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探析 戴小冬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消费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就是电力盗窃。
电力盗窃不仅会造成电力公司的损失,也会对正常用户造成影响。
对于电力盗窃行为进行监察与反制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对用电监察中的盗电与反盗电技术进行分析。
一、盗电技术分析电力盗窃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电力资源并进行使用,而不进行相应的费用支付。
电力盗窃行为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 线路串接通过在正常供电线路上串接非法设备,实现电力的窃取。
这种方式是较为传统的电力盗窃手段。
盗窃者利用私自引线的方式连接到正常的电力线路上,从而实现非法吸取电力资源。
2. 篡改电表盗电者通过篡改电表的方式,使得电表不能正常记录用电量或者记录的用电量偏低。
这种方式相对于线路串接的盗电方式更为隐蔽,同时也更为普遍。
3. 非法引电非法引电是盗电者通过私自凿开电线开裂的方式将电线引入自己的家中,通过此种方式获取电力资源。
这种方式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
4. 其他手段盗电者还可能采用其他手段获取电力资源,比如在电力线路上设置隔离或者变压装置,通过特殊的电气设备进行盗电等。
二、反盗电技术分析针对电力盗窃行为,电力公司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监察和反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反盗电技术:1. 智能电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电表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智能电表可以实现远程抄表、监控用电情况等功能,能够有效防范电力盗窃行为。
一旦出现异常用电情况,电力公司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数据分析技术电力公司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一旦发现用户用电异常情况,比如突然增加的用电量或者用电负荷过大等异常情况,电力公司会及时进行核查,从而发现潜在的盗电行为。
3. 线路监控系统电力公司会通过线路监控系统对整个供电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一旦出现供电线路被串接等非法行为,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解析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解析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解析摘要:在社会不断开展的今天,电能成为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开展与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源,不仅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保障,同时也为我国社会和谐开展创造了条件。
可实际上,在配电过程中常常出现窃电等问题,这给电力企业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社会留下了极大的用电平安隐患。
因此,根底用电管理人员需要加大用电监察力度,维护用电秩序等,为我国广阔人民群众用电平安提供坚实的保障。
本文主要针对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展开分析,旨在保障用电平安等。
关键词:窃电;用电监察;反窃电技术当前,窃电问题给我国供电企业的经济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种行为不仅是违法犯罪行为,还极有可能导致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用电平安隐患。
伴随科技的开展,窃电的方式与手段不断出现,种类也较为繁多,这给用电监察工作留下了较大的挑战。
这要求基层用电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掌握更高水平的反窃电技术,并且做好监察工作,确保能够及时的发现窃电行为,尽最大努力杜绝窃电行为的出现,为广阔人民群众的用电平安提供保障,保障我国的社会效益。
一、常见的窃电方式常见的窃电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即:错误的电能表接线方式电能计量是否正确决定于计量用TV与TA合成误差、电能表误差以及TV二次导线压降导致出现合成误差等方面因素,在众多因素当中,导致出现误差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在于电能计量专职接线是否正确。
如果接线方式不正确,那么久会导致电能表计量数据不准确【1】。
由于窃电者人为改变电能表正确的接线,导致电能表变慢,甚至出现不转或者反转现象,出现少计电量等问题。
错误的电能表接线方式中包括失压与欠压窃电。
通常,窃电者会将电能表的电压回路接线方式改变,导致计量电压出现葫芦故障,也极有可能导致某相电压回路断开,致使电能表失压而错误计量用电量,这种窃电方式被称之为失压窃电方式。
欠压窃电主要通过虚接表尾电压引线的方式,导致计量表测得的电压与真实的电压相差甚远,并且要比真实的电压低得多,以此来实现窃电的目标。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行业的进步,电力监察工作越发重要。
在电力监察过程中,窃电问题一直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难题。
窃电行为不仅导致电力公司的损失,也会给正常用户和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针对窃电问题,现代科技不仅提供了监测和识别窃电行为的技术手段,还提供了反窃电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技术层面对窃电与反窃电技术进行分析。
一、窃电的技术手段1. 窃电的种类(1)直接窃取电能:直接连接到供电系统或他人的电表上,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电能。
(2)篡改电表:通过擅自改装电表或者利用电表漏电的漏洞,使电表不能准确记录用电量,以此来实现窃电行为。
