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测试用例
接口测试用例和报告模板

接⼝测试⽤例和报告模板当今在测试领域,接⼝测试已经越来越多的被提及,被重视。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系统级别测试,很多测试⼈员在接触到接⼝测试的时候,也许对测试执⾏还可以⽐较顺利的上⼿,但⼀提到相关的归档,⽐如测试⽤例和报告,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今天就⽤这篇⽂章来说说接⼝测试⽤例和报告。
1. 接⼝⽤例模板提到测试⽤例,我们知道,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其实对于接⼝测试也同样如此;接⼝测试的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将实现向接⼝发送预设请求,结果则要关注响应信息及后续处理。
所以接⼝测试⽤例编排可以考虑下列两种形式:要注意的是,实际⼯作场景中我们可能还会对接⼝之间的串联和混合场景进⾏测试。
2. 测试报告模板接⼝测试报告很多时候会和接⼝性能测试报告⼀起,如果要单独报告的话,可以考虑以下内容:2.1 系统接⼝概况简要描述与测试项⽬相关的⼀些背景资料,如被测系统简介,项⽬上线计划等。
对于系统接⼝的定义和设计做出介绍,⽐如系统⼀共有多少个接⼝?采⽤哪种协议?都涉及到哪些发送⽅法?采⽤怎样的请求格式?使⽤怎样的返回标准?可⽤表格说明。
2.2 测试⽬的与范围描述本次接⼝测试的⽬的、范围与⽬标,内容应与本次接⼝测试的《接⼝测试实施⽅案》中的对应内容保持⼀致。
2.2.1.测试⽬的本次测试的⽬的在于确保系统接⼝功能和逻辑处理已验证,符合《接⼝定义说明书》的定义和要求,满⾜系统需要。
2.2.2. 测试对象范围说明测试的对象是哪些单场景接⼝功能测试混合场景接⼝功能测试详见《项⽬接⼝测试⽤例》可考虑贴出x-mind图2.2.3. 测试指标范围被测接⼝接收请求和返回报⽂被测接⼝返回状态被测接⼝对应业务逻辑处理涉及数据沉淀的处理复杂场景下多接⼝串联交互2.3 测试⼯具及资源2.3.1. 测试⼯具说明本次测试使⽤到的测试⼯具和辅助⼯具 1. 测试⼯具:该测试将使⽤Postman(例) Postman是⾕歌的⼀款接⼝测试插件,它使⽤简单,⽀持⽤例管理,⽀持get、 post、⽂件上传、响应验证、变量管理、环境参数管理等功能,可以批量运⾏,并⽀持⽤例导出、导⼊。
根据接口文档编写测试用例

根据接口文档编写测试用例一、概述:在编写测试用例前,首先需要了解接口文档的内容和功能,确保对接口的要求和预期有全面的了解。
接口测试用例编写的目的是验证接口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以及能够处理各种输入情况和异常情况。
本文将以一个简单的用户登录接口为例,详细讲解接口测试用例的编写。
二、基础测试用例:1.正常登录测试: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登录是否成功。
预期结果为登录成功并返回用户信息。
2.输入错误的用户名和密码测试:输入错误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登录是否拒绝访问。
预期结果为登录失败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3.输入为空的用户名和密码测试:输入空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登录是否拒绝访问。
预期结果为登录失败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4.输入超过最大长度的用户名和密码测试:输入超过限定长度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登录是否正常处理。
预期结果为登录失败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5.输入特殊字符的用户名和密码测试:输入包含特殊字符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登录是否正常处理。
预期结果为登录失败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6.输入非法字符的用户名和密码测试:输入包含非法字符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是否可以防止SQL注入等安全问题。
预期结果为登录失败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7.输入加密后的用户名和密码测试:输入经过加密处理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是否可以正常解密并进行登录验证。
预期结果为登录成功并返回用户信息。
三、边界测试用例:1.用户名和密码的最小长度测试:输入最小长度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登录是否正常处理。
预期结果为登录失败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2.用户名和密码的最大长度测试:输入最大长度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登录是否正常处理。
预期结果为登录失败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3.用户名和密码的边界值测试:输入接近边界值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登录是否正常处理。
预期结果为登录失败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4.用户名和密码的字符类型测试:输入不同类型的用户名和密码(如纯数字、纯字母、数字与字母组合等),验证登录是否正常处理。
E1接口标准测试用例

