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区(机场)等级概述
中飞院所属机场飞行区等级划分

中飞院所属机场飞行区等级划分中飞院所属机场飞行区等级划分机场飞行区等级划分是指根据机场的规模、设施、服务水平、安全要求等因素,将机场的飞行区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航空器的安全起降和运行。
中飞院所属机场的飞行区等级划分如下:一、一类机场一类机场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机场:1. 跑道长度不少于1800米,宽度不少于45米,跑道两侧应有安全区,安全区宽度不少于75米,长度不少于240米;2. 跑道中心线两侧应有标准的灯光设施和标志,以便于航空器在夜间和低能见度条件下进行起降;3. 机场应有完善的通信、导航、气象、航空交通管理等设施和服务,以保证航空器的安全运行;4. 机场应有完善的消防、救援、医疗等应急设施和服务,以保证航空器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5. 机场应有完善的地面交通管理设施和服务,以保证航空器在地面运行时的安全。
二、二类机场二类机场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机场:1. 跑道长度不少于1200米,宽度不少于30米,跑道两侧应有安全区,安全区宽度不少于60米,长度不少于240米;2. 跑道中心线两侧应有标准的灯光设施和标志,以便于航空器在夜间和低能见度条件下进行起降;3. 机场应有完善的通信、导航、气象、航空交通管理等设施和服务,以保证航空器的安全运行;4. 机场应有完善的消防、救援、医疗等应急设施和服务,以保证航空器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5. 机场应有完善的地面交通管理设施和服务,以保证航空器在地面运行时的安全。
三、三类机场三类机场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机场:1. 跑道长度不少于800米,宽度不少于23米,跑道两侧应有安全区,安全区宽度不少于45米,长度不少于240米;2. 跑道中心线两侧应有标准的灯光设施和标志,以便于航空器在夜间和低能见度条件下进行起降;3. 机场应有完善的通信、导航、气象、航空交通管理等设施和服务,以保证航空器的安全运行;4. 机场应有完善的消防、救援、医疗等应急设施和服务,以保证航空器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5. 机场应有完善的地面交通管理设施和服务,以保证航空器在地面运行时的安全。
机场飞行区等级划分

机场飞行区等级划分跑道的性能及相应的设施决定了什么等级的飞机可以使用这个机场,机场按这种能力分类,称为飞行区等级。
飞行区等级用两个部分组成的编码来表示,第一部分是数字,表示飞机性能所相应的跑道性能和障碍物的限制。
第二部分是字母,表示飞机的尺寸所要求的跑道和滑行道的宽度,因而对于跑道来说飞行区等级的第一个数字表示所需要的飞行场地长度,第二位的字母表示相应飞机的最大翼展(跑道)和最大轮距(滑行道)宽度,它们相应数据据见下表:第一位数字数字飞行场地长度1 ——小于800米2 ——800米至1200米3 ——1200米至1800米4 ——1800米以上第二位字母字母翼展轮距A ——小于5米小于4.5米B ——5米至24米 4.5米至6米C ——24米至36米6米至9米D ——36米至52米9米至14米E ——52米至60米9米至14米目前我国大部分开放机场飞行区等级均在4D以上,厦门高崎、福州长乐、北京首都、沈阳桃仙、大连周水子、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南京禄口、杭州萧山、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武汉天河、三亚凤凰、重庆江北、成都双流、昆明巫家坝、拉萨贡嘎、西安咸阳、乌鲁木齐地窝铺等机场拥有目前最高飞行区等级4E。
跑道的基本参数:常听新闻报道某机场几号跑道,可不要认为它有很多条跑道哦,也不要以为它是按顺序或随意编号的,实际上它是有规定的。
方向和跑道号:主跑道的方向一般和当地的主风向一致,跑道号按照跑道中心线的磁方向以10度为单位;四舍五入用两位数表示。
以台北桃园中正机场为例,磁方向为233度的跑道的跑道号为23,跑道号以大号字标在跑道的进近端,而这条跑道的另一端的磁方向为53度,跑道号为05,因此一条跑道的两个方向有两个编号,磁方向二者相差180度;跑道号相差18。
另外,如果机场有两条平行跑道则用左和右区分。
如台北桃园中正机场编号则分别为5L,5R (5号左、5号右),有三条时,中间跑道编号加上字母 C 。
场务题库

