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药店门店药品储存操作规1

连锁药店门店药品储存操作规1
连锁药店门店药品储存操作规1

连锁药店门店药品储存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药品入库及储存保管操作行为,保证库存药品质量合格、数量准确。

2.依据:根据新版GSP的规定制定本规程。

3.适用范围:所经营药品在库储存的管理。

4.责任人:保管员。

5.操作规程:

5.1 门店人员根据验收入库单的信息对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生产企业、批号、数量等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入库上架操作。根据入库单的信息,将药品运送至相应的储位。对出现单货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或其他质量可疑问题的药品,有权拒收驳回。

5.2仓库药品储存应实行色标管理,其标准是:待处理区、待验区、退货区为黄色;合格区、复核区、待发区、零货称取区为绿色;不合格库为红色。

5.3保管员对药品堆垛应留有一定距离,药品与墙、柱、屋顶(房梁)间距不少于30厘米,与库房散热器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药品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垛与垛的间距不小于5厘米。

5.4药品储存的基本原则是分类储存。应根据药品的质量特征及储存要求,按药品的不同自然属性分类、分区摆放。

5.4.1按贮藏条件分类储存:对每种药品根据其贮藏温度要求,分别储存于阴凉库(20℃以下)、冷库(2~10℃)内。相对湿度均应保持在35-75%之间。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提示药品相对应的库区。

5.4.2按药品性质分类储存:中药材中药饮片专库存放;非药品专库存放;内服药、外用药分区存放。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货位分配必须与此分类原则一致,并且能够提示。

5.4.3同种药品如有二个以上批号,应存放于不同的货位上,不得混放。同一批号的同一品种,如一个货

位不足于存放,可设多个货位存放,但需集中存放。

5.4.4仓库中的工具应存放于规定的物料区内,不得随意堆放。

5.5 养护员定时记录库房温湿度记录。

5.6不合格药品必须存放在不合格品库,按不合格药品处理规程操作;退货药品放在退货区,按退货药品处理规程操作。

5.7每日做好库区清洁卫生工作。

陈列药品的存储和养护的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陈列药品的存储和养护的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346-66 陈列药品的存储和养护的操作规程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药品陈列 1药品陈列的基本要求 药店在陈列药品时正确选择按品种、规格、剂型、用途或存放要求进行分类陈列,类别标签应放置准确,字迹清晰、醒目,针对具体品种应参照以下规定陈列存放: 1.1根据销售需要合理确定药品陈列数量; 1.2陈列药品的包装和质量应符合规定; 1.3药品应按剂型或用途以及储存要求分类陈列; 1.4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摆放; 1.5处方药不得采用开架自选的方式销售; 1.6危险品不得陈列,如因需要必须要陈列时,只能陈列代用品或空包装;

1.7拆零药品应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并保留原包装的标签。 2、药品陈列检查 2.1质量管理员对陈列药品应按月进行检查并记录,对近效期的药品、易霉变、易潮解的药品应根据具体情况缩短检查周期。陈列药品质量检查记录应真实、准确,能正确反映陈列检查的实际情况。对陈列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正确处理,防止出现销售错误或质量事故。 2.2陈列药品会因陈列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影响质量,因此GSP要求对储存的药品必须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记录。同时应对营业气场所的温湿度条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调控,做好营业场所温湿度监测和调控记录,以确保陈列环境能符合药品陈列的基本要求,保证药品的质量。 二、药品的养护 1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 药品养护是一项涉及到质量管理、陈列管理、业

6药店药品销售操作规程

一、目的 规范药品销售环节的各种经营行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营业场所的药品销售环节。 三、职责 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负责销售过程的管理、监督,保证企业依法规范销售药品。 执业药师负责审核处方,并开展药学咨询服务。 药品营业员负责药品调配工作。 所有销售人员均应严格按照《药品销售管理制度》的要求销售药品,正确介绍药品性能,做好销售过程中的有关记录。 四、内容 1.营业场所及人员: 1.1.门店外应悬挂本连锁企业的统一商号和标志。 1.2.店堂内明显位置应悬挂《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执业药师 注册证》。 1.3.门店应按批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经营药品,不得超范围经营。 1.4.营业场所内应公布:市药监局监督电话、辖区药监局监督电话、本店服务电 话,消费者权益监督电话12315等,设置顾客意见簿。 1.5.营业人员应当佩戴有照片、姓名、岗位等内容的工作牌,执业药师和药学技 术人员的工作牌还应当标明执业资格或者药学专业技术职称。 1.6.在岗执业的执业药师应当挂牌明示。营业时间内药师不在岗时,应出示“药 师不在岗,暂停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告示牌。 1.7.非本企业在职人员不得在营业场所内从事药品销售相关活动。 2.服务、宣传与促销: 2.1.销售药品时应正确介绍药品性能、适应症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不得虚假 夸大和误导消费者。 2.2.不得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者甲 类非处方药。 2.3.药品广告宣传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广告管理的规定,不得张贴未经审批或 过期的广告宣传材料。

3.行为与标准: 3.1.销售处方药应严格执行《处方药销售管理制度》和《处方审核、调配、核对 操作规程》。 3.2.销售近效期药品应当向顾客告知有效期;按正常用法用量在剩余有效期内不 能服用完毕的药品、不应销售给顾客。 3.3.药品拆零销售应严格执行《药品拆零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3.4.销售中药饮片应严格执行《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管理制度》和《中药饮片处方 调剂操作规程》,要做到计量准确,并告知顾客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3.5.销售需低温贮存的药品,应告知顾客贮存条件,必要时为顾客提供保温或冷 藏运输容器等服务。 3.6.企业销售药品应当开具销售凭证,内容包括药品名称、生产厂商、数量、价 格、批号、规格等,并做好销售记录。 3.7.销售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遵守《国家 有专门管理要求药品的管理制度》及其《操作规程》。

