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体滑坡地质灾害

合集下载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措施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措施

中器,同样也是先在动力头与后夹持器之间放置1根套管,从动力头后方穿入钻杆并与前一根钻杆连接好;用卡盘夹住钻杆,将后夹持器张开到最大,用自由钳将两根套管连接好,将前夹持器松开,用动力头端面将套管顶至前端末位并用前夹持器夹住,用后夹持器夹住钻杆,动力头退回准备加接下一根套管。

④在最后一根套管后端接接头Ⅱ,第三根钻杆前端接传扭接头Ⅰ。

⑤加接好预定长度套管后,用钻机将整套钻具送至孔底开始钻进。

⑥当套管钻头穿过煤层后,利用在套管管体上的弹片,在提钻时反转楔入煤壁将套管固定在孔底,然后提出钻杆和Ф87mm钻头。

“跟管钻进护孔”工艺,实现了全程煤壁护孔,解决了因煤壁垮落,形成应力重新集中,造成煤体破碎,瓦斯大量解吸而引起了“孔突”现象的发生。

为强突煤层钻孔施工提供了一个可行技术方案。

3总结“跟管钻进护孔”工艺较为复杂,选择此施工工艺应根据矿方提供的钻孔设计,结合打钻区域地质构造认真分析,预判受影响范围内钻孔,选择性采用“防喷”加“控喷”综合防喷措施,才能保障钻孔施工期间瓦斯安全。

山体滑坡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

在一般情况下,岩石的松动会造成基岩的突然运动,而这种运动便是山体滑坡。

在山体滑坡的过程中,由于岩石结构突然变化,在重力的作用下,岩石向下快速运动,在此过程中还会夹杂着大量碎石、泥沙等。

因此山体滑坡会给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人类在进步发展的同时缺乏足够的环保意识,隐形之中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自然平衡破坏后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发生山体滑坡。

山体滑坡目前虽仍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但是由于我国的各方面专家与群众的在山体滑坡的预防和治理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山体滑坡造成的危害正在逐年降低。

因而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地质专家们应当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山体滑坡的预防以及治理方案,减少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次数,削弱山体滑坡的破坏力,挽救山体滑坡区域群众的宝贵生命。

1发生山体滑坡的原因1.1人为原因近些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铁路的建设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地质灾害是自然界中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的一类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

为了提前预警和有效应对这些灾害,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一系列新的监测技术应运而生,为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一、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凭借其大范围、高时效性和多光谱等特点,成为地质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不同波段的卫星影像,能够对大面积的地表进行观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区域。

例如,利用高分辨率的光学卫星影像,可以清晰地识别出山体的裂缝、变形等迹象;而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则能够通过测量地表的微小形变,监测滑坡等灾害的缓慢移动过程。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通过分析地形、地质、植被等多种因素,对不同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和预测,为灾害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无人机技术的兴起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质灾害监测带来了新的机遇。

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如高清相机、激光雷达等,快速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和地形数据。

在灾害发生后,无人机能够迅速抵达现场,对受灾区域进行详细的勘查,为救援和灾后重建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与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相比,无人机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

它可以在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环境中作业,不受交通和地形的限制。

同时,通过多架无人机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对较大区域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灾害的变化情况。

三、传感器网络的构建在地质灾害监测中,传感器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地下水监测传感器等,可以被安装在灾害隐患点,实时采集相关数据。

这些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实现对灾害体的动态监测。

传感器网络不仅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监测数据,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化预警。

2024年山体滑坡应急方案

2024年山体滑坡应急方案

2024年山体滑坡应急方案一、前言山体滑坡是指山体因为地质构造、水文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发生破坏而使土石体发生失稳、滑动或流动的现象。

山体滑坡造成的灾害严重,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在面对山体滑坡灾害时,必须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以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本文提出基于2024年的山体滑坡应急方案,旨在提供对应急工作的指导和参考。

二、应急组织与指挥体系1. 应急组织的建立和职责划分(1)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应急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协调资源,指挥应急响应行动。

(2)成立应急指挥部:由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进行指挥和决策,负责应急工作的协调与调度。

(3)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包括职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救援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2. 应急指挥体系的建立应急指挥体系包括三个层级:总指挥部、指挥中心和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部由主要领导人组成,负责决策和指挥;指挥中心负责信息收集、处理与传递,协调各部门的行动;现场指挥部负责具体的救援行动和指挥。

三、预警与监测系统1. 建立完善的山体滑坡监测网络,包括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安装和监测员的培训。

2. 建立山体滑坡的预警系统,包括预警指标的确定和预警信息的发布。

3. 加强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应急救援1.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动(1)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和组织,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及时展开。

