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0平板荷载检测地基系数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K30载荷试验作业指导书-11

K30载荷试验作业指导书-11

K30载荷试验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它是检测地基基础压实密度的一种检测方法,它解决了其他密度检测方法不能检测的不足,它不仅适用于细粒土压实层的检测,而且适用于粗粒土和岩块填料压实层的质量检测。

二、主要仪器设备1、K30载荷仪一套(含百分表、压力表、千斤项、载荷板等)2、三角木3、工程车等三、试验准备1、百分表、压力表应经检定合格并确保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2、千斤顶内注满液压油。

四、试验方法1、将工程车行驶到试验点位置后,汽车前轮加上三角木垫稳,将试点位置整平(面积约为50×50cm),必要时铺上一层细砂垫平,但砂土厚度不能超过2m,以反荷载点的升降丝杆标志对准试验点。

2、将千斤顶放置在荷载板上,并与荷载装置组装在一起,使其能够获取所需的反力,此时荷载的支点必须设置在距离荷载板外侧边缘1米以外。

3、将下沉量测定设置的支脚设在离荷载板及荷载装置支点1米以外,然后安装观测荷载板下沉量的百分表。

4、为使荷载板与土比较好的接触,先预加0.35Mpa的荷载,预压15秒,随后卸载到零,读取并记录对称百分表读数,得到荷载板下沉量的起始读数。

5、以0.035Mpa增量分级加载,每增加一级荷载,要等该级荷载下沉稳定后,并记下该级荷载时下沉量读数。

6、以每分钟的下沉量不大于该级荷载下产生总下沉量的1%时,即可认为下沉稳定,然后加下一级荷载。

7、当总下沉量达到15mm,或者荷载强度超过估计的现场实际最大接触压力或者达到地基的屈服点时,整个试验即可终止。

8、K30检测,以每100m布2个点作为布点数量的标准,且按S 形布置检测点,即在压实路堤的中线和距两侧边坡顶2m处交错布点(检测时,应尽量避开粒径大于30cm的岩石,以免检测结果离散性太大)。

9、根据试验记录表内的结果值,绘制荷载强度下沉量曲线,计算出K30值。

五、引用标准1、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993、K30承载板试验仪说明书。

[讲稿]K30路基检测操作规程

[讲稿]K30路基检测操作规程

[讲稿]K30路基检测操作规程K30路基检测操作规程1、载板放置在已整平的试验点上如颗粒孔过大要先铺一层薄薄的细砂,厚度不大于1.5mm。

2、将配合试验的载重车开至离试验点一定距离的地方,此距离不应少于1m,并使载重车后部大梁位于荷载板正上方。

3、将千斤顶放置在荷载板上。

4、安装测桥,使之处于大致以实验点对称的位置。

5、转动千斤顶的降升丝杆,使之与载重车后部大梁接触。

高度不够时,使用加长杆。

6、将百分表安装在百分表支架上,并使百分表测杆垂直落至荷载板测的点上。

7、预先加0.01MPa荷载30秒,然后卸载。

将两个百分表归零,拧紧千斤顶与油泵油阀。

8、以0.04MPa的增量,逐级进行加载,每增加一级,应在下沉量稳定一分钟分别读取荷载强度和下沉量读数,做好记录。

9、 K30=QS/1.25;单位:MPa/m;QS---曲线上S为1.25mm时所对应荷载K30= QS/S×1000K30---地基系数MPa/m;QS---下沉量1.25mm对应荷载强度MPaS---下沉量1.25mm荷载强表1 表2 表3 下沉量(mm) 累计下沉量(mm) 度0.00 0.70 0.98 0.00 0.00 0.00 0.04 0.95 1.23 0.25 0.25 0.25 0.081.26 1.48 0.28 0.28 0.53 0.12 1.52 1.72 0.25 0.25 0.78 0.16 1.75 1.98 0.25 0.25 1.03 0.202.02 2.25 0.27 0.27 1.30 0.24 0.28 0.32 0.36荷载强下沉量度0.16 1.03x 1.25 内插法计算如下:0.20 1.30(x-0.16)?(0.20-0.016)=(1.25-1.03 (1.3-1.03)(x-0.16)?0.04=0.22?0.27(x-0.16)?0.04=0.815 , (x-0.16) =0.815×0.04(x-0.16)=0.0326, x=0.0326+0.16 ,x=0.1926K30=0.1926?1.25×1000=154(Mpa/m) 10、试验后进行卸载,先松开千斤顶油阀,再松开油泵油阀进行卸载,拆移试验仪器,进行下一点试验。

