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实习报告示范文本

应用电子实习报告示范文本
应用电子实习报告示范文本

应用电子实习报告示范文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应用电子实习报告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实习起止日期:xx年3月2日-xx年5月31日

实习单位及部门(岗位):xx电器客户服务中心主要实

习内容

电器维修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

况:

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和两个月的紧张培训,让我学会了

电路图的分析和工作原理,当看到一份电路图是能自己分

析出各个不分电路和工作原理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学会了

家电的维修思路和故障的排除方法,学会了基本电子元器

件的焊接和各种机器拆装方法和技巧。能自己独立的维修

机器。课程设计的背景:根据以前的经验,生产实习是应

用电子技术专业以及其他任何专业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

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训练,认真抓好生产实习的教学工作,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的重要环节。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非常缺乏实践的动手能力,为了现在的毕业生能更好的接轨,能更快的适应的公司的要求,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胜任自己的岗位,我校决定行一次有效的毕业生实习。课程设计的目标:掌握家用电器的各个部分电路的分析和工作原理,学会家用电器故障的排除方法和维修的思路。课程设计的内容:在毕业之前于xx年在海信电子有限公司实习过一个月,通过实习对电视机的生产过程和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及未来趋向等方面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通过短短的两个月的培训,像一个小小的切口,通过它,我看到了什么是优秀,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xx客服的好员工。两个月里,从原理到实践,那么多优秀的维修工程师熟练地讲着自己工

作中的经验。谈到公司,谈到工作,他(她)们眼睛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谈起未来,谈起我们,他(她)们言语里尽是关照。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的大学生,我很清楚的知道,眼高手低是我们的通病。所以,在自己动手能力还很弱的情况下,我更乐意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做起,比如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等。每位师傅对我都能尽心尽力地指导和帮助,都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容忍我的很多欠妥之处,一点一滴的温暖让我很感激她们。实习期间,除了浅层次地学习了专业技能外,我还感受和体会到了很多技能之外的东西。首先是xx客服人员的敬业和那种生机蓬勃的工作氛围。走进这样的一个集体中,你的心会不由自主地年轻起来,你的脚步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大家快起来,远远的脱离了我们学校以前的那种懒散、自由的作风,而你的工作态度更会变得努力、认真,再认真一些,再努力一点。也许,这就是一个集体的凝聚力,这就是一个企业写在书面

之外的“特殊文化”!要想长久的留住客户,绝对不是靠压低价格,还要靠品牌和实力,服务和硬件才是创造品牌、增强实力的途径啊!竞争如激烈,我们靠什么胜出?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企业要跟随市场的发展,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要提供什么,我们必须提供给客户n+100个最优的服务! 我们必须有熟练的维修技术。其次,还有几个小问题,我觉得应该注意一下:大家要尽量做到开单时书写迹清楚,不能太草,应该让录单人员能比较容易辨认。当然,以上仅仅代表我个人的想法,是“井底之蛙”之见,如有冒犯之处,实属无心,请多包涵。在和xx客服结缘之后,我一直在为自己“估价”,也一直在想我到底能为公司做些什么。我不敢骄傲、不敢妄言,我只能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尽我的最大努力,尽最大的热情去工作,我期盼着自己能够很好的从最低点做起,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往前走,全心全意为成为一个合格,再到优秀,直至出色的

xx售后人而努力!

首先,感谢xx售后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为她而工作;同时也为给公司带来的诸多不便,深感不安。其次,我要深深感谢妥善安排并确保我的实习顺利实施的管理部;我还要感谢海运部的各位工程师。课程设计的参考资料:《xx 电子产品电路图册》、《欧珀产品原理与图集》《xx手机原理与维修图集》。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EDI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前景(一)

