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5自然资源概论--A卷

合集下载

土力学A卷答案14-15二土木

土力学A卷答案14-15二土木
1分
山东交通学院期末考试 土质与土力学 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A )卷 2014 — 2015 学年第二学期 第 3 页 共 3 页
学号
姓名
4、4、如图所示挡土墙,墙高 5m,墙背竖直、光滑,土的指标如图所示,试计算朗金主动土 压力并绘制其分布图。(10 分 )
5、 如图所示路堤,已知路堤填土重度 =16.8kN/m3,地基土重度 =17.9kN/m3,粘聚力 c =8.7kPa,内摩擦角 =10°,试用太沙基公式验算路堤下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土样
Icr w sat w
(1 分)
d 点: cz 52.5 18.5 3 108 kPa (1.5 分)
sat
Gs e 1 e
w
2.69 0.8 9.81 19.02KN 1 0.8
/ m3
1分
Icr
sat w
1 19.02 9.81
1 0.94
1分
h 0.94l 0.376m
(1.5 分)
32.9kPa
52.5kPa
108kPa 图 2分
h=0.2m
l=0.4m
解:(1)动水力
GD
I
0.2 9.81 0.4
4.905 kN/m3
(3 分)
方向:自下而上 (2 分)
(2)发生流砂现象时: cz 16.8 1 16.8kPa (1.5 分) c 点(上): cz 17.5 1 (17.5 9.81) 2 32.9 kPa (2 分) c 点(下): cz 32.9 9.81 2 52.5 kPa (1.5 分)
2、如图所示容器中的土样,受到水的渗流作用。已知土样高度 l 0.4m ,土样横截面积 F=25cm2,

0212111《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试题(A卷)

0212111《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试题(A卷)





线







河南城建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查) 《环境经济学》试题(A 卷)
本套试卷共 2 页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舒适性资源的特点 、 、 、 、 。

2.环境价值评估方法 、 、 。

3.中国目前主要使用的指令控制环境手 、 、 、 、 。

4、排污权的三类交易者 、 、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 1.消费(环境经济学的角度) 2.稀缺
3.庇古税
4.外部性
5.科斯手段
6.可更新资源
7.绿色GDP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和环境外部经济性分别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2.怎样才能最优的对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
3. 技术进步在缓解资源稀缺中的作用
4. 获得人们对环境物品或服务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的途径?
5.排污权交易的一般做法?
四、论述题(14分)
1.环境价值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对环境价值进行经济评价?。

河北廊坊第十中学14-1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试题(A卷)--地理

河北廊坊第十中学14-1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试题(A卷)--地理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答案写在下面的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题号 6 7 8 9 10选项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题号16 17 18 19 20选项选项题号21 22 23 24 25 题号26 27 28 29 30选项选项1、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A、6357千米B、6371千米C、6378千米D、6336千米2、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 )A. 赤道B. 200W经线和1600E经纬C. 200E经线和1600W经线D. 本初子午线和1800经线3、地球仪上的西经度是指()A、西半球的经度B、东半球的经度C、 0°经线向东至180°的经度D、 0°经线向西至180°的经线4、下列纬线中,最长的一条是( )A.80°SB.60°SC.32°ND.12°S5、下列四个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10°S ,30°WB.25°N ,10°WC.50°N ,170°ED.20°S ,30°E6、某地的东面是西半球,西面是东半球,北面是北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其经纬度是()A.东经180°、纬度0°B. 东经160°、纬度0°C. 东经0°、纬度0°D. 西经20°、纬度0°7、一架飞机从北京一直北飞,最终能到达( )A.回到北京 B.到达赤道 C .到达南极 D.到达北极8、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经线,应选择的地点是( )A.0°纬线上B.0°经线上 C . 北极点上 D.南回归线上9、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多的地方是 ( )A. 寒带B. 热带C. 温带D. 极地10、关于地图上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任何地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地球上的最北端在北极C.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指向南方11、甲山顶的海拔是1550米,乙山顶比海拔是750米,甲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A 1200米B 2300米C 800米D 350米12、登山运动员在向上攀登时往往沿着山的什么部位向上攀登( )A 山谷B 陡崖C 山脊D 鞍部13.在比例尺为1:50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2千米B.0.2千米C.20千米D.4千米14、下列比例尺最小的是:( )A.1∶300000B.1∶200000C.1/500000D.1厘米相当于地面10千米15、下列四个等高线图中,表示陡崖的是()16、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B.爬山时,沿等高线稀疏的坡容易爬C.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稠密 D.利用等高线地图无法判断坡度的陡缓1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18、我国在地球上位于()A.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19、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B、中国主要位于热带C、中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发展D、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50度,南北气候差异很大,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20、我国所处的温度带有()A .北温带北寒带 B.北温带热带 C.南温带热带 D.热带北寒带21、当黑龙江省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在春耕大忙了,这是因为 ( )A.纬度跨度大B.经度跨度大C.海陆差异大D.垂直差异大22、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全部位于热带地区的是( )A.江西省B.台湾省C.云南省D.海南省23、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是()A.黑龙江B.内蒙古C. 新疆D.西藏24、在我国通用的车牌号中,我们有时会见到这样的书写方式“沪A-31568”,由此可知此牌照发行的省行政区为()A.黑龙江省 B. 吉林省 C.北京市 D.上海市25、我国领土东西端距离千米,南北端距离千米。