K30试验

K30试验

2.适用范围
1.本实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荷载板直 径1/4的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测 试有效深度约为承载板直径的1.5倍。 2.对于水分挥发快的均粒砂,表面结 硬壳、软化、或因其他原因表层扰 动的土,平板载荷试验应置于扰动 带以下进行。
3.试验仪器设备
荷载板、液压千斤顶、手动油泵、电子测力 传感器、高压油软管、
4.试验步骤
1.场地测试面应进行平整,并使用毛刷扫去松土。当处于斜坡 上时,应将荷载板支撑面做成水平面。 2.安置平板载荷仪 (1)将荷载板放置于测试地面上,应使荷载板与地面良好接
触,使其与地面完全接触,调整水平。 (2)将反力装置承载部分安置于荷载板上方,并加以制动。 反力装置的支撑点必须距荷载板外侧边缘1M以外。 (3)将千斤顶放置于反力装置下面的荷载板上,可利用加长 杆和通过调节丝杆,使千斤顶顶端球铰座紧贴在反力装置承 载部位上,组装时应保持千斤顶垂直不出现倾斜。 (4)安置测桥,测桥支撑座应设置在距离荷载板外侧边缘及 反力装置支承点1M以外。测表的安放必须相互对称,并且应 与荷载板中心保持等距离。
5.实验结果及制图
计算
荷载强度σ—下沉量S关系曲线 从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关系曲线得出下沉量基准值时的荷载强度, 并按下式计算出地基系数: K30=σs/ss(1) 式中: K30— 由直径30cm的荷载板测得的地基系数(MPa/m),计算 取整数。 --- σ-S曲线中ss =1.25′10m相对应的荷载强度(MPa)。 ss— 下沉量基准值(=1.25′固荷载板, 预先加0.01MP荷载,约30秒钟, 待稳定后卸除荷载,将百分表读数调至零或读取 百分表读数作为下沉量的起始读数 2)以0.04MP的增量,逐级加载。每增加一级荷载, 应在下沉量稳定后,读取荷载强和下沉量读数。 3)当总下沉量超过规定的基准值(1.25MM),或 者荷载强度超过估计的现场实际最大接触压力, 或者达到地基的屈服点,试验即可终止。

路基K30平板载荷试验

路基K30平板载荷试验

仍沿用“地基系数”作为基本用语。并明确用语定义,即“地基系数”: 系指
以某一下沉量除与其相对应的荷载强度所得出的值,以标准值k30 作为 标记。当限于被测土体的粒径尺寸而需要采用直径为60cm、75cm的荷载
板 K3进0值行:试验时,则应K加30以注明K。75 所测得的K地30基系数K应60按下列公式换算成
实现。 应用该法进行压实质量的检测与评定,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即:标准
干容重的确定、现场干容重的测定、压实度标准的取值。这三个问题对 于均质的细粒土来说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但对于粗粒土来说(尤其
是土石混合的非均质填料)其效果就不是那么如意。为此,各国研究人 员 针对大粒径组粒土影响因素复杂的特点,对密实度法进行了改进,例 如: 在现场干容重的测定上,扩大了试坑的体积(目前最大的试坑体积
(3)、对于被测土体含水率的影响,虽然日本JIS A 1215-1995和德 国DIN18134(1993)标准中均强调了这一点,但却未有明确的规定。例 如日本标准说明中只强调应避免在路基、基床过湿或乾燥的情况下进行 试验。(参见JIS A 1215条文说明)为了探索K30 值与含水率之间关系, 铁十七局秦沈客运专线检测中心曾在室内进行模拟试验,证明 K30 值与含 水率之间存在着类似于密实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 K30 最大值时的含水 率要低于密实度的最佳含水率,而且随着含水率的增加 K30 值将急剧下 降(参见“路基填筑压实度、地基系数与含水率关系探索”一文)。
1.为了不影响检测精度,规定千斤顶与手动油泵应为分体式,采用高 压 软胶管连接,千斤顶顶端应设置球铰,并配有不同长度的加长杆件, 以便与各种不同高度的反力装置相对应。
2.强调了对荷载板下沉量的测量,应使用3只测表在距荷载板中心点 相等距离的三点上测定荷载板平面法线方向的位移。以便于求出其中心 点的沉降值。这是 因为早期引进的日本平板荷载试验装置上只配置两只 百分表,而实际上却忽略了其使用说明,按照日本JISA1215-1995条文说 明中“4.4(3)”:用于测定下沉量的位移计,应沿荷载板的周边等分设