E1接口标准测试用例1、测试依据GB 7611-87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 YD/T 922-1997 在数字信道上使用的综合复用设备进网技术要求及检验法在数字信道上使用的综合复用设备进网技术要求及检验法2、 检验用仪器仪表Sunset E1测试仪、高阻头测试仪、高阻头3、 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①接口线路编码测试接口线路编码测试a)a) 如图1连接测试设备。
连接测试设备。
b)b) 设置E1 仪表工作模式,注意E1表与设备相连进行测试时,E1表与设备的线路接口,编码,E1帧类型,时隙设置等必须一致才能正常通信,下面所有的测试项目同样如此,不再重复说明。
目同样如此,不再重复说明。
c)c) 选择所要测试的线路编码,要求E1接口必须支持HDB3编码,有说明同时支持AMI 编码的设备可以进行AMI 编码的测试。
编码的测试。
d)d) 开机并运行终端模式测试功能,观察被测系统,如工作正常且无误码无失步,则说明接口支持所选择的线路编码。
说明接口支持所选择的线路编码。
②输出口信号时钟输出口信号时钟 a) a) 如图如图1连接测试设备连接测试设备b) b) 设置设置E1表的参数:终接模式,接口时钟表的参数:终接模式,接口时钟 c) c) 设置被测设备的参数:时钟为主时钟设置被测设备的参数:时钟为主时钟设置被测设备的参数:时钟为主时钟d) 运行终接模式测试,进入结果界面查看信号分析结果,要求输出口的信号时钟准确度为:2048000±50Hz ③输出口抖动测试输出口抖动测试a) a) 按图按图1连接设备,仪表与设备之间可以不形成环路连接设备,仪表与设备之间可以不形成环路 b) b) 设置设置E1表为抖动测试,接口时钟;被测设备设为主时钟。
表为抖动测试,接口时钟;被测设备设为主时钟。
c) 进入结果界面查看测试结果,要求输出口的允许信号抖动在18~100KHz 滤波条件下≤0.2UI ,测试时间5分钟以上分钟以上 ④脉冲波形测试脉冲波形测试a) a) 按图按图1连接设备,仪表与设备之间可以不形成环路连接设备,仪表与设备之间可以不形成环路b) b) 设置设置E1表为脉冲模板测试,接口时钟;被测设备设为主时钟。
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案例

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案例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是指通过编写脚本来自动执行接口测试的过程。
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的目的是验证接口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预期,并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下面列举了一些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的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接口自动化测试的实施过程。
1. 验证接口的返回状态码:通过发送请求,验证接口的返回状态码是否符合预期。
例如,当发送请求成功时,接口应返回200状态码;当请求的资源不存在时,接口应返回404状态码。
2. 验证接口的返回数据格式:通过发送请求,验证接口的返回数据格式是否符合预期。
例如,接口应返回JSON格式的数据,且数据中的字段和值符合预期。
3. 验证接口的返回数据准确性:通过发送请求,验证接口的返回数据是否准确。
例如,当请求获取用户信息的接口时,接口应返回该用户的正确信息。
4. 验证接口的错误处理能力:通过发送错误的请求,验证接口是否能正确处理错误,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例如,当发送无效的请求参数时,接口应返回相应的错误提示信息。
5. 验证接口的并发性能:通过发送大量并发请求,验证接口的并发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例如,接口应能够正确处理并发请求,并在合理的时间内返回响应。
6. 验证接口的安全性:通过发送恶意请求,验证接口的安全性是否得到保障。
例如,接口应对SQL注入、XSS攻击等安全漏洞进行有效防护。
7. 验证接口的稳定性:通过发送大量重复请求,验证接口的稳定性是否得到保障。
例如,接口应能够稳定地处理大量重复请求,并保持正常的响应时间。
8. 验证接口的性能指标:通过发送大量请求,统计接口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性能指标,以评估接口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9. 验证接口的兼容性:通过发送不同版本或不同环境的请求,验证接口在不同环境下的兼容性。
例如,接口应能够正确处理不同版本的请求,并返回相应的兼容结果。
10. 验证接口的回归稳定性:通过发送各种类型的请求,验证接口在多次修改后的稳定性。
例如,接口应能够稳定地处理各种类型的请求,并返回正确的结果。
如何写接口测试用例

如何写接口测试用例1. 什么是接口测试用例接口测试用例是针对软件系统中的接口进行验证和评估的一种测试方法。
接口测试用例可以帮助我们验证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是否能够正确地进行数据传输、功能调用和相互协作,以确保系统在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正常无误。
接口测试用例通常包括输入数据、预期输出和执行步骤等信息,通过执行这些用例可以验证系统在不同输入下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
接口测试用例需要覆盖各种边界条件、异常情况和常见场景,以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健壮性和稳定性。
2. 编写接口测试用例的步骤2.1 确定测试目标在编写接口测试用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
