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隧道进口暗河处理方案
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技术与方案

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技术与方案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其中涉及到的地下水处理技术与方案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隧道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而且还涉及到对环境的保护。
地下水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和设备来处理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合理使用或排放标准的工艺和措施。
隧道施工中,地下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排水、抽水排水、拦截排水和地下水位调控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地下水处理技术及相关方案。
首先,地表排水是指通过设置排水井或沉淀池等设施,将地下水引导到地表进行处理的技术。
这种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大量地下水。
地表排水可以通过沉淀和过滤的方式,去除地下水中的悬浮颗粒和废弃物,然后将处理后的地下水排向指定的水体或回收利用。
其次,抽水排水是指利用泵站将地下水抽到地表进行处理或直接排入指定水体的技术。
抽水排水主要适用于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
在抽水排水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过滤器和杂质阻拦网等设备,以去除地下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氧化过滤设备和活性炭吸附设备等,进一步净化地下水。
拦截排水是指通过设置屏蔽墙、拦截槽或隔离层等设施,阻止地下水流入施工现场的技术。
拦截排水主要适用于施工现场周边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较差的情况。
拦截排水可以通过构筑屏蔽墙防止地下水流入施工现场,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处理的工作量。
在设置拦截设施时,需要考虑地下水流动速度、水质和土质等因素,以保证拦截效果。
最后,地下水位调控是指通过设置埋管、开挖井和注浆等措施,调控施工现场周边地下水位的技术。
地下水位调控主要适用于施工现场周边地下水位较高、且需要保持较低水位的情况。
通过设置埋管和井来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处理工作。
此外,注浆也可以用于密封地下水渗漏的孔隙,进一步降低地下水位。
地下水处理技术与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进行隧道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地下水位、水质、流动速度和渗透性等进行详细调查,以确定最适合的地下水处理技术和方案。
暗河施工方案

暗河施工方案1. 背景介绍暗河是一种地下河流,通常流经山脉、洞穴或地下岩层,由于地形等原因,使其处于完全或部分暗暗的环境中。
暗河通常是地下水系统中的一部分,对于地下水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其隐蔽性和困难程度,暗河的施工方案需要经过细致的规划和设计。
本文将介绍一个暗河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勘察调研、施工过程中的步骤和技术要点,以及施工后的监测和维护措施。
2. 施工前的勘察调研在进行暗河施工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勘察调研工作,以了解暗河的地质情况、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等相关信息。
勘察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勘察:通过对地下岩层、地下空腔等进行勘察,了解暗河所处地区的地质特征,包括地层结构、岩石类型和地下水位等信息。
•水文调查:对暗河的水文特征进行调查,包括水体流量、水位变化和水质状况等内容。
可以利用地下水位测量仪、水样采集器等工具进行实地测量和采样。
•生态环境评估:对暗河所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包括植被分布、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因素。
这有助于制定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3. 施工过程中的步骤和技术要点暗河施工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改善地下水循环和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和技术要点:步骤1:清理暗河入口首先,需要对暗河入口进行清理工作。
这包括清除杂物、砂石和植被等障碍物,以确保施工后水流畅通。
步骤2:修复暗河通道接下来,需要对暗河通道进行修复工作。
这包括填补砂石和泥浆等杂质,修复裂缝和漏水点,确保暗河通道的完整性。