药品储存养护制度样本

药品储存养护制度 药品储存制度 1、药房、药库药品应按药品的性质、剂型分类保管, 注意室内温湿度、避光、通风情况及药品的有效期, 需低温保存的药品, 应储存在冰箱内, 防止霉变、虫蛀、鼠咬等。 2、药剂人员对药房、药库内药品的包装、标签有效期、性状等应每周抽查一次, 对药品的养护每月不得少于一次, 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报告科主任, 经负责人批示后要及时处理, 并做好记录。 3、药品仓储保管应执行《药品储存控制程序》, 并按《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与养护要点》做好在库药品的储存保管。 1 ) 药品应按储藏温、湿度要求, 分别储存于阴凉库或常温库、冷藏库内。 阴凉库: 温度不高于20℃; 常温库: 温度保持在0℃~30℃; 冷库: 温度保持在2℃~10℃ 相对湿度: 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 2) 药品应依据药品性质, 按分库、分类存放的原则进行储存保管, 其中:

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库或分区存放; 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应分区或隔垛存放; 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以及性质相互影响的药品应分库存放;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存放; 不合格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内, 按《不合格药品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退货药品应存放在退货区在, 经质量验收并确认为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区; 经质量验收为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品区; 3) 药品按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垛, 如混批堆码, 每一垛的混批时限为: 药品的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间隔应不超过一个月; 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不足一年时, 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月报表; 4) 在搬运和堆垛等作业中均应严格按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搬运存放, 规范操作。不得倒置, 要轻拿轻放, 严禁摔撞。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 并定期翻垛。 药品的货堆应留有一定距离, 具体要求如下: 药品垛与垛的间距不小于100cm;

(完整版)零售药店门店管理制度

门店管理制度 一、店面形象管理: 1.门店招牌,店外标示,每月清洗一至二次。如有脱落,破损应立即重新粘贴或更换。 2.门店各类证照,公告应整齐悬挂在醒目位置,框架大小要一致。 3.门店雨天需在入口处放置塑料桶,方便顾客放雨伞,确保地面干爽,地面湿滑时应摆放防滑标识牌。 4.门店卖场通道要保持通畅,不允许堆积任何物品。对于废弃的纸箱、条码纸、标价签等必须随时清理放于指定的地点,保持整洁的购物环境。 5.门店要灯光柔和,亮度适中。 6.门店促销海报和告示牌等如脱落,破损应立即重新粘贴或更换,到期促销海报和告示牌及时拆除,拆除后应彻底清理干净。 7.门店使用的各类设备,工具(包括清洁工具,如桶、抹布、清洁剂、拖把、扫把等),使用完后应立即放回指定位置。 8.商品陈列以整体丰满为原则,销售商品后要及时补货。 9.商品、货架要时刻保持整洁,不得放置生活用品。 10.门店入口地面确保清洁,卖场没有明显垃圾。 11.门店入口的玻璃橱窗应保持清洁明亮,每周应清洗一次。 12.门店垃圾篓每班必须清理一次,如装满应立即清理。 13.门店天花板、地面、墙壁、货架、空调、排气扇、灭蚊灯等必须保持清洁明亮,不得出现卫生死角。

14.门店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有序。 二、服务规范管理: (一)着装仪容 1.门店员工上班时间应按照规范着公司统一定做的制服,夏冬装需全店统一。制服要求:干净、平整、扣齐所有纽扣、衣领无汗迹,衣袖及裤脚不得翻卷、挽起。不得穿拖鞋。 2.上班时间必须佩戴工作牌,工作牌应端正佩戴在胸部左侧适当位置。 3.头发应修剪、梳理整齐,保持干净。 4.女员工须化淡妆,忌浓妆艳抹。男员工不能留胡须,面部清洁无油腻。 (二)行为举止 1.站立姿势:应精神饱满站立服务。不能驼背、耸肩、插兜等,不能叉腰、交抱胸前,或放在背后。站立时不能斜靠在货架或柜台上,不得盘腿。书写时,应在指定的地方或办公室进行。 2.不能在营业场所里搭肩、挽手、挽腰,需顾客避让时应讲“麻烦您!请让一下。 3.上班时间不得闲聊,不得哼歌曲、吹口哨。 4.不在营业场所议论顾客及其他同事是非。 5.注意自我控制,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与顾客、或同事发生争吵。 6.上班时间不能吃食物,不得看与工作无关的书报杂志,不得无故脱岗。

药品收货与入库储存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药品收货工作,确保药品质量,明确药品储存条件, 使药品质量在储存过程中能够保持质量稳定,并做到药品出入库 及储存期间票、帐、货相符。 二、职责:收货员负责到货药品收货、保管员负责在库药品的储存作 业,验收员、质管员、养护员负责药品储存作业的技术指导 三、范围:适用于到货药品收货、在库药品的储存作业 四、主要内容: 1、药品到货时,检查药品的运输工具和运输状况。 1.1应当检查车厢是否密闭,如发现车厢内有雨淋、腐蚀、污染等现象,应当通知业务部及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1.2应当根据运输单据所载明的启运日期,检查是否符合协议约定的在途时限,对不符合约定时限的应当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1.3供货方委托运输药品的,业务部门应当提前向供货单位索要委托的运输方式、承运方式、承运单位、启运时间等信息,并将上述情况提前告知收货人员;收货员凭业务部提供的信息逐一核对。信息不一致的应当通知业务部门并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2、药品到货时,应当根据药品采购记录(采购订单)对药品随货同 行单(票)进行查验。

