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之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

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篇一:2013年高考福建作文解读及优秀作文】

2013年高考福建作文解读及优秀作文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

【考题解读】

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以诗歌为材料的形式,出题新颖,且选择的诗歌平实易懂,没有在审题上给考生设置太多的障碍,让考生容易入题,写作空间较大,联想的宽度和角度比较多,能引领扩展考生的人生境界。

以顾城的《忧天》作为材料,用诗歌简练的语言反映深刻的内涵,是今年语文作文题的点睛之笔。一般来说,诗歌的语言和思维都比较跳跃,但这首诗导向明确,诗中出现的?自由??扎根?等关键词,以及?不能??拒绝??我愿?这样有明显感情倾向的字眼,能让考生较快找到切入点。审题没有设置太多障碍,能让考生将更多的时间发挥在写作上。

近年来,福建省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往往思辨性较强,这一特色也得到了全国认可。今年的高考作文虽然仍是?给材料作文?,但延续了?闽派语文思辨性?的特点,思辨性强、写作空间大,考生能够根据自

己对材料的的理解来立意布局。可以反映出考生对社会、对人生、

对自我的思考。

那么,如何正确地审题立意,找到写作的突破口呢?

一、紧扣材料,准确审题,把握主旨

?诗歌型?新材料作文题,要注意紧扣材料,准确审题:善于捕捉关

键语句——关键词语句子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

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这道题以一段浅显的当代诗为材料,关键语句是:失去引力,成为

流星,无依无附,拒绝这种?自由?,(原因)——愿变成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结果)。考生可以通过?由果溯因?弄清这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诗人先表达担心失去引力的?惊恐?,再以漂浮在天宇的流星和

扎根土地的树根作对比,得出诗人自己的观点:拒绝自由,扎根实地。语言浅显,主题鲜明。诗句语意晓畅明了,这两层意义:一是

失去引力,会变成无依无附的流星,明确告诉考生没有了?引力?的?

自由?是不可取的;二是不能接受这种无引力的?自由?(为了更好地

活着),愿意变成树根,深深地扎进底层。诗歌的重点是在后面几句,?我要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它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取向,抓住它就可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命

题者的意图。

二、抓住关键,品味意象,发散思维

总体上领悟了诗歌的主旨后,就要注意抓住关键,品味诗中的意象,而分析诗歌中意象的深层意义(如比喻义、象征义等)是写好?诗歌型?材料作文的基础与关键。诗中?流星?与?树根?这两个意象是审

好题、挖掘材料的内涵的关键。考生若能洞悉材料中的?树根?与?流星?的特质,就能领悟出:?树根?虽然明显受制于地球的?引力?,

似乎不那么?自由?,但却能根深叶茂、充满勃勃的生机,而失去地

球引力的?流星?却飘忽不定、无所依附。可以说,诗中的?流星?、?树根?实际上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考生由这两个角度引申发散,就可以找到不同的写作切入点。

1.从?流星?的角度:考生可以选取的立意有?人生没有绝对的‘自由’,引力无时无刻地约束着你?、?适当的约束与无依无附地飘行的辨证

关系?、?莫让‘自由’遮慧眼?、?天下无绝对的自由,因为每个人都

应该担当责任?……

2.从?树根?的角度:考生可以选取的立意有?美好生活,需要脚踏实地?、?人生因实干而不同?、?若要成功,既要有高远的理想,更要

深深地扎进地层,汲取营养,孜孜不倦?、?脚踏实地,扎根基层,

找到精神依托,实现自我价值? (2)

3.从综合的角度:人内心必须有所依存,绝对的自由,只会使心灵在真空中失重,面对未知的浩瀚宇宙,产生恐惧;人生应该要的追求,实实在在的才是归依,不能被所谓的?自由?诱惑。?仰望星空?,给

人提供了另一个精神的维度,让灵魂超越宇宙空间;?扎根大地?,

则呼唤?自由价值?的回归,不做无根之浮萍,不建无基的楼阁。既

要异想天开,又要脚扎根大地。考生如果从?人要有高远的追求?、?面对纷繁复杂的万千世界,要拒绝各种各样的诱惑?、?世事纷杂,

要会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等角度入手,也是很好的写作立意。

……

可以说,抓住诗歌的意象,从诗歌的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入手

去悟,才能由表及里,透过表层意义,探究到它的深层内涵,写出

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感悟,才能使文章既能具备应有的思想深度,又能拥有内容的与众不同而脱颖而出。这是?诗歌型?新材料作

