩擦因数描述相互接触物体间的粗糙程度,与材料有关,选项D错误. [2014·重庆卷] (2)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题6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的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根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PQ).

基本粒子关系

基本粒子关系 强子就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可以分为介子和重子,目前粒子物理的夸克模型认为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组成,重子则有三个夸克(或者反夸克)组成,重子可以再分为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和超子(因为质量超过核子的质量而得名)。电子和中微子等属于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 目前粒子物理认为轻子,夸克等没有结构,是点粒子。 电子质子等粒子带有电荷,带电粒子之间可以发生电磁相互作用,而电磁作用场的量子是光子,即带电粒子之间通过交换光子而发生相互作用。 夸克带有颜色(或者色荷),夸克之间,夸克和胶子之间,胶子之间,可以发生色相互作用,而色相互作用场的量子是胶子。 光子和胶子都是传递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目前认为它们也没有结构,是个点粒子。 第一类:纯单个粒子,中微子,电子,大统一粒子,夸克。 第二类:由两个基本粒子合成的粒子,如π介子,W、Z玻色子。 第三类:由三个基本粒子合成的粒子,如:中子,质子及其它强子。 第一类粒子中的大统一粒子不能游离态存在,它们必须二个并存,构成了π介子,和W玻色子。(特别注意的是,这一点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为什么要这样猜想呢?你如果接着往下看就明白了。)第一类中的夸克也不能单独存在,它们必须三个并存在,构成了质子与中子等强子 |评论 1. 强子和轻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两个基本类别 ①强子:由夸克组成的粒子。两个夸克组成的强子叫介子;三个夸克组成的强子叫重子。所以,不管是介子还是重子,都是强子。与之对应的是轻子。 ②轻子:目前已知的的轻子有三代,包括电子及电子中微子、缪子及缪子中微子、tau子及tau子中微子。轻子之所以叫轻子,主要是因为轻子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其有内部结构,认为轻子是点粒子。 2. 胶子是传递强相互作用的传播子。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即强子是有夸克组成,夸克和夸克之间形成的介子或者重子就是靠夸克间的胶子相互传递从而耦合在一起的。 3. 根据色禁闭理论,单独的夸克是不存在的,而胶子是传播子,严格意义上将,比较两者的大小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单独的夸克不存在,存在的夸克都以介子或强子而存在。没法和胶子进行定量的比较。胶子没有固定的尺寸,胶子和光子一样,都是传播子,只不过胶子传播强相互作用力,而光子传播电磁相互作用力。 发给我自己..强子,重子,介子,中微子,轻子 2008-07-13 23:55 强子提供强相互作用的介子 质子、中子里有些什么质子、中子里有些什么 对强子结构和标准模型研究的一再成功已表明夸克和色场是强子世界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尽管如此,强子物理还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困难,如夸克幽禁、质子自旋危机、质子衰变等.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分类汇编附解析(3)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分类汇编附解析(3)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竖直平面的光滑大半圆环,中央有孔的小球A、B间由细绳连接套在环上,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夹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已知B球的质量为0.1kg,取g=l0m/s2,细绳对B球的拉力为F,A球的质量为m A,则 A.F=2N;m A=0.4kg B.F=2N;m A =0. 2kg C.F=4;m A=0.2kg D.F=4N;m A=0.4kg 2.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的变化情况是 () A.F N保持不变,F T不断增大B.F N不断增大,F T不断减小 C.F N保持不变,F T先增大后减小D.F N不断增大,F T先减小后增大 3.磁力棒是可拆卸类拼搭玩具。如图所示为一磁力棒吸着一颗钢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力棒对刚球弹力是由于钢球发生形变产生的 B.钢球受到磁力棒的磁力等于钢球的重力 C.钢球受到磁力棒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D.钢球和磁力棒整体一起白由下落,则磁力棒对钢球弹力等于零

