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核桃剥壳机器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核桃破壳机毕业设计

核桃破壳机毕业设计

核桃破壳机毕业设计篇一:核桃破壳机毕业论文核桃破壳机毕业论文第一章绪论1.1引言我国的核桃栽培面积约130万hm2以上,主要种植区域在西南和西北。

在国际市场上,核桃与杏仁、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4大干果,核桃作为保健食品早已被国内外所认识。

我国核桃总产量约31万吨,全国人均占有0. 24kg。

这与国际上一些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如美国人均占有核桃1. 5kg,是我国的6倍。

针对核桃加工存在的问题和市场的需求,确定核桃加工工艺,除脱青皮、分级、清洗、脱水、烘干、去壳、仁壳分离与包装外,还可进一步深加工。

在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是核桃脱壳比较困难,主要由人工完成。

人工剥壳难以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故研制高效剥壳机已成当务之急。

核桃也是我国干果类传统出口商品之一, 加工和出口的季节性比较强。

核桃取仁我国历来靠手工, 一人一天平均仅能砸30斤核桃, 取仁约12斤, 以天津口岸年出口核桃仁5000吨计,仅取仁一项需占用劳力80多万个劳动日, 而且, 加工和出口的时间正值三秋和农田基本建设大忙季节, 任务重, 时间紧, 形成与农业争劳力的局面, 所以, 实现核桃取仁机械化, 对解放劳动力, 支援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核桃出口国家较多, 进口国家比较集中, 国际市场斗争十分激烈, 实现核桃加工机械化, 有利于我们抢时间, 争速度, 支援外贸。

从经济上说, 国际市场核桃仁各质量等级的差价甚大。

机械取仁有希望提高取仁质量,增加外汇, 同时, 大规模集中加工, 便于综合利用。

核桃仁中约占5%的碎末可以集中榨油,大量的核桃壳是做活性炭的好原料。

手工分散加工, 这些碎末和壳都浪费了。

研制核桃取仁机的具体任务是寻找适当的、特别是保证取仁质量的破壳工艺方法,研究实现这一工艺方法所要求的————————————————————————————————————————————机器。

1.2研究目的及意义为了了使坚果食品增值,近年来各国都在加工制造成品方面想办法。

核桃去壳机毕业设计

核桃去壳机毕业设计

核桃去壳机毕业设计核桃去壳机毕业设计一、引言核桃是一种美味且营养丰富的坚果,但是去壳过程却是相当繁琐和费时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决定设计一台核桃去壳机作为我的毕业设计。

本文将介绍我设计的核桃去壳机的原理、功能以及设计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二、核桃去壳机的原理核桃去壳机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机械力和压力将核桃与壳分离。

核桃去壳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输送系统:用于将核桃从进料口输送到去壳区域,确保核桃的连续供给。

2. 去壳系统:核桃在去壳区域受到一定的压力,使得核桃壳破裂并与核仁分离。

3. 分离系统:将去壳后的核仁和壳进行分离,确保只有核仁进入下一个处理阶段。

4. 储存系统:将去壳后的核仁储存起来,方便后续加工或包装。

三、核桃去壳机的功能设计的核桃去壳机具有以下功能:1. 高效去壳:通过优化机械结构和增加压力,核桃去壳机能够高效地去除核桃壳,提高去壳效率。

2. 自动化操作:核桃去壳机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进料、去壳和分离,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

3. 质量控制: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核桃去壳机能够监测核桃的质量和去壳效果,确保核桃的质量符合要求。

4. 可调节性:核桃去壳机具有可调节的压力和速度,可以适应不同种类和大小的核桃。

四、设计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设计核桃去壳机的过程中,我面临了一些挑战,例如核桃的形状和大小不一,壳的硬度不同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 优化结构:通过改变去壳区域的结构和形状,使得核桃在受到压力时能够更容易破裂,提高去壳效率。

