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工具(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上支付与结算
第五章 电子支付工具(上)
1
上一章回顾总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银行电子化与电子银行的产生
其次,介绍了电子银行系统
然后,介绍了自助银行
然后,介绍了电话银行
最后,介绍了手机银行
第 5 章 电子支付工具(上)
5.1 电子支付工具概述
5.2 银行卡 5.3 银行卡的种类 5.4 我国主要银行卡 5.5 国际信用卡与国际卡组织
⑴吸存工具:我国各家发卡银行最初的发卡目的都是为了吸收存款。 发行方式:为在本行开户的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批量发卡和在营业网点柜台零 售发卡。 大部分持卡人将银行卡当活期存折用。 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存贷利差。 ⑴结算工具:随着ATM、POS的普及,银行利用其自身的资金、网络、网点 等优势,发展银行卡业务,使银行卡成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中间业务。
国内所有跨行、跨地区使用的人民币银行卡都要加贴“银联”标识。 ⑷第四阶段:2001年年底-2003年年底,银联成立,我国银行卡迎来大发 展时期。 2002年3月26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批准,我国自己的银行卡组织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 中国银联的成立是我国银行卡产业“继往开来”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银 行卡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人民银行为解决各种银行卡无法联网通用的问题,推出了具有“银联” 标识的卡,为商家、消费者交易提供了便利
5.1 电子支付工具概述
广义的电子支付工包括卡基支付工具、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等。 卡基支付工具,通俗地讲,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银行卡,它是付款人通过各种交易发起方 式(ATM、POS、手机等)以卡片的形式向收款人转移其可以接受的对发卡主体的货币债 权,货币债权以存款余额的形式存储在卡内。 支付媒介是:对发卡主体的货币债卷; 发起方式是:ATM、POS、手机、Internet等。 网上支付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完成支付的行为和过程,通常情况下仍然需要银行作为中介。
5. 3 银行卡种类 5. 3 . 2 按币别分类
银行卡按币别分类,可分为人民币卡、外币卡、双币种卡。
⑴人民币卡: 指持卡人与发卡银行以人民币作为清算货币的银行卡,一般在境内使用。
⑵外币卡:
指持卡人与发卡银行以可自由兑换的外币作为清算货币的银行卡,可国际通 用,常见的外币卡有美元卡等。 ⑶双币种卡: 近年来产生和发展的过渡卡种,其清算货币有两种:当持卡人在国内使用时, 用人民币清算;当持卡人在境外使用时,用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进行清算。
⑶信用工具:银行卡已经从最初的现金支付替代工具向包括融资功能在内的
综合化方向发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日益积极的作用。
5. 2 银行卡 5. 2 . 2 银行卡的特性
⑴支付的唯一性:基于银行卡的存、取、贷、汇等行业,银行都认为是持卡
人所为。 ⑴风险的可控性:银行卡是一项风险业务,但银行可以通过技术、管理措施,
5. 3 银行卡种类 5. 3 . 1 按性质分类
银行卡按性质不同可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 ⑴信用卡: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凭此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 存取现金,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银行卡。 信用卡又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 贷记卡:是国际标准的信用卡。 准贷记卡: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帐 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但透支的 部分自透支当天起计收利息,不设免息还款期的信用卡。 ⑵借记卡:不具备透支功能的银行卡,分为转账卡(储蓄卡)、专用卡、储值卡。 转账卡(储值卡):转账卡是适时扣账的借记卡。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和消费 功能,但不具备透支功能。 专用卡:具有专门用途,在特定区域使用的借记卡(例如百货、餐饮、娱乐等)。 储值卡:发卡银行根据持卡人要求将其资金转至卡内储存,交易时直接从卡内扣款 的预付钱包借记卡。