2.1收货员应当查验药品随货同行单(票),没有随货同行单(票)或随货同行单(票)与备案样式不符的,不得收货;并通知业务部采购人员。 2.2收货员应当对照随货同行单(票)查询采购记录,没有采购记录的不得收货; 2.3收货员检查随货同行单内容,内容应包括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数量、收货单位、收货地址、发货日期等,与采购记录或者实物不符者不得收货,并通知业务部门进行处理。 2.4收货员发现来货药品有效期不足6个月的不得收货,特殊情况由采购人员同意后方可收货。 2.5对于随货同行单(票)内容中除数量以外的其他内容与采购记录、 药品实物不符的,经采购部门向供货单位核实确认后,由供货单位提供正确的随货同行单(票)后,方可收货;对于随货同行单(票)与米购记录、药品实物数量不符的,经供货单位确认后,应当由米购部门确定并调整采购数量后,方可收货;供货单位对随货同行单(票)与采购记录、药品实物不相符的内容不予确认的,到货药品应当拒收, 存在异常情况的,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3、对符合收货要求的药品,收货员应当拆除药品的运输防护包装,对药品的运输包装清洁后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对出现包装挤压变形、破损、污染、标识不清等情况的药品,应当予以拒收。 4、收货人员应当将检查合格的药品放置于相应的收货验收区域内,将待验药品按批号码放。 5、收货人员要将收到货的基本信息参照采购订单,在计算机系统中形成《收货清单》,传递给验收员,以备下一步进入验收操作流程;同时要将到货的随货通行单(票)扫描上传至计算机系统,收货清单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品名、规格、数量、有效期、生产厂商、批号、批准文号等。 6、对于销后退回的药品的收货程序 6.1销售退回的药品由业务部门相关人员确认为本公司所销售,并经业务部门负责人同意后,销售内勤调取原销售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填写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1、片剂的养护重点与方法: (1)一般片剂:吸潮后可发生分解、破碎、发霉、变质等现象;(2)包衣片(糖衣、肠衣片)吸潮后可发生褪光、褪色、粘连、溶化、霉变、膨胀脱壳等现象; (3)含糖片剂,如各种糖钙片、喉片、等,吸潮、受热后可发生溶化、粘连及变形; (4)对光敏感的片剂要注意避光保存; (5)中成药片剂易吸潮,要保证库房的干燥; (6)抗生素、生化制剂要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存放,并按“效期”原则出库。 以上剂型要注意保证库房密闭、干燥、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70%,要特别注意雨季的相对湿度如有超标要立即采取排潮措施。片剂常见易变及需要重点养护的品种有: (1)磺胺嘧啶片:遇光易氧化、受潮易生霉,应在密闭、遮光、干燥处储存。 (2)阿司匹林片:遇湿热情况易分解,产生醋酸味和表面析出针状结晶,应在密封干燥处储存。 (3)维生素B1片:遇潮易发生松片,遇光易氧化分解变黄色。(4)维生素C片:遇光受潮易氧化分解变黄色或黄棕色。 (5)复方甘草片:有吸湿性,吸潮后可变色、胀片、粘连、溶化,应在密封、干燥处储存。

(6)硝酸甘油片:遇光、空气、吸潮后可缓慢水解,含量下降,应在遮光、密封、凉处储存。 2、胶囊剂的养护重点与方法: 胶囊剂(包括硬胶囊剂、胶丸剂)吸潮、受热后易变软、发粘、膨胀、生霉。应注意要以防潮、防热为主。 (1)一般胶囊剂要在密封、干燥的凉处储存,但也不能过分干燥,防止胶囊脆裂,主药对光敏感的要注意避光。 (2)有颜色的胶囊要注意因受潮、受热而出现变色。 (3)装有生药的胶囊要注意因受潮、受热而出现的发霉、生虫、发臭。 (4)抗生素胶囊应在密封、干燥、阴凉处储存,避免因此使药品效价下降,并坚持按“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出库, 胶囊剂常见易变及需要重点养护的品种有: (1)利福平胶囊:受湿热可发生粘软、发霉等现象,应在密封、避光干燥处储存。 (2)维生素AD胶丸:遇光、空气、吸潮、受热后,可发生氧化、粘连、发霉、漏油等,应在避光、密封、干燥处储存。 (3)维生素E胶丸:遇光易氧化,吸潮、受热后易粘连、生霉,应在避光、密封干燥处储存。 (4)脉通:遇湿热、易发生粘瓶、漏油、发霉,应在密封、凉处储存。 3、注射剂的养护重点与方法:

冷藏药品操作规程

冷藏药品收货入库应当在30分钟内完成,冷冻药品当在15分钟内完成 冷藏药品管理操作程序 1、目的:为确保冷藏储存药品在收货、储存、养护、发货、运输环节的温度控制和监测工作正常运行,以保证药品质量。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所有冷藏储存的药品。 2.2、对收货、验收、储存、养护、发货、运输各环节的温度进行控制和监测。 3、职责: 3.1验收人员负责冷藏药品收货、验收时的温度控制、监测和记录。 3.2、冷冻机操作员负责冷藏药品储存时的温度控制,养护人员负责冷藏药品储存时的温度监测和记录。 3.3、发运人员负责冷藏药品发货、运输时的温度控制、监测和记录。3.4、质管部负责冷藏药品各环节的温度控制、监测和记录的检查。 4、操作程序: 4.1、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操作程序: 4.1.1、冷藏药品收货区应在阴凉或冷藏环境中,不得置于露天、阳光直射和其它可能改变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温度记录仪记录数据,应查看并确认运输全程温度符合规定的要求后,方可接收货物;如不能当场导出随行的温度记录仪 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同时在“冷藏药品运输交接单”上记录发货方温度记录仪 冷库安装对温度进行自动调控、监测、记录及报警的系统。每次温度记录、数据采集的间隔时间为10分钟。自动监测、记录和报警系统配套UPS不间断电源,保证记录的连续性及报警的及时性。 .2.5、冷链设备由专人保管,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4.2.6、养护员对冷链设备建立档案和清单,详细记录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购买日期、使用状况、设备来源、设备保管人、维修服务商等内容,长期保存设备说明书。4.3、冷藏药品的发货操作程序 制冷机组 4.4、冷藏药品的运输操作程序 自动控制 温湿度记录仪主机,对冷藏车及冷藏车的制冷设备、温度记录仪进行检查,确保所有的设施设备正常并符合温度要求。 自动控制、自动记录及自动报警装置,记录时间间隔设置为10分钟,数据可导出且不可更改。 温湿度记录仪主机将车开回公司,由养护唢将温湿度记录仪内的数据下载到电脑中。 做好温度超标报警情况的记录,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4.5、温度异常应急处理方案 5、记录 5.1、冷藏药品运输交接单 5.2、温湿度自动监测记录 5.3、冷库巡视检查记录

