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之小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8)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及

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及

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及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教师招聘考试是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选拔机制,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测试来筛选合适的人才担任教师职务。

教育学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并提供答案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学派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A. 行为主义学派B. 心理分析学派C. 社会学习理论学派D. 构造主义学派答案:D。

构造主义学派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背景知识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2. 下列哪个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认知构建和重构的过程?A. 心理分析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构成主义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

构成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认知构建和重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自主的思考和理解,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3. 下列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获得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心理分析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构成主义理论答案:C。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获得的,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4. 下列哪个理论主张学习过程是一种被动的知识传递?A. 行为主义理论B. 构成主义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心理分析理论答案:A。

行为主义理论主张学习过程是一种被动的知识传递,学习者通过接受外部刺激和奖惩来形成新的行为。

二、判断题1. 教育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科。

答案:错误。

教育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科,旨在研究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学校教育。

答案:错误。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教育形式,不仅限于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3. 儿童早期教育对个体发展没有重要影响。

答案:错误。

儿童早期教育对个体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情感、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教育理论招教试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招教试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招教试题及答案教育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教育理论招教试题及答案,供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个体发展D. 实现社会进步答案:C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具体运算阶段C. 形式运算阶段D. 前运算阶段答案:B3.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 爱国守法B. 爱岗敬业C. 关爱学生D. 教书育人答案:C4. 教育法律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A. 行政法律关系B. 民事法律关系C. 刑事法律关系D. 教育法律关系答案:D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A. 九年义务教育B. 十二年义务教育C. 完全中学教育D. 高等教育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学习动机?()A. 家庭背景B. 个人兴趣C. 社会文化D. 教师期望答案:A B C D7.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 科学性原则B. 思想性原则C. 量力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8.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学习者应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和发现来构建知识。

布鲁纳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阐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答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现有观点。

-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 设计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 教授逻辑推理和论证技巧,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思考结构。

- 强调反思,鼓励学生评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8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8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判断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寻找适合的“切入点”或“兴奋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_____参考答案: 正确本题解释:【答案】Y。

2、单选题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_____因素决定的。

A : 政治B : 生产力C : 文化D : 军事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答案】B。

解析:生产力对教育有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单选题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_____。

A : 刺激情境B : 即定疑问C : 思维状态D : 思维起点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克服的刺激情境。

4、填空题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存,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参考答案: 识记保持再认回忆本题解释:参考解析:识记保持再认回忆5、单选题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_____。

A : 场独立型B : 场依存型C : 辐合型D : 发散型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故选 C。

6、填空题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____行为。

参考答案: 非法本题解释:参考解析:非法7、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初三学生王某平时特别贪玩,经常瞒着父母逃学,学习成绩很差。

班主任薛老师采用了罚站、罚抄作业等措施均无效果,最后建议学校开除王某,理由是王某的成绩可能会影响学校中考的升学率。

固原小学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教师考试测试试题及答案

固原小学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教师考试测试试题及答案

固原小学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教师考试测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原则是()A.自主性原则B.趣味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针对性原则答案::C解析::教育性原则是小学班队活动最基本的原则。

2.“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奖赏、赞扬和优异的成绩等报偿。

”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成败归因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成就动机理论D.强化理论答案::D解析::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即强化理论,采用强化原则,通过奖励与惩罚的措施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3.下列每组数据表示3根小木棒的长度,其中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3cm,4cm,7cmB.3cm,4cm,6cmC.5cm,3cm,8cmD.5cm,4cm,10cm答案::B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断。

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学生身体发育特征的是()。

A.脑细胞分化基本完成B.骨骼逐渐骨化,肌肉力量较强C.生殖器官发育,性激素增加D.心跳速度减慢,呼吸力量增强答案::B解析::小学生身体发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神经系统:脑细胞分化基本完成,感觉器官正在发育成熟;(2)骨骼肌肉系统:骨骼逐渐骨化,肌肉力量尚弱;(3)心血管组织:心跳速度减慢,呼吸力量增强;(4)生殖系统:生殖器官发育。

性激素增加。

5.地理老师讲到地形时,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往往比只用黑白图片的效果好,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 )。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B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

