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作业1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法制史作业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法制史作业答案
A、地主
B、资本家
C、苏联人
D、外国人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5
题号:1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在唐代中央三大法司中,刑部主掌复核,凡州县审理的哪种类型以上案件必须报刑部复核()
A、流行
B、死刑
C、徒刑
D、杖刑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0
A、汉高祖规定“上请”制度
B、汉文帝废除肉刑
C、汉文帝确立“官当”制度
D、汉景帝规定“八议”制度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5
题号:1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1935年7月1日之后,国民党南京政府普通法院的诉讼制度是()
A、四级三审制
B、三级三审制
A、轻罪重刑
B、实行连坐
C、奖励告奸
D、德主刑辅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0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在秋审制度中,“案情属实,但危害不大,可留待下年秋审再作决定”,称为()
A、情实
B、缓决
C、可矜
D、可疑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5
题号:1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汉代时期创立“春秋决狱”的宗旨是()
A、论心定罪
B、亲亲得相首匿
C、老幼恤刑
D、秋冬行刑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5
题号:1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中国法制史》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参考答案
l此后,晋国铸刑鼎,遭到孔子的反对,认为成文法打破了奴隶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认为“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孔子的论调与叔向如出一辙。成文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定和公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标志着奴隶制的瓦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但由于其锋芒仍然是指向劳动人民,所以它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统治。
中国法制史》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法律史》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刑名从商:是荀子总结商朝刑事法律制度而言的,意思说商朝刑罚种类多,而且残酷,对后世影响较大。
2、九刑:是西周成文刑书的统称。《左传•昭公六年》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3、质剂: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周礼•天官•小宰》“听买卖以质剂”。据郑玄注释,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半而字全。这种竹简分为两种,长的叫质,短的叫剂;大买卖,如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用长券,即用质;小买卖,如买卖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剂。
(3)西周初期的统治者在夏商“王权神授”“天讨”“天罚”的基础上,发展了“德治”、“礼治”的思想原则,形成了奴隶主贵族较为完备的立法思想体系。“君权神授”说依然是周朝法律统治的理论武器,但在具体宣传上却发生了某些变化,即“以政为德”是“获天命”的关键,从而形成了以德为核心的新理念。当这种主张行用于法制方面,便产生了“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表明周初神权学说与现实政治、天上的至上神与地上的君主专制融为一体,标志着奴隶主阶级政治上的成熟与思想理论体系的严密。另外,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祀活动的礼,到夏商时代被赋予奴隶主阶级的意志,变为统治者束缚被压迫阶级、调整内部关系、指导社会生活的无所不包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周初统治阶级继承并发展了夏商的礼治思想,提出并实践了完善礼治的主张,把“亲亲”“尊尊”作为礼治思想的核心,同时使西周法律思想更趋完善化,礼变为奴隶主阶级维护君主专制与宗法等级特权的工具。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第1—5章)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第1—5章)

四、名词解释(每题6分,分30分)1.质剂:买卖双方各执一半。

这种竹简分为长短两种,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2、六礼:西周结婚的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后来封建社会基本上沿用西周的六礼制度。

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额外内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纺结婚姻。

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市。

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意。

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六礼始于奴隶社会,对后世影响很大,是包办婚姻与买卖婚姻相结合的体现,并充满浓厚的迷信色彩。

3.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始于西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周礼?秋官。

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辞听指听当事人陈述,理亏则语无伦次;色听指观察当事人表情,理亏则面红耳赤;气听指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理亏则气喘;耳听指观察当事人的听觉反应,理亏则听觉失灵;目听指观察当事人眼睛,理亏则不敢正视。

“五听”表现出浓厚的形式主义特点,但就其注意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而言,有一定借鉴意义。

4.《法经》: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

由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法经》。

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诸侯国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法经》六篇。

它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法经》六篇,分别是盗、贼、囚、捕、杂、具。

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把盗、贼放在开头部分,而把相当于刑法总则的具律放在了篇尾。

从《法经》的内容,可看出其阶级本质:第一,它的锋芒主要是指向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第二,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第三,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总之,《法经》是新兴地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封建地主阶级镇压农民反抗的暴力工具。