(2)在应急救援队伍中设置专门的队伍负责搜救和救援工作。

2. 救援装备的准备(1)必要的救援装备的储备,包括搜救器械、抢险工具、通信设备等。

(2)根据具体情况,调度专业救援队伍和设备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3. 救援行动的组织(1)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行动,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展开。

(2)分工合作,协调各救援队伍的行动,提高救援效率。

4. 受灾人员的救助和安置(1)及时对受灾人员进行救援和救助,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2)组织安置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医疗救助。

川东北滑坡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分析及治理方案探究

川东北滑坡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分析及治理方案探究

DOI:10.16661/ki.1672-3791.2310-5042-7880川东北滑坡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分析及治理方案探究1.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2.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2;3.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52摘要: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川东北地区因其地理位置和地质特点,常常受到滑坡地质灾害的侵袭。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现象,将对川东北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分析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包括地质、地形、气候、人为因素等,结合相关资料和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治理方法和实践措施,以期提供宝贵的经验,降低川东北滑坡地质灾害的风险,从而促进川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滑坡 地质灾害 川东北 地形因素中图分类号:U418.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4)03-0146-04 Causal Mechanism Analysis and Treatment Scheme Explorationof the Geological Hazards of Landslides in Northeast SichuanGONG Rui1CHEN Dongsheng1*ZHANG Xiao1YANG Hui1GU Dezhang2LIANG Changjian31.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Ltd.,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041 China;2. Nuclear Industry Southwest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610042 China; 3. China Southwest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hengdu,Sichuan Province, 610052 ChinaAbstract:The landslide is a common phenomen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that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lifeand property. Due to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Northeast Sichuan region is oftenaffected by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of landslides. In order to better respond to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and study the geological hazards of landslides in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reg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almechanisms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of landslides, including geological, topographical, climatic and human factors,and proposes some governance methods and practices in combination with relevant data and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in order to provide valuable experience, reduce the risk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of landslides in NortheastSichuan,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Sichuan region.Key Words: Landslide; Geological; Northeast Sichuan; Topographic factor作者简介: 龚睿(1984—),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地质勘察设计。

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处置

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处置

• 被水围困怎样求救
• 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聚集人群突遭洪水围 困于基础较牢固的 高地或砖混结构的住宅 楼房时,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求援或等 待陡 涨陡落的洪水消退后即可解围。
• 被水围困怎样求救
• 如遭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溪岸、土坯或木结构的 住年房里, 情况危急时(泥石流另述): 有通讯
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 报告 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 ? 无通讯 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 或集 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
1.向市(省)政府、总队报告灾情,请求增援抢险救灾 2.立即投入全面救援 3.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主官率领全勤指挥部赶赴灾区;调 集临近支队,规定时间内集结完毕
1.向市(省)政府、总队报告灾情 2.灾区支队根据灾情性质,安排相应中队投入救援 3.成立总队抢险救援指挥部,总队值班领导率全勤指挥部赶 赴灾区 4. 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主官率领全勤指挥部赶赴灾区; 视情况调集增援力量
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 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 山洪
• 什么是山洪? 山洪是指流速大,过程短 暂, 往往夹带大量泥沙、 石块,突发性强、破 坏力 很大的小面积山区洪水。 主要是大暴 雨或特大暴雨引起的。
• 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 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自已周边环境,尽快 向山上或较高地方逃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 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 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沿着洪道方向逃跑,而要 向两侧快速躲避。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更不能为 了转移家禽、贵重物品及其它原因而延误逃洪时 间,造成“人物双亡”。 被山洪围困在山中,应 及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 泥石流
• 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斜坡上 由暴雨、冰雪消融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 石块、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常与山洪相 伴,其来势凶猛、爆发突然、破坏性强, 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 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山体滑坡是一种由于地质运动而导致的山体崩塌现象,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

山体滑坡不仅对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严重影响,也会伴随着巨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

因此,了解山体滑坡的危害并采取合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山体滑坡的危害1. 破坏性强:山体滑坡的力量非常惊人,能够将庞大的土石方块移动到其他地方,并摧毁建筑、房屋、道路、桥梁等。

2. 造成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可能导致其他地质灾害(如火山喷发、地震等)的发生。

3. 影响交通:山体滑坡会损坏交通设施,导致道路交通中断,影响人们的运输和出行。

4. 危及人类安全:山体滑坡可能破坏房屋和建筑物,造成重伤和死亡。

5. 破坏生态环境:山体滑坡导致的土地退化,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可能影响动植物的生存。

