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提纲

合集下载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水资源质量与数量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生产和生活,也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现状、问题、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展开,旨在为保障水资源的长期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水资源的现状中国是一个多山多水的国家,2019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6437亿立方米,人均总量为4614立方米,位居世界第61位。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江南等地区人均水资源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少数干旱的地区,人均水资源数量不足千分之五。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加剧了我国水资源压力。

截至2019年底,全国水资源总体压力指数为0.4,仍处于中度压力状态。

二、水资源存在的问题1.水资源供需矛盾。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供应却十分有限,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水资源污染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化工、农药等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水体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如黑臭水体、土壤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

3.水资源管理问题。

政府部门对水资源的管理失之于宽,许多地方管理不当,缺乏有效手段使得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现象屡屡出现。

三、解决方案1.推进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加强水资源管理、鼓励水资源节约、提高水利用效率等措施,为水资源的长远稳定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推进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将水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益最大化。

2.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

推广有关法规,强化法律责任追究,对生态环境破坏等恶性行为必须以刑事立案查处,同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施,彻底解决黑臭水体、土壤修复等问题,保障水资源的纯洁。

3.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合作,建设公共水资源库,实现多地区水资源互通共享,优化水资源配置,达到水资源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结论保障水资源长期稳定性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水电站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提纲

水电站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提纲

水电站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1.1项目来源1.1.1 项目的由来1.1.2 水资源论证项目的由来1.2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水资源论证的主要目的如下:(1)贯彻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针(2)预防并消除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可能引发的水事纠纷(3)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4)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申请和审批提供科学技术依据水资源论证的主要任务如下:(1)进行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分析;(2)分析项目取用水的合理性;(3)开展本项目的取水水源论证;(4)分析论证工程取水和退水的影响(5)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和对受影响方的补偿措施;(6)最后提出水电站水资源论证的结论和建议。