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1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刑名从商:是旬子总结商朝的刑事立法之后提出来的一句话,他认为商朝的刑事立法制订的比较完善,而且多为后世沿用。

2、九刑:有两种解释一是指西周的九篇刑书;二是指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剕、宫、大辟、流、赎、鞭、扑。

《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3、质剂:买卖契约,西周称为质剂。

质剂是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

这种竹简分为长短两种,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4、田里不鬻:西周初期的土地所有权。

土地归周天子一人所有,各诸侯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无处分权,无权买卖。

5、六礼:“西周结婚的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后来封建社会基本上沿用西周的六礼制度。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分30分)简述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

答案要点:采取的是法家的指导思想: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不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依法律论罪处刑。

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制定成文法,向百姓公布,使人人皆知法而又有法可依。

3、“重其轻者”——在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刑2、简述《法经》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1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总结春秋以来各诸候国立法经验,著《法经》2法经内容;改刑为法,先列罪名,后定刑制,全文以刑为主,夹着诉讼法和其它法律内容。

包括的正律,杂律,具律三大部份其中的正律包括盗律,赋律,囚律,捕律。

杂律规定的是除盗赋罪名以外的罪名。

具律是关于刑罚的适用,如加减刑罚等。

3法经的阶级本质;1)锋芒主要指向农民和其它劳动人民。

立法思想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2)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如规定了窥宫,盗玺等。

3)维护封建等级,例如丞相受金,左右伏诛,就是说如果丞相受贿,要把他左右的臣属斩首问罪,这个因为刑不上丞相的缘故。

中国法制史作业1-4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1-4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1一名词解释1、答:意思是说后世历代的刑名均沿袭商朝的,这说明商朝的刑罚种类繁多,而且残酷,主要是针对学是广大的奴隶和平民。

2、答:《九刑》是西周成文刑书的统称,指分为九篇。

3、答:就是买卖契约,书文以简机,一分为工,双方各执一份,所谓“同而别之”。

4、答:西周周王有权把土地和奴隶封赏给诸侯和臣属,“赐之山川,土田附蒲。

”使他们“爱民是疆土。

”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

5、答:以冠、婚、表、祭、乡、相见。

二简答题1、答:春秋以来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利益的各派思想宗开展的百家争鸣局面,到战国时期达到了高峰,这时新兴地产阶级已经掌握了政权,他们在立法过程中,便以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思想作为立法指导思想,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与法“,其中心是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有的特权。

1、(二)“法者,编著之图籍,设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三)刑罚“重其轻者”是指在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刑罚。

2、答:《法经》是战国初期李俚制订的,著《法经》六篇,《盗》、《贼》、《囚》、《捕》、《杂律》、《具体》,它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高的有一部具体系的法典,它是适应日益发展的封建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出现的。

阶级本质:第一:它的锋芒是主要是指向农民和其他劳动人员的第二:维护君党制制度。

第三: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历史争议:《法经》在饿国法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诗经》初步确定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

其次,《发经》对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思考题1、答:夏朝;刚刚以原始社会进化而来,仍然以神权作出统治思想,法律多采用认可的形式,法律内容来源于原始社会习惯,祭祀礼仪,军队命令等、方法、执行与司法尚无系统化规范化。

商朝:今部继承了夏朝的神权法思想,并且较夏更进一步,发尺为典型的一种神出鬼没权法思想,商朝统治者将对人民的惩罚说成是上天的意志,就连对人民的宽容也说成是奉天之意。

中国法制史作业答案1.

中国法制史作业答案1.

二、单选:CCADD ABCCA三、多选:CD\ABCD\BCD\ABC\CD\AD\BD\ABCD\ABC\ABC四、判断1、9、10是错的,其余是对的。

二、单选:AADDABBDDA三、多选:ABC\BC\ABCD\BCD\ABC\ABCD\AD\ABCD\BCD\ABC四、判断:123789对,其余错。

二、单选:ABBBAADDAB三、多选:ABCD\ABCD\CD\AB\ABCD\ABC\BCD\BC\AB\ABCD四、判断:7选错,其余选对。

二、单选:DADDCBCDDB三、多选:AB\ABCD\ABC\ABCD\ABCD\BC\CD\BCD\BCD\ABC\四、判断:1和9选错,其余选对。

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5二、单选:AABADABADA三、多选:ABCD\CD\ABC\ABCD\CD\BC\ABCD\AB\AB\CD四、判断:2错,其余对。

