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

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

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新媒体在中国迅速发展,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本文将分析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一、新媒体的发展现状1. 媒体多元化传统媒体以电视、广播和报纸为主导,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新媒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从微博、微信、短视频到直播平台,新媒体呈现出了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2. 热点事件的迅速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热点事件的传播速度比传统媒体更快。

一条短视频、一条微博,就能引爆整个网络,形成口碑和舆论。

这也带来了社会问题,例如虚假信息的传播、造谣等。

3. 用户信息碎片化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有更多的控制权,用户在被动接受信息。

而新媒体时代,用户更加主动参与,产生了大量的用户生成内容(UGC)。

用户信息变得碎片化,人们更喜欢短平快的信息,对于长篇大论的阅读能力逐渐下降。

二、新媒体未来的趋势1. 视频内容的主导在新媒体时代,视频成为最受欢迎的内容形式。

未来,视频将成为主流媒体形式,用户更愿意通过视频了解信息、获取娱乐和学习。

短视频、直播和短篇微电影等形式将引领新的传媒潮流。

2. 垂直领域的发展随着信息爆炸式增长,用户越来越需要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内容服务。

传统的综合性新闻门户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垂直领域的专业媒体逐渐崭露头角。

未来,细分领域的新媒体将获得更多关注和用户。

3. AI技术应用的拓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

AI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内容智能推荐、智能搜索和精准广告投放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和粘性。

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新媒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4. 移动终端的领导地位移动互联网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移动终端日益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与信息的主要方式。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传播速度和稳定性将受到进一步提升,新媒体发展将更加繁荣。

5. 隐私与信息泄露的问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隐私和信息泄露的问题。

新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新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新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新媒体的兴起已经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并对传统媒体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一、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新媒体行业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数字化平台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

当前,新媒体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发展特点:1.1 媒体融合加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新媒体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传统媒体通过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同时新媒体平台也吸引了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和知名品牌,实现了互补与共赢。

1.2 内容创新不断新媒体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不断追求内容创新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形式成为用户热门选择,强调情感共鸣、娱乐性和用户参与度,推动了内容创作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1.3 移动互联网成为主流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行业向移动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信息获取、社交娱乐等活动,这也为新媒体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新媒体行业未来的趋势展望基于当前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预见以下几个未来的趋势:2.1 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服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行业将更加注重用户个性化需求。

通过分析用户数据和行为,新媒体平台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和内容推荐,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

2.2 视频化趋势进一步增强视频是新媒体行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在未来将持续保持增长势头。

新技术的应用,如5G网络的推广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促进视频内容的创作和传播,让用户获得更加丰富、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2.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深度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形成互补共生的发展格局。

传统媒体通过新媒体平台拓展用户群体,新媒体平台也将借助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和内容资源,实现更加全面的传播和服务能力。

2.4 强化社交互动和用户参与用户参与是新媒体行业成功的关键,未来新媒体平台将进一步加强社交互动和用户参与体验。

现代新媒体的发展战略与未来趋势分析

现代新媒体的发展战略与未来趋势分析

现代新媒体的发展战略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改变着人们的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式。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现代新媒体成为了传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现代新媒体的发展战略和未来趋势。

一、现代新媒体的发展战略现代新媒体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信息化阶段,2、数字化阶段,3、网络化阶段。

在信息化阶段,新媒体主要依靠传统媒体的电子化转型,以及数字信息的快速流通和传播。

媒体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博客、微博等成为信息传播、商业推广和社交沟通的主要手段,成为了信息化时代的"入口"。

在数字化阶段,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平台的形态日趋多样化,并开始向全方位的数字互动媒体转型。

其中,手机移动终端是数字媒体的最主要平台,微信、微博等应用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网络化阶段,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新媒体平台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传播媒介不断向多媒体与跨媒体融合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云计算技术成熟,新媒体的创新和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为了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战略。

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新的运营模式,更好地利用数字化和互联网化的媒介优势,实现商业的收入提升;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建立品牌的社群,吸引用户关注和参与,增加品牌价值和信誉度。

二、现代新媒体的未来趋势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未来新媒体的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新媒体发展的重要支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加智能化、自适应、定制化的新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智能推荐、智能搜索和智能服务。

