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山东)51718《地域文化(专)》形成性考核一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地域文化作业1试题及答案

国开地域文化作业1试题及答案试题1.中国地理位置、边界特征以及主要地理区划有哪些?2.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请简要介绍一下黄河的地理特征和重要意义。
3.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其历史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请简要分析中国地理环境对历史文化的塑造作用。
4.请简述北京的地理特征以及其历史文化底蕴。
5.请选择中国一个省份,简要介绍该省份的地理特征、主要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
答案1.中国地理位置广泛,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邻近韩国、朝鲜、日本等国家。
其边界特征主要包括:北部以高山和河流为界线,与俄罗斯、蒙古国相邻;南部以山脉和河流为界线,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和尼泊尔等国接壤;东部以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为界线,与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相望;西部以高山和河流为界线,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印度等国接壤。
中国的主要地理区划有: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南地区和华南地区。
2.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有“中国的母亲河”之称。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具有以下地理特征:一是河水泥沙丰富,因此也有“黄土水”之称;二是黄河上游多峡谷,中下游多平原;三是黄河流域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和灌溉条件。
黄河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支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二是黄河流域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是黄河上游的黄河壶口瀑布是中国著名的瀑布景点,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旅游价值。
3.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其历史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首先,中国地处亚洲大陆的东部,面积辽阔,东西横跨东经73°33’至134°28’,南北纵贯北纬18°15’至53°33’,拥有多种自然风貌和气候类型,这为中国的多元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其次,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河流等地理特征,这些地形不仅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空间,也塑造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作业答案

《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要求:答案准确,不能出现错别字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古代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多万年,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廪君。
11. 后世多以的槃瓠、板楯、廪君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 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 万平方公里,14.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性。
国开电大广东《地域文化》51718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试题1国开电大广东《地域文化》51718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广府民系使用的是()。
选择一项:A.南越方言B.广州方言C.粤方言D.闽南方言正确答案是:粤方言试题2广东的河源有“客家古邑”之称,广东的梅州有“世界客都”之说。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3平民意识是广府人与其他地方人非常明显不同的一个特征,这与其务实性也是相联系的。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4潮汕民系主要是宋以后中原汉人经()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
选择一项:A.湖南B.江苏C.江西D.福建正确答案是:福建试题5试题1国开电大广东《地域文化》51718形考任务二参考答案目前,全球大约有5000座大小不一的妈祖庙(天后庙),都是从福建()的妈祖庙”分灵”出去的。
选择一项:A.渴洲B.漳州C.泉州D.福州正确答案是:谒洲试题2广府生菜会的主要内容是()和吃生菜包。
选择一项:A. 拜土地公B. 拜观音C. 拜佛D. 拜祖先正确答案是:拜观音试题3注重甜菜的烹调是()的特点之一。
选择一项:A.ABC都不是B.客家菜C.湖川菜D.广府菜正确答案是:潮州菜试题4“纳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
选择一项:A.第三步试题1国开电大广东《地域文化》51718形考任务三参考答案被授予“中国砚都”称号的是()。
选择一项:A.石湾B.广州C.北京D.肇庆正确答案是:石湾试题2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岭南四大画家指的是()。
选择一项:A. 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和林风眠B.林风眠、黎雄才、关山月和杨善深C. 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和杨善深D. 赵少昂、林风眠、关山月和杨善深正确答案是: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和杨善深试题3明朝首推的书家是陈献章,广东新会白沙乡人,世称陈白沙。
他长于草书,尤其出名的是,他以"()"为书写工具,书法自成一家。
选择一项:A.牛毛笔B.猪毛笔C. 茅龙笔D.羊毛笔正确答案是:茅龙笔试题4到了()代,广绣已发展成为民间重要的手工业之一。
地域文化(本)形考1-2