⑵中介机构交易风险:指特约商户非法交易或违章操作引起持卡人或发卡机构资金损
失的风险。主要体现为两类:一类是部分不法商户提供信用卡套现交易,为犯罪行为 的实现提供渠道,引发交易风险;另一类是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不规范的信用卡营销行 为引发的风险。
源自文库
⑶内部操作风险:指银行 作人员违规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银行资金损失,或者工作人
〖小知识5-1〗
技有限公司,目前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
人已变更为刘强东。
5. 2 银行卡
银行卡是商业银行向社会公开发行,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 能,作为结算支付工具的各类卡的统称。 银行卡通常用塑料磁性卡片制成。
5. 2 银行卡 5. 2 .1 银行卡的功能
5. 3 银行卡种类 5. 3 .3 按发行对象分类
银行卡按发行对象分类,可分为公司卡和个人卡。
⑴公司卡(商务卡): 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中外企业或机构、团体及事业单位。
⑵个人卡:
具有合法收入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可申领个人卡,个人卡的主卡持卡 人可为年满18周岁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申领附属卡,附属卡不超过2张。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电子支付工具的概念 了解我国银行卡的管理方法 了解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历程 撑握银行卡的概念及分类 理解各类银行卡的功能 撑握”银联”的概念
4/37
引言
电子支付在中国的发展始于网上银行业务,随后各大银行的网上缴费 移动银行业务和网上交易等逐渐发展起业。 银行卡是最主要的电子支付工具
5. 4 我国主要银行卡 5.4.1 中国银行卡的发展历程
⑶第三阶段:1997年-2001年银行卡逐步实现联网通用
2001年2月,人民银行组织召开了全国银行卡工作会议,大会通过了 《2001年银行卡联网联合工作实施意见》,就实现全国范围内全面联网通
用、联合发展的目标,各商业银行达成共识,并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
银行卡的生产、运营、销售、支付等产业链:发卡行向客户发卡-〉持卡人持 卡在商户消费(s或在ATM取款)-〉商户向收单行结算.
卡片制造商生产卡片给发卡机构 设备、机具制造商和电信运营商通过各种设备、通讯网络给予动作支持。
5. 2 银行卡 5. 2 . 3 银行卡的主体及相互关系
⑴发卡机构:主要职能是向持卡人发行各种银行卡,并通过提供各类相关的银 行卡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年费、透支利息、手续费、商户回佣金分成)。 ⑵收单机构:主要负责特约商户的开拓与管理、授权请求、账单结算等活动国, 其利益主要来源于商户回佣、商户支付的其他服务费(如POS租用费等)及商 户存款增加。大多数发卡行兼营收单业务,也有一些非银行专业服务机构经营 收单位业务。 ⑶银行卡组织:其关键职能在于建立、维护和扩大跨行信息交换网络,通过建立 公共信息网络和统一的操作平台,向会员银行提供信息交换、清算和结算、统 一授权、品牌营销、协助会员银行进行风险控制及反欺诈等服务。 ⑷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包括除银行卡组织以外的信息交换及转接业务机构、第 三方金融服务公司、支付处理支援商等。 信息交换及转接业务机构提供:交易信息转接职能; 第三方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商户管理、设备维护、信用分析、交易清算以及相 关咨询等专业服务; 支付处理支援商提供:与银行卡产业相关的硬件、软件及相关服务。
5. 4 我国主要银行卡 5.4.1 中国银行卡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的银行卡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可大致分为5个阶段:
⑴第一阶段:1978年-1993年萌芽起步阶段 两件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979年12月,中国银行广州分行与东亚银行签署协议,代理其信用卡业务,
这是中国银行业第一次开展银行卡业务。 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银行卡---“中银卡”, 这是我国第一张自主品牌的银行卡,也是我国第一张信用卡。 ⑵第二阶段:1994年-1996年初步发展阶段 1994年以后,各商业银行在中国城市加大银行卡业务拓展力度,发卡机构 数量、发卡总量、银行卡种类、业务范围、交易金额等方面都呈现出快速增 长趋势。
