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

合集下载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讲解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讲解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是:冷水在蒸发器内被来自冷凝器减压节流后的低温冷剂水冷却,冷剂水自身吸收冷水热量后蒸发,成为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内,被浓溶液吸收,浓溶液变成稀溶液。

吸收器里的稀溶液,由溶液泵送往热交换器、热回收器后温度升高,最后进入再生器,在再生器中稀溶液被加热,成为最终浓溶液。

浓溶液流经热交换器,温度被降低,进入吸收器,滴淋在冷却水管上,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成为稀溶液。

另一方面,在再生器内,外部高温水加热溴化锂溶液后产生的水蒸汽,进入冷凝器被冷却,经减压节流,变成低温冷剂水,进入蒸发器,滴淋在冷水管上,冷却进入蒸发器的冷水。

该系统由两组再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热交换器、溶液泵及热回收器组成,并且依靠热源水、冷水的串联将这两组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高温侧、低温侧溶液循环量和制冷量的最佳分配,实现温度、压力、浓度等参数在两个循环之间的优化配置,并且最大限度的利用热源水的热量,使热水温度可降到66℃.以上循环如此反复进行,最终达到制取低温冷水的目的。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制取0℃以上的低温水,多用于空调系统。

溴化锂的性质与食盐相似,属盐类。

它的沸点为1265℃,故在一般的高温下对溴化锂水溶液加热时,可以认为仅产生水蒸气,整个系统中没有精馏设备,因而系统更加简单。

溴化锂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但溴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溶液的浓度不宜超过66%,否则运行中,当溶液温度降低时,将有溴化锂结晶析出的危险性,破坏循环的正常运行。

溴化锂水溶液的水蒸气分压,比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小得多,故在相同压力下,溴化锂水溶液具有吸收温度比它低得多的水蒸气的能力,这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机理之一。

工作原理与循环溶液的蒸气压力是对平衡状态而言的。

如果蒸气压力为0。

85kPa的溴化锂溶液与具有1kPa 压力(7℃)的水蒸气接触,蒸气和液体不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溶液具有吸收水蒸气的能力,直到水蒸气的压力降低到稍高于0.85kPa(例如:0。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制取0℃以上的低温水,多用于空调系统。

溴化锂的性质与食盐相似,属盐类。

它的沸点为1265℃,故在一般的高温下对溴化锂水溶液加热时,可以认为仅产生水蒸气,整个系统中没有精馏设备,因而系统更加简单。

溴化锂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但溴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溶液的浓度不宜超过66%,否则运行中,当溶液温度降低时,将有溴化锂结晶析出的危险性,破坏循环的正常运行。

溴化锂水溶液的水蒸气分压,比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小得多,故在相同压力下,溴化锂水溶液具有吸收温度比它低得多的水蒸气的能力,这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机理之一。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同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有相同之处,都是利用液态制冷剂在低温、低压条件下,蒸发、气化吸收载冷剂(冷水)的热负荷,产生制冷效应。

所不同的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是利用“溴化锂一水”组成的二元溶液为工质对,完成制冷循环的。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内循环的二元工质对中,水是制冷剂。

在真空(绝对压力:870Pa)状态下蒸发,具有较低的蒸发温度(5℃),从而吸收载冷剂热负荷,使之温度降低,源源不断地输出低温冷水。

工质对中溴化锂水溶液则是吸收剂,可在常温和低温下强烈地吸收水蒸气,但在高温下又能将其吸收的水分释放出来。

制冷剂在二元溶液工质对中,不断地被吸收或释放出来。

吸收与释放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因此,蒸发制冷循环也连续不断。

制冷过程所需的热能可为蒸汽,也可利用废热,废汽,以及地下热水(75'C以上)。

在燃油或天然气充足的地方,还可采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取低温水。

这些特征充分表现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良好的经济性能,促进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发展。

