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静力荷载试验
3、土的现场试验(渗透变形试验、原位大型直剪试验、载荷试验、压实度试验)

土的现场试验(渗透变形试验、原位大型直剪试验、载荷试验、压实度试验)(一)渗透变形试验1、试验目的和用途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稍具有胶结或充填较好,中密且能切成试样的无黏聚性原状土或土石坝心墙压实土层含黏粗粒土。
在渗流作用下,测定土层的渗透系数、临界坡降和破坏比降,并判断其土体渗流破坏类型。
2、适用范围半(弱)胶结无黏性粗粒土;土石坝压实心墙土体或均质坝压实体;坝基覆盖层中具中密且粗细粒相互充填良好的土体。
3、引用标准及主要质量指标检测方法标准(1)SD 128—035(2)SD 128—031(3)SD 128—032(4)SD 128—012(5)SD 128—0334、制样方法及要点应按已有勘探资料和防渗处理初步方案,选取有代表性土层制备试样。
试样尺寸应按地层情况,颗粒级配及层中最大粒径确定,宜参照扰动试样的径比规定,同时尽量避开大块石或大卵石、漂石。
试样宜结合水流方向,分水平试样和垂直试样。
在取样点,首先削一尺寸大于所要求试样尺寸的土柱,再用削土工具小心削至要求尺寸,同时除去试样表面的扰动土。
对修好试样除进出水口以外各面用膨胀快凝水泥砂浆浇注。
待砂浆有一定强度后即可试验。
5、试验成果整理与计算按有关规程进行。
(二)原位大型直剪试验1、目的和适用范围原位大型直剪试验用于测定土体本身、土体软弱面和地基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抗剪强度。
包括在法向应力作用下沿固定剪切面的抗剪强度试验和混凝土板与地基土的抗滑试验。
试验可采用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方式进行。
2、引用技术标准及主要质量指标检测方法标准GB 50021、SD 128—037、SD 128—0183、基本原则和方法要点本试验可在试洞、试坑或探槽中进行。
同一组试验体的地质条件应基本相同,其受力状态应与土体在工程中的受力状态相近。
根据剪切面状态,选择试验布置方案。
当剪切面水平或近于水平时,可采用平推法;当剪切面较陡时,可采用楔形体法。
开挖试坑时,应避免对试体的扰动,尽量保持土体结构及含水率不产生大的变化。
浅谈平板载荷试验测定地基承载力方法

浅谈平板载荷试验测定地基承载力方法引言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原位测试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在探测地层分布,测定岩土特性,确定地基承载力方面,有突出的优点,原位测试结果的应用,应以地区经验的积累为依据。
一般认为,现场平板载荷试验是取得基础土壤工程力学特性的最好、最直接的方法。
国内外工程设计人员在此方面已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如美国的卡尔·太沙基、俄罗斯的普列斯·崔托维奇、中国的原冶金部等都对静力载荷试验作了大量研究,后者还制定了试验规程。
但由于各地地质情况不同,结构物的类型、尺寸不同,故所用承压板的大小不同,试验结果也就不尽相同。
1 平板载荷试验平板载荷试验是模拟建筑物基础地基土受荷条件的一种测试方法。
在保持地基土的天然状态下,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并观测每级荷载下地基土的变形特性。
测试所反映的是承压板以下大约1.5~2倍承压板宽深度内土层的应力--应变关系,比较直观地反映地基土的变形特性。
用以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计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并预估建筑基础的沉降量。
1.1 试验准备平板载荷试验通常在试坑中进行。
试坑底的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以消除侧向土自重引起的超载影响。
为了保持测试时地基土的天然湿度与原状结构,在坑底顶留20--30cm厚的原土层,试验前再挖去,并在坑底铺设2 cm厚的砂垫层,放入载荷板。
1.2试验设备(1)承压板承压板要有足够的刚度,一般为特制厚钢板。
在加荷过程中要求承压板变形小,而且中心和边缘不能产生弯曲和翘起。
承压板为板厚2cm、边长1.0 m的方形钢板。
(2)加荷装置加荷装置包括油压千斤顶、荷重传感器、载荷平台。
加荷方式为堆载法。
堆载法是在载荷平台(如钢梁)上放置预制混凝土块(0.8m×1.0m×2.0m);此法笨重,劳动强度大,加荷不便,其优点是荷载稳定。
采用油压千斤顶加压,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①千斤顶及衬垫物必须保持垂直,以免加压时千斤顶倾倒发生事故并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平板静载试验实测值极差较大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平板静载试验实测值极差较大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发布时间:2021-09-07T10:15:28.510Z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9月上17期作者:张来仓[导读] 大开挖换垫法是古老而传统的地基施工方法,广泛适用于湿陷性黄土、粉质粘土、粘土、粉土、细砂、粉砂、中砂、砾砂、杂填土等各类地基,特别对建筑物上部荷载小,地基处理厚度大于0.5m、小于3m的浅层地基,因施工简单方便,经济适用,施工速度快,被大规模釆用,检测通常采用浅层平板静载试验。
甘肃广信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张来仓摘要:大开挖换垫法是古老而传统的地基施工方法,广泛适用于湿陷性黄土、粉质粘土、粘土、粉土、细砂、粉砂、中砂、砾砂、杂填土等各类地基,特别对建筑物上部荷载小,地基处理厚度大于0.5m、小于3m的浅层地基,因施工简单方便,经济适用,施工速度快,被大规模釆用,检测通常采用浅层平板静载试验。