4.木块沿粗糙斜面(斜面相对地面静止)运动,下列对木块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G是重力,N是支持力,f是摩擦力) A. B. C. D. 5.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粗糙的水平横杆上,圆环通过轻绳和质量为m 的物块相连,物块在水平向右的风力作用下偏离竖直方向一定的角度(如图中虚线位置所示)。现风力发生变化使物块偏离到图中实线位置(缓缓移动),但圆环仍然不动,在这 F、横杆对圆环的摩擦力大小f、横杆对一过程中,水平风力大小F风、绳子上的张力大小 T F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圆环的支持力大小N A.F风保持不变,T F逐渐变大 B.F风逐渐变大,T F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大,N F保持不变 D.f保持不变,N F逐渐变小 7.如图所示,某球用一根轻绳悬在空中,球的重量为G,轻绳对球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F2,则()

天津市2014-2018年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二: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专题二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一、静态平衡分析 1. (18年部分区县一模,9)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柱体A 放置在水平面上,上表面光滑。半圆柱体的圆心O 1恰好位于悬点O 的正下方,质量为 m 的小球B 用细线悬挂于O 点,小球离地面高2R , 悬线与竖直方向成30°,此时线的拉力大小为 ,小球所受支持力大小为 。(小球大小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 2. (18年河西一模,4)如图所示,轻绳一端连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Q ,另一端绕过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定滑轮与小球P ,P 、Q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Q 可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B .Q 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 .Q 受到的轻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左 D .Q 受到的轻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左下方 3. (18年和平三模,9)如图所示,在墙角有一根质量为m 的均匀绳,一端悬于天花板上的A 点,另一端悬于竖直墙壁上的B 点,平衡后最低点为C 点,测得AC = 2BC ,且绳在B 端附近的切线与墙壁夹角为α,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绳在A 处的张力是 ,在最低点C 处的张力是 。 4. (15年南开一模,6)(多选)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3.0 k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 = 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 = 5.0 N 拉物体,物体仍静止。(g = 10 m/s 2)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2.5 N B .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5.0 N C .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5.0 N D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5.0 N 5. (15年和平一模,2)如图所示,轻杆BC 的一端带有光滑定滑轮,B 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BC 与墙面垂直,轻绳一端系于墙上A 点,并通过定滑轮在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 的物体,轻绳与竖直墙面的夹 角为60°,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杆上的作用力沿杆,大小为mg C .杆上的作用力不沿杆,大小为mg D 6. (15年南开二模,8)(多选)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中间用一