因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剂是水,制冷温度只能在o℃以上,一般不低于5℃,故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多用于空气调节工程作低温冷源,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空调工程中使用。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结构 与工作流程
• 一、 双筒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基本形式,其可 以采用低品位热能,通常以 0.03~0.15MPa 的饱和蒸汽或者 8 5 ℃~150 ℃ 的热水作为驱动热源.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 力系数不高,仅为 0.65~0.7 ,一般以工厂余热、废热为能源,无须 专门配备锅炉来提供驱动热源.在热、电、冷联供中有着明显的节能 效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 二、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 以溴化锂 - 水为工质的单效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节 流膨胀阀、蒸发器、溶液泵以及热交换器等组成.其系统原理图如图 9-3 所示.
• 工作时,发生器中的稀溶液被蒸汽或热水等驱动热源加热到沸腾,所产 生制冷剂的蒸汽进入到冷凝器中,被浓缩的溶液在重力作用下经热交 换器回流到吸收器中.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内在冷凝压力 p k 下冷凝, 将热量释放给冷却水后变为制冷剂液体.液体经膨胀阀降压降温后进 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制冷剂在蒸发压力 p 0 下汽化,吸收被冷却对象 的热量产生制冷效应.汽化产生的制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中,被吸收器 内的浓溶液所吸收,吸收器中的溶液在吸收制冷剂蒸汽的同时向冷却 水放出吸收热.吸收器中被稀释的溶液经溶液泵加压、热交换器换热 后返回发生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 这样,制冷剂和吸收剂都完成了一次循环.系统中溶液热交换器的存在, 可以减少驱动热源和冷却水的消耗,提高系统对热能的利用程度.
• 在吸收式制冷装置中,蒸发器制取的制冷量与发生器消耗的热量之比 称为热力系数,用 ξ 表示,即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条件: 1、机组内部为近乎真空的状态。 2、溴化锂水溶液具有很强的吸水性。
基本知识
溴化锂溶液具备强烈的吸湿性 溴化锂溶液的吸湿性很强,具有吸收比其温度低得多的水蒸汽的能力。且溴化锂溶液温度越低、浓度越高吸水性越强。
溴化锂是由碱金属元素锂(Li)和卤族元素(Br)两种元素组成,其一般性质和食盐大体类似,是一种稳定的物质,在大气中不变质、不挥发、不分解、极易溶解于水,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食盐的溶解度的3倍左右。常温下是无色粒状晶体,无毒、无臭、有咸苦味。
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冷水出水
用冷需求
冷水回水
燃料
冷却水
荏原吸收式制冷机原理图
冷凝器 冷却水
冷水
双效用吸收式冷冻机 (2个发生器组成,效率大幅提高)
谢谢大家
吸收式制冷机结构组成
基本知识
3.低温发生器 G2 低温发生器也是管壳式换热器,低温发生器内部为喷淋式结构。稀溶液被喷淋至换热管外表面,由高温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在换热管内流动,加热稀溶液,同时并与产生的冷剂蒸汽一道流向冷凝器。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管板、传热管、支撑板、喷淋集管和喷嘴。 4.冷凝器 C 冷凝器也是管壳式换热器,由发生器过来的冷剂蒸汽在换热管表面凝结成冷剂水,释放的热量被换热管内流动的冷却水带走。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管板、传热管、支撑板。 5.高温发生器 G1 高温发生器是吸收式制冷机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通常作成为一个单体。主要由筒体、管板、换热管等组成。
为何热量可生成冷水
水在7mmHg状态下,3-4度蒸发,单效机组主要是由吸收器、蒸发器、发生器、冷凝器组成
关闭
水&水蒸气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原理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原理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原理1、溴化锂汲取式制冷机各部件作用与制冷循环只要是利用液态制冷剂蒸发汲取载冷剂热量完成制冷任务的,无论什么型式的制冷系统,都不行能离开冷凝器和蒸发器。

冷凝器的作用就是把制冷过程中产生的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体,进入节流装置和蒸发器中,而蒸发器的作用则是将节流降压后的液态制冷剂气化,吸取载冷剂的热负荷,使载冷剂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

在汲取式制冷中,发生器和汲取器两个热交换装置所起的作用。

相当于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的作用,因此,常把溴冷机汲取器和发生器及其附属设备所组成的系统,称为“热压缩机”。

发生器的作用,是使制冷剂(水)从二元溶液中汽化,变为制冷剂蒸汽,而汲取器的作用,则是把制冷剂蒸汽重新输送回二元溶液中去,两热交换装置之间的二元溶液的输送,是依靠溶液泵来完成的。

由此可见,溴化锂汲取式制冷系统必需具备四大热交换装置,即: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汲取器。

这四大热交换装置,辅以其他设备连接组成各种类型的溴化锂汲取式制冷机。

图5-2为汲取式制冷循环原理框图。

图中上半部分,贯穿四个热交换装置,虚线所示为制冷剂循环,由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即调整阀10)组成,属于逆循环。

