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情感分析(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情感情感分析题答案

古代诗歌情感情感分析题答案

3.菩萨蛮·咏梅 [宋]朱淑真
•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霜 钩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 香。
•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 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 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 要分析。(4分)
• 白话译文
• 几朵带着雨意的乌云一动不动地高挂在天 空,小溪的桥上寒意袭人。一弯新月刚刚 冲破云雾的遮挡出现在天边,梅树多姿的 身影在东风中摇荡。小桥下的潺潺流水在 向远方流左。一枝怒放的梅花在皎洁的月 光中散发着幽香。
• 结合全诗,简析诗人在尾联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
• 词句注释:槛,当指大明寺之栏干。
• 书剑,指文才武艺。明时,谓政治开明之时代。
• 白话译文:
• 清晨,我远望匡山,但见青山如画,青翠的颜 色深浅不一,树木参差不齐。
• 藤影随风飘动,垂到栏杆上。山间的小路上, 行人大都带着一只家犬行走,晚归的农民们都 背负着柴薪。
• 来到院中,满地落花,才想到已是暮春, 时光流逝之感涌上心头。抬头看去,月光 空明,已是拂晓,整夜未眠。
• 独立阶前,仰对明月,划然长啸。思念的 故人,应该在天际独行。
• 答案 :①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异 乡”言其飘零,“梦断”言其孤 独难眠, 乡梦难成。
• ②对贫病交加的境遇的喟叹。爱书成癖却 因病不能 读,心生愧意,有嗜酒之名却家 贫无钱沽酒,这种境况令人感慨无奈。
• 回首天涯江路永。远树孤村,数点青 山暝。梦过煮茶岩下听。石泉 呜咽松 风冷。
• 注:元成宗大德年间,卢挚由集贤学士大中大夫调任湖南岭北 道肃 政廉访使,即贬谪南方,此词写于他被贬之后。
• 上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词句 进行分析。(4分)
• 作品鉴赏:《蝶恋花·鄱江舟夜,有怀 余干诸士,兼寄熊东采甫》通过梦中 与友人煮茶共饮,表达作者迁谪之意 和思友之情。

诗歌鉴赏习题-分析诗歌情感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doc

诗歌鉴赏习题-分析诗歌情感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doc

诗歌鉴赏习题-分析诗歌情感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doc 20220221分析诗歌情感一、诗歌鉴赏(共42分)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邺都引[唐]张说①君不见魏武②草创争天禄③,群雄睚毗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④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睚毗相驰逐”形容群雄虎视眈眈,逐鹿中原的态势,突出了曹操“草创”事业的艰难和他削平群雄、统一中原的决心与气概。

B.三、四两句,在“昼携壮士破坚阵”的金戈铁马紧张激烈战斗后紧接“夜接词人赋华屋”的场景,凸显曹操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C.“城郭为墟人代改”,一笔跨越了五百年,从前六句对历史的回顾转到眼前的现实景象,从怀古转到慨今。

D.这首诗从体裁来说属于乐府诗,从题材来说属于咏史怀古诗。

本诗运用对比、衬托、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富有表现力。

(2)“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请指出“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答案】(1)B(2)描绘了一幅繁华富庶(繁茂葱郁、兴旺发达)的画面;邺都缭绕在西山的南面,漳河边桑树、榆树连成一片无边无际(邺都城邑规模之大和周围树木的繁茂)。

(3)①对邺都(铜台、铜雀台)昔盛今衰(世事沧桑、富贵不常、盛衰不常)的感伤之情,②对曹操英雄不再的缅怀与感慨之情,③表现出诗人被贬后壮志难酬的内心苦痛和愤懑之情。

【解析】【详解】故选B。

小题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概括画面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解答本题,首先概括画面特征,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二句,主要描写曹操在生产、建设方面的功绩,是一幅繁华富庶的景象。

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二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师用书(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二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师用书(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十二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知人论世,披文入情第一节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幽州新岁作张说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

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

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二、[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

②侧径:狭窄的路。

篮舁:竹轿。

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第二节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考情调研】主要考查方式有:①直接考查,要求分析某一联(某句)诗句的情感;②对比分析,考查两篇诗歌情感的不同;③隐性考查,通过诗歌内容、写作手法等推断、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几乎每一套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题都会涉及对思想情感的赏析。

诗歌的思想感情--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及解答

诗歌的思想感情--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及解答

诗歌的思想感情--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及解答诗歌的思想感情1.(2011·海南省嘉积中学质量监测)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晴晚望贾岛①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①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

(1)题目为“晚望”,诗人具体“望”到了哪些景色?请简要叙述。

(2)末尾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以及内容与题目的关系。

这要紧扣题目中的“晚”和“望”字,并结合全诗来进行作答。

(2)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

主要指出这两句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并指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不要忽视诗歌所给的注解。