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

12、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由三种理论组成: (1)量子电动力学(QED):带电轻子和夸克与电磁U(1)规范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最主要的部分是电子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2)量子弱电统一理论(QWED):QED的推广,把电磁相互作用与弱作用统一起来,建立统一的U(1)xSU(2)的规范理论。 (3)量子色动力学(QCD):夸克与胶子的SU(3)规范场相互作用的强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 把上述三种相互作用的规范场理论统一起来的规范场理论叫大统一理论(Grand Unification Theory, GUT)。目前尚无定型。人们倾向于SU(5)大统一理论(最简明、具有代表性、可重整化) 4、超晶格:超晶格材料是两种不同组元以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的薄层交替生长并保持严格周期性的多层膜,事实上就是特定形式的层状精细复合材料。 2、团簇:团簇是由几个乃至上千个原子、分子或离子通过物理或化学结合力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微观或亚微观聚集体,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随所含的原子数目而变化。团簇的空间尺度是几埃至几百埃的范围,用无机分子来描述显得太大,用小块固体描述又显得太小,许多性质既不同于单个原子分子,又不同于固体和液体,也不能用两者性质的简单线性外延或内插得到。 7、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它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为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空间,空间物理,地球物理等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新的技术和工艺。 等离子体可分为两种:高温和低温等离子体。现在低温等离子体广泛运用于多种生产领域。高温等离子体只有在温度足够高时发生的。太阳和恒星不断地发出这种等离子体,组成了宇宙的99%。在宇宙中,等离子体是物质最主要的正常状态.宇宙研究、宇宙开发、以及卫星、宇航、能源等新技术将随着等离子体的研究而进入新时代. 8、激光冷却:光对原子有辐射压力作用,利用光压改变原子速度。人们发现:当原子在频率略低于原子跃迁能级差且相向传播的一对激光束中运动时,由于多普勒效应,原子倾向于吸收与原子运动方向相反的光子,而对与其相同方向的光子吸收几率较小,吸收后的光子将各向同性自发辐射。平均看来,两束激光净作用是产生一个与原子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尼作用,从而使原子的运动减缓(冷却)。 3、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研究范围:质量不为零,粒子数守恒的波色粒子组成的理想气体。 概念:这种粒子不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当T→0Κ时,几乎所有的玻色子会聚集到能量为0,动量为0的基态,这是并不奇怪的。令我们感兴趣的是,研究表明,当温度降低到一个有限的低温T(大约为3K)时,就会有宏观数量的波色粒子聚集在基态。这一情况与蒸汽凝聚有些类似,因而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1、费米液体:由遵从费密-狄喇克统计的粒子组成的液体,如液体He及金属中的电子体系。费密液体是一个强相互作用的多粒子体系。在温度远低于费密温度时,正常的(没有发生相变的) 费密液体的性状可以用Л.Д.朗道在1956年提出的费密液体理论很好地描述,即在液体中粒子加上与其相互作用并一同运动的近邻粒子“屏蔽云”组成准粒子(见固体中的元激发[1]),液体可以看成这些近自由的准粒子的集合,准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一些分子场来描述,有关的参量叫做朗道参量,可由实验确定。 9、夸克禁闭:夸克受到被称为色荷的强力的束缚,带色荷的夸克被限制与其他夸克在一起(两个或三个组成一个粒子),使得总色荷为零。不可能从核子中单个地分离出来,这种奇特性质被称为夸克禁闭或色禁闭。它能将粒子结合为无色的状态。 10、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当恒星的史瓦西半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 哈勃膨胀、微波辐射、轻元素的合成以及宇宙的测量被认为是现代宇宙学的四大基石。 5、自组织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 11、非常规超导体(non-normalsuperconductors)指不同于传统研究的超导体,机理研究有新发展和新探索。如低载流子密度超导体(包括层状结构超导体),有机超导体,超晶格超导体,非晶态超导体,磁性超导体等。在机理研究上除进深的电-声子机制外,有激子机制,双极化子,重费米子,等离子体激元,共振价键,费米液体,自旋涨落,自旋口袋模型等等,在电子配对上(包括空穴型)仍有S波配对外,有P波配对,D波配对等选择。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 15、约瑟夫森效应:电子能通过两块超导体之间薄绝缘层的量子隧道效应。两块超导体通过一绝缘薄层(厚度为10埃左右)连接起来,绝缘层对电子来说是一势垒,一块超导体中的电子可穿过势垒进入另一超导体中,这是特有的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0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0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 1. (2012海南卷)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 ,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在绳子距a 端 2 l 得c 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 1 2 m m 为 C.2 答案:C 解析:平衡后设绳的BC 段与水平方向成α 角,则:tan 2,sin αα== 对节点C 分析三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有:21sin m g m g α= 得: 121sin m m α== ,选C 2(2012上海卷).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N 。则( ) (A )F 1的大小是唯一的 (B )F 2的方向是唯一的 (C )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F 2可取任意方向 答案:C 3(2012广东卷).如图3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日光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 ,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G 和G B. 2 和2 B. 12G D. 12G 和12G 答案:B 4(2012天津卷).如图所示,金属棒MN 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 悬挂,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 向N 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 θ

