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
无人机测绘技术项目2任务3无人机航测正射影像教学教案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
教师演练本次实训的各项基本操作流程,并阐明实训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学生观看并听讲,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训任务练习。(操作演练)
分四步完成实训内容:
第一步,教师演示课程中涉及到的实操内容。
第二步,教师分配实训任务。
第三步,学生按照小组形式进行实训。
①学生对本节课的操作内容进行总结;
②教师对本次实训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5.任务小结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学生掌握无人机航测正射影像对应的知识与相关技能操作。
教学组织:由教师进行总结。
本任务主要学习了无人机测绘正射影像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掌握无人机航测正射影像的采集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重点掌握无人机航测正射影像数据采集及数据检查相关技能,且能够做到将所需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于学习和实践中。
教学准备与
教学资源
1.与本任务匹配的教材、教学课件、题库等;
2.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的教学案例(一个或多个);
3.与本任务内容相关的微课视频以及动画等。
单元考核
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知识掌握及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分,不能独立完成实践作业且实践过程出现较多差错的,得0分。
单元评价
备注
单元考核
考核部分:无人机航测正射影像
□是□否
□是□否
3.是否能够规范使用常见的任务设备;
□是□否
□是□否
4.是否能够进行无人机航测正射影像数据采集。
□是□否
□是□否
教师签字
日期
综合评分
评价任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意识(3分)
1.不遵守纪律扣1分;
无人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无人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准备工作制作无人机正射影像图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需要收集研究区的地形图、航拍照片等基础资料,以便确定航拍方案和图像处理方法。
同时,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和镜头参数,确保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数据。
需要确定航拍时间、地点和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云台角度、曝光参数等,以保证影像质量。
还需要进行无人机及配件的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制作步骤无人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环节:数据采集根据航拍方案,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和镜头参数,进行航拍数据的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飞行的稳定性、曝光时间等参数的调整,以保证影像质量。
同时,需要按照拍摄计划,对拍摄区域进行分块、分时拍摄,确保数据覆盖全面、无遗漏。
数据处理与编辑拍摄完成后,需要对采集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编辑。
这包括对影像进行去噪、纠正、拼接、色彩调整等操作,以便获得高质量的正射影像图。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图像的分辨率、颜色等参数的调整,保证影像图的质量和精度。
对于大型项目,需要对多个无人机拍摄的影像进行拼接,以获取全面的正射影像图。
拼接时需要选择重叠区域,并对其进行图像处理和匹配,以保证拼接处的平滑和连续。
同时,需要注意控制点、坐标系等参数的设置,确保整个影像图的精度和一致性。
完成拼接后,需要对正射影像图进行加框处理。
这包括添加图框、标题、标注等信息,以便用户能够快速识别和利用影像图。
同时,需要注意保持图框和标注的简洁明了,避免影响影像图的阅读和使用。
注意事项在制作无人机正射影像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数据精度无人机拍摄的影像数据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正射影像图精度。
因此,在采集数据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和镜头参数,并注意调整好飞行姿态和曝光参数,以保证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数据。
图像质量在处理和编辑影像数据时,需要注意保持图像的质量和精度。
这包括对图像进行去噪、纠正、拼接等操作时,需要尽量减少人为误差和操作失误,以保证最终的正射影像图质量。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1)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1.2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2] ,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著。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26-2001;(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2009;(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 17号)。
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方案

东莞市市域卫星数字正射影像图投标文件技术方案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6月目录一、项目背景-------------------------------------------------------------------------------------------- 3二、项目预期目标-------------------------------------------------------------------------------------- 4三、项目建设原则-------------------------------------------------------------------------------------- 6四、用户需求-------------------------------------------------------------------------------------------- 8五、项目的设计思想及可行性技术方案---------------------------------------------------------- 10六、数据处理和制图质量保证措施---------------------------------------------------------------- 21七、关于技术保障的进一步说明------------------------------------------------------------------- 22八、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24九、技术服务、售后服务计划及承诺------------------------------------------------------------- 26一、项目背景东莞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东南部,北靠广州;毗邻香港,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1.2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2]??,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着。