步骤3:修复暗河出口暗河出口的修复工作与入口类似,需要清除障碍物,并修复通道,以确保出口的水流顺畅。
步骤4:安装水流导向设施为了引导水流顺利进入暗河,可以安装一些水流导向设施,如沟渠、挡水板等。
这有助于增强水流的稳定性。
步骤5:生态恢复在完成基本的施工工作后,需要进行生态恢复工作。
这包括植被的种植、野生动物的引进等,以促进暗河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多样性保护。
4. 施工后的监测和维护措施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监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施工效果并及时发现问题。
铁路隧道涌水涌泥病害处治问题的探讨

铁路隧道涌水涌泥病害处治问题的探讨摘要:结合尖山隧道涌水涌泥病害处理的成功实践,详细阐述了隧道的主要病害,分析了病害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为解决铁路隧道涌水涌泥病害处理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技术资料。
关键词:铁路隧道,涌水涌泥病害,处治措施。
1.工程概况尖山隧道进口里程DIK145+320(K463+171),出口里程D3K147+853(K465+704),全长2533m。
洞身线路设计为3‰的人字坡,变坡点里程为D3K146+500。
隧址属构造剥蚀及岩溶侵蚀丘陵区地貌,最大埋深拱顶以上约150m,最小埋深拱顶以上约10m。
本隧于2005年12月开工,施工中洞身揭示多处溶洞及一处暗河,受岩溶影响,部分地段为溶洞充填物,且在2007年、2008年雨季期间,受短时汇集于衬砌背后高压岩溶水影响,隧道内部分地段已施作的衬砌仰拱出现挤压破坏,隧底涌水、涌砂,边墙泄水孔出现大量涌水、涌砂现象。
本隧道围岩大部分地层为石炭系(C)和二迭系(P)碳酸盐岩,进出口两段穿过软质岩。
隧道穿越地层为:断层角砾岩(Fbr),砂岩、页岩夹泥灰岩(T3),灰岩、泥质灰岩偶夹页岩薄层(P1q),灰岩、泥质灰岩偶夹页岩薄层(C2-3ht),页岩(C1d2),泥质灰岩(C1d2),灰岩(C1d2)。
全隧预测涌水量Q=11400m3/d。
本隧III、IV、V级围岩长度分别为1345m、760m、428m,占全隧比例分别为53%、30%、17%。
其衬砌均采用曲墙带仰拱复合式衬砌。
施工中于D3K145+560~D3K145+575段右侧边墙揭示一处地下暗河及多处溶隙、充填溶洞。
2007年雨季期间由于受岩溶水作用,D3K145+920~+930、D3K146+008~+012及D3K146+403~+415段仰拱出现挤压破坏涌砂涌泥现象。
经补勘,本隧进口段(DIK145+320~D3K146+500上坡段)暴雨期间最大涌水量为31858.4m3/d。
大尖山进口防排水技术交底(修改)

防排水技术交底书编制单位:中铁十八局玉磨铁路项目经理部编号:工程名称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站前工程YMZQ-12标段编制时间2017年月日工程部位大尖山进口防排水技术交底交底人复核交底内容:1、防排水设计要求(1)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堵、截、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施工,采取有效措施,达到防水可靠,排水通畅,经济合理,不留后患为目的。
(2)全隧拱墙初期支护和二衬之间铺设EVA防水板和土工布土工布(分离式),防水板的厚度不小于1.5mm,土工布重量不小于350g/m²;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条,变形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嵌缝材料的复合防水构造。
变形缝设置要求:明暗分界处,抗震设防衬砌与普通衬砌分界处设变形缝,抗震设防衬砌段每20米设一道变形缝,变形缝宽2cm。
仰拱填充变形缝应与拱墙衬砌结构环向变形缝一致。
大尖山进口需要设置9条变形缝,具体位置为:DK246+035(明暗分界处),DK246+035~DK246+205(每隔20米设置一条),DK246+205(抗震设防衬砌与普通衬砌分界处)。
(3)隧道内设计双侧水沟加中心矩形水沟,侧沟主要起汇水作用,排水主要通过中心矩形水沟。
全隧衬砌背后积水通过环向、纵向盲管汇集后经边墙泄水孔引入侧沟,侧沟通过直径100mmPVC横向排水管与中心矩形盖板水沟连通,将洞内水通过中心矩形盖板沟排至洞外,横向排水管纵向间距30m,水沟纵向坡度与线路坡度设置为一致。
(4)拱墙环向、墙角纵向分别设置φ50透水软管和φ100的双壁打孔波纹管,盲管分段各自独立直接引入侧沟,纵环向盲管按照每板二衬单独排水原则设立,一般地段每板二衬设2道环向盲管、2道纵向盲管和2个直径50mmPVC泄水孔。
DK246+135~DK246+205段为富水地段,须在仰拱下凿槽增设环向盲管,设在每板仰拱中间位置,出水口高度与纵向盲管一致。
隧道施工中暗河处理方案论文

隧道施工中暗河处理方案【摘要】隧道掘进施工中遭遇暗河是非常常见的,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暗河的处理方案,并总结了几点自身体会。
【关键词】隧道施工;暗河;处理1 暗河概况某隧道在掘进中掘进至距弯道三终点18.0m处时,在拱顶上方偏左位置出现一条与轴线方向约成45°角的斜交暗河,宽1.2m-1.5m,高约2m-2.5m,周边石质破碎,整体性差。
因暗河内不断有大量地下水涌出,最大涌水量越70-80立方米/分钟,人员无法进洞内向前探查暗河延伸方向及走向,用强光手电从洞外向内探照,也无法探明其尽端,延伸长度不明,洞壁有多年被水浸泡迹象。
2 处理方案相关人员对上述部位进行了查看,反复研究、论证,提出处理方案如下:2.1 支护处理2.1.1 喷射混凝土封闭作业面。