文的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三、最佳切入,彰显思辨,感悟人生:

考场作文尤其要有亮点,要与人不同,写出自己的个性,那么?切入?角度就很关键,?切入切入?,就是先切而后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材料的意义点多了,确定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

从切出来的众多角度中寻找一个最佳的角度作为自己文章的突破口。也就是说作者在选择最佳切入点时,既要考虑最佳角度,也要考虑

最适合自己展开的角度,即别人少有顾及的意向而自己却感悟最深、有话可说且能把话说好的角度。比如,考生如果从诗的后半段入题,写追求、坚守、信念、扎根、底线这样单方面的文章,立意就比较

普通,不够出彩。考生如果能够从全诗着眼,写到?仰望夜空与立足

脚下??自由与坚守??避免浮躁,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间的

辩证关系,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立意会更深刻。

另外,写作时,为了保险,最好能引用材料中和你的角度、观点相

关的句子加以分析、假设,这样立论就扣住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作文?的要求。观点有出处,有来由,言之有理,容易得到阅卷人的

认可,否则极易被判为偏题。准确理解材料的含意,根据自己的知

识储备、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选定作文中心(选取材料中的一个?意

义点?),即可构思作文。

【优秀作文】

最朴素的根有最美丽的梦

一考生

顾城为什么愿意变成?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呢?因为地层里是最朴

素的根,它有众多的根须,蜿蜒曲折,遍布地下,如若不是有它们

的支撑,大树何谈大树,一如草芥。

根在地层的痕迹你不会看到,它朴素无华,始终努力着默默着让树

枝繁叶茂,让树身姿完美!

我们也有自己的根。

我们自己的根就是内心朴素的品质。拥有内心朴素的品质,通过努

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3

根是最朴素的,因为它拥有的只是在黑暗中也能摸索前进的勇气,

在泪水与汗水的灌溉下也能茁壮成长的个性;人的品质也是最朴素的,因为它不受外界的影响,不浮躁,不喧哗,只是在泥土中摸爬

滚打,才显得充盈、明媚、美丽而且强大。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

隆平,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始终把跟扎在那片黑土地上。他穿着

水田靴,两腿沾满了泥点子,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样,忙碌在田

间地头;他身子瘦小,后背微驼,脸色红黑,双手布满伤痕,比田

间的劳动者更像劳动者。正是因为他具有最真诚最朴素的品质,为

了杂交水稻,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

才让梦想化为了现实。

根是最朴素的,即使在喧闹的城市中也能保持丰富的安静。人的品

质也是最朴素的,它朴素得以至于忘记了自己,只是在自己那逼仄

的空间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加油。中国最美?洗脚妹?刘丽,家境贫寒,14岁就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

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后来一直在

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她朴素得以

至于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家庭的艰辛,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

积蓄都捐助给了贫困学生。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正

是因为她具有最真诚最朴素的品质,在她身上发出了圣洁的光芒,

才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结出红硕的花朵。

在天地之间,我等一如草芥,怎样才能立足于这世间?唯有拥有一

个强大的根,朴素的根,忘了自己却能被别人记住,古之圣人不都

如此?如此,抑或可达逍遥游的境界,不借外物,只凭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根。

绿荫浓蔽是每一棵大树的梦想,可是真正做到的,只有那些根系强

大的。树根与树不是美与丑的对照,而是两种美的联系,树根的美

是树的美的基础,像树根一样的美才是最永久的。

最朴素的根有着最美丽的梦,人亦是。

【点评】

作者能很好地以一种独出心裁的思维去关注、感悟、品评,进而提

炼出写作的新视角——?最朴素的根有着最美丽的梦,人亦是?。与

众不同的立意,匠心独运的构思,耐人寻味的标题,富有诗意的开头,旗帜鲜明的观点,考生为自己的作文创造了多处亮点。

最值得称道的是,本文诗意隽永,富含哲理。你看,绿荫浓蔽是每

一棵大树的梦想,可是真正做到的,只有那些根系强大的。树根与

树不是美与丑的对照,而是两种美的联系,树根的美是树的美的基础,像树根一样的美才是最永久的。作者由此及彼,由树及人,富

有思维的深度,更彰显了思辨的色彩。可以说,本文不仅语言灵动

彰显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更从不同的角度深刻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