2、多媒体与跨媒体融合将成为新的趋势随着垂直领域的细分和内容融合的不断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跨媒体、多媒体的栏目和业务,为用户提供更加深入、丰富的阅读和体验。

3、追求用户体验的创新将成为新的重点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将成为新媒体经营的重要方向,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用户价值,提高用户黏性和口碑效应。

中国新媒体发展形势与趋势分析

中国新媒体发展形势与趋势分析

中国新媒体发展形势与趋势分析一、前言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下不可忽视的热点话题。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新媒体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趋势和形势。

本文将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当前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形势与趋势。

二、发展形势1. 社交媒体的快速崛起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中国新媒体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国内的社交媒体平台本土化程度较高,主要包括微信、微博、抖音等。

这些平台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社交的主要场所,催生了众多网红经济和直播经济。

2. 科技的进步催生新媒体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平板等便携设备的普及和网络速度的提升,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

以微信为例,其拥有超过10亿的用户数量,能够满足人们的交流需求,并在出行、支付、购物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3. 短视频的兴起短视频的兴起成为了新媒体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抖音、快手等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每天必看的内容之一,同时也孕育了众多的KOL和网红,推动了新媒体的商业变现。

三、发展趋势1. 媒体融合现象愈发明显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新媒体、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

传统媒体开始向新媒体领域转型,而新媒体也在向传统媒体一样扩大其传播范围和对话人群。

媒体之间的合作,可以推动资源共享、借力互补,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2. 用户体验日益重要随着用户选择的增多,用户体验愈发重要。

这也从另一方面推动新媒体在体验、交互、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用户喜欢的内容和体验,才能赢得流量和品牌忠诚度。

3. 重视内容的价值在新媒体的发展中,内容一直都是核心,优秀内容也是吸引用户的根本。

从媒体的角度来看,要产生优质的内容,就需要抓住用户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策划和生产。

同时,有了优秀的内容,新媒体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曝光和流量。

四、总结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的发展与变化日新月异。

从社交媒体的兴起,到短视频的风靡,再到媒体融合、用户体验以及内容价值的重视,新媒体已成为了推动信息传播、文化交流、商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行业正迅速崛起并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本文将分析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并探讨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一、发展现状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迅捷和便利。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平板和电脑等设备进行在线阅读、观看视频等活动,这就催生了新媒体行业的巨大需求。

新媒体行业不仅包括了传统媒体的在线形式,如电子报纸、网络电视等,还涵盖了社交媒体、视频分享平台和自媒体等形式。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和Facebook,成为人们分享新闻和生活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些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最新的新闻动态、社会热点和朋友们的近况。

同时,自媒体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写博客、发布视频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验。

这些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同时也促进了信息的多元化。

二、未来趋势1. 视频内容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互联网带宽的提升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视频内容正在成为新媒体行业的主流。

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更多的在线视频平台将涌现,人们将更多地依赖视频内容来获取信息和娱乐。

2. 虚拟与增强技术的整合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已经在娱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在新媒体行业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虚拟与增强技术,人们可以与数字内容进行更加互动和身临其境的体验,例如通过VR眼镜参观博物馆或观看体育赛事等。

3. 个性化和定制化内容增加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新媒体行业将更加注重针对每个用户的定制化内容。

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平台将能够更准确地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4. 新媒体融合传统媒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正逐渐融合,形成更加全面的信息传播体系。

传统媒体通过与新媒体的合作和整合,可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例如,报纸会推出在线版,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新闻信息,电视台也会在网络上提供点播和直播服务。

新媒体平台发展与市场前景分析

新媒体平台发展与市场前景分析

新媒体平台发展与市场前景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重要渠道。

新媒体平台以其便捷、快速、互动性强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

本文将对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趋势1. 移动化趋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设备来访问新媒体平台。

移动化趋势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互动,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2. 视频内容的兴起视频内容在新媒体平台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用户更倾向于通过观看视频来获取信息和娱乐,而不是阅读文字。

因此,新媒体平台需要加大对视频内容的投入,提供更多优质的视频内容,以吸引用户的关注。

3. 社交化特点新媒体平台的社交化特点是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社交化特点使得新媒体平台成为用户交流和社交的重要场所。

4. 数据驱动的运营新媒体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和兴趣,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服务。