喷射50mm砼封闭裂隙及周围破碎围岩,围岩的裂隙、凹陷部位。
适当加大喷射砼厚度,使其具有一定的“粘结力”和“支撑力”,保持作业面前期的稳定性。
2.1.2 型钢支护。
在暗河口部右沿后退5000mm处开始安设18号工字钢拱架支护。
间距800-1000mm,钢拱架与锚杆尾部焊接牢固,锚杆沿拱架径向布置,间距1000mm,锚杆长度4500mm。
各拱架间纵向以ф22两层钢筋练成整体,间距400mm。
每两榀钢拱架间加设3根ф22环向受力筋,与ф22纵向连接筋点焊。
2.1.3 喷射砼。
厚度150-200mm。
2.1.4 按此方式支护至暗河结束后5m。
2.2 掘进步骤鉴于该暗河水量较大,堵住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为此,在保证掘进装药、起爆安全,确定采用多次分布控制开挖方式。
其开挖步骤如下:2.2.1 采用单向掏槽的方式,先将暗河下方右侧的断面进行开挖。
将水引至断面右侧流出,掘进长度控制在2米以内。
2.2.2 对断面左侧暗河下部进行开挖。
2.2.3 右侧向前掘进一个循环。
2.2.4 左侧跟进一个循环。
根据暗河所在位置不同,按上述思路确定开挖顺序。
2.2.5 根据目前暗河走向,预计掘进5-6米,暗河将延伸至断面之外右侧上方。
隧道治理水的方法

隧道治理水的方法重庆沿江高速项目部张帆内容提要:水是隧道的通病之一,也是影响隧道正常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
隧道渗漏水带来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不仅损坏通风、照明、安全等各种附属设施,而且路面积水引起眩光、车辆打滑等。
造成隧道渗水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施工中防排水的细部处理不到位。
为了有效的防治隧道渗漏水的这种通病,我们在施工采用永久性防排水措施,采用“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
关键词:隧道水处理方法(一)、进洞前防排水处理第一,在隧道进洞前应对隧道轴线范围内的地表水进行了解,分析地表水的补给方式、来源情况,并适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做好地表防排水工作;第二,对通过隧道洞顶且底部岩层裂缝较多的沟谷,建议用浆砌片石铺砌沟底,必要时用水泥砂浆抹面;第三,开沟疏导隧道附近封闭的积水洼地,不得积水;第四,在地表有泉眼的地方,应埋设导管进行泉水引排;第五,在隧道洞口上方按设计要求做好天沟,并用浆砌片石砌筑,将地表水排到隧道穿过的地表外侧,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和对洞口仰坡冲刷,并与路基边沟顺接成排水系统;第六,若在洞顶设置高压水池时,应做好防渗防溢设施,且水池宜设在远离隧道轴线处。
(二)、开挖过程中对涌水地段的防排水处理1、涌水地段的防排水处理原则: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对开挖面出现的涌水进行调查分析,找准原因,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因地制宜地制定治理方案,达到排水通畅、防水可靠、经济合理且不留后患的目的。
2.涌水地段的原因分析造成隧道涌水现象一般是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水流涌出;碰到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出现涌水现象;洞顶覆盖层较薄,岩石裂隙发育,开挖地表水下渗等原因。
施工中应对洞内的出水部位、水量大小、涌水情况、变化规律、补给来源及水质成分等做好观测和记录,并不断改善防排水措施。
当洞内有大面积渗漏水时,宜采用钻孔将水汇流引入排水沟,并详细记录钻孔的位置、数量、孔径、深度、方向和渗水量等,以便在衬砌时确定拱墙背后排水设施的位置及衬砌背后环向排水管的数量。
应急救援预案之暗河涌水防护和应急措施
应急救援预案之暗河涌水防护和应急措施暗河涌水是指地下水源突然涌入地下通道或地下工程所引起的紧急情况。
暗河涌水可能给人员和设备造成威胁,因此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份针对暗河涌水防护和应急措施的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救援预案目的和适用范围1.目的: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控制涌水,尽快恢复正常作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暗河涌水事故以及其他因水源突然涌入地下通道或地下工程所引起的紧急情况。
二、应急救援预案责任单位1.指挥部:负责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应急救援工作。
2.救援队伍:由专业救援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预案流程1.演练与培训:定期组织演练与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技能。
2.预警与报警:建立预警与报警机制,及时发现暗河涌水情况。
3.现场勘察与评估: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现场勘察与评估,确定涌水范围和涌水量。
4.紧急封堵:立即采取措施,封堵涌水源。
5.人员疏散:组织被困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6.系统控制:协调各方力量,控制暗河涌水,尽快恢复通道或工程的正常运行。