随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基础埋深越来越深,设计将厚度大、承载力高、分布均匀的天然地基,直接作为持力层,用平板静载试验来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但有时天然地层局部软弱夹层未能及时发现,在平板静载试验时出现个别试验点不合格,需二次开挖处理。
本文结合礼县某工程实例,分析平板静载试验点不合格原因,提出局部不均匀地基处理措施,总结勘察、钎探、平板静载试验过程判断软弱下卧层的方法与经验关健词:平板静载;试验;分析;处理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首先必须满足地基承载力、沉降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勘察、土工试验作为划分地层的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发布执行以前,由于我国经济条件的限制,除甲级建筑地基承载力需要做静载试验确定外,其余地基均采用土工试验间接确定地基承载力,新规范颁布实施后,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都通过静载试验确定承载力特征值,为地基基础设计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在近年的试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及时进行了返工处理,复核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文礼县某工程为例,介绍平板静载试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处理方案1、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1.1工程概况某工程位于陇南市礼县城关镇东新西路,拟建建筑为二十三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筏板基础,建筑面积13556m2,建筑总高度为71m。
平板载荷试验

欢迎共阅
平板载荷试验
1.1.1平板载荷试验适用条件
平板载荷试验可分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1)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部地基土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承载力的确定。
这里所说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有关,一般可认为其影响深度在3m内,且在地下水位上。
(1)承压板
1)承压板状为圆形或方形(圆形板应力条件较方形板简单)。
2)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底面平整,在长期使用中不变形。
3)钢质承压板厚度不小于25mm或采用加肋措施
(2)反力装置
(3)加载与量测设备
1)加载设备宜采用油压千斤顶。
2)荷载测量用放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量测,或采用联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按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传感器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试验压力表,油泵,油管等最大加载压力。
浅层地基上平板静力载荷试验研究

软弱地基土层的极限承载力、允许承载力等工程力学特性是设计大型隧道、船坞和桥梁基础前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本文结合浙江宁波甬江隧道工程进行的平板静载试验,开展了具体的研究工作。
1前言我国江浙地区皆为海相沉积层地表,由粘土、粘质粉土和砂土组成,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如在此上建浅基础的大型隧道、船坞及桥梁基础,首先需研究基础土壤的极限承载力、允许承载力,以及不同荷载下基础的相对稳定沉降量及相应的固结时间、地基土壤的变形模量值等工程力学特性。
现场平板静力载荷试验是取得基础土壤工程力学特性的最好、最直接的方法。
国内外工程设计人员在此方面已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如美国的卡尔·太沙基、俄罗斯的普列斯·崔托维奇、我国的原冶金部等都对静力载荷试验作了大量研究,后者还制定了试验规程。
但由于各地地质情况不同,结构物的类型、尺寸不同,故所用承压板的大小不同,试验结果也就不尽相同。
本文通过在浙江宁波甬江隧道工程中对钢筋混凝土管段预制场土坞的一次静力载荷试验,分析研究了软弱地基土层的极限承载力、允许承载力等工程力学特性,进一步了解软弱地基经开挖后基础土壤的承载情况,并以此来丰富此项研究工作。
2平板静力载荷试验2.1试验设备试验设备由承压板、加载装置及沉降观测装置三部分组成。
2.1.1承压板承压板面积大小对试验土基的沉降量和极限承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
美国卡尔·太沙基、俄罗斯普列斯·崔托维奇、我国原冶金部所作不同面积承压板的对比试验表明:当承压板边长B值小于30cm时,土基沉降S值将随边长B值减小而增大;当B值大于30cm时,土基沉降S值将随B值增加而增大。
并且当承压板边长B大于5m后,土基沉降S值将不随B值增加而增大。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本次试验采用的承压板为100×100cm方形承压板。
