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原肺水肿180例护理体会论文

合集下载

玉树地震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救护体会

玉树地震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救护体会

本文2 例病例 ,经我科积极有效 的抢救处理 ,准确合理 8 的 护 理 配 合 , 4 8  ̄ 患 者 呼 吸 道 分 泌 物 明 显 减 少 ,2 d 时 - d时 4, 缺氧 症状改善 ,7 ~ 2 d 时胸片肺水肿 消失 ,卜2 8 2 10  ̄ 周2 例均 康 复 出 院 。无 一 例 死 亡 和 护 理 并 发 症 发 生 ,治 愈 率 为 10 。 0%
劳动 强度 高而 发生高原性肺 水肿 的救援人员,我们采用正确
卧位 、保 暖、早期高流 量面罩加压吸氧、及早建立人工气道 快过 多而加重肺 水肿。治疗 和护理过程中 ,要注意观察药物 有效人工通气 改善机体缺氧 、及时脱水、利尿 、高压氧等 治 副作用 的发生情况 ,以提醒医生及时处理 。

12 5 严 格 输 液 管 理 .. 开放 静脉通 路 ,控制输 液速度 在2 一 O 分左右 ,准 O 3 滴/
确记录每 小时出入量和用药剂量 ,尽早遵医嘱给予脱水 、利 尿 、强心、平 喘、镇静治疗 ,维持水、 电解质 、酸碱平衡 。 可应用输液泵 、微 量泵准确合理有效输液给药 ,防止输液求
I 2 救 护 方 法 .
针对患者 的个体情况进行心理支持 ,消除不 良情绪的影 响,有针 对性进 行心理疏导 ,淡化焦虑、抑郁等情绪 ,通过 与患者交谈,在治疗中耐心倾听患者的述说 ,对其处境予 以 充分 的理解和 尊重,接 受患者的感受和看法 ,对 出现的 问题 尽量给予及 时解决 。
疗。使他 们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大大提高 了抢救成功率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2 6 合 理 饮 食 ..
1 1 一 般 资 料 .
因病 人 需要 卧床 休 息 ,活 动量少 胃肠蠕 动减 少消化 功 能低 下,应给 予高热量 ,低 脂肪 ,含纤维素清淡易消化的饮 食 ,少食 多餐,不食刺 激的食物 ,禁止烟酒 ,意识障碍者给

急性高原肺水肿心得体会

急性高原肺水肿心得体会

急性高原肺水肿心得体会急性高原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高原病,常见于登山者、游客等突然进入海拔较高地区时。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痛苦的经历,但同时也使我更加珍惜生命,增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年夏天,我和几个朋友计划去一座海拔较高的山上徒步旅行。

我们事先做足了准备,购买了登山用品和高原药物,带足了水和食物。

由于是第一次登山,我们充满了激动和期待,完全没有考虑到高原病的可能性。

开始时,一切都非常顺利。

我们雀跃着往前走,虽然偶尔感到有点气短,但并没有在意。

然而,当我们到达海拔3000米的地方时,我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咳嗽加重,而且出现了剧烈的头痛和心悸感。

我还脸色苍白、手脚发冷,意识到可能是急性高原肺水肿。

当时,我感到非常害怕和无助。

我们迅速找到一处离海拔较高的山庄,并向管理人员求助。

幸运的是,那里有专业的医疗人员,他们立即给我进行紧急救治。

他们给我吸氧、增加饮水量,并进行了药物治疗。

虽然症状有所好转,但我还是被要求立即下山治疗。

在下山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登山的艰辛和高原的残酷。

每一步都让我感到沉重,心脏疲惫不堪。

但我没有放弃,我知道只有下山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到达山脚下的医院。

医生诊断我患有急性高原肺水肿并使用了更强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症状逐渐好转,呼吸困难和咳嗽也减轻了许多。

在经历了数天的治疗后,我终于康复了。

这次经历让我对生命的脆弱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高原,氧气的稀薄让人感到无法呼吸,也让这个美丽而危险的地方显得更加神秘。