7.事故调查与分析:对事故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四、应急救援预案措施1.仓库备有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资,包括潜水装备、泵站设备、防水材料等。
2.制定应急疏散计划和救援方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确保人员熟悉应急程序。
4.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监测暗河涌水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并采取应急措施。
5.建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明确指挥系统与人员,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救援工作。
6.建立观测系统,监测暗河涌水的流量、涌水点位置等信息,为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7.制定紧急封堵措施,如使用抗渗剂、封堵剂等物质,封堵涌水源,防止涌水扩大。
8.配备专业救援队伍,提供专业救援和救护服务,并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保障伤员及时救治。
9.加强事故调查与分析,总结救援经验,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五、应急救援预案应注意的问题1.救援队伍成员应具备相关的救援技能和操作能力,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保持状态。
隧道涌水专项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专项应急预案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隧道工程施工中认真阅读工程地质资料,全面掌握隧道掘进的地质地层情况,在暗河、岩溶发育比较丰富的地方,可能会遭遇暗河、溶洞、漏斗、落水洞、岩溶管道等,易发生隧道涌水事故。
涌水事故发生前,隧道掌子面或拱顶有可能出现裂纹加大、掉块或渗水,超前探测孔、超长炮孔出现冒水等。
隧道工程施工中发生隧道涌水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被毁、施工中断、危害环境,甚至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1 迅速行动、灵活应对。
处理事故险情时由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并实施;2.2 以人为本。
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2.3 强化防护。
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阻断危险物质来源,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项目行政主管领导、分管安全的行政领导以及综合处、安保处、工程处、机料处、财务处等部门和分部应急组织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指挥机构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抢险、救护、疏导、保障、善后、调查组和现场应急组织机构组成。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项目部综合办,值班电话:。
**安监局电话:总指挥:由项目经理负责副总指挥:由项目副经理负责抢险组:由项目部总工、工程处组成。
救护组:由项目部综合办、当地医疗机构组成。
疏导组:由项目部安保处、兼职安全员组成。
保障组:由项目部工程处、财务处和机料处组成。
善后组:由项目部综合办负责人和财务部负责人组成。
调查组:由项目部总工、工程处、安质处组成。
现场应急组织机构:由项目部有关人员组成。
3.2.2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A 总指挥的职责a 贯彻国家、地方、行业等上级有关安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b 组织实施单位应急预案,掌握单位事故灾害及险情情况,解决应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c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下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状态,必要时向上级(相关单位)应急救援机构报告有关情况;d 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项目部总体应急演练,指挥项目部总的应急行动。
隧道涌水处理方案
隧道涌水处理方案1. 引言隧道施工过程中,涌水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涌水不仅会对施工进度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导致隧道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安全隐患。