EDI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前景(一) 摘要]EDI作为一种早期的电子商务模式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对提高贸易效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对EDI造成极大的冲击,本文将对EDI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做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EDI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 一、EDI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EDI是英文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的缩写。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UN/ECE/WP.4)于1994年9月23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40届会议上通过了EDI 的技术定义,同年联合国标准化组织接受了这一定义,即“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EDI工作组(UNCITRAL/WG.4)于1994年10月14日在维也纳举行的第28届会议上通过了其法律定义:EDI是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对结构化的、标准化的信息进行的电子传输。 EDI最初的构想来自美国运输业,美国运输业1968年成立了运输数据协调委员会(TransportationDataCoordinatingCommittee,TDCC)研究开发电子通讯标准的可行性,1975年TDCC发布了第一个EDI标准。1978年,美国成立了全国性EDI委员会——X12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85年制订了ANSIX.12标准。欧洲紧随其后,于1986年推出了《用于行政管理、商业和运输的电子数据互换》标准─EDIFACT。后来在联合国的协调和主持下制订了联合国EDI标准,即UN/EDIFACT,作为国际通用标准,1990年3月正式推出的UN/EDIFACT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接受为国际标准ISO9735。自此,EDI终于在标准上实现了全球化的统一。此后EDI在国际贸易、海关等相关领域迅速普及和推广,使无纸化贸易最早的模式。二、EDI在我国贸易领域应用的现状 我国自1990年引入EDI技术以来,EDI的应用与推广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贸部先后召开了中文EDI标准研讨会和国际无纸贸易战略与技术研讨会,并把EDI列入“八五”重点应用项目。1991年,国家科委、外经贸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共同组织成立了“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并“中国EDI理事会(CEC)”的名义参加了亚洲EDIFACT理事会(ASEB),成为该组织的正式会员,有力地促进了EDI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1992年5月我国召开了“中国EDI发展战略与标准化”研讨会,决定建立国家EDI试验系统(海关总署、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的外运海运空运管理EDI系统),地区EDI试验系统(广东、山东、江苏、上海、福建)和行业EDI试验系统(山东抽纱企业集团公司的轻纺出口业务EDI 系统、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EDI应用系统)。1995年1月,中国海关完成了EDI海关系统的全部开发工作,制定了EDI海关系统所需的15个EDIFACT标准报文子集,开通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EDI海关系统。1996年2月我国外经贸部成立了国际贸易EDI服务中心。同年12月18日,联合国贸易网络组织中国发展中心(CNTPDC)在北京成立,同年北京海关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在我国首次开通EDI通关电子划款业务。 与此同时,各省、市、自治区及中央部委也几乎都设立了专门职能部门来负责协调EDI的应用推广工作。经过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推广,EDI从应用最多进出口贸易行业逐渐扩展到了商检、税务、邮电、铁路、银行等领域,开始在我国逐步得到推广。 三、EDI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EDI在我国的逐渐普及和推广,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主要问题存在于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 1.法律层面的问题 (1)计算机自动发出的要约和承诺的效力问题 以EDI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中,计算机可以根据交易双方按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发出要约和

电子数据交换即EDI

电子数据交换即EDI(Electronic Date Interchange)技术 根据联合国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自问世以来,因其技术先进,可大大减少贸易文件及文件处理成本,因而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迅速。现在,EDI用户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格式编制电文,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将结构化的信息(如发票、海关申报单、进出口许可证等“经济信息”)按照协议经过通信网络传送。报文接受方按国际统一规定的语法规则对报文进行处理,通过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综合的自动交换和处理。EDI遵循一定的国际标准或行业规则,自动地进行数据发送、传送及处理,而不需人工介入,从而实现事务处理或贸易自动化。 联合国欧洲经济理事会(UN/ECE)经过多年来的大量工作,于1987年公布了一套EDI 国际标准,命名为UN/EDIFACT,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该标准制定了一套语法规则(SYNTAX RULES,ISO9735),UN/EDIFACT是联合国推荐的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的电子交换标准报文格式。EDI技术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是统一报文格式。目前,UN/EDIFACT 标准已占据全球EDI标准的主导地位。 集装箱运输是当今世界航运史上最先进的运输方式,而EDI技术是国际贸易、结算通关、数据处理等最佳通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目前国际航运界已广泛地应用了这一先进的科技成果。航运业大多数业务需要填制大量的卡片,而采用EDI技术后,带来了如下变化: 提高处理速度,减少雇员;准确程度提高;功能趋向多样化。 在集装箱管理中,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把所有描绘集装箱的常用数据,如重量、号码、尺寸等存储后,再输入所有与信息相关的集装箱营运情况尤其是集装箱运行及修理情况,就很容易获悉集装箱在各地的数量。利用这些信息能使运力调配达到最优化。此外,利用EDI还可以进行统计工作,计算出成本、净利润、周转率、总收入并进行收益分析。进而对托运人、集装箱或运输距离作出评价。 EDI通信方式 运用EDI技术实现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信息传递有两种方式: 1、直接方式。这种方式是指计算机通过一条通信线路直接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信息,通信线路可以是租借的,也可以是拨号电话线。这种方式的通信能力受到线路通信能力的制约。 2、间接方式。这种方式是将计算机用增值网络(V AN)连接起来,即所有计算机的信息传递和接收都通过EDI中心完成。由于使用了增值网,可以使更多的计算机连到一起。 EDI中心的主要功能是: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凡涉及到这些过程和技术的工作部门都可称作信息部门。 信息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 传感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通信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技术则是延长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缩微技术是延长人的记忆器官存贮信息的功能。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大致的,没有截然的界限。如传感系统里也有信息的处理和收集,而计算机系统里既有信息传递,也有信息收集的问题。 目前,传感技术已经发展了一大批敏感元件,除了普通的照像机能够收集可见光波的信息、微音器能够收集声波信息之外,现在已经有了红外、紫外等光波波段的敏感元件,帮助人们提取那些人眼所见不到重要信息。还有超声和次声传感器,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那些人耳听不到的信息。不仅如此,人们还制造了各种嗅敏、味敏、光敏、热敏、磁敏、湿敏以及一些综合敏感元件。这样,还可以把那些人类感觉器官收集不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提取出来,从而延长和扩展人类收集信息的功能。 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惊人的。从传统的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到如今的移动电话,传真,卫星通信,这些新的、人人可用的现代通信方式使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使过去必须由专业的电信部门来完成的工作,可由行政、业务部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直接方便地来完成。通信技术成为办公自动化的支撑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同样取得了飞

浅析数据通信的发展前景.