我体验到了自己身体差强人意的时刻,也深深明白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

从那以后,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我学会了尊重自然,对高原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登山之前采取了更加充分的准备措施。

我意识到,对于那些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居住和工作的人来说,每一天都可能是一种挑战。

我们需要更加保护自己,呼吁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高原病,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2020年高原肺水肿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

2020年高原肺水肿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

高原肺水肿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高原肺水肿是由于急剧缺氧而引起的急性病。

我院地处海拔4700米的青藏公路线上,在这个海拔高度发生肺水肿,一般病情危急。

我院自xx年3月成立以来收治了高原肺水肿患者18例,其中本局1人,民工11人,余为过路群众。

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病例18例,均为男性,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33.6岁,轻度肺水肿7例,中度8例,重度3例。

发病原因为未按常规进行习服,长途行车,过度劳累,受凉感冒未重视,错过了治疗时机。

就诊时间,发病8-12小时,平均5.8小时,合并肺水肿2例,合并肺部感染8例,合并右心衰1例。

2、临床症状:胸闷、气短、咳嗽、咯白色或粉红泡沫痰,不能平卧,部分病员有头痛,恶心,呕吐、失眠、步态不稳,一人昏迷。

治愈15例,疗程3-10天,3例经抢救病情稳定后由医务人员护送至低海拔地区。

1、抢救及治疗1.1严密观察生命体佂,监测血压、脉博、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及意识状态。

1.2持续高流量吸氧可迅速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12小时后改为低流量吸氧。

并采用30-50%酒精湿化吸入,可降低肺泡表面的泡沫张力,使其破裂,有效增加肺泡通气量。

1.3保持静脉通道可迅速直接给药,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可采用静脉留置针,防止针头滑出血管外,以免延误用药。

1.4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应用开口器、舌钳及电动吸引器清理呼吸道,并注意保护咽部粘膜,尽量避免损伤。

呕吐的患者头应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1.5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对于治疗肺水肿患者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尿量调整用药,合并脑水肿的患者会出现尿儲留,如出现这种情况,应迅速实施导尿,保证应用利尿剂后尿液的順利排出,对于躁动患者,应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坠床或拉出尿管损伤膀胱及尿道。

1、绝对卧床休息:对于中重度患者应采用半卧位5-7天,并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整洁,光线柔和,定时协助病员翻身。

鼓励患者床上大小便,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要点分析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要点分析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要点分析【摘要】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是高原反应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出现在高原地区的登山者或工作者身上。

早期护理干预包括迅速将患者转移到低海拔地区,吸氧和口服硝酸甘油等药物。

监测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供充足氧气是关键,可以通过氧气面罩或气囊等方式维持患者呼吸功能。

促进病人休息,减少过度活动和劳累,有助于减轻肺水肿的症状。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观察病情变化并调整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高原性肺水肿, 护理要点, 早期护理干预, 监测病情变化, 提供充足氧气, 促进病人休息,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 护理的重要性1. 引言1.1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概念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高原病,通常发生在未经高原适应的人群身上。

当人体快速升高至高海拔地区时,由于气压的降低和氧气的稀薄,容易导致肺部血管渗漏,肺泡内液体增加,造成肺水肿的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气促、咳嗽、胸闷、烦躁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高原反应的过度,当人体无法适应高原环境时,容易导致肺部血管扩张、渗漏和肺泡水肿。

在高原地区旅行或登山时,一定要慢慢适应海拔变化,避免快速上升至高海拔地区,以减少发生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风险。

及时的护理干预和处理是关键,尤其是在出现肺水肿症状时。

监测病情变化、提供充足氧气、促进病人休息以及定期评估护理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护理要点。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和支持。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早期护理干预早期护理干预对于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病人至关重要。

在发病初期,及时的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症状,提高其生存率。

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高原肺水肿为高原重症疾病之一,病情急、症状重,对初入高原,重返高原或由低海拔进入高海拔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本院沱沱河急救站位于海拔4533米的地段,这里地势高寒,空气稀薄,条件艰苦,经常有这类疾病的发生关键词高原急性肺水肿;护理体会高原肺水肿多发生在初次进入高原或由平原重返高原后24~72 h内,在海拔4000~4500m的高度发病率最高。