根据项目需求和功能规格,确定需要进行接口测试的模块和功能点,并明确每个功能点所期望的输入、输出和预期结果。
2.2 分析接口文档接口文档是编写接口测试用例的重要依据,通过仔细分析接口文档可以了解到每个接口所支持的参数、返回值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根据接口文档,可以确定需要编写的测试用例类型和覆盖范围。
2.3 设计测试用例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正常场景:根据功能规格,设计符合预期的输入数据,并验证接口返回的输出是否与预期一致。
•边界条件:针对可能出现的边界情况,设计输入数据,并验证接口返回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
例如,输入最大值、最小值、空值等。
•异常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设计输入数据,并验证接口返回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
例如,输入非法字符、超时、权限不足等。
•性能测试:针对接口的性能进行测试,验证接口在高并发、大数据量等情况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2.4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上述设计的测试用例,开始编写实际的测试用例内容。
每个测试用例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用例编号:每个测试用例都应有一个唯一的编号,方便管理和跟踪。
•测试标题:简洁明了地描述该用例所验证的功能点。
•前置条件:描述该用例执行之前需要满足的条件或环境。
•输入数据:给定需要传递给接口的输入数据。
根据接口文档编写测试用例

根据接口文档编写测试用例
摘要:
1.接口文档的重要性
2.编写测试用例的目的
3.接口测试用例的分类
4.编写接口测试用例的步骤
5.实践案例分析
正文:
接口文档是开发和测试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它详细描述了接口的功能、输入输出参数、返回值、异常处理等信息。
编写测试用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接口的正确性和稳定性,提高软件质量。
接口测试用例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分类,如功能测试用例、性能测试用例、安全测试用例等。
功能测试用例关注接口的功能是否正确实现,性能测试用例关注接口的响应速度、吞吐量等性能指标,安全测试用例关注接口的安全性,如输入验证、防止SQL 注入等。
编写接口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
1.分析接口文档:仔细阅读接口文档,理解接口的功能、输入输出参数、返回值、异常处理等信息,为编写测试用例做好准备。
2.确定测试用例的输入数据:根据接口文档中描述的输入参数,确定测试用例的输入数据。
输入数据可以分为有效数据、无效数据、边界数据等类型,以覆盖不同的测试场景。
3.确定测试用例的预期输出:根据接口文档中描述的返回值和异常处理,确定测试用例的预期输出。
预期输出可以分为正确输出、错误输出、异常输出等类型,以覆盖不同的测试场景。
4.编写测试用例:根据确定的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编写具体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可以采用等价类、边界值、组合等方法进行设计,以提高测试用例的覆盖率和可读性。
5.执行测试用例:将编写好的测试用例执行,检查实际输出是否与预期输出一致,以验证接口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编写出有效的接口测试用例,保证软件的质量。
接口测试用例

接⼝测试⽤例
1、接⼝测试⽤例要素:请求接⼝的参数,请求⽅式,请求的头⽂件,等这些因素都是必需的,对于响应的response, 返回的状态码,返回的数据的检查点,都是必须要事先说明好的,⽤例完善后,我们的脚本在写起来就会效率很⾼,在脚本中,我们需要保证的⼀点,就是稳定,因为请求的响应时间也是我们要考虑的⽅⾯。
2、输⼊参数测试:针对输⼊的参数进⾏测试,也可以说是假定接⼝参数的不正确性进⾏的测试,确保接⼝对任意类型的输⼊都做了相应的处理:输⼊参数合法,输⼊参数不合法,输⼊参数为空,输⼊参数为null,输⼊参数超长;
3、功能测试:接⼝是否满⾜了所提供的功能,相当于是正常情况测试,如果⼀个接⼝功能复杂时推荐对接⼝⽤例进⾏结构划分,这样⼦⽤例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和维护性。
4、逻辑测试:逻辑测试严格讲应为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应保持内部逻辑的正确性,可单元测试和接⼝测试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楚,所以我们也可以从给出的设计⽂档中考虑内部逻辑错误的分⽀情况和异常;
5、异常情况测试:接⼝实现是否对异常情况都进⾏了处理,接⼝输⼊参数虽然合法,但是在接⼝实现中,也会出现异常,因为内部的异常不⼀定是输⼊的数据造成的,⽽有可能是其他逻辑造成的,程序需要对任何的异常都进⾏处理。
主要说明调⽤的接⼝传递的数据以及应该对应返回的内容:。
24 软件接口测试用例-GJB438C模板

