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例冠脉造影正常排除冠心病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分析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分析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分析张一;姚志伟;梁兴光;姚田岭【摘要】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老年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分析.方法:选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在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分别使用冠脉造影和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者的冠脉检查的狭窄情况和正确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测冠状动脉轻度、中度、重度以及闭塞的情况和对照组患者比较,组间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计126条血管狭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左回旋支、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准确率分别为88.24%、100%、89.29%、96.30%.结论: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高龄冠心病患者正确率较高,可以无创的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06【总页数】2页(P134-135)【关键词】CT冠脉成像;冠脉造影;冠心病【作者】张一;姚志伟;梁兴光;姚田岭【作者单位】绥化市第一医院影像科黑龙江绥化152000;绥化市第一医院眼科黑龙江绥化152000;绥化市第一医院超声科黑龙江绥化152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冠心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同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逐年提高,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其有着准确性高的特点,但是对高龄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同时对高龄患者健康也有着一定的威胁[1]。

本研究对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分别使用冠脉造影和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对比两者的冠脉检查的狭窄情况和正确率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入组患者均选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在绥化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年龄60~79岁,男60例,女40例,平均(69.53±8.14)岁。

冠状动脉CTA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价值分析

冠状动脉CTA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价值分析

冠状动脉CTA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价值分析马清华;杨树国;陈懂懂【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年(卷),期】2024(8)11【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高度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A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冠状动脉CTA和动态心电图单独及联合检查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比较冠心病心肌缺血和非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灌注参数。

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68例患者中冠心病心肌缺血42例。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冠状动脉CTA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36例、漏诊12例、误诊6例,Kappa值为0.463;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35例、漏诊11例、误诊4例,Kappa值为0.556;冠状动脉CTA联合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42例、漏诊3例、误诊3例,Kappa值为0.813,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冠状动脉CTA与动态心电图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QRS时限低于非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状动脉CTA和动态心电图联合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总页数】4页(P33-35)【作者】马清华;杨树国;陈懂懂【作者单位】临沂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基于冠状动脉CTA的血流储备分数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2.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3.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4.动态心电图联合CTA 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5.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临床价值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状动脉CTA与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CTA与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CTA与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梅维德【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年(卷),期】2024(33)2【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应用效果,探究冠状动脉CTA检查准确性及对临床治疗决策的指导意义。

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间于我院同时进行冠脉CTA及冠脉造影检查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对两者检查结果,分析四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即LM、LAD、LCX、RCA中的狭窄病变部位、狭窄程度的检查符合情况,分析CTA检查的应用价值。

结果:(1)经CTA检查,统计到存在狭窄血管数150支,其中血管轻度狭窄58支,中度38支、重度狭窄54支。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统计到存在狭窄血管数123支,其中血管轻度狭窄37支,中度31支、重度狭窄55支。

两种检查比对分析表明:对于LM,CTA检查准确率为100%,敏感性100%、漏诊率为0%、特异性为100%,对于LAD,CTA检查准确率为69.44%、敏感性57.14%、漏诊率为42.86%、特异性为77.27%;对于LCX,CTA检查准确率为76.39%、敏感性66.67%、漏诊率为33.33%、特异性为80.39%;对于RCA,CTA检查准确率为70.83%、敏感性52.17%、漏诊率为47.83%、特异性为79.59%;(2)对冠脉造影提示重度狭窄患者均置入了冠脉支架治疗,这部分患者进一步分析发现,CTA检查判断血管重度狭窄方面:准确率为79.17%、敏感性85.11%、漏诊率为14.89%、特异性为68.00%。

结论:对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实施动脉CTA检查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是对于重度狭窄患者,与造影检查结果仍存在出入,需临床工作者加强检查。