浅析数据通信的发展前景 论文关键词数据通信;构成原理;适用范围;应用前景论文摘要本文介绍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交换方式及其适用范围{数据通信的分类,并展望未来美好的应用前景。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有有线数据通信与无线数据通信之分。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一、数据通信交换方式及适用范围1,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通常数据通信有三种交换方式:(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指两台计算机或终端在相互通信时,使用同一条实际的物理链路,通信中自始至终使用该链路进行信息传输,且不允许其它计算机或终端同时共享该电路。(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内存或外存),当所需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往需接收的交换机或终端。这种存储一转发的方式可以提高中继线和电路的利用率。(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用户发来的整份报文分割成若干个定长的数据块(称为分组或打包),将这些分组以存储一转发的方式在网内传输。2,各种交换方式的适用范围(1)电路交换方式通常应用于公用电话网、公用电报网及电路交换的公用数据网(C S P D N)等通信网络中。前两种电路交换方式系传统方式,后一种方式与公用电话网基本相似,但它是用四线或二线方式连接用户,适用于较高速率的数据交换。正由于它是专用的公用数据网,其接通率、工作速率、用户线距离、线路均衡条件等均优于公用电话网。(2)报文交换方式适用于实现不同速率、不同协议、不同代码终端的终端间或一点对多点的同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的数据通信。由于这种方式,网络传输时延大,并且占用了大量的内存与外存空间,因而不适用于要求系统安全性高、网络时延较小的数据通信。(3)分组交换是在存储一转发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兼有电路交换及报文交换的优点。它适用于对话式的计算机通信,如数据库检索、图文信息存取、电子邮件传递和计算机间通信等各方面,传输质量高,成本较低,并可在不同速率终端间通信。其缺点是不适宜于实时性要求高、信息量很大的业务使用。二、网络及其协议 1,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就是通过光缆、双绞电话线或有、无线信道将两台以上计算机互联的集合。通过网络各用户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按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网际网、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四种。2,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网络对话所使用的语言,网络协议很多,有面向字符的协议、面向比特的协议,还有面向字节计数的协议,但最常用的是TCP/IP协议。它适用于由许多LAN组成的大型网络和不需要路由选择的小型网络。TCP/IP协议的特点是具有开放体系结构,并且非常容易管理。TCP/IP实际上是一种标准网络协议,是有关协议的集合,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和因特网协议。TCP协议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送数据,IP协议用于在程序与主机之间传送数据。由于TCP/IP具有跨平台性,现已成为Internet的标准连接协议。网络协议分为如下四层: (1)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和发送物理帧;(2)网络层:负责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3)传输层:负责起点到终端的通信;(4)应用层:提供诸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应用程序要把数据以T c P/IP协议方式从一台计算

EDI电子数据交换

什么是EDI系统? EDI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译为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就是指能够将如订单、发货单、发票等商业文档在企业间通过通信网络自动地传输和处理的系统。 为什么要使用EDI系统? 大型企业的内部信息化系统往往是比较成熟完善的,有些系统已经实现了内部主要商业流程的自动化。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将扩展到行业的合作伙伴,通过EDI的方式对接上下游企业能使整个供应链上的业务流程自动化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并降低错误率。而中小型企业往往是收到来自客户,供应商,政府和行业组织的邀请建议实施直连EDI的对接。EDI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 通信组件 首先是需要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商业文档,企业第一步是需要了解合作伙伴的系统能够通过什么通信协议接收发送EDI文件。知行软件参与过上百家企业EDI对接项目,涉及到的EDI 通信协议有AS2,FTP,SFTP,FTP/s,HTTP,HTTP/s,OFTP等。(西安知行软件可以快速开发属于您的EDI解决方案,AS2+OFTP+SFTP)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EDI文件传输协议称为AS2协议。这种协议是基于HTTP/s的传输协议,也就是说有互联网连接的企业都可以使用。另外,这种协议可以将需要传输的商业文档进行