数据驱动的运营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粘性,进而促进平台的发展。

二、新媒体平台的市场前景1. 广告市场的增长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用户粘性的增强,新媒体平台成为广告主的重要选择。

广告主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将广告精准地投放给目标用户,提高广告的转化率。

因此,新媒体平台的广告市场前景广阔。

2. 付费内容的增长随着用户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增加,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提供付费内容来获取收入。

付费内容可以是精品文章、专业课程、会员服务等。

付费内容的增长将为新媒体平台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3. 品牌合作的增加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与品牌进行合作,为品牌提供广告投放、内容推广等服务。

品牌合作可以为新媒体平台带来更多的收入和用户资源,同时也可以提升平台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4. 行业细分的发展随着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行业细分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不同行业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和兴趣,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细分行业,提供专业化的内容和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一、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中国新媒体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新媒体产业不仅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媒格局,同时也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首先,新媒体产业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使用国家,拥有着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

据统计,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超过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7亿。

这使得新媒体平台的用户规模大幅增加,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其次,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创作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便捷传播,传统媒体以及个人创作者都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受到用户的青睐,而且融合VR、AR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内容形式。

然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新媒体平台存在信息泛滥的问题。

大量的信息和内容充斥着用户的视线,用户往往难以辨别真实与虚假,这为传播不准确信息和谣言提供了机会,给用户带来了困扰。

其次,广告变现模式亟待改进。

新媒体平台极高的用户粘性和流量成为广告商争夺的核心,但是过度投放广告会影响用户体验,也有可能造成广告乱象。

二、中国新媒体产业未来趋势分析未来,中国新媒体产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针对未来趋势的分析:首先,新媒体平台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用户粘性。

为了留住用户,平台将更加关注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针对用户的兴趣和行为进行精准推荐。

同时,通过社交化互动功能加强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用户的粘性。

其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将更深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

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更加全面,AR、VR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丰富用户体验,为新媒体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另外,多媒体融合将推动新媒体产业的发展。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成为发展的趋势,这将有助于传统媒体实现转型升级,同时也为新媒体平台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资源。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传播模式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新媒体的发展源远流长,从互联网的出现,到智能手机的普及,再到社交媒体的兴起,新媒体正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和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

虚拟社交网络如微信、微博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目前,新媒体平台大多通过自媒体模式运营,个人和机构可以通过发布文章、视频、音频等形式,实现个人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商业变现等目标。

多元化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也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媒体生态系统。

短视频平台通过轻松有趣的内容吸引了年轻用户,抖音、快手等平台已经成为年轻人追逐潮流的主要来源。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新媒体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推荐算法、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平台能够更准确地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提高用户体验和参与度。

二、新媒体的未来趋势1. 视频化趋势:随着4G和5G网络的普及,高清视频的传播速度和质量大幅提升。

人们更加喜欢通过视频获取信息和娱乐,视频内容也成为新媒体赢得用户的关键。

未来,视频内容将在新媒体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2. 个性化推送:随着用户数量和内容数量的急剧增加,如何准确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将成为新媒体平台的研究热点。

个性化推送算法将进一步提升,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订阅自己感兴趣的专栏、频道或主播,获取个性化的信息。

3. 跨界合作:新媒体平台为不同领域的人才提供了展示和传播的机会。

未来,新媒体平台和其他领域的合作将越来越多,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等将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共同创造内容,提供更全面、深度的信息和娱乐。