使用彩色效果比黑白效果好是因为彩色更容易被区分出来,体现的是知觉的选择性。

故选B。

6.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答案::A解析::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新课程改革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8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8

1. 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表现为______、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2. 1623年英国哲学家______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3. 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到______。
4. 校园文化包括______ 、 ______和 ______ 。
5.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__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2.【答案要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答案要点】
(1)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在班级群体中由于和老师、同学的接触和交往,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体验到了人际交往的原则,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巧。
模拟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答案】C。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斯普兰格是德国教育学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性格类型说。拉伊是德国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赞科夫是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创始人。
2.【答案】C。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要求工人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6. 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A.教育理念 B.教学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1)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1)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教育理论综合(小学部分)(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8分)1.()的诞生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XXX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XXX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3.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教学论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5.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幼儿教诲B.中小学教诲C.高等教诲D.职业技术教诲6.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7.“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8.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包含( )活动。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19.一个社会的教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诲发展状况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马克思主义教诲学在教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12.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B.想象力C.思维力D.创造力1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上。

2014昆明市盘龙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卷及答案八

2014昆明市盘龙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卷及答案八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多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2分)25.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是( )。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26.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27.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A.重视个别差异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28.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29.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有( )。

A.肤觉B.平衡觉C.嗅觉D.运动觉30.意志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力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31.视觉是由外界物体所发生的或反射出的作用于而引起的感觉。

眼睛的__________是视觉的感觉器官。

32.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33.弗洛伊德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__________。

34.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35.效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试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36.中等难度的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 )37.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 ) 38.某小学生上早操时被同学推倒摔伤,学校不用负责任。

( )39.访谈法最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而通过外显行为,可以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

(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4分)40.简述卢梭的教育思想。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网友回忆版)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网友回忆版)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网友回忆版)[单选题]1.语言、思维、记忆等发展都存在不同的关键期,这说明人的身(江南博哥)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顺序性D.差异性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某一方面发展不均衡;②个体在不同方面发展不均衡。

发展关键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的能力、达到某种水平的可能性最大的时期,是针对人的身心不同方面具有不同发展期的现象提出的。

[单选题]2.《学记》提出“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疏导原则D.导向性原则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指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发挥长处、纠正学生错误的人,体现出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即德育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自我教育,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促进学生品德健康发展。

[单选题]3.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B.个别教学制C.特朗普制D.班级授课制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上课时间分别占40%、20%、40%。

[单选题]4.提出“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福禄贝尔D.裴斯泰洛齐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夸美纽斯于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在此书中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和教育要适应自然,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以及新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单选题]5.下面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理论综合(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4分)1. ( )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 加涅提出的学习效果,即学习类型不包括( )。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情绪因素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这段话出自下哪篇文章?(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学记》4. 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

A.布置作业B.检查作业C.课外辅导D.课后练习5. 以下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是( )。

A.人的培养功能B.人口功能C.政治功能D.经济功能6. 常用的记忆术不包括( )。

A.位置记忆法B.死记硬背C.缩简和编歌诀D.语义联想法7. 吃过梅子的人一见到它的外形、闻到香味,就会有“望梅止渴”的反应,这是一种( )。

A.非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生来的反射8. 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了背景。

这是( )。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9. 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所创造的是人类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

这是一种( )。

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10.学习兴趣、求知欲属于什么动机?( )A.外部动机B.内部动机C.远景性动机D.辅助性动机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 )年编写的。

A.1903B.1908C.1913D.192412.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

A.社会实践B.遗传C.教育D.成熟辽宁中公教育:13.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辐合型D.发散型1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8分)15.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因素有( )。

A.受教育者B.教育者C.教育环境D.教育内容16.认知者自身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认知者的经验B.认知者的性格C.认知者的品质D.认知者的需要17.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成年前各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有( )。

A.自主感对羞愧感B.勤奋感对自卑感C.亲密感对孤独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8.加涅按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 )。

A.智慧技能的学习B.认知策略的学习中公辽宁教师考试/C.知识的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9.教育影响20.巩固性原则21.离差智商22.全身松弛法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3.为什么说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实践?24.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25.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班主任需做哪些方面的工作?26.简述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27.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8.某日报报道:面对调皮学生无心向学、校风日下的状况,为感化学生,重新挽回学生的向意识,校长曾经三次跪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课。