1.3 编制依据1.3.1 相关技术文件及参考资料1.3.2 有关审批意见1.3.3 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建设征地和水库淹没处理的意见及用水要求1.4 取水水源、取水地点和取水规模1.4.1 施工期取水1.4.2 水库初期蓄水取水1.4.3 运行期取水(1)办公生活区取水(2)发电取水1.5 工作等级1.6 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1.7 水平年(1)现状水平年(2)规划水平年1.8 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1.8.1 水利部门提出的水质管理目标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1.8.2 水电站涉及的自然保护区及其调整情况1.8.3 环保部门批复的水电站水质保护执行标准本报告书对水质管理目标和排污限制的建议2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项目名称:项目性质:2.2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2.2.1 建设地点2.2.2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1)枢纽工程建设区占地(2)水库淹没区占地(3)移民迁建区用地2.3 项目任务和功能2.4 建设规模及实施方案2.4.1 建设规模(1)水库规模(2)电站装机容量(3)通航建筑物规模(4)灌区引水规模(5)投资规模(6)工程等别2.4.2 工程布局及主要建筑物(1)工程总体布置(2)主要建筑物1)挡水建筑物2)泄洪消能建筑物3)引水发电建筑物4)通航建筑物5)灌区引水渠首2.4.3 工程施工(1)施工导流(2)施工总布置(3)施工进度2.4.4 水库初期蓄水2.4.5 施工期通航2.5 职工人数与生产生活区建设2.5.1 职工人数2.5.2 生产生活区建设2.6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水和退水方案2.6.1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水方案2.6.2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3.1 基本概况3.1.1 自然地理及水系3.1.2 气象特征3.1.3 社会经济概况3.2 地表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3.2.1 流域地表水资源量3.2.2 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3.2.3 流域水质和水功能达标状况及纳污能力3.2.4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供用水平衡分析(1)供水工程和水电建设现状(2)流域河道外用水及耗水(3)现状供用水平衡分析3.2.5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3.2.5.1 流域河道外用水预测3.2.5.2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1)水电开发规划(2)引调水工程规划3.3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4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4.1 取水合理性分析4.1.1 与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1)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2)与地方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4.1.2 与有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4.1.3 与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程度等适应性分析4.2 用水合理性分析4.3 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4.4 节水潜力分析5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5.1 依据的资料与方法5.1.1 流域水文测站简况5.1.2 径流系列还原5.1.3 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分析5.1.3.1 资料的可靠性分析5.1.3.2 资料的一致性分析5.1.3.3 资料的代表性分析5.1.4 径流计算成果及合理性检查5.1.4.1 径流计算成果5.1.4.2 合理性检查5.2 取水水源论证方案5.2.1 上游水电的工程特性及开发时机分析5.2.2 流域引水工程开发时机分析及调水量处理5.2.3 水源论证方案5.3 来水量、可供水量和用水量计算分析5.3.1 现状用水量5.3.2 规划水平年上游河道外用、耗水增量预测5.3.3 各方案来水量及可供水量5.3.4 用水量计算5.4 水资源质量评价5.5 取水口位置的合理性分析5.5.1 施工期取水口位置的合理性分析5.5.2 电站运行期取水口位置的合理性分析5.6 取水可靠性和可行性分析5.6.1 取水可靠性分析5.6.1.1 水量可靠性分析5.6.1.2 取水水质的可靠性分析5.6.2 取水可行性分析5.6.3 取水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分析6 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6.1 水库运行方式和发电取水流量6.1.1 水库运行方式6.1.2 发电取水流量6.2 最小下泄流量及其合理性分析6.2.1 下游河道外用户取水要求及其满足程度分析6.2.2 下游航运要求及其满足程度分析6.2.3 下游河道内生态基流和生态需水及其满足程度分析6.2.4 最小下泄流量的合理性及实施可靠性分析6.3 电站日运行方式及下游非恒定流计算分析6.3.1 电站日运行方式和非恒定流不利工况分析6.3.2 下游非恒定流计算分析6.4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分析6.4.1取水对区域水资源总量的影响分析6.4.2取水对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分析(1)年内分配影响分析(2)日内分配影响分析6.4.3取水对区域水资源水质和水温的影响分析6.5 取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6.6 取水对水生生物、鱼类和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6.6.1取水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分析(1)取水对水生藻类的影响(2)取水对水生维管植物的影响(3)取水对浮游动物的影响(4)取水对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影响(5)取水对水生微生物的影响6.6.2 取水对鱼类和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6.7 取水对其他用户的影响分析6.7.1 取水对移民及水利水电设施的影响分析6.7.2 取水对下游沿江主要取水户的影响分析6.7.3 取水对上、下游水电梯级的影响分析6.7.3.1 对上游工程的影响分析6.7.3.2对下游工程的影响分析6.7.4 取水对航运的影响分析6.7.5 取水对下游防洪工程和行人安全的影响分析7 建设项目退水的影响分析7.1 退水系统及组成概况7.1.1 施工期退水系统7.1.2 运行期退水系统(1)发电尾水(2)泄洪(3)办公和生活区生活污水7.2 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7.2.1 施工期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7.2.2 运行期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7.3 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7.3.1 施工期废污水处理标准7.3.2 施工期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7.3.3 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7.4 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7.4.1 退水对水质的影响分析(1)施工期退水对水质的影响(2)运行期退水对水质的影响7.4.2 退水对下游鱼类生境的影响7.4.3 退水对其他取水用户的影响7.4.4 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7.5 入河排污口(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7.5.1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7.5.2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8 水资源保护措施8.1 工程措施8.1.1废污水达标处理8.1.2水土保持8.1.3水生生物保护8.1.4水质监测(1)施工期水质监测(2)运行期水质监测8.1.5 其他处理措施8.2 非工程措施8.2.1 建立健全热电水务管理体制8.2.2 制定电厂事故或非正常工况排水的监控预案8.2.3 制定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预案8.2.4 退水控制的管理方案建议8.2.5 进行灰场防渗设计8.2.6 加强取水和退水方案的监督管理。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 Z322-2005)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 Z322-2005)

总则1 总则1.0.1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5号),为规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以下简称水资源论证)工作,指导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和审查。

1.0.3水资源论证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

2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

3 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规程。

4 符合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

5 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

1.0.4 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 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535 - 200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027 - 2001);《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 93);《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GB/T 13727 - 92);《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GB/T 12452 - 90);《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 11615 - 89);《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 278 - 200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 - 2000);《水资源评价标准》(SL/T 238 - 1999);《水文调查规范》(SL 196 - 97);《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 104 - 95)。

1.0.5 水资源论证除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水资源论证内容、等级、范围与程序2.1 水资源论证内容与等级2.1.1水资源论证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2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3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4 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