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26-2001;(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2009;(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 17号)。
航拍测绘无人机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方案

航拍测绘无人机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方案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大多采用全站仪、GPS等设备。
不管是全站仪还是GPS,都需要人员进行实地测量,受到实际地理环境的限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运用了先进的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我国在该领域在无人机领域也有了较大的进展,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方面也蓬勃发展。
现在的无人机航测系统具有影像分辨率高、升空准备时间短、操作控制容易、起降场地要求低、作业效率高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地形图测绘面临的困难,航测也成为地形图测绘的新趋势。
无人机航测与传统测绘对比?对比内容 ?测绘方式无人机航测传统测绘方式成图精度?高?高?测绘工期?速度快?时间长?人工外业工作量?仅需要采集少量外业像控点,人工外业工作量很小?人工外业工作量很大?勘测成本?低?高?成图速度?快?慢?对面积要求?适用面积广?适用中小面积?产品类型?产品丰富,一次航测,可制作地形图DLG、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三维数字地形系统?产品单一,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附属产品?适用比例尺范围?包括1:1000、1:2000地形图以上的产品?可以制作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前期的准备工作?工程响应时间快速,不需要空域申请,能快速的进行航测?前期准备工作时间较多内业测图软件?航摄影像纠正、配准软件、空三加密软件,立体测图软件?数字测图软件?内业测图人工干预量?较少?较多安全性高低环境限制少多目前,在工程建设和地理信息领域,为了能够较好地满足现阶段我国对“数字中国、数字城市、数字生活”的需求,由传统的数据采集模式逐步升华到采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模式,进行地形图测绘、石油管道巡线、电力设施维护、高速公路建设、土地确权、地籍调查、水利水电建设、农田信息监测、国情普查、矿山资源开发、地质监测等,大大提高了社会发展对数据更新的要求,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优势。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华测P700无人机系统实物图?华测无人机系统接受了区域航测作业任务,要求完成1:2000比例尺的航摄影像。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1.2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2] ,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著。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26-2001;(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2009;(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 17号)。
航空摄影测量施工方案

航空摄影测量施工方案1. 引言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通过航空器(例如无人机、飞机、直升机等)进行拍摄,并利用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测量方法。
它在建设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工程设计、建设和监管等环节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航空摄影测量在施工方案中的应用,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成果应用等内容。
2. 数据采集2.1 摄影设备选择根据项目需求和施工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摄影设备。
常见的摄影设备包括无人机、航空相机等。
选择合适的设备要考虑其性能参数如像素、焦距、摄影速度等,以及机载航空器的飞行参数如最大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
2.2 飞行规划根据施工区域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飞行规划。
飞行规划包括确定航线、航高、航速和间距等参数。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地形、障碍物和无人机飞行规定等因素,确保飞行安全。
2.3 数据采集根据飞行规划进行现场数据采集。
在飞行过程中,及时监控摄影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数据的采集质量。
数据采集后,需要进行备份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 数据处理3.1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去噪和数据精度校正等步骤。
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数据的质量,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3.2 数据配准将采集到的不同视角的影像进行配准,使得各个影像之间具有一致的空间坐标。
配准的方法包括直接天顶投影法、像点匹配法等。
配准后的影像可以用于三维建模和地理信息提取等应用。
3.3 数据融合根据项目需求,对配准后的影像进行数据融合。
数据融合的目的是提高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几何精度,进一步提高数据的质量。
3.4 数据分析根据项目需求,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目标识别、地物分类、变形监测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提取出施工区域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施工决策提供支持。