图中下半部分,实线所示循环回路,是由发生器、汲取器、溶液泵及调整阀组成的热压缩系统的二元溶液循环,属于正循环。

以上循环是不考虑传质、传热及工质流淌的系统阻力等损失的理论循环。

正循环为卡诺循环,具有最大的热效率,逆循环为逆卡诺循环,具有最大的制冷系数。

因此由这样一个正循环与一个逆循环联合组成一个以热力为主要动力,辅以少量电能驱动溶液泵所构成的汲取式制冷机,具有最大的热力系数。

图1汲取式制冷循环冷凝器;2-蒸发器;3-发生;4-汲取器5-冷却水管;6-蒸汽管;7-载冷剂管;8-溶液泵;9-制冷剂泵;11-调整阀图2为单效溴冷机原理流程图1-冷凝器;2-发生器;3-蒸发器;4-汲取器;5-热交换器6-U—形节流管;7-防结晶管(“J”形管);8-发生器泵;9-汲取器泵;10-蒸发器泵;11-抽真空装置;12-溶液三通阀2、单效溴化锂汲取式制冷机工作原理1、高、低压筒通常将发生器和冷凝器密封在一个筒体内,称为高压筒,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经挡液板直接进入冷凝器。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一、吸收式制冷原理:吸收式制冷原理,都是利用液态制冷剂在低压、低温下汽化,使制冷剂蒸汽吸收载冷剂的热负荷产生制冷效应的。

吸收式制冷机循环工作的工质为二元工质,如溴化锂水溶液。

溶液中水是制冷剂,水在真空状态下蒸发产生低温蒸汽,从而吸收溴化锂溶液中的热量,使溴化锂溶液温度降低,产生制冷效应。

溴化锂水溶液是吸收剂,在常温和低温下具有强烈吸收水蒸汽的特性,而在高温下又能将吸收的水分释放出来。

吸收式制冷装置和工作过程就是使制冷溶液吸收与释放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达到制冷的目的。

二、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1、串联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一三筒串联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示意图2、串联双效溴化锂制冷机的工作原理由图一可知:吸收器中的溴化锂稀溶液由发生器泵升压后经高温换热器升温并输送至高压发生器;溶液在高压发生器中被供热蒸汽加热使溶液中的部分制冷剂(水)被汽化产生高温冷剂蒸汽而使溶液浓缩;浓缩后的高温溶液经高温换热器降温后进入低压发生器,溶液在低压发生器中被来自高压发生器的冷剂蒸汽加热使溶液中的制冷剂继续汽化产生低温冷剂蒸汽使溶液进一步浓缩,浓缩后溶液经低温热交换器降温并送回吸收器;由高压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经低压发生器降温后进入冷凝器,由低压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直接进入冷凝器,这两股冷剂蒸汽在真空冷凝器中冷凝成低温制冷剂;低温制冷剂节流降压后送入真空蒸发器中低压蒸发,蒸发后的蒸汽被吸收器中溶液吸收,一方面使溶液浓度降低成为稀溶液,另一方面使溶液放热而降温达到制冷的目的。

其工作过程循环图,如图二所示。

1-2:等浓升压力加热过程(吸收泵、高低温换热器中完成)2-3:加热增浓过程(高低压发生器中完成)3-4等浓节流降压过程(节流阀)4-1:浓降放热过程(蒸发器、吸收器中完成)图二循环工作过程简化示意图3、并联双效溴化锂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图并联双效溴化锂制冷机和串联双效溴化锂制冷机的工作原理相同,其主要差别在于溴化锂溶液所经路径的区别,前者为并联,后者为串联,并联的双效溴化锂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如图三所示,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再重述。

溴化锂吸收制冷原理

溴化锂吸收制冷原理

溴化锂吸收制冷原理
溴化锂吸收制冷是一种利用溴化锂和水质的吸收式制冷技术。

其工作过程基本分为两个循环:制冷循环和再生循环。

制冷循环包括四个主要组件:蒸发器、吸收器、冷凝器和膨胀阀。

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一般为水)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蒸发,并将蒸汽导向吸收器。