二、单选:AAAADBDDDD三、多选:ABC\AC\ABC\ABCD\ABCD\AB\BCD\BC\ABC\AB四、判断:2和6错,其余对。

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7 一、填空题(共8 道试题,共30 分。

每空3分)二、单选:ADBCCDDDDA三、多选:BCD\ABCD\AD\ABC\AB\ABC\ABCD\AB\ABCD\CD四、判断3\6\8\9错,其余对。

二、单选:DBABAAACDC三、多选:AC\ABCD\ABC\BCD\AD\CD\CD\AB\ABC\ABCD四、判断:8和10错,其余对。

三、多选:ABC\ABCD\AB\ABCD\ABCD\ABCD\BC\BCD\AD\AC四、判断:3错,其余对。

二、单选:AABAADCADD三、多选:ABCD\AC\CD\BCD\BCD\ABCD\ABC\AB\BD\AB四、判断:8错,其余对。

二、单选:ADDDCDCCCA三、多选:ABC\AB\BCD\AB\ABC\ABCD\ABC\AC\AB\ABC二、单选:BDCADDDCAB三、多选:ABC\ABC\ABCD\AB\ABC\BCD\ABCD\AB\AB\ABC四、判断:1\3\4错,其余对。

39424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一答案

39424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一答案
19.春秋时期,反对郑国铸刑书的人是() A.孔子 B.叔向 C.荀寅 D.赵鞅 答案:B
20.清末为预备立宪而在地方设立的采集舆论的机构是() A.咨议局 B.资政院 C.商会 D.报馆 答案:A
21.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立法主要有() A.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B.制定》 答案:D
22.用官爵抵罪的“官当”制度,确立于() A.汉朝 B.晋朝 C.明朝 D.南陈 答案:D
2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A.《宋刑统》 B.《大清会典》 C.《大明律》 D.《元典章》 答案:A
24.《麟趾格》制订于() A.东魏 B.西魏 C.北魏 D.北齐 答案:A
6.秦朝的劳役刑包括() A.城旦舂 B.鬼薪 C.司寇 D.罚作 答案:ABCD
7.明代的“厂卫”是指() A.锦衣卫 B.西厂 C.东厂 D.内行厂 E.中统 答案:ABCD
8.唐律关于婚姻限制中,不得为婚的包括() A.同姓不婚 B.良贱不婚 C.不得娶逃亡妇女 D.不得妄冒为婚 答案:ABCD
10.1913年4月至10月,宪法起草委员会编成并通过了() A.《无坛宪草》 B.“贿选宪法” C.“袁记约法” D.《临时约法》 答案:A
11.宋初在刑法方面沿用的前代法规是() A.《九章律》 B.后周《显德刑统》 C.《唐律疏议》 D.《泰和律》 答案:C
12.西周时期将故意犯罪称为() A.非终 B.惟终 C.眚 D.非眚 答案:D
6.清朝第一部较为成熟的成文法典是() A.现行则例 B.大清律集解 C.五朝会典 D.大清律集解附例 答案:D
7.唐律中维护封建家庭纲纪伦常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 A.杂律 B.斗讼 C.户婚
D.名例 答案:C
8.周王位的继承人为() A.嫡姐妹 B.嫡长子 C.庶子 D.庶兄弟 答案:B