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涌水处理方案来解决涌水问题,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隧道的安全稳定。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隧道涌水处理方案,并对其实施步骤和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2. 隧道涌水处理方案2.1 工程调查和设计在隧道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工程调查和设计,了解隧道所处地质情况和地下水位等相关信息。
通过钻探、采样和地质勘查等手段,获得有关隧道周围地层、岩性和地下水流动状况等方面的数据。
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计,确定隧道围岩的支护方式和施工方法。
2.2 预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涌水进行预处理,以减少涌水量。
预处理的方法包括地下水的抽排和压力分散等。
通过深层水井的开挖和抽取地下水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并减少涌水量。
同时,通过设置减压孔和分散孔,有效分散地下水带来的压力,减轻涌水对隧道围岩的影响。
2.3 隧道施工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涌水问题。
其中,最常用的措施包括封闭法、暂时允许涌水法和排水法。
2.3.1 封闭法封闭法是通过在隧道进口设置密闭门和水泥封堵等措施,来阻止涌水进入隧道。
封闭法在施工初期非常有效,可以有效减少隧道内的涌水量。
但随着隧道深入,封闭法的效果会逐渐减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措施进行应对。
2.3.2 暂时允许涌水法暂时允许涌水法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暂时允许涌水进入隧道,但同时进行及时排水处理。
这种方法通过抽水泵将涌入隧道的水进行抽排,保持隧道内的水位相对稳定。
暂时允许涌水法的优点是能够有效控制涌水问题,同时不影响施工进度。
但需要注意及时检查和维护抽水设备,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2.3.3 排水法排水法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设置排水设备,将涌入隧道的水进行排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涌水量较大且需要长时间施工的情况,可以有效降低涌水对施工的影响。
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方案
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方案地下水是隧道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其处理方案对保证隧道施工的进展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方案进行探讨。
一、地下水处理方案的重要性地下水在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位高度、水流速度和水质。
如果地下水处理方案不当,可能对隧道施工造成以下不良影响:1. 施工安全风险增加:未经处理的地下水可能会增加隧道工作面的涌水风险,导致施工工人的安全受到威胁。
2. 渗漏水影响隧道结构:地下水渗漏进入隧道内部会导致地质结构的破坏,加速隧道的老化和损坏。
3. 施工进度延误:未能妥善处理地下水会导致施工周期延长,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因此,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处理方案具有关键意义。
二、地下水处理方案的选择针对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问题,通常有以下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案:1. 降低水位:通过采取排水井、管道等设施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减少隧道工作面的涌水风险。
2. 施工降水: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井点降水或壁面降水来控制地下水位,减少水压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3. 地层加固:对易涌水的地层,采用注浆、灌浆等方法进行地层加固,降低地下水渗流对施工的不利影响。
4. 深层冻结法:对于固结性较差的土层,采取深层冻结的方法,提高土层的稳定性,减少地下水渗漏。
5. 管道泵送:对于较高水位和水流速度较快的地下水,可以设置管道进行泵送,并通过泵站将地下水排入外部河流。
三、地下水处理方案的实施地下水处理方案的实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监测:在施工前后和施工中,需要对地下水的水位、水流速度和水质进行监测,及时了解地下水的变化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2. 工程设施建设:根据地下水处理方案的选择,合理设置排水井、管道、泵站等工程设施,并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 施工技术操作:根据地下水处理方案的要求,合理组织施工人员进行降水、加固等工艺操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 质量控制与监督:对地下水处理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每个环节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尖山隧道进口暗河处理方案探讨王定宝1,查卫良 2(1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曲靖,655000;2沾益县水务局大坡水务所,曲靖,655333)摘要尖山隧道位于富源北~ 曲靖北区间,双线隧道,线路设计为人字坡,进口里程为DK1023+916,出口里程为DK1031+296,全长7380m。