4. 用户参与度提升:传统媒体模式下,用户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在新媒体时代,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内容创作和传播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上阅读新闻的方便和快捷,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进行传播,并借助于计算机或类似 设备来阅读的图书。电子书以网络
数字报刊包括报纸原始的版面图。 在版面图上点击感兴趣的文章直接
为载体,让书籍以数字形式直接与 弹出此篇文章的新闻内容,保持了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新闻 读者见面.读者直接获取网络上发 原汁原昧的报纸版式,符合传统看
晒文革j砰粤
万方数据
快捷。目前数字报纸共分为四类: 其中1000家拥有自己的网站并正 年发布的国民阅读倾向调查的数据
HTML网页式、CEB格式或者PDF 在或准备进行网上出版。
显示,六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
格式、线多媒体版、离线多媒体版。
(二)国外数字报纸市场的基 走低。1999年首次调查发现国民的
研。 究’
[摘要]文章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为背景,指出传统传播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时新媒
体传播业的基本现状和产业特征作深入的分析,探讨了新媒体传播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作前景评价。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业;发展背景;产业特征;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7)11—0102—04
呈现持续性的上扬,网络总广告收 览网络新闻,37.3%的网民使用在 办。该报糅合广西日报社旗下多家
入已达到19亿,几乎与当年期刊的 线视频出版物,35.1%的网民使用 主流媒体的精华内容,针对手机界
文革j蛘q咽
万方数据
机上网的冈民人数为1700万人,占 批准,接力出版社成为广西第一家 平台”,经过几年的经营已具备丁一
网民总数的12.4%。随着手机上网 获取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出版单 定的规模。现“哈虎网”已成为广西
产{
资费的降低和用户规模化,手机作 位。据统计,截至2006年6月,广 最大的互联网动漫作品创作、发布、
到了数字出版的重要性,一些出版 社、报社已经开始了数字出版战略 层面的考虑和战略规划的制定。国

用网站进行网上销售或推广产品的 比例。这说明,在网络技术运用较
自的生存空间。同样,数字出版物 也不可能满足用户全部的需求。人
内有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 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烟台

为成熟的国家,网络与出版相互融 们对手机电视的需求与对传统报 日报报业集团等4家报业集团开始
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
行,而是做到了全球发行。“数字报 已超过印刷版发行收人。据美国报 450多家出版社开展电子书出版业
纸”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报业从早期 业协会网站提供的资料,截至2005 务.共出版电子书25万种。截至
的4叠8版到目前普遍的多叠多 年10月,美国有60多家媒体采用 2007年4月末,中国400多家出版
印数和平均期印数持续下滑。五年 个)。2006年广西各类网站在互联 成熟的互联网出版经营模式,发展
内期刊平均期印数由21544万册下 网上传播的互联网出版物超过3万 态势良好。
降至17208万册,降幅为20.13%。 种。网络报纸、网络音像制品、网络
3广西手机报。广西第一家以
全国各太报社的广告营业额普遍开 动漫作品、电子杂志、电子书、网络 手机彩信及WAP方式传播新闻的
交网站的Intermix Media。传统媒体 书——电子书(eBook),越来越多地 刊媒体是新闻信息最大的原刨者。
的如此举动,新媒体也逐渐浮出水 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国内外 2006年2月20日。浙江在线推出全
面,2006年末,Coogle以16.5亿美 已有多家数字图书馆或在线销售网 国首家数字报纸,这个新生事物受
(四)数字报业的发展现状与
的轮转胶印机印刷、成千上万的发 示,欧美及亚洲部分发达国家的以 总量分析
行员或者邮政投递至千家万户的报 电子书、数字报为代表的数字出版
浙江在线于2006年2月20日
纸,在第一时间就有70%的资源被 市场正在逐步成熟。2005年美国网 首推数字报纸后,其数字报纸频道
浪费掉。
上付费内容的收人为20亿美元。比 的访问量迅速达至整个网站的第一
术的出现与进步,传统出版物正在 比尔·盖茨说,几十年后平面媒体 快捷方便。读者可以将从网络上下
不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文化和新 将在地球上消失。在传媒环境越来 载的电子书存储在手持阅读器中
闻的传播已经不仅仅是传统媒体的 越突变的时代,这句话被越来越多 “随时随地”阅读。它的人机界面同
传播形式,互联网文化和新闻新媒 的人认同。盖菠于2007年1月27 传统图书一样,有封面、插图、版式;
数字报纸的优势是信息传播快 本现状
阅读率为60.4%,2005年为48.7%,
捷,在每期报纸排版完成的同时即
数字报纸已经在传统报业经营 首次低于50%。2007年1月23日下
可发布报纸网络版,省去了传统报 收入中占据了根重要的位置。纽约 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
纸所需的印刷、发行的时间。使报纸 时报“数字纽约时报”网站用户超 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
版,真正进入了厚报时代。试想把 数字报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报纸的 社出版的正版电子书总量已经达到
传统纸质报纸发行中20%改为“数 发行,这其中包括《纽约时报》、《今 30万种.这一数量依然是单一语言
字报纸”发行.可以节约大量的纸 日美国》等。英国《经济学家》在一 全世界最多的一个电子书库。截至
张、水资源和运输成本。一个普通 个专题报道中指出。在新媒体时代, 2006年年末。全国包括海外共有超
究‘
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开通第一份省 1.1%;广西网民数369万人,占全 源,开展互联网图书出版业务.取得
级手机报以来,全国的手机报持续 国网民总数的3.O%;网络游戏用户 了一定效益。2006年下半年进入电
增多。贵州省甚至出台了我国第一 数达118万人。2006年广西涉及互 子杂志领域。开发了《IN帮》、《E
2004年增长15%。过去5年来.美 名。占14%。广州日报大洋网随后
二、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现状和 国网上付费内容收入由2001年的7 推出数字报纸,到2007年5月。全
产业分析
亿美元高速增长至2002年的13亿 国已经推出或者正在实施数字报纸
美元,之后其增长率保持稳定。美 的报社总共有88家,报纸约250
读者,一份64个版的报纸他真正会 人们不再被动地接受媒体.而是积 过3000家的图书馆、中小学、企事
阅读的版面可能不到30%。国家 极参与其中,以各种方式创造内容; 业单位等机构采购了中国400多家
10年树木,经过森林砍伐、运输至纸 几大媒体巨头垄断市场的状况也将 出版社出版的电子书。
厂、加工成新闻纸、报社再经过昂贵 一去不复返。据权威机构调查显
2007第11期 第23卷(总第171期)
改革与战略 REFORMATION&STRATEGY
NO.11.2007
(Cumulatively,NO.171)
新媒体传播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蠢{
黄健1.蓝玉2
对c
策:
(1.广西新闻出版局,广西南宁530028;2.广西教育厅招生考试院,广西南宁530021)
;对
合的速度远高于其他行业。1998年 纸、电视的需求并不重合。
尝试推出带阅读器的电子报纸。