吸收器中含有溴化锂溶液,其中的溴离子吸收蒸汽中的水分子,形成溴化锂蒸汽。

溴化锂蒸汽继续向冷凝器中流动,通过冷凝过程释放热量,使溴化锂蒸汽冷凝成液态溴化锂,并释放出冷量。

再生循环主要由再生器和冷凝器组成。

再生器通过加热液态溴化锂,使其分解成溴化锂蒸汽和水蒸汽。

溴化锂蒸汽带走了一部分水蒸汽,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却成液态水,从而进行下一次制冷循环的开始。

溴化锂吸收制冷利用溴化锂和水的吸收和释放热量过程,实现了制冷效果。

相比传统的压缩式制冷技术,溴化锂吸收制冷具有较高的能效,特别适用于大型制冷设备和建筑空调系统。

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工作原理

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工作原理

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工作原理
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是一种利用热水驱动的吸收式制冷设备。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蒸发器:热水从热源(如锅炉、太阳能集热器等)进入蒸发器,通过换热器与溴化锂溶液进行换热。

同时,蒸发器内的冷却水(常温水)通过换热器与热水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冷却水的温度。

2. 吸收器:由于与热水进行热交换,溴化锂溶液中的水分蒸发,使得溶液浓度上升,从而降低了溶液的沸点。

热水蒸发后的水蒸气被吸收器中的溴化锂溶液吸收,形成溴化锂溶液和水的混合物。

3. 冷凝器:溴化锂溶液和水的混合物从吸收器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与冷却水进行换热,使得混合物中的水分凝结成液态水,从而提取出吸收过程中得到的热量。

4. 膨胀阀:凝结出的水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降低了水的压力和温度。

在蒸发器中,水蒸气再次与热水进行热交换,水蒸气被热水吸收,进一步驱动制冷循环。

通过循环上述的吸收、冷凝和蒸发过程,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能够实现热能转化为制冷能力,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与传统的压缩式制冷机组相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具有运行稳定、噪音低、节能环保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热源条件较好的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制取0℃以上的低温水,多用于空调系统。

溴化锂的性质与食盐相似,属盐类。

它的沸点为1265℃,故在一般的高温下对溴化锂水溶液加热时,可以认为仅产生水蒸气,整个系统中没有精馏设备,因而系统更加简单。

溴化锂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但溴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溶液的浓度不宜超过66%,否则运行中,当溶液温度降低时,将有溴化锂结晶析出的危险性,破坏循环的正常运行。

溴化锂水溶液的水蒸气分压,比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小得多,故在相同压力下,溴化锂水溶液具有吸收温度比它低得多的水蒸气的能力,这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机理之一。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同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有相同之处,都是利用液态制冷剂在低温、低压条件下,蒸发、气化吸收载冷剂(冷水)的热负荷,产生制冷效应。

所不同的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是利用“溴化锂一水”组成的二元溶液为工质对,完成制冷循环的。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内循环的二元工质对中,水是制冷剂。

在真空(绝对压力:870Pa)状态下蒸发,具有较低的蒸发温度(5℃),从而吸收载冷剂热负荷,使之温度降低,源源不断地输出低温冷水。

工质对中溴化锂水溶液则是吸收剂,可在常温和低温下强烈地吸收水蒸气,但在高温下又能将其吸收的水分释放出来。

制冷剂在二元溶液工质对中,不断地被吸收或释放出来。

吸收与释放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因此,蒸发制冷循环也连续不断。

制冷过程所需的热能可为蒸汽,也可利用废热,废汽,以及地下热水(75'C以上)。

在燃油或天然气充足的地方,还可采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取低温水。

这些特征充分表现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良好的经济性能,促进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发展。

因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剂是水,制冷温度只能在o℃以上,一般不低于5℃,故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多用于空气调节工程作低温冷源,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空调工程中使用。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某些生产工艺中也可用作低温冷却水。

第一节吸收式制冷的基本原理一、吸收式制冷机基本工作原理从热力学原理知道,任何液体工质在由液态向气态转化过程必然向周围吸收热量。

在汽化时会吸收汽化热。

水在一定压力下汽化,而又必然是相应的温度。

而且汽化压力愈低,汽化温度也愈低。

如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汽化温度为100~C,而在o.05大气压时汽化温度为33℃等。

如果我们能创造一个压力很低的条件,让水在这个压力条件下汽化吸热,就可以得到相应的低温。

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溴化锂溶液的饱和压力比同温度的水的饱和蒸汽压力低得多。

由于溴化锂溶液和水之间存在蒸汽压力差,溴化锂溶液即吸收水的蒸汽,使水的蒸汽压力降低,水则进一步蒸发并吸收热量,而使本身的温度降低到对应的较低蒸汽压力的蒸发温度,从而实现制冷。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工作循环由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四个基本过程组成。