数字签名和加密,使得整个传输过程都非常安全。还有就是通过MDN回执可以确认商业文档的正常交付。在选择AS2通信软件时,可以参考第三方测试公司Drummond的评测结果。翻译组件 另外是需要将EDI系统接收到的标准EDI格式的商业文档进行解析成为内部系统可以处理的数据格式,如果需要发送EDI商业文档则需要将内部系统生成的数据转化封装为EDI标准格式。目前国际上流行的EDI标准有在北美地区广泛应用的ANSI X12和非北美地区使用的EDIFACT。而国际标准化组织GS1正在致力于开发出世界统一的EDI标准,目前有两套并行标准GS1 XML和GS1 EANCOM。作者本人是在北美零售行业从事EDI工作多年对ANSI X12相对熟悉,在中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参与过EDI的项目管理和实施,使用过综上所述的所有EDI标准。ANSI X12,EDIFACT和GS1 EANCOM都通过字段头标识符,字段分隔符等手段使用平文件表达结构化数据,优点是计算机处理速度快,缺点是人学习起来比较复杂不好理解。XML的数据本来就是结构化的,节点表示更为友好方便理解,但是由于数据冗余量较大,当数据量大时处理速度会受到影响。 内部系统集成组件 简单来说就是将收到的文件导入内部系统,或者通过内部系统生成将要发送的商业文档,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内部系统的接口。这个环节往往需要内部系统的提供商参与设计实施。作者参与过与SAP的系统集成。建议使用规范的接口,如SAP 的IDoc。或者是定义清晰的XML,CSV或者中间表等自定义格式。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缩写EDI)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由于使用EDI能有效的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因而EDI也被俗称为“无纸交易”。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EDI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无所不含)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EDI不是用户之间简单的数据交换,EDI用户需要按照国际通用的消息格式发送信息,接收方也需要按国际统一规定的语法规则,对消息进行处理,并引起其它相关系统的EDI综合处理。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差错,提高了效率。 要素 1.通讯协议:包括AS2、OFTP(2)、FTP(s)、WebServices、RNIF等。 2.标准格式:包括ANSIX.12、EDIFACT、RosettaNet、ebXML、CSV/TXT、XML等。 3.传输内容:包括订单、预测、订单变更、订单确认、发货通知、对账单、发票等。 不同地区与行业出现了一些不同的EDI标准。EDI常用标准包括: 1.ANSI X.12:美国各行业的通用标准——ANSI X.12标准。分别针对不同行业和功能,制订相应的贸易文件格式和标准。该标准在北美得到推广,美国沿用至今。 2.EDIFACT:适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公认的EDI国际标准,支持这一标准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主要是欧洲国家。联合国基于此标准建立了UN/EDIFACT标准。 3.RosettaNet:1998年2月,IBM、HP、Microsoft、Intel等大型电子及高科技企业发起成立RosettaNet(RN),开始运营这一非营利的、独立运作的标准化组织。此后,1999年6月和2000年10月这一组分别织扩展至电子产品产业和半导体制造产业各相关领域,欧美百余家企业和标准推动组织也相继加入此团体。日本和中国也建立了分支机构。 优点 迅速准确 在国际、国内贸易活动中使用EDI业务,以电子文件交换取代了传统的纸面贸易文件(如定单、发货票、发票)双方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格式编制文件资料,利用电子方式将贸易资料准确迅速的由一方传递到另一方,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无纸贸易手段”,也是世贸组织成员国将来必须使用和推广的标准贸易方式。 方便高效 采用EDI业务可以将原材料采购与生产制造、订货与库存、市场需求与销售,以及金融、保险、运输、海关等业务有机的结合起来,集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为一体,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金关”工程奠定了基础。安全可靠在EDI系统中每个环节都建立了责任的概念,每个环节上信息的出入都有明确的签收、证实的要求,以便于为责任的审计、跟踪、检测提供可靠的保证。在EDI的安全保密系统中广泛应用了密码加密技术,以提供防止流量分析、防假冒、防否认等安全服务。 减少了许多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没有EDI系统,即使是高度计算机化的公司,也需要经常将外来的资料重新输入本公司的电脑。调查表明,从一部电脑输出的资料有多达70%的数据需要再输入其他的电脑,既费时又容易出错。EDI使贸易双方能够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大大简化了订货或存货的过程,使双方能及时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通过EDI可以改善贸易双方的关系,厂商可以准确地估计日后商品的需求量,货运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综合练习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电子数据交换 2.PTP 3.EDI增值网络 4.开放式EDI 5.物流EDI 二、单项选择题 1.电子数据交换,简称()。 A.ERPB.EOS C.EFTD.EDI 2.电子数据交换EDI是20世纪()年代发展起来的、融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产物。 A.60B.70 C.80D.90 3.从EDI的定义可以看出,通信网络、EDI软件及硬件、EDI数据标准化是构成EDI 系统的三要素。其中EDI()是实现EDI的关键。 A.通信网络B.软件 C.硬件D.标准化 4.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首先使用EDI。 A.公路货运业B.仓储业 C.航运业D.铁路运输业 5.早期EDI是(),靠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通信完成的。 A.点对点B.点对面 C.面对点D.面对面 6.20世纪()年代出现了Internet EDI,使EDI从专用网扩大到因特网,降低了成本,满足了中小企业对EDI的需求。 A.60B.70 C.80D.90