(3)干扰供电系统:通过干扰供电设备,使电表失灵或记录错误,实现窃电。
(4)利用可再生能源设备:将与电网连接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如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等)的电能偷流入电网,或不按规定安装数量的设备接入电网,实现非法牟利。
窃电行为往往会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利用电子设备干扰电表的正常运行,利用网络技术远程篡改电表数据,利用制造、加工设备伪造电表等。
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和制造加工技术。
二、窃电的识别与监测技术1. 电表识别技术现代电表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机械式电表,而是数字化的智能电表。
通过智能电表内部的数据记录和传输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用电情况,根据电能消耗曲线识别出异常用电行为。
一些新型电表还具有防篡改功能,能够防止篡改和破坏。
窃电行为在用电模式和用电时间上往往有一些特征。
通过分析用户的用电数据,可以发现某些异常用电模式和用电时间,从而识别出可能存在的窃电行为。
在非工作时间大量用电、频繁短时大功率用电、用电曲线不符合正常规律等。
窃电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对正常用电数据和窃电行为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构建窃电指纹库,实现对窃电行为的识别和判断。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算法,找出窃电行为所具有的特征,实现对窃电行为的快速定位和识别。
谈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

谈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用电品质和用电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用电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窃电成为了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力企业采用用电监察技术来进行窃电的发现和反窃电的措施。
用电监察技术是指通过监测用电设备运行状态、测量用电量、识别电表异常等手段,对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窃电行为并采取措施维护用电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用电监察技术主要分为两类——软件监控和硬件监控。
软件监控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能表读数和参数进行分析和处理,发现电量过大、负载不均衡、电箱漏电等情况。
软件监控的优点在于可靠性高、精度高、监测速度快、可实现远程监测等特点,但缺点是安装成本高、对电网的干扰大。
硬件监控主要是利用各种电子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对电网情况进行全面感知,发现异常用电行为。
如采用无线数据采集模块和远程终端系统对变电站进行监控,实现运行智能化,减少人工巡视,提高运行效率。
采用三相电力管理仪,可以实现电能质量监测和电流变化追溯,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图像监控等手段来监测用电情况。
针对窃电问题,用电监察技术主要采取以下反窃电措施:一、防窃电系统的建设。
安装电网综合感知系统、智能电表等设备,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电能等参数进行快速监测、报警和防范。
二、发现窃电的手段。
电力企业和用电用户的双向计量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同时记录电流、电压、电功率、有功电能、无功电能等数据,从而快速查明窃电现象。
三、处理窃电的措施。
对于发现的窃电行为,应引导电力用户自觉改正,对少量、初犯者可以给予批评、教育,对严重的窃电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
总的来说,用电监察技术可以有效地发现和反窃电问题。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电力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用电用户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是防范窃电的根本所在。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资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电力使用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窃电,造成了不少损失。
用电监察中的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备受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窃电技术和反窃电技术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窃电技术窃电技术是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非法获取电力资源的行为。
窃电技术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擅自改装电表:这是最常见的窃电手段之一。
不法分子会擅自更改电表的电路或者直接短路,使得电表不能准确计量电力使用量,从而实现窃电。
2.盗用他人电力: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非法接线的方式盗用他人的电力资源。
他们可能会在夜间或者寂静的时候偷偷进行接线作业,从而获取他人的电力资源。
为了对抗窃电行为,监察部门也开发了一些反窃电技术,以便及时发现窃电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
1.智能电表技术:智能电表是一种可以实时监测电力使用情况的电表。
