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安全

合集下载

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前馈控制

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前馈控制

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前馈控制一、前馈控制的概念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是一种通过预先识别问题并采取措施以预防问题发生的管理方法。

在眼科临床护理中,前馈控制就是通过对眼科患者的情况进行提前的评估和预防性的措施,以减少并避免护理过程中的意外和错误发生。

二、眼科临床护理中的前馈控制1. 眼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预防在眼科护理中,患者可能面临多种危险因素,如感染、手术风险、用药不当等。

通过前馈控制,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接受护理之前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以预先识别患者可能面临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手卫生、消毒隔离、用药前评估等,以确保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受感染和其他意外伤害。

2. 眼科护理中的操作规程规范眼科护理工作涉及多种操作规程,如眼部护理、眼部检查、眼部手术等,这些操作规程需要严格规范和控制,以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通过前馈控制,护理人员可以对眼科护理的操作规程进行提前的评估和规范,建立和改进操作规程,加强对操作规程的培训和督促,以预防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受到操作规程不当使用而造成的伤害。

3. 眼科护理中的用药安全管理用药安全是眼科护理中的重要问题,不合理的用药可能会对患者的眼部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通过前馈控制,护理人员可以对眼科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提前的评估和规范,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药品的规范使用和管理,提高用药知识和技能,减少用药错误和意外发生。

4. 眼科护理中的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是眼科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因为眼部组织对感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所以对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

通过前馈控制,护理人员可以对眼科患者的感染风险进行提前的评估和预防,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如加强环境清洁、个人卫生、隔离管理等,以确保患者不受感染并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三、前馈控制在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意义1.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通过前馈控制,护理人员可以提前识别可能的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眼科护理工作安全防范

眼科护理工作安全防范

眼科护理工作安全防范1.眼科工作间环境的安全防范:确保工作间环境宽敞明亮,设备摆放合理,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工作台、床位和椅子应该稳固可靠,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和病人就座。

2.手部清洁和消毒:在进行眼科护理操作之前,医护人员必须做好手部清洁和消毒工作,以确保手部不带入任何病菌或污染物,避免交叉感染。

3.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病菌、体液等对眼科护理人员造成感染和损伤。

4.操作规范:医护人员应该按照医学操作规范进行眼科护理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操作前,医护人员应该确认患者身份,确认患者眼部情况,以避免错误操作。

5.眼科器械和设备的安全使用:医护人员必须熟悉眼科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医护人员在使用器械和设备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对病人造成伤害。

6.眼科药物的正确使用: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要求使用眼科药物,避免错误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7.紧急事件的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迅速做出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患者的安全。

医护人员应该进行定期培训,掌握急救技能,以便在危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处理。

8.重视职业病防护:眼科护理工作对医护人员的眼睛和身体健康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医护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防护,定期进行体检,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保护自己的健康。

总之,眼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防范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必须密切注意操作环境和条件,规范操作流程,正确使用器械和药物,并具备紧急处理的能力,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自身的健康。

眼科护理措施

眼科护理措施

眼科护理措施1. 简介眼科护理是指对眼部疾病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包括眼部检查、护眼、术后护理等。

眼科护理措施的正确执行对于患者恢复视力和眼部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眼科护理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进行眼科护理工作。

2. 眼部检查护理眼部检查是对患者眼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步骤,常见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底检查、角膜检查等。

以下是眼部检查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确保检查室的光线适中,噪音较小,温度适宜,让患者感到舒适。

•协助患者配合检查: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引导患者正确配合检查要求。

•眼部准备:清洁患者的眼部,如去除眼睛上的隐形眼镜、眼线、眼睫毛膏等。

•使用无菌眼睛接触工具:使用消毒透明眼罩、无菌眼罩、眼球固定器等器械进行检查,确保眼部检查的无菌操作。

•防止眼部感染:使用洁净的纱布或棉签擦拭患者眼部时,避免交叉感染。

3. 护眼措施护眼是指对患者的眼部进行保护和护理,防止眼部因外界刺激或其他因素而导致的损伤。

以下是常见的护眼措施:•提供眼睛保湿:对于长时间用眼或眼睛疲劳的患者,可以建议他们使用眼药水或人工泪液进行眼睛保湿,保持眼部湿润。

•避免眼睛疲劳:对于长时间用眼的患者,应提醒他们定期休息,远离电子屏幕,并通过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

•防止眼部受伤:如果患者从事具有眼部伤害风险的工作,应引导其正确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减少眼部受伤的可能性。