7.我国EDI起步较晚,于20世纪()年代初才开始,但因有了借鉴,故起点较高。 A.60B.70 C.80D.90 8.EDI不同用户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通过通信网络直接进行子报文的互相交换与传递。这种方式称为()。 A.直接方式B.间接方式 C.垂直方式D.水平方式 9.ANSI X.12 标准目前只可用()。 A.汉语B.英语 C.法语D.德语 10.EDI()标准是EDI技术标准的核心。 A.网络通信B.处理 C.联系D.语义语法 11.联合国推荐的EDIFACT标准由UN/ECE印刷为“联合国贸易数据交换指南”(UNEDID),它包括()个部分。 A.10B.11 C.12D.13 12.EDIFACT语法规则于1987年3月制定完成,并于()年9月被ISO接受成为国际标准。 A.1987B.1988 C.1989D.1990 13.()EDI是指在两个计算机系统之间连续不断地以询问和应答形式,经过预定义和结构化的自动数据交换达到对不同信息的自动实时反应。 A.封闭式B.开放式 C.交互式D.网络式 14.美国()曾是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EDI的最早使用者。 A.中情局B.国会 C.宇航局D.交通局 15.用电子数据文件来传输订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的最知名的EDI系统是()。 A.TDIB.EFT

电子数据交换的基本概念

https://www.360docs.net/doc/314732997.html,/xaonline/operation/operation6.html 一、电子数据交换的基本概念 电子数据交换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netchange的缩写,它将贸易、生产、运输、保险、金融和海关等事务文件,通过电子信箱按个有关部门或公司企业之间的标准格式进行数据交换,并按照国际统一的语法规则对报文进行处理,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事务处理的新业务。 1、电子数据交换使用的必要性 在国内、国际贸易活动中EDI业务,取消了传统的纸面贸易文件(如;订单、发货单、发票等)代之以电子资料交换,双方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格式编制文件资料,利用电子方式将贸易资料由一方传送到另一方,处理迅速准确,是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采用的"无纸贸易"手段。也是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将来必须使用和推广的标准贸易方式 2、电子数据交换的技术特点 ?电子数据交换是格式化的标准文件,并具有格式检验的功能 ?电子数据交换是计算机之间的自动传输和自动处理,文件用户是计算机系统 ?电子数据交换对于传输的文件具有自动跟踪、确认防篡改、防冒领、电子签名等一系列安全化措施。 3、电子数据交换的优点 ?提高文件处理、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和重复劳动 ?提高文件处理的可靠性,减少差错率,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 ?降低成本,加快资金周转,有效的组织库存和组织生产

?大大增加企业的贸易机会和市场竞争力 二、电子数据交换提供的基本业务 ?贸易双方贸易伙伴关系的建立 ?EDI文件的发送、接收和处理 ?EDI信箱管理包括消息存储转发、用户检索、格式管理、消息审计 ?提供AP1,实现对各种用户单证的开发和制作 ?用户可将EDI单证发送给非EDI用户的传真机上。 三、电子数据交换实现的环境和条件 ?数据通信网是实现EDI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应用是实现EDI的内部条件 ?用户方面只需通信必备的硬件如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电话线路、再加上相应的用户端软件即可进入EDI系统 ?标准化是实现EDI的关键 四、电子数据交换用户端软件的基本功能 ?映射(Mapping)生成EDI平面:把用户各类应用系统中的应用文件(如单证、票据等)或数据库中的数据,映射成一种标准的 中间文件-平面文件 ?翻译生成EDI标准格式文件:将平面文件通过翻译软件生成EDI 标准格式文件-EDI 电子单证或电子票据。它是EDI 用户之间进 行贸易和业务往来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力 ?通信:通过用户端的通信软件与EDI中心建立连接、传送数据。 用户通过通信网络,接入EDI信箱系统,将EDI电子单证投递到 对方的信箱中,信箱系统自动完成投递和转接,并按照X.400或 X.435通信协议的要求,为电子单证加上信封、信头、信尾、投 送地址、安全要求及其它辅助信息 五、电子数据交换应用范围 ?电子数据交换用户可以通过电话入网 ?电子数据交换用户可以通过分组交换网入网 ?电子数据交换用户可以通过数字数据网入网

第四章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讲稿)