吸收式制冷机的基本工作过程实际上也是这四个过程,不过在压缩过程中,蒸汽不是利用压缩机的机械压缩,而是使用另一种方法完成的。

如图2—1所示,由蒸发器出来的低压制冷剂蒸汽先进人吸收器,成在吸收器中用一种液态吸收剂来吸收,以维持蒸发器内的低压,在吸收的过程中要放出大量的溶解热。

热量由管内冷却水或其他冷却介质带走,然后用溶液泵将这一由吸收剂与制冷剂混合而成的溶液送人发生器。

溶液在发生器中被管内蒸汽或其他热源加热,提高了温度,制冷剂蒸汽又重新蒸发析出。

此时,压力显然比吸收器中的压力高,成为高压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

冷凝液经节流减压后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吸热,而冷(媒)水(或称冷冻水)降温实现了制冷。

发生器中剩下的吸收剂又回到吸收器,继续循环。

由上可知吸收式制冷机是以发生器、吸收器、溶液泵代替了压缩机。

吸收剂仅在发生器、吸收器、溶液泵、减压阀中循环,并不到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中去。

而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中则与蒸汽压缩式制冷机一样,只有制冷剂存在。

二、吸收式制冷机的工质及其基本热力性质吸收式制冷机的工质与压缩式制冷机不同,它有两种工质,即制冷剂和吸收剂,我们通常称为工质对。

如水一溴化锂(H:O—LiBr)、氨一水(NH3一H:O)。

在吸收器和发生器内它们组成了溶液。

因而吸收式制冷剂的工作原理还与溶液的特性有关。

现在我们进一步讨论吸收器、发生器内工质的吸收和解析过程:图2—2表示容器A内为纯水,月内为溴化锂水溶液。

若两容器内的液体都处于相同温度下蒸发,由于两种不同分子间的吸引力不同,形成的蒸汽压力也不相同,容器A中的蒸汽压PA小于容器月中的蒸汽压几。

若将通道阀门打开使两容器相通,则容器A中的水分子就逐渐向容器月中扩散,最后进入溴化锂溶液中。

由此可知,溴化锂溶液所以会吸收水蒸气是因为它们的蒸汽压不相同,两者的蒸汽压相差越大,吸收的能力就越强。

同时也以知道,作为吸收剂的工质,它的蒸汽压必须比制冷剂的小,其沸点也就必须比制冷剂的高。

作为吸收剂的溶液其饱和蒸汽压的大小必须由溶液的温度和浓度来确定。

也就是说,只有在温度和浓度都已确定的情况下,饱和蒸汽压才有定值。

这与单工质不相同,对于单工质来说,如果已知其温度,则其饱和蒸汽压力也就随之而定了。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原理工作原理与循环溶液的蒸气压力是对平衡状态而言的。

如果蒸气压力为0.85kPa的溴化锂溶液与具有1kPa 压力(7℃)的水蒸气接触,蒸气和液体不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溶液具有吸收水蒸气的能力,直到水蒸气的压力降低到稍高于0.85kPa(例如:0.87kPa)为止。

图1 吸收制冷的原理0.87kPa和0.85kPa之间的压差用于克服连接管道中的流动阻力以及由于过程偏离平衡状态而产生的压差,如图1所示。

水在5℃下蒸发时,就可能从较高温度的被冷却介质中吸收气化潜热,使被冷却介质冷却。

为了使水在低压下不断气化,并使所产生的蒸气不断地被吸收,从而保证吸收过程的不断进行,供吸收用的溶液的浓度必须大于吸收终了的溶液的浓度。

为此,除了必须不断地供给蒸发器纯水外,还必须不断地供给新的浓溶液,如图1所示。

显然,这样做是不经济的。

图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系统图3 双筒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系统1-冷凝器;2-发生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热交换器;6-U型管;7-防晶管;8-抽气装置;9-蒸发器泵;10-吸收器泵;11-发生器泵;12-三通阀实际上采用对稀溶液加热的方法,使之沸腾,从而获得蒸馏水供不断蒸发使用,如图2所示。