它可以通过通信网络实时传输数据,监察部门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检测设备:监察部门也可以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对可能存在窃电行为的地方进行定期检测。
这些检测设备可以检测电路的连接情况以及电力使用情况,从而发现异常情况。
3.反窃电算法:监察部门还可以利用反窃电算法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对电力使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找出窃电行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及时发现窃电行为。
三、窃电与反窃电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治安的不断加强,窃电与反窃电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一些趋势:1.智能化: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监察部门将更多地采用智能电表、智能检测设备等智能化设备,使得窃电行为更加难以实施。
2.数据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监察部门可以更加精准地对电力使用数据进行分析和研判,从而更加及时地发现窃电行为。
3.监管力度加大:未来监察部门的监管力度将更加加大,对窃电行为将采取更加严厉的打击措施,从源头上遏制窃电行为。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探讨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探讨窃电问题在为电力企业带来损失的同时,也容易引发电力系统故障。
基于对当前常见窃电手段的了解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方法来反盗窃和增加电力公司的防盗能力,希望能对中国的电力工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标签:用电监察;窃电手段;反窃电技术引言当今,由于大量的不良用电违法用电给供电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企业敲响了警钟,所以供电企业重视用电监察所面临的问题与反窃电措施。
想要有效地抑制这一违法行为需要我们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用科学技術解决,推动监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还需要重视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工作人员对于违法用电现象的了解,重视反窃电技术的应用,加强监察力度,并需要总结工作经验,这样有利于解决现在供电企业所面临的监管困难。
1用电监察中常见的窃电手段1.1欠压窃电欠压窃电手段的作用对象为电能表,在电能表的运行中,当流入电能表的电压为额定值时,电能表才可以正常运行,记录用户的电能使用量。
一些窃电分子会在电能表的电压进线上设置虚拟接口,接口能够发挥降低电路电压的效果,电能表检测到的电路电压低于额定值,导致电能表无法正常运行。
1.2转移法偷电通过修改短路计量装置来窃取电力。
这导致大部分电流从短路导线或并联电阻通过,导致电表不能转动。
或者转慢,达到窃电的目的。
1.3分流窃电分流窃电的控制对象也为电能表,电能表中的电流互感器为电能表测量的最重要装置之一。
分流窃电的原理为,设置一条与互感器并联的分流引线,根据交流电路功率分配公式,当电路功率一定时,电流互感器外存在一条并联的分流引线情况下,电力线路的功率会有一部分分配到交流引线上,导致电流互感器的测量功率低于实际功率值,窃电份子实现了窃电意图。
1.4零关断和隐藏方法偷电的零线电能表的输入端在仪表从输入中性线断开后,电压线圈将失去电压,仪表将不计量;或分压电阻串联连接,使仪表测量不到。
1.5断流窃电断流窃电方式为对电能表直接操作,窃电分子会拆除电能表中的电流互感器和电流回路,计量回路无法正常运行时,电能表的运行状态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导致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下降。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用电监察是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保障全社会用电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一定的窃电情况。
窃电行为不仅会对正常用电造成影响,还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风险。
因此,反窃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窃电行为及影响窃电指的是非法使用电力设备和电能的行为。
窃电行为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加重了用电负担,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一方面,窃电会导致电力系统负载异常,进而引起电力系统的超负荷运行,从而影响供电质量。
如果形成一定规模的窃电现象,还会直接导致电力系统负荷现象加剧,庞大的负荷还可能导致供电线路被击穿,从而引发线路事故。
另一方面,窃电也会加重正常用电人群的用电负担,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窃电行为增加了电力供需矛盾,进而引发电力物价的上涨,最终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影响。
2.窃电检测技术窃电检测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窃电行为进行监控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窃电违法行为,并采取措施加以杜绝。
窃电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电度表读取法:利用电度表记录用电情况,通过与用电户的电度表读数相比较,即可判断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2)负载测量法:利用测量设备对用电设备的负载进行监测,通过对负荷的变化进行分析,也能够发现窃电行为。
(3)温度检测法:将检测设备安装在用电设备处,通过对用电设备的温度进行监测,能够判断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4)红外射线检测法:通过红外射线的监测,能够定位窃电行为的位置。