【自然资源学原理2】自然资源学原理

【自然资源学原理2】自然资源学原理

【自然资源学原理2】自然资源学原理自然资源学原理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于自然资源问题的论争,悲观派以新马尔萨斯主义者为代表,其代表论著为:(A)(A )《增长的极限》(B )《没有极限的增长》(C )《寂静的春天》(D )《象山那样的思考》 2、早期的狩猎者与采集者对环境的影响:(A)(A )很小、局部(B )没有影响(C )稍大的影响(D )很大的影响3、当自然资源开采已达到资源基础的最终极限时,该种资源达到:(A) (A )自然耗竭(B )经济耗竭(C )资源稀缺(D )供需失调 4、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称为:(C )(A )最大资源潜力(B )吸收能力(C )持续能力(D )承载能力 5、由生态系统外部力量所引发的演替过程称为:(A) (A )异发演替(B )自发演替(C )原生演替(D )次生演替6、“地理环境影响着人能的体格、气质和精神”是下述哪种人地关系论的主要观点:(B )(A )人类中心论(B )环境影响论(C )文化决定论(D )生态伦理学 7、生物资源生物群落的自然供给是一种:(B )(A )有弹性的供给(B )毫无弹性的供给(C )有较高的弹性(D )由较低的弹性 8、下列资源之中属于耗竭性资源的是:(B )(A )太阳能(B )化石燃料(C )风能(D )自然风光 9、垄断土地税的源泉是什么?(C )(A )土地级差生产力(B )社会制度平均利润的超额部分(C )超出内在价值的垄断价格(D )资本的有机构成10(、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消费量的变化趋势为:A )递减,而后转为递增(B )(B )递增,而后转为递减(C )递减,而后不变(D )递增,而后不变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1、环境阻抗又称为限制因素,包括:(ABCD (A )食物供应(B )气候(C )疾病(D )异种捕食(E )种间竞争2、精耕农业的特征:(ABE )(A )单位面积上能量投入增加(B )单位土地上为产量提高(C )低能源消费(D )农业生产技术革新(E )重新安排了生态系统3、下列属于经济政策财货的为:(CDE )(A )清新的空气(B )被污染的水域(C )矿产资源(D )被净化了的污水(E )空调房间里的空气4、自然资源无论上附带的人工价值取决于:(BCDE )(A )自然资源整个市场供需情况(B )经济地理位置的改变(C )对可耕地的管理(D )开发条件的改变(E )直接附加5、损害资源利用集约度的要素有:(ABCD(A )产品价格(B )人口压力(C )生产中所的限制要素(D )经营者的态度(E )技术水平三、解释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然资源利用的更替理论性原理 2、粗放边际 3、合理行为带 4、限制因子 5、均等边际原则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含义2、简述自然资源开发与再开发的原理3、简述地租论的主要内容4、简述生态哲学领域科学基础5、简述自然资源稀缺的经济学释义含义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供应偏紧资源供需平衡的经济机制及缓解供需矛盾的措施2、论述外部成本如何内化?。

2014年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全国15套)

2014年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全国15套)

