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健康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篇一」一、中国人现阶段营养状况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更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中仍然存在着营养不良问题。
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指出,百姓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及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
儿童中因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升高,进而将会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死于慢性病的人数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营养素之间关系密切,补充时必须强调平衡。
但当今市场上产品的配方多来自于西方国家。
饮食习惯和体质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人所缺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与西方人不同,使用西方国家配方并不科学。
然而,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对此知之甚少,导致盲目补充的现象比比皆是。
建立科学补充营养素的观念,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世界营养科学联合会理事、著名营养学家葛可佑教授在20xx年9月27日的一个科学报告中有这样一段通俗易懂的比喻(木桶理论):中国人目前的营养状况是:有一些营养素不够,需要立刻补充;有一些营养素已经充足,就不需要再补了。
各种营养素在身体里是相互搭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协调,关系十分复杂,比如:维生素A得到维生素E的保护、维生素A防止维生素C的氧化、维生素B群、D、E及钙、磷、锌要成一定的比例、维生素B1、B2、B6必须符合1∶1∶1的比例、维生素B2与C要成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铜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6一起增加摄入量为上。
因此,人体补充营养素的基本原则是:必须把所缺的全部补齐,不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达到均衡。
浅谈食品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性

浅谈食品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健康与饮食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饮食营养不均衡、暴饮暴食、减肥节食等情况,都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文对食品营养与健康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食品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性,并以现代人群的身体健康为基础,探讨了均衡食品营养、健康饮食的主要措施,以使人们充分认识到食品營养与健康的重要性,在日常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标签:食品营养;健康; 重要性食品是维持人们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来源,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
一旦食品营养不均衡,将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引起严重疾病的发生。
所以,需要通过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摄入人们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再加上适量的运动,来提高人们的体质,预防亚健康和各种疾病的发生。
一、营养与健康概述食物在进入人体之后,通过消化、吸收、合成、利用四个步骤来提供人体正常活动所需要的成分,这个过程就是人体吸收营养的过程。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依靠食物中的营养来生存,合理的营养可以使人身体更加健康。
健康,主要包括机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个方面。
机体健康主要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平衡,通过合理物质的摄入,来保持机体平衡,让人们能够保持充足的精力,来应对日常生活、工作等正常活动,抵御一般疾病的入侵。
精神健康主要是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平衡,人们要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较强的适应性,保持平和的心态,以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来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才能时刻精神饱满,身心愉悦。
二、食品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性人体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摄取足够的营养,来促进人体的生长、修复更新身体组织、维持正常的生理需求,保证人体的健康。
首先,人体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接受来自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各种问题,每应对一个问题,就需要消耗掉一部分营养,当身体中营养物质缺乏时,身体机能将会下降,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
其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再加上人们对减肥的执着,在食物营养上,经常出现食物营养不均衡的情况。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1. 引言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因此崭露头角,成为各大高校热门的专业之一。
本文将从就业方向和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 就业方向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就业:2.1 餐饮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餐饮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餐饮业中担任营养师、食品研发等职位,负责餐饮菜单的设计和食品质量的监控。
2.2 医疗机构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医疗机构从事营养咨询、食品安全监控等工作。
他们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促进康复。
2.3 食品行业毕业生可以在食品行业中从事食品研发、产品推广等工作。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食品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2.4 健康咨询机构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健康咨询机构中担任营养顾问等职位,为人们提供健康饮食方面的咨询与指导。