中心,是一篇上乘之作。

4

【篇二:2013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

2013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顾城的《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

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

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

地扎进地层。——文体不限(不含诗歌),不少于800字。

《忧天》选自顾城的《顾城诗全集》

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

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后期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

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

考生可以选取的角度有“理想太高远,实现理想要扎实去努力”“成功

需要束缚”“自由是相对的”等等。

2013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守住寂寞,拒绝浮躁“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扎进地层”,“树根”在地层是黑暗,是寂寞的,但它正是在

黑暗寂寞中吸收养料,让大树枝繁叶茂。由此联想,面对现今喧嚣

浮华的社会,一个人只有心灵耐得住外界的纷扰,守住寂寞,人生

才会更加美好。

深深扎进地层的“树根”,只有耐得住黑暗的寂寞,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样,人只有耐得住生活、事业和心灵的寂寞,才能在潜心修

行中让心灵的到升华。我国的文学大家钱钟书先生生前潜心专注于

编写《管锥编》,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期依旧恬静淡泊,耐住浮

躁与寂寞于牛棚中读书写字。这就是一种对寂寞的坚守品质。钱钟

书先生之所以能够学贯中西,游走于古今,正是因为他能耐得住文

人研究学问、钻研难题的寂寞,摒弃对外界纷繁迷眼的物质追求和

享受,所以他的人格魅力持久弥香。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正

是因为懂得耐住寂寞,专注事业,人生才更加美好。

苏轼面对荒凉寂寞的黄州依旧笑呤“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无动力

帆船航海第一人崔墨心怀梦想,独自一人耐住旅程中的寂寞与艰辛

完成壮举;李桂林、陆健芬夫妇在大山里为孩子们撒下希望的种子,在寂寞中坚守18年??他们的时代不同,事业不同,他们却中谙一个

相同的人生真谛:人生的奋斗旅程是充满寂寞与艰辛的,唯有守住

心灵的寂寞,始终默默无悔地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我们的人

生之树才能由此绽放艳丽的花朵,从而在收获得季节结出累累的硕果。与此相反,当代的某些所谓“文人大师”却无法按捺住坚守的寂寞,总是受到高利益、好名声的刺激与驱使,胡乱造假论文、东拼

西凑文章、连夜印刷只为追求销售量。急功近利的举动只会使原本

静如水的心变得浮躁空虚,拒绝尘世浮躁诱惑的原因所在。塞林格

的寂寞坚守,著出《麦田里的守望者》,令人敬佩;莫言的寂寞坚守,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令人景仰;罗阳的寂寞坚守,托起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令人动

容?? 面对喧嚣浮华的社会,我们应该拒绝浮躁,像“深深扎进地层”

的树根一样,耐得住黑暗,耐得住寂寞。(内容23分,表达22分,发展20分。总分65)

2013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守住内心的“灵魂” 人生在世,需要有

立身之本。何为本?我想,就是扎进地层的“树根”,我们内心深处

的“灵魂”。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灵魂就是深入地层的树根,有了它,大树才有茁壮成长;反之,如果我们失去了灵魂,就

会像没有了引力束缚的流星,最终陨落在天际。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各界人士都在热议高论,采访他

的人如过江之鲫,文学爱好者也在突然暴涨,书店里的莫言著作被

一抢而空,相干不相干的大学则在邀请莫言当名誉教授??面对此情

此景,莫言很淡定,他声称自己很希望能够回到老家高密继续安静

地创作。正因莫言守住了自己的阵地,没有因为名利浮华而改变自

己写作的初衷。他坚守自己文学创作的初衷,坚守内心深处的灵魂,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人生进行深刻的体悟,于是他写出了像《我们的荆轲》《蛙》等具有深刻思想的作品,终被诺奖青睐。台