库房储存养护操作规程

库房储存养护操作规程 1、目的:为确保所陈列和储存药品质量稳定,避免药品发生质量问题。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78条 3、适用范围:企业陈列和储存药品的养护。 4、责任:养护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 药品养护工作的职责是:安全储存,降低损耗,保证质量,避免事故。 5.2 依据陈列和储存药品的流转情况,制定养护计划,进行循环的质量检查;对质量有疑问的或储存日久的品种,应有计划抽样送检。 5.3 药品养护人员具体负责每年对各类养护设备定期检查,并记录,记录保存五年。 5.4 对陈列和储藏的药品根据流转情况定期进行养护和检查,并做好记录。一般药品每季检查一次;重点品种(包括近效期在一年以内的药品,易霉变、易潮解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药品和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视情况缩短检查周期,每月或半个月检查一次;对质量有

疑问及储存日久的药品及时抽样送检。对六个月到失效期的近效期品种,按月填报效期表。 5.5 养护人员应配合仓库保管人员对库存药品存放实行色标管理。待验品、退货药品区——黄色;合格品区——绿色;不合格品区——红色。 5.6 养护人员应做好温湿度管理工作,每天上午9—10时、下午3—4时各记录一次库内温湿度(温度:常温库0~30℃,湿度在35%~75%之间,阴凉区0-20℃,冰箱0-10℃)。温湿度记录仪每十天导出,并存入电脑。根据温湿度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措施,重点做好夏防、冬防工作。 5.7 建立健全重点药品养护档案工作,并定期分析,不断总结经验,为药品储存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5.8 在药品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悬挂明显标志或马上撤下柜台并暂停上柜台,尽快通知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复查。 5.9 养护人员应定期对防火、防潮、防鸟、防霉、防虫、防鼠及防污染等设施进行检查。 6 本制度自企业开办之日起每三个月考核一次。

质量管理制度门店.doc

质量管理制度门店.1 文件名称:门店药品采购管理制度起草部门:质量管理部版本号:2015-01 共 1 页第 1 页起草人:谷晓艳日期:2015年01月08日文件编号:XXLSMD-ZD-001 审核人:魏玉秀日期:2015年01月16日执行日期:2015年01月18日批准人:郭生荣日期:2015年01月18日分发部门:各连锁门店颁发部门:办公室变更日期:变更原因: 制定目的:保证采购计划合理,满足顾客购买需求。 制定依据:以销定进。 适用范围:各连锁门店采购计划生成与申报。 部门责任:各连锁门店负责人 1、采购员必须具有药学或者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学历或者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中药饮片采购员需要具有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专业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各连锁门店只能向河北新兴医药有限公司(委托配送单位)进行采购。 3、各连锁门店采购员负责本店采购计划的申报和微调。 4、各连锁门店原则上每周集中采购一次,需要增加采购次数的向董事长请示审批,审批通过方可执行。 5、各连锁门店采购员根据总部设置的计划参数由计算机自动生成采购计划。 6、采购计划生成后各连锁门店采购员根据销售情况对特殊品种的数量进行

7、调整后的采购计划转为门店申请审核上传总部。 8、顾客急需商品缺货时,采购员可依据顾客所需数量紧急采购。 文件名称:门店药品收货管理制度起草部门:质量管理部 版本号:2015-01 共1 页第1 页起草人:谷晓艳日期:2015年01月08日文件编号:XXLSMD-ZD-002 审核人:魏玉秀日期:2015年01月16日执行日期:2015年01月18日批准人:郭生荣日期:2015年01月18日分发部门:各连锁门店颁发部门:办公室 变更日期:变更原因: 制定目的:保证购进收货药品品名、规格、数量、供货商等准确、把好药品收货入库关,指导收货员完成收货任务。 制定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附录。 适用范围:购进药品和销后退回药品的收货管理。 部门责任:收货员 内容: 1、收货员负责到货药品的收货工作。 2、药品到货时,收货员应根据提供的配送单核对药品来源,确认其为本店所购进药品,无配送单或收货单位是其他门店的应拒收并告知送货人员。 2、收货员应检查到货药品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状况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内容

连锁药店门店药品储存操作规1

连锁药店门店药品储存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药品入库及储存保管操作行为,保证库存药品质量合格、数量准确。 2.依据:根据新版GSP的规定制定本规程。 3.适用范围:所经营药品在库储存的管理。 4.责任人:保管员。 5.操作规程: 5.1 门店人员根据验收入库单的信息对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生产企业、批号、数量等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入库上架操作。根据入库单的信息,将药品运送至相应的储位。对出现单货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或其他质量可疑问题的药品,有权拒收驳回。 5.2仓库药品储存应实行色标管理,其标准是:待处理区、待验区、退货区为黄色;合格区、复核区、待发区、零货称取区为绿色;不合格库为红色。