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 ) A .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 B .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 C .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 D .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 解析:水平的直线电流在竖直磁场中受到水平的安培力而偏转,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此时 它受拉力、重力和安培力而达到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mg BIL mg F = = 安θtan ,所以棒子中的电流增大θ角度变大;两悬线变短,不影响平衡状态,θ角度不变;金属质量变大θ角度变小;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度变大。答案A 。 5(2012上海卷).如图,竖直轻质悬线上端固定,下端与均质硬棒AB 中点连接,棒长为线长的二倍。棒的A 端用铰链墙上,棒处于水平状态。改变悬线的长度,使线与棒的连接点逐渐右移,并保持棒仍处于水平状态。则悬线拉力(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6(2)(2012广东卷)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时,长度记为L 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 ;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 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 1至L 6,数据如下表表: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长度为______。 ③图16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_的差值(填“L 0或L 1”)。 ④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 ;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_g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 2)。 答案:. (2) ①竖直 ②稳定 L 3 1mm ③ L 0 ④ 4.9 10 7(2012海南卷).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

4.2.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4.2、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4.2.1、 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 一切物质归根结底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基本的相互作用。实践证明,基本的相互作用有四种: 1、引力作用 在宏观上,特别是对于天体,引力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对于基本粒子来说,比起其他相互作用来,引力作用极其微弱,可不予以考虑。 2、弱相互作用 强度远小于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存在于除光子外所有粒子之间的一种短程用用。 3、电磁相互作用 直接存在于带电的粒子之间。 4、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夸克之间。介子或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夸克间强相互作用的间接表现,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核力属强相互作用。 这四种的基本相互作用,按由强到弱排列,它们的相对强度为 强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引力相互作用 1 210- 1410- 3910- 正像电和磁是电磁相互分用的两个不同的表现方面一样,科学家们认为,电磁和弱相互作用两者是电-弱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表现方面。近年来,电弱统一的理论获得了成功。 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 相互作用的本质是什么呢?在电学部分,我们知道,带电粒子是通过电磁场传递力的。电磁场的传播就是电磁波,其量子是光子。所以,带电粒子是通过交换光子发生相互作用的。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又称媒介子。光子是一切带电粒子间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子。

轻子之间不存在强相互作用。轻子或重子之间都存在弱相互作用。弱相 互作用的媒介子又称为中间玻尔色子或弱介子。理论预言有 +W 、-W 、 和30Z 种弱介子。它们的质量都很大,自旋都等于1,在本世纪80年代,这三种媒介子先后被实验所证实。 夸克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的媒介子称为胶子。胶子的静质量为0,电荷为0,自旋等于1,但带有色荷。 夸克或胶子都没有被分离出来而直接观测到。为什么没有单个的夸克出现呢?理论上认为,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夸克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加大,以致巨大的撞击能量未分离开夸克,而产生了两个或三个夸克组成的强子。这个理论又称为夸克的禁闭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单个夸克是不能从强子中分离出来的。 §4、3 其他 4.3.1、、黑洞 黑洞是指光子无法脱离其引力,因而接收不到从它射出的光子,所以称为黑洞。 可以认为光子具有质量 2c hv m =。设星体是一个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匀球。则质量为m 的光子在星球表面所受到的引力为 222c R hv M G R Mm G f ??=?= 光子以光速c 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R c a 2 =。当引力大于 向心力时,光子不会外溢,即f>ma 有: R c c hv R c hv M G 2 222?>??

热门-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 设计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二、设计思想 本节的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本节课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基本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比较抽象,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概念。在学生深入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知识后,很自然的引出了化学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重点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概念,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的应用。 五、教学难点 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 化学键的涵义和氢键的应用。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氯化钠固体,液态水和酒精。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粒子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 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 粒子物理学,又称高能物理学,它是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及其产生原因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 10 本词条无基本信息模块, 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目录 1学科简介 2学科分类 3理论分析 4发展阶段 5黑格斯粒子的实验证据 6第四种和第五种夸克 7轻子的新发现 8电弱统一理论的建立 9粒子物理的前景 展开 1学科简介 2学科分类 3理论分析 4发展阶段 4.1第一阶段(1897~1937) 4.2第二阶段(1937~1964) 4.3第三阶段(1964~) 5黑格斯粒子的实验证据 6第四种和第五种夸克 7轻子的新发现