•提供适当的光线:对于一些光敏感的患者,应提供柔和的光线环境,避免强光直射到患者眼睛。

•避免过度摩擦眼部:患者要避免用力揉眼睛,以免引起眼部刺激或感染。

4. 手术后护理眼科手术是眼科护理的重要环节,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以下是常见的眼科手术后护理措施:•监测术后状况: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状况,包括术后眼部出血、感染、眼压升高等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给予术后药物治疗:根据医嘱,正确给予患者术后眼药水、眼膏、口服药物等治疗,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眼科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干预措施

眼科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干预措施

眼科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干预措施
1.眼科患者的安全问题。

(1)眼睛感染:眼科患者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和感染,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手卫生,减少患者间交叉感染。

(2)眼睛出血:眼科病人常常会出现眼底出血、结膜出血等情况。

此时需要及时观察,避免过度压迫患者眼睛,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3)眼部创伤:眼科患者容易受到外界创伤,例如异物刺入或是手术后眼睛出现疼痛和不适。

此时需要紧急处理,避免伤口感染和进一步损伤视力。

2.眼科护理的安全干预措施。

(1)洗手:眼部操作前和术后需要发现洗手。

(2)消毒:使用护理器具需要做好消毒准备,维持护理环境清洁。

(3)照顾患者的安全:帮助患者洗脸、刷牙、换衣、垫便盆等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4)饮食安全:注意饮食卫生,禁止患者吃带壳海产品、鸟类、生肉等易导致感染的食物。

(5)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随时调整护理方案,按照医嘱进行抗感染和止痛治疗等。

(6)床位安全:患者的床位需要保持整洁卫生,床铺需平整整齐,防止患者从床上掉下来。

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前馈控制

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前馈控制

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前馈控制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前馈控制是指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和减少可能发生的风险和错误,确保患者在眼科治疗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安全保障和关怀。

前馈控制是一种预防性控制措施,旨在预测和消除潜在的风险和错误,从而尽量避免其对患者造成损害。

在眼科护理中,前馈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信息收集和评估:在进行眼科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和评估,包括个人病史、过敏史、当前用药情况等,以便护士能够对患者的治疗需求和潜在风险有更全面的了解。

2. 治疗计划制定和沟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确保患者对治疗过程和可能的风险有清晰的认识。

3. 治疗环境控制:在眼科护理过程中,保持治疗环境的整洁和安全至关重要。

护士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符合安全要求;保持治疗区域的通风和消毒,控制感染的传播。

4. 治疗过程监控和记录:护士应密切监控患者的治疗过程,包括用药剂量、治疗时间和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并及时记录和反馈给医生和团队成员,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和采取应对措施。

5. 安全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眼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医院和护理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培养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提高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

6. 风险评估和管理:在眼科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防止和减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事件。

7. 病例讨论和交流:医院和护理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病例讨论和交流会,促进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加强团队合作和协作,共同提高眼科护理的安全管理水平。

在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前馈控制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

通过合理运用前馈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错误,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眼科护理规范与操作技巧

眼科护理规范与操作技巧

眼科护理规范与操作技巧眼睛是人体视觉的重要器官,保护和维护眼睛的健康至关重要。

眼科护理规范与操作技巧能够确保正确的护理程序和操作,有效预防和治疗眼科疾病。

本文将从眼科护理规范和操作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眼科护理规范1. 安全卫生:眼科护理工作需要在洁净、无菌的环境中进行,保持清洁的工作区域和工具是防止感染的关键。

护士应当遵循严格的消毒程序,确保使用的护理工具和器械符合卫生要求。

2. 预防交叉感染:由于眼睛易受到感染,护士在进行眼科护理时应当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

这包括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用一次性纱布或棉签擦拭,避免接触患者眼睛区域的其他物品。

3. 精细观察:护士在进行眼科护理时,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的眼睛状况,包括瞳孔大小、眼球运动、结膜状况等。

及时发现并记录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4. 用药规范:护士在给患者眼睛滴眼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

正确的滴眼方法包括让患者仰头,轻轻拉开下眼睑,在下眼睑上滴入适量的眼药物。

5. 病情评估:护士在进行眼科护理时,应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这包括检查视力、眼压、视野等指标,以及观察疼痛、瘙痒、红肿等症状的变化。

二、操作技巧1. 洗眼:洗眼是眼科护理中常见的操作,主要用于清洁患者眼睛表面、去除异物和分泌物。

洗眼时应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倒入清洁的容器中,然后让患者低头,轻轻拉开下眼睑,用流动的液体冲洗眼睛。

2. 眼睑护理:眼睑护理主要用于清洁眼睑缘、去除结膜下脓肿等。

护理人员应首先用生理盐水湿润纱布,然后轻轻擦拭眼睑,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方向进行。