2.1.2加荷装置考虑到土壤沉降量,承压板到载荷台之间应有足够的沉降高度以防意外情况。
05静力荷载试验

§5.2平板荷载试验
5.2.4试验要求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应布置在基础底面标高处。 载荷试验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每个场地不 宜少于3个。 试坑或试井底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试验土层 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承压板与土层接触处,一般 应铺设不超过2mm的粗、中砂找平,以保证承压板水 平并与土层均匀接触。当试验土层为软塑、流塑状态 的粘性土或饱和的松砂,承压板周围应预留20~30mm 厚的原土作保护层。
§5.2平板荷载试验
5.2.6沉降稳定标准 四.卸载 规范没有对卸载过程做出规定,但完整的试验应 包含卸载过程,如下图为一完整的(p-s曲线)。
荷载 (kPa)
400 0 10 20 0 100 200 300 500
A
移 S(mm) 位
30 40 50 60 70
B
C
§5.2平板荷载试验
5.2.7试验成果的整理 一.原始数据整理及绘图 载荷试验结束后,应及时对原始记录资料进行全 面整理和检查,求得各级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沉降值和 沉降值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
§5.2平板荷载试验
5.2.6沉降稳定标准 三.加载终止标准 当试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认为土体整体 已经发生剪切破坏,丧失承载力,此时即可终止加载: 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 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 段; 3.在某一级荷载的作用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 能达到稳定标准; 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s/b)大于或等 于0.06。
s s0 Cp
§5.2平板荷载试验
5.2.7试验成果的整理
§5.2平板荷载试验
5.2.8试验成果的应用
一.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有两个方法: 1.强度控制: 如前所述,p-s曲线上有明显的直线段和曲线段, 对应着就有比例界限荷载p0和极限荷载pu。 直线段变成曲线段时的拐点,对应的就是比例界 限荷载p0 ;而当荷载达到加载终止标准而终止加载时, 对应的就是极限荷载pu。
平板载荷试验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平板载荷试验应思考的几个问题作者:曾如海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7期[摘要]提出了平板载荷试验中的几个问题:(1)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垫层的重要性;(2)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存在尺寸效应;(3)单墩或单桩平板载荷试验不完善。
重点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复合地基荷载试验进行了讨论,以引起检测人员注意。
[关键词]平板载荷试验;试验垫层;尺寸效应中图分类号:TU4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002-011.前言平板载荷试验(简称PLT)作为地基土和复合地基质量的重要检测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行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中,PLT作为复合地基质量检测手段已作了明文规定。
然而,在实际工作和规范的使用过程中,不少检测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其略作分析,一方面使检测人员使用该法时引起注意,另一方面以备同行讨论研究并解决面临的问题。
2.PLT的基本定义PLT是模拟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的一种测试方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美等国。
该方法是在保持地基土的天然状态下,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逐级向地基土施加静力荷载,观测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根据荷载—沉降关系曲线确定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什塔耶曼夫[2]的理论公式是PLT的计算基础,其表达式为S=1.51 rp(1-v2)/E0 (1)或 S=0.88 bp(1-v2)/E0 (2)式中:r為圆形板直径;b为刚性方板宽度。
PLT相当于基础受荷时的模型试验,比较直观。
它是目前世界各国用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最主要方法,同时,在地基处理效果检验中被广泛地采用。
3.地基土与复合地基的PLT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检测人员把地基土PLT和复合地基PLT混为一谈,而且,仍然有部分人用地基土PLT来进行复合地基的检测,其实,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