8电弱统一理论的建立 9粒子物理的前景 粒子物理学 1学科简介 粒子物理学particle physics 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及其产生原因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又称高能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 2学科分类 粒子物理学专门研究组成物质和射线的基本粒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在大自然的一般条件下,许多基本粒子不存在或不单独出现,物理学家使用粒子加速器,试图复制粒子高能碰撞的机制,从而生产和侦测这些基本粒子,因此粒子物理学也被称为高能物理学。 标准模型可以正确地描述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模型能够计算12种已知的粒子(夸克和轻子),彼此之间以强力、弱力、电磁力或引力作用于对方。这些粒子会互相交换规范玻色子(分别为胶子、光子、W 及Z 玻色子)。标准模型还预测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截至2010年,使用费米实验室的垓电子伏特加速器和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者仍旧在努力地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来踪去迹。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练习及答案

第二单元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有1个正确答案) 1.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各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的是() A.B.C.D. 2.易与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 A.B.C.D. 3.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a2O2B.NaHSO4C.HNO3D.I2 4.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Na2O B.HNO3C.HCl D.NH3 5.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NH4Cl B.NaOH C.CaF2D.CH4 6.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阳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MgBr2B.Na2S C.CaF2D.KCl 7.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H2O B.CaCl2C.KOH D.Cl2 8.下列过程中要破坏离子键的是() A.氯化钠固体溶于水B.氯气溶于水C.碘晶体升华D.钠与氯反应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间有静电作用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凡金属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0.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各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9 B.6与16 C.11与17 D.14与8 11.下列物质中,只有离子键的是() A.NaOH B.NaCl C.H2D.HCl 12.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 13.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干冰B.NH4Cl固体C.H3PO4固体D.HCl 二、填空题 14.在下列空白处填写“可能与不可能”和“一定或不一定” (1)非金属之间______形成离子键 (2)复杂的阴离子或者阳离子中_________含有共价键 (3)稀有气体分子中_________含化学键 (4)离子化合中__________含有共价键 (5)共价化合物中________含有离子键 *15.用电子式表示: (1)钾原子____(2)氯原子____(3)过氧化钠______(4)氢氧化钾____(5)氢氧根离子______ (6)硫离子____(7)氯化钙____(8)氯化铵________ (9)硫化钾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化训练答案]ADCADCCAACBCB 14可能一定不可能(4)可能(5)不可能15.略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分类汇编附解析(3)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分类汇编附解析(3)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物体分别挂在支架上的B 点(如图甲所示)和跨过滑轮的轻绳BC 上(如图乙所示),图甲中轻杆AB 可绕A 点转动,图乙中水平轻杆一端A 插在墙壁内,已知θ=30°,则图甲中轻杆AB 受到绳子的作用力F 1和图乙中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F 2分别为( ) A .F 1=mg 、23F mg = B .13F mg =、23F mg = C .133 F mg =、F 2=mg D .13F mg =、F 2=mg 2.下列关于四项运动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A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 .跳高运动员在越杆时处于平衡状态 C .举重运动员在举铃过头停在最高点时,铃处于超重状态 D .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惯性,以便跳得更远 3.如图,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A .2m B .32m C .m D .2m 4.如图所示,细绳MO 与NO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 >NO ,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 的重力过程中(绳OC 不会断)( ) A .绳ON 先被拉断

B.绳OM先被拉断 C.绳ON和绳OM同时被拉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A、B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于A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三根轻绳的长度之比为OA∶AB∶OB=3∶4∶5,两球质量关系为m A=2m B=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B绳的拉力大小为2mg B.OA绳的拉力大小为10 3 mg C.F的大小为4 3 mg D.AB绳的拉力大小为mg 6.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砝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最小值为() A.8.65N B.5.0N C.4.3N D.2.5N 7.如图所示,铁质的棋盘竖直固定,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能吸在棋盘上保持静止,不计棋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 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棋子质量不同时,所受的摩擦力不同 8.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四个完全相同的排球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相互接触,球与地面