14秋福师《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一答案

14秋福师《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 汉武帝时提出以春秋决狱的是()
A. 贾谊
B. 张释之
C. 董仲舒
D. 司马迁
-----------------选择:C
2. 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型律典是( )
A. 《大清律集解附例》
B. 《大清律集解》
C. 《大清律例》
D. 《大清新刑律》
-----------------选择:C
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A. 《宋刑统》
B. 《大清会典》
C. 《大明律》
D. 《元典章》
-----------------选择:A
4. 唐律中的五刑制度共分为()
A. 十五等
B. 十等
C. 二十等
D. 十八等
-----------------选择:C
5. 清政府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A. 资政院院章
B. 钦定宪法大纲
C.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D. 议院法要领
-----------------选择:B
6. 秦律中,强制男犯去山林砍柴、女犯择米使正白的刑罚称为()
A. 罚作
B. 司寇
C. 城旦舂
D. 鬼薪白粲
-----------------选择:D
7. 西周时期将故意犯罪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晋国赵鞅铸刑鼎,遭到叔向的反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2.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王权旁落,政权下移,宗法制日趋衰落,法治取代礼治等等,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特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炮烙是商朝死刑处决的方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4.商朝末期,王位继承制度确立了嫡长继承制。A. 错误Biblioteka B.正确正确答案:B
9.夏启通过禅让制获得夏王朝的统治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0.奴隶制五刑最早来源于原始时期的苗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B
7.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罚条写在()上。
A.竹简
B.丝绢
C.铜鼎
D.龟骨
正确答案:C
8.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
A.《九刑》
B.《汤诰》
C.《汤刑》
D.《周礼》
正确答案:D
9.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是的人是春秋郑国的()。
A.孔子
B.叔向
C.商鞅
D.子产
正确答案:D
10.西周规定了“寇攘与杀越人于货罪”,即后世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5.西周初期,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有最高所有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6.夏启在与有扈氏作战时,曾在“甘”这个地方发布命令。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7.商朝的监狱沿袭夏朝的名称,叫做圜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8.刑、法、律是我国各朝各代最基本的法律名称。
D.“重其轻者”
正确答案:BCD
9.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夏朝的王位继承实行禅让制
B.夏朝全国共分为九个地区
C.夏朝中央有职事官六卿
D.圜土和夏台都是夏朝监狱的名称
正确答案:BCD
10.商朝的立法主要有()。
A.《汤刑》
B.《汤誓》
C.《汤诰》
D.《太甲训》
正确答案:ABC
四、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
A.五百
B.
一千
C.二千
D.三千
正确答案:D
4.“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A.昏
B.墨
C.贼
D.杀
正确答案:D
5.史料记载,商朝的九侯触犯了商王,而受到()的刑罚。
A.斩
B.戮
C.醢
D.脯
正确答案:C
6.“威侮五刑,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A.习惯
B.战争动员令
C.祭祀
D. 礼仪
《中国法制史》作业1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8道试题,共30分。每空3分)
1.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
正确答案:1).媒氏
2.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
正确答案:1).刑名从商
3.在“刑侯与雍子争田案”中,雍子犯了“昏”罪,即“()”。
正确答案:1).己恶而掠美
4.《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
C.囹圄
D.夏台
正确答案:ABC
4.夏朝的法律具有以下特点,即()。
A.夏朝法律体现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意志,不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
B.夏朝法律非常残酷
C.夏朝法律维护奴隶主与平民之间的不平等
D.夏朝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正确答案:ABCD
5.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
A.誓
B.礼
C.遗训
D.殷彝
A.窃盗罪
B.强盗罪
C.大逆罪
D.抢劫罪
正确答案:B
三、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西周礼治的核心是()。
A.亲亲
B.尊尊
C.礼不下庶人
D.刑不上大夫
正确答案:AB
2.在我国古代作为法律名称适用的的术语有()。
A.刑
B.命
C.诏
D.典
正确答案:ABCD
3.商朝的监狱称作()。
A.圜土
B.牖里
正确答案:2).尊尊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在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是()。
A.墨刑
B.劓刑
C.刖刑
D.宫刑
正确答案:D
2.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明德慎罚与以德配天
B.天命与天法罚
C.德刑并用与德主刑辅
D.法网严密
正确答案:A
3. 夏朝有五种刑罚,共()条。
正确答案:ABCD
6. 古代法字有多种含义,其中包括()。
A.刑
B.公正、不偏不倚
C.限制、强制
D.律
正确答案:BC
7.西周区分非终和惟终,就是区分()。
A.过失
B.故意
C.偶犯
D.惯犯
正确答案:CD
8.战国时期法制指导思想是()。
A.明德慎罚
B.“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C.“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正确答案:1).商
5.夏朝的第一个帝王是()
正确答案:1).启
6.《说文解字》:“灋,刑也,(),从水,豸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正确答案:1).平之如水
7.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
正确答案:1).质剂
正确答案:2).傅别
8.礼制的原则是()和()。
正确答案:1).亲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