从上述定义可知,PLT首先是作为一种地基土的测试方法,即地基土PLT,然后才应用到地基处理效果检测中,形成一种复合地基PLT。
19.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法)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法)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目的使测试人员在进行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应于港口工程地基载荷试验的准备、现场实施和分析计算。
修造船和通航建筑物可参照执行。
引用文件《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133-1-2010;《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147-1-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试验全过程应明确所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执行。
2、拟测点周围场地平整情况、道路是否通畅等;3、根据地质资料,持力层的岩土力学性质与设计、监理确定承压板面积、形状。
4、了解委托方对工期的要求、检测数量、堆载所用堆重物准备情况等。
当试验所需工期与委托方要求工期不一致时,应向其解释,争取委托方的谅解.5、试坑开挖:地基载荷试验的试坑宽度不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
拟测点的承压板底面高程应与基底设计高程相同,如该高程上覆土层厚度超过50cm,应要求委托方在测试前1天挖除,但须保留20cm保护层待试验安装时再挖去,如测点为低洼处且拟测高程上履保护土层小于20cm,应要求做好防雨水浸泡措施(如挖排水沟等)。
工作程序4.1最大加载量的确定最大加载量应根据检测性质(验收检测、为设计提供依据)、承压板面积和预估极限承载力计算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的预估值由委托方提供,如委托方未提供,则可根据场地的地质资料确定。
4.2现场准备测试前由项目负责人或现场检测工程师前往现场踏勘,了解下述现场及试验基本情况:1、进入工地检测前,应收集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及有关基础的设计资料,确定检测点位、数量,取得委托方对各拟测点的最大加载值的要求(应为书面材料,由委托方、监理、设计三者之一出具或签字认可)。
填写《检测项目概况表》。
试验装置、设备、材料、工具的准备1)、反力装置主、副梁的工字钢型号和长度应根据结构计算确定,并应满足规范要求。
一般情况下,主副梁可采用以下型号:主梁:用I36工字钢,每根可受40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力载荷试验
平板静力载荷试验(英文缩写PLT),简称载荷试验(图1)。
它是模拟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的一种测试方法,起源于30年代的苏、美等国。
其方法是在保持地基土的天然状态下,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并观测每级荷载下地基土的变形特性。
测试所反映的是承压板以下大约1.5~2倍承压板宽的深度内土层的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综合性状。
载荷试验的主要优点是对地基土不产生扰动,利用其成果确定的地基承载力最可靠、最有代表性,可直接用于工程设计。
其成果用于预估建筑物的沉降量效果也很好。
因此,在对大型工程、重要建筑物的地基勘测中,载荷试验一般是不可少的。
它是目前世界各国用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最主要方法,也是比较其他土的原位试验成果的基础。
载荷试验按试验深度分为浅层和深层;按承压板形状有平板与螺旋板(图2)之分;按用途可分为一般载荷试验和桩载荷试验;按载荷性质又可分为静力和动力载荷试验。
本节主要讨论浅层平板静力载荷试验。
一、静力载荷试验的仪器设备及试验要点
(一)仪器设备:载荷试验的设备由承压板、加荷装置及沉降观测装置等部件组合而成。
目前,组合型式多样,成套的定型设备已应用多年。
1、承压板,有现场砌置和预制两种,一般为预制厚钢板(或硬木板)。
对承压板的要求是,要有足够的刚度,在加荷过程中承压板本身的变形要小,而且其中心和边缘不能产生弯曲和翘起;其形状宜为圆形(也有方形者),对密实粘性土和砂土,承压面积一般为1000~5000cm2。
对一般土多采用2500~5000cm2。
按道理讲,承压板尺寸应与基础相近,但不易做到。
2、加荷装置,加荷装置包括压力源、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
加荷方式可分为两种,即重物加荷和油压千斤顶反力加荷。
重物加荷法,即在载荷台上放置重物,如铅块等。
由于此法笨重,劳动强度大,加荷不便,目前已很少采用(图4-3)。
其优点是荷载稳定,在大型工地常用。
油压千斤顶反力加荷法,即用油压千斤顶加荷,用地锚提供反力。
由于此法加荷方便,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已被广泛采用,并有定型产品(图4-4)。
采用油压千斤顶加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①油压千斤顶的行程必须满足地基沉降要求。
②下入土中的地锚反力要大于最大加荷,以避免地锚上拔,试验半途而废。
3、沉降观测装置,沉降观测仪表有百分表、沉降传感器或水准仪等。
只要满足所规定的精度要求及线性特性等条件,可任意选用其中一种来观测承压板的沉降。
由于载荷试验所需荷载很大,要求一切装置必须牢固可靠、安全稳定。
(二)试验要点
(1)载荷试验一般在方形试坑中进行(图5)。