系统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泵和溶液热交换器等组成。

稀溶液在加热以前用泵将压力升高,使沸腾所产生的蒸气能够在常温下冷凝。

例如,冷却水温度为35℃时,考虑到热交换器中所允许的传热温差,冷凝有可能在40℃左右发生,因此发生器内的压力必须是7.37kPa或更高一些(考虑到管道阻力等因素)。

发生器和冷凝器(高压侧)与蒸发器和吸收器(低压侧)之间的压差通过安装在相应管道上的膨胀阀或其它节流机构来保持。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这一压差相当小,一般只有6.5~8kPa,因而采用U型管、节流短管或节流小孔即可。

离开发生器的浓溶液的温度较高,而离开吸收器的稀溶液的温度却相当低。

浓溶液在未被冷却到与吸收器压力相对应的温度前不可能吸收水蒸气,而稀溶液又必须加热到和发生器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才开始沸腾,因此通过一台溶液热交换器,使浓溶液和稀溶液在各自进入吸收器和发生器之前彼此进行热量交换,使稀溶液温度升高,浓溶液温度下降。

由于水蒸气的比容非常大,为避免流动时产生过大的压降,需要很粗的管道,为避免这一点,往往将冷凝器和发生器做在一个容器内,将吸收器和蒸发器做在另一个容器内,如图3所示。

也可以将这四个主要设备置于一个壳体内,高压侧和低压侧之间用隔板隔开,如图4所示。

图4 单筒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系统1-冷凝器;2-发生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热交换器;6、7、8-泵;9-U型管综上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两个部分:(1)发生器中产生的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冷剂水,经U形管进入蒸发器,在低压下蒸发,产生制冷效应。

这些过程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在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中所产生的过程完全相同;(2)发生器中流出的浓溶液降压后进入吸收器,吸收由蒸发器产生的冷剂蒸气,形成稀溶液,用泵将稀溶液输送至发生器,重新加热,形成浓溶液。

这些过程的作用相当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压缩机所起的作用。

工作过程在图上的表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理想工作过程可以用图表示,见图5。

理想过程是指工质在流动过程中没有任何阻力损失,各设备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发生终了和吸收终了的溶液均达到平衡状态。

图5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过程在图上的表示(1)发生过程点2表示吸收器的饱和稀溶液状态,其浓度为,压力为,温度为,经过发生器泵,压力升高到,然后送往溶液热交换器,在等压条件下温度由升高至,浓度不变,再进入发生器,被发生器传热管内的工作蒸气加热,温度由升高到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并开始在等压下沸腾,溶液中的水分不断蒸发,浓度逐渐增大,温度也逐渐升高,发生过程终了时溶液的浓度达到,温度达到,用点4表示。

2-7表示稀溶液在溶液热交换器中的升温过程,7-5-4表示稀溶液在发生器中的加热和发生过程,所产生的水蒸气状态用开始发生时的状态(点4' )和发生终了时的状态(点3' )的平均状态点3' 表示,由于产生的是纯水蒸气,故状态位于的纵坐标轴上。

(2)冷凝过程由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点3')进入冷凝器后,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被冷凝器管内流动的冷却水冷却,首先变为饱和蒸气,继而被冷凝成饱和液体(点3),3'-3表示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却及冷凝的过程。

(3)节流过程压力为的饱和冷剂水(点3)经过节流装置(如U形管),压力降为(=)后进入蒸发器。

节流前后因冷剂水的焓值和浓度均不发生变化,故节流后的状态点(图中未标出)与点3重合。

但由于压力的降低,部分冷剂水气化成冷剂蒸气(点 1'),尚未气化的大部分冷剂水温度降低到与蒸发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点1),并积存在蒸发器水盘中,因此节流前的点3表示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水状态,而节流后的点3表示压力为的饱和蒸气(点)和饱和液体(点1)相混合的湿蒸气状态。

(4)蒸发过程积存在蒸发器水盘中的冷剂水(点1)通过蒸发器泵均匀地喷淋在蒸发器管簇的外表面,吸收管内冷媒水的热量而蒸发,使冷剂水的等压、等温条件下由点1变为1',1-1'表示冷剂水在蒸发器中的气化过程。

(5)吸收过程浓度为、温度为、压力为的溶液,在自身的压力与压差作用下由发生器流至溶液热交换器,将部分热量传给稀溶液,温度降到(点8),4-8表示浓溶液在溶液热交换器中的放热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