2. 增加压力:通过增加压力,使得核桃壳更容易破裂。

同时,为了避免对核仁的损伤,我设计了一个可调节压力的系统,根据核桃的硬度和大小进行调整。

3. 传感器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监测核桃的质量和去壳效果。

如果发现去壳效果不理想,系统将自动调整压力和速度,以提高去壳效率。

五、总结通过设计核桃去壳机,我解决了核桃去壳过程中的繁琐和费时的问题。

内外磨式核桃破壳机的设计大学毕设论文

内外磨式核桃破壳机的设计大学毕设论文

目录1绪论 (1)1.1本课题来源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1.3对课题所涉及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2)1.4方案的确定 (3)2设计方案的选择 (4)2.1总体设计 (4)2.2核桃破壳部分的设计 (4)2.3轴的设计 (5)2.4轴的校核 (7)3动力与传动的设计 (14)3.1电动机的主要外型和安装尺寸的选择 (14)3.2联轴器的选择 (14)3.3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14)4总结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1绪论1.1本课题来源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近些年来,核桃除销售干果和核桃仁以外,核桃乳品、核桃速食粉类、核桃精等加工产品也已逐步进入市场,另外有少量的核桃油产品在销售,获得了部分消费者的青睐。

市场上对核桃深加工产品的需求正越来越迫切,但核桃的深加工产品较为少见,随着核桃生产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其后续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也迫在眉梢[1] 。

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核桃脱壳十分的困难。

核桃破壳机的核心装置当属核桃破壳装置。

然而机械破壳常用方法有借助粗糙表面碾搓作用的碾搓破壳,借助撞击作用撞击破壳、利用剪切作用的剪切破壳和利用成对轧辊挤压作用的挤压破壳等。

常见的破壳装置主要有圆盘破壳装置、离心破壳装置、锤击式破壳装置、轧辊式破壳装置、对辊窝眼式开口装置、冲压式破壳装置、齿辊破壳装置、核桃锯口破壳装置、核桃破壳挖核装置和平板挤压式破壳装置等。

针对核桃加工存在的问题和市场的不断需求,确定核桃加工工艺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核桃加工除了脱青皮、核桃分级、清洗、脱水、烘干、去壳、仁壳分离与包装外,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

人工破壳效率较低而且难以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故研制高效破壳机俨然已成为当务之急[2]。

本课题中,将内外磨式核桃破壳装置运用于此处,重点研究核桃破壳机的内外磨破壳部分,以改善现存的破壳率较低、损失率较高、果仁完整性较差、通用性较差、机具性能较为不稳定、适应性较差、作业成本较高等一系列的大小问题,其装置可用于具有一定直径大小的核桃破壳作业,即分级后的核桃的破壳作业,能较为高效的完成核桃破壳任务。

核桃脱壳机械毕业设计

核桃脱壳机械毕业设计

核桃脱壳机械毕业设计摘要本文利用CAD和SolidWorks软件进行了核桃脱壳机械的设计,并进行了相关测试与分析。

设计的核桃脱壳机械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为核桃种植、加工企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高效脱壳设备。

关键词:核桃脱壳机械; CAD; SolidWorks;设计;测试一、引言核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其果仁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和医疗作用。

目前,国内核桃种植、加工与销售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其中脱壳是关键的一环。

传统的核桃脱壳方法主要以人工为主,难以满足大量的生产需求,所以发展一种高效、自动化的核桃脱壳机械势在必行。

二、设计过程2.1 设计方案根据现有的核桃脱壳机械及市场需求,本设计采用摩擦力脱壳的原理,即通过通过摩擦力实现核桃壳与核仁的分离。

整个设计方案分为三个部分,即摩擦轮、导槽和边框,具体方案如下:1. 摩擦轮设计:摩擦轮位于机器的中央位置,大小与核桃相适应,其表面均匀铺满优质耐磨材料,通过旋转实现核桃与摩擦轮间的摩擦,有效将核桃壳与核仁分离2. 导槽设计:导槽位于摩擦轮两侧,导槽的作用是将经过摩擦轮的核桃引导到下方接收区域,保证核桃的安全落地3. 边框设计:边框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主要是用来固定摩擦轮和导槽,并起到固定整机的作用。

整个设备采用钢板焊接成形,结构坚固,耐用。

2.2 CAD建模将方案转化为具体的结构,在进行CAD建模时需要注意尺寸的准确性和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保证整机结构合理,稳定。

CAD建模图如下:2.3 SolidWorks 仿真与测试通过将建模数据导入SolidWorks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对整个核桃脱壳机械的运行情况进行模拟,从而检查各个部分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在进行仿真时需要注意,不仅要检查摩擦轮和导槽的完整性,更要关注整机运行时可能出现的振动和不平衡问题。

SolidWorks仿真测试结果如下:三、结果与分析通过测试和分析,本文设计的核桃脱壳机械具有如下优点:1. 结构简单:整个核桃脱壳机械采用的是传统的摩擦力原理,结构简单,易于维修。