3. 就业前景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就业前景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国家政策支持随着国家对健康产业的重视,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毕业生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会。
3.2 市场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需求,从而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
3.3 专业技能需求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期间获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
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有着较大的竞争优势。
3.4 职业发展空间广阔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通过继续深造,获得进一步的学位和资格,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4. 结论综上所述,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就业方向多样化,就业前景乐观。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餐饮业、医疗机构、食品行业和健康咨询机构等不同领域就业,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专科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专科学科概述: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专科是一门涉及食品营养和健康管理的学科。
该专科旨在培养专业人才,使其具有食品营养和健康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够为个人和社区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和健康管理服务。
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食品学:介绍食品的生产、加工和贮存,以及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
- 营养学基础:提供人体营养需求的相关知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
- 生化学:介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营养物质在身体中的代谢过程。
- 食品微生物学:涉及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生长条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专业课程- 营养与健康评估:学习以科学方法评估个体和群体的营养状况,并给出相应的营养和健康建议。
- 饮食与疾病防治:探讨不同饮食模式与常见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适当的饮食调整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学习食品安全控制和卫生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了解食品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监管要求。
- 健康管理与促进:介绍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能力。
3. 实践教学- 食品营养实验: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食品分析、营养成分测定等实验操作,熟悉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规范。
- 营养咨询与指导:学生将参与实地的营养咨询和指导工作,了解实践中的食品营养和健康管理需求。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以在食品生产企业、医院、健康管理机构、学校和社区等单位从事食品营养与健康管理相关工作。
可以担任营养师、食品安全监管员、健康教育师等职务。
以上为虚构内容,仅用于展示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专科的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不涉及任何真实名字和引用。
食品营养与健康(5篇)

食品营养与健康(5篇)食品养分与健康(5篇)食品养分与健康范文第1篇有专家说:将来的健康,靠药物不是最抱负的出路,而饮食将对健康起肯定性作用。
这话很有道理,俗话说“病从口入”,也是说人在吃上如不留意科学,吃错了也会导致疾病。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如何吃出健康则是摆在面前的一宗大事。
话说民以食为天,而健康则是身体的最大本钱。
这些无疑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们早已摆脱了东亚病夫的称号。
但肥胖等系列的现代病也开头缠绕国人,食品养分与健康这门课应当推广成为为大家广为接受的一门学问。
作为当代高校生,学习和宣扬健康的饮食方式义不容辞。
这些前提是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养分,而什么状态是属于健康。
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养分的均衡,平常也要留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养分健康均衡食品习惯正文每次去食堂吃饭,间隔中各类的菜,以前我都是跟着感觉走,有时候也挑食,总结一下,发觉几个月来我吃的不过就单调的几种菜。
一半以上的菜基本没吃过。
上了养分课后,我就开头平衡自己的食物了。
想均衡下各方面的养分。
也开头每天吃个鸡蛋,多吃点素菜和水果,尽量最求多元化。
要明白食品养分和健康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身体健康才能制造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宝.而任何财宝却难于换取健康,健康和金钱并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良好的健康,源于科学和学问,而不是来源于财宝,地位与权势。
据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的定义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健全。
WHO制订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精力充足,生活工作不疲惫;乐观乐观,担当责任不挑剔;擅长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力量强;能抵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肉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
其次我们应明白养分是什么养分”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为众所习用,但对它的准确定义却未必精确了解。
浅谈食品、营养与健康三者关系

浅谈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摘要: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合理的营养是保持健康状态的重要物质基础。
营养缺乏或过剩,即会削弱体能,也易患各种疾病。
因此,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保持合理的营养对你的健康至关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要想增强体能、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你就必须在坚持体育锻炼的同时,注意合理的营养,只重视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的做法是不利于健康的。