隧道最大埋深约197m,洞身有三处浅埋段,最小埋深拱顶以上约40m。
隧道于DK1025+050、DK1027+050、DK1028+100 附近穿过含煤地层。
是沪昆客专云南段确定的二级高风险重难点隧道。
关键词:隧道 暗河 处理Study on treatment method for underground river at Jianshan tunnelWang Dingbao,Cha WeiliangQujing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 construction & investment Co.,Ltd., Qujing,655000Abstract:Jianshan tunnel locates between Fuyuan north station and Qujing north station, it’s a tunnel of double tacks and double spur grade. The chainage of entrance and exit are DK1023+916, DK1031+296 with total length of 7380m,max cover depth of 197m.there are 3 shallow cover sections,the min cover depth is 40m, pass through coal layer at DK1025+050,DK1027+050,DK1028+100. This tunnel is a high risk tunnel of class Ⅱ.Key words: tunnel underground river treatment引言尖山隧道进口DK1024+500~+625 原设计为灰岩,弱风化,采用Ⅲb 型复合衬砌,按“沪昆贰隧参01-09”图施工。
施工方法采用台阶法开挖,设置拱部三肢格栅,钢架间距1.2m/榀。
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地质调查法、WT-3 及ZT-6,初始风险为高度突泥突水,顺坡施工。
在尖山隧道D1K1024+500~+625 附近可能会穿越海家哨暗河,暗河出口在D1K1024+580 右侧520m 处,标高为2080m,流量298L/s,暗河水流方向从尖山隧道进口左侧流向右侧。
进口正洞D1K1024+500~+625 段(内轨顶设计标高分别为:2080.685m~2081.165m)附近可能穿到暗河。
1.暗河揭示情况2012年2月29日尖山隧道进口上台阶施工至 DK1024+574 时 ,在掌子面左侧揭示设计推测暗河,DK1024+570~+592.5 段暗河走向与线路走向一致,隧道左边墙位于暗河通道内,DK1024+592.5处暗河拐弯,在弯道处线路与暗河正交,相交处暗河宽 10.5m,线路附近暗河底部标高 2083.23~2081.19,目前暗河内水量较小,但是在洞壁3~4m 高处有水淹过的痕迹,并粘有薄层暗河带来的黑色及 灰黄色粘土,暗河底部覆盖砂和卵石,说明暗河通道较长,补给区较远,砂和卵石被河水搬运了很长距离,在区内未找到暗河入口。
暗河在 DK1024+571 处狭窄,有积水,暗河上游情况不详,下游通道宽敞,高 4~8m,宽 1~11m,沿暗河往下游可以走通 300~400m,中间局部有小的弯道,洞壁较稳定,无法走至暗河出口,河道平缓,水力坡度小,推测暗河在丰水季节流速较缓。
2.暗河出口情况暗河出口位于 D1K1024+580 右侧520m 处海家哨村盘西 线下方,出口狭窄,标高 2080m,测绘时流量为 298L/s(2009 年8月 20 日),目前出口无水流出,但是有一根钢管从出口里面引水接至蓄水池,该暗河为附近村民饮用和灌溉用水。
暗河出口上方有两个天窗,1 号天窗位于出口上方约 30m 处,盘西线上方,为一竖井,竖井和暗河出口联通,枯水季节底部有水。
由于暗河出口狭窄,雨季时,暗河水从竖井口漫出,竖井出水口比暗河出口高约 3m,盘西线设有两个涵洞(1-1.5 和 1-1)排泄从竖井流出的水。
2 号天窗位于 1 号天窗右上方约 80m,洞口标高 2090m,可以弯腰进入,进去约100m 后为一岩溶大厅,高 10~12m,宽 15~20m,底部有水,看不清有无通道,根据老乡介绍,推测有溶缝和暗河相通,因天窗口地势高,雨季很少有水流出。
由于云南连续三年干旱,测绘时水量较小,也没有水从 1 号天窗冒出,实测流量与暗河最大流量相差甚远。
3.临时过渡方案2011年12 月30 日,由沪昆客专云南有限责任公司曲靖指挥部邀请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相关隧道、地质专家对沪昆客专云南段TJ-2 标段尖山隧道进口DK1024+500~+625 段过暗河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了评估。
由于暗河的永久性处理方案一般要经过一至两个雨季才能最终施行,为不影响施工进度及下游村民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设置临时过渡方案穿过暗河,继续往前施工。
2012年3月8日,由沪昆客专云南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加对沪昆客专云南段TJ2标段尖山隧道进口D1K1024+574揭示的暗河进行现场踏勘并召开专题会,形成纪要如下:一致同意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的支顶加固和暗河临时过渡排水的施工临时过渡方案;左侧溶腔顶部危石尚未清除,存在较多危石,需进行清除、加固,右侧溶腔目前相对稳定,不扰动不会发生大规模坍塌,但存在局部掉块的可能。