10月,El本130余家出版公司包括
(三)电子书的发展现状和产
(五)中国新媒体传播的营销
l究
主要的出版社组建了日本电子书协 业分析
现状
会JEC。El本约有4500家出版社,
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
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通过手
始大幅度下滑,平均跌幅达到15% 文学、博客、网络游戏等互联网出版 手机报纸于2007年1月12日开通。
以上。而另一方面,2005年新浪、网 物成为最受网民欢迎的互联网内 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和广西新闻网联
易、搜狐三大门户网站广告收入,均 容。2006年广西有66.3%网民浏 合制作出版,由广西日报社主管主
(一)国外电子书市场的基本 国数字出版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逐 种,其中中央级、省级、报业集团等
现状
渐成型,形戚门类齐全、分布广泛的 大型报社有4l家,占该类型总数的
从全球的电子书出版市场来 用户群体,网络用户正在逐渐接受 65%,地市都市类约有40家,行业
看。国外电子书起步较早。在数字 图文形式的在线内容,习惯于在线 专业企业等产业类报社约17家。
个手机报管理办法。目前手机报的 联网出版业务的网站近2000个,其 族》两本电子杂志.至2007年4月。
接收大约有三种形式:短信型、WAP 中传统出版单位建立的网站数138 电子杂志下载量接近300万份。
型和掌信型。
个(报社的网站24个,期刊社的网 “哈虎网”通过打造动漫专业网站,
2000--2004年,我国期刊的总 站108个。图书出版社的网站6 已拥有了相当的客户群,具有较为
2l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信息技 挑战。2006年更是颠覆的一年, 中,只有信息流而没有物流,大大地
术、数字技术为主的新媒体传播迅 “长尾”、“蓝海”、“全球化3.0”等一 节约了传统意义上的出版成本.省
猛发展,为文化和新闻传播带来了 系列炙手可热的新概念为更多的新 去了印刷、装订、包装等中间环节。
新的机遇和挑战。伴随着数字化技 闻出版人所谈及。微软公司董事长 电子书的优势是信息含量大,使用
体传播的形式逐渐成为主流。国际 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利用互联
日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年 会上说,随着在线视频产品日益发
有纸质文献一样的阅读方式、整页 显示、可翻页、加批注、夹书签、划
网发展数字文化、新闻和出版.进行 展,互联网将在5年内“颠覆”电视 线、折页等等。
一Zoc∞1_卫一>广∞1_刃》-rmo≮卫m∞》卫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