关键词:食品营养健康定义分类关系一、食品1.食品定义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食品分类(1)粮食及制品:指各种原粮、成品粮以及各种粮食加工制品,包括方便面等(2)食用油:指植物和动物性食用油料,如花生油、大豆油、动物油等;(3)肉及其制品:指动物性生、熟食品及其制品,如生、熟畜肉和禽肉等;(4)消毒鲜乳:指乳品厂(站)生产的经杀菌消毒的瓶装或软包装消毒奶,以及零售的牛、美、马奶等;(5)乳制品:指乳粉、酸奶及其他属于乳制品类的食品;(6)水产类:指供食用的鱼类、甲壳类、贝类等鲜品及其加工制品;(7)罐头:将加工处理后的食品装入金属罐、玻璃瓶或软质材料的容器内,经排气、密封、加热杀菌、冷却等工序达到商业无菌的食品;(8)食糖:指各种原糖和成品糖,不包括糖果等制品;(9)冷食:指固体冷冻的即食性食品,如冰棍、雪糕、冰激凌等;(10)饮料:指液体和固体饮料,如碳酸饮料、汽水、果味水、酸梅汤等。
(11)蒸馏酒、配制酒:指以含糖或淀粉类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白酒(包括瓶装和散装白酒)和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作酒基,经添加可食用的辅料配制而成的酒,如果酒、白兰地、香槟、汽酒等;(12)发酵酒;指以食糖或淀粉类原料经糖化发酵后未经蒸馏而制得的酒类,如葡萄酒、啤酒;(13)调味品:指酱油、酱、食醋、味精、食盐及其他复合调味料等;(14)豆制品:指以各种豆类为原料,经发酵或未发酵制成的食品,如豆腐、豆粉、素鸡、腐(15)糕点:指以粮食、糖、食油、蛋、奶油及各种辅料为原料,经烘烤、油炸或冷加工等方式制成的食品,包括饼干、面包、蛋糕等;(16)糖果蜜饯:以果蔬或糖类的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糖果、蜜饯、果脯、凉果和果糕等食品;(17)酱腌菜:指用盐、酱、糖等腌制的发酵或非发醇类蔬菜,如酱黄瓜等;(18)保健食品:指依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称为保健食品的产品类别;(19)新资源食品:指依据《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称之为新资源食品的产品类别;(20)其他食品:未列入上述范围的食品或新制订评价标准的食品类别。
《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食品营养与健康》是一门研究食品与人体营养的科学,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参加注册营养师(技师)、助理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的理论部分考试。
内容涉及职业道德、医学基础、营养学基础、人群营养基础、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食品卫生基础、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提高职业能力、创新精神、科学作风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
(二)课程基本理念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还要使其具备较高的技能与综合素质,而技能、素质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载体,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采用以网络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融“教、学、做”为一体。
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平等,教学相长。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与产业技术进步、与企业岗位技术应用情况相一致,体现为后续课程服务、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宗旨,积极打通“教学做”的培养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特色,保证教学质量。
1)课程内容选取坚持以《注册营养师(技师)》、《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为选择教学内容的核心,针对理论和实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按照认识论的规律进行教学内容安排。
2)理论课程适度化课程中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的内容和深度以理论在指导实践工作中能达到“必需、够用、可发展”作为总的要求,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和发展去螺旋上升式地精选内容适合深度适当的专业理论知识,强调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突出专业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直效性。
食品营养与健康PPT培训课件

02
健康饮食原则
平衡饮食的重要性
平衡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保持正常的生理功 能。
平衡饮食有助于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等。
平衡饮食应注重食物的多样性,适量摄入各类食物,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健康饮食的构成
谷物应作为主要能量来源, 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
THANKS
感谢观看
儿童
儿童的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 提供足够的蛋白质、钙和铁等
营养素,促进生长发育。
成年人
成年人的饮食应保持稳定,注 重食物的多样性和适量摄入, 维持身体健康。
老年人
老年人的饮食应易于消化吸收 ,注重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的 摄入,预防骨质疏松和肌肉萎 缩。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饮食应注 重叶酸、铁、钙和维生素D的摄
家庭饮食的安排
家庭饮食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
家庭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饮 食对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和营养状况 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家庭的饮食习惯和营养 状况,优化其家庭饮食安排,并评估 其效果。
家庭饮食的安排方法
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身体状 况等制定家庭饮食计划,合理搭配各 类食物,满足家庭成员的营养需求。
食品营养与健康ppt培训 课件
• 食品营养基础 • 健康饮食原则 • 食品选择与健康 • 食品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 • 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食品营养基础
食品的营养成分
碳水化合物
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蛋白质
构成身体组织,维持生理 功能。
矿物质
构成骨骼、牙齿等组织, 维持生理功能。
脂肪
提供能量,维持生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营养与健康六大营养素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是蛋白质的运动形式。
如果蛋白质长时间地摄入不足,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便会无法进行,轻者发生疾病,重者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蛋白质元素组成的最大特点是含有氮。