5.3保管员对药品堆垛应留有一定距离,药品与墙、柱、屋顶(房梁)间距不少于30厘米,与库房散热器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药品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垛与垛的间距不小于5厘米。 5.4药品储存的基本原则是分类储存。应根据药品的质量特征及储存要求,按药品的不同自然属性分类、分区摆放。 5.4.1按贮藏条件分类储存:对每种药品根据其贮藏温度要求,分别储存于阴凉库(20℃以下)、冷库(2~10℃)内。相对湿度均应保持在35-75%之间。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提示药品相对应的库区。 5.4.2按药品性质分类储存:中药材中药饮片专库存放;非药品专库存放;内服药、外用药分区存放。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货位分配必须与此分类原则一致,并且能够提示。 5.4.3同种药品如有二个以上批号,应存放于不同的货位上,不得混放。同一批号的同一品种,如一个货

位不足于存放,可设多个货位存放,但需集中存放。 5.4.4仓库中的工具应存放于规定的物料区内,不得随意堆放。 5.5 养护员定时记录库房温湿度记录。 5.6不合格药品必须存放在不合格品库,按不合格药品处理规程操作;退货药品放在退货区,按退货药品处理规程操作。 5.7每日做好库区清洁卫生工作。

医药有限公司药品销售操作规程

医药有限公司药品销售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药品销售工作规程,规范药品销售操作过程,确保药品销售符合法定标准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适用于购进药品的销售工作。 4、责任者:药品销售人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 营业人员应当佩戴有照片、姓名、岗位等内容的工作牌,是执业药师和药学技术人员的,工作牌还应当标明执业资格或药学技术职称。在岗执业的执业药师应当挂牌明示。 5.2 非处方药销售:依据顾客要求,正确销售相关药品,若为近效期药品,应提醒其有效期限。 5.3 处方药销售 5.3.1 销售处方药时,应由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的药学技术人员对处方进行审核并签字或盖章后,方可依据处方调配销售,销售及复核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全名或盖章。 5.3.2 销售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开具的处方,方可调配,并填写《处方药销售记录》,不得以馈赠形式销售。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 5.3.3 处方药要专柜摆放,不应采用开架自选的销售方

式。 5.3.4 处方药销售要留存处方并做好记录,处方保存5年备查,顾客必须取回处方的,应做好处方登记。 5.3.5 对有配禁忌和超剂量的处方,应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需要经原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或销售。 5.3.6 处方所写内容模糊不清或已被涂改时,不得调配。 5.4 药品拆零销售严格按照药品拆零销售程序进行。 5.5 药品销售 5.5.1 销售药品应当开具销售凭证,内容包括药品名称、生产厂商、数量、价格、批号、规格等。 5.5.2 做好销售记录,药品销售记录的保存不得少于5年。 5.6 营业场所药品陈列与检查 5.6.1 药品按品种、规格、剂型或用途以及储存条件要求分类整齐陈列,准确放置类别标签,物价标签必须与陈列药品一一对应,字迹清晰;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分柜摆放。 5.6.2 处方药不得开架销售。 5.6.3 拆零药品必须存放于拆零专柜,做好记录并保留原包装标签至该药品销售完为止。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1、目的:确保药品储存过程的质量,规范药品养护。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规章。 3、适用范围:所经营药品的在库养护、检查及其他养护工作。 4、责任人:养护员。 5、操作规程: 5.1检查药品储存作业是否合理: 5.1.1是否按药品的储存管理要求分库或分区,标识是否明显; 5.1.2药品储存的温湿度是否符合要求; 5.1.3药品是否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药品有无混垛,垛间距、药品与内墙、顶、温湿度调控设备及管道间距、与地面间距是否符合规定; 5.1.4药品是否有倒置; 5.1.5储存运输人员放置药品是否轻拿轻放。 5.2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5.2.1是否有效采取避光、遮光、防鼠、防虫等措施; 5.2.2每日检查库内卫生环境是否清洁; 5.2.3检查各类设备有无异常。 5.3库房温湿度监测: 5.3.1自动监测系统是否运转正常并按规定记录; 5.3.2温湿度超出范围时应排查原因; 5.3.3出现温湿度超标及时采取措施并记录。 5.4药品养护: 5.4.1确定重点品种:近效期药品、冷藏或有特殊温度要求的重点养护; 5.4.2养护原则:一般药品每季度循环检查一次,重点品种每月养护检查一次;

5.4.3每月末按系统生成的计划,进行药品包装和外观检查,并记录,养护抽样按验收抽样原则执行; 5.4.3.1片剂有无裂片,变色; 5.4.3.2丸剂是否圆整均匀,蜜丸软硬适中; 5.4.3.3颗粒剂、散剂应干燥,无吸潮、软化、结块等; 5.4.3.4锭剂、栓剂无变形; 5.4.3.5合剂、口服液应澄清,无酸败、异臭等; 5.4.3.6胶囊剂无粘结、无变形、无破裂等; 5.4.3.7酒剂应澄清,可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5.4.3.8酊剂应澄清; 5.4.3.9膏剂(黑膏药)应乌黑油亮,老嫩适度,无红斑、无飞边; 5.4.3.10橡胶膏剂应无脱膏; 5.4.3.11注射剂应无明显可见异物; 5.4.3.12软膏剂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等; 5.4.3.13糖浆剂应澄清,无酸败、异臭等变质现象,含药材提取物的可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5.4.3.14中药饮片应无虫蛀、霉变、走油、粘结、变色等。 5.4.3.15最小包装应当检查封口是否严密、牢固,有无破损、污染或渗液,包装及标签印字是否清晰,标签粘贴是否牢固。 5.4.4养护员在电脑系统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填写养护记录内容,生成养护记录5.5根据需要适时采取通风、防虫、防鼠措施; 5.6按特性对中药饮片采取干燥、冷藏等方法养护,不能造成污染; 5.7问题处理: 5.7.1养护检查发现设施设备出现损坏、故障,及时更换或报修,并记录; 5.7.2发现质量有疑问药品,应立即系统锁定,标示暂停发货或移至药品待处理区,通知质管科处理。 5.7.3质管科确认不合格的,通知保管员移入不合格品区,质量合格的解除限制