第四章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方式。它主要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的报文数据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EDI包括买卖双方数据交换、企业内部数据交换等。实际上,EDI的发展已经至少经历了20多年,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已经充分显示了商业领域对其重视的程度。 人们将EDI称为"无纸贸易"(Paperless Trade),将EFT(电子转帐)称为"无纸付款"(Paperless Payment)已经足以看出EDI对商业运作的影响。 第一节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概述 一、EDI概念 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就已经在用电报报文发送商务文件; 70年代又普遍采用方便、快捷的传真机来替代电报,但由于传真文件是通过纸面打印来传递和管理信息的,不能将信息直接转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的重复录入量较大。 70年代末应用于企业间的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技术和银行间的电子资金转账(EFT,Electronic Fund Transfer)技术作为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雏形出现了。 有关EDI的最初想法来自美国运输业,原因是运输业流通量大,货物和单证的交接次数多,而单证的交接速度常常赶不上货物的运输速度。 当时的贸易商们在使用计算机处理各类商务文件的时候还发现,由人工输入到一台计算机中的数据70%是来源于另一台计算机输出的文件,过多的人为因素也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这就促成了1975年第一个EDI标准的发表。 应用EDI可以使交易双方将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单据以规定的标准格式在双方的计算机系统上进行端对端的数据传送和自动处理,减少了文字工作并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从而使企业实现“无纸贸易”,简化业务流程,减少由于人工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能够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加强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 因此,实用的EDI电子商务在8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国际贸易、金融、海关业务、航空公司、连锁店及制造业等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多年来,EDI已经演进成了多种不同的技术。 在90年代之前,出于安全的考虑,EDI和EFT是通过租用计算机传输线路在专用网络上实现,使用成本非常高。同时,EDI对技术、设备和人员都有较高的要求。 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基于EDI的电子商务目前仅局限在先进国家和地区以及大型企业范围内应用。 实际上,EDI是用电子数据输入代替人工数据录入,以电子数据交换代替传统的人工交换的方法。EDI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消除纸张的使用,而是消除处理延迟和数据的重新录入。

电子数据交换EDI

第13章电子数据交换EDI 本模块提供两个大模块,一个是EDI教学园地,一个是EDI应用模拟系统。EDI教学园地主要为学生提供EDI相关知识,EDI应用模拟系统主要提供EDI单证填写,生成、发送模拟流程,让学生了解和模拟电子数据交换过程。 EDI教学园地 EDI教学园地主要为学生提供EDI理论浏览和学习的地方,该园地内容框架如图: EDI概述:介绍EDI的定义等内容。 EDI标准:介绍EDI的标准。 相关技术:介绍EDI相关技术。 参考资料:介绍学习EDI的相关参考资料。 EDI应用模拟系统 EDI应用模拟系统是根据当今EDI标准建立的模拟系统,该系统主要为学生提供单证录入、EDI报文制作、报文生成、报文转译、报文发送、报文接收等一系列功能。使学生清楚的了解EDI应用系统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EDI应用模拟系统工作流程图如图(9-1):

图(9-1) 贸易伙伴管理:提供贸易伙伴管理功能,为贸易企业双方提供身份确认的功能,贸易企业可以在系统进行注册,为EDI系统建立企业信息标准。 商品信息管理:提供商品信息添加功能,为贸易企业提供企业商品注册,并为EDI系统建立商品信息标准。 单证录入接口:提供单证填写,单证生成功能,主要为企业提供单证填写模板,企业可通过模板生成相应的EDI报文。 报文生成和处理模块:提供单证的映射,可将单证转成平文形式。为翻译系统做准备。 格式转换模块:提供平文向原始报文格式的转换功能。可将单证翻译成标准的计算机识别语言,并为发送做好准备。 通信模块:提供EDI报文的发送功能,可将报文发送到贸易对方客户端系统。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回执查询功能、报文发送情况查询功能等。

电子商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1、基于EDI的电子商务 电子数据交换(EDI),是将商业数据、信息或业务文件,按一个公认的标准进入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去的电子传输方法。由于EDI大大减少了纸张票据的使用,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无纸贸易”(Papeless Trade)或“无纸交易”(Paperless Transaction)。 从技术上讲,DEI包括硬件与软件两大部分。硬件主要是计算机网络;软件包括计算机软件和EDI标准。从硬件方面讲,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大多数EDI都不通过INTERNET,而是通过租用的电脑线在专用网络上实现,这类专用的网络被称为V AN,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安全的问题。从软件方面看,EDI所需要的软件主要是将用户数据库系统中的信息,翻译成EDI的标准格式的,以供传输交换。 因此,当需要发送EDI文件时,从企业专有数据库中提取的信息,必须把它翻译成EDI的标准格式才能进行传输,这些工作由EDI的转换软件(Mapper)、翻译软件(Translator)、通信软件(Envelope)和EDI标准来完成1987年联合国主持制定了一个有关行政、商业及交通运输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即,国际标准一UN/EDIFACT(UN/EDI For Administration、Commerce and Transportation),这一EDI标准为各国进行跨国交流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商业语言,使国际间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电子数据交换成为了现实。作为国际通用标准,EDI标准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 使用V AN的高额费用及其EDI复杂的标准问题大大限制了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应用范围的扩大。随着INTERNET安全性的日益提高,INTERNET已经表现出替代V AN而成为EDI 硬件载体的趋势,有人通过INTERNET实现的EDI直接叫做INTERNETEDI。从1991年起,一直被排斥在互联网之外的商业贸易活动开始进入网时代,电子商务成为企业运用国际互联网的最大热点。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尽管历史短暂,但发展速度惊人。 2、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 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从贸易活动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可以在多个环节实现,由此也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来完成