4. 成果应用4.1 地形图制作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制作出高精度的地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1.2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2] ,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著。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26-2001;(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2009;(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 17号)。
3、技术要求(1)比例尺采用1:2000比例尺,航摄数字影像的地面分辨率应优于0.20米。
(2)坐标系统采用CGCS2000坐标系。
(3)地图投影投影方式统一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标准的3°分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有必要时,可按照1.5°分带或任意中央经线的3°分带。
(4)保密相关产品的生产,存储和提交应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4、总体技术方案本项目拟采用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航摄系统、加载飞思180数字航摄仪和双频差分GPS系统进行航空摄影,获取作业区范围内的真彩色影像,通过GNSS-RTK 技术进行像片控制测量,获取像控点的平面和高程坐标。
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空三加密,进行正射影像制作,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成果整理和提交。
总体作业流程如下:图:总体作业流程4.1航摄仪器选定根据本次任务要求,拟采用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无畏者BE-30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航摄系统执行,该系统由飞行平台、低空数字航摄仪、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机载飞行控制和地面监控站两部分,机体外观见下图:航摄飞机具体参数如下本项目拟采用飞思180数字航摄仪进行摄影,Phase One IXA采用耐用的6061航空铝合金构造而成,提供高动态范围和细致画质,拥有专为飞思设计的施耐德电子内控式快门和飞思数码镜头,最高快门速度为1/4000秒,iXA180感光度为ISO35-800,有效像素达8000万。
拍照参数:4.2航摄设计(1)采用专业设计软件,地形参考全球90mDEM(SRTM)。
(2)地面分辨率保证:在做技术方案时为确保影像成果满足要求,按所要求的地面精度更优的精度要求来设计技术方案。
为确保获得更好的影像质量本项目设计主分辨率为0.15米。
(3)航线按常规方法敷设时,平行于摄区边界线的首未航线一般敷设在摄区边界线上或边界线外,确保摄区边界实际覆盖不少于像幅的30%。
在便于施测像片控制点及不影响内业正常加密时,旁向超出摄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15%,可视为合格。
考虑飞行中航线及姿态的保持情况,要相应地增加旁向重叠率。
(4)在高差特别大的地区,可以插补航线。
(5)分区边界覆盖应满足分区间各自满幅的要求。
(6)旋偏角一般不大于15º,在确保航向、旁向重叠度仍能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个别旋偏角最大不超过25º。
4.3航空摄影实施(1)根据准备的航摄技术设计、设计航线进行航拍,起飞前,要对航摄仪做基本程序检查,如航摄仪座架、镜头、飞行控制系统及定向系统通电检查,确保电路、机械传动部件、飞行管理软件、数据硬盘记录工作正常,设备各项设置参数正常无误。
(2)摄影时间要求根据地形条件的不同,严格按规范规定的太阳高度角要求选择摄影时间。
(3)航空摄影成果的自检1)飞行质量a、像片重叠度的检查;b、像片旋偏角;c、航摄比例尺;d、图廓覆盖;e、分区覆盖。
2)影像质量a、云、云影检查;b、检查影像色彩亮度是否协调统一。
(4)补摄与重摄1)航摄过程中如出现绝对漏洞、相对漏洞及其它严重缺陷,质检员要分析造成缺陷的原由,把需要注意和调整的事项及依据规范规定需及时补摄的航线反馈给摄影员。
2)漏洞补摄必须按原设计航线进行。
3)一条航线上应采用同一主距的数码航摄仪进行补摄。
在补摄时,飞行记录要详细、准确无误,为后期质检、资料整理移交作好准备。
4.4 像片控制测量本测区采用区域网像控布点,像控点一般应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使布设的像控点尽量公用。
像片控制点选定条件a、像片控制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别;如选在交角良好(30°-150°)的细小线状地物的交点、明显地物拐角点、像片上影像小于3ⅹ3像素(0.3mmⅹ0.3mm)的点状地物中心,同时也应是高程变化较小的地方,易于准确定位和量测,常年相对固定。
b、布设的控制点宜能公用,一般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
c、控制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当旁向重叠过大,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分别布点;旁向重叠较小使相邻航线不能共用时,可分别布点,此时控制范围所裂开的垂直距离一般应小于1cm,困难时不应大于2cm。
d、位于自由图边、待成图边以及其他方法成图的图边控制点,应布设在图廓线外。
像控点布点方案:本项目采用无构架航线的布点方案,要求航线内每10根基线布设一列平高控制点,要求每隔1条航线之间都需要有控制点,再在区域中间布设合适的检查点。
像控点测量要求每个点必须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必须重新开关机,两次测量数据精度要在0.03m以内,每个点必须有对应检核点。
像控点需有点之记,有现场照片,点之记格式见附图每天开始测量前必须检核前一天的测量点至少2个。
4.5 空三加密加密本身需要的连接点位置应尽量选在下图所示的1、2、3、4、5、6六个标准点位附近。
当标准点位的选点目标不适合时,应适当增加连接点的数量,提高连接强度。
加密点位分布图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采用Inpho 进行空三加密和平差解算。
空三作业流程图 4.6 正射影像制作正摄影像制作的具体流程如下:a 、引入空三加密成果建立测区文件,恢复模型。
b 、定义单模型的作业区域,生成核线影像,对核线影像进行匹配,形成匹配点与等视差曲线。
作业区域的确定应尽量靠近控制点连线,对于高差较大的地区,更应注意,防止像创建工程自动匹配加密点、连接点加测控制点加密点、连接点编辑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检查像点、控制点精度区域网接边、成果输出对之间出现裂隙。
c、检查匹配结果,根据需要进行交互立体编辑(区域编辑,点编辑)处理。
重点是:高层建筑区、影像模糊区、阴影区、大面积水域、建筑密集区、森林覆盖区以及山谷、山脊地形变换处等。
如果局部匹配存在问题,则应增加特征点、特征线。
d、生成DEM。
e、数字微分纠正根据单模型DEM及像片内外方位元素、影像分辨率,采用微分纠正方法进行纠正及影像重采样,生成单模型DOM。
f、色调或色彩调整影像镶嵌前,应检查相邻各片之间的色调或彩色偏差,根据需要采用图像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使之基本趋于一致。
g、镶嵌拼接根据图廓坐标来设定镶嵌范围,指定文件存放路径。
执行影像镶嵌命令,对于穿房子,穿桥等破坏地物导致地物不完整的镶嵌线,要人工干预修改,并使用修改后的镶嵌线自动拼成整幅的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