大药店店长岗位职责员工管理制度门店管理制度

大药店店长岗位职责 (一)岗位描述 1、部门:门店 2、直接上级:业务副总经理 3、直接下级:店长助理、驻店药师、营业员 4、基本职能:负责本门店的计划采购、经营管理,一切日常事务的管理。 5、责任范围:负责本人职责范围内的所有工作,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直接或间接的工作责任与经济损失。 (二)工作细则: 1、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等有关药品管理方针政策,按G、S、P规范门店工作,对门店药品质量及服务工作负具体责任。 2、贯彻执行总办各项管理制度,不得自行购药,对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质量指示制订相应的措施,严格执行并传达落实。 3、按门店发展趋势,起草本门店长短期发展规划,经批准后执行。 4、负责门店排班,日常事务的分工管理,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并指导相关工作。 5、负责协调质检,驻店药师做好药品的质量监督工作。督查效期药品,及时处理门店质量投诉,对门店药品质量负相关责任。 6、遵守物价部门下发的药品价格体系,保证上柜商品明码标价,价格标签填写齐全,及时有效的对本店商品价格开展自查工作。 7、贯彻执行规范服务,处理解决门店纠纷。 8、保证门店财务出入相对平衡,对利润负责。 9、负责门店商品计划的核实与传递以及单据、日报表的保管,负责门店办公用品计划的申报与领发。 10、负责门店授权范围内的折扣,挂帐管理,相关报表的量化分析。 11、上传下达,协调管理层与执行层间的关系。 12、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吃苦耐劳,工作认真细致,条理清楚,坚持原则,责任心强,懂市场营销,热情稳重,有主人翁意识。

13、积极完成上级交待的其他工作。 14、处理好周围商家及有关部门的关系,协调好本店内部员工关系,依靠员工,关心员工,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5、认真推行文明经商,规范服务,争创各种荣誉称号,提高门店的社会信誉度。 16、迅速处理好突发事件,如火灾、停电、盗窃、抢抢劫等。 门店管理制度 一、创业文化: 宗旨:把服务做成良药,时刻关注您的健康 精神:团结、勤奋、务实、创新 理念:只要您光临,一切好商量 二、规范服务用语: 1、您好!欢迎光临! 2、您好!您需要什么帮助? 3、您好!请稍等! 4、您走好! 5、祝您健康! 6、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7、对不起,这是我的错。 员工管理制度 1、新进的员工进入卖场试用期七天,其中前三天通班,后四天自班,试用期若合格后,由店长按排上班。 2、统一着装,左胸前佩戴微笑牌、工牌,女生不浓装艳抹,不披头散发,男生不留长发,发现一次给予负鼓励5元。 3、员工在卖场内不允许聊天、靠货架、接打电话、吃东西、会客、带孩子,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发现一次负鼓励5元。 4、员工在卖场内部不允许出现恶性竞争,诋毁同类产品,发现一次负鼓励50元,第二次给予开除,如介绍不当引起顾客投诉或退货由当事人承担责任,因服务态度不好引起投诉的,第一次负激励50元,第二次给予开除。 5、积极参与公司的各项集体活动。

药品退货操作规程

一、目的:加强药品退货的管理,规范药品退货的操作。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 三、范围:适用于退货药品管理的全过程。 四、职责:物流中心、质量管理部、业务中心、营销中心等对此规程负责。 五、内容: 1药品购进退出管理操作规程:???????? 1.1一般药品的退出、合格药品因供货单位提出退回、或由本公司因某些原因要求退回 的药品,经业务中心与供货方联系,同意退货后,由业务中心开具“药品购进退货审批记录表”,通知物流中心、财务中心,并与供货方办理退货手续。? 1.2无质量问题购进退出的药品,如外包装破损、内包装完好,药品内在质量没问题的, 业务中心与供货方联系退货事宜,经供货方同意后,业务中心填写“药品购进退货审批记录表”通知物流中心、质量管理部、财务中心,办理退货手续。?????? 1.3在库药品中非质量原因的药品出现滞销或需要进行批号调剂时,由业务中心与药品 的供货单位联系协商后,办理退货手续,经质量部审核确认。? 1.4购进的药品经质量验收发现其包装、标签或说明书有破损、文字标识模糊不清、缺 少规定内容或文字内容错误等不规范情况,应办理不合格药品拒收单,由业务中心与药品供货单位联系后,办理退货手续,由供货方处理。? 1.5购进退出药品退货的办理:? 1.5.1属供货方提出退回的,由业务中心先审查供货方提货人的合法资格,如:供货方 出具盖鲜章的法人委托书,提货人身份证复印件。由保管员根据“药品购进退出通知单”办理退货,并做好“购进药品退出记录”;? 1.5.2属公司退回供货方的,保管员凭业务中心开具的“药品购进退货审批记录表”准 备好退货药品,作好“药品购进退出记录”,再由购进人员和运输人员到供货单位,办理退货。

药品零售操作规程

药品零售操作规程 目录: 1、采购、验收、销售操作规程 2、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 3、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 4、药品拆零销售操作规程 5、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销售操作规程 6、药品陈列及检查操作规程 7、冷藏药品的存放操作规程 8、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和管理操作规程 9、不合格药品处理操作规程