基本粒子的定义与分类

基本粒子的定义与分类 基本粒子的定义与分类 (1)基本粒子的定义及其变化 基本粒子是指人们认知的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但是因为物理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构成的认知逐渐深入,因此基本粒子的定义随时间也是有所变化的。 目前在粒子物理学中,标准模型理论认为的基本粒子可以分为夸克(quark)、轻子(lepton)、规范玻色子(boson)和希格斯粒子四大类。标准模型理论之外也有理论认为可能存在质量非常大的超粒子。 传统上(20世纪前、中期)的基本粒子是指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和各种介子,这是当时人类所能探测的最小粒子。而现代物理学发现质子、中子、介子都是由更加基本的夸克和胶子(gluon)构成。同时人类也发现了性质和电子类似的一系列轻子,还有性质和光子、胶子类似的一系列规范玻色子。这些是现代的物理学所理解的基本粒子。 (2)基本粒子的分类 费米子:基本费米子分为两类:夸克和轻子。 夸克:目前的实验显示共存在6种夸克,其中包括它们各自

的反粒子。这6种夸克又可分为3“代”。它们是: 第一代:u(上夸克)d(下夸克) 第二代:s(奇异夸克)c(魅夸克) 第三代:b(底夸克)t(顶夸克) 它们的质量关系是。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他们之所以未能被早期的科学家发现,原因是夸克决不会单独存在(顶夸克例外,但是顶夸克太重了而衰变又太快,早期的实验无法制造)。他们总是成对的构成介子,或者3个一起构成质子和中子这一类的重子。这种现象称为夸克禁闭理论。这就是为什么早期科学家误以为介子和重子是基本粒子。 轻子:共存在6种轻子与它们各自的反粒子。其中3种是电子和与它性质相似的子和子。而这三种各有一个相伴的中微子。他们也可以分为三代: 第一代:e(电子)、(电中微子) 第二代:(μ子)、(μ中微子) 第三代:(τ子)(τ中微子) 玻色子:玻色子是依随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自旋为整数的粒子。 规范玻色子,这是一类在粒子之间起媒介作用、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之所以它们称为“规范玻色子”,是因为它们与基本粒子的理论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有很密切的关系。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案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1课时) 姓名: 班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并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2.了解离子键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为学生对物质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3.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回顾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下图为NaCl 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解释】钠原子失去 个电子,变成 电子稳定结构的 ,氯原子得到 个电子,变成 电子稳定结构的 ,钠离子与氯离子在静电作用下形成NaCl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2完成下列知识 知识点1 离子键 一、化学键 1.概念: 常见的化学键有 、 二、离子键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叫做离子键 2.成键微粒 3.成键本质: 4.成键元素: 5.存在 关于离子键概念的注意事项: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既不单指相互吸引也不单指相互排斥,而是合力的作用 三、离子化合物 1.概念: 2.存在 (1)活泼金属( 第ⅠA 、ⅡA 族 )与活泼非金属( 第 ⅥA 、ⅦA 族)之间形成化合物。如NaCl Na 2O 2等 (2)活泼金属氧化物 (3)强碱、大多数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 4Cl 、NaHCO 3 、Ba(OH)2、NaOH 等 +11 8 2 +11 8 2 1 失 e - +17 8 2 7 +17 8 2 8 得 e - 离子键 离子 化合物 NaCl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习题解答

第三章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1.颗粒在流体中做自由沉降,试计算(1)密度为2 650 kg/m 3,直径为0.04 mm 的球形石英颗粒在20 ℃空气中自由沉降,沉降速度是多少?(2)密度为2 650 kg/m 3,球形度6.0=φ的非球形颗粒在20 ℃清水中的沉降速度为0.1 m/ s ,颗粒的等体积当量直径是多少?(3)密度为7 900 kg/m 3,直径为6.35 mm 的钢球在密度为1 600 kg/m 3的液体中沉降150 mm 所需的时间为7.32 s ,液体的黏度是多少? 解:(1)假设为滞流沉降,则 2s t ()18d u ρρμ -= 查附录20 ℃空气31.205kg/m ρ=,s Pa 1081.15??=-μ,所以 ()()()s m 1276.0m 1081.11881.9205.126501004.01852 3s 2t =???-??=-=--μρρg d u 核算流型 3t 51.2050.12760.04100.3411.8110 du Re ρμ--???===