【参考答案】:(1)诗人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在夕阳斜照下,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几乎多至“万重”;在遍山皑皑白雪中,采樵人缓然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

(2)诗人在回山寺的路上,听到山寺上传来钟声,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禁不住心潮起伏,平添了更浓厚的诗意,也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

这两句又起着点活全诗的妙用,前六句景色全是望景,这一声清亮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

这钟声不仅惊醒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动人的局面。

2.(2011·海口市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野水孤舟梁栋①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①梁栋,南宋诗人。

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解析:(1)从内容来看,是一首写景诗,融情于景。

诗歌思想情感类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6套)

诗歌思想情感类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6套)

诗歌思想情感类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6套)诗歌思想情感类鉴赏训练[例题1](怀古咏史诗)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易水__________________[唐]胡曾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

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

渡易水[明]陈子龙①注:①陈子龙,明末抗清义士。

②并刀:一种锋利的刀。

③匣中鸣:相传楚国剑工铸成的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将要杀敌饮血时常作匣中鸣。

[题干]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易水》表达了诗人对荆轲刺秦王失败的遗憾和惋惜之情。

当年刺秦王的英勇荆轲已无处寻觅,只有滔滔易水千百年来还在悲壮地流淌。

《渡易水》抒发了诗人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并刀夜鸣,悲歌不平,易水依旧,云淡草青,但世间却找不到可以让诗人为之壮行的英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从试题的设问角度看,考生应注意“分别”二字,这就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如果放在一起比较,难度就大得多。

同写易水和荆轲,两位诗人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

[例题2](思乡怀远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归朝欢柳永别岸扁舟三两只。

葭苇萧萧风淅淅。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

渐渐分曙色。

路遥山远多行役。

往来人,只轮①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

转觉归心生羽翼。

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

岁华都瞬息。

浪萍风梗②诚何益。

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①只轮:代指车。

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题干]请结合词的下阕具体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急迫;“愁云恨雨两牵萦”突出了乡愁的浓重。

“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对年华易逝的伤感。

“浪萍风梗诚何益”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风梗”,表达了自己浪迹无定之苦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

最后几句写出了自己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

初中诗歌鉴赏分析(有答案)

初中诗歌鉴赏分析(有答案)

1诗歌分类鉴赏1、送别诗:感情:离别的不舍与感伤、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浥(yì):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问题:1、第一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 和 。

第三四句诗由写景转入 。

“ ”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敬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于言表。

【时间、地点、季节;抒情;更】【举一反三】送友人 (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诗歌的颔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作者写友人路途遥远、来日艰辛,表达了作者对有人的关爱之情】2、思乡怀人诗:(一) 思乡(亲)缘由:内在――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感时触景)。

(二)思想情感:漂泊在外的游子、常年征战在外的将士思念家人渴望团聚或者闺中少妇思念远行人的情感。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描绘了诗人抱着膝盖在灯下孤独地坐着的情形,描绘了诗人孤单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孤单寂寞的思想感情。

】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诗人通过写想象家里人在深夜未睡着在谈论我,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3、山水田园诗:常见情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而寄情山水、对宁静生活/ 田园生活的喜爱的向往之情,表达自己闲适、从容的生活态度。

新晴野望王维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新晴:初晴。

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1、从“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古诗鉴赏之情感类试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古诗鉴赏之情感类试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古诗鉴赏之情感类试题训练及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面问题。

清平乐·弹琴峡①题壁[清]纳兰性德泠泠②彻夜,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

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搏,声若弹琴”。

②泠泠:水流声。

[题干]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边塞景象:作用:情感:[答案](1)描绘水声泠泠、关塞入云、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的边塞景象,渲染苍凉肃杀的气氛。

(2)联系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烘托作者行旅天涯的悲凉凄苦,为结尾抒情做铺垫。

(3)(第二、三步)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关塞行役的艰辛、背井离乡的无奈、英雄失路的落寞及对朝代兴衰的感叹。

[解析]这阕词,上片由水声泠泠起兴,慨叹知音难觅、前朝如梦、边愁难写等等,其复杂交织的悲感皆由这鸣琴一样的水声勾起。

这是由听觉上引来的愁情落笔。

下片仍是前景后情,从视觉、眼前景上进一步渲染这种愁情,结二句则由辛弃疾词句化出,自然浑成,表达了千古英雄皆寂寞的落寞情怀。

词的上片落寞幽清,下片写景却是异峰突起,于清越中显雄壮,词意颇有险绝之势。

人随落雁西风,亦是苍凉肃杀之句。

峰高入云,则秋风苍劲,鸿雁低飞。

独立绝顶,胸中层云涤荡,人便有御风而翔之势。

心意沉浮,风满袍袖,人的身心仿若全部融入苍茫时空之中。

词的结句,取辛弃疾《水龙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一感“无人会,登临意”之悲慨,直抒其郁勃胸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赠阙下裴舍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起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注:①当时,裴舍人的地位较高,诗人想得到举荐。