编号:版本:状态:密级:分发号:XX软件接口测试用例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标审/日期:会签/日期:批准/日期:XX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X月文档修订记录目录1范围 (1)1.1标识 (1)1.2系统概述 (1)1.3文档概述 (1)2引用文档 (1)3测试准备 (2)3.1硬件准备 (2)3.2软件准备 (2)3.3其他测试前准备 (2)4测试说明 (3)4.1测试用例编号规则 (3)4.2测试用例列表 (3)4.3测试用例 (3)5需求的可追踪性 (8)6注释 (9)1范围1.1标识【注释:本条应描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标识,适用时,包括其标识号、名称、缩略名、版本号和发布号。
】1.2系统概述【注释:本条应概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
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特性(如规模、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技术风险等特性);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需方、用户、开发方和保障机构等;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列出其他有关文档。
】1.3文档概述【注释:本条应概述本文档的用途和内容,并描述与它的使用有关的安全保密方面的要求。
】2引用文档【注释:本章应列出引用文档的编号、标题、编写单位、修订版及日期,还应给出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得到的文档的来源。
】3测试准备3.1硬件准备【注释:本条应描述测试工作所需的硬件准备规程。
有关这些规程,可以引用已发布的操作手册。
(若适用)应提供以下内容:a)用名称和(若适用)编号标识要使用的特定硬件;b)所有连接硬件所有的开关装置和电缆;c)说明硬件、互联控制和数据路径的一个或多个图示;d)使硬件处于就绪状态的逐步的操作说明。
】3.2软件准备【注释:本条描述准备被测项、相关软件以及数据的必要规程。
有关这些规程,可以引用已经发布的软件手册。
(若适用)应提供下述信息:a)测试中要使用的特定软件;b)被测项的存储介质(如光盘、磁盘);c)所有相关软件(如模拟器、测试驱动程序、数据库)的存储介质;d)加载软件的说明,包括所需的顺序;e)多个测试用例共用的软件初始化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2
组织编号为空
组织编号<orgCode>为空,为null;其他四项不为空,不为null。
无法返回正确结果。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3
组织名称为空
组织名称<orgName>为空,为null;其他四项不为空,不为null。
无法返回正确结果。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接口测试用例
7.1 总部用户同步接口
编制人
薛郝
审定人
时间
用例名称
添加组织
接口名称
urn:orgservice
项目名称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
编号/版本
参考信息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详细设计V2.1
测试目的
测试通过该接口能否正确添加一个组织。
接口方法名
addOrg
用例编号
无法返回正确结果。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备注
7.1.3
编制人
薛郝
审定人
时间
用例名称
删除组织
接口名称
urn:orgservice
项目名称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
编号/版本
参考信息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详细设计V2.1
测试目的
测试通过该接口能否成功删除一个组织
接口方法名
deleteOrg
用例编号
步骤名称
输入
预期输出
实际输出
是否通过
备注
7
删除组织
输入所有必填字段。
组织编号<orgCode>不为空,不为null。
返回正确结果;数据库中正确删除组织信息。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8
组织编号为空
组织编号<orgCode>为空,为null。
无法返回正确结果。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备注
7.1.4
编制人
薛郝
审定人
无法返回正确结果。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备注
7.2 应用系统同步用户接口
7.2.1
编制人
薛郝
审定人
时间
用例名称
接口名称
项目名称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
编号/版本
参考信息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详细设计V2.1
测试目的
集成平台能否成功推送数据到应用系统
接口方法名
getSubOrgUserByTim
预期输出
实际输出
是否通过
备注
19
更新指定组织下的一个用户
输入所有必填字段。
1.用户信息<user>不为空,不为null;
2.组织信息<org>不为空,不为null。
返回正确结果;数据库中更新组织信息正确。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20
用户信息为空
用户信息<user>为空,为null;组织信息不为空,不为null。
步骤名称
输入
预期输出
实际输出
是否通过
备注
1
正确添加一个组织
输入所有必填字段。
1.组织编号<orgCode>不为空,不为null;
2.组织名称<orgName>不为空,不为null
3.上级组织编<parentOrgCode>号不为空,不为null;
4.组织类型<orgType>不为空,不为null;
5.组织排序位<orderNum>不为空,不为null。
4
上级组织编号为空
上级组织编<parentOrgCode>为空,为null;其他四项不为空,不为null。