基本实现了“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的目标。
5. 4 我国主要银行卡 5.4.1 中国银行卡的发展历程
二、“银联”
自2002年1月10日起,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等5城 市内及5城市之间联网通用。 到2003年年底,“银联”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 2004年1月1日之后,“银联”卡成为全国范围内唯一使用的人民币银行卡,各类非“银联”标识 卡只能做地方专用卡,不能再用于异地跨行使用了。 “银联”卡的持有人,可以在开通此业务城市的任何一家商业银行或ATM取款及POS银行销售终 端消费,并可办理异地存取款业务,实现一卡跨银行地区的使用。 “银联”卡的几个特征:①卡片正面右下侧印有红、绿、蓝3色“银联”标识;②是在卡片上“银 联”标识上方有全息激光图案;③卡背面的签名条上印有彩色“银联”字样,写上去的字迹无法 涂抹。 三种颜色的象征,红色象征合作、诚信;蓝色象征畅通、高效;绿色象征安全。 全国统一的“银联”标识,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国内银行卡市场,规范银行卡之间的竞争,更
移动支付是指利用移动电话采取编发短信和拨打某个号友的方式实现支付。这里的移动支
付主要指手机支付。手机支付系统主要涉及三方:消费者、商家及无线运营商,所以手机 支付系统大致可分3个部分,即消费者前端消费系统、商家管理系统和无线运营商综合管理 系统。
5.1 电子支付工具概述
2012年京东商城已经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网银在线(北京)科
5. 3 银行卡种类 5. 3 .4 按信息载体分类
银行卡按信息载体分类,可分为磁条卡和芯片卡。
⑴磁条卡: 磁条卡是一种磁记录介质卡,``根据其磁力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低密度
磁条卡,另一类则是高密码
⑵芯片(IC)卡: 芯片卡是通过大规模集成电话芯片,实现大量数据的存储、加密、运算等功 能的卡片。
一、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二、继续推广“银联”标准卡 三、“银联”卡多渠道支付服务是银行卡产业增长的新亮点 ⑴刷卡机和自助终端可刷“银联”卡购车票
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⑶效益的互动性:银行卡业务需要规模经营,才能获得效益;扩大银行卡使 用范围,形成良性互动,是发挥银行卡规模效益的重要方面。
5. 2 银行卡 5. 2 . 3 银行卡的主体及相互关系
银行卡的主体主要包括发卡行、持卡人、商户、收单行(可同为发卡行)、转接 机构,别外还包括设备提供商和网络供应商。
员利用职务之便,与不法分子勾结、串通作案,引起发卡行或客户资金损失的风险。 ⑷持卡人信用风险:重规模、轻质量,过度消费、透支炒股等高风险事件时有发生, 不少银行向收入不稳定人群发放信用卡,也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5. 4 我国主要银行卡 5.4.2 银行卡业务风险和防范
二、如何有效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
⑴完善银行卡业务内控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 ⑵加强发卡环节风险管理,严把风险源头关。 ⑶加强收单环节风险管理,防范交易风险。 ⑷加强ATM等自助设备,防范欺诈风险。 ⑸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⑹加强协作,建立、健全银行卡风险防范合作机制。
5. 4 我国主要银行卡 5.4.3 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趋势
5. 4 我国主要银行卡 5.4.1 中国银行卡的发展历程
⑷第五阶段:2004至今,品牌创建完善阶段 2004年至今,市场化运营机制确立,中国银行产业融入国际。 2004年1月18日,“银联”卡网络正式开通中国香港业务,中国银行卡品 牌的国际化之路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 随后奥门、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3个 国家和地区的受理业务陆续开通。 目前“银联”卡境外受理网络已经覆盖了95%以上中国人常去的国家和地区,
有力地保障持卡人和特约商户的权益。
5. 4 我国主要银行卡 5.4.2 银行卡业务风险和防范
一、银行卡业务主要风险类型及期特征: ⑴外部欺诈风险(目前最严重、危害最大): 欺诈目的的实现渠道主要有3种:ATM取现、POS套现(消费)或网络(电话)转账。 从欺诈的手段看,主要是伪卡欺诈、直接骗客户资料和利用ATM骗卡3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