路基K30平板荷载指导书2

路基K30平板荷载指导书2

路基K 30试验检测指导书编辑:王新龙中铁隧道集团兰渝铁路XQLS 2标中心试验室中国中铁隧道集团铁路工程路基地基系数K30平板荷载试验检测1.平板荷载试验的目的2.概念与发展3.使用条件和要求4.仪器设备构造及特点5.试验检测步骤6.荷载强度-下沉量关系曲线图7.地基系数K30计算8.内插法在K30试验计算中的应用•中国自大秦重载铁路修建开始,引入地基系数K30值作为路基填料压实质量的检测控制指标,在铁路路基施工方面得到推广应用。

K30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检测路基压实质量有效的施工现场试验方法。

目前,地基系数K30已成为现行新建铁路控制基床和路堤填料压实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平板载荷试验被广泛地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其他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地基检测中。

作为一种强度及变形指标,地基系数能够直观地表征路基刚度和承载能力。

•路基压实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对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沉降变形进行控制,保持线路稳定与平顺,保证列车能安全、舒适、高速运行,而控制和检测压实质量的标准、方法和设备,则是保证压实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K30的概念与发展、试验的适用条件和要求、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计算和试验仪器校验方法。

地基系数K30的概念•地基系数K“是表示土体表面在平面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可压缩性的大小。

它是用直径为300mm的刚性承载板进行静压平板载荷试验,取第一次加载测得的应力——位移(σ--s)曲线上s为1.25mm时所对应的荷载σS,按K30=σS/1.25计算得出,单位是MPa/m。