2.1.2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由分类等级的最高级别确定,分类等级由地表取水、地下取水、取水和退水影响分类指标的最高级别确定。

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指标见表2.1.2。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目次l 总则........................................................................................................................304 2 建设项目论证等级、论证内容和基本资料 (304)2.1 论证等级 (304)2.2 论证内容 (305)2.3 基本资料............................................................................................................306 3 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的确定 (307)3.1 基本要求 (307)3.2 分析施围的确定 (307)3.3 取水水源论证范围 (307)3.4 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范围.......................................................................................307 4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308)4.1 水资源状况 (308)4.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308 5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309)5.1 基本要求 (309)5.2 取水合理性分析 (309)5.3 用水合理性分析 (310)5.4 节水潜力分析......................................................................................................310 6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311)6.1 基本要求 (311)6.2 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311)6.3 水资源质量评价 (312)6.4 取水口合理性分析 (312)6.5 取水水源的可靠性分析..........................................................................................312 7 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 (313)7.1 基本要求 (313)7.2 取水影响分析 (314)7.3 退水影响分析 (314)7.4 水资源保护措施 (315)7.5 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方案建议.................................................................................315 8 建设项目取水可行性分析.............................................................................................316 附录A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写提纲......................................................317 附录 B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综合说明表 (319)zhou1 总则1.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5号)、《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34号)和《水功能区管理办法》(水资源【2003】233号)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指导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制定本标准。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1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1

×××××水泥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技改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水泥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13年4月日编制单位: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委托单位:水泥有限公司编制单位证书编号:编制单位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批准:审定:校核:编写人员:目录1.总论 (1)1.1 建设项目概况 (1)1.1.1 基本情况 (1)1.1.2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1)1.1.3 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1)1.1.4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2)1.1.5 建设项目设计用水量及水质、水压要求 (3)1.1.6 给水系统 (4)1.1.7 排水系统 (5)1.2 项目来源 (6)1.2.1 委托单位和委托书 (6)1.2.2 承担单位与工作过程 (6)1.3 水资源论证目标和任务 (6)1.4 编制依据 (7)1.4.1 法律法规 (7)1.4.2 规程规范 (8)1.4.3 采用标准 (9)1.4.4 参考文献 (9)1.5 论证工作等级 (9)1.6 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10)1.7 水平年 (11)2. 分析范围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13)2.1 分析范围的基本情况 (13)2.1.1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13)2.1.2 水文气象 (14)2.1.3 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 (15)2.2 水资源状况 (17)2.2.1 水资源量及时空分析特点 (17)2.2.2 水功能区划及水质变化 (17)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18)2.3.1 供水工程与供水量 (18)2.3.2 用水量与用水结构 (20)2.3.3 用水水平与用水效率 (20)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22)2.4.1 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与利用现状 (22)2.4.2 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与用水水平现状 (23)2.4.3 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与水质现状 (24)2.4.4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24)2.5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5)3.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26)3.1 取水合理性分析 (26)3.1.1 产业政策相符性 (26)3.1.2 水资源条件、规划的相符性 (27)3.2 用水合理性 (27)3.2.1 建设项目用水环节分析 (27)3.2.2 节水潜力分析 (29)3.2.3 合理取用水量的核定 (30)3.3 节水措施与管理 (30)3.3.1 政策性措施 (30)3.3.2 技术性措施 (30)4.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32)4.1 水资源论证方案 (32)4.2 地表取水水源论证 (32)4.2.1 依据的资料与方法 (32)4.2.2 来水量分析 (33)4.2.3 用水量分析 (38)4.2.4 水量平衡计算 (40)4.2.5 水资源质量评价 (41)4.2.6 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 (42)4.2.7 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 (42)5.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的影响 (43)5.1 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43)5.2 对其它用水户的影响 (44)5.3 结论 (45)6. 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45)6.1 退水系统及组成 (45)6.2 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 (45)6.3 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46)6.4 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46)6.5 施工期退水情况 (46)7. 水资源保护措施 (47)7.1 工程措施 (47)7.2 非工程措施 (48)8.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影响补偿建议 (48)8.1 补偿原则 (48)8.2 补偿方案(措施)建议 (49)9.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论和建议 (49)9.1 取用水的合理性 (49)9.2 取水的可靠性 (50)9.3 取水、退水的影响及补偿措施建议 (50)9.4 水资源保护措施 (50)9.5 取水方案 (51)9.6 退水方案 (51)9.7 取水的可行性 (51)9.8 建议 (52)1.总论1.1 建设项目概况1.1.1 基本情况水泥有限公司位于★西部,某某市镇沙塘村之南,原某某市第二水泥厂旧厂址处,距离某某市区18km。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和报告编制共37页文档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和报告编制共37页文档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和报告 编制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写提纲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写提纲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写提纲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写提纲1总论1.1项目来源1.2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1.3编制依据1.4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1.5工作等级1.6论证范围和水平年1.7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范围图2建设项目概况2.1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2.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2.3建设规模及分期实施意见2.4用水工艺和取、用水方案2.5建设项目用水要求2.6建设项目退水方案附建设项目位置图。