核桃青皮剥离方式研究与机器设计

核桃青皮剥离方式研究与机器设计

核桃青皮剥离方式研究与机器设计核桃是一种常见的坚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在核桃中,青皮是一层外壳,通常需要先剥离才能食用。

然而,传统的剥离方式通常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因此,研究和设计一种高效剥离核桃青皮的机器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旨在探究核桃青皮剥离方式的研究,并设计一台高效的剥皮机。

首先,我们分析了传统的手工剥离方式。

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发现传统的手工剥离方法容易导致核桃仁的破损,且剥离速度极慢。

因此,我们明确了优化剥离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研究了核桃青皮的特点。

核桃青皮坚硬,外观不规则。

我们在实验室中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确定了核桃青皮的硬度、厚度和质地。

这为我们后续的机器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基于对核桃青皮特点的研究,我们设计了一种创新的剥皮机器。

该机器采用了一套精确的剥离框架和机械装置,旨在快速、高效地剥离核桃青皮,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核桃仁的破坏。

机器的工作原理如下:核桃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剥皮装置前,自动被定位和固定。

剥皮装置由多个刀片组成,这些刀片可以根据核桃青皮的形态进行自适应调整。

通过机器内部的传动装置,刀片以旋转或振动的方式切削核桃青皮。

剥出的核桃青皮随后被分离出来,而核桃仁则继续向前传送。

为了验证机器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大量的核桃样本,并对其在机器中的剥离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实验结果表明,机器可以高效、精确地剥离核桃青皮,并保持核桃仁的完整。

此外,我们还对机器的性能进行了优化。

我们对机器的刀片进行不同角度和深度的调整,以找到最佳的剥离效果。

通过增加机器的输入和输出速度,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剥离效率。

总结起来,本文研究了核桃青皮的剥离方式,并设计了一台高效的剥皮机器。

该机器通过创新的剥离框架和机械装置,能够高效、精确地剥离核桃青皮,保持核桃仁的完整性。

这项研究为核桃加工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提高了核桃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核桃破壳机毕业设计

核桃破壳机毕业设计

核桃破壳机毕业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核桃破壳机的设计方案。

该设计方案通过运用传动系统、结构设计和电控系统,实现了高效、准确地破壳。

设计方案通过对核桃的力学特性和破壳力的分析,以及对核桃外壳的特点和破裂方式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破壳策略。

该设计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节能等优点。

关键词:核桃破壳机;传动系统;结构设计;电控系统;破壳策略第一章引言1.1背景核桃是一种常见的坚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然而,核桃的外壳非常坚硬,给人工破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研发一种高效、准确的核桃破壳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核桃破壳机,以实现高效、准确地破壳。

第二章核桃破壳机设计方案2.1传动系统设计传动系统是核桃破壳机的关键部分,它将驱动力传递给破壳部件。

本设计采用了齿轮传动系统,通过齿轮组的配合,实现了高效的动力传递和转速调节。

2.2结构设计2.3电控系统设计为了实现破壳的准确性和调节性,本设计还增加了电控系统。

电控系统可以根据核桃的大小和外壳硬度,调节破壳力度和速度。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实现了自动控制。

第三章毕业设计实施方案3.1实验设备和条件本设计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包括核桃样品、齿轮传动系统、结构部件和电控系统等。