3. 眼部按摩:眼部按摩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

按摩时,护理人员应先将双手洗净,然后闭上眼睛,用指尖轻轻按压眼周围的穴位,从眼眶向太阳穴方向进行。

4. 眼压检查:眼压检查是评估眼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护士在进行眼压检查时,应先用生理盐水清洁测压棒,然后让患者闭眼,将测压棒轻轻触碰患者的角膜,记录测得的眼压数值。

眼科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90

眼科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90

眼科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0703 川大护理本科余聪摘要: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通过对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认为造成护理安全问题和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方面的、管理方面及病人、社会方面的。

只有依法行医、恪尽职守、加强自律和道德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改善社会对医院的再认识,建立协调健康的医护关系,合理应用人力资源,优化护理管理制度,增强护理风险意识才能有效解决护理安全问题。

关键词: 眼科;护理安全护理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精良、充满爱心的专业,也是技术性、服务性较强的职业。

它既有关怀照顾的专业实践,又具有真诚服务的伦理和责任[2],是关怀照顾、伦理道德、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

当今法制社会,患者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加上疾病的不断变化,患病征象的日趋复杂,以及科学技术要求的逐级增高,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

因此迫切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树立积极、正确的风险意识,并积极主动地规避各种护理风险,将护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通过调查,总结了眼科病房存在的安全问题,针对在工作中发现住院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在此将眼科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一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1.眼科潜在的不安全因素1.1专科疾病因素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等均可引起视力下降,视物不清,视野缩小,对比觉降低,暗适应能力下降等症状,术眼敷料包扎患者行动不便,这就使得使眼科患者发生跌倒、碰伤等意外事故的危险性增高,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潜在不安全因素。

1.2暗室问题暗室是眼科检查的特殊环境,眼部许多精细检查都要通过裂隙灯、检眼镜在暗室内进行。

为有利于检查,暗室内光线较暗,加上患者对环境陌生以及视力障碍,没有适应暗室环境就接受检查,很容易碰伤,引起医疗纠纷。

1.3老年患者的安全问题眼科住院患者年龄层次跨度大,从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到婴幼儿不等,其中老年患者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眼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

眼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

眼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摘要:本文针对眼科高龄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在眼科高龄患者护理中,视力衰退、长期用药、认知能力下降以及多种慢性病并发等问题可能导致安全风险。

为应对这些风险,我们提出了以下预防对策:通过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以确保护理计划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加强用药指导,帮助患者防范药物不良反应,确保长期用药的安全性。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依从性。

通过优化医疗环境,消除视觉障碍,提升患者的医疗体验和安全感。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可以有效预防眼科高龄患者护理中的安全事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1]。

关键词:眼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预防对策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眼科高龄患者的护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眼科高龄患者护理过程中,安全隐患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视力衰退、长期用药、认知能力下降以及多种慢性病并发等情况,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影响[2]。

一、眼科高龄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一)视力衰退增加受伤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科高龄患者普遍面临视力衰退的问题。

降低的视觉敏锐度和视野缩小可能导致他们在日常活动中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例如碰撞障碍物、摔倒和绊倒等。

此外,他们在室外行走时也可能因为对交通信号或来车的辨别能力下降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二)长期用药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眼科高龄患者通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来维持治疗。

然而,由于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他们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容易引发药物积累和不良反应[3]。

此外,可能存在多药相互作用的情况,增加了用药管理的复杂性。

(三) 认知能力下降,不配合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眼科高龄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情况,如记忆力减退、判断力降低等。