2014高考生物试题汇编(含解析)目录1、全国大纲卷(考试地区:广西)2---72、新课标全国卷(I)(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江西、湖南)7--133、新课标全国卷(II)(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吉林、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辽宁)14--204、北京市21--275、浙江省27--326、四川省33--407、天津市40--478、福建省47--549、重庆市55--6010、安徽省61--6711、上海市(生命科学)67--8712、广东省87--9613、山东省96--10614、江苏省(生物)106--12315、海南(生物)123--135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大纲卷)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答案】C【解析】细胞核中染色质是由DNA和组蛋白构成,A正确;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B正确;原则上分子直径较小的物质可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如酶或mRNA 也能通过核孔,故C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分别在前期和末期,D项正确。

(大纲卷)2.A 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 TP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 TP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 TP来源于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细胞核无法进行细胞呼吸,细胞核需要的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项正确;ATP是生命活动直接的能源物质,机体无时无刻不在消耗ATP,睡眠时生命活动并没停止,也需要消耗能量,故B项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有ATP形成,C项正确;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呼吸所提供的ATP,故D项正确。

(完整word版)2014线性代数A卷(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4线性代数A卷(含答案)-推荐文档

上海海洋大学试卷答案一、填空与选择题(1836='⨯) 1. 行列式的值是_____________.2. 已知A 为四阶方阵, 且=2, 是的伴随矩阵, 则=___128______.3. 当__2____时, 方程组有非零解 4.设, ,若初等矩阵, 使得,则P =___100001010æèççöø÷÷______5. 已知四阶行列式中第三列元素依次是它们的余子式依次为, 则=________6.已知=, 且则一定有:( D )(A )E A = (B )0=A (C )矩阵E A -一定可逆 (D )矩阵E A +一定可逆 二、(16分)计算下列行列式 1.... (10分) 解:D =232-23-101421-354-10=-6-1043-101421-3960-33=9-2-141-1112-16=9-3031-113018=-9-3331=108103.(6分)解:D n +1=x -n 11100x -n +111000x -n +210000x -10nn -1n -211 (3)=(-1)2n +2x -n 1110x -n +111000x -2100x -1 (5)=(x -i )i =1nÕ (6)三、(15分)设, , 求1. 2. 3.若, 求矩阵. 解: (1)A -3E =2-112131-11æèççöø÷÷-300030003æèççöø÷÷ (2)=-1-112-231-1-2æèççöø÷÷ (3)(2)A E ()=2-112131-11100010001æèççöø÷÷...........2®10001000110-11414-1-34141æèççççöø÷÷÷÷..................7 所以A -1=10-11414-1-34141æèççççöø÷÷÷÷ (8)(3)X =BA -1..................................2=-34142-74142æèçççöø÷÷÷ (4)四、(15分)设矩阵, 求1.矩阵的列向量组的秩2.的列向量组的一个极大无关组3.将向量组中的其余向量表达为极大无关组的线性组合 解:由a 1,a 2,a 3,a 4()=22311-3-211033-132-1320-2æèçççççöø÷÷÷÷÷®10330187001100000000æèçççççöø÷÷÷÷÷..............5®1000010-1001100000000æèçççççöø÷÷÷÷÷ (7)得1. 向量组的秩为3 (2)2. 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为a 1,a 2,a 3...................3 3. a 4=-a 2+a 3 (3)五、(10分)设列向量组线性相关, 列向量组线性无关, 证明: (1)一定可由线性表示;(2)4α不可由321,,ααα线性表示。

14-15微积分2答案(A卷).doc

14-15微积分2答案(A卷).doc

6 . 2; 7. 2;8.9. 2dx +3dy;,210. J] dy^yf^x.y^dx ・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2. B3. A4. B5. C(5(8dx_X dy;(5分)(8分)(4广东财经大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微积分II (A卷)课程代码100023课程负责人彭求实共3页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2. 2xsinx2; 3. 0; 4. 1; 5. 1 ;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32分)u = In x , v r = x则八丄,卩亠x 2原式=112 In* I --|Ml:e2 一42.解设F(x, y, = x2 + y2 + z2 - 4z=2y(2 - z)2 + x2 _ 4 一y2(2 - z)3 = (2 - z)3Q 2 Q x3.解:原式=J。