3.2实验步骤实施该设计的步骤包括:核桃样品的选取和制备、传动系统和结构部件的装配、电控系统的调试等。

3.3预期结果通过实验验证,本设计预期能够实现高效、准确地破壳。

实验结果将通过核桃破裂情况和破壳速度等指标进行评估。

第四章结论本文设计了一种核桃破壳机的方案,通过传动系统、结构设计和电控系统的运用,实现了高效、准确地破壳。

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节能等优点。

然而,该设计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精品论文]自动核桃脱壳机设计

[精品论文]自动核桃脱壳机设计

ABSTRATThis design is designed for automatic walnut sheller. The process of the original machine is tedious. The main working principle of this walnut sheller is to use the slow speed of worm and worm gear drive and the quick smashing of the crank slider mechanism. Thi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output, but also save the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which makes it declin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automatic walnut sheller, th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ank slider mechanism of the spur gear,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its function, the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material. The design involves the movement of belt drive, chain drive, spur gear drive and crank fast mechanism. After calculation, he can accurately remove the peel and remove the peel into the waste fruit suitca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hell peeling and make the walnut shelling easier and easier. Keywords: walnut sheller; Standard straight tooth cylindrical gear; Crank slider mechanism; Chain drive;目录1 绪论 (6)1.1 设计研究的意图和意义 (6)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6)1.3 本设计的总体方案 (6)2 动力装置的选择 (8)2.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8)2.2 选择电动机功率 (8)3 自动脱壳机轴的带及带轮的设计 (9)3.1 传动带的设计 (9)3.1.1 确定计算功率 (9)3.1.2 选择V带的型号 (9)3.1.3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9)3.1.4 验算带速 (10)3.1.5 确定传动中心距a和带长L (11)3.1.6 确定V带的根数 (12)3.1.7 确定带的初拉力 (12)3.1.8 求V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12)3.2 V带带轮的设计 (13)3.2.1 带轮的材料选择 (13)3.2.2 结构设计 (13)3.2.3 从动带轮的设计 (14)4 自动脱壳机轴的设计 (15)4.1 轴上的功率P、转速n、转矩T (15)4.2 轴的材料选择 (16)4.3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16)4.4 轴的结构设计 (17)4.4.1 假设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18)4.4.2 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8)4.4.3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21)4.4.4 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22)4.5 轴的疲劳强度校核 (22)4.5.1 判断危险截面 (22)5 自动脱壳轴轴承的校核 (24)5.1 计算轴承受到的径向载荷 (24)5.2 计算轴承轴向力 (24)5.3 求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25)5.4 轴承的寿命验算 (25)6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 (26)6.1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26)6.2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26)6.3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27)6.4 齿轮上作用力的计算 (29)7 蜗杆传动的设计 (30)7.1 蜗轮蜗杆的材料及热处理方式 (30)7.2 普通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 (30)7.3 普通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31)7.4 普通蜗杆传动的强度刚度计算 (34)7.4.1 齿面接触强度 (34)7.4.2 齿根弯曲强度 (35)7.5 蜗轮、蜗杆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35)7.6 蜗杆传动的效率 (35)7.7 蜗杆蜗轮结构 (35)8 链传动的设计 (36)8.1 滚子链轮的结构和材料 (36)8.2 链传动的参数选择 (37)8.2.1 链轮齿数21Z Z 和 (37)8.2.2 传动比 (37)8.2.3 链的节距P 和排数 (37)8.2.4 中心距a (37)8.2.5 计算当量的单排链的计算功率p (38)ca8.2.6 链的节距P (38)8.2.7 验算小链轮轴孔直径dK (38)8.2.8 以节距计的初定中心距p (38)a8.2.9 链条节数Lp (39)8.2.10 链条长度L (39)8.2.11 中心距ac (39)8.2.12 链条速度v (40)8.2.13 小链轮包角 (40)8.3 有效圆周力Ft (40)8.4 作用在轴上的力F (40)8.5 链传动的润滑 (40)设计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核桃去皮机毕业设计

核桃去皮机毕业设计

核桃去皮机毕业设计核桃去皮机毕业设计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核桃的消费量逐渐增加。

然而,核桃的去皮过程却是一项繁琐且费时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决定以核桃去皮为主题进行毕业设计,设计一台能够自动去皮的核桃去皮机。

首先,我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

通过与核桃种植户和核桃加工厂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最希望的是一台能够高效、自动化操作的核桃去皮机。

因此,我将以提高去皮效率为设计目标,同时考虑到机器的稳定性和易用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采用了机械和电子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我设计了一个能够容纳核桃的料斗,并通过传送带将核桃送入机器内部。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刀片系统,能够准确地切割核桃的外壳。

为了确保切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我采用了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核桃的大小和形状自动调整切割位置和力度。

除了去皮的功能外,我还为核桃去皮机添加了一些附加功能。

例如,我在机器的底部设计了一个储存盒,用于收集去皮后的核桃仁。

此外,我还在机器的控制面板上添加了一些按钮和显示屏,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监控。

在设计完成后,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改进。

首先,我使用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核桃进行测试,确保机器能够适应各种情况。

其次,我测试了机器的去皮效率和稳定性,通过不断优化刀片系统和控制系统,使机器的去皮效果更加理想。

最终,我成功地设计出了一台高效、稳定且易于操作的核桃去皮机。

这台机器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核桃去皮的效率,还能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通过这个毕业设计,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技术能力,还为核桃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一份贡献。