(5)无线电波频率检测法:通过无线电波频率的检测,能够判断是否存在窃电设备,并锁定其位置,从而进行打击。
反窃电技术主要是针对窃电现象的预防和打击,旨在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平稳和安全,防止窃电行为对社会和经济造成损失。
(1)机电式技术:采用物理性、机械性、电气性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窃电设备进行定位、隔离、摧毁和封存等操作。
a.隔离技术:采用物理隔离等措施,将窃电设备与电力系统隔离开来,达到杜绝窃电行为的目的。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电力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电力管理缺陷进行非法“窃电”,导致电力资源浪费、能源损失和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进行用电监督和防窃电技术研究,成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窃电现象分析窃电是指非法利用电力设备和系统,通过各种手段非法获取电力资源的行为。
窃电行为在国内外都很普遍。
在我国,窃电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居多。
窃电行为主要是以下几种形式:1.非法接线:通过接线方法,在网格环节内非法吸取电流及电量;2.非法卡表:通过手段,盗用并篡改电能表数据;3.恶意干扰:利用特殊设备和方式,伪造电表数据或者干扰电表采集信息,以达到非法窃取电能的目的;4.盗电线杆:窃取路灯、电杆和其他电力设施上的电线。
二、反窃电技术分析1.智能电能表技术智能电表是反窃电技术的主要工具之一。
智能电表具有智能计量、数据采集、远程抄表、通信控制等功能。
通过智能电表,监控部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每户用电情况,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2.窃电检测仪窃电检测仪是一种设备,通过隔离放大电表输出信号,测量当前流量,通过计算电表误差和测量值误差,确定窃电情况。
窃电检测仪采用了高速精确算法,能做到高精度、高速度、高量级的数据处理,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无线通讯技术通过无线通讯技术,监管机构可以随时随地监控用电情况,及时发现窃电行为,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铁塔公司采用GPRS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了远程控制能力和数据传输速率。
4.用电监管软件由于窃电行为具有隐蔽性和口碑,而传统的手工抄表方式无法全面有效地监管用电情况,因而需要用电监管软件。
用电监管软件主要是通过通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用电情况的监控和评估。
该软件可以实时显示每个客户的用电量、用电负荷以及网络负荷等数据,上层监管机构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制定相应政策,维护正常的供电秩序,有效抑制窃电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探析戴小冬
发表时间:2019-09-19T10:36:17.3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作者:戴小冬[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促使当今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持续走高,而用电安全性、稳定性与高效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南海供电局 528225)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促使当今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持续走高,而用电安全性、稳定性与高效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针对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进行分析,以期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更加稳定。
关键词:用电监察;窃电;反窃电技术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均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而且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电力资源建设必不可少。
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其大量使用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是窃电现象,虽然我国就窃电问题给出了大量的监察措施,但是这一问题仍然存在。
尤其是当前科技的进步,也进一步导致窃电水平的提高。
1非法窃电的特点 1.1技术化
原本居民窃电仅仅是针对家庭电表进行毁坏,或是任意的拉扯电线,这种窃电方式十分的明显,只要相关部门针对性的进行检查就会发现。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在科学技术的应用之下,已经不再采用原有的“土方法”,而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相应的技术设备进行开展窃电行为,这种窃电方式很难被检查出来,因此导致窃电用量越来越大。
1.2多元化
在原有的窃电行为过程当中,通常窃电行为主要是在个别居民用户当中。
由于窃电行为范围较小,对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影响较小。
在当今电力行业深入到人民生活的各方各面,部分使用大型机器生产行业,为了节约资金,从而导致企业型窃电现象频频发生。
这些企业由于耗电量较大,为电力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影响了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
1.3隐患大
在窃电过程当中多多少少的都会对电缆线路造成一定的损坏,因此严重的影响到电力行业的正常供电,使电力供电缺乏一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2用电监察中常见的窃电方法 2.1电路失压窃电技术