场务题库一.机场基本知识1.机场分类:根据服务对象,机场可分为民用机场、军用机场、军民合用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
民用机场按航线性质可分为国际机场和国内机场。
根据航线布局,可将民用机场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
2. 机场飞行区等级机场飞行区等级表征着机场机场飞行区对航空器的接纳能力。
飞行区等级划分:飞行区等级根据指标I、指标II来划分。
指标I:按拟使用该机场飞行区跑道的各类飞机中最长的飞机基准飞行场地长度。
1、2、3、4四个等级。
指标II:各类飞机最大翼展或最大主起落架外轮外侧边的间距。
A、B、C、D、E、F六个等级。
二.民用飞机基本知识1.飞机分类:按用途,飞机可分为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
按飞机起飞重量分为大型飞机和小型飞机。
按发动机种类,飞机可分为螺旋桨飞机和喷气式飞机。
按飞行航线,一般民用客机分为干线客机和支线客机。
三.机场场道设施1.飞行区:飞行区是机场内供飞机起飞、着陆、滑行和停放的场地和近空空域。
包括: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区、滑行道、机坪和机场净空。
2.运转区:是指机场内用于飞机起飞、着陆和滑行部分,但不包括机坪。
3.活动区:是指机场内用于飞机起飞、着陆、滑行和停放部分,由运转区和机坪组成。
4.机场跑道方位应根据有利于保障航空安全、提高跑道利用率和减少环境噪音影响等原则进行确定。
其中,提高跑道利用率一般主要是考虑风对飞行的影响。
5.跑道根据其配置的无线电导航设施情况可分为非仪表跑道及仪表跑道两种。
6.Ⅰ类精密进近跑道是指装有仪表着陆系统或微波着陆系统以及目视助航设备,供决断高大于60m、能见度大于800 m或跑道视程大于550m时飞行仪表跑道。
7.跑道的道面结构分类:水泥混凝土跑道为刚性道面,用字母R表示,其余则程柔性道面。
水泥混凝土道面必须平整、平坦,3米范围的高差不得大于10毫米,板块错台不得大于5毫米。
8.仪表跑道是指可供飞机用仪表进近程序飞行的跑道,又分为:非精密进近跑道和精密进近跑道9. 影响跑道长度的主要因素:主要有飞机、机场、大气三类。
飞行区等级指标

飞行区等级指标
一、飞行区等级概述
飞行区等级是指机场飞行区的运行标准和安全要求,它主要反映了机场的运行能力、飞行保障设施和服务水平。
飞行区等级是机场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确保航空器安全、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飞行区等级的划分与分类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规定,飞行区等级分为两类:A类和B类。
A类飞行区等级主要包括仪表着陆系统(ILS)和非精密着陆系统(NPA),B 类飞行区等级主要包括目视飞行规则(VFR)和精密着陆系统(MLS)。
此外,我国还根据实际情况,将飞行区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1类、2类和3类。
三、飞行区等级的影响因素
飞行区等级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机场的地形、气候、跑道长度、机场运行范围和航空器类型等。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飞行区的运行能力和安全水平,从而影响了飞行区等级的划分。
四、我国飞行区等级标准及应用
我国飞行区等级标准分为三类,分别为1类、2类和3类。
1类飞行区主要适用于中小型机场,2类飞行区适用于中大型机场,3类飞行区适用于大型机场。
各类飞行区的运行标准和安全要求有所不同,具体应用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五、飞行区等级提升的方法与策略
要提高飞行区等级,首先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跑道延长、新建航站楼等。
此外,还需提高飞行区运行管理水平,引入先进的导航设备和飞行技术,如精密着陆系统(MLS)、卫星导航技术等。
同时,加强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提升,确保飞行安全。
六、总结
飞行区等级是衡量机场运行能力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
民用机场等级划分方法