(完整版)杜甫诗歌鉴赏练习答案

(完整版)杜甫诗歌鉴赏练习答案

(完整版)杜甫诗歌鉴赏练习答案诗歌鉴赏练习(一)《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2.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

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

③西山寇盗:指吐蕃。

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1. 《登楼》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什么?“锦江春色来天,玉垒浮云变古今。

2. 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典(借古讽今)。

(1分)①暗讽君王重用奸邪,昏聩误国;(2分)②表达自己空怀济世之心却报国无门的抑郁与自遣之情。

(2分) (三)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战争频仍,时尚动荡,民不聊生。

(“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出长不达”)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诗歌的情感分析
一、赠友别离诗
1.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2.说说诗中哪个词最富表现力,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门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清佩:古人佩戴在身上的玉器。

走路时会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二、思乡怀人诗
3.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诗人为何“泪不干”?联系全诗试作解说。

4.旅次朔方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2.从“却望并州是故乡”看,诗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三、边塞军旅诗
5.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三、四两句是写征人的心理设想,从语气上看,这位军人的胸襟是,但表达的感情却是、(用两个双音节词回答)柳宗元说:“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痛哭。

”联系诗句简述这两句诗的表达技巧。

6.塞下曲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写出了怎样的情形?诗篇表现了戍边将士何种情怀?
四、田园山水诗
7.过分水岭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

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爰一夜声。

1. 全诗描写的对象是而“”一词总领全诗,堪为“诗眼”。

2 .试说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自己真切感受的?
8.山中留客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道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人山中留客的理由有几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五、咏史怀古诗
9.越中览古唐·李白
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这首咏史诗运用的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诗人“览古”意在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10.途经秦始皇墓唐·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 试述“崩”字在文中的含义及诗人借之抒发的感情。

六、哲理诗
11.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乐游原,长安西南,地势高,可俯视长安城。

1.诗人“驱车”是因为,“登古原”是为了。

2.说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句中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1.《闻乐天授江州司马》1.元和十年白居易意外被贬为江州司马.2“惊坐”垂死病人突然坐起,足见此惊非小,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闻讯后惊愕、激愤和感慨万千的形象,这饱含着诗人对朋友深切关注的诚挚深情,也表达诗人对世道不公的愤怒与谴责。

2.《待储光羲不至》①一是晚钟已敲响,二是天又下起小雨。

②对朋友来访的急切期盼之心情和久侯不至的失望、惆怅的心情。

前一种心情又通过清早起打开多重屋门,在家中静听朋友坐车的声音,仿佛听到朋友身上玉佩的响声而出门迎接的动作等细节来表现。

3.《逢入京使》一是自己年已迈仍出征戍边,自觉凄凉,二是离家愈远而思乡、思亲之情愈切,三是想象中亲人时时为己担忧的情景,更使诗人悲痛不已。

4.《旅次朔方》自己所处地离家乡更加远了,那“日夜忆咸阳”的心更加忧虑和焦急了,诗人的失望与痛苦之情谥于言表。

5.《凉州词》(1).欲饮军乐吹响,催征人出发(2).豪迈、旷达沉痛、忧伤这是反向抒情的手法,表达忧伤的感情用悲哀语言的感人力量不如用旷达的语言,就像人气愤极了反而会发笑,悲哀极了反而会唱那样。

这样表达的感情更沉重、更深刻。

6.《塞下曲》(1)艰苦的生存环境;(2)紧张的战斗生活。

表现了戍边将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战胜敌人的决心。

7.《过分水岭》. 1.溪水有情 2.从溪水“三日得同行”的“行”与“惜别一夜声”的“声”两方面来表现溪水与人情真意切,诗人化无情之物为有情,写得细腻别致,意味绵长。

8.《山中留客》理由:一是山中绚丽多彩的春光诱人。

二是天阴下雨不是理由,因为即便是晴天,高山的云雾也会沾湿衣服,可那却是另有一番风光。

从劝友中流露出诗酷爱自然,醉心山水的恬美心境。

9.《越中览古》今昔对比。

诗人意在表明:胜利后的骄奢、淫乐只能是新的失败的开始,任何表面的辉煌都只会给后人留下笑柄。

10.《过秦始皇墓》.“崩”言秦始皇死,又言秦王朝速灭,还言后世人之怒。

一字意深。

从中也透视出诗人对秦始皇的针砭与嘲讽。

2.反衬法。

以汉文帝的谦和、礼让与秦始皇的残暴、贪婪作对比。

作者不直接写自己,而是推己及人,用“路人”(行人)“唯拜”写尽秦始皇的无道和诗人的感慨。

11.《乐游原》1.“意不适”排遣内心的郁闷2.好景不长(难长)盛事难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