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硫、磷、铁等其他元素。
上述这些元素按一定结构组成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
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20多种,这20 多种氨基酸以不同数目和不同顺序连接构成种类繁多,千差万别的蛋白质,发挥它们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可相差几千倍,但它们含氮的百分率相当恒定,各种蛋白质每100克中的氮含量都约是16 克。
这样,我们要测定某一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便可以首先测定其氮含量,再乘以 6.25 (100÷16 = 6.25 )即可得出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2、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肠胃道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
吸收后的氨基酸只有在数量和种类上都能满足人体需要身体才能利用它们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营养学上将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类。
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对成人来说,这类氨基酸有8种,包括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对婴儿来说,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说人体不需要这些氨基酸,而是说人体可以自身合成或由其它氨基酸转化而得到,不一定非从食物直接摄取不可。
这类氨基酸包括谷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等。
有些非必需氨基酸如胱氨酸和酪氨酸如果供给充裕还可以节省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
3、蛋白质的分类营养学上根据食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将食物蛋白质分三类:1) 完全蛋白质这是一类优质蛋白质。
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
这一类蛋白质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奶、蛋、鱼、肉中的蛋白质都属于完全蛋白质。
2) 半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虽然种类齐全,但其中某些氨基酸的数量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
它们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例如,小麦中的麦胶蛋白便是半完全蛋白质,含赖氨酸很少。
食物中所含与人体所需相比有差距的某一种或某几种氨基酸叫做限制氨基酸。
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多半较少,所以,它们的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
3) 不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单纯靠它们既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
例如,肉皮中的胶原蛋白便是不完全蛋白质。
4、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在体内的多种生理功能可归纳为三方面:1) 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主要材料。
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蛋白质。
即使成年人的身体组织也在不断地分解和合成进行更新,例如,小肠黏膜细胞每1~2天即更新一次,血液红细胞每120天更新一次,头发和指甲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身体受伤后的修复也需要依靠蛋白质的补充。
2) 调节身体功能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调节生长、代谢的各种激素以及有免疫功能的抗体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此外,蛋白质对维持体内酸硷平衡和水分的正常分布也都有重要作用。
3)供给能量虽然蛋白质的主要功能不是供给能量,但当食物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不符合人体的需要,或摄入蛋白质过多,超过身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时,多余的食物蛋白质就会被当作能量来源氧化分解放出热能。
此外,在正常代谢过程中,陈旧破损的组织和细胞中的蛋白质也会分解释放出能量。
每克蛋白质可产生.16.7千焦耳(4千卡)热能。
5、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蛋白质元素组成的最大特点是含有氮。
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硫、磷、铁等其他元素。
上述这些元素按一定结构组成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
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20多种,这20 多种氨基酸以不同数目和不同顺序连接构成种类繁多,千差万别的蛋白质,发挥它们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可相差几千倍,但它们含氮的百分率相当恒定,各种蛋白质每100克中的氮含量都约是16 克。
这样,我们要测定某一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便可以首先测定其氮含量,再乘以6.25 (100÷16 = 6.25 )即可得出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6、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植物性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比例与人体需要相比总有些不足。
由于各种植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和组成各不相同,因而可以通过植物性食物的互相搭配,取长补短,来使其接近人体需要,提高其营养价值。
这种食物搭配的效果叫做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常将多种食物混合食用,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样做不仅可以调整口感,还十分符合营养科学的原则。
例如,谷类食物蛋白质内赖氨酸含量不足,蛋氨酸含量较高,而豆豆类食物的蛋白质恰好相反,混合食用时两者的不足都可以得到补偿。
7、蛋白质的供给量和来源蛋白质的供给量蛋白质的供给量与膳食蛋白质的质量有关。
如果蛋白质主要来自奶、蛋等食品,则成年人不分男女均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75克。
中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蛋白质质量较差,供给量需要定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0~1.2克。
蛋白质供给量也可用占总能量摄入的百分比来表示。
在能量摄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由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在成年人应占总能量的10%~12%,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则应占14%。
8、蛋白质的来源膳食中蛋白质来源不外是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