高原肺水肿是一种急性高原病,其发病迅速,病情危重,变化快,死亡率高,其发病率约为3%。

我县地处平海拔4050~4100m,年平均气温-1℃左右,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形成了低气压,缺氧、低温、昼夜温差大、干燥等特点的高原气候。

现将我院1988年至2008年在本院经笔者共救治15例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其中2例死亡,1例并发脑水肿转至省医院后治疗结果不详。

1护理1.1积极配合抢救立即高流量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利尿、强心镇静剂等药物。

1.2呼吸道护理保持气道畅通,取坐位或半坐位,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时清除口、鼻、咽部的分泌物,痰多者及时予以吸痰,其动作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超过15s,以免加重缺氧和引起患者烦躁不安。

1.3吸氧护理所有患者均应予以6~8 L/min高流量吸氧,且湿化瓶内加入40%~60%的酒精,以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从而达到有效给氧,改善通气状态。

1.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颜面、口唇、指(趾)发绀程度以及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了解末梢的发绀程度,随时调整气流量,了解神志及血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感染、脑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1.5药物治疗护理①应用快速利尿剂应观察患者的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预防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情况。

②应用强心剂者,应观察患者用药后心率、心律、视觉变化和胃肠道反应以防中毒发生。

③使用血管扩张剂者,需随时测量血压变化并记录,以防血压下降过多过快。

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体会

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体会

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体会4 陆军第九四六医院新疆伊犁835000摘要:目的:探究将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高原性肺水肿患者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肺功能造成的影响,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的12名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所有患者均选择相应的康复性护理,医务人员在护理完成后对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进行记录,并判断患者的病情康复状况,同时记录12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

结果:在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后,医务人员针对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记录后发现,相较于治疗前患者的康复状况良好,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

本次研究12名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分相较于治疗前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

而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3.2±1.0d。

结论:在开展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时,将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改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关键词:高原性肺水肿;综合护理;护理干预高原性肺水肿在目前临床上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这种病症的发生以老年群体为主,以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为基本特征,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症状。

在开展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时,现代护理研究人员认为将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其中[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患者出院后,给予患者一定的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2]。

所以现在医务人员在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时,都在不断探究如何将综合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3]。

本文通过对高原性肺水肿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从而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的12名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所有患者均选择相应的康复性护理,患者年龄区间值为46~60岁,患者的年龄均值为57.1±5.2岁,其中包含8名男性患者和4名女性患者。

急性肺水肿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急性肺水肿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急性肺水肿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水肿的急救措施和护理特点。

方法通过镇静、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给氧雾化吸入以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排出量,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结果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抢救及护理转危为安。

【关键词】急性肺水肿;抢救;护理[中图分类号] R76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313-01 急性肺水肿是肺淤血在临床最典型的表现,主要由左心功不全所致。

当肺毛细血管内压超过肺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时,血清即从毛细血管渗入组织和肺泡内引起肺水肿[1]。

急性肺水肿在临床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

护理人员要做到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急性肺水肿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重度二尖瓣狭窄、高血压性心脏、急性肾小球肾炎、中毒性肺炎等,本症病情急而重,若抢救稍有延续,即可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护士必须分秒必争地配合医生救治,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从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我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急性肺水肿病人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5—73岁,平均55岁,治愈31例,死亡3例。

其中冠心病8 例,急性心肌梗死6 例,心律失常2 例。

2 诱因与临床表现急性肺水肿常由于过度的体力活动、肺部感染、心动过速以及妊娠、分娩等因素诱发,过快过多的静脉输液及输血,不仅可使原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对于原无心脏病的患者也可造成急性肺水肿。

患者主要表现是显著气急,呈端坐呼吸,面色青灰,口唇紫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阵咳,咯粉红色泡沫痰,严重者粉红色泡沫痰可由口腔或鼻腔涌出,心率和脉搏增快,心尖部可听到奔马律,两肺可听到广泛的湿性罗音和哮鸣音,有的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并见休克。