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准确理解医护人员的指示或忘记按时进行治疗和用药,进而影响疾病的控制和康复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以防不测。
带好规范化培训护士,放手不放眼。
5、泪道探通、麦粒肿、散粒肿切除后,嘱患者 30min再离开。孕妇、有精神问题、年纪大、身体 素质差的患者,要测血压,询问有无心脏病,高血 压等病史,做好心理护理,减轻其精神负担。
6、医生在治疗室抽吸药品、患者注射完毕后,督 查其丢弃剩余的药物,整理好台面。
池州市二院 桂喜荣
2018.06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风险事件、 患者不安全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了社会普 遍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 疗者在500万人次,约19.2万人因此死亡,构成严 重的不良反应者占13%。
1、患者安全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 2、患者安全关系到疾病的预后 3、患者的安全关系到医院的信誉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 20年1 2月10 日下午 7时34 分20.1 2.102 0.12.1 0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 20年1 2月10 日星期 四下午 7时34 分34秒 19:34: 3420. 12.10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 2020年 12月 下午7时 34分2 0.12.1 019:3 4December 10, 2020
谢谢大家!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2.10 19:34 :3419 :34Dec-201 0-Dec -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19:3 4:341 9:34:3 419:3 4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 2.102 0.12.1 019:3 4:341 9:34:3 4December 10, 2020
严格查对 滴眼液、眼膏集中管理 注意有效期 眼药的保存环境 集中滴眼液严格无菌操作手卫生 用药指导
病房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及点明火,防 失火
防火通道保持通畅,有明显的标志,不准堵杂物 消防设施齐全 掌握火灾应急预案 熟练应用消防设施和熟知消防通道
安全执业环境依靠每一个执业者营造 安全护理文化依靠每一个执业者传承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2 月10日 星期四 7时34 分34秒 19:34: 3410 Dec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 7时34 分34秒 下午7 时34分 19:34: 3420. 12.10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 2.102 0.12.1 019:3 419:3 4:341 9:34:3 4Dec- 20
眼科白内障患者大多是老年人,患者安全意识薄弱、 常常高估自己能力
最常跌倒的活动是:上洗手间或出洗手间 最常发生跌倒的地点是:床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洗手间、走道
最常发生跌倒的时间是:半夜、清晨起床
检查室的仪器和物品放置要合理 通道无障碍 视力障碍必须要有家属陪伴 检查时嘱患者不要移动头部和体位 暗室内裂隙灯检查前后要提醒病人
7、注意会诊病人安全
精神状况差的患者,要及时告知医生,优先会诊及 时通知运症状送部人员送回病房。
看清会诊要求,若患者有眼痛等类似青光眼的,不 能散瞳,眼压在临界20-21mmHg,也要问清楚医 生后再散瞳。
病人说自己回病房时,要多问一句“我呼叫陪送陪 检护士送你吧,一个人回去行吗?”尽量让陪送陪 检护士送,特别是精神状态差的患者,以防途中意 外。
医嘱、护嘱执行制度 交接班制度 查对制度 护理查房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患者告知制度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老年人、小孩多 低视力、复视、视野改变、术眼包封 合并内科系统疾病 突然丧失视力或治疗效果不理想,易产生悲观心理 高渗药物的使用 诊疗检查需要药物辅助和诊疗用具的使用 就诊环境的特殊性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 2020年 12月1 0日星 期四7 时34分3 4秒Th ursday , December 10, 2020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0 .12.10 2020 年12月 10日星 期四7 时34分 34秒2 0.12.1 0
3、青光眼、眼部疼痛的患者慎散瞳。散瞳验光、 眼底彩照检查后再散瞳 注意有无眼压高。
4、FFA)(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患者安全 询问有无过敏史及心、肝、肾等病史
重视病人主诉:试针后问病人有无不适,并填写试 敏结果。
推注药物、检查全过程中密切观察、询问病人情况 检查完毕,询问患者情况,并告知坐30min后再离
你想过吗?杜绝一个安全隐患,
就是消除了上百次事故发生的 可能!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0.1 2.102 0.12.1 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9:34: 3419: 34:34 19:341 2/10/ 2020 7:34:34 PM
患者安全教育 环境安全 防跌倒 防走失 防火安全 防盗安全 用药安全使用 急救药物管理 应急预案
警示标识:防滑 防跌倒 防坠床 防烫伤 宣传教育:指导患者了解安全措施
排除危险因素:地湿、泡沫底拖鞋等
警示标识:防滑 防跌倒 防坠床 防烫伤
宣传教育:指导患者了解安全措施
专科治疗风险高:泪道冲洗、探通,麦粒肿、散粒 肿切除,角膜异物剔除
专科检查多:视力、眼压、视野、前段照相、眼底 照相、眼底造影
小儿老人多
假期配镜高峰
1、有序安排候诊秩序,随时观察候诊患者的病情,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若见到眼外伤、化学伤、急闭青光眼,病人主 诉突发性失明及身体情况极差,坐轮椅的病人,要 优先安排患者就诊,以便及时处理,注意观察病情。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 性
2、提高用药安全 3、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
到正确执行医嘱。
4、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5、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6、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机值”报告制度。 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9、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0、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排除危险因素:地湿、泡沫底拖鞋等
安全、整洁、舒适环境 地面清洁干燥 足够的照明 通道无障碍 卫生间有防滑垫 窗户、病床护栏
评估患者情况 关注老年患者低视力、全身疾病、行动不便者 “防跌倒”标识 加强病人安全教育,提高患者安全意识 环境支持:照明、通道、地面、物品放置
运送病人:必须要求家属陪同、轮椅或平车使用确 保安全
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跌倒 杜绝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
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认真核对左右眼别严防差错 严格“三查八对” 防手术患者、手术眼别错误
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认真核对左右眼别严防差错
严格“三查八对” 防手术患者、手术眼别错误
安眠药 头晕 止痛药 意识不清 镇静药 头晕、视力模糊 降压药 疲倦、低血压(药物过量) 降糖药 低血糖(药物过量) 感冒药 嗜睡 扩瞳药与缩瞳药应标记明显严防弄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