欠压窃电也是电监察系统中较为常见的非法窃电手段,相对于失压窃电,其具有更难于判断、难以识别的特点,其主要的原理为:把虚拟入口连接在电压系统引线上,将电力系统中的线路变成欠压模式,这时额定电压要高于进入电力计量设备内部的电压,这种电压差就是非法获取电能的途径。
2.2断流窃电
断流窃电是一种全新的窃电技术与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切断电力系统线路电流,从中窃取电能。
主要原理为:非法分子以电力计量器为目标实施非法破坏,具体就是非法除掉位于电流互感器和电流回路二者中间的引线,从而让计量回路发生断流或分流现象,这样势必会影响准确计量,对应的计量数据也将发生变化。
断流窃电会影响电能计量设备的安全运转。
2.3欠压窃电
相对于失压窃电,欠压窃电是用电监察系统中又一项较为常见的非法窃电技术,其具有更难以识别、难于判断等特征,具体的窃电原理为:将虚拟入口连接在电压系统引线,这样就能够让电力线路处于欠压模式,此时进入电力计量设备内部的电压就要低于额定电压,最终非法获取电能。
2.4分流窃电
一种常见的窃电手段就是通过对电路分流达到窃取电力资源的目的。
这种窃电手段不断容易操作和实现,而且很难被电力企业监察发现。
具体是通过改动短路计量装置来窃电。
在电能表内部或外部用导线将电流线圈短接或并联一个小于电流线圈电阻值的电阻起到分流作用,这样绝大部分电流将从短接导线或并接电阻内通过,致使电能表不转或转得慢,从而达到窃电目的。
3用电监察中的反窃电技术 3.1采用新一代多功能电能表
现在常见的窃电方法多是在电能表上做文章,因此电力企业应该认识到电能表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上电能表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因此电力企业应尽量采用具有防伪封印、防电表倒转、脱钩、防电流短路等功能的新型电能表,这能有效增加窃电的难度。
例如具有防伪封印的电能能够防止用户私自启封电表,为侦破窃电案件提供依据;新一代电能表安装接线方式更加规范,可以有效防范分流法、失压法窃电。
3.2采用专用计量箱进行反窃电
为了做好电力监察反窃电工作,电力企业当针对用电需求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反窃电。
对一般的用电用户,他们多使用三相电,可以采用全封闭计量箱来防窃电,并在计量箱外加上防盗锁。
对于拥有专用变压器的用电大户要采用专用高压计量箱来防止窃电,电力企业可以对高压计量箱加装干式组合互感器,防止窃电者采用短路窃电的方式窃电,还可以将电能表、联合接线盒放置在全封闭式表箱内,使整个高压计量箱处于全封闭状态。
另外,电力企业还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将原本设置在用户端的计量点迁移到变电站中,然后在变电站处安装高压计量箱,这样可以使该用户专用线路产生的计量回路与其他线路的计量回路分开,进而达到反窃电的目的。
3.3密封端子,导线入槽
通过导线入槽与密封端子的也可以达到反窃电目的,该手段在高供低计专变用户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这是因为目前在我国使用的多数低压计量柜之中没有安装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又其容量大,因此必须封闭配变站的低压出线端子和一次导线,且尽可能缩短出线端子和配变低压计量柜之间的距离,还要使用金属套管和塑料管等包裹连接线缆或在导体铜排上刷一层绝缘漆,再用线槽来密封,以达到预防用户窃电目的。
3.4加强失压计时仪和防窃电装置的应用
可以通过应用失压计时仪和防窃电装置在用电监察中加强反窃电技术。
失压计时仪可以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监控并记录不法用电行为,即使是面对被非法改造的计量装置,失压计时仪也能进行记录,并发出报警信号,而且只有当异常情形消失警报才会解除;而安装防窃电装置则可以对电能表进行实时远程监控,能够及时发现电能表电流、电压、功率的变化从而达到反窃电目的。
4电力企业反窃电能力的提升措施
通过现有的反窃电技术手段可以防止或及时发现窃电现象,但是窃电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电力企业可以通过纸质媒体、电视和网络媒体加大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曝光违法窃电行为,广泛宣传窃电的危害性和窃电违法案件,提升全社会合法用电、安全用电的意识。
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反窃电监控体系,制订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电力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
此外,电企还要加强对电力监察人才的引进和企业内部的培训,全面提升用电监察队伍的素质。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有效遏制窃电行为,因此电力企业要积极加强对科研的投入和先进的反窃电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全面提高电力监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例如,电企可以导入计算机技术监管用户的用电情况,计算机技术能对用电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有效减少数据遗漏,及时发现窃电行为。
电力企业还可以通过移动通信企业创建短信监控平台,导入具有短信功能的用电监视器在线监控重点用户的电能表,当电能表运转不正常时,该设备能够迅速向短信监控平台发出警号。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许多能源和资源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而对于电力来说,我国对于电力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但是用电监察中窃电现象的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需要通过加强对于发窃电技术的研究来避免窃电行为的发生,有效的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然江,杜大山.用电监察过程中应用反窃电技术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6(19):229.
[2]赵福彬,侯鲁生.浅析提高用电监察人员反窃电技术水平的措施[J].电子测试,2016(Z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