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如奶、蛋、鱼、瘦肉等。
植物性食物主要是谷类和豆类。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谷类是我们的主食,蛋白质含量居中(约10%),是我国人民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蔬菜水果等食品蛋白质含量很低,在蛋白质营养中作用很小。
脂肪脂类也称脂质。
它包括两类物质。
一类是脂肪,又名中性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
另一类是类脂,它与脂肪化学结构不同,但理化性质相似。
在营养学上较重要的类脂有磷脂、糖脂、胆固醇、脂蛋白等。
由于脂类中大部分是脂肪,类脂只占5%并且常与脂肪同时存在,因而营养学上常把脂类通称为脂肪。
1、脂肪酸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
根据脂肪酸分子结构中碳链的长度分为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少于6 个),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6~12 个)和长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超过12 个)三类。
一般食物所含的脂肪酸大多是长链脂肪酸。
根据碳链中碳原子间双键的数目又可将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含1 个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含1 个以上双键)和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三类。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液态,大多为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豆油、菜子油等。
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固态,多为动物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等。
但也有例外,如深海鱼油虽然是动物脂肪,但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如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因而在室温下呈液态。
2、必需脂肪酸自然界存在的脂肪酸有40多种。
有几种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脂肪酸。
作用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缺乏时发生皮炎,对儿童还影响其生长发育;是合成磷脂和前列腺素的原料,还与精细胞的生成有关;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防止胆固醇在肝脏和血管壁上沉积;对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有保护作用。
3、胆固醇胆固醇是类脂的一种。
它在人体内的重要生理功能包括: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细胞吸收养分、排出代谢废物都由细胞膜控制;是合成胆汁酸和维生素D3的原料,前者可帮助脂肪消化吸收,后者可预防儿童佝偻病;是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原料,特别是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这些激素对人体的健康和人类的繁衍都是不可或缺的。
人体胆固醇来自膳食和体内合成。
体内合成量受膳食胆固醇水平影响,膳食胆固醇摄入过多时体内合成量减少,摄入过少时体内合成量增多。
胆固醇在肝脏内经过分解代谢随粪便排出。
正常情况下,胆固醇在血液中维持一个恰当的水平。
当脂质代谢发生异常或膳食胆固醇摄入量超过身体调节能力时,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就会升高并逐渐在血管内壁上沉积而引起血管腔狭窄和心血管病。
这时,除药物治疗外还应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另外,通过体育锻炼也可以加快胆固醇的代谢。
但在脂质代谢正常的情况下无须过分限制,因为胆固醇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4、脂肪的生理功能概括起来,脂肪有以下几方面生理功能:供给能量 1克脂肪在体内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38KJ(9Kcal)能量,比1克蛋白质或1克碳水化合物高一倍多。
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磷脂、糖脂和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类脂层,胆固醇又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3和类固醇激素的原料。
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皮下脂肪可防止体温过多向外散失,也可阻止外界热能传导到体内,有维持正常体温的作用。
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垫有缓冲外力冲击保护内脏的作用。
提供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鱼肝油和奶油富含维生素A、D,许多植物油富含维生素E。
脂肪还能促进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1、组成: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其中氢和氧的比例与水分子中氢和氧的比例相同,因而被称为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
根据分子结构的繁简,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大类。
单糖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易溶于水,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
最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葡萄糖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人血液中的糖是葡萄糖。
果糖存在于水果中,蜂蜜中含量最高。
果糖是甜度最高的一种糖,它的甜度是蔗糖的1.75倍。
半乳糖是乳糖的分解产物,吸收后在体内可转变为葡萄糖。
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脱去一分子水缩合而成的糖,易溶于水。
它需要分解成单糖才能被身体吸收。
最常见的双糖是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蔗糖是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缩合而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糖。
白糖、红糖、砂糖都是蔗糖。
麦芽糖是两分子葡萄糖缩合而成,谷类种子发芽时含量较高,麦芽中含量尤其高。
乳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而成,存在于人和动物的乳汁中,其甜度只有蔗糖的六分之一。
乳糖不易溶于水,因而在肠道中吸收较慢,有助于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对预防婴幼儿肠道疾病有益。
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无甜味,不溶于水。
多糖主要包括淀粉、糊精、糖原和膳食纤维。
淀粉是谷类、薯类、豆类食物的主要成分。
淀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可分解成糊精,再进一步消化成葡萄糖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