二、应对措施1. 密切人类活动区域的监测和警示:对于高危险区域的居民,政府和社区应尽快采取行动,提供早期的预警和公众教育。

2. 治理造成滑坡的地质因素:定期检查和治理山体滑坡的地质因素,如岩层倾斜、水土流失等,以确保他们不会引发山体滑坡。

3. 加强防御结构设施:如将堤坝、墙壁等结构工程设计在环境较危险的位置,加强对灾害发生时的防御。

4. 保持山体生态平衡:人类活动,如砍伐和开采,有可能破坏山体的土地完整性,进而导致山体滑坡。

因此,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重点是保护生态平衡。

5. 加强科技建设: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山体滑坡的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对其的应对水平。

例如,建立现代化监测系统,实现雨水流量,水位和压力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总之,山体滑坡如果得不到及时监测和有效预防,将会给社会和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山体滑坡的认识,并采取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可持续的应对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安全和环境。

最新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最新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最新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地质灾害是一种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灾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最新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本应急预案的主要目标是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和应对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二)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做好日常的防范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4、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应急处置,提高救援效率和效果。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和风险评估(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二)风险评估对本地区的地质结构、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规模和危害程度。

重点关注山区、河流沿岸、工程建设区域等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中心成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二)各部门职责1、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评估,提供地质灾害相关的技术支持。

2、气象部门:及时提供气象信息,为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范提供依据。

3、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

4、交通部门:保障交通畅通,组织抢修受损的道路和桥梁。

5、卫生部门:组织医疗救援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6、公安部门: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7、电力、通信部门:保障灾区的电力供应和通信畅通。

四、预防与预警机制(一)监测与巡查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监测和巡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隐患。

地质灾害情况情况汇报材料

地质灾害情况情况汇报材料

地质灾害情况情况汇报材料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地质灾害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地地质灾害情况,特向各位汇报我国地质灾害的最新情况。

首先,就近期的地质灾害情况而言,我国各地区的地质灾害频发,主要集中在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区。

其中,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形式居多,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由于强降雨的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其次,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候等,而人为因素则包括过度开发、不合理规划、违法建设等。

这些因素的叠加导致了地质灾害的频发,也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另外,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灾害发生后,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还给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农田水利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破坏,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

因此,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目前的地质灾害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

其次,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对易发地质灾害点进行加固治理,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总的来说,地质灾害是一个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只有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治工程建设和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才能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对社会的不利影响,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共同努力,做好地质灾害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目录第一章总则 (2)一、编制依据 (2)二、编制目的 (3)第二章适用范围 (3)第三章应急救援体系 (3)一、组织体系 (3)二、运行机制 (5)三、应急响应 (7)四、应急部门职责 (7)第四章应急救援保障措施 (10)第五章应急结束 (10)第六章后置处理 (11)第七章培训 (12)一、培训 (12)二、演习 (12)三、奖惩 (12)第八章预案管理 (13)一、审查复审 (13)二、预案管理 (13)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专项、现场应急预案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避免或尽可能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结合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预案。

矿井概况: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中阳县城北18km处的张子山乡付家焉村西南0.5km 处,井田西部边界外有307国道、209线和孝(义)-柳(林)铁路通过,交通较为便利。

本井田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地形主要以黄土台、塬、峁、梁及黄土冲沟为主,侵蚀切割剧烈,地形复杂。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季少雪,春季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阴雨天较多,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易发生山体滑坡。

第一章总则一、编制依据:《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应急[2007]88号文件》、《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晋安监应急字[2007]108号文件》、《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

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现状。

二、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矿区内山体滑坡。

本预案与中阳县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

第三章应急救援体系一、组织体系1、领导机构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是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山体滑坡应急防治工作的领导机构。

按照“精干、统一、高效”原则,成立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总指挥:矿长: 白荣平副总指挥:总工: 李学银矿长助理:崔世荣生产矿长:胡玉亮机电矿长: 武章连安全矿长: 冯虎明成员:生产、机电、通风、生产调度、后勤保卫、医院、车房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员。

2、指挥部职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分析、判断成灾或多次成灾的原因,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和辖区对受灾地进行紧急援救;检查、指导矿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处理其他与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

3、办事机构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调度室是处置突发性灾害事件的应急指挥平台和信息平台。

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研究预测灾害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对突发性事件的监测、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4、工作原则预防为主,以人为本。

建立健全应急联动和群测群防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在张子山乡党委、政府以及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矿长是本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矿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二、运行机制1、预测和预警针对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山体滑坡特点、易发程度,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预防预警行动(1)地质灾害险情巡查:由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云兴及35万变电站站长任明明、发电厂厂长李辛武负责进行险情巡查及监测。