溶腔整体稳定,但局部卸除或扰动后,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坍塌,施工前需进行支顶加固。
加固处理后采用台阶法开挖通过,横穿暗河段前后30m 范围内隧道净空开挖时应适当富余,为以后该段采用加强衬砌留够净空,该段二次衬砌厚度不少于 80cm,以便于施工;施工前设置临时过水通道,施工期间不能污染暗河水,确保地方百姓生产生活用水,同时针对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暗河水倒灌入隧道的风险,施工单位应编制相应的应急抢险预案;临时过渡措施力争和永久措施结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拆除和浪费;临时过渡方案细化措施由施工单位配合设计单位完成;临时过渡方案施工应在雨季到来前完成。
由于暗河资料在短时间内无法调查清楚,特别是暗河水量暂无法准确判定,会议同意左侧泄水洞和维持既有暗河通道局部排水满足地方用水需要的永久处理方案思路。
由于暗河上游走向及形态不详DK1024+500~+570 段须加强隧底和洞周岩溶探查,由设计单位在过暗河段和前后各 20m 范围内隧底布置勘探,查清隧底岩溶发育情况方能进行永久工程施工,利用三角堰或梯形堰实测出水口和下游的流量,以便判断隧道附近是否有其他的出水口;施工单位将 DK1024+571 左侧的暗河出水口打开,以方便查清暗河上游的情况;计单位采用调查、实测、模拟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查清暗河最大涌水量、最高水位和水压,为永久方案设计提供可靠依据,补测暗河下游断面和形态图,直至走不通为止,暗河出口 1: 500 地形图。
包括暗河出 口、1、 2 号天窗位置和标高,2 号天窗内通道断面;施工单位加强暗河水质分析,调查暗河下游水源供 给的村民人数以及灌溉亩数,加强施工期间暗河水流速和流量的长期监测,一方面为永久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保证施工安入;观察一个雨季后由设计单位提供通过暗河段永久工 程处理方案;设计单位收集当地历年水文气象资料,收集暗河出 水口下游既有盘西铁路两涵洞建成年代、增建原因以及自建 成以来历年来的排洪记录。
2012年6月20日,沪昆客专云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霍宝虎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加,对沪昆客专云南段TJ2标段尖山隧道进口暗河涌水情况进行现场踏勘并召开专题会,形成纪要如下:对暗河出水口处的挡水砂堰进行加固,确保暗河水顺利排至原暗河通道,同时对下台阶受水浸泡部位及时抽水,避免对后续施工产生影响;加强暗河段落的围岩监控量测工作,确保施工安全;指挥部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召开处理方案研究,由设计院及时提出临时处理方案,尽快落实;待二衬台车通过暗河段后,及时进行临时排水通道施工,确保后续施工中不受暗河涌水影响;对洞内配电箱等设施进行拉网检查,加强防护,在原有基础上加高1米,对洞内电线进行检查,确保其高度离仰拱填充面不少于1米;加强与设计院的沟通,督促其尽快完善泄水洞施工方案,彻底消除隐患;对隧道暗河涌水冲毁的农田尽快协调地方调查,积极与当地居民沟通,做好善后事宜,避免不良的社会影响;待暗河出水口水量减小后,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恢复施工,并同步施工洞内临时排水通道。
2012 年7 月1 日沪昆客专云南有限责任公司曲靖指挥部对尖山隧道进口暗河临时过渡方案的施作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场检查发现施作进度较缓慢,明渠挡墙小里程方向仍有较大水流出,明渠未施作沟底等问题。
为满足明渠沟底的砼施作,对进入明渠的来水采用分流的方式进行解决,部分采用两台250m3/h 的水泵抽至暗河通道内,保证下游用水,部分分流至隧道内由中心水沟排出;于明渠距掌子面距离尚无法满足施工坡度的顺坡长度要求,要求分段实施明渠沟帮至设计标高,并预留接茬钢筋,待顺坡长度满足施工要求后,将预留缺口施工至设计标高;好明渠内水源的防污染工作,避免洞内施工污染水源。
要求7 月16 日内完成明渠排洪过渡方案。
参考文献1.王建斌、吴信军(2012)《尖山隧道进口DK1024+500~+625 段过暗河专项施工方案》曲靖;2.卿三惠、安国栋等(201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3.李朝辉、安国栋等(201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4. 卿三惠、刘仁智等(200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J947-2009)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作者:王定宝,男,1985年5月出生,云南宣威龙潭人,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曲靖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主持工作),工程师,曾任铁路客运专线架子队技术主管,二级公路驻地高监,高铁监理项目部安质部副部长、部长,本科,长期从事项目管理及环境保护研究工作。
查卫良,男,1984年出生,云南师宗人,沾益县水务局大坡水务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