无法返回正确结果。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5组织类Βιβλιοθήκη 为空组织类型<orgType>为空,为null;其他四项不为空,不为null。
无法返回正确结果。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6
组织排序位为空
组织排序位<orderNum>为空,为null;其他四项不为空,不为null。
项目名称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
编号/版本
参考信息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详细设计V2.1
测试目的
测试通过该接口能否成功更新一个组织
接口方法名
updateOrg
用例编号
步骤名称
输入
预期输出
实际输出
是否通过
备注
9
正确更新一个组织
输入所有必填字段。
1.组织编号<orgCode>不为空,不为null;
能够返回正确的新增、撤销、变更组织的信息。成功同步数据。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4
指定组织下的用户管理
通过接口管理指定组织下的用户,输入所有必填字段。
1.用户信息<user>不为空,不为null;
2.组织信息<org>不为空,不为null。
能够返回正确的开户、销户、更新用户的信息。成功同步数据。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备注
7.2.2
编制人
薛郝
审定人
时间
用例名称
同步数据
接口名称
项目名称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
编号/版本
参考信息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详细设计V2.1
测试目的
应用程序能否成功同步数据
接口方法名
getUserByAppCode
用例编号
步骤名称
输入
预期输出
实际输出
是否通过
1.用户信息<user>不为空,不为null;
2.需要添加的多个组织信息<org>不为空,不为null。
返回正确结果;数据库中更新组织信息正确。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17
用户信息为空
用户信息<user>为空,为null;组织信息不为空,不为null。
无法返回正确结果。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18
组织信息为空
组织信息<org>为空,为null。用户信息不为空,不为null。
编制人
薛郝
审定人
时间
用例名称
更新用户
接口名称
urn:userservice
项目名称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
编号/版本
参考信息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详细设计V2.1
测试目的
测试通过该接口能否成功在指定组织下添加一个用户
接口方法名
updateUser
用例编号
步骤名称
输入
getGxDate
用例编号
步骤名称
输入
预期输出
实际输出
是否通过
备注
1
正确注册一个构型数据
按照顺序依次输入所有必填字段。所有输入元素不为空,不为null;
返回正确结果;数据库中注册组织信息正确。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备注
返回正确结果,成功同步数据。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备注
7.3 构型数据的集成
编制人
薛郝
审定人
时间
用例名称
注册构型数据服务文件
接口名称
项目名称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
编号/版本
参考信息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详细设计V2.1
测试目的
通过该接口能否成功注册构型数据文件
接口方法名
无法返回正确结果。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13
组织类型为空
组织类型<orgType>为空,为null;其他四项不为空,不为null。
无法返回正确结果。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14
组织排序位为空
组织排序位<orderNum>为空,为null;其他四项不为空,不为null。
无法返回正确结果。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备注
7.1.6
时间
用例名称
删除用户
接口名称
urn:userservice
项目名称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
编号/版本
参考信息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详细设计V2.1
测试目的
测试通过该接口能否成功在指定组织下添加一个用户
接口方法名
deleteOrg
用例编号
步骤名称
输入
预期输出
实际输出
是否通过
无法返回正确结果。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备注
7.1.2
编制人
薛郝
审定人
时间
用例名称
新增用户
接口名称
urn:userservice
项目名称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
编号/版本
参考信息
C919大型客机客户服务应用系统集成平台详细设计V2.1
测试目的
测试通过该接口能否成功在指定组织下添加一个用户
接口方法名
备注
21
删除指定组织下的一个用户
输入所有必填字段。
用户ID<uid>不为空,不为null。
返回正确结果;数据库中更新组织信息正确。
符合预期结果
通过
22
用户ID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