试坑底的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以消除侧向土自重引起的超载影响,使其达到或接近地基的半空间平面问题边界条件的要求。
试坑应布置在有代表性地点,承压板底面应放置在基础底面标高处。
(2)为了保持测试时地基土的天然湿度与原状结构,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测试之前,应在坑底预留20~30cm厚的原土层,待测试将开始时再挖去,并立即放入载荷板。
②对软粘土或饱和的松散砂,在承压板周围应预留20~30cm厚的原土作为保护层。
③在试坑底板标高低于地下水位时,应先将水位降至坑底标高以下,并在坑底铺设2cm厚的砂垫层,再放下承压板等,待水位恢复后进行试验。
(3)安装设备,参考图3或图4,其安装次序与要求:
①安装承压板前应整平试坑底面,铺设1~2cm厚的中砂垫层,并用水平尺找平,以保证承压板与试验面平整均匀接触。
②安装千斤顶、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
其中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一致。
③安装沉降观测装置。
其支架固定点应设在不受土体变形影响的位置上,沉降观测点应对称放置。
(4)加荷(压)。
安装完毕,即可分级加荷。
测试的第一级荷载,应将设备的重量计入,且宜接近所卸除土的自重(相应的沉降量不计)。
以后每级荷载增量,一般取预估测试土层极限压力的1/8~1/10。
当不宜预估其极限压力时,对较松软的土,每级荷载增量可采用10~25kPa;对较坚硬的土,采用50kPa;对硬土及软质岩石,采用100kPa。
(5)观测每级荷载下的沉降。
其要求是:
①沉降观测时间间隔。
加荷开始后,第一个30min内,每10min观测沉降一次;第二个30min 内,每15min观测一次;以后每30min进行一次。
②沉降相对稳定标准。
连续四次观测的沉降量,每小时累计不大于0.1mm时,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6)尽可能使最终荷载达到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以评价承载力的安全度。
当测试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认为地基土已达极限状态,可终止试验:
①承压板周围的土体出现裂缝或隆起;
②在荷载不变情况下,沉降速率加速发展或接近一常数。
压力〖CD*2〗沉降量曲线出现明显拐点;
③总沉降量等于或大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0.08;
④在某一荷载下,24h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标准。
(7)如达不到极限荷载,则最大压力应达到预期设计压力的两倍或超过第一拐点至少三级荷载。
(8)当需要卸荷观测回弹时,每级卸荷量可为加荷量的2倍,历时1h,每隔15min观测一次。
荷载完全卸除后,继续观测3h。
二、静力载荷试验成果整理及其应用
(一)静力载荷测试成果——压力-沉降量关系曲线,载荷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的原始数据进行检查和校对,整理出荷载与沉降量、时间与沉降量汇总表。
然后,绘制压力p与沉降量S关系曲线(图6)。
该曲线是确定地基承载力、地基土变形模量和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重要依据。
p0—比例界限;p L—极限界限;Ⅰ—压密阶段;
Ⅱ—塑性变形阶段;Ⅲ—整体剪切破坏阶段
p-S曲线特征值的确定及应用:
(1)当p-S曲线具有明显的直线段及转折点时,一般将直线段的终点(转折点)所对应的压力(p0)定为比例界限值,将曲线陡降段的渐近线和表示压力的横轴的交点定为极限界限值(p L)(见图6)。
(2)当曲线无明显直线段及转折点时(一般为中、高压缩性土),可用下述方法确定比例界限:
①在某一级荷载压力下,其沉降增量ΔS n超过前一级荷载压力下的沉降增量ΔS n-1的两倍(即ΔS n≥2ΔS n-1)的点所对应的压力,即为比例界限。
②绘制lgp-lgS(或p-Δp/ΔS)曲线,曲线上的转折点所对应的压力即为比例界限。
其中Δp为荷载增量,ΔS为相应的沉降增量。
比例界限压力点和极限压力点把p-S曲线分为三段,反映了地基土在逐级受压至破坏的三个变形(直线变形、塑性变形、整体剪切破坏)阶段。
比例界限点前的直线变形段,地基土主要产生压密变形,地基处于稳定状态。
直线段端点所对应的压力即为p0,一般可作为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或承载力基本值f0。
(二)试验成果的应用
1、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基本值f0
(1)当p〖CD*2〗S上有明显的比例界限(p0)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当极限荷载能确定,且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1.5倍时,取荷载极限值的一半。
(3)不能按上述两点确定时,如承压板面积为2500~5000cm2,对低压缩性土和砂土,可取
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对中、高压缩性土,可取S/B=0.02所对应的荷载值(S、B分别为沉降量和承压板的宽度或直径)。
2、计算地基土变形模量E0
土的变形模量是指土在单轴受力、无侧限情况下似弹性阶段的应力与应变之比,其值可由载荷试验成果p-S曲线的直线变形段,按弹性理论公式求得:
式中:p、S—分别为p-S曲线直线段内一点的压力值(kPa)及相应沉降量(cm);B—承压板的宽度或直径(cm);μ—土的泊松比;I—承压板深度h的修正系数;当h=0,I=1;当h≤B,I=1-0.27h/B;当h>B,I=0.5+0.23B/h;w—承压板形状系数,对于刚性方形板,w=0.886,对于刚性圆形板,w=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