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九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习题

福建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九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习题

专题九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2018·福建福州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了第四次“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该调查在北京、广东等10个省(市)42个区县162所中小学的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进行,回收有效问卷9 360份,其中男生47.6%,女生52.4%;小学生53.1%,中学生46.9%;城乡样本各半。

今天上午,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共青团四川省委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在成都开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论坛上发布了这项研究成果。

【材料二】本次调查数据显示,“00后”小学生在校时间平均为8.1小时,初中生平均为 11.0 小时;有57.0%的“00 后”学习日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休息日睡眠不足9小时的也有34.5%;学习日有 66.4%的小学生花 1.7小时做家庭作业,78.5%的初中生花 3 小时;休息日有81.1%的小学生花2.8小时做家庭作业,87.1%的初中生花4.3小时。

在休闲生活方面,课外阅读仍是最受欢迎的休闲方式,但近七成(67.9%)“00 后”一年的纸质书阅读量不超过20 本,上网的吸引力大幅上升,喜欢看电视的

闲方式。

D.“00后”的学生大部分睡眠时间不足,应当引起重视。

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三少学生”指哪三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根据以上文字材料,分析影响学生阅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8·福建泉州质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全球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浪潮,中国政府正加快人工智能的布局。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摘编自刘少华、郭超凯《人工智能,中国加速前

进》) 【材料二】一些有识之士参与了“人工智能”讨论,如物理学家霍金认为:“人工智能可能自行启动,

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局限于缓慢的生物进化过程,根本无法竞争,最终将被超越。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特斯拉公司总裁马斯克则表示:“如果不能战胜人工智能,那就加入他们。人类和机器之间的最佳结果就是共生,意即人类自身转变为人工智能。”然而,这些讨论都或多或少脱离了我们的现实。霍金等人虽然很聪明,但他们毕竟没有亲自从事人工智能的研究。

(摘编自《2017·菠萝科学奖人工智能主题解读》) 【材料三】 1993年,科幻作家弗诺·文奇提出“人工智能发展的时间线”设想。(如图)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当前全球新形势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研究的步伐。

B.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人工智能将为建设强国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C.相比马斯克,霍金比较悲观,他认为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D.马斯克、霍金和弗诺·文奇等有识之士对人工智能的解读都很有现实意义。

2.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描述人工智能“智力水平”的发展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正确看待人工智能?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8·福建厦门质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月11日,国宝《清明上河图》撤展的前一天,上千群众在故宫彻夜排队,次日凌晨四点,最后一位参观者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此次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庆“石渠宝笈特展”,不仅有十年一现的《清明上河图》,还有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五牛图》等国宝级展品。这些珍品

承载着中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让人感到无限的自豪。观展群众热情高涨,曾出现过早晨午门一开就有千人跑步冲向武英殿的情形,被网友戏称“故宫跑”。

【材料二】长长的观展队伍,是国人消费转型升级的小小缩影。已不必再为柴米油盐烦恼的中国百姓,文化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日益增长。依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5 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就会井喷。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 000美元,2014年已超过7 000美元,文化消费走强正逢其时且势不可挡。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以下是记者对观众观展后的采访:

1.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