机场的等级2006年11月27日星期一 18:06为了合理地配备机场的人员和相应设施,以保障飞机安全、有序和正点起降,促进优质服务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给机场划分等级。
可按不同要求来划分机场的等级:1.飞行区等级跑道的性能及相应的设施决定了什么等级的飞机可以使用这个机场,机场按这种能力的分类,称为飞行区等级。
飞行区等级用两个部分组成的编码来表示,第一部分是数字,表示飞机性能所相应的跑道性能和障碍物的限制。
第二部分是字母,表示飞机的尺寸所要求的跑道和滑行道的宽度,因而对于跑道来说飞行区等级的第一个数字表示所需要的飞行场地长度,第二位的字母表示相应飞机的最大翼展和最大轮距宽度。
ICAO规定,飞行区等级由第一要素代码(即根据飞机基准飞行场地长度而确定的代码,等级指标I)和第二要素代字(即根据飞机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间距而确定的代字,等级指标II)的基准代号划分。
基准代号的意图是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将有关机场特性的许多规范相互联系起来,为打算在该机场上运行的飞机提供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机场设施。
即根据机场所需用起降机型的种类来确定跑道长度或所需道面强度。
表7—1中的代码表示飞机基准飞行场地长度。
它是指某型飞机以最大批准起飞质量,在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15℃、1个大气压)、无风、无坡度情况下起飞所需的最小飞行场地长度。
飞行场地长度也表示在飞机中止起飞时所要求的跑道长度,因而也称为平衡跑道长度,飞行场地长度是对飞机的要求来说的,与机场跑道的实际距离没有直接的关系。
表7-1中的代字应选择翼展或主起落架外轮外侧之间距两者中要求较高者。
表7—1 飞行区基准代号表我国的各国际空港的飞行区等级都是4E级,这意味着在这些空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波音747客机可以满载起降。
2.跑道导航设施等级跑道导航设施等级按配置的导航设施能提供飞机以何种进近程序飞行来划分。
(1)非仪表跑道——供飞机用目视进近程序飞行的跑道,代字为V。
全国机场分类

全国机场分类根据目前正在拟定的全国机场布局规划,按机场所在城市的性质、地位和在全国航空运输网络中的作用,我国机场划分为Ⅰ、Ⅱ、Ⅲ、Ⅳ类。
Ⅰ类机场,即全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的机场,是全国航空运输网络和国际航线的枢纽,一般机场占地面积较大,与机场周围的环境具有共容性,与服务的城市之间具有良好潜在地面的交通系统,具有两条以上的跑道、精密仪表进近系统、接收大型飞机的能力、良好的飞机维修和国内国际旅客转乘衔接。
交通运输业务繁忙。
Ⅰ类机场飞行区的等级为4E。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机场属于此类机场,但尚未达到Ⅰ类机场的标准,Ⅰ类机场也称为大型枢纽机场。
Ⅱ类机场,即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重要的经济特区、开发城市和旅游城市,或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的机场,具有跨省、跨地区的航线,是省内或区域内的航空运输枢纽,具有一定的机务维修能力和转乘旅客衔接能力,有的也可作为国际和地区航班机场。
Ⅱ类机场的飞行区的等级一般为4D。
我国现有和在建的此类机场有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温州、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深圳、珠海、汕头、南宁、桂林、海口、成都、重庆、贵阳、昆明、拉萨、西安、银川、乌鲁木齐等机场属于此类机场。
目前大多数机场都没有达到Ⅱ类机场标准,Ⅱ类机场也称为国内干线机场。
Ⅲ类机场,是指经济比较发达或一般开放城市的机场,这类机场在民用通航机场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该类机场多数也不配套,需改造扩建。
Ⅳ类机场,除上述三类之外的机场都通称为Ⅳ类机场,Ⅳ类机场也称为支线机场。
目前,各地区修建机场的热情很高,但由于资金等条件的制约,“九五”期间,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干支衔接,突出重点,完善配套的方针,集中力量建设大型枢纽机场和省会城市的机场。
1/ 1。
机场的等级标准

机场的等级标准1.机场:指供飞机起飞、降落、滑行、停放以及进行其他活动使用的划定区域,包括附属的建筑物、装置和设施等。
2.运输机场:指主要为定期航班运输服务的机场。
按航线类别分为国内航线定期航班机场和国际航线定期航班机场。
按飞行区等级分类,技术标准采用飞行区等级指标Ⅰ(数字代号)和等级指标Ⅱ(字母代号)的方式。
飞行区等级指标Ⅰ:根据机场飞行区使用的最大飞机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分为1、2、3、4四个等级。
飞行区等级指标Ⅱ:根据机场飞行区使用的最大飞机的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的距离,从小到大分为A、B、C、D、E五个等级。
4E级机场,指在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18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52-〈60米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9-〈14米。
4D级机场,指在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18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36-〈52米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9-〈14米。
4C级机场,指在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18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24-〈36米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6-〈9米。
3C级机场,指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1200--<18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24-〈36米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6-〈9米。
3.通用航空机场:指专用于通用航空飞行活动,即专门从事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作业飞行以及文化体育运动、教学校验、游览等作业飞行的机场。
4.直升机机场:全部或部分用于直升机的起降和地面活动的机场。
5.停航保管机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暂停营运(使用)但尚未报废的机场。
干线机场一般都达到4D级以上飞行等级,4D级可满足除波音747、空客340、300以下的其它主要机型飞行,4E级机场目前除了最新的空客380不是每个机场都可以降落外,其它大飞机都可以起降。
4C级只能最多满足波音737飞行,所以4C级以下一般就是支线机场,4D以上是干线机场。
国际机场: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的民用机场,这些机场在规模、设施及设备配置方面均达到4D级以上标准,能起降大中型运输飞机,且机场商务、安检、海关等方面也达到综合保障的管理能力。
飞行区等级