3建设项目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3.1建设项目区域或流域概况3.2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3.3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附论证范围内供水工程、主要用水户分布图4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4.1建设项目取水合理性4.2用水过程与水平衡4.3主要用水与节水指标4.4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4.5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量附建设项目用水平衡图。

5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5.1论证水源与论证方案5.2地表水源论证5.2.1依据的资料与方法5.2.2来水量分析5.2.3用水量分析5.2.4可供水量计算5.2.5水环境状况5.2.6取水口位置合理性5.2.7取水可行性与可靠性5.3地下水源论证5.3.1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5.3.2地下水资源量分析5.3.3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5.4.4水源地开采后的地下水水位预测5.3.5 地下水水质分析5.3.6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6建设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的影响6.1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6.2对其他用户的影响6.3结论(综合评价)7建设项目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7.1退水系统及组成7.2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7.3退水处理和达标情况7.4退水对水功能区(使用功能、水环境和生态)的影响7.5退水对第三者的影响7.6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附建设项目退水系统组成和退水口位置图。

8水资源保护措施8.1工程措施8.2非工程措施9影响补偿9.1补偿原则9.2补偿措施建议9.3受影响方意见10水资源论证结论10.1建设项目取用水的合理性10.2取水水源的可靠性10.3取用水对水资源状况和其他用水户的影响10.4退水情况及水资源保护措施10.5建设项目的取水方案和允许取水量。

水资源规划论证编制提纲11.18

水资源规划论证编制提纲11.18

1总则1.1项目背景1.2规划水资源论证的目的、任务和思路1.3编制的依据2规划与水资源相关的内容识别与分析2.l概述“规划”包括“规划”的名称、编制背景、定位、规划范围、规划水平年、规划目标、规模预测和发展方向等。

2.2识别分析规划方案涉及经济社会活动分析规划涉及经济社会活动所需要的水资源支撑保障条件,提取进行水资源论证所需的“规划”内容和相关信息、以便于确定规划论证的重点内容。

2.3分析“规划”方案中已有的供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建设等相关内容。

3规划水资源论证范围、水平年确定规划水资源论证范围、取退水影响范围、入河排污影响范围、水平年。

4水资源条件分析4.l收集已发布的或经过技术审查的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报告、水利统计年报、水资源公报、水资源质量报告、统计年鉴和其它有关的统计公报等数据。

4.2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分析规划水资源条件分析范围内的水资源量、可利用量以及开发利用现状评价情况、水环境质量。

4.3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5规划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的适应性分析5.1分析规划水平年“规划”对用水需求区域分布情况。

5.2分析规划水平年“规划”用水需求与水资源条件是否适应,以及与全国、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水资源配置安排是否一致、协调。

6规划需水预测分析6.l规划需水总量预测分析计算“三产”需水量、生活需水量、生态环境需水量等,确定需水总量;论证“规划”实施的需水总量是否满足水量分配方案的总量指标及开发利用控制指标的要求。

6.2规划用水效率预测分析分析论证“规划”实施的用水效率是否满足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中的效率指标及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指标的要求;对比分析现状及规划水平年的用水水平,评价“规划”用水效率合理性和先进性。