采购、验收、销售操作规程 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工作的需要,保证经营药品质量,制定本规程 1、目的:通过制定实施门店采购、验收、销售操作规程,有效控制门店采购、验收、销售药品的质量管理过程,以保证门店采购、验收、销售经营药品符合质量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门店门店采购、验收、销售操作的全过程。 3、责任者:门店采购、验收、销售相关人员。 4、管理程序 4.1、门店采购人员将门店的缺货计划,通过计算机系统上传给公司总部配送开票处。采购国家有 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4.2、公司配送开票处开票,仓储部门打印随货同行单,并将门店所需药品配送到门店。 4.3、药品到货后,门店验收员持随货同行单,根据随货同行单上所列品种对到货药品进行验收,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企业、数量、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外观质量等内容进行验收,采购中药饮片的还应当标明产地。 4.4、在随货同行但上注明质量状况、验收结论、签名,验收有质量不合格药品应现场拒收,由配送人员带回公司仓储部统一处理。验收合格的药品应当及时入库、上架销售。 4.5、在计算机系统中,对照随货同行单上验收合格的药品点击入

药品储存保管与养护的基本工作职责是

. 药品储存保管与养护的基本工作职责是:安全储存、降低损耗、科学养护、保证质量、收发迅速、避免事故。 2. 仓库保管人员的基本职责: 2.1 按照药品不同自然属性分类进行科学储存,防止差错、混淆、变质; 2.2 做到数量准确,帐目清楚,帐、货、卡相符。 3. 药品仓储保管应执行《药品储存控制程序》,并按《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与养护要点》做好在库药品的储存保管。 3.1 药品应按储藏温、湿度要求,分别储存于阴凉库或常温库、冷藏库内。 3.1.1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C; 3.1.2常温库:温度保持在0C?30C; 3.1.3 冷库:温度保持在2C?10C 3.1.4 相对湿度: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 3.2 药品应依据药品性质,按分库、分类存放的原则进行储存保管,其中: 3.2.1 药品与非药品(指不具备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的物品)应分库存放; 3.2.2 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库或分区存放; 3.2.3 品种与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应分区或隔垛存放; 3.2.4 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以及性质相互影响的药品 应分库存放;危险品应与其他药品分库存放; 3.2.5 药品中的危险品应存放于危险品专库; 3.2.6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存放; 3.2.7 不合格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内,按《不合格药品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3.2.8 退货药品应存放在退货区在,经质量验收并确认为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区;经质量验收为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品区; 3.2.9 药品按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垛,如混批堆码,每一垛的混批时限为:药品的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间隔应不超过一个月; 3.2.10 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不足一年时,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月报表; 3.2.11 近效期药品应挂近效期标志; 3.2.12 经营特殊管理药品(即麻、精、毒、放类药品),按其相应的管理制度执行。 3.3 在搬运和堆垛等作业中均应严格按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搬运存放,范操作。不得倒置,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撞。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并定期翻垛。3.4 药品的货堆应留有一定距离,具体要求如下: 3.4.1 药品垛与垛的间距不小于100cm; 3.4.2 药品垛与墙、柱、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cm; 3.4.3 药品垛与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电线的间距不小于30cm; 3.4.4 药品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cm; 3.4.5 库房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00cm; 3.4.6 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不准堆放药品,其垂直下方与药品垛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 3.5 在库药品均实行色标管理。其中: 3.5.1 黄色:为待验药品、退货药品。

药店门店管理经营办法

门 店 经 营 管 理 手 册 第一篇门店岗位描述及考核方法 一、店长岗位描述 1.岗位名称:店长 2.工作职责: 认真贯彻执行《药品治理法》等有关药品治理方针政策,按GSP规范门店工作,对门店医药商品质量及服务工作质量负具体责任。 贯彻执行公司各项治理制度,不得自行购药;对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质量指示制订相应措施并严格执行并传达落实。

按门店进展趋势,起草药房长、短期进展规划,经公司总部批准后执行。 负责门店排班、日常事物的分工治理,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并指导相关工作。 负责协助质检及驻店药师做好药品的质量监督工作,督查效期药品,及时处理门店服务质量投诉,对本店经营的药品质量负相关责任。负责保证药房零售药品价格按物价部门下发的药品价格执行销售; 保证上柜商品明码标价,价格标签填写齐全,一物一价,及时有效地对本店商品价格开展自我监督工作。 负责贯彻执行规范服务,处理解决门店纠纷。 保证门店财务出入相对平衡,对其利润负责。 负责门店商品打算的核实与传递,以及单据、日报表的保管,负责门店低耗品计划的申报与领发。 负责门店授权范围内的折扣、挂帐治理。 ⑾上传下达,协调治理层与执行层间的关系。 ⑿负责确认配送中心发送至门店的数据,以及门店销售数据对总部的传输工作,保证其准确性、及时性。 3.资格任职: 熟悉国家有关药品治理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公司及门店各项规章

制度,原则性强,有主人翁意识和组织领导能力。 熟悉药品知识与经营品种质量治理的相关要求。 大专以上学历或具备药师职称,三年以上医药专业工作经验,有现场指挥能力。 运气端正,性格爽朗,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吃苦耐劳。 4.考核方法: ①同意公司营运的考核。 a. 门店上班或总部会议时刻迟到、早退扣考核分1分,无故脱岗 15分钟以上扣考核分3分。 本人未按照公司制度操作执行门店事务,扣考核分1-3分。 公司制度与精神未及时传达或传达错误而导致门店人员操作失误,扣考核分2分。 遵循门店绩效评估内容,并服从相关考核条例及方法。 ②因治理失职,门店营业人员有违规操作,连带责任扣考核分2-5分。 ③因工作失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名誉损伤,按事故处以经济赔 偿,视情节轻重扣 考核分2-10分。 ④一个月内,由于本人缘故扣考核分3分或经年度考核,若存在治