国开大学—汉语言文学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试11.古代巴蜀著名的天文学家不包括下列()。
单选题(5分)A.秦九韶B.落下闳C.扬雄D.张思训正确答案:A2.为了全歼川康滇黔的国民党残敌,实现全国的彻底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50万大军在一野、四野各一部的支援配合下,分兵三路,向西南进军,发动解放祖国大陆的最后一战是()。
单选题(5分)A.解放战争B.大西南战役C.二刘大战D.乌江战役正确答案:B3.1979年,在()开始试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
到1980年6月,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工作基本结束。
单选题(5分)A.成都金牛公社B.广汉向阳公汉C.广汉金鱼公社D.南充金花公社正确答案:B4.自宋代以来,四川就成为全国的造纸基地;清代()是四川两个重要的产纸区。
单选题(5分)A.内江和资中B.梁山和顺庆C.嘉定和潼川D.夹江和梁山正确答案:D5.被誉为东方文化的明珠,与云岗、龙门、敦煌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石刻的巴蜀地区著名石刻是:()。
单选题(5分)A.安岳石刻B.广元千佛崖C.乐山大佛D.重庆大足石刻正确答案:D6.四川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历来有“()、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单选题(5分)A.峨眉天下秀B.天山天下秀C.华山天下秀D.西岭天下秀正确答案:A7.1286年,元朝设(),从此开始了四川独立建省的历史。
单选题(5分)A.四川行省B.陕西四川行中书省C.四川行中书省D.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正确答案:D8.四川独立建省,开始于以下哪个朝代。
()。
单选题(5分)A.宋代B.元代C.唐代D.隋代正确答案:B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川著名建筑艺术的是()。
单选题(5分)A.德阳文庙B.三清山道观C.青城山常道观D.七曲山大庙正确答案:B10.下列选项中,不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的是()。
单选题(5分)A.《上林赋》B.《离骚》C.《谕巴蜀檄》D.《子虚赋》正确答案:B11.陈寿在《三国志》里,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记载了蜀汉“必以人为本”“弘毅宽厚”“赏罚必信”的治国理念和蜀地儒学、经学及其师承流变的情形,对巴蜀历史文化和蜀学、经学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开广东[课程号]51718《地域文化(专)》2019秋学期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辅导答案
![国开广东[课程号]51718《地域文化(专)》2019秋学期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辅导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fb246dbe23482fb4da4c5e.png)
学校:国家开放大学广东
[课程号]51718-地域文化(专)-2019秋学期形成性考核任务一
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
1.秦代时,秦皇在岭南设置了桂林、象、南海三个郡,如今的广东大部分地区属于()。
A. 象郡
B. 南海郡
C. 桂林郡
[试题解析: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解析答案:南海郡
2.
客家文化中最富盛名的是()。
A. 围龙屋
B. 娘酒
C. 酿豆腐
D. 盐焗鸡
[试题解析: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解析答案:围龙屋
3.号称祖先曾是"中原望族”的是()。
A. 潮汕人
B. 客家人
C. 雷州人
D. 广府人
[试题解析: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解析答案:客家人
4."百越”是秦汉以后对()。
A. 现今广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B. 南越族的泛称
C. 现今广东、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D. 中国南方所有民族的泛称
[试题解析: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解析答案:中国南方所有民族的泛称
5.岭南地区以()为主。
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1至4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专)· 形考作业1 1. 西安有()古都之称。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十四朝B. 十三朝C. 十五朝D. 十七朝正确答案:B2. ()位于浐河东岸,是6000多年前的村落遗址。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半坡遗址B. 咸阳宫遗址C. 阿房宫遗址D. 大明宫遗址正确答案:A3. 长安在西周时称为()。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内史B. 长安C. 西安D. 丰镐正确答案:D4. 西安的名称是()才有的。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秦代B. 汉代C. 唐代D. 明代正确答案:D5. 西安是在()解放的。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1948年5月B. 1949年10月C. 1949年5月D. 1948年10月正确答案:C6. 西安城墙是明朝年间修建的,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400B. 500C. 600D. 700正确答案:C7. 2021年国家有关方面发布了城市一商业资源集聚度排名榜,西安在新一线城市排名第()。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一C. 五D. 七正确答案:C8. 西安地区生产总值(GDP)在()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2018B. 2019C. 2020D. 2021正确答案:C9. 近年来,西安持续围绕打造()目标。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全球硬科技之都B. 传统历史文化之都C. 现代科教城D. 当代文旅之都正确答案:A10. ()年,西安承办了()全国运动会。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2020 第十三届B. 2021第十四届C. 2021 第十三届D. 2022第十四届11. 以下()属于“八水绕长安”的河流。
多选题(6.0分)(难易度:中)A. 渭河B. 泾河C. 灞河D. 护城河正确答案:A B C12. 唐长安城有三大宫殿群,分别是()。
国开(山东)51718-地域文化(专)-形成性考核一-参考资料答案

地域文化(专)-形成性考核一-辅导资料
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
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第1题
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沂源人
D. 东夷人
正确答案是:东夷人
第2题
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的盟主的是()
A. 帝喾
B. 蚩尤
C. 颛顼
D. 尧
正确答案是:颛顼
第3题
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的一位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是()
A. 管仲
B. 宁戚
C. 晏婴
D. 鲍叔
正确答案是:晏婴
第4题
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墨子
正确答案是:孟子
第5题
“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
A. 《论语》
B. 《墨子》
C. 《管子》
D. 《公羊传》
正确答案是:《公羊传》
第6题
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
A. 齐景公
B. 齐桓公。
《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形考资料