湾作家林清玄曾说过:“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

”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林清玄仍有这样的体悟,写出这样

的文字,这离不开他对生活的态度。“一味追求物质的享受和现实的

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正是林清玄这种队生活从容、淡泊的传

统观念,使他的作品富有哲理与内涵。林清玄守住了内心深处的灵魂,成为了生活的主人。对生活,他并没有因当今的快节奏而改变

最初的坚守,反而体会得更加深刻透彻。他守着对生活的感悟与深思,让我们从他所阐述的茶道与佛教中体会出无限的哲理。

反观刘铁男,以为原本人人敬羡不已的副部级高官却在一夕之间成

为了人人唾弃的贪官,究其原因,难道不是以为他丧失了内心深处

的灵魂吗?做人当诚实,做官当清廉。可是他呢?造假、受贿、骗

套国家贷款。名人、高官若是偏离了内心深处的灵魂,他在大众面

前的形象就一落千丈了。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发展迅猛的时代,

有太多的事物让人偏离了初衷,肆意排放污水的黑心厂家,还有那

向黄埔江扔了成千上万头死猪的养殖户们。是啊,一个人,如果失

去了内心深处的灵魂,亦如顾城先生所说的因为失去地球引力而获

得“自由”的流星一样,终在天际陨落。唯有让根深扎地层才会繁盛

不衰。守住内心深处的灵魂,为自己保留一片纯粹的净土,才能在

让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内容23分,表达21分,发展19分。

总分63)

生命因流动而美丽

还在学生时代,我从课本上读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句子,当

时整个人好像被仙气灌注了似的,一下子通体清新、鲜活、明亮起来。河水流动了,不会腐臭;门轴转动了,不会被蛀;那么,生命

流动了,岂不就可以“长寿”?

这种流动欲,强韧地伴随我一直走到了现在。在我看来,生命因流

动而新鲜!婴儿是很喜欢“流动”的,从爬到站,再到行,不知经历

了多少个跟头,摔得鼻青脸肿,依然不肯罢休;什么东西,他都想看,想摸,想尝,根本不在意那些东西是否脏兮兮,是否危险暗藏?

因新鲜而无畏,因新鲜而探寻,因新鲜而激动,于是和朽气沉沉的

老年人,甚至成年人、少年人,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难怪北大

诗人林庚呼吁要拥有“婴儿眼光”,美国诗人梭罗提倡“黎明感觉”呢!生命也因流动而灵慧!

很多人激赏孔子的坚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感叹孔子的丰赡,

思想如宗教一样,泽被一代又一代人!但从教育的角度讲,我更喜

欢他的灵慧。比如脑袋一根筋的樊迟问他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即父母生前,依据“礼”侍奉他们;父母死时,依据“礼”安葬他们;父母死后,依据“礼”祭祀他们。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惟其

疾之忧” 有点古怪吧?可是仔细寻思一下,又很合理。父母不担心孩

子的态度、能力、习惯、勇气,只担心孩子的身体,这说明孩子很

自立、很自强啊,这不就是最好的孝么?这是多么灵慧的回答啊,

没有经历佛家所说的持戒、入定、生慧的程序,也能将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的思想,发挥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多么神奇啊!

生命更因流动而充满力量!

流动并非一马平川,也会遭险滩,遇磐石,迎飓风,所以抗争与搏

斗在所难免。鲁迅先生对青年这样说过:“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

要发展。要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要反抗他,扑灭他!”在《补白》一文中,他又提出了“驰而不息”的思想,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反抗”、“扑灭”、“驰而

不息”,都道出了生命的力量之美!这种力量源于对美好未来的渴盼,对艰难险阻的攻克,对自我的不断超越。

顾城选择“树根”,放弃“流星”,显然带有轻“海洋性格”,而重“大陆

性格”的色彩,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是很容易把生命的青春气象也

一并丢失的。其实,流星失去地球引力,它仍在宇宙的怀抱中,即

使被其他行星撞得粉身碎骨,它一样可以无怨无悔。因为它走得多,看得多,因而活得更多,更潇洒,和安土重迁、固步自封的“树根”比,流星的生命不知要光鲜多少倍!