试分析该校长的做法。

29.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到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班主任说:“别给我们排队了。

”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

这位教了20多年书的教师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

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

”根据某课程调查专家小组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排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

”问题:请依据以上实例,分析“排名榜”带来了什么?30.早读铃声响了,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不久小李(学习成绩位列班上的前几名)气喘吁吁跑进教室,王老师摆了一下手,示意他进去坐好。

过了一会儿,“差生”小赵跑来,看到班主任在教室,就在教室外喊声“报告”,王老师将其引至教学楼拐角处,做了十分钟的“思想工作”。

看到这两种情景的同学们窃窃私语。

问题:王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六、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31.论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32.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单项选择题辽宁中公教育:1. B [解析]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人对“壬寅学制”进行了修改,于l904年1月(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2. D [解析]加涅提出的五种学习效果,即五种学习类型,包括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言语信息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态度的学习。

因此,答案为D。

3. D[解析]《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意思是玉不加工,不成器皿,后比喻人不经过培养、锻炼.不能成材。

4. D[解析]略5. A[解析]略6. B [解析]就记忆术而言.大体包括以下几种: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视觉想象和语义联想法。

7. C [解析]人依据事物信号进行应变的行为是个体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是一种条件反射。

8. B[解析]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这种把对象从背景区别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选择性。

9. D [解析]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它所创造的是人类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

10.B [解析]内部动机是指学习动机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其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

11.D[解析]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2.C [解析]学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决定着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这里的学习即为教育。

13.C[解析]辐合型认知方式的表现即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

14.A [解析]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二、多项选择题1 5.ABD[解析]略1 6.ABD [解析]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会影响社会知觉,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

17.ABD[解析]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成年早期面临的发展任务是亲密感对孤独感,排除C;其他选项均是18周岁前的发展任务。

中公辽宁教师考试/18.AB [解析]加涅按学.--j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学、智慧技能学、认知策略学习、态度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

三、名词解释1 9.答案:教育影响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0.答案: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21.答案:所谓离差智商是将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和同年龄组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到的一个相对分数。

22.答案:全身松弛法,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

四、简答题23.答案:(1)教学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

(2)教学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了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24.答案: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25.答案:(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6.答案:只有当学习动机处于最佳水平时,学习活动才会产生最佳效果。

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往往因课题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的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学习效率反而会因学习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为明显。

27.答案:奥苏贝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根据学习内容及其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并且每一个维度都存在许多过渡形式。

五、案例分析题辽宁中公教育:28.答案:案例中校长的做法实属无奈之举,其初衷是想挽回学生们的向学之心,但其做法并不恰当。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个性、有创造力和幸福感的人。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首先应具有这些品质。

教师没有思想,便不能培养有思想的学生;教师没有独立人格,学生更无从谈起;教师有理想和尊严,才能培养出有理想和有尊严的学生。

所以教师应先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是否会适得其反。

其次,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校长的做法,教师的人格不再神圣,而如果学生对教师不再尊重,教育便会产生危机。

校长的这一跪。

很可能会把学生推得离教育更远。

只有教师重新赢得社会的尊重.有了较高的地位,才能站直了腰杆教书。

不跪着教书,教师要做的是树德,以崇高的师德激励自己、感化学生、影响社会;要有思想,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丰富自己的内涵.多读书,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教师应有自己的品格,不能让狭隘的功利左右自己的教育观,为了外在可见的利益丧失了个人的原则。

29.答案:(1)以上实例告诉我们,“排名榜”给相当一部分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可能会有一些学生把这种压力转化为奋起直追的动力,但不容否认,必定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承受不了这种心理压力而造成心理障碍.厌学、厌世,甚至轻生,这是违背“排名”初衷的。

(2)“排名榜”还带来了老师对学生教育的简单化。

一个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集体.总有各方面发展得好一些的学生,也会有各方面发展得差一些的学生。

教师要使优等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使差考生跟上整个学生集体的发展水平.就不能不研究优等生和差考生的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排名榜”想通过排名次达到优的更优、差的变优的目的.愿望虽好,但往往事与愿违,把教育的复杂性简单化了,肯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