3 急救措施3.1体位立即使患者端坐位,两腿下垂(休克者例外),以减轻心脏负担,减少静脉血回流。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要点分析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要点分析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要点分析【摘要】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是高原反应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及时的护理非常关键。

早期识别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给予氧疗并控制液体摄入量。

卧床休息可以减轻心脏负担,促进病情缓解。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要点分析在及时救治和细致观察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只有在护理措施得当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护理、早期识别、氧疗、液体摄入、卧床休息、观察病情、结论、高原反应1. 引言1.1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护理要点分析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是高原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种由于高原环境引起的肺部水肿疾病。

在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氧分压降低,容易引起肺部氧合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肺水肿的发生。

对于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及时合理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轻症状、缓解病情,甚至挽救生命。

在护理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时,首先要进行早期识别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咳嗽、气促等症状,这时应及时进行氧疗,给予足够的氧气支持,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要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加重肺水肿的病情。

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充足的休息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的重要手段。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期监测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护理要点的实施,可以有效帮助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对于这一严重疾病,护理人员需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

2. 正文2.1 早期识别症状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病态,对于早期识别症状的分析至关重要。

早期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急促、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

患者可能感觉呼吸困难且无法缓解,并出现咳嗽、胸骨后不适感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高原肺水肿180例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高原肺水肿的护理方法。

方法随机选取180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通过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供给氧气吸入、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护理,护理过程中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各方面情况。

结果通过护理后患者平均住院10天,治愈178例,死亡2例。

结论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护理,在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急性高原肺水肿;护理体会;治疗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是高原地区常见的急性高原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缺氧、呼吸困难,头痛、头晕、咳嗽、咳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胸透肺纹理增粗,其间有絮状模糊阴影,若延误治疗可出现脑水肿昏迷,甚至死亡。

我院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米,为总结高原肺水肿的护理经验,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的180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0例患者,男145例,占80.55%女35例;占19.45%。

年龄14-45岁,平均24.5岁。

初入高原发病者110例,占61.1%,重返高原发病者70例,占38.9%。

进入高原地区后1-10日发病,平均住院10天,治愈178例,死亡2例。

2 护理
2.1 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双腿下垂,有利于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负荷,减少耗氧。

同时也可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对呼吸道的阻塞,保持有效肺组织的通气换气功能。

2.2 供给氧气吸入氧疗可以迅速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故氧疗是治疗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主要措施和救治成功的关键。

一般采用高流量抗泡沫吸氧,氧气流量2-6升/分,并通过20%-50%的酒精湿化瓶后吸入,可以起到很好的抗泡沫作用。

待病情得到控制后,逐渐减小流量,并改为间断吸氧。

撤氧不宜过快。

2.3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镇静、氨茶碱、利尿剂,强心和降低肺动脉压及抗感染药物。

在输液过程中,滴速不易过快,短时间内不可输入过量液体,用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情况,以判断药物疗效和病情进展情况。

2.4 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适当限制水钠的摄入。

2.5 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是治疗疾病康复的基础。

由于许多患者初次进入高原地区,对高原病了解较少,常会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给患者讲解一些有关高原病的知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和康复信心。

2.6 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准确地做好各项记录在患者急性期的时候,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准确。

准确的记录出入
量,使病人保持足够的心输出量,评估好病人的精神状态,皮肤色泽,尿量以及监测心率及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均能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即时和医生联系以便医生及时修改医嘱,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7 出院指导嘱患者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保暖,避免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合理休息和膳食营养,严禁饮酒,以免增加耗氧量,睡眠时枕头要垫高,半卧位姿势最佳,平时可口服肌苷、红景天等药物。

3 讨论
急性高原肺水肿是快速初入高原或重返高原后由于急剧缺氧引起的高原特发病,属急性高原病,是高原地区较为常见的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劳累、寒冷和饮酒是该病的诱发因素。

因其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积极治疗。

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护理,在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及时地配合医生做好患者急性期护理,防止各项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为赢得宝贵的时间帮助患者脱离危险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