中国电子商务中的EDI及其应用

中国电子商务中的EDI及其应用 ;商务(electroniccommerce,EC)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交易方之间利用电子工具和电子技术,实现商品与服务的交易事务。从广义上讲,电子商务涵盖了电子邮件(Email)、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资金转帐(EFT)、快速响应(QR)系统、电子表单和信用卡交易等多种。 1电子数据交换(EDI) 1.1传统的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 EDI是指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的信息,通过数据通信,在贸易伙伴的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处理。EDI包括网络、标准和软件三大部分。 (1)网络:传统的EDI是在专用网络上实现的,这类专用网络称为增值网(VAN),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安全。 (2)标准:由于不同的信息格式不同,需要以统一的EDI标准格式文件作为信息交换的中间媒介。国际间统一的EDI标准是联合国主持制订的UN/EDIFACT(UN/EDIforadminis

tration,commerceandtransportation)。 (3)软件:EDI的软件主要用于将用户应用系统中的信息翻译成EDI标准格式,并通过专用通信协议进行传输与交换。 1.2EDI的优越性毕业论文 (1)效益:可建立更好更密切的贸易伙伴关系,优化企业内部运作过程,增加贸易机会,改进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和获得竞争的战略优势。 (2)效益:变革贸易方式,带动新产业的产生和,堵塞漏洞,减少腐败,节约资源和能源。 1.3WEBEDI 由于增值网的安装和运行费用较高,许多中小型公司难以承受,他们大都使用传真和电话进行贸易往来。即使使用EDI的大公司也不能完全做到节省费用,因为他们的许多贸易伙伴并没有运用EDI。成本因素限制了EDI方式电子商务应用范围的扩大,而因特网的发展则提供了一个费用更低、覆盖面更广且服务更好的系统,使最小的

全球EDI发展历史

EDI技术 EDI是指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标准经济信息,经过电子数据通信网,在商业贸易伙伴的计算机之间进行的交换和自动处理的全过程。 EDI系统的构成:EDI硬件及软件、通信网络、EDI标准三要素。 1)EDI的硬件:计算机、调制解调器、通信线路 2)EDI软件:转换软件、翻译软件、通信软件 3)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实现EDI的手段。EDI通信方式分为直接方式和基于 增值网的间接方式。 一、全球EDI发展历史 1.产业标准阶段(1970年—1980年) 此阶段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几家运输行业的公司联合起来,成立了运输数据协调委员会( TDCC)。该委员会的目的是开发一种传输运输业文件的共同语言或标准,1975年公布了它的第一个标准。继TDCC 之后,其他行业也陆续开发了它们自己行业的EDI标准。 2.国家标准阶段(1980年~ 1985年) 当产业标准应用成熟后,企业界发现,维持日常交易运作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单一产业的对象,国家性标准由此诞生。首先在1979年,美国开始开发、建立跨行业且具一般性的EDI国家标准,与此同时,欧洲方面官方机构及贸易组织也提倡共同的EDI标准,并获联合国的授权,由联合国欧洲经济理事会第四工作组负责发展及制定EDI的标准格式,并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提出TDI标准,但该标准只定义了商业文件的语法规则,欠缺报文标准。 3.国际通用标准阶段(1985年至今) 在欧美两大区域的EDI标准制定、试行几年后,198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理事会负责国际贸易程序简化的工作小组承担了国际性EDI标准制定的任务,并于1986年正式以UN/EDIFACT作为国际通用的标准。 1990年5月,第一届“中文EDI标准研讨会”在深圳蛇口举行。这是EDI 概念首次被引入中国大陆。它一出现就受到国内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计委、科委等主管部门将EDI列为国家“八五”计划的关键推广项目之一。1991年成立了“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1992 年拟定了《中国EDI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建议》。 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金融保险业、零售业、制造业等均积极探讨和采用EDI技术来发展自己,以便与国际接轨。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为适应国际运输业的发展,于1991年与美国通用电气信息公司( GEIS) 正式签署了协议,通过GEIS的EDI增值服务网进行舱单、船图的电子数据交换,成为国内首家采用EDI的公司。 为了及时跟踪国际上EDI的发展,外经贸部计算中心会同有关主管部门,积极参与了EDI的国际活动,先后参加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会议、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和亚洲经济社会理事会组织的会议,通过广泛的接触,全面地了解到EDI的国际发展动态,扩大了中国EDI和国际EDI的合作领域。 EDI的应用在欧美国家已有几十年,但在中国还是刚刚起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的辛勤劳动下,EDI由宣传教育转入实际应用,EDI的发展已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EDI 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论文 EDI在中国的发展 现状及趋势探讨 作者程舒春 系(院)经济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年级2008级 学号081703069 指导教师王宏福 日期2011/06/14