1、12.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篇?A、140B、160C、108(正确答案)D、1202、19.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A、《归去来兮辞》B、《桃花源记》C、《岳阳楼记》(正确答案)D、《归园田居》3、33.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A、浴兰节B、女儿节C、中天节(正确答案)D、地腊节4、1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李煜《虞美人》B、白居易《长恨歌》C、李白《长干行》(正确答案)D、李商隐《无题》5、17.徽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A、豫剧B、川剧C、京剧(正确答案)D、湘剧6、37.以下哪种菜系不属于中国八大菜系之列A、鄂菜(正确答案)B、浙菜C、徽菜D、闽菜7、10.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彩陶B、铜鼎C、琉璃D、景泰蓝(正确答案)8、32.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A、山北水北B、山南水北C、山北水南(正确答案)D、山南水南9、15.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文姬归汉B、苏武牧羊(正确答案)C、霸王别姬D、楚汉相争10、23.《雨打芭蕉》是一首__________代表曲目A、江南丝竹(正确答案)B、苏南吹打C、广东音乐D、潮州音乐20.《史记》是中国第一部A、编年史B、国别史C、纪传体通史(正确答案)D、编年体通史2、19.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A、《归去来兮辞》B、《桃花源记》C、《岳阳楼记》(正确答案)D、《归园田居》3、18.“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A、三个季度(正确答案)B、三年C、三个月D、三十年4、17.徽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A、豫剧B、川剧C、京剧(正确答案)D、湘剧5、1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李煜《虞美人》B、白居易《长恨歌》C、李白《长干行》(正确答案)D、李商隐《无题》6、15.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文姬归汉B、苏武牧羊(正确答案)C、霸王别姬D、楚汉相争8、13.孔子是哪国人?A、鲁国(正确答案)B、宋国C、卫国D、秦国9、12.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篇?A、140B、160C、108(正确答案)D、12010、11.《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王B、贾C、史D、吴(正确答案)1、30.古稀之年是多少岁?A、70岁(正确答案)B、80岁C、60岁D、50岁2、29.“小李杜”指A、李白杜甫B、李商隐杜牧(正确答案)C、李商隐杜甫D、李白杜牧3、28.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A、苏绣B、顾绣(正确答案)C、湘绣D、蜀绣4、2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A、小篆(正确答案)B、隶书C、楷书D、行书5、26. 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A、冬天B、夏天C、秋天D、春天(正确答案)6、25.长城的长度为:A、5500公里B、6300公里(正确答案)C、6800公里D、6000公里7、24.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陕西B、甘肃C、河南(正确答案)D、山东8、23.《雨打芭蕉》是一首__________代表曲目A、江南丝竹(正确答案)B、苏南吹打C、广东音乐D、潮州音乐9、22.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洛阳B、南昌(正确答案)C、开封D、西安10、21.我们五大淡水湖与所在地不相对应的是A、太湖(浙江)(正确答案)B、洞庭湖(湖南)C、洪泽湖(江苏)D、鄱阳湖(江西)1、40.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A、恒山B、嵩山(正确答案)C、华山D、泰山2、39.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书院与地点不对应的是A、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B、应天书院河南商丘C、岳麓书院湖北长沙(正确答案)D、嵩阳书院河南嵩山3、38.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李贺(正确答案)4、37.以下哪种菜系不属于中国八大菜系之列A、鄂菜(正确答案)B、浙菜C、徽菜D、闽菜5、3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A、峨眉山B、九华山C、武当山(正确答案)D、普陀山6、3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妇女善于织造B、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D、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正确答案)7、34.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多少个国家?A、110(正确答案)B、100C、128D、1388、33.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A、浴兰节B、女儿节C、中天节(正确答案)D、地腊节932.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A、山北水北B、山南水北C、山北水南(正确答案)D、山南水南10、31.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A、更岁交子(正确答案)B、年年有余C、团圆美好D、五福临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文化(专)-形成性考核一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沂源人
D. 东夷人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东夷人
【题目】
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的盟主的是()
A. 帝喾
B. 蚩尤
C. 颛顼
D. 尧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颛顼
【题目】
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的一位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是()
A. 管仲
B. 宁戚
C. 晏婴
D. 鲍叔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晏婴
【题目】
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墨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孟子
【题目】
“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
A.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