总之,核桃去皮机毕业设计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分析和设计改进,我成功地设计出了一台高效、稳定且易于操作的核桃去皮机。

这个设计不仅满足了核桃种植户和核桃加工厂的需求,还为核桃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相信,随着这个设计的实施和推广,核桃的去皮过程将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
*************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
目录
第一绪论 (3)
1.1引言 (3)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3)
第二章核桃剥壳机的研究现状 (3)
2.1采用定向对刀挤切原理设计的核桃剥壳机 (3)
2.1采用挤搓原理设计的核桃剥壳机 (4)
2.3采用逐渐挤压方法设计的核桃剥壳机 (4)
第三章核桃剥壳机结构设计 (5)
第四章核桃剥壳机主要部件设计与选择 (6)
4.1凸轮的设计 (6)
4.2锥齿轮的设计 (7)
4.3主传动轴的设计 (7)
第五章总结 (7)
第一章绪论
1.1 引言
破壳是代课的物料进行深加工前的一道工序,近年来,国内有些企业已逐步研制开发出一些核桃剥壳机,但多数剥壳机一次性破壳率低,碎仁率高。

致使生产效率低,加工损失大。

我国在传统脱壳设备基础上,尽管正在积极研制和开发各种类型脱壳机,但在技术上还存在如下问题:
1 脱壳率低,脱壳后破碎率高;
2 机械性能不稳定,适应性差;
3 通用性差;
4 作业成本偏高;
5 有些产品仅进行了样机试制或少量生产,未进行大量生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为了了使坚果食品增值,近年来各国都在加工制造成品方面想办法。

目前整体核桃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是带壳核桃的几十倍,且核桃带壳保存容易霉烂。

因此,寻求效率高.质量好的脱壳方法,是发展的必然。

我国核桃资源丰富,1993年全国产量达到21.3万吨,如何有效去壳,对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和换取外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坚果类破壳问题的研究,如苏联专利破裂松果的仿佛,日本专利破除栗壳的方法,我国对棉核桃壳剥取仁机理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讨,但均未解决好核桃去壳取仁的问题。

在我国,如陕西、山西的核桃剥壳机,性能不甚好,我国出口的核桃仁全都是手工砸取,劳动生产率低,且菌感染指数高于国际食品卫生法规定的标准,影响了桃仁的品质,降低了换汇率。

在国内的市场销售,对人民不利。

第二章核桃剥壳机的研究现状
2.1 采用定向对刀挤切原理设计的核桃剥壳机
由于核桃结合线截面与两半仁的结合面(横隔膜平面)交叉成90度.壳上沟纹方向与纵径方向一致.因此.采用两把刀头沿纵径两端作用(挤压兼切割).刀头形状见图4-1。

每把刀头均匀地镶入五块刀片.刀片做成弧形轮廓.以尽可能接触核桃外壳。

挤切的两刀头.其刀片相对错开.使得碎壳瓣小而数多.有利于壳的完全破裂.提高剥壳质量。

图4-1 刀头形状示意图
2.2采用挤搓原理设计的核桃剥壳机
挤搓原理剥壳取仁石磙半径120mm.凹板形状曲线由圆弧段和直线段联接而成,圆弧半径140mm.直线长度即工作行程为30mm。

由于石硫以50r/min的转转动.凹板固定.核桃本身将产生转动。

(如图4-2所示)这样.核桃不是在一点而是在一条线或一个区域上受到挤搓作用.有利于壳的完全破裂。

1 调节机构
2 凸版
3 石磙
4 喂入斗
5 核桃
图4-2采用挤搓原理设计的核桃剥壳机
2.3 采用逐渐挤压方法设计的核桃剥壳机
核桃剥壳机原理如图4-3。

当绵核桃喂入到克剥装置中.齿盘的旋转带动绵核桃边旋转边向里挤入.一间距的齿尖不断地沿着壳表面克压.使得裂纹不扩展.部分壳和仁掉离出来.最后壳基本上完全裂,碎壳和仁通过最小间隙向下掉出。

根据对绵核桃壳、仁挤压破裂的试验结果,对于绵核桃完全破裂所需的变形量一对力为4.017,二对力为2.271,三对力为2.854,一对滚动力为2.862,而壳与仁之间的间隙为0.67—1.86mm,仁不被挤破的挤压变形量为0.7—1.0 ,因此当挤压变形量大于1.37—2.86mm时,仁将破碎,当二对滚动力作用是挤压变形量小于1.638时,壳不能完全破裂。