E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程舒春 (安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EDI在我国存在技术不成熟、用户不重视效益分析、重复建设、缺乏协调和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必须在管理制度、法律保障、DEI标准化工作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EDI;无纸贸易;电子商务 EDI以电子形式和电子传递的方式进行商业、贸易单据的交换,取代了纸张单据,因此也把EDI称为无纸贸易]1[。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中文为电子数据交换,港、澳及海外华人地区称为“电子资料联通”。简单讲,EDI 是指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标准经济信息,经过电子数据通讯网络,在商业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2[。 一、EDI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 (一)EDI的产生背景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爆发石油危机,西欧北美工业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普及应用。七十年代中期微处理机微型机的出现和发展推动着计算机向社会各部门的推广应用,通信网络的发展,国际数据传输网及增值网的出现,为EDI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3[。同时人们也对这种新的技术有所期待,原因主要有: 传统纸单证业务存在弊端。国际商务对标准化的客观要求。市场竞争出现新特征。库存管理的变化。跨行业EDI的应用要求。 (二)我国EDI的发展 我国自1990年始,国家计委、科委将EDI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991年9月由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同国家计委等16个部委、局( 行、公司) 发起成立“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同年10月成立“中国EDI FACT委员会”并参加亚洲EDI理事会。1993 年起实施“金关工程”即对外贸易信息系统工程,它是EDI 技术在外贸领域的应用的试点、网络和服务中心建设。“九五”期间海关、交通、商检、商业的EDI应用项目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EDI应用最多的是进出口贸易行业。1995年1月,中国海关完成了EDI海关系统的全部开发工作。我国外经贸部于1996年2月成立了国际贸易EDI服务中心,组建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1996年初在全国税务系统开始建设计算机广域网,当年年底实施以联通省级地税局和扩充省级国税局通信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二期工程。商贸EDI应用已经起步。国家科委下达了“九五”商贸EDI 应用研究项目,标志着EDI技术在商贸领域应用的启动。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的定义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名为电子数据交换。EDI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它是公司之间传输订单等作业的一种电子手段,它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它是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结构化的事物数据互换。ISO将EDI描述成“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共认的标准变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 EDI的特点 EDI单证是通过专用的EDI增值网络进行交换的。由于EDI单证大多是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商业单证,通过有专门机构管理的EDI增值网络进行交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点是目前Internet技术还不能解决的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EDI技术也在与包括Internet技术在内的其他先进技术不断融合,为用户提供更灵活、多样、简便的使用方式,使其自身拥有更广阔的电子商务服务领域。不论用户内部MIS系统的应用程序和数据格式有何不同,在通过EDI增值网络进行交换之前,都采用一种叫做“翻译器”的软件将不同的数据格式翻译成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EDI格式。正是这种方法,使得在不同用户的不同应用系统之间自动交换数据成为可能。 EDI标准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结构化的数据通过一定标准的报文格式从一个应用程序到另一个应用程序的电子化的交换,商业伙伴实施EDI,必须遵循一定的EDI报文标准。国际上6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EDI标准。1987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综合了经过10多年实践的美国ANSI X.12系列标准和欧洲流行的“贸易数据交换(TDI)”标准,制定了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EDIFACT)。 EDI标准的三要素 标准报文、数据元、数据段 EDI的操作过程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是将数据和信息规范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交换和处理的信息交换系统,在国际贸易中,EDI处理的数据和信息是订单、发票、报关单等商业文件,它大大提高了国际贸易的工作效率。EDI应用到国际贸易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通过EDI网络中心,把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工厂、公司、海关、运输公司、保险公司、银行联系起来,可以大大加速国际贸易的全过程。

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

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

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 王利明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重庆 400082) 摘要:随着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企业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本文结合CPIC目前信息系统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找出了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重点对电子数据交换(EDI)信息系统进行了介绍。以体现电子数据交换(EDI)信息系统的应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电子数据交换(EDI)信息系统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Wang Liming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eration Chongqing 400082) Abstract: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with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formation, business information more and more urgen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PIC status specific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d to focus on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information system was introduced. To reflect the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Keywords: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information system 0. 前言: 随着我国大、中企业的信息化不断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使企业的各方面效率得到很好的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中国大、中企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企业的必然发展之路。CPIC目前对信息系统的应用还不够完善,需要大量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和投入。下面对物流市场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现状作了简要阐述,对CPIC 目前的信息系统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电子数据交换(EDI)信息系统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1)、EDI 的定义;(2)、EDI的特点;(3)、构成EDI的要素;(4)、EDI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