•试验采用的承载板面积不尽相同,通常采用直径750mm 或762mi'il的圆形载荷板。

使用的载荷板直径不同,测得的地基系数也不同,一般以载荷板直径加注说明。

例如,载荷板直径分别为30mm,600mm,750mm的地基系数分别以K30,K60,K75表示。

因此,K30是地基系数的一种。

日本为了试验的省力和操作亡的方便,使用300mm直径荷载板,并取K30作为标准值,使用其他直径载荷板测定的地基系数,可按相关公式换算为标准K30值。

K30平板载荷试验

K30平板载荷试验
实现。 应用该法进行压实质量的检测与评定,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即:标准
干容重的确定、现场干容重的测定、压实度标准的取值。这三个问题对 于均质的细粒土来说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但对于粗粒土来说(尤其
是土石混合的非均质填料)其效果就不是那么如意。为此,各国研究人 员 针对大粒径组粒土影响因素复杂的特点,对密实度法进行了改进,例 如: 在现场干容重的测定上,扩大了试坑的体积(目前最大的试坑体积
①测定的指标直接与变形特性相联系; ②荷载量大,影响范围广,反映了一定范围内压实填方的整体情况;
③不破坏土体结构。
目前,以抗力法检测填方压实质量已在各国的工程施工 中得到普遍地广泛应用,而且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类型繁 多,平板荷载试验仅是其中一种,该试验可通过采用不同 的加载荷装置和不同的测定方法,围绕应力-应变之间关系, 获取用以表E征V 2土体E压Vd实质K量30 的不同力学指标。例如:回弹 模量、 值 、 值、 值、刚度……等等。 但是究竟 哪一种方法的测试结果能以真实反映填料的整体压实情 况, 还尚无定论。
抗力检测法是根据土体压实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力学特性,建立的检测 方法。即:土体(弹塑体)在压实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塑性变形增量逐 渐减少,弹性模量逐渐增加,强度得以提高;当土体的弹性模量最后趋 于某一值,或是塑性变形增量最后趋于零的状态时,则可认为土体已经 压实。抗力检测法正是基于这一原理,采取一定手段,通过测定土体的 弹性模量或塑性变形增量,以评价填方压实质量。应用抗力法检测压实 质量具有以下优点:
已达1.5 m3 );在室内标准容重的测定上,采取增大试验击实筒的直径
和高 度(目前试筒的直径有的已采用D=0.3m)等等。但是,在许多工程 的实际应用中,由于受施工进度等的限制,很难以改进的方法进行检测, 从而使得所求取的标准干容重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K30平板载荷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K30平板载荷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K30平板载荷测试仪一、概述K30平板载荷测试仪用于粗、细土和土填压实后的路基,基层等的地基系数的测试。

也可以用于计算均匀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好仪器,好资料,尽在沧州建仪()。

欢迎查询。

打造中国建仪销售第一品牌,树立沧州产品全新形象二、技术指标1、荷载板直径:300mm2、千斤顶加载能力范围:0~30T3、千斤项行程:120mm4、测桥跨度:3000mm5、手动油泵额定压力:70Mpa6、压力测试范围:0~40Mpa7、位移测试范围:0~10mm三、基本构造平板载荷仪由加载系统,测桥等组成1、加载系统:由载荷板、千斤顶、手动油泵、高压油管等组成。

载荷直径为300mm,厚度为25mm 上刻有放置千斤顶的定位线,千斤顶的最大推力为10t,行程160mm,升降杆起升高度100mm,手动油泵的额定压力为60Mpa。