(2)预报预警发布:由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矿长签发。

(3)地质灾害速报制度A、速报的内容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山体滑坡发生时间、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和影响范围以及采取措施、可能引发的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己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增加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B、时限要求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接到发生地质灾害报告核实后,在1小时内速报中阳县人民政府、中阳县国土资源局,同时报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公司。

C、起止时间速报起算时间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开始时间。

三、应急响应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序,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确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机构。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工作,由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必要时,中阳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协助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

四、应急部门职责1、应急救援指挥部①负责本矿应急抢险及救灾预案的制定、修订;②负责应急抢险队伍的组建及救灾预案和组织实施和演练;③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抢险及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④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应急抢险救灾和解除应急状态命令;⑤组织指挥应急抢险及救援行动;⑥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中阳县发出救援请求;⑦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⑧负责并协助上级单位进行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抢险及救灾工作的经验教训。

2、总指挥(矿长)是应急救援的总指挥,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应急抢险及救灾工作。

3、副总指挥(总工程师)负责提供灾害区域的实际施工情况;负责提供应急救灾区域内的各项地质地形、水文情况及图纸。

并负责联系县局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提供地质灾害发生实况、地质灾害的监测等相关资料信息,并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技术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治理工程,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

4、副总指挥(副矿长)根据岗位职责,协调总指挥按照各自分管的业务范围进行应急抢险及救灾的具体指挥工作。

5、调度室主任负责应急救援行动的报警、接警、召集、通报,各救援基地的通讯联络、协调工作及出入井人数和时间的统计、汇总、报告工作。

6、安监科科长协调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各项安全工作。

7、保卫科科长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保卫,协助动员受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疏散,转移到旅社安置,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对被压埋人员进行抢救;协同消防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进行抢险,消除隐患。

8、机电科科长负责提供应急抢险救灾时的机械、设备。

9、运输队队长负责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人员的运送。

10、保管组长负责应急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供应。

11、医疗组组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的抢救和急救转送工作。

12、办公室主任负责抓好抢险救灾人员的后勤、膳食服务工作,保障抢险人员用餐、饮水等后勤工作;负责做好应急抢险救灾的宣传及报道工作负责核实人数和时间的统计报告工作及后期善后工作。

第四章应急救援保障措施应急队伍、资金、物资、装备保障: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人员100人,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防治与救灾力量及时到位。

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防治与救灾演练,提高应急防治与救灾能力。

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储备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专项资金50万元。

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需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

所有费用作为特别项目从生产成本中列支,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第五章应急结束一、现场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以事故现场应急指挥确认,向指挥部进行汇报。

二、总指挥在经过与专家咨询组研讨后,确认应急救援工作符合有关条件后可以结束。

三、在应急救援结束工作中,必须把事故现场的第一手相关证据妥善保管,严禁破坏事故现场痕迹、资料,毁灭相关证据。

因抢救人员疏散交通等原因需移动的,应当做出标志,并绘简图做出记录,待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人员取证后,方可消除现场痕迹。

四、总指挥下达命令,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第六章后置处理总指挥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情况,发布号令。

一、命令全矿井结束全体应急救援状态,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二、各部门开始恢复正常作业。

三、由相关单位领导负责,进行现场清理和公共设施的恢复工作。

四、矿调度室将应急救援的相关实况资料整理好后交给事故调查组。

五、由安监科牵头,矿各职能部门参加,依据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事故进行评估、总结,由安监科写成书面材料,逐级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六、由后期处置队负责进行伤亡人员安排、保险索赔等善后工作。

第七章培训一、培训1、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和专业预案全部编制完成后,分管矿领导指定专门机构编制各工种、各岗位的应急培训教案。

2、各应急救援机构和专业队伍要定期组织所有人员针对有关部门编制的教案进行脱产或业余培训,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试,成绩与试卷要进行存档。

二、演习1、应急救援演练由安监科、矿调度室负责组织进行。

要有针对性地启动各个救援预案进行实战演练,原则上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活动。

2、演练的全过程要进行实况记录,演练结束后,安监科负责组织演练评估,并把评估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要将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项交予应急救援预案编写小组,对预案进行修改。

三、奖惩1、对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迟报、谎报、瞒报事故以及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预案管理一、审查复审本预案每年末由安全矿长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审核修改,修改后的预案内容必须重新由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进行贯彻执行,参加学习人员要签字盖章。

二、预案管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矿安监科负责日常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应急救援制度建立、对体系和预案进行编写修改。

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危险源的辨识情况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应急救援专业预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