必J兰_刃7(点) (2 - z)2(6分)(8(4分)(6(3分)(7分)=『竺兰(x —兰加J 0 x2=—(1 - cos 2) 24.解:令u =—,则y' = u + x u :代入原方程得 Xu + x = u + tan u1 d V 分离变量 ------- dw =—tan ux卄、丄小八 f cos u . 「dx 两边积分 [ ---- d z;=[—J sin uJx得 In | sin u | = In | ^ | + In | C |, B 卩 sin u - C x 故原方程的通解为sin - = Cx (C 为任意常数)(8分)X四, 应用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解:显然,有条件2x + 2y = 10成立,作辅助函数F (x, y, 2)= 6x - x : + 16y - 4y 2 - 2 + 2(x + y — 5)= 6 - 2x + 2 = 0 令彳町=16 — 8y + 2 = 0 1尸;= x + y — 5 =解之得唯一驻点U y ) = (3,2)故当生产甲产品3千件,乙产品2千件时,利润最大,且最大利润为Z (3,2)= 6X 3- 32 + 16 X 2-4X 22 -2 = 23(万元)(9分)-x 2)dx = — x 21 --T 3J 0 2 0 3 1 s 1.先求y =十与y = x 的交点(0, 0), (1, 1) (4分)Jdx =1--T 57 35')=—71 015V = x 2dx - 7r^ (x z(9分)(3分)(5五,证明题(5分)00an I证明:考察级数£—,由于z?=i 门lim 沁=lim 2"" •「:)! .刀* jng (77 + l)(/?+1) 2" • n\/7Tco (77 + 1丿e2n .川所以此级数收敛,故lim --------- - = 0ns f-j n。

自然辩证法2014年1月真题

自然辩证法2014年1月真题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 2014年1月A卷考试真题这个是考完试自己整理的,共20道题,加下划线的是A卷的大题,没有下划线的应该就是B卷的了(这个不确定,没有挨个儿合适,不过大体上是这个样子)。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包括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观,科学技术异化观,科学技术伦理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管,科学技术文化观等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是统一的,研究内容是开放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和质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认识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成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1.它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实质,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法国经验威武主义自然观和德国思辨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完成了自然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组组长签字: ( ) 组 第1 页 (本试卷共1页 )
2014至2015学年第一学期 《自然资源概论》 课程期末考试A 卷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 自然资源:
2. 最大资源潜力:
3. 人口消费过剩:
4. 有效需求:
5. 绝对稀缺:
6. 净第一性生产:
二、判断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2分)
( )1. 自然资源的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

( )2. 金属矿物虽可循环利用但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 )3. 草场资源因可更新故属于非耗竭性资源。

( )4.
地球物理过程产生的太阳能、潮汐能属于恒定性资源。

( )5. 矿产资源在人类历史尺度内是可更新的,但在地质历史尺度内又是不可更
新的了。

( )6. 探明储量与条件储量之间的分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都一样。

( )7. 任何环境媒介的吸收能力都是一成不变的。

( )8. 在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总需求,但由于分布不均而造成的区域性稀
缺称为相对稀缺 。

( )9.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结果取决于相对量最低的因子。

( )10. 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若其负熵的耗散超过了来自太阳能的负熵的补充,
将使资源走向无序和退化。

( )11.人类是唯一呈指数增长的物种,而且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然呈S 型增长。

( )12. 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一般随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这与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相同。

( )13. 某一地区是否形成一定规模的矿物资源,取决于该地区地质背景、特定元素丰度、地质作用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 )14. 人类为了自身生存而发展了养殖业和种植业,但只是利用了极少数栽培
种,这对生物多样性不构成威胁。

( )15.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土地的面积是固定的、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土地面积逐步减少。

( )16. 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

( )17. 对于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等级的评价方法中定量评价较定性评价更直观、更准确。

( )18. 自然资源的价格常常是由供需双方的运动决定的。

( )19. 地下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但补给量有限,应合理开发利用。

( )20. 盲目引进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但却增加了生物
多样性。

( )21. 自然资源无价值论根源是劳动价值论的绝对化。

( )22. 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是实际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自然资源的可得数量。

三、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1. 简述中国自然资源基本特点。

2. 世界面临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包括哪些方面?
3. 采矿活动对土壤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4. 如何理解“离第一性生产越远,单位面积上所能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5. 地区性资源稀缺包括哪些主要方面?简述其主要内容。

6. 获食模式对资源的适应方式有哪些? 四、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30分) 1. 论述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文明、地中海地区古文明、玛雅文明、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衰亡原因。

2. 论述资源消耗的环境后果包括哪些方面?试举例加以说明。

3.选取你家乡某种优势自然资源,论述其基本特征、开发利用概况及可持续利用前景。

----------------------------------------------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课程代码:Z310168
适用年级(专业): 地理科学
以下由考生填写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