2、测桥:由支坐,横梁和百分表支架等组成,横梁可沿支座立柱升降,以调整高度。

四、安装与调试1、将横梁用支座立柱固定好,以距地面250mm为宜,两个支座要放平,立柱要在同一直线上,横梁在两个支座上的高度要相同。

2、接好油泵,压力表高压油管,千斤顶。

3、再将两根外横梁分别插入内横梁,到位后拧紧旋钮。

4、把整个测桥横梁高度在支座立柱上,以距地面300mm为宜。

5、接好压力表和高压油管。

五、注意事项1、压力表应保持清洁,百分表不要随意扯拉或冲击,测杆部分不能粘上灰尘和油污,百分表,压力表不用时,要盖上塑料护盖,置于室内干燥处,以利防裂。

防潮2、油泵的液压油应定期补充,用10号机油,加油孔的位置在缸体的尾部,储油量为1升。

六、操作规程1.将荷载板放置在已整平的试验点上。

2.将配合试验的载重车开至离试验点一定距离的地方,此距离不应小于1m,并使载重车后部大梁位于载荷板正上方。

3.将千斤顶放置在荷载板上。

4.安装测桥,使之处于大致与试验点对称的位置。

5.转动千斤顶的降升丝杆,使之与载重车后部大梁接触。

高度不够时,使用加长杆。

地基系数(K30)检测操作规程

地基系数(K30)检测操作规程

地基系数(K30)检测操作规程
地基系数K30路基检测操作规程
1、载板放置在已整平的试验点上如颗粒孔过大要先
铺一层薄薄的细砂,厚度不大于1.5mm。

2、将配合试验的载重车开至离试验点一定距离的地
方,此距离不应少于1m,并使载重车后部大梁位于荷载板正上方。

3、将千斤顶放置在荷载板上。

4、安装测桥,使之处于大致以实验点对称的位置。

5、转动千斤顶的降升丝杆,使之与载重车后部大梁接
触。

高度不够时,使用加长杆。

6、将百分表安装在百分表支架上,并使百分表测杆垂
直落至荷载板测的点上。

7、先加一定的荷载(0.035Mpa),然后卸除。

将两个
百分表归零,拧紧千斤顶与油泵油阀。

8、按规定的压力值进行加载,分别读取百分表读数做
为下沉量,做好记录。

9、绘制荷载强度——下沉量曲线(P—S曲线),用内
差法计算出沉降1.25 mm时所对应荷载强度,计算
出地基系数K30值,确定路基压实系数,添好试
验报告。

10、试验后进行卸载,先松开千斤顶油阀,再松开油泵
油阀进行卸载,拆移试验仪器,进行下一点试验。

如不在进行试验,将仪器装箱,注意精密仪器轻拿,轻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系数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K30的概念
地基系数K30是表示土体表面在平面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可压缩性的大小,它是用直径为300mm的钢性承载板进行静压平板载荷试验,取第一次加载测得的应力与位移(P-S)曲线上S为1.25mm 时所对应的荷载σs,按K30= σs/1.25计算得出,单位是Mpa/m。

二K30荷载试验的适用条件和要求
1 K30荷载试验对填料级配的要求
K30平板荷载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荷载板直径1/4的各类土及土石混合料。

2 有效测试深度
K30荷载试验的测试的有效深度为400-500mm。

3 测试时间
对于粗细粒均匀质土,亦在碾压后2-4小时内进行。

4 测试面状态及天气条件
测试面必须是平整无坑洞的地面,对于粗粒或混合料造成的表面不平整,实验前应铺设一层2-3mm的干燥中砂或石膏腻子。

此外,测试面应远离震源,以保持测试精度。

雨天或风力大于6级的天气,不得进行试验。

三试验操作步骤
一)安置平板荷载仪
1 场地测试面应进行平整,并使用毛刷扫去松土。

当处于斜坡
上时,应将荷载板支撑面做成水平面。

2 安置平板载荷仪:
1) 将荷载板放置于测试地面上,应使荷载板与地面良好
接触,必要时可铺设一薄层干燥砂(2~3mm)或石膏腻子。

当用石膏腻子做垫层时,应在荷载板底面上抹一层油膜,然后将荷载板安放在石膏层上,左右转动荷载板并轻轻击打顶面,使其与地面完全接触,与此同时可借助荷载板上水准泡或水准仪调整水平。

2) 将反力装置承载部分安置于荷载板上方,并加以制
动。

反力装置的支撑点必须距荷载板外侧边缘1m以外。

3) 将千斤顶放置于反力装置下面的荷载板上,可利用
加长杆和通过调节丝杆,使千斤顶顶端球铰座紧贴在反力装置承载部位上,组装时应保持千斤顶垂直不出现倾斜。

4) 安置测桥,测桥支撑座应设置在距离荷载板外侧边
缘及反力装置支承点1m以外。

测表的安放必须相互对称,并且应与荷载板中心保持等距离。

二)加载试验
1)为稳固荷载板, 预先加0.01MPa荷载,约30秒钟,待稳定后卸除荷载,将百分表读数调至零或读取百分表读数
作为下沉量的起始读数。

2) 以0.04MPa的增量,逐级加载。

每增加一级荷载,
应在下沉量稳定后,读取荷载强度和下沉量读数。

3) 当总下沉量超过规定的基准值(1.25mm ),或者荷
载强度超过估计的现场实际最大接触压力,或者达到地基的屈服点,试验即可终止。

注意:当试验过程出现异常时(如荷载板严重倾斜, 荷载板过度下沉), 应将试验点下挖相当于荷载板直径的深度,重新进行试验。

对出现的异常应在试验记录表中注明。

四 试验结果计算及制图
一)根据试验结果绘出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关系曲线,见图1。

0.001.00
2.00
S(mm)
P(Mpa)
P-S 曲线
从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关系曲线得出下沉量基准值时的荷载强度,并按下式计算出地基系数:
K 30=σs /S s
式中:
K 30 —由直径30cm 的荷载板测得的地基系数(MPa/m ),计算取整数;
σs — P -S 曲线中S =1.25⨯10-3m 相对应的荷载强度(MPa);
S s—下沉量基准值(= 1.25 10-3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