2012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分类汇编:相互作用

4. (2012海南卷)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 ,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在绳子距a 端 2 l 得c 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 1 2 m m 为 A.5 B. 2 C.5 2 D.2 答案:C 解析:平衡后设绳的BC 段与水平方向成α角,则:2 tan 2,sin 5 αα== 对节点C 分析三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有:21sin m g m g α=得: 1215 sin 2 m m α== ,选C 6(2012上海卷).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N 。则( ) (A )F 1的大小是唯一的 (B )F 2的方向是唯一的 (C )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F 2可取任意方向 答案:C 16(2012广东卷).如图3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日光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 ,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G 和G B. 22G 和2 2 G B. 12G 和3 2 G D. 12G 和12G 答案:B 2(2012天津卷).如图所示,金属棒MN 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竖直向上 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 向N 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θ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 ) A .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 B .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 C .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 D .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

苏教版化学一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教学目标:①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力,认识化学键的涵义,认识离子化合物、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形成,知道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②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重难点:离子键的概念及其形成,学会运用化学用语(电子式)进行化学的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人在地球上生活而不能自动脱离地球,是因为地球对人有吸引力。同样的,原子之间能自动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键,由于有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讲述】:一、化学键 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要想使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需要加热到温度高达2000℃,它的分解率仍不到1%,这就说明在氢分子里氢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如果要破坏这种作用就需消耗436kJ/mol的能量;氯化钠和氯化镁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离子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氯气是由许多氯分子构成的,分子中两个氯原子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金刚石是由许多碳原子彼此结合形成的空间网状晶体,在晶体中,直接相邻的碳原子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间。

【板书】一、化学键 1、定义: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强调:相邻的、强烈的 【讲述】根据构成强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不同,我们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类型。 【板书】2、主要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讲述】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而氯化钠是由氯和钠化合而成的。它们是怎么结合的呢?我们不妨从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来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当钠原子与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带正电的钠离子,而氯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成为带负电的氯离子,这两个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氯化钠。 【提问】1、在食盐晶体中Na+与Cl-间存在有哪些作用力? 2、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电荷是否会中和呢? 1、阴、阳离子之间除了有静电引力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2、当两种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达到了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所以所谓阴、阳离子电荷相互中和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 【板书】二、离子键 1、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注:成键微粒:阴离子、阳离子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高考物理廊坊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分类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廊坊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分类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块B略向右移动一些使倾角α减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木板对A的作用力不变 B.木板对A的作用力减小 C.物块A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减小 D.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水平方向的推力1F和2F的作用,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F=10N,2F=2N,若撤去1F的瞬间,则木块受到合力F和摩擦力f的大小、方向是() A.F=0;f=2N,方向向右 B.F=10N,方向向左;f=8N,方向向左 C.F=10N,方向向左;f=8N,方向向右 D.F=0,f=0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拉物体m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 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 (M +m) g C.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 D.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4.某小孩在广场游玩时,将一氢气球系在了水平地面上的砖块上,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若水平风速缓慢增大,不考虑气球体积及空气密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绳受到拉力逐渐减小 B.砖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砖块一定不可能被绳子拉离地面 D.砖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 5.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能轻松地顶接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坛的形变 B.头的形变 C.物体受到的重力 D.人受到的重力 6.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绳ON先被拉断 B.绳OM先被拉断 C.绳ON和绳OM同时被拉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质弹簧系住,并用倾角θ=37°的木板托住,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 ) A.小球受木板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B.弹簧弹力不可能为3 4 mg C.小球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