从这个角度说,我很喜欢陶渊明的诗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想想吧,死后还不已,依然与青山同在、同生,何其美丽,何其快

意啊!无独有偶,英国诗人济慈的墓碑上刻了这么一句话:“这里安

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水的特性正是流动的啊,这是对他

精神生命最形象的概括。相隔万里,跨越千年,却不约而同地道出

了人生的真谛:生命因流动而美丽!

2013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人生中的赛跑

“时间是贼偷走一切”,很多人在老的时候都会感慨的一句话。回顾

自己的一生自己做过多少值得或不值得的事情呢?最近的比赛上刘

翔以12.88的成绩平了世界记录,这就比赛在有限的路程中谁用时

最短谁就是冠军;然而我们的一生不也就是一场比赛吗,只不过比

拼的不是谁用时间最短,而且看看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跑了多少路程。

或许大家都会看到社会上永远存在的两种人。一种人闲的无所事事,忙的气喘吁吁。同样的一天时间里面他们做了完全不同的事情,如

果按比赛来说忙的人今

天的路程已经遥遥领先了对方。然而闲的人却会说好无聊的一天。

是否现在的你似曾相识?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有的人一生

名声显赫。大家在看到光鲜亮丽的外表时候是否有想到那些外表背

后有着怎样的努力。同样的出生,同样的上学,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然后最后不同的结局的时候。往往就是我们忽视的背后的

努力了。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做的事情很有意义,或许只是对于当下吧。然后每隔一段时间以后回顾之前的我都觉得自己好幼稚,同样

的在幼稚的时候我失去了很多让自己成熟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得

到多少就会失去多少。很多时候我总想找到快捷的方式完成自己所

想的目标,最后的结果就是忽视了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自己实实在

在的有多少本事,或许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让我措手不及。就

像我完成了比赛,但是却不是第一名。

“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属于你。”阿

甘母亲的这一句话,向我们阐明了: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存在,而且是独一无二的。阿甘,就正是听着这样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

地踩出了属于自己生活的奇迹,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他把自己仅

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

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

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

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然而这就

是生命的路程。谁能说阿甘的一生不是丰富多彩,在有限的生命中

他做了我们这辈子或许都不会做的事情,至于人生比赛的输赢对阿

甘或许都不重要了吧。在这边说一句,有些事情这辈子不做,就不

会去做了。

其实人生的比赛不在乎输赢,而是在乎你的人生时候过的是否有意义。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是哪里,而是在乎旅途的风景。有意义的人生不在于长度,而是在于人生的宽度和深度,如果

你现在过的生活毫无意义的话,不介意你开始你的第二人生。?

人生的赛跑有时好比龟与兔比赛一样,龟比兔慢,但活得长,兔比

龟快,但死得早。看你如何权衡。

人生的赛跑有时又好比雷锋和一个长寿的恶人相比一样,前者生得

伟大,死得光荣,活得虽短,但精神长存;后者生得萎琐,人都嫌

其活得太长。看你的选择。人生的赛跑让执着于赛跑的人累得满头

是汗,而忘掉在赛跑的那一人看到满眼的风景,不知不觉中停下脚

下的步履......

人生的赛跑让富有和有权力的人放下金钱、地位,放下身段,去做

有益身心健康和公益的事,也让贫穷的人安贫乐道,精神上过得滋润。因为路太长,不这么做,你到达不了终点,你的综合成绩太低,你的生命质量必然太差。人生的赛跑让我们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不

在于你跑得多快,还在于你跑得多慢,在于你的每个脚印是否踏实,是否让人生过得充实、圆满和智慧。

【篇三: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简析】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简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质:引用诗歌类(关注人生、哲理)