飞行区等级由飞行区指标I和飞行区指标II构成,可分为1A、1B、1C,2A、2B、2C,3A、3B、3C、3D,4B、 4C、4D、4E和4F。目前人类生产的航空器大多有其对应的飞行区指标,仅有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今属乌克兰) 研制生产的安AN-225型运输机超出了4F,其翼展高达88.4米,超出了F类翼展(65~80米) 。F类主流民航机型 包括三种,即空客A380、波音B747-8、波音B777-9(B777X) 。
中国机场
民航机场
通用机场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2021年新增机场有荆州沙市机场、菏泽牡丹机场、芜湖宣州机场、成都天府国际
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郴州北湖机场、九江庐山机场、韶关丹霞机场和连云港花果山机场,撤销机场有青岛
流亭国际机场和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共有248座民航机场(比上年底净增7座),其中15座4F级(比上年底净增2
1947年4月4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正式生效。 1971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承认《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并于1974年3月28日公约正式对中国 生效。 1985年,中国首次发布对《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执行性文件《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对民用机场飞 行区等级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 。 2000年,《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进行了第一次修订 。 2006年,《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 2013年,《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进行了第三次修订 。 2019年3月26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发布《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第一修订案)》 。 2021年12月1日,《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第四次修订生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行区(机场)等级概述
概述
机场飞行区为飞机地面活动及停放提供适应飞机特性要求和保证运行安全的构筑物的统称,包括:跑道及升降带、滑行道、停机坪、地面标志、灯光助航设施及排水系统,目前常直接使用机场飞行区等级指称机场等级。
飞行区等级并不直接与机场跑道长度宽度等同,而还与道面强度、道面摩擦力等相关,这些具体用道面等级序号PCN与飞机等级序号ACN指称。
飞行区等级可以向下兼容,例如我国机场最常见的4E级飞行区常常用来起降国内航班最常见的4C级飞机(如空中客车A320、波音737等),飞机一般使用跑道长度一半以下(约1500米)即可离地起飞或使用联络道快速脱离跑道。
在天气与跑道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偶尔可在低等级飞行区起降高等级飞机,例如我国大部分4E级机场均可以减载起降4F级的空中客车A380飞机,但这会造成跑道寿命降低,并需要在起降后人工检查跑道道面。
增加跑道长度有利于在降落时气象条件不佳、刹车反推失效或错过最佳接地点的情况下避免冲出跑道,亦有利于在紧急中断起飞的情况下利用剩余跑道长度减速刹车。
增加跑道宽度有利于在滑跑偏离跑道中心线的情况下有较大修正余地,避免飞机冲出跑道。
分级办法
飞行区各项构筑物的技术要求和飞机的特性有关,我国采用航空民航标准-MH 5001-2000《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加以规范。
国际民航组织和中国民用航空局用飞行区等级指标Ⅰ和Ⅱ将有关飞行区机场特性的许多规定和飞机特性联系起来,从而对在该飞机场运行的飞机提供适合的设施。
飞行区等级指标Ⅰ根据使用该飞行区的最大飞机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确定,共分4个等级;飞行区等级指标Ⅱ根据使用该飞行区的最大飞机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间距确定,共分6个等级。
注:4F级飞行区配套设施必须保障空中客车A380飞机全重(560吨)起降。
各飞行区等级适航机型举例
国内机场飞行区等级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直辖市、省级行政中心城市机场以及厦门高崎、大连周水子、宁波栎社、深圳宝安、青岛流亭、珠海三灶、三亚凤凰、桂林两江等机场均为4E以上飞行区级别。
截至2010年,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尚未建有4E等级及以上飞行区等级机场的有吉林长春、安徽合肥、宁夏银川、甘肃兰州、青海西宁。
注:以上机场现状截至2010年,按飞行区等级排序,不含港澳台机场。
4E等级及以上为完全收录,4E等级以下为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