14冷藏药品收货、验收、储存的操作规程

1、目的:为加强营业场所冷藏药品的销售管理,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范围:适用于门店冷藏药品销售的标准化操作。 3、职责:营业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操作规程: 4.1冷藏药品的收货 4.1.1冷藏药品到货时,收货人员要对运输工具和运输状况进行检查。 4.1.2检查运输工具是否密闭,如发现运输工具内有雨淋、腐蚀、污染等可能影响冷藏药品质量的现象,及时通知质量管理员处理。 4.1.3冷藏药品到货时,要查验冷藏车、车载冷藏箱或保温箱的温度状况,核查并留存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对未采用规定的冷藏设备运输或温度不符合要求的,要拒收。 4.1.4冷藏药品到货时,收货人员对照配送单和配送记录并核对药品实物,确认相关信息后,方可进行收货,做到票、账、货相符。 4.1.5药品到货时要先行对冷藏药品进行收货,对符合收货要求的冷藏药品,收货后要及时存放冷藏柜内待验。 4.1.6对符合收货要求的冷藏药品,收货人员要拆除运输防护包装,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完好,对出现破损、污染、标识不清等情况要拒收。 4.1.7收货人员将检查合格的冷藏药品,在其配送单上签字后移交验收人员。 4.2冷藏药品的验收 4.2.1对到货的冷藏药品要逐批进行验收,并要在冷藏柜10分钟内完成验收。 4.2.2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验收完毕,将抽样药品包装复原,及时做好验收记录。验收不合格的要注明不合格事项及处置措施。 4.2.3验收时要对冷藏药品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文件进行逐

一检查、核对,整件药品包装中要有产品合格证。 4.2.4验收冷藏外用药品、非处方药其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要有规定的标识和警示说明。 4.2.5验收进口药品,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份以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以及《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等相关证明文件。 4.2.6验收合格的冷藏药品,要在计算机系统中生成验收记录,包括药品名称、批号及数量等,注明验收结论并签名。 4.2.7对验收时发现冷藏药品与配送单不符、包装不牢固或破损、标志模糊、质量异常等问题,要予拒收并报质量管理员处理。 4.13验收完成后,在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冷藏药品验收记录。 4.3冷藏药品的储存 4.3.1冷藏设备温度控制在2℃~8℃之间,由营业员进行监测和调控,使温度符合要求。 4.3.2存放冷藏药品的设备要保持清洁卫生,不得放置与销售活动无关的物品,防止污染药品。 4.3.3冷藏药品来货后及时放置在冷藏设备中,按规定对温度进行监测和记录,并保证存放温度符合要求。 4.3.4药品储存在冷藏设备中,要按批号摆放并整齐有序,但要离冷藏柜的四周内壁有一定的距离,避免药品潮湿,同时也要按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 4.3.5每月对存放的药品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易变质、近效期、摆放时间较长的药品。 4.3.6及时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跟踪管理,防止近效期药品售出后可能发生的过期使用。 5、记录 5.1冷藏药品验收记录、门店冷藏药品到货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自动生成。 5.2记录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并按日备份。 5.3温度监测仪的温度数据每周要导入并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 5.4记录按规定保存5年。

储存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储存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职责:根据药品的储存特性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控制调节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及维护,确保储存药品的质量。 一、药品储存的合理性 药品养护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对库存药品的分类储存、货垛码放、垛位间距、色标管理等工作内容进行巡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确保药品按规定的要求合理储存。 二、存储条件监测与调控 药品仓储条件的监测与调控内容主要包括:库内温湿度条件、药品储存设备的适宜性、药品避光和防鼠等措施的效性、安全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等。 为了保证各类库房的温湿度条件符合规定要求,仓库保管人员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管理,每日上、下午应定时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观察记录,发现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或接近临界值时,应及时采取通风、降温、除湿、保温等措施进行有效调控,并予以记录,填写“药品储存环境温湿度监测记录表”。 为了确保仓库温湿度条件切实监控,节假日也应安排值班人员,对仓库的储存条件进行监控。 三、库存药品质量的循环检查与养护记录 养护人员应定期对库存药品的质量状况进行循环养护检查,循环养护检查一般按季进行,购进药品应在入库后三个月内开始进行第一次养护检查。养护时应做好养护记录,对养护中的药品质量状况进行准确记录。 具体养护程序:每年的3、6、9、12月初,利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打印入库日期为两个月前的库存药品,对所列药品作全面检查,并及时记录检查结果。 当气候条件出现异常变化,遇高温、严寒、雨季或发现药品有质量变化迹象时,应组织有关人员,由质量管理部组织进行局部或全面检查。为避免漏查,应严格规定检查顺序,如:按每个货架、货垛顺时针检查等;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包装情况、外观性状等,对易变质药品、储存期较长、近效期不足一年等药品,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加强养护管理。 四、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的处理 药品养护中发现的问题一般包括技术操作、设施设备、药品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养护员应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及时上报质量管理部核实、处理,按照质量管理部的要求,不断改进养护方法,提高养护质量,从而有效地保证药品的储存质量。 养护员对养护过程中发现的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悬挂醒目的黄色标牌,并暂停发货,上报质量管理机构进行处理。 五、中药饮片的养护 按照不同品种养护要求和季节的变化,应在养护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合理措施。为防止霉变腐败,可采取晾晒、通风、干燥、吸湿、熏蒸、盐渍及冷藏等方法;为防止虫害,可采取曝晒、加热、冷藏、药物熏蒸等方法;为防止药性的挥发,可采取密封、降温等方法;为防止变色、泛油,可采取避光、降温等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