如按上面的方法取仁,必须将核桃分类,一般以中径分,每两毫米为一级,由于核桃不是球体,各方面尺寸有差异,即使是同一方向,同一级中大的有可能仁破,小的有可能不能完全破裂,影响剥壳质量和高露仁率。

为了保证剥壳质量和高露仁率,
我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结构。

第三章 核桃剥壳机结构设计
将核桃从料斗放入,核桃随着滚筒向前运动,然后进到夹碎装置中,夹碎装置如A-A 剖视图所示,左V 型板向上移动带动核桃边向上旋转,边向里挤入,一定间距的齿尖不断地沿着壳表面克压,使得裂纹不断扩展,部分壳和仁分离出来,最后壳基本上完全破裂,,右V 型板向右运动,壳、仁向下掉出。

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涡轮蜗杆装置实现减速,再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凸轮以每分钟80转的速度旋转,同时通过一对锥齿轮带动控制左右移动的凸轮同步转动。

当核桃进入到夹碎装置中,左V 板向上移动带动绵核桃向上旋转,边向里挤入,一定间距的齿间不断地沿着壳表面挤压,使得裂纹不断扩展,部分壳和仁分离出来,最后壳基本上完全破裂,壳和仁一起继续向前运动。

最后进入到分离装置中,利用一个旋转的圆盘产生的离心力将壳与仁分离,最终,仁留在中央部分,圆盘的中央是一个铰链,底部的液压缸内缩,使得核桃仁落入收集筐中,完成核桃剥壳工作。

第四章 核桃剥壳机主要部件设计与选择
4.1凸轮的设计
为了保证左、右V 型块和送料轮三者之间是严格的相对运动关系,达到预期设计效果,凸轮设计为传动系统的关键部分。

1)推杆运动过程分析
推杆运动过程由核桃剥壳的过程来确定,核桃剥壳分四个阶段:待料、破壳、落料和复位,由此确定推杆运动的四个阶段如下:
推杆1不动(1T ) 推杆1不动(1T ) (待料)
推杆1上移(2T ) 推杆1不动(2T ) (破壳)
推杆1下移(3T ) 推杆1右移(3T ) (落料)
推杆1前进(4T ) 推杆1不动(4T ) (复位)
左凸轮的设计
推杆运动规律的分析计算
对于对心平底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的理论廓线即为实际廓线,其人坐标方程为:
()0sin cos ds x r s d δδδ=++ 0()cos sin ds r r s d δδδ=+-
式中推杆的位移分段计算
4.2锥齿轮的设计
设计条件:轴交角∑=90,传动比1i =,载荷中等冲击,按中等冲击,无限寿命计算。

齿轮设计:材料选择45号钢调质,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齿轮基本参数:
2.5m = , 32z = , 0.3R
ϕ= 经进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齿轮强度足够。

齿轮的基本尺寸:
180d mm = 56.57R mm = 183.54a d mm = 175.76f d mm = 124b mm =
本传动用了两对锥齿轮,另一对的传动比为1:2,大锥齿轮的基本尺寸:
1160d mm = 56.57R mm = 1164a d mm =
1152f d mm = 136b mm =
4.3主传动轴的设计
1、选择轴的材料
由于该轴没有特殊要求,因而选用调质处理的45钢
2、求轴的功率P 和扭矩T
221.10.97 1.034P P η==⨯=KW
6
63 1.0349.55109.551012331080.08P T N mm n =⨯=⨯⨯=• 3、初步估算最小轴径
min 11025.38d mm ===
第五章 总结
此次创新教育历时一个星期,我们组设计的是核桃剥壳机,我觉得创新教育与以往的课程设计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这次设计,我们既用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设计方法,但是设计的机械装置比较新颖,需要应用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这大概也就是创新教育的目的所在吧。

在设计核桃剥壳机的过程中,在输送装置的选择上,我选了链轮带动链条从而带动滚子向前运动的机构,通过控制链轮的起停与转速就可以控制核桃的运动;核心部分当然是夹碎装置的设计,其中,两个通过锥齿轮传动而使得两个凸轮按照事先的安排运动的构思更是使得这个机构锦上添花;最后的夹碎装置我认为还有待改进,可能分离率不能像设计中的那样。

总之,这次的创新教育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创新其实存在于身边的各个机构中,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应该留心观察,善于活学活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