【总页数】4页(P248-251)【作者】梅维德【作者单位】宁德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R816.2【相关文献】1.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2.冠状动脉CTA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3.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4.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对比研究5.CTA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对比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心 电 图 :常规 1 联心 电 图和 运 2导 与心 电图在检 查结 果 阳性 率 上无显 著差 异 ,但其 能
直 观的 反 映 冠 脉 病 变 ,对 下 一 步 的治 疗 有 指 导 意
12 观 察 方法 .
动平极 试 验 中有 一项 符合 心 肌缺 血者可 判断 为心 电 图阳性 。冠状 动 脉 造 影 采 用 P ip 2 0 hl 0 0全 数 字 化 i 心血 管造 影机 。经桡 动脉 或股 动脉 途径 ,取 多体位 投照 ,进行 选择 性左 、右 冠状 动脉 造影 ,诊 断冠 心
EG C
与 2种 检查 方法 在冠 心病 检 出阳性 率方 面无显 著差
1 对象 与方 法
冠 心病 发病 率逐 年上 升 。冠 心 病 的诊 断方 法越
1 1 病例 选择 .
19 9 9年 1月 至 2 0 0 0年 1 2月 住 院
来 越受 到 人 们 的重 视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可 确 诊 冠 心 病 ,但 冠状 动脉 造影术 有 严格 的适应 症 ,是一 种有 创 性检 查 ,术 中 、术后 均 可能 出现 手术并 发症 ,并 且 费用 较高 ,对 手术设 备及 术者 有较 高要求 ,在 经
心 电图是诊 断冠 心病 的重 要依据 之一 ,冠 状动 脉 造影则 是 冠心病 诊 断 的金 标 准 。本 文对 冠心 病患 者 进行 了心 电 图及 冠 脉造影 检查 ,并 对其结 果 分析
如下。
2 2 E G与 C G 检 查 结 果 阳 性 率 的 比较 . C A
异。
3 讨 论
为 7 . % ,特 异性 为 7 . % 。 30 95
的重 要依 据 之 一 ,简 易 、安 全 、可 靠 的检 测方 法 。

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照分析

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照分析

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照分析陈建平【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CT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诊断价值【作者】陈建平【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 21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1],能帮助医师清晰、直观地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状态,以提高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及有效性,促进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但随着新技术的研发及临床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学者认为CAG的有创性及高昂的费用已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如何使用新技术提高患者诊疗有效性及耐受性也成为其探究的热点话题。

本次研究为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9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9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35例;年龄33~78岁,平均(56.6±3.0)岁;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69例,糖尿病48例,高血脂症40例;家族遗传史51例;长期吸烟史62例;长期饮酒史52例。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CAG及CTA相关检查适应证者;②拟诊为冠心病者;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临床资料完整者。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者;②支气管哮喘史或已置入冠状动脉支架者;③入组前使用相关药物或接受治疗者;④中途转院、死亡或随访期失联者;⑤合并精神疾病、听力障碍、意识不清或语言障碍者;⑥未成年或年龄超过80岁者;⑦碘剂过敏或相关检查禁忌症者;⑧孕期或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此次入组的94例患者均接受CAG及CTA检查,两项检查间隔时间需超过4周:①CAG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SIEMENS) Axiom Artis dra 平板探测器全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于患者右桡动脉行CAG,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三时相对比剂注射方法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生产企业:Bayer Schering Pharma AG,规格:100ml∶76.89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00029),第一时注射纯对比剂60ml,第二时注射对比剂同生理盐水混合液30ml,第三时注射纯生理盐水40ml(注射速度为5.0ml/s);②CTA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炫速双源CT机完成CTA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参数为500mA,120kV,重建层厚0.75mm,重建视野为20cm×25cm;采用三时相对比剂注射方法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第一时注射纯对比剂60ml,第二时注射对比剂同生理盐水混合液30ml,第三时注射纯生理盐水40ml(注射速度为5.0ml/s);CT扫描初始需患者憋气8s,控制心率需<90次/min。

70例冠脉造影与临床表现对比分析

70例冠脉造影与临床表现对比分析

70例冠脉造影与临床表现对比分析
李玉捷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07(18)1
【摘要】目的对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冠脉病变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临床表现为心肌梗塞、典型心绞痛、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共70例,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
果阳性率70%,其中心肌梗塞组78.6%,典型心绞痛组76.7%,不典型心绞痛组
38.5%.冠脉病变分布情况:左前降支48.2%,右冠状动脉28.7%,左回旋支20.4%,左
主干0.03%.结论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证据,不能仅凭简单的心电图和临床表现来确诊和排除冠心病.
【总页数】2页(P61-61,39)
【作者】李玉捷
【作者单位】天津大港医院内科,天津,3002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变异型心绞痛5例临床表现与冠脉造影的对照分析 [J], 商惠萍;皇甫贇
2.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脉造影特点 [J], 裴小锐;董干;刘志华;周亚锋;陈弹;蒋庭波
3.13例变异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与冠脉造影的对照分析 [J], 杨忆微
4.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与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J], 陈聿峰;文宏;梁志山
5.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与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J], 陈聿峰;文宏;梁志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造影报告

心脏造影报告

心脏造影报告
报告人:XXX 医生
报告时间:2021年9月10日
患者:XXX,男,62岁
检查目的:了解患者心血管病变情况,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检查方法:经右股静脉穿刺插管,导管经股静脉进入右心室及主动脉根部进行造影。

心脏造影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略粗,近端无明显狭窄,分叉处无明显狭窄。

左前降支、左旋支粗细正常,无明显狭窄或阻塞。

右冠状动脉近段、中段有钙化,远段存在显著狭窄,狭窄程度约为70%。

分支明显,无明显狭窄或阻塞。

2.主动脉造影显示:主动脉根部无扩张或狭窄,无内中膜撕裂。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形态正常,管壁柔软,分叉部分
开角度正常,无狭窄或阻塞。