材料内容(关键词):顾城,《忧天》,夜空,惊恐,引力,流星,漂浮,自由,树根,深深,扎进,地层。材料特点:引用诗歌也是

材料作文中一种常见的引述材料的形式,福建试卷引述的是顾城的

诗《忧天》,其主题含义很集中也并不难于理解,只是在具体的写

作过程中学生自由发挥或是扩展的空间会窄一些,恐怕要出现“千人

一面”的情况。

审题立意:挣脱“地球的引力”,“会变成流星”,“在天宇中飘行”,

这虽然在事理上说不通,但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我们是明白的。就是

说事物或人不能完全没有限制和束缚,否则就会失去一定的生命或

生活的轨迹。“变成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是说生命或人生要

根植于大地,要有固定的根基和一定的生命花期。前者说的是人或

事物不能追求无限制的自由,后者是说是人或事物要有根基要有限

制和约束。所以这是一个关于“自由与限制”“扎实与轻浮”的老生常

谈的主题。并且诗意的本身就是一个限制,它否定了“自由”,肯定

了“限制”,这恐怕不利于考生写作能力的发挥。

(一)星星要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否则,如果进入大气就会粉身

碎骨散落成流星。帆船要在一定的航道上航行,否则,如果陷入茫

茫无际的大海,就会变成孤独无助的生命。学做一棵深深扎根于大

地的大树吧,只有先扎下坚实的根,才能分蘖出繁茂的生命。

(二)每个人都向往追求自由的生命,然而,自由并不是一段无拘

无束的旅程;每个人都向往如白云一样舒卷自如地航行,然而,舒

卷自如也定然会马上漂浮得无影无踪。无论是“枪榆枋而止”的“学鸠”还是“背负青天”的大鹏,也一定是“有所待者也”。“有所待”就是有

所要有所依托,有所凭借,有所限制。

(三)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一种约束的力量。河流需要有河岸的

约束才能自由流淌,鲜花需要有季节的约束才能自由地开放,风筝

需要有引线的约束才能迎风飘举,理想需要有正义的约束才能不发狂。自由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总体含意]作为地球上的生命,要依附地球,深深扎进地层,这是

历史形成的传统状况和认知,但是在现实中萌生一种时尚:脱离地球,追求绝对的“自由”——结果将成为无依无附飘行天宇的流星。

应该拒绝这种时尚,回归传统。

[最佳立意]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例如面对“引力”与“自由”)

[局部含意]例如:题目材料出自顾城的诗歌“忧天”,是不是可以联想顾城最为我们熟知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是不是可以联想顾城诗歌风格的演变,他的书法、绘画和其他

朦胧派诗人?是不是可以联想对照庄周、李白和苏轼?是不是可以

联想“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是不是可以联想顾城的人生历程,他的出国、婚变、杀妻和自杀?如果引出如下感悟或联想——我仰

望着夜空,它是那样庄严圣洁,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人类终

将摆脱地球引力,如同流星,让心灵在天宇栖息、依偎。哦,当然!为了获得这种“自由”,我们要脚踏实地,深深地扎进地层——行不行?……

[阅卷指标]拒绝无依无附的“自由”,深深“扎进地层”。

[选材空间]地球流星、树根地层、神舟飞天、蛟龙潜海、个性培养、

孩子成长、切断勇气、出错纠错、事大事小、水任方圆、接受放弃、生活平衡、手机使用、权衡归还、盐卤点制、飞而知之、干扰蝴蝶、梦想未来、意愿选择、沉沙成珠??由历史到未来,“放纵‘自由’或拒

绝放纵”无所不在。

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朱大可:

福建省用顾城的诗歌做命题,也可以视为一种进化,但顾城的诗句

应该有更好的选择。如果是我,我就选择顾城的诗句作为考题但可

以选更好的诗句,比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个句子多好,哲理非常明快,句式非常简洁,也有深刻的寓意,

比现在引用的那个好多了,那个太杂乱,它的句子一点都不干净。

福建还有自己的诗人,像舒婷,她的诗句,也可以拿来做文章。今

年选择诗歌是一次突破,但选的句子不够好,这是一种遗憾。

语文出版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有记者问看了今年高考作文题如何?我答:如同这连绵的夏天的雨,忧郁极了。一是题材远离现实生活。二是立意拘泥狭窄空间。三是

思想浅薄之至。四是抑制学生思考、想像和语文多方面能力展示与

发挥。总的印象:勉强给60分吧。唉,高考学生作文呵,让我拿什

么拯救你?

看了一年又一年语文高考作文题,让我更加坚信:当下孩子没问题

老师有,老师没问题出题的有,因为高考是指挥棒呵。高考出题者

再这样年复一年的下去,不毁掉中国语文教育才怪!语文教育的唯

一出路就是回归语文本来面目,找到出发原点,教真真实实语文,

考真真实实生活!