7规划实施水资源保障方案分析7.1“规划”水资源保障总体方案分析“规划”水平年水源结构、主要水源地分布情况、供水设施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次
1 总则 (1)
1.1 建设项目概况 (1)
1.2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1)
1.3 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 (2)
1.4 编制依据 (2)
1.5 论证工作等级、水平年及保证率 (2)
1.6 水资源论证范围 (3)
2 资料收集与查勘 (4)
2.1 基本资料的收集 (4)
2.2 查勘内容 (4)
3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6)
3.1 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 (6)
3.2 水功能区及水质 (6)
3.3 取用水总量控制与落实情况 (7)
3.4 取用水总量控制与用水水平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与水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8)
4.1 取水合理性 (8)
4.2 用水合理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节水措施与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取水水源论证 (11)
5.1 地表水取水水源论证 (11)
5.2 地下水取水水源论证 (11)
6 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及补偿方案建议 (13)
6.1 取水影响论证 (13)
6.2 退水影响论证 (13)
6.3 补偿方案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 (15)
7.1 工程措施 (15)
7.2 非工程措施 (15)
8 工作组织及进度安排 (17)
9 工作经费预算 (18)
1 总论
1.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基本情况
包括规模、工艺设备、原料、产品方案等1.1.2 建设项目取用水方案
1.1.3 建设项目退水方案
附建设项目位置图
1.2 项目来源
1.2.1 委托单位
1.2.2 承担单位与工作过程1.3 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
1.4 编制依据
(1.4.1 法律法规
1.4.2 规程规范
1.4.3 采用标准
1.4.4 参考文献)
1.5 工作等级与水平年
1.6 水资源论证范围
附分析范围图、取水水源论证范围图、取水影响范围图、退水影响范围图
2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2.1 分析范围内基本情况
2.1.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2.1.2 水文气象
2.1.3 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
2.2 水资源状况
2.2.1 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
2.2.2 水功能区水质及变化情况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2.3.1 供水工程与供水量
2.3.2 用水量与用水结构
2.3.3 用水水平与用水效率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附分析范围内供水工程、主要取用水户分布图、水功能区示意图(标注入河排污口点位和监测断面位置)
3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3.1 取水合理性分析
3.1.1 产业政策相符性
3.1.2 水资源条件、规划的相符性
3.1.3 水源配置的合理性
3.1.4 工艺技术的合理性
3.2 用水合理性分析
3.2.1 建设项目用水环节分析3.2.2 设计参数的合理性识别3.2.3 污废水处理及回用
3.2.4 用水水平指标计算与比较3.2.5 节水潜力分析
3.2.6 合理取用水量的核定
3.3 节水措施与管理
附建设项目取用水平衡图
4 取水水源论证4.1 水源方案
4.2 地表水取水水源论证
4.2.1 依据的资料及方法
4.2.2 来水量分析
4.2.3 用水量分析
4.2.4 可供水量计算
4.2.5 水资源质量计算
4.2.6 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4.2.7 取水可靠性分析
4.3 地下水取水水源论证
4.3.1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4.3.2 地下水资源量分析
4.3.3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
4.3.4 开采后的地下水水位预测
4.3.5 地下水水质分析
4.3.6 取水可靠性分析
附论证范围内水文地质平面图及剖面图、地下水水位等值线图、地下水动态变化曲线、地下水水质监测站点分布图等图件
5 取水影响论证
5.1 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5.1.1 对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其配置方案的影响5.1.2 对水生态的影响
5.1.3 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影响
5.2 对其他用户的影响
5.2.1 对其他用户取用水条件的影响
5.2.2 对其他用户权益的影响
5.3 综合评价
6 退水影响论证
6.1 退水方案
6.1.1 退水系统及组成
6.1.2 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6.1.3 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
6.2 退水影响
6.2.1 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使用功能、纳污能力和水生态)
6.2.2 退水对第三者的影响
6.2.3 入河排污口(退水口)设置方案论证
附建设项目退水系统组成及入河排污口(退水口)位置图
7 影响补偿和水资源保护措施7.1 影响补偿
7.1.1 补偿原则
7.1.2 补偿方案(措施)建议
7.2 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
7.2.1 工程措施(水质、水量监测)
7.2.2 节水与管理措施
7.2.3 其他非工程措施
8 结论与建议8.1 结论
8.1.1 取用水合理性
8.1.2 取水水源可靠性
8.1.3 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及补偿措施建议8.1.4 水资源保护措施
8.1.5 取水方案和退水方案
8.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