3.右心室造影显示:右心室收缩良好,分应收缩启始期,室间
隔基底部突出轮廓整齐,无明显收缩异常。

检查结论:
患者经心脏造影检查发现右冠状动脉存在近段和中段钙化及远
段明显狭窄,狭窄程度约70%。

应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综
合考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可能性。

建议患者进一步就诊,进行
血脂、血糖、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相应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及
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减缓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风险。

冠状动脉造影与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与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与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徐敏;杨龙;何炯红;袁正强
【期刊名称】《贵州医药》
【年(卷),期】2006(30)1
【摘要】常规心电图(ECG)、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心脏彩超(UCG)
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无创性检查方法,而有创检查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
冠心病的金标准。

能准确的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狭窄的程度和病变支数。

我院自2002年10月开展冠造以来,我们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阐述冠心
病无创检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2页(P87-88)
【作者】徐敏;杨龙;何炯红;袁正强
【作者单位】遵义医院心内科,563002;遵义医院心内科,563002;遵义医院心内
科,563002;遵义医院心内科,56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J], 唐明耀;杨春仁
2.心脏生化标志物与无创性检查诊断ACS的对比分析 [J], 何小蓉;赵琴;廖璞;涂干

3.二种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J], 杨桂英
4.冠心病无创性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J], 魏广和;李清贤;李桂
玲;郑风兰;赵中庆;王琳
5.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J], 雷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0例冠脉造影正常排除冠心病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31T16:03:19.9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作者:郭丽
[导读] 对既往诊断冠心病通过冠脉造影检查正常从而排除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为临床更加有效的选择冠脉造影提供依据。

(贵州省水城矿业集团总医院心内科贵州六盘水 553000)
【摘要】对既往诊断冠心病通过冠脉造影检查正常从而排除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为临床更加有效的选择冠脉造影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冠脉造影正常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非典型胸痛,且心电图有非特异性改变,对部分患者进行认真分析,提高有创冠脉造影检测的价值。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神经官能症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152-01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中10%~30%冠脉造影正常[1],我们试对其病因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在贵州省水矿总医院所有怀疑冠心病或为排除冠心病而进行诊断性冠脉造影检查的680例患者。

其中男410例,女270例,年龄28~75岁。

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共有310例,其中男200例(65%),女110例(35%)平均年龄51.8岁。

4年的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比例在45.6%~46.7%,逐年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Seldinger法穿刺右桡动脉,成功后分别送入左右造影导管至左右冠脉口多角度进行造影,有经验医生进行结果分析,血管内径狭窄>50%定位冠脉病变。

2.结果
2.1 在31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中,220例(71%)主要因为不典型胸痛而接受造影。

100%的患者接受了12导心电图检查及24H动态心电图。

将T波低平、T波倒置、ST段下移、各种心律失常及各种束支阻滞列为心电图异常,那么260例心电图异常(8
3.9%)。

其中,单纯T波改变(31%),T波合并ST段变化(47),心律失常(12%),束支阻滞(10%)。

2.2 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的出院诊断
310例中高血压和心脏神经官能症分别占42.5%和33.8%,且这两个诊断的逐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石症,反流性食管炎等。

呼吸系统包括:肺炎,胸膜炎,肺心病等。

其他包括:瓣膜疾病,肋间神经炎,带状疱疹,病毒性心肌炎等。

3.讨论
冠脉造影被认为是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及狭窄程度的最可靠方法,并称之为金标准。

高血压病人可出现胸痛及心电图缺血改变。

其机制在于高血压导致冠状动脉微血管管壁增厚和毛细血管数目减少,心肌肥厚引起冠状小动脉舒张功能受阻以及冠脉储备功能异常。

瓣膜疾病患者有心绞痛病史和/或心电图示ST-T改变不一定是合并冠心病的重要临床依据。

考虑与其瓣膜病变造成体循环供血不足,致使冠状动脉血液灌注不足特别是合并心律失常有关[2]。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也有较多的主诉症状,若合并有心电图的异常,都容易被怀疑为冠心病。

此外,消化系统疾病(3.8%)和呼吸系统疾病(2.1%)也都有自己的特征。

问题的关键在于临床医生心中一定要对这些病因有清楚的认识,充分理解冠脉病变导致的缺血性胸痛的特点,才能免于误诊。

综上所述,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均应行冠脉造影以确诊。

但冠脉造影亦有一定局限性,仍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无创心电检查等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吴永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胸痛研究现状[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3,14(3);129.
[2]凌坚.成年人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伴发情况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1997,25(5);337-3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