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陈成龙

“从提供的材料看,今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仍然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

的考察。”陈成龙老师说,从审题上看,今年的高考作文还是有一定

的难度。考生要善于抓关键词语,进行挖掘、提炼,把握材料的内

涵和主旨,选择最佳切入点。

陈成龙老师认为,这种材料作文有一定的开放性,至少能让考生有

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但把握主旨仍是关键。比如,从关键词“惊恐”、“引力”、“飘行”、“拒绝”、“自由”、“扎根”等词语中,考生可

以选取的角度有:“人要有追求”;“面对纷繁复杂的万千世界,要勇

于拒绝各种各样的诱惑”;“若想成就一番作为,需要脚踏实地”等。(东南网)

福建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薛章辉

“今年的作文题目很好,涵义深远,考生可写空间很大。”薛章辉老

师说,从审题上看,最佳切入点是深刻领会材料的内涵和主旨,考

生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挖掘、拓展,找到写作切入点。

如何写才有可能拿高分?薛章辉老师举例说,抓住内涵主旨是关键,“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的自由是不可取的,要做“深深地扎进地层”

的人。考生可以选取的角度有“理想太高远,实现理想要扎实去努

力”“成功需要束缚”“自由是相对的”等等。(福州新闻网)

著名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题材很好,能引领扩展考生的人生境界。“文章是主体情感的体现,不是只有观察生活就够了。”孙绍振对记

者说,一味地模仿现实不好,太写实的内容,会变成机械唯物主义

的惯性,窒息考生的想象力。(人民网)

福建省泉州五中教师张曦林

这首诗出自当代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如果把诗歌题目也给

同学,个别同学可能免不了会因为题目而偏离诗歌的主旨,写成了“杞人忧天”。而学生最后在立意的确立上又万万不能受2010年北京

卷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干扰。所以如果从流星无依无附,四处飘行的特点和树根扎根地层的特点对比,并分析原因——大地

母亲的引力,或是拒绝自由,我想,确立出正确的立意并不是件难事。但如果抛开诗文,去檃栝以往的范文,或是断章取义,那就谬

以千里了。这个题目似乎也有一定的时代性,已有不少学子留学海外,他们最终是成为那看似美妙的自由流星,抑或是回到祖国,扎

根大地,这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人生一种艰难的抉择。(人民网)

对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点评一: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福建已经连续四年出这种题型,可见该

题型有一定的生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出学生临场审题的能力。这道题以一段浅显的现代诗为材料,先表达诗人担心失去引力的“惊恐”,再以漂浮在天宇的的流星和扎根土地的树根作对比,得出诗人

自己的观点:拒绝自由,扎根实地。语言浅显,主题不新,考生可

以不必“惊恐”。

不过,从题目所选用的这段材料来看,有几个问题尚需斟酌:

其一,流星是失去引力而成为流星吗?首先,任何物体都受引力所制,地球失去引力,允许假设,但流星恰恰是某优游状态下的星体受到

另一星体的引力牵引而脱离原有轨道,划过天空,为我们所见,才

称为流星的,所以“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成为流星”一句不合事理,甚至语义相反。

其二,在天宇中漂浮的自由,和扎根土地的扎实,并非一对相反的

概念。“自由”和“限制”相对,如诗中的“引力”的牵制所示;而“扎实”

和“轻浮”相对,如诗中的“漂浮”所示。这样本诗的主题就包含了是

自由与限制、脚踏实地和轻浮漂浮两组关系,而“我要拒绝这种“自由”/我愿意做一段树根”一句就逻辑不清了。

其三,假如有考生认为,我就是要追求没有引力、没有限制、无牵

无挂的生活,不可以吗?虽然这种生活难以达到,但不能羡慕、不能

追求吗?庄子不就在追求一种“无所待”的“御风”境界吗?所以,本诗“我要拒绝这种自由”的立意指向让那些不苟同材料观点的考生畏葸

不前,有强人所难之嫌。

等等。

本题选用一段现代诗为作文材料,本来可以使国人为之一亮,希望

在无趣、无情的高考试卷上留下一点久违的诗意,不料,这段不知

出自哪位名家高手的诗歌,不仅极其浅白、缺少诗味,而且还有学

理上的